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
影视音乐是音乐和影视的结合,当音乐一旦融入影视之后,就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加有活力,而且还能将视觉的东西听觉化,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深刻。比如,我们会在灯光闪耀或者是星光灿烂的时候用钢片琴表达,也可以用双簧管或者是长笛来描述生机勃勃的清晨,还可以在微风吹拂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颤弓效果使这种感觉更形象化……这样的情景交融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听觉上的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实例来说,钢琴所抒发的感情是非常优越的,因此,在纪录片《冬猎》中,当冰雪覆盖自然的景象出现时,就会响起一阵透彻且明亮的钢琴声,为了突出树挂的特色,钢琴快递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将枝头挂着冰凌的景象表现出来,通过音乐使整个画面更有激情,刻画的景象更深刻。音乐既能展现画面真实的感觉,同时还能将所要展示给观众的意境传达出来,在形似的同时做到了神似,使画面极富感染力。
画面往往只能表现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内心是无法形象地表现的,这时,影视音乐就能很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烘托背景氛围来侧面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烘托环境的氛围。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是不能通过视觉观察出来的,而影视音乐则可以通过旋律和乐器的变换来烘托背景氛围。例如,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展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情爱情故事,来展现一个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以此来表达封建社会注定会终结的主题。根据这一作品,作曲家创作出了一系列以悲为美的音乐作品。使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悲凉的气氛,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音乐作品不管是歌词、旋律还是和音响,都将这种悲情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个作品的背景都展现出一种悲伤的氛围,让剧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运都在悲伤的氛围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2.烘托时代的氛围。影视作品还能通过影视音乐来烘托时代的氛围。比如,电影《祖国的花朵》,它的一首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被许多的青少年所传唱。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有关儿童的电影,所以,这首插曲就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童真童趣。歌词和旋律刻画了一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在美丽的北海公园划船游玩的景象。展现出孩子们在最纯真年代的幸福生活,将北海公园的美和孩子的欢乐描绘得出神入化,让我们每当看到这部电影或者听到这首歌曲,思想都能很自然地回到那个美好的时代。这正是影视音乐对时代烘托的最好的例子。
3.衬托地域之美。地域的美不仅从影视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影视音乐也可以将其衬托得很完美。例如,电影《黑骏马》,这部影片揽尽了草原辽阔坦荡的风光,同时捕捉到了草原上豁达强韧的生命力,向观众呈现出一种宽阔的胸襟,而由腾格尔作曲的主题曲《天堂》更是完美地将草原的美通过音乐展现出来,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就能让人想到辽阔的草原。
4.烘托民族的特点。音乐常常可以将一个民族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张艺谋导演著名的作品《十面埋伏》,这部电影的插曲《十面埋伏》运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琵琶,将十面埋伏的那种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同时也将我们的民族特点得以突出。
音乐对观众的影响往往是经过潜移默化的,它会带着观众走进影视作品中,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可以在听到影视音乐的时候自然而然联系到影视剧中的桥段,以此来将影视作品与影视音乐联系起来。例如,曾经红遍中国的香港电影《甜蜜蜜》,其中由邓丽君演唱的主题曲《甜蜜蜜》堪称经典。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初次相遇时,既浪漫又心动,这首歌曲用甜美的声音唱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甜蜜和幸福。随着故事的发展,由于现实的压力,主人公分分合合,最终在异乡无意间听到《甜蜜蜜》时四目相对,好像经历了好几个世纪,让主人公心中的情感得以表现,因此,这首歌曲贯穿整部作品,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
自1893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电影”就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的提高,电影制片商发现单纯的影视作品再也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于是影视音乐登场,它在扩展电影内涵、丰富电影美感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时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结合影视剧情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电视”也应运而生,它使音乐和影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更加富有内涵,而影视也更加传神。
