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猫鼠游戏》不止有青少年犯罪,这些隐喻更值得深挖
首发:石墨社(smshe189)
16岁离家出走,5年时间内通过伪造支票,从银行骗取数百万美元。
辍学之后伪造身份,从街头小混混摇身一变当过飞行员、医生、律师、大学老师等。
21岁被全世界通缉,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通缉犯。
在法国被捕后,有12个国家要求将其引渡回国受审。
在美国提前出狱后,又被FBI特聘为专家,联手破获金融诈骗,设计防伪支票。
人生如戏,但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戏剧台本。
故事里的主人公叫小弗兰克·阿巴格诺,他写了一本自传《有本事来抓我吧——一个诈骗犯令人惊异的真实故事》。
书中的故事要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加离奇和荒诞。
2002年,由斯皮尔伯格根据这本自传改编,莱昂纳多、汤姆·汉克斯联合主演的犯罪电影 《猫鼠游戏》 在全球上映。
豆瓣9.0分,好评如潮。
但是,除了片中令人咋舌的诈骗手段,以及小李子饰演的辍学少年一系列犯罪行为外,《猫鼠游戏》其实用了一个浓缩的影视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深挖。
我们常说,原生家庭所构建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与三观塑造起决定性作用。
弗兰克就是家庭成长环境缺失下的悲剧缩影。
我们会对他16岁开始便行骗天下的行为震惊不已,却无法忽视,16岁那年父母离异,他要被迫选择跟随父亲还是母亲。
如同自传里说的一样,电影中的弗兰克逃离了这一选择。但是在《猫鼠游戏》中,导演对这一角色的情感逻辑进行了深挖。
与自传中,弗兰克描述关于父亲酗酒成性,经常打骂母亲和自己的悲惨童年不一样的是,电影中的弗兰克从小以父亲为豪。
无论是在外面获得市长的嘉奖,还是在家中与母亲恩爱有加,某种意义上来讲,父亲成为弗兰克心中最完美的学习榜样。
弗兰克后来所有的搭讪技巧,对人心的洞察和利用,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父亲对自己的耳濡目染。
只是好景不长,这个在弗兰克眼中完美的家,因为父亲店铺经营不善导致家庭财务奔溃。
囧境之下,弗兰克也目睹了这个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父亲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
最终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昔日的好友,更让弗兰克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还未公开离婚的时候,就已经在与别的男人有联系了。
弗兰克后来在电视节目中表示,自己那时候其实挺缺钱的。 区别于对物欲的追求,弗兰克需要钱的理由,其实并不复杂。
在弗兰克眼中,这个家的破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钱。 因为缺钱,父亲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烂漫,为了攒钱,经常在外奔波。也是因为缺钱,母亲最终放弃这个家庭并改嫁。
所以,弗兰克后续所有的行为,都是基于对一个家的渴望。
导演斯皮尔伯格曾在采访中表示,承接《猫鼠游戏》的任务,是因为“我对法兰克在父母离异后,决定离家展开冒险生活充满兴趣。“
法兰克从青少年开始行骗到被捕的这段“转大人”过程的心理变化,让同样是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父母离异的深刻影响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感同身受,他觉得和法兰克一样,整个青少年时期都被同样的家庭阴影剥夺了应有的欢乐。
弗兰克因为家的失去,所以强迫自己成长为大人。他在后来给父亲的信件中,总是强调自己最近过的有多好,事业不断成功,却略去了自己行骗的手段。
让自己过得很好,而不用受制于金钱压力,这是弗兰克想要营造的假象,减少他认为的父亲对于当年因为破产而导致家庭破碎的内疚。
同时,弗兰克在赚取大量金钱也成功混入航空公司的时候,买了一辆豪车给父亲。他的想法是,让父亲开上豪车去接母亲,然后一家人去旅游。
弗兰克的想法很单纯,也很让人心疼。
他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父母重新和好,让这个家重归圆满。然而父亲一再沉沦,他虽然懂得弗兰克的心思,却已经丧失了人生的希望。
这个曾经在自己心中无比伟岸的形象,在弗兰克行骗的生涯中,逐渐崩塌,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再也找不回那个家了。
就像在被引渡回美国时,FBI探员卡尔告知他,父亲早已去世。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意味着自己所期待的那个家,如今只剩下一半的希望。
