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推荐的瑞典电影
谈起瑞典电影,永远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英格玛·伯格曼,这位电影大师将瑞典电影带入了全盛时期。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瑞典电影,这些电影中有影史杰作,也有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类型片。
《第七封印》
近年来被捧到极致的瑞典恐怖片,《林中小屋》黑了所有恐怖片,唯独对《生人勿进》赞赏有加,值得一看。
经典瑞典电影还有很多,伯格曼的《假面薯码》《羞耻》《处女泉》《犹在镜中》《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秋日奏鸣曲》等等随便拿出来一部都能在影史上排上名。
除此之外,《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牺牲》《乌鸦》《幽灵马车》《猛犸象》《毕加索的奇异旅程》《方形》《龙纹身的女孩》《寒枝雀静》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顺便说一下《毕加索的奇异旅程》这部喜剧片,周星驰电影中的一些梗,比如《唐伯虎点秋香》中卖药的那段,就是出自这部影片。
2. 放大的电影
基本信息
片名:放大
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编剧: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 story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 and
Tonino Guerra
Julio Cortázar ..... short story Las babas del diablo and
Edward Bond ..... English dialogue
更多外文片名:Blowup
中文片名:春光乍泄
语言:英语
字幕:外挂 英/法/西 字幕
色彩:彩色
声音:Mono
片长:111min
分级:美国:Unrated /瑞典:15 /英国:15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亚:M /芬兰:K-16 /加拿大:14A /英国:X /意大利:
国家/地区:意大利/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意大利语
发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1966年12月18日 美国
幕后:本片获得1967年第2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演员表
瓦内莎·立德格拉夫Vanessa Redgrave .... Jane
Jane Birkin .... The Blonde
Jeff Beck .... Himself with The Yardbirds (uncredited)
Peter Bowles .... Ron
Susan Broderick .... Antique Shop Owner (uncredited)
约翰·卡斯特尔 John Castle .... Bill
Claude Chagrin .... Mime
Julian Chagrin .... Mime
周采芹 Tsai Chin .... Thomas' Receptionist (uncredited)
Chris Dreja .... Himself in the Yardbirds (uncredited)
大卫·海明斯 David Hemmings .... Thomas
Gillian Hills .... The Brunette
Harry Hutchinson .... Shopkeeper (uncredited)
Mary Khal .... Fashion Editor (uncredited)
Chas Lawther .... Waiter (uncredited)
作品评论
《放大》其实是安东尼奥尼创作上面临转折的一部作品,同先前的《蚀》《奇遇》等相比,导演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对人与人间不可交流的疏离主题的一贯探索,以及对中产阶级中不处在的孤独状态的描述,在影象和镜头运用上也不见了以往常见的空镜头及长镜头,代之以的是安氏对60年代整个人类的社会文化的关照,并以轻快的视觉推进去解读现代生活。这部影片却成为了安氏唯一的一部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如果撇去英语对白的因素,不难发现影片中对整个时代的真实刻画。
写实与荒诞
与任何一部安氏的现代电影作品一样,观看《放大》是一个令人迷惑的观影经验。在影片的前27分钟内,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叙事主线,街道上,摄影棚里杂乱无章的琐碎细节描写代替了情节发展。然后突如其来的公园事件作为一个类似侦探片情节的开始,推动托马斯去寻找事实的真相。安东尼奥尼用了15分钟的时间去描写托马斯不断地放大照片的细节,最后这个似乎是影片主线的情节又以尸体的不翼而飞而不了了之。由迷惑开始,又以另一个迷惑结束,安东尼奥尼以破碎的故事,细节的堆砌,轻易地颠覆了传统的电影情节结构。在高度的细节写实同时,安东尼奥尼在影片中又添加了以往十分少见的荒诞成分,托马斯在古董店买下的螺旋浆,街角深处的摇滚乐演出,影片末尾无声的网球比赛,使影片超越了生活的表象,以一种抽象的形式重建了现实。这种虚拟的真实迥异于费里尼的心理银幕化,而更似于荒诞派戏剧的本质,用荒诞不经的形式去捕捉与呈示隐藏在现实中的荒谬。