(一)连接影视剧情
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太过繁复的剧情有时因为时间关系并不能细细讲述;而多个主线同时发生的时间也不能同时描绘。所以经常会出现多个片段连续剪辑的镜头,这时,单纯的画面已不能圆满地表达清楚细节,就需要利用音乐来衔接剧情,让观众更深刻地领会电影内涵。比如在《无间道2》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倪家为了巩固自己黑帮的地位,而决定杀害其他四位合作者,而由于倪永孝心思缜密,计划周全,鞍山行动几乎在同时进行,所以导演用了大量剪切镜头分段描述刺杀四位头目的过程,这时背景音乐开始演奏,从行动开始就弥漫着一曲凄凉的口琴演奏,舒缓、哀伤、压抑。使观众沉浸其中,大量镜头的切换也显得自然、流畅,更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男主角倪永孝的心狠手辣,也领悟到黑社会的残酷。设计非常巧妙,背景音乐在此时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衔接的作用。
(二)总结影视内容
在电影剧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因果尘埃落定之时,再多的镜头画面都不能更深入地表达内涵的时候,音乐的另一个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那就是总结、评价电影,给观众灵魂上以更深刻的冲击,而且如果使用得当既不会使音乐显得突兀,也不会让画面太过尴尬。比如:在电影《花木兰》中,战争开始,泥土血水漫天,战马旌旗飘扬的战场上,披坚执锐策马奔腾的花木兰出现。此时《木兰情》这首音乐开始演奏,词曲融入大量中国风,能使人产生较强的民族感,而且插曲旋律辽阔而大气,以马头琴为主、古筝为辅的演奏工具更鲜明地表现出战争场面的震撼,与影片整体以及场景非常符合,结合强势的背景音乐让观众看着在血流漂橹的战场上厮杀的花木兰,都会不禁心生感慨,为花木兰的命运多舛而感到同情,同时也为花木兰的坚强而自豪。这时的背景音乐就很完美地起到了一个点题的作用,无需再多的画面描述,花木兰那种在命运面前不轻易低头、勇于直面困境的顽强心态得以完整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而且以音乐的形式烘托出来更让观众有种只可意会的快感,更加强化了电影的效果。
(三)深化影视主题
一般来说成功电影的内涵并不容易让人轻易领会,但台词和音乐都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导演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观众去结合音乐细细品味,比如:在《大话西游》中,初次看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只是单纯的一部喜剧片,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影片最后,孙悟空踏着七彩祥云出现,与紫霞仙子在空中纠缠时,背景音乐《天地孤影任我行》开始演奏,最后紫霞仙子为孙悟空挡住了牛魔王的一击之后说“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音乐也达到了高潮,那种凄美的爱情结合苍凉雄厚、豪气悲壮的音乐顿时让人泪流满面,这时全篇主旨才慢慢浮出水面,观众才突然醒悟,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片,而是讲述凄美爱情的黑色幽默剧,剧情的转折固然有重要作用,但明亮庄严的音乐才让观众有了醍醐灌顶的觉悟。不得不说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深化影视的主题。
根据本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背景音乐是影视艺术中一项重要的表现手法。音乐这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将人的情感超脱出画面,外化成为一种动感意向的形式,以虚幻又充满张力的声音运动帮助观众进行审美思维的塑造,最终成就了影视音乐独特的魅力。
一、影视音乐节奏与其他影视声音形成的复合的声声节奏
影视音乐作为声音要素在影视作品中与之伴随的还有人声和自然声,由于同属于声音物质,影视音乐的节奏一定会受到这两种声音要素的直接影响。在某些学者的观念里,整个影视声音就像是具体音乐,也就是其他声音就是音乐的组成部分,从而可以把整个影视声音作为特殊的音乐来认识。这里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但音乐与其他声1342013年第4期音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不能忽略。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影视声音设计中,由于其他声音要素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较强,而影视音乐却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要素,它在创作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其中重要的一个技术性原则就是节奏。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音乐与人声、自然声形成的复合的声声节奏的形态特征。
(一)音乐与人声的复合节奏
在有对白的情节中,人声与音乐的的结合主要是纵向结合,它们结合形成的节奏形态可以分成主要三个类型:对应、对比和互补。在这里,我们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多声部音乐一样去量化分析两个声音层的节奏,但我们可以用它们表现出来的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在某些节奏点上,有时甚至可以用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从多声部音乐的节奏特征来看,对应性节奏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节奏特征,但可以起到丰富和加强的作用。这在影视音乐与人声的结合中是一样的,比如快速的人声对白与快速节奏的音乐的结合。在影视作品中,音乐会加强对白的节奏,同时还会加强语言的情感性。节奏的对比就是一个节奏层为快速,另一个节奏层为慢速。从理论上来说,快慢速节奏的结合就是互相综合。如慢速的人声对白与快速的音乐结合时,人声的速度感增强,同时情感性增强。而快速的人声与慢速的音乐结合时,人声的速度感减弱。