① 观众对电影《长城》的评价褒贬不一,你觉得它值得一看吗
肯定值得看,蛮好看的,基本达到好莱坞的效果了。用文艺片的眼光去要求一部商业片是有毛病!这部电影里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目前国产电影里特效最好的一部,可以说是里程碑的意义吧。
② 如何评价《长城》
《长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与“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张艺谋的《长城》我是看了首映的,一直想写一下感受,但始终没有提笔。今天和群里的人争论《长城》有没有传播中华文化,让我重燃热情,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就电影本身而言,及格分数,但一点都不能再高了。故事层面,因为有好几个好莱坞大牌编剧,因此故事上的起转承合和许多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大片并无二致。外来的小人物偶然到了一个新的陌生地方,这个地方美好文明,有令人神往的种种,最重要的是,有令人倾心的妹子。恰好这个地方又遇到重大危机,外来者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帮助这个异世界度过危机,和妹子产生情愫。相同的故事结构在不同的文化作品中都有。在好莱坞,都可以列出一箩筐了。但即使是这样的故事设定,最后的高潮仍略显仓储,作为怪兽片,最后的大战没有之前的效果好。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故事上我想张艺谋可能没有掌控力,毕竟他从来都不易掌握故事著称。他喜欢喝擅长的是“搞装修”,在故事的框架下,炮制自己喜欢的场面。老谋子这点确实厉害,有一次和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聊天,他说自己非常喜欢一部中国电影,但他不记得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什么。我让他描述一下,当他说道漂亮的树林和鲜红的棉袄时,我知道他说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对色彩和画面的敏感确实是他的长项。尽管《英雄》和《十面埋伏》有很多问题,但是对色彩的大胆使用,确实出色,以至于很多国外影评人对这两部作品称赞有加。这一次,张艺谋还是一样的做着他擅长的事。五军五种鲜明颜色,加上自己最擅长的团体操表演。行军敲鼓时恍惚间,以为自己对着IMAX银幕在看奥运会开幕式。但这次的视觉冲击确实不如之前,甚至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所以在搞装修层面,这次也没有新境界。
至于特效,我很怀疑,《长城》是否真的是由他所宣传的那样,由维塔制作的特效。因为除了很少几个特写之外,饕餮做的很模糊。开场和结尾的大战,即使在IMAX的大屏幕上,看起来还没有《指环王》的大战中,各种怪兽清晰。整体效果还不如16年前的《指环王》。所以不管是不是外包,特效并不是非常出色的。
由于故事层面,知觉层面都不出彩,因此影片整体中规中矩,但整个观影过程中,有一段是让我很震动。就是赵牧阳用秦腔的唱腔吟唱的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四句诗,配上当时放的孔明灯。我突然在想,就冲着这四句诗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银幕上出现,《长城》这部片子就拍得值。如果说张艺谋在搞装修的过程中,一直试图突出中国文化,那么我觉得,大红大紫的配色不是中华文化的神髓,各种有特色的兵器以及火药指南针也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神髓,团体操表演更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就在于王昌龄的四句诗以及唱这四句诗的方式中。
前段时间,2016年的维密大秀是中国风,可是很多人看完都说,中国风就是大红大紫龙凤祥云吗?可是回想起来,我们如果要在服饰上考虑,什么是中国文化,自己能想到的不就是这些。想想我们自己各种传统节日的打扮,不正是这些吗?几部影视剧中,设计没有大红大紫龙凤祥云,立马有人站出来说,抄袭日本服饰。此时,我们可能得扪心自问,我们从来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哪些?