而当他赶到母亲改嫁的新家,看到母亲和现任丈夫以及女儿一家相处的温暖场景时,他终于意识到那个家确实永远回不去了。
弗兰克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他获得了极大的财富,也拥有了荣誉地位。通过伪造身份,他当过飞行员,免费搭乘飞机周游世界,也做过医生、律师,为人敬仰。
他用一个成人的面孔去面对世界,却在心中始终保留着一个孩子的童真。
在护理女友布伦达的家中,看到她的父母一同收拾厨房,两人动作一致的身体舞动,让他想起了,父母离异前也曾在客厅里优雅跳舞。正是那个场景,让他感受到自己拥有一个家的所有美好想象。
只是曾经的家一去不返。弗兰克在布伦达家中,感受到一家人收看电视时的温馨,让他有一阵恍惚,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那种家的感觉。
而布伦达的父亲,认可他为自己的女婿,让弗兰克一瞬间,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布伦达父亲站在弗兰克面前对他说:不要害怕,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
导演用了一个仰视镜头,完美诠释此时弗兰克对于眼前这个与父亲形象无限接近的人,在自己心中的样子。此刻的自己,如此弱小,如此需要呵护。
弗兰克的父亲在那场颁奖典礼上说过一个故事:
两只小老鼠,掉进一桶奶油中,第一只很快就放弃,然后被淹死了。第二只没有放弃,他努力的挣扎着,最终将奶油搅混成黄油,然后爬了出来。
父亲将自己比作第二只老鼠。
这个故事除了有一个积极的表象,其实也是本片的一个隐喻,预示着各大角色的命运。
弗兰克的父亲撒了谎,他并不是第二只老鼠,而是第一只。
在事业失败的时候,如同进入了奶油,但是父亲始终没有找寻到出路,他或许如同第二只老鼠一样,有过挣扎,但他最终选择放弃。
弗兰克与父亲有过多次碰面,从父亲的店铺被封,到最终变成一个国家基层公务人员。可笑的是,一直到现在,他还在用嘴皮子咒骂国家。
不仅事业,父亲作为第一只老鼠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重整这个家的念头。
无论弗兰克怎么暗示和鼓励,父亲始终坚持,一切停不下来了。
这个停不下来,与弗兰克真正意义上的奔跑不一样,父亲是在自我沉沦的道路上停不下来,而弗兰克却是在追逐家庭圆满的路上停不下来。
弗兰克才是那第二只始终坚持挣扎的老鼠。
5年时间的行骗,他太孤独,太渴望有一个家让自己停下来,享受一个孩子该有的温暖与关爱。
因此,他在父亲对自己说“我是你的父亲”时,第一次对他发火:那就让我收手吧,别让我继续下去了。而父亲的回答是:你无法收手。
奔跑挣扎,是老鼠的特性。谁也不知道这样下去,迎接自己的是活下去并收获黄油,还是最终筋疲力尽的死去。
弗兰克只能做那个不断挣扎奔跑的人,因为父亲已经作为第一只老鼠断绝所有的希望,自己就绝不能束手就擒。只是,这么多年的奔跑,他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意义,就连渴望的家,也越来越遥远。
曾经有过几次机会,他想要放弃挣扎了。但是因为有猫的存在,弗兰克只能继续奔跑。
FBI探员卡尔就是那只猫。猫捉老鼠和老鼠逃跑一样,都是天性。
卡尔和弗兰克其实是一种人,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所以比起结果,更注重过程。而这种双方博弈的结果,就看谁先坚持不下去。
弗兰克输了,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与心中那个家渐行渐远,他逐渐放弃了挣扎的机会。
除此之外,《猫鼠游戏》还用了一个概念,揭示人性。
弗兰克的父亲曾经问他,为何纽约洋基队总能赢?弗兰克的答案是,因为洋基队有米凯·曼特尔。不过父亲的答案却是:因为别的队,不能停止注视洋基队的条纹制服。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也奠定了弗兰克后来所有的行骗心理学。
事实证明,骗局并非难以识破,而是受骗者往往更容易被行骗者提供的假象所迷惑,从而忽视真相。
比如弗兰克换了一身飞行员的制服,因为这身制服代表着社会地位,让他在任何地方都变成焦点,也赢得所有人的尊重。这里面就包括曾经因为自己不像上层人士而拒绝为他办理酒店入住的前台,还有拒绝兑付支票的银行工作人员。
最后卡尔动用大量警力包围机场抓捕弗兰克时,没想到弗兰克招揽了一批漂亮空姐,自己被包围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顺利过关搭乘飞机逃离美国。原因很简单,当所有人都在关注空姐时,没有人会注意这其中有一个罪犯装扮而成的飞行员。
制服就像是洋基队的米凯·曼特尔,是弗兰克屡试不爽的行骗幌子。
只是这种心理学的应用,容易让人陷入孤独的信任迷宫,再也无法相信身边的任何人任何话。
弗兰克如此,卡尔亦是如此。
当弗兰克在圣诞节晚上给卡尔打电话时,交代了自己真正的住处,但是卡尔觉得这种故意暴露的行为,一定是误导。
而在卡尔奔赴法国找到弗兰克的时候,弗兰克的表现也是如此,他认为卡尔在骗自己,以便于让自己归案。
这是一种人性的讽刺,也是一种社会疏离的体现。 其实,现代人即使不使用弗兰克的行骗技巧,也依然会对陌生人产生无比警觉,这也是天性。