这种节奏形态带来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节奏对比打破了视听联觉的习惯,音乐节奏成为前景,视听感官感受削弱,思想情感增强。音乐与人声的互补就是两者的节奏在横向上都是变化的,但在纵向上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复合的规律性节奏。在这里,由于音乐与人声形成的音色节奏的加入使节奏的动力性更强,如人声的节奏在横向上是快慢快的进行,同时音乐的节奏在横向上是慢快慢的节奏进行,那么人声与音乐就会在纵向上形成快慢结合,但在横向上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声音的复合节奏。音乐与人声形成的复合节奏的节奏形态对于我们在给影片进行声音设计时,特别是为一个有对白的情节配乐时,应该特别关注其他声音在音乐节奏中的参与。比如有时为了声音节奏的表现,我们会重新设计音乐的节奏。又如音乐可以参与复合节奏,但要考虑人声的内容的表现。明显的音乐节奏会影响语言内容的表达,所以特别在语言内容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的声音设计应该是,要么音乐在声场中置于背景,而语言为前景;要么把音乐的节奏动力弱化。
(二)音乐与自然声的复合节奏
自然声与人声一样,许多时候会受到情节内容与画面的影响,所以它的节奏非常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由于规律性节奏对于非规律性节奏的控制作用,当它与音乐结合时,人们会不自觉的让它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我们抛开自然声的写实以及表情的功能,从节奏的角度来分析它与音乐结合的复合节奏的形态以及特征。自然声与音乐的复合节奏同样存在对应、对比和互补三种形态。如快步的脚步声与快速的节奏的音乐的结合就是节奏的对应;密集的枪声的快节奏与长音旋律的慢节奏的结合就是对比;格斗中偶尔一记重拳与紧跟的音乐重音形成的一个以自然音为重音开始的音响片段就是节奏的互相补充。这里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人声的表意性大于它的节奏性特征,所以它参与音乐的节奏的倾向性较弱,而自然声的节奏特征却比较明显,所以在与音乐的结合时与人声不一样的是它参与音乐节奏的倾向性大大增强。此时如果自然声与音乐在纵向复合节奏上不能体现节奏的一致性的话,就会形成不协和节奏,如果不协和节奏不是我们此时的表现需要的话,一般在声场上采用音乐成为背景,而让自然声成为前景的声音设计,或者让音乐的节奏动力弱化,突出自然声的节奏和自然声的写实和表情功能。
二、影视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形成的复合的声画节奏
(一)影视画面节奏的理论
从文章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在音乐的节奏理论中,发音点、时值与停顿是节奏构成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可以认为是音符的一次运动或一个节奏点,而多次运动或多个节奏点就会产生节奏感。这种神经反射的时间间隔存在于听觉神经系统对声音的反应中以及其他所有的感觉系统中,如视觉对对象活动的反应所具有的时间间隔形成会构成视觉的节奏体验。用音乐的节奏观念,我们就可以来理解影视画面要素中剪辑、镜头、画内信息的节奏。在剪辑节奏的构成要素中,一个镜头的第一帧可以认为是发音点,持续时间可以认为是时值,最后一帧可以认为是停顿;镜头的节奏要素可以理解为镜头运动的开始,持续和结束,也就是从镜头的起幅到落幅的过程。而画内信息主要是人和物的运动,节奏也就是人和物的运动的开始,持续和结束。
(二)声画节奏观念
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态,它不仅受其它声音要素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画面节奏的影响。也就是说,影视音乐可以与画面结合形成影视声画节奏。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被认为是电影的伴奏,它的功能更多是增加娱乐性和满足人们的视听习惯。当然后来人们努力使音乐与电影协调一致,例如在情感和节奏上,但许多时候音乐与画面在节奏上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在有声电影时期,音乐成为画面的附属,画面的运动和节奏许多时候会配上相应节奏的音乐,这种方式被称为按动作配乐,也叫米老鼠式编曲。当今时代,影视音乐成为影视艺术视听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不是单纯的附属要素,而是有机的成分,音乐积极的参与叙事,表情以及运动。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节奏成为重要的载体。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结合所形成的声画节奏的形态特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从单一要素结合到多种要素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偶然、随机到主观、互动的的过程。影视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主要由剪辑、镜头运动和画内信息运动构成。在实际作品中,它们有时也有主次或前景背景之分。如某些画面节奏主要是由剪辑节奏构成,而有的画面节奏主要由镜头运动节奏构成。一般情况下谁的节奏速度快,谁就是主要节奏层次或者说是前景节奏。如剪辑节奏的速度超过镜头运动和画内信息运动时,剪辑节奏就是主要节奏层次和前景节奏。
(三)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声画复合节奏形态