在《长城》中这点表现格外明显,外国人希望看到的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于是国师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东西。可是,除了他们想要的,能否给一些真正能体现我们特色的。我想就是王昌龄的这四句诗吧,这四句诗估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背诵。它不仅有悲怆苍凉的画面感,背后更有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价值追求。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有人反对,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听起来好像是官方的号召一样。我试图说服他,就这两种价值而言,每一种文化里面都会推崇。《血战钢锯岭》也有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为什么人家就很好,我们一谈就是人民日报的号召。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最精髓的价值,可能恰恰是那些世界性的,所有文化中都会具有的价值。此时,绝不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此时一定是“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价值,一定会伴随着时间成为这个民族最宝贵的东西。
但话说回来,所有的人文艺术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价值。而其中价值本身并没有很多,而且彼此之间相互支撑。以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为例,许多作品都在表达这个主题,但长久以来,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就成了难事。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不同文化下,不同表达优势。同样的成长故事,好莱坞需要阿拉丁,需要花木兰。我们喜欢《指环王》喜欢《冰与火之歌》。此时,这种世界意义上的价值,需要用不同的具体的方式去表达。这时,才真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前提是表达的是世界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单是这四句诗,就值得鼓励,希望在国外大规模上映以后,效果不要太差吧!
③ 不是什么电影都能叫长城(长城)影评
长城》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马特达蒙和景田领衔主演,总投资1.5亿美金。由中影集团,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投资达到好莱坞A级电影等级的片子。在看它之前,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马特达蒙和张艺谋的结合,实在很难不让人充满好奇;但另一方面,预告片里看到五色战队的盔甲,却给人带来一丝不好的预感。但是,导演张艺谋和马特达蒙以及巨大的投资还是吸引了我进入了影院。
先说说看点吧,首先是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打斗场面,紧张而刺激,不管是从摄影、剪辑还是特效来说,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莱坞A等级的制作。配合上拉民贾瓦迪的配乐,打斗画面让人觉得相当激昂,拼杀的时候,也有激动的感觉。其次就是演员阵容了,看着马特达蒙跟景甜和刘德华用英语对戏,加上其他的各路演员或小鲜肉齐聚一堂,竟有一种奇特的喜剧感。汴梁小皇上登场的时候,大家也都笑了。
说了看点,就来全面评价一下这部作品吧。其实,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一个名字作为《长城》,投资如此之大的中美合拍片,它的意义应该不止于一部爆米花电影,或者一个单纯的爽片。只是,在此片中,故事对于人物和阵营的简单化处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他绝佳的弓术,帮助中国人守城,最后拯救了江山社稷的危机,这真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但是,主角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被什么精神感召这么做?这是看不出来的。电影里面提到了信任,只是,在电影的故事中,对信任这个主题的着眼实在是屈指可数。电影中充满了许多堆砌重叠恢弘的所谓大场面,却偏偏缺少价值观的冲突,缺少在重大压力之下人的决定,在脸谱化的人物面具之下,缺少真正的人物角色的刻画。
或许有人说,这就是一个爽片,要求主题或者故事与人物算作是本末倒置。但是就算是特效片,好看的关键,仍然在于我们能否对主角移情。而移情的关键就在于刻画精彩的人物角色,人物需要做真正的决定,而不是像工具一样,被剧情推着走,比如想让他被感动就被感动上战场,想让他放弃逃走就让他放弃,而是需要刻画出人物在这些决定中的挣扎与压力。所以,同样在特效片中,我们看到了《终结者2》的T800在最后甘愿沉入钢水,我们也看到了《黑客帝国》里尼奥屡次觉得自己并不是救世主的退缩。当特效融入了剧情,甚至帮助了人物刻画的时候,那种视觉震撼会以好几倍的方式回馈观众,因为观众对其投入了感情。而《长城》只是把特效呈现出来,所以,就算做得再好,也终究不能归类为好片。
当然,出品方或者一些影评人,也有表达这样的观点,不需要那么完美,视听刺激了,让人看的舒服,有票房就行。但是大众似乎并不这么觉得。许多人不解,为什么大家会不满意。为此,我还需要提到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这个片子的名字叫做《长城》。什么叫做长城?什么样的片子配叫做长城呢?