斯皮尔伯格是个很会利用影像符号的导演,在他的镜头中,总有一些小惊喜。而《猫鼠游戏》最让人无法忽视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光。
比如弗兰克第一次撞见母亲和父亲好友在家中的场景后,尽管母亲试图轻描淡写掩盖秘密,但在镜头中,母亲居于后景中的厨房窗前,窗户外面射入一簇蓝光照射在母亲身上,将母亲的不安展露无遗。 这意味着,在弗兰克心中,其实已经知道了母亲的秘密。
而后来父母在家协议离婚时,同样的场景,弗兰克回家到家中,后景厨房从顶部投下强烈的光。这一布光效果,将弗兰克最终要面对的家庭破碎,内部矛盾完全呈现的结果给予了暗示。
光元素,对于影片中表达人的情绪或者遭遇作用非常广泛。
在弗兰克最开始的行骗经历中,屡遭挫败,因此那个时候的他内心迷茫不安,情绪也灰暗到极点。
直到他遇见了一个飞行员,目睹了他所获得的尊重,点亮了自己行骗的思路。 此时,就有一束光洒在他的脸上。
诸如此类的镜头还有很多,最后弗兰克在法国被卡尔找到时,弗兰克原本计划再度逃离,而卡尔坚持劝说他外面有危险,而自己想要保护他。
此时的弗兰克作为前景,后景中出现了门边的警示红灯,这也暗示了弗兰克此时的不安情绪已经到达了顶点,他撑不下去了。
巧妙的场景构造,配合角色塑造立体丰满的形象,也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情绪起伏,这是一部优秀作品的特点。
所以,《猫鼠游戏》呈现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精彩的犯罪故事,其中的很多细节隐喻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你的转发和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更多影评:石墨社(smshe189)
⑵ 如何评价《猫鼠游戏》
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啊,我这人看片子还是很挑剔的,可是这部影片我看了两三遍呢。有剧情有颜值有演技,还可以引人思考。
这讲的是一个天才因为父母亲的离异而走上歪路,运用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和演技,当了医生,机长,印在假币还不被人发现。警察抓了他好久才抓到,他们的关系想猫和老鼠一样。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它所表达出来的感情的,二人的友谊很赞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一个是离异的父亲,一个是父母离异后离家出走的可怜孩子,他们有共同的感受。甚至影片最后,连家人都没有来帮忙了,只有警察帮助相信这个劣迹斑斑的小老鼠。若没有这个情谊,高智商的男主角可以坑害很多人很多事,而不是最后有些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为国家做贡献抵罪的完美结局。不是每个罪犯都如此幸运,却期盼可以如此,三观很正的。
⑶ 《猫鼠游戏》弗兰克的父亲为什么告诉他不要停下
激励自己的儿子永远不要停。因为停下来就会被追兵捉住。这和最后Tom Hanks放他走的时候表示的信任相呼应,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我相信你会回来吗?因为你看Frank,已经没有人在追你了。《猫鼠游戏》,看完以后很震撼。虽然可能看的有点晚,但实在非常精彩,这世上真的有人那么的聪明,把谎话说的比真话真,还要镇定自若,相比之下汤姆汉克斯那只能算勤奋了。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点赞哦。
⑷ 为什么说《猫鼠游戏》是难得的佳片
真实改编的电影,着实精彩,全程无尿点。也让我们看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高智商人才犯罪的无与伦比,看到知己知彼,伯乐和千里马亦父亦友的感情。片中一直你追我逃的戏路,也让人看得直呼过瘾。一个天才少年,无疑让我们惊叹,不单止有胆量、细心、高智商,他的一连串犯罪事件,让自己一下子走上人生巅峰,做上了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想做的任何光鲜亮丽的职业,并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他的人生是丰富的,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竟可以骗过所有人。
1)故事中的弗兰克是一个父母离异后的牺牲品。父母离异,他离家出走,天真的以为只要赎回曾经的东西父母就会重归于好,于是他开始不断骗钱。他伪装成记者去采访航空公司,然后去航空公司骗取了制服,伪装成一个飞行员,搭乘免费飞机穿行在美国各处;他没有工资,自己做支票,去银行取钱;他伪造学历,扮成医生去医院值夜班;当他想结婚时,他又伪装成一名律师;婚礼前夕被警察追查,逃跑至欧洲开始专业印制支票,骗钱无数。
⑸ 从电影猫鼠游戏中得到了何种启示
是2002年李子和汉克斯主演的犯罪片《猫鼠游戏》吗?