与音乐、人声和自然声的节奏关系一样,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复合节奏主要有三种形态:对应、对比和互补。三种声画节奏形态体现不同的声画节奏表现特征。声画节奏对应就是音乐与相同节奏速度的画面剪辑、运动、信息节奏的结合而形成的声画复合节奏。当影视画面的节奏较快而此时音乐的节奏也属于快速的话,它们就属于对应性节奏。节奏对应时,声画节奏又可能出现两种状态,如以画面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和以音乐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以画面节奏为前景时,画面内容的重要性被突出,内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音乐节奏为前景时,视听感受被突出,外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它们互相都不是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而是音乐的节奏点与画面的节奏点形成节奏重音。由于节奏要素的增加和节奏的一致性特点,节奏重音的动力性会大大增强。对比性节奏就是音乐的节奏速度与画面节奏的速度形成对比,也就是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快而另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慢。它们之间会形成节奏动力互相影响的情况。如快节奏的画面节奏与慢节奏的音乐节奏结合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画面节奏减弱,内部心理情感节奏感增强。由于视听节奏的不一致而使人们会去主动感受外部画面节奏之外的内部情节节奏。而当画面节奏为慢速节奏而音乐为快速节奏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视听节奏感增强。互补性节奏实际上就是画面节奏与音乐节奏两者的节奏点互相补充。如剪辑节奏为慢速时纵向上音乐节奏为快速,横向上当音乐节奏变为快速时此时纵向上剪辑节奏则变为慢速。互补节奏只是节奏的要素发生变化而节奏的特征保持不变。互补节奏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如由于要素的增加,它的声画节奏动力被加强;还有就是在情节中声音和画面互相加强而互不干扰。如在音乐与人声的互补节奏中,音乐与人声的相继出现可以使人声表达的信息内容不受到其他声音要素的干扰。
三、影视音乐与其他声音和画面形成的复合节奏
B. 音乐结构的电影音乐的结构
电影音乐的结构是建立在电影音乐与电影的总体关系基础上的。
两种结构类型:框架型结构和点描型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由主题音乐作为全剧音乐的框架,对全剧内容进行关照和概括,并做贯穿和发展的一种结构类型。
适于承载重大的题材与体裁,音乐往往承载着比较丰富的内涵与内含。经常使用主题音调的贯穿、发展和变奏手法。
两种类型:由主题音乐引申发展和由主题歌引申发展。
1、主题音乐引申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是电影音乐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结构类型。也是目前电影中最常见的结构。
一个或者多个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往往代表着电影当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地点或者情感线索。
单主题结构、双主题结构和多主题结构
a、单主题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只有一个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她做为音乐的核心贯穿全剧。
范例分析:《红色小提琴》
“安娜主题”:
一、克莱蒙纳的神秘凄楚
二、维也纳的清新典雅
三、牛津的浪漫狂野
四、上海的压抑哀伤
五、克莱蒙纳的平静安详
b、双主题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具有两个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这两个主题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剧中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范例分析1:《卡萨布兰卡》
一、歌曲“As Time Goes By”,作为影片的爱情线,代表着男女主人公里克和伊尔莎之间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割舍的爱情;
二、法国国歌《马塞曲》,作为影片的政治线,代表着来到卡萨布兰卡的各国居民,特别是地下党成员,对纳粹暴行的反抗和斗争的决心。
范例分析2:《时光倒流70年》
一、《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代表着麦肯娜与科里尔冥冥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比较含蓄;
二、时光倒流主题则是二人爱情的明确写照,显得更加直白。
c、多主题结构
概念:电影当中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它们各自代表着剧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或者情绪色彩。
多主题结构是框架型音乐结构中最为常见的结构模式
范例分析1:爱德华大夫
(1)序曲和终曲的使用
A、B、C主题的使用向观众预示着影片圆满的结局。
(2)字幕音乐的使用
引入新的音乐元素D,让人不寒而栗。E主题作为过渡的音乐使用。
(3)场景中的音画同步
场景音乐直接来源于主题音乐,在音画同步配置的过程中完成了主题的贯穿和发展。
(4)音乐的持续使用
音乐持续的时间很长,跨越好几个场景,根据影片的内容按照主题音乐为框架形成各种变化。
(5)高潮中的音乐使用
每一个主题在出现时都有一个明确的情感意义。影片中需要表态特定情感或气氛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爱德华大夫》的七个主题
Theme A:
轻快活泼
Theme B:
中性
Theme C:
爱情主题
Theme D:
偏执主题
Theme E:
过渡连接
Theme F:
含蓄爱情
Theme G:
凶杀主题
范例分析2:《蓝》
由于存在多个主题音乐,因此采用多主题音乐结构的影片往往会具有类似交响乐的音乐布局。主题音乐、场景音乐,甚至影片结束时的音乐都会成为音乐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与人物命运相关的几个主题音乐
表现朱莉悲剧命运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音调:
朱莉丈夫创作的协奏曲帕蒂斯主题,代表朱莉丈夫的精神存在:
奥利夫创作的主题音乐:
(2)与众不同的“空镜音乐”
在影片中,导演经常反常规的用长达数十秒的黑镜去凸显音乐,音乐既是被镜头托出,实际上又是在延伸着画面,与情与景都是浑然天成。
(3)概括与发展性结尾音乐
结尾音乐是高度抽象和高度概括的比喻,结构类似采用奏鸣曲式的交响乐的尾声。
从合唱开始,先后出现了居中人物的画面组接,似乎在概括影片中发生的故事。
长达2分钟的帕蒂斯主题和朱莉的头部特写不仅是回顾,似乎还暗示着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
女邻居善良的亲情、同情心和对自己职业的特殊解释是否也是一种人生。
吹笛人与朱莉的人生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为什么屡屡出现在朱莉面前,有什么必然联系?