虽然牡丹花很著名,但中国没有国花,虽然国家的名字来自瓷器,但是由这样的一个许多年前的贸易品来指代中国的精神,仍然不太合适。思来想去,我们能够从一个具象化的东西,一下想到中华民族的,那就是长城。就在这绵延万里的长城下,有勤劳的人民辛苦的一砖一瓦,有强敌环伺的苦难深重,有边戍将士的英勇对抗,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内敛,勤劳,团结,忠诚。长城,看起来虽然是一堵墙,但实际上,这远比紫禁城深入人心,它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代表着中华的精神。但这个叫做长城的片子里面,五色的不知道什么金属的盔甲,完全不知所云的我方的作战方法,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只有服从的将军和士兵,整齐划一地用双截棍敲着看似中国风的大鼓,充满了形式却没有任何内涵。那些似乎要描述中华民族曾经被强敌环伺却浴血奋战的饕餮与长城的寓言性世界设定本是好的,但饕餮社群是如此脆弱,头领败了全军就丧失战斗力,简直比蜂群的容错率还小,因为蜂群中蜂王死了就会诞生下一个蜂王。磁石可以让饕餮沉默这种设定过于简单,甚至有对四大发明拙劣致敬的嫌疑,再加上那个致敬孔明灯的奇怪热气球,所有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直到把长城这个厚重而深远的图腾,讲述成为一张印满了所谓四大发明或者孔明灯的概念的宣传册那样轻薄而扁平。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几个概念吗?是所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黑火药吗?是孔明灯吗?这些东西能代表中国的精神吗?
有一种说法,中国地大物博,先祖聪明智慧,四大发明甚至还有圆周率,勾股定理早领先世界许多年。这些事实不假,不过,中华民族的自豪可不仅仅来自于这些。这种自豪,来自于我们明白过去,我们的民族勤劳,顺服,坚韧,包容,实用主义。而现在,我们开放,自信,尊重,谦卑。用《长城》这样的一个片名,用中影集团等一众中美资本,寄希望于进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故事,讲成了这样。我一想到这个片子要在海外上映,不知为什么,一股气愤凝结于心。让外国人看这个?让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这样的千人一面的士兵?花架子大于实际作用几倍的守城军?极低效率又无能的决策机构?勉强有一个算作正面也被轻描淡写的“信任”主题?
如果片子不叫长城,那么本不用这样要求。但片子叫了《长城》,就得像点样子。这样的片子来进行文化传播,在海外大规模上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难受。这样的形式化的产物,会更加加深别人对于中国的误解。如果是我,宁可选择《湄公河行动》,虽然有点主角光环,但在那里面可没有这种堆砌式的所谓中国元素,没有空洞的形式,却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勇敢与同情,以及对任何一个平民生命和名誉的负责,给人带来一个负责任的中国的形象。真的,高下立判。
主观评分
不错的摄影和特效,很恢弘的音乐,较好的配合了故事气氛和主题 7
并无新意的美术设计,五色战队粗暴而让人疲劳,饕餮等怪物形象过于缺乏想象力,兵器与战斗机械华而不实 4
没有内心世界的扁平的人物刻画,过于简单的故事,几乎没有主题 6
以长城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命名,却只是对一些外在的国粹进行堆砌,没有挖掘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2
总评:4.7
可以不看
我觉得,如果片子不叫《长城》,可能可以达到及格(6分),不过事情没有如果。
因为它已经叫做《长城》,而且它没有讲出长城的精神,这不是取名的问题,而是影片的问题。
因为,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做长城。
【长城】木鱼三分钟影评——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长城。思来想去,我们能够从一个具象化的东西,一下想到中华民族的,那就是长城。它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代表着中华的精神。但这个叫做长城的片子里面,只是对一些外在的国粹进行堆砌,没有挖掘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④ 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个周五首映,20点开始限号,我一路赶车,赶上了提前订好的20:20的影片,带着大阵容超震撼的期望进入影厅,而实际效果怎样,我来评一评这部拍摄投资成本最高、明星很多的导演第一合拍片
饕餮的特效还是很不错的。从饕餮出场到饕餮集体围攻,可以吓哭好多宝宝好吗,那一只大饕餮感觉快从屏幕里扑向我,吓死宝宝了