给我自己的启示可以说是以下几条(每个人都理解不一定相同):
1.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花心思,做细致,就可能成功。
2. 要注意别人忽视的细节。
3.认准一个目标,就大胆的去闯,先定个目标,再去付诸实践。
4.珍视家人(无论以何种方式,但不能越线)。
大概就是这么些。
⑹ 《猫鼠游戏》,弗兰克告诉你......
作为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你是否会羡慕《最强大脑》中那些的天才呢?过目不忘的王峰,洞察入微的水哥王昱珩......
弗兰克·阿巴内尔,也是这样的天才少年,他被誉为20世纪最大的诈骗艺术家,是FBI历史上最年轻的通缉犯 。他早年以伪造支票、冒充身份、骗取信任与脱逃的经历而闻名于世。20世纪60年代,弗兰克从16岁开始,于26个国家伪造了250万美元的支票,从而被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德国等多个国家通缉。他在美国监狱中呆了不到5年即被释放,为联邦政府工作。电影《猫鼠游戏》更是以其为原型人物。
弗兰克,散发着自信者的魅力,令人羡慕。弗兰克他冒充过不少于8个身份,其中包括美国泛美航空飞行员、教师、医生、美国联邦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和律师。但却未被拆穿,不仅仅是利用了存在的漏洞,也是自信者的魅力。在第一天上学时,他淡定自信地走到讲台上,从容地拿起手中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声音洪亮地对学生说:“我是你们新的代课老师”。第一次装扮成泛美航空飞行员,在飞机上,他与机组人员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冒充者的不安和焦虑,此时此刻,弗兰克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就是航空飞行员。自信者,从内而外散发着从容与淡定,这是自信者的魅力。而自信源于内心的强大和坚韧。
弗兰克,经历了剧烈的家庭变革,令人惋惜。弗兰克,因家庭分离的打击而选择离家出走,并在一次偶然后开始诈骗。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孤单的弗兰克只能和卡尔打电话,因为卡尔是唯一关注自己的人,尽管是为了抓捕自己。在弗兰克心中,家一直以来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父母复合更是他心中的执念。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因此在得知父亲去世后,会如此情不自禁,痛苦流涕;他会冒险从飞机上逃离,而不过是去见母亲一面。
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父母在,家就在”,原生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思维、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父母的为人处世之道,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家庭变革动荡,对于孩子而言也不弱于一次人生转折。
弗兰克,展示了学习与训练的力量,令人敬佩。在《刻意练习》中,明确的目标,专注练习,及时反馈,三者相加,就能够使人迅速习得某项技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方面弗兰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积极主动学习加上刻意练习是弗兰克模仿冒充惟妙惟肖的不二法门,即使是医生、律师,依然游刃有余。冒充装扮律师时侯,观摩法庭辩驳的录像,练习自己的语气和动作,使用律师的专业术语,并寻求反馈。正是有了这些刻意的练习,才使得弗兰克的冒充惟妙惟肖,天衣无缝。与其说,他是在冒充一个律师,不如说,他是在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律师。即使入狱之后,弗兰克对发票造假依然了如指掌,在这方面的造诣不下于任何一个专家。