……
另外:
如果影片的主题音乐是具有哲学情怀的主题音乐,或者是具有某种象征性符号作用的主题音乐,那么该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之间的区分就不是非常明显。这时影片的音乐结构仍然属于主题音乐发展而成的框架型结构,只是主题音乐是站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对影片进行关照而已。
主题歌引申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作为电影概括提点剧情的音乐形态,主题歌在旋律上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主题歌的旋律作为全剧的音乐主线进行贯穿发展,并与具体的场景音乐相结合,这时主题歌的旋律的作用实际上就等同于主题音乐;
另一种形态则是主题歌的旋律与影片当中具体的配乐无关,却能够用它所营造的气氛为影片营造一个整体上的艺术框架,而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主要是点描型的场景音乐。
a、主题歌旋律贯穿发展式的框架型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的电影,其主题歌旋律的作用与主题音乐一致。或者说,主题歌就是若干主题音乐连接到一起,加上歌词形成的。
b、主题歌旋律不参与贯穿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电视剧中的主题歌在多数情况下不作为主题音调来进行贯穿发展,着重考虑用歌词的意境来统领全剧。但当每一集在播放的时候都能够对主题歌进行一次重复,因此主题歌旋律实际上也起到了贯穿全剧的作用。并且往往还会出现一些具有部分贯穿性的、代表特定形象与情感的音乐,这也是对作品音乐形象统一化的一种弥补。 概念:电影的音乐当中没有一个能够占据核心地位的主题音乐,剧中所有的音乐几乎都是为独立的场景而专门创作的场景音乐或插曲,或者是过渡性的转场音乐,以此作为点描来为电影添彩增色。
以修饰方法来分,点描型的音乐结构可以分为四种:情节性点描、过渡性点描、色彩性点描和综合性点描。
情节性点描
概念:电影中的音乐能够参与到场景当中,从而带动情节的发展,营造气氛。
特点:“惜乐如金”,但一旦使用音乐,就要让它发出异彩。所以往往出现在以情节取胜的电影里。
过渡性点描
概念:电影中的音乐基本不参与到情节当中,只起一个场景过渡的作用。
特点:音乐的比重较小,每段音乐也比较短,只把音乐作为一种转场的手段来应用。
色彩性点描
概念:是点型结构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音乐点描方式。
特点:音乐的类型比较丰富,音乐的使用量也比较大,其作用类似于音响,因此在许多的动作片和科幻片中比较多见。
范例分析:《黑客帝国》
影片的音乐用量很大,达到100分钟。且构成极为复杂,包括传统的管弦乐器、电声乐器、合唱、MIDI合成合成音乐,以及其它特殊乐器。
此影片配乐追求的不是旋律性,而是动态和节奏的变化。
音乐和音响合二为一。
综合性点描
概念:大部分采用点描型音乐结构的电影作品,都会含有情节性、过渡性和色彩性点描音乐。如果很难区分哪一种点描性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可以将其音乐结构称为综合性点描结构。
C. 急需《红白蓝三部曲》中《蓝色》的音乐分析
这是一部浸透在音乐中的电影。朱莉的丈夫是一位知名的作曲家,两个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很幸福。一天,三人坐在车上,朱莉的丈夫讲起了笑话,这时车祸发生了。幸福在一瞬间粉碎——朱莉失去了丈夫和女儿。突如其来的重创常常使人措手不及。朱莉开始封闭自己,但周围的一切无不在提醒她:生活仍在继续。丈夫生前未完成的乐曲中的旋律如影行随地拌着朱莉,一再把她从虚幻的平静中拉回残酷的现实。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是始终以一个主题贯穿全片。全片90分钟,平均每6,7分钟主题以2---6小节呈现。它不仅起到渲染情绪,推动 剧情发展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参与了影片场景转换中的衔接。虽然每6,7分钟,这一主题就会再次出现,但由于使用多种不同乐器演奏,所以并不显得呆板,枯燥。如在影片0:30:50处,朱莉搬到新家时,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此处影片采用弦乐器演奏了这个主题并且夹杂着电子音乐制造的噪音。这一场景主题重复了3次并配以不同的噪音且噪音一次比一次刺耳,给朱莉看似平静的心增添了几丝紊乱。影片中也多次用笛子演奏这段主题。
主题第一次呈现是在0:09:21处,丈夫和女儿出殡。朱莉由于受伤无法参加葬礼,只能躺在病床上从屏幕上观看。此处,音乐连接了两个时空——葬礼现场和朱莉所在的医院。大管与长号明亮的音色浸透着对死者无尽的哀思。一大一小两座棺木已使朱莉与丈夫,女儿相隔两重天,而朱莉颤抖的手指反复抚摩屏幕更使人绝望的体味到这种生死相隔。
人和动物在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当受伤后,他们都会选择独处慢慢的舔拭伤口。朱莉也想通过自我疗救走出悲伤的圈囿。树林中一座小木屋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朱莉坐在屋里的摇椅上似乎已睡着。这时一片幽幽的蓝光笼罩在了她的脸上。音乐进入,仍是那个主题,共7小节,铜管高压般的音响和隆隆震撼的鼓声猛然把平静和谐打破,接着明亮悲伤的长号响起,此后铜管与长号交替使用,大管急促、有力;长号相对舒缓、绵长忧伤。一强一弱,形成强烈的节奏,象“咚咚咚”得不断扣击人心。在第5小节结束时,有人找朱莉,人声进入,“朱莉?”,紧接着高亢的铜管乐再次响起,似乎这简单的一句问候对于朱莉也似一记惊雷,随后主题在长号悠长明亮的音响中结束。
这段音乐起了双重作用。首先它是朱莉内心活动的外化。看似恢复平静但灾难留下的创痛正如这种强势如惊雷的音乐不期然的把朱莉从虚幻的平静中唤醒。这段旋律采用大调式,刚强、沉郁,节奏感很强给人以一种敲击的感觉。它时时提醒:不要遗忘,悲伤,悲伤得崇高得活着。另外音乐本身也起到了蒙太奇的剪辑作用。音乐使影片从静谧的氛围到猛然的紧张,预示下面会发生一些事情。果然音乐第5小节结束后,影片出现了一个黑屏。然后强势的铜观乐再次响起。影片已剪辑到另一个画面——一位报社的朋友。他们的对话:
记者:我知道你不想见我
朱莉:是的
记者:我能进来么?