长城万盏孔明灯+秦腔的震撼:殿帅壮烈牺牲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将士们唱响秦腔,一遍遍回荡在空旷的城墙上,悲凉的场景不禁令人眼眶湿润
结局结束的不可思议:干死饕餮老大,全部饕餮就倒了,这样的办法还留到最后,这个干死大boss的方法另我很吃惊
凸显外国人:估计是为了占领国外市场,男主角马特达蒙的光环太耀眼,虽然是想在国外更容易有票房,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不希望男主是外国人
以上是我看完电影的感觉,这部集结众多明星的电影看起来感觉时间挺快的,期待以后可以拍出更好的电影。
⑤ 《长城》作为我国首次尝试和好莱坞合作的影片,它在电影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按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七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则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最开始传奇影业创始人托马斯·图尔有一个概念性的想法:长城之所以建造的如此宏伟,一定不单单是为了抵御“人类”。2012年,罗异担任传奇影业联合华谊兄弟在中国创办的公司传奇东方的CEO,他来到中国20年,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从“零”到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井喷阶段,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长城》蓄力,无论是从电影内容还是市场培养方面。在这个合作的最佳时段,他找到了张艺谋,这位中国当代最具“掌控力”的导演。那时《长城》已经筹备了七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递到张艺谋面前的,是一稿“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
所以在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好莱坞保证资金,投入技术,同时也规定了剧本走向,电影节奏,而张艺谋在其中做的是“带着脚镣跳舞”。同时“借水行船,输出中国文化”又是张艺谋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动机和理念:“我一直主张我们要有这样的合作,我们借用好莱坞这样的力量和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是拍一个爆米花的电影,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符号传递出去。”所以,当电影导演被好莱坞资本绑架,当导演主题先行试图借助电影输出中国文化符号时,便产下了这样一颗好莱坞类型片与中国文化符号夹杂的不伦不类的怪胎。
钱钟书曾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无痕有味。”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深刻的主题、导演的艺术理想、人文精神理应通过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逻辑缜密的故事、气韵灵动的画面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而非如此这般迫不及待、急功近利的呈现出来。我们对这部影片的吐槽,不仅仅是因为影片的糟糕,而更多是出自对于一个曾经有思想、有个性、有才华,被称之为“鬼才”“奇才”的艺术家的失望。坐拥如此充裕的资本、豪华的明星、顶尖的技术,竟然整合出如此平庸的流水线作品,这是绝大部分对张艺谋还怀有期待的观众所不能接受的。《长城》再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畅销作品,都不可能仅仅是商业算计的分泌物。没有解决更高级的,让全球观众看到“一种活跃的、灵性的、充满幻想和好奇的生活”,那输出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⑥ 《长城》这不是长城,是一座槽城!
文/叶秋臣
~欢迎点击关注~
前几日刚刚看过张艺谋女儿导演的《28岁未成年》,紧接着就迎来这一部《长城》。上波震撼未消,此波白眼又起……此起彼伏,生生不息……观影前就有人评价说《长城》这部电影是景甜的“私人订制”,起初叶秋臣扫了一眼出品方、导演以及演员阵容,义正言辞地告诉他“我不相信!!!”,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你看看这串名字,哪个不是行业里的大牌大亨?如今,也是到了自己打自己脸的时间……这个强大的演员阵容——景甜、马特达蒙、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鹿晗、林更新、黄轩、王俊凯、陈学冬……是的你没有看错,认得出名字的女星只有景甜一个,一众红花当绿叶,全都围着景甜转。