弗兰克,告诉了人们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航空飞行员到医生再到律师,弗兰克不是临时起意,每一次都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是采取开放好奇心态,向周围的人了解职业信息。比如,在制作假发票时,主动琢磨验钞机的运行机质,分析漏洞。其次是,制作出以假乱真的证件,这就是为机会准备了足够充分的能力储备。
没有这些准备工作,冒充只是白日做梦。“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人现在取得的成就,却往往忽略了对方数年的准备和积累,这才有了今日的厚积薄发。
⑺ 捷径不是想走就能走《猫鼠游戏》影评
本片是2002年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与莱奥纳多主演的高智商犯罪片。
弗兰克聪明走捷径的爸爸从200个军人中脱颖而出,被同甘不能共苦的虚荣母亲选中做老公。父亲退伍后开文具店生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弗兰克对支票上的油墨以及纸张那么熟悉的原因,同时也是他被联邦特工聘请的由头,因为深谙造假之道,可以进入经济犯罪科抵罪。
儿子弗兰克(莱奥纳多主演,以下简称小李)16岁时,父亲合作的银行被大银行吞并,同时偷税被查,家境败落。母亲跟父亲朋友巴恩斯(父亲加入俱乐部的那个俱乐部主席)偷情被弗兰克发现。母亲尴尬之余恳求小李不要告诉父亲,并贿赂小李15美金作为封口费。
父亲和母亲最终离婚,在选择监护人时,小李不肯签字,坐火车出走。母亲光速嫁给偷情对象土豪巴恩斯。
小李在离家出走的两年多里(16~18岁),做假支票从银行取钱,做假证当飞机驾驶副手,主治医师,律师,光鲜职业玩个遍,捕获无数香艳美女及世人的艳羡及尊敬。最终被联邦特工卡尔抓获,卡尔怜惜他年轻,给予机会戴罪立功,最后小李重生。
这个电影的主题概括为:1.捷径是不靠谱的,轻易得来的,也会轻易失去。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谱的父母是孩子的财富,家庭教育如果缺失,买单的只能是孩子。3.特工卡尔和小李之间的相互救赎。同样的例子,可以见《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与查理,以及《肖生克的救赎》里安迪与瑞德。
小李在这部电影里相当于有两个父亲,亲生父亲和特工卡尔。亲生父亲给小李的教育是,1.只有不放弃挣扎才能逃生。2.世人都是狗眼看人低,只要搞定好衣装(包括后来无师自通的各种资格证),你可以轻而易举得到想要的。总结一句就是 开动脑筋 走捷径,死不悔改 。
父亲一直把自己被母亲选中这件事挂在嘴边,看着是因为他的锲而不舍,更多是因为他够聪明,够帅气,够运气。父亲还发现,母亲爱慕虚荣,他还要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
从父亲破产带小李租衣服的细节上,可以明白,他偷税绝不是像他去大银行贷款时候说的用错了会计,而是一直故意偷税。他应该走了不少捷径和灰色地带,绝对不是吭哧吭哧老实挣钱的善良人(当时去太早,商店没开门,并且营业员表示只卖不租,父亲先是鬼扯下午要参加孩子爷爷的婚礼,爷爷是国家英雄,葬礼规模宏大。未果,就拿出金链子,谎称是女营业员掉的,结果租到礼服。可以看出他父亲的察言观色,往自己脸上贴金,伪装自己的技巧,对人性爱占小便宜贪婪的洞察)。
父亲贪慕母亲的姿色,母亲也一样,而且还爱慕虚荣。深谙人性的父亲走捷径,给母亲提供优渥光鲜的生活。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于母亲的虚荣的来源,可以参考父母离婚时来分割财产,手里拿两个烛台的外婆的表现,她明显就是一个势力贪财货色。女儿只是一个更高段位的势力眼,贪财者而已。
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小李,他去上课,冒充老师也不足为奇。他从父亲那里学得太多这类小聪明,而俘获母亲这样的一切朝钱看的美貌金丝雀,是父亲最好的成果展示。
小李冒充老师最最直接的原因是同学小胖子得罪了他,他要报复。得知此事的母亲没有任何态度,父亲的反应更甚,一脸的赞赏。母亲后来得知儿子造假支票,也只是轻描淡写:“多大点事儿。不就1000多美金吗,我补给你。”
小李的家庭教育缺失了 是非 二字,父母没有告诉他哪些是社会法律底线,不能触碰,否则要 付出代价 。父亲教给他的是被发现了,就逃,不被抓到。这只是 机会主义,一种赌徒心理。