朱莉:不
记者:这与采访无关
朱莉:那关于什么?
记者:我正在写你丈夫的报道,但有件事情我不明白
朱莉:什么?
记者:庆祝欧洲联盟的乐章
朱莉:没什么乐章
记者:朱莉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朱莉:你知道我出了车祸?在车祸中我失去了丈夫和孩子
(朱莉转身走)
记者:朱莉,你丈夫的曲子真是你写的么?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经过车祸,朱莉已不想和外界联系,任何能够提醒她记忆的都可能会刺激她敏感的神经使她痛楚。也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这段主题有如此强烈的节奏,它在敲击什么——生活让我们无处可逃。
《蓝》中的音乐既是朱莉内心情感的外化,也是朱莉行动的向导。它是朱莉内心乐章。每当它响起时,都会把朱莉引向下一个行动。朱莉回到郊区的别墅,那是她和丈夫曾经工作的地方。钢琴旁还放着丈夫未完成的作品。朱莉看着这段谱子,这时摄影师用虚焦拍摄乐谱,有一种模糊感。似乎朱莉是透过泪眼在看。随着每一个乐符的出现钢琴响起,朱莉的手不自觉的搬动琴盖。巨大的琴盖声打断了音乐也把朱莉从悲伤中唤起。如何解脱或仅仅缓解这种痛苦,朱莉需要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背叛曾经珍惜的东西,卖掉房子,搬到偏僻的街区,朱莉寻找丈夫未完成或者准确说是她与丈夫合力未完成的作品。有一段乐曲非常好,就是影片中反复呈现的主题,朱莉找到了它,影片为我们合唱了这段主题,朱莉拿走它,把它丢进了垃圾车。随着乐谱逐渐被卷入垃圾车,合唱也仿佛被扭曲了以至最后消失。这里音乐处处引导,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影片中有几处朱莉游泳的场景。她从此岸游到彼岸再游回来,仿佛在泅渡,却始终无法靠岸。当她正要上岸时,铜管高压搬的音响进入,朱莉又跌入水中,仿佛被这强力的音乐压迫入水中。朱莉全身蜷缩着浸泡在一池幽蓝的水中,忧伤仿佛浸透骨髓。(0:45:39)
这悲伤仿佛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朱莉。既然自我疗救如此困难,朱莉想到了依靠母亲,那是她唯一的亲人了。(0:55:52)阳光洒在养老院里,老人们显得很安详,欢快的音乐响起。衬托着朱莉沉重的心情。朱莉来此看望母亲。母亲已经痴呆,无法认出朱莉,当听到朱莉的噩耗时仍然无动于衷。这是他们的对话:
朱莉:我什么也不要,不要财产,朋友,爱,全是骗人的
母亲:你有钱么?孩子
朱莉:该有的都有了
母亲:这点很重要,人不能拒绝一切
一个人即使什么都不记得了,但她还知道一件事:占有,使自己手里尽可能握有更多东西。
从母亲那回来,朱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了一只猫把家中那些幼鼠杀死。朱莉似乎陷入悲伤的海洋无力自拔。但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折。丈夫生前有一位情人。(1:14)朱莉从奥利华口中得知此事。奥利华问“你想干嘛?”紧接着是黑屏,铜管演奏的强势主题进入。朱莉微笑着说“去见她”。这里导演处理角色情绪的手法很巧妙。没有用语言也没有通过演员夸张的表演。而是给了一个黑屏,给观众一个想象空间。并且通过音乐来展现朱莉听到消息后的震惊和复杂心情。此时朱莉就象跌入如黑屏般的深渊,顿时没了方向。一方还在苦苦执着于这份深情;另一方却早已把她看淡。她的悲伤突然失去了凭据。
也许所谓崇高的痛苦本来就是我们臆想出来的。生活仍在继续。丈夫已死去,奥利华深爱着朱莉。现在所要做的,只是接受生活。朱莉把乡间那栋别墅留给了丈夫的情人和他的遗腹子。朱莉再次看望了母亲,隔着玻璃,然后告别。
朱莉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影片结尾朱莉和奥利华似乎象婴儿一样蜷缩在子宫里。隆隆的鼓声和激越的铜管音响进入。华丽如丝缎般的女高音高亢、明亮。随后镜头切换了一系列场景:目睹车祸的少年,痴呆的母亲,护士,妓女,B超中的婴儿,母亲安详的笑容,朱莉潮湿如婴儿的眼睛。生活就象一副展开的画卷。音乐渐渐趋缓,由明亮转为浑厚,最后镜头定格在朱莉冥想的脸上。
D. 电影《花样年华》的音乐分析
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是一位非常具有特色的导演,他的作品虽不多,但个个堪称经典。王家卫对音乐的感知极其敏锐,对音乐在电影中运用尺度的拿捏也十分到位,并且擅长利用音乐元素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电影音乐的巧妙运用已成为王家卫的电影作品的重要风格,也是对其作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王家卫电影音乐整体风格
音乐在王家卫的作品中已经超越了附属于电影的地位,成为电影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擅长利用音乐元素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王家卫电影音乐的整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形式多,数量大,偏爱使用环境音乐。
王家卫电影作品中几乎包含了流行乐、摇滚、爵士、华尔兹、戏剧、歌剧等各种音乐形式,每种形式、各个地域、不同年代的音乐都能够被王家卫放进电影中,并发挥它们独特的作用和效果。
音乐数量之大在王家卫电影中的表现也十分明显。如影片《重庆森林》中各种音乐累计时长达48分钟,超过整部电影时长的一半。《东邪西毒》中的17首曲子也占到整部影片近50%的长度。
王家卫作品中还偏爱使用环境音乐。无论人物角色独处在家,或是在快餐店、酒吧、舞厅,都会有相应的环境音乐相伴,以此营造特定氛围,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电影《花样年华》中的音乐分析