当然,作为一部贺岁电影,它必定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亮点:
1. 非常震撼的特效,张艺谋一如既往的大场面
拼人多,拼场面一向是张艺谋导演的惯用手法,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画面的壮观程度无可比拟。尤其是制作饕餮的那段动画,看着那叫一个舒服。
特效做的非常出色,进攻时饕餮像蚂蚁一样朝着长城爬过来,如果是密集恐惧症要小心这些画面。可惜还是步了《九层妖塔》的后尘,再好的特效大怪兽,也无法掩盖电影剧情本身的硬伤。
2. 张涵予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顶着如此粗制滥造的剧情,依旧能够凭借磁性的声音鹤立鸡群,虽然是一枚绿叶,但做的称职而且敬业。如果把他的画面切出来,放在其他的作品里,也是非常优秀的示范。只是观众们都万分不解,在自己领便当杀青的时候,将殿帅这个大任交给了景甜……然而她身边都是能打能拼的汉子……好吧,剧情这么写的,我也没有办法。
3. 非常清晰的市场定位
比起《罗曼蒂克消亡史》走的文艺路线,《长城》的定位似乎更懂得观众的口味。在贺岁档这个特殊的时间段,程耳导演选择另辟蹊径,用一股文艺风博口碑,但是文艺片向来的票房和热度都不及商业烂片来得猛烈,如《路边野餐》和《长江图》做前车之鉴。张艺谋将这个片子定位在“爆米花电影”的领域,那就努力的去做这些可以令人吐槽的点,去博骂声,博宣传,博热度。
叶秋臣在13号看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首映,看过之后内心总有些不舒服,那种感觉很像吞了一口酒,是那种品不出个中真味的苦恼。而看过《长城》,就无需多言的判断这酒一定是发霉了,口感好像泛起泡沫的烂葡萄汁。
然而,《长城》在最开篇就告诉你这是一个传说,以传说为基调的故事即便多么天马行空难以理喻,都不会被诟病太多——因为那是传说,非真非假。
——————————我是叶秋臣的分割线———————————
作为《长城》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槽点满满,自然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接下来到了 “让我们一起欢快来吐槽” 的板块。
本片的槽点真是多到写不完,观影时低头记下关键词都生怕错过了下一个,吐槽简直万箭齐发,就怕没“闪”。
故事大概讲述了几个歪果仁想来中国寻找黑火药,一种可以将空气变成火焰的有效武器。结果路遇饕餮怪兽,因磁石力量侥幸斩杀其手臂,却被驻守长城的军队发现随后被关押禁锢。后来大家一起用英文交流的十分开心【哈哈哈】,分分钟实现各种思维的穿越。在饕餮攻城的时候,歪果仁奋勇杀敌获得信任,最后和女主角一起干掉终极饕餮BOSS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槽点们
1. 景甜说台词更像个英文老师
看过一些她平日的直播片段,真实生活中是个爽快不做作的大方妹子。然而,在电影里就全然变了模样……
她出场的第一句话便是英文,尤其是歪果仁以为所有人都听不懂自己讲什么的前提下,也算迎来一个笑点。她问:Where was it found?(你们怎么找到这个饕餮手臂的?),全程发音都像中国的英文老师在教学,标准的短句式对话,每句话的单词基本上不会超过10个。为了让她全程都有台词,翻译的工作真是任重而道远……
一直没想明白她在这个军队里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是翻译,那么刘德华也会说英文,她又是个女子……难道就是为了教马特达蒙蹦极吗?因此牵引出一条迷之尴尬的感情线?
2. 攻击的设计以及人物的服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第一次饕餮进攻的时候,有一个好像《阴阳师》中姑获鸟的雕塑拔地而起,让叶秋臣一瞬间懵圈无语。女人们战斗时都变身阿凡达,一身蓝色的盔甲让我只能想到蓝翔……攻击的方式是蹦极,在不断的抽拉中实现每次击中1~2个目标的进攻方式(敌人是千千万万的……)。
饕餮战败撤退的时候,怎么有一种动物版《血战钢锯岭》战场尸体的即视感……在杀掉终极BOSS之后,失去信号的饕餮下起了洋洋洒洒的“饕餮雨”,场面很是感人……还有进攻的时候漫天白雾……难道你们还嫌北京的重度雾霾不够?
3. 表达的感情基调存在严重偏差
明明是残酷的战争,大家却表现出一副周杰伦《双截棍》中“飞檐走壁,一身正气”的feel,最后更是乘坐“孔明灯”去战场杀敌……(姑且叫做热气球吧……)
难道是为了刻意营造浪漫吗?
不知所谓的电影,越烂越有热度……分数越低越是吸引人去骂,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吧。但是无论如何票房估计不会太差,第一轮忽悠一笔,每个明星的粉丝贡献一点,再加上大家一起为了吐槽去看……好吧,在吐槽的过程中至少你不会睡着,爆米花也能吃光不浪费。
虽然《罗曼蒂克消亡史》难懂又晦涩,但《长城》实在有些惨不忍睹……若是让叶秋臣在两者之间来推荐的话,还是前者稍好一丢丢。
如果不是画面如此高分,叶秋臣很想打出负分。
文/叶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