父亲的生活哲学最终证明是失败的。违法,被查,破产,妻子走,娃走上邪路。走捷径来的东西,当然也会很快离去。无论是女人,还是钱,家庭生活。
出走后的小李,虽然最开始战栗,精彩,最后也是被护士背叛,被警察抓到。如果不遇到特工卡尔,他的人生,几乎是落魄前的父亲的人生重演。
父母是因为钱离婚的,小李简单以为自己只要捞到钱,就可以让父母重聚。所以他走上造假捷径。
父亲早就发现了儿子的作假,但并未阻止,而是暗示他一直干下去。因为自己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儿子走这一路,是他处心积虑培养的。儿子16岁父亲送给他的存了25美元的假支票就是证明。
渴望家庭温暖的小李,会在圣诞节给追查自己的卡尔打电话。因为卡尔是 唯一一个知道他底细,唯一能不用伪装的聊天对象。
他选择医院的护士,最开始是因为护士被领导批,他因为自己的不幸,转而变得富有同情心,格外照顾弱小。
他决定娶小护士,是因为小护士堕胎被父母赶出家门,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小护士家庭的融洽温馨气氛让他想到自己以前的家,终于,他想停止诈骗,重新开始生活。
可是卡尔用行动告诉他, 生活如果是以欺骗开始,最终也会以欺骗结束。 护士最后背叛他,准备接头私奔的候机厅外面埋伏了很多警察。
把小李从邪路上拉下来,促使其改邪归正的是特工卡尔。保释出来做FBI经济犯罪科职员的小李,面对的是早八晚五的刻板生活,那案头堆积的支票文件,让他心生逃逸。生父教给他的耍小聪明走捷径的本能又在作祟。
他准备再一次逃走。卡尔拽回他的两句话:你只是个孩子。你看,没有人在后面追你。
不要忘记,小李是两个星期拿到律师从业资格证书的天才。是第一个谎被识破后,能面不改色地再撒一个来圆谎的厉害角色。
所以他明白,卡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已经失去了我的女儿。你还是孩子,可以重新在开始。后面没有人追你,因为我信任你。而且, 路是你自己选的。你如果选择正大光明的谋生,哪里会有人在背后追查你 ?
小李撕标签的小动作,应该是从小养成的,填充钱包是明面上的用处。更多是隐喻,撕掉包装,粉饰,身份,去踏实生活,做本色自己的潜意识的暗喻。
值得玩味的是,小李两次滚床单都发生在雨夜;
小李在学校里提醒女生假条要有折痕看着才不假,小李做假支票也是一开始不顺利,慢慢才轻车熟路;小李靠看电视剧脑补医生,律师技能的学习能力;
听到同学说“穿的跟代课老师似的”的提示后,假扮老师;听到说用薪水支票可以多取钱,就换成薪水支票;这种 接受并活用信息的能力 ;
对父亲说的人靠衣装这一法则的灵活演绎,最绝的就是招八个漂亮空姐打掩护坐飞机逃跑;
这些细节,以及破产后父亲带他去贷款时他床头的flash漫画书,无不显示导演的功力---- 故事是虚构的,但细节必须要令人信服。
而片头的娱乐嘉宾,则是小李改邪归正,开始新生活后,参加的娱乐节目。对,本片是倒叙,加插叙的结构。
⑻ 如何深度解析《猫鼠游戏》
《猫鼠游戏》的深度解析如下:
导演斯皮尔伯格颇有意味地设置了明暗两条既平行又交织的叙事线索。弗兰克招摇撞骗取的离奇经历构成了主线,而他甘冒风险四处行骗以挽回破碎的家庭的心路历程,成为叙事暗线。如果将该片归类为幽默喜剧,不无道理,翩翩少年撒下弥天谎,手段简单,过程却复杂离奇,可谓喜剧。
然而,斯皮尔伯格却没有沿用这条单行线完成视听呈现,相反却蓄意强调了凸显了少年弗兰克的心理刻画这种暗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喜剧电影。汉克斯给卡尔注入了几分大智若愚的味道,这人性化的探索使卡尔的形象更为丰实,他的惺惺相惜和对弗兰克关怀的温情使这场游戏变得不那么冷酷无情,多少也给观众一些回味的空间,去探索弗兰克的内心世界。
剧情简介
《猫鼠游戏》(英语名:Catch Me If You Can)是梦工场电影公司出品、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犯罪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主演,于2002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小弗兰克·阿巴格诺的自传《有本事来抓我吧——一个诈骗犯令人惊异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FBI探员卡尔与擅长伪造文件的罪犯弗兰克之间进行一场场猫抓老鼠的较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