影片《花样年华》是由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的一个关于婚外恋的故事。该片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曲折悬念,却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男主角梁朝伟也凭该片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影片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但其中独具匠心的配乐,是该片获得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借来”的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一部电影中最具代表意义的音乐,是影片主题的音乐表现形式。电影《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是借用日本导演铃木清顺的《梦二》中的插曲Yume jis Thene,该曲出自在亚洲电影配乐领域中久负盛名的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之手。这首曲子在影片中共出现7次,贯穿了男女主角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全过程,也是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插曲。
Yumejis Theme是一首以g小调作为主曲调的大提琴协奏曲,曲子中大提琴的拨弦音强劲有力,极富节奏感和律动性,和圆舞曲柔美圆润的节奏相互交映,使得整首曲子的旋律更显复杂多变,神秘优雅,营造出一种蔓延整部电影的诱惑和暧昧的氛围。
陈太太和周先生成为隔壁邻居之后,在房东的麻将桌上不期相遇,这时他们只是普通的邻居。当身着旗袍摇曳多姿的张曼玉和帅气优雅的梁朝伟在麻将桌边擦肩而过时,导演采用了慢镜头的方式,并配上这首充满了暧昧情调的曲子,暗示了两人之间将要发生的感情纠葛。一段时间之后,男女主角已经比较熟悉,爱人经常不在家,他们都喜欢在楼下的面摊吃饭,陈太太买过饭回去的时候,就和下楼吃饭的周先生在楼梯口相遇,此时,音乐再次响起,画面依然变慢,并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他们在相爱前虽有交集却互相平行的生活。音乐第三次出现依然是在狭窄的楼梯口,依然是在来回面摊的途中,这时他们都已经发现了爱人出轨的痕迹,却碍于他们自身性格和骨子里传统文化的约束,都没有勇气打破身份的界限,但彼此已经心照不宣。
在确定自己的伴侣已经出轨之后,在忧郁的音乐声中,两个人都露出了寂寞和无奈。在他们寻找自己的配偶开始婚外恋情的原因时,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亲密无间,并且发现了共同的武侠小说情结,就经常在一起研究武侠小说,这段时间也是他们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房东的流言飞语又让陈太太对于和周先生的交往开始变得谨慎,刻意躲避着他。直至他们互相表白心迹之后,陈太太忍不住趴在周先生的肩膀上失声痛哭。最后,当世事变迁,花样的年华已经悄然流逝,缓慢而悠长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依然采用慢镜头的方式,音乐和画面高度吻合,表现出当时间如流水般从指尖淌过,曾经的真挚情感却依然在心底挥之不去,不免让人欷歔感叹、满心伤怀。
这首主题音乐贯穿于故事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的全过程,成为男女主角爱情发展的最好见证,也细腻真实地展现出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渲染出暧昧忧郁的氛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发展。在谈到为何要“借用”这首《梦二的主旋律》作为电影的主题音乐时,导演王家卫说:“我一听到《梦二的主旋律》这首曲子,就觉得它无论是在节奏上还是旋律上,都和影片《花样年华》十分搭配。因为这首曲子是个华尔兹的旋律,是周而复始的回旋曲,需要男女双方的互动,和电影中张曼玉和梁朝伟间的互动关系恰好吻合。”正是这首“借来”的主题曲,完美诠释了电影的主题,与影片的内容韵味、男女主角的表演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对电影的主旨和内涵起到了重要的升华作用。
(二)老歌《花样的年华》
在电影的结尾,男女主人公隔着一道墙各自独坐,收音机里传来周旋的老歌《花样的年华》: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多情的眷属……在优美柔情的歌声中,本就深陷怀情思旧情绪中男女主人公更加心事重重。电影镜头在二人之间缓慢来回平移,表现出他们在情感和社会的双重压抑下的苦恼和矛盾。当花样的年华悄悄溜走之后,只能选择将彼此的感情放在心底,保留着那份美好的回忆。
歌曲《花样的年华》是1946年歌手周璇在其主演的电影《长相思》中所唱的一首插曲。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周璇扮演的李湘梅在战争中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联系,被迫沦为一名舞女,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在李湘梅一次生日时,非常感触,唱了这首《花样的年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美满家庭、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忆。《花样的年华》这首歌曲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出现,主要作用有两个。首先,我们不难发现,电影“花样年华”的名称就是来自于周旋的这首歌曲名,说明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对年轻时经历的单纯美好爱情的追忆,和歌曲《花样的年华》的主题和意义非常契合。在讲述完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之后,将这首曲子放在电影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电影的主题,引起观众对青春年华的思考和对如烟往事的回忆。第二,歌曲在电影中的出现采取了有源音乐的形式。所谓“有源音乐”,是指观众既能够听到音乐,又能看到音乐的来源(如该片中的收音机),是叙事体内音乐的一种。这首曲子以有源音乐的方式出现,使得主题的揭示更具有写实性,能够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共鸣,也是对电影情节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更为真实完整的表现。
(三)《花样年华》中的戏剧音乐
影片《花样年华》中还用了京剧《桑园寄子》、粤剧《红娘会张生》、粤剧《情探》、评弹《妆台报喜》等戏剧音乐元素。笔者认为,导演选取戏剧音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那时收音机中经常播放的京剧、粤剧等戏剧音乐广受欢迎,因此,戏剧音乐形式的选用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写照;另一方面,电影主题涉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传统文化束缚之间的矛盾,运用戏剧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暗示着传统文化在普通群众中的根基还是很深厚,短期内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有很大困难,这也是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最重要原因。
电影中虽然几次出现了戏剧元素,但是戏剧音乐的声音在片中被压得很低,断断续续,似有似无。这样既做到了不喧宾夺主,使视觉画面处于主体地位,又准确反映出传统文化思想已经式微的时代背景,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文化土壤已若隐若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中张曼玉的丈夫和梁朝伟妻子的出轨行为也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
(四)拉丁情歌和《爱的心境》
善于在影片中运用外国音乐元素,是王家卫电影的一大特色。影片《花样年华》中的外国音乐主要有:黑人歌手纳京高的三首拉丁情歌和作曲家迈克尔·加拉索的《爱的心境》。
三首拉丁情歌都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加上纳京高极富磁性又略带沙哑的嗓音演唱,为影片营造出一种既浪漫感人又忧郁伤感的基调,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和传统道德之间苦苦挣扎、欲罢不能、矛盾无助的心理。观众即使听不懂曲子的葡萄牙语歌词,也很容易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入一种无限伤感的失语状态。当音乐声随着主人公一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的爱情表白响起,巨大的苍凉和怅惘情绪侵占了每一位观众的思绪,使他们在音乐的旋律和动人的情节中彻底沉陷。
《爱的心境》是迈克尔·加拉索专为该片创作的曲子。电影的结尾,周先生在吴哥窟的墙洞中藏下了心中的秘密,并用一撮小草塞住了墙洞口,为他们的这段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整个过程都回荡着《爱的心境》的音乐,简单的拨弦伴奏和大提琴低沉的声音,正是主人公在经历了这场刻骨铭心爱情之后内心情感的倾诉和表达。观众在这曲音乐的旋律中看着男主人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这段爱情,不禁为他们感到伤感和叹息。
三、音乐之外的启迪
通过对影片《花样年华》中音乐风格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导演对乐曲独具匠心的选择和运用在影片中达到的绝妙效果,也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这里的电影音乐,除了应用在影片中实现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还给我们带来了音乐之外的一些启迪。
首先,影片《花样年华》的成功,离不开音乐元素的有效使用,更离不开画面、情节、色彩等多种元素的有机配合。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好每种元素的作用,充分发挥每种元素的作用和意义,共同为电影主题的阐述服务。
其次,纵观电影《花样年华》中的音乐,无论是“借来”的主题音乐,还是其他音乐,都实现了音乐与视觉画面的完美组合,都是导演对现代都市人群内心精神世界敏锐捕捉后的精确再现。让我们通过这么一个简单哀伤的故事,重新窥视到受多元文化冲击的香港,都市人群面临的情感失落、精神困顿和历史迷茫的“病态”现象,带给我们对历史和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E.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原声带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鸡汤,追梦人的鸡汤,让所有想要追求梦想的人,在电影里看到希望,继续努力下去。但是出彩的是由于其中主角追求的梦想是音乐,所以场景出现的音乐、舞蹈、色彩都很出彩。
让人觉得,这鸡汤,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