关于主题
就影片阐述的主题而言,与其说是现实的不可知论的哲学命题的话,不如把它看作安氏继三部曲和《红色沙漠》后,对现代文明的又一次的悲观质疑。影片的背景放在60年代的伦敦,托马斯为了拿到一手的素材,不惜混进平民窟,而在自己的摄影棚中,俨然又是一个傲慢的指挥者,纠缠于众多美女之中,不厌其烦却又无力脱身,安东尼奥尼很有耐心地记录了托马斯的一言一行,也不露声色地揭示了一个空虚的人物典型。作为一个摄影师,托马斯试图用现代的科技去征服一切,声称追求的东西是真实,的确他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包括在性和事业方面上的。然而在一次次地影像放大过程中,托马斯逐渐地迷失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中,当他认识到无力改变这个世界时,最终的结果是他拿起了那个莫须有的网球,接受了世界对他的改变。加之以影片中始终出现的到处游荡的学生,疯狂激烈的摇滚乐,为了出名而不惜代价的模特儿,沉迷于毒品的出版商,安东尼奥尼抽取了60年代的许多侧面,批判了当时社会种种表面的狂热,信仰的沦丧,以及身处其中人的无力感。
物质环境
安东尼奥尼的影片在很多时候客观的物质环境起着主宰作用。一开始在高耸的建筑下穿梭游荡的嘻皮学生,典型的安氏镜头下的现代城市影象。封闭的摄影棚内,托马斯是主宰一切的上帝,与模特之间只有命令没有交流,被分隔成一块块的玻璃前模特儿成了托马斯眼中的现代装置品。留声机中放出的轻松的爵士乐曲是一种时髦背后的虚空。昏暗的冲映室里是托马斯营造的虚幻世界。空空荡荡的公园,给人一如既往的冰冷感觉,在这里表面的唧唧我我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交易亦或更为可怕的谋杀。作为时代特征的摇滚乐演出在安东尼奥尼的眼中成为了面无表情的观众和砸吉他的乐手,在演出现场被哄抢的破吉他在街角一转眼却成了无人理睬的垃圾,安东尼奥尼冷眼旁观了被狂热所蒙蔽的时尚游戏。
《放大》和《扎布里斯基角》是安东尼奥尼走出意大利后,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土地上进行艺术风格上不断求索的结果。在《蚀》中,他已把类似题材的作品推向了一个极至,无法超越自己的他,在《红色沙漠》之后,试图创造另一种途径去解构现代生活虽然其影片一贯地保持了对西方世界物质文明的绝望,但两部影片更大意义在于对现代主义电影的贡献。
获奖情况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67
最佳导演 (提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Edward Bond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托尼·诺格拉
金球奖(Golden Globe) 1967
Best English-Language Foreign Film (提名)
戛纳电影节 1967
金棕榈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1968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 (提名) Assheton Gorton
最佳摄影(彩色片) (提名) Carlo Di Palma
最佳英国电影 (提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桂冠奖(Golden Laurel) 1967
Sleeper of the Year
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 1968
Best Director - Foreign Film (Regista del Miglior Film Straniero)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NSFC Award) 1967
最佳影片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 1967
最佳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1968
最佳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French Syndicate of Cinema Critics 1968
Best Foreign Film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电影音乐
如果不谈音乐,有点对不起《放大》,也对不起摇摆着的伦敦。
《放大》配乐署名为赫伯特·汉考克(Herbert Hancock),其实就是美国爵士音乐家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汉考克当时很年轻,只有26岁,还在前辈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五重奏乐队里弹钢琴,《放大》是他第一次为电影作曲。
“安东尼奥尼很迷爵士乐,他最喜欢的音乐人是艾伯特·艾勒(Albert Ayler,萨克斯风演奏家),当时绝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汉考克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不过,跟很多电影公司类似,他们到最后一刻才意识到影片没有音乐。说实话,我觉得安东尼奥尼其实掌控着一切,以他这种方法拍电影,根本用不着什么音乐。”确实,《放大》里的音乐多是有源音乐,比如主人公打开收音机或者播放一张唱片。汉考克说:“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给电影配乐,这样倒给我省了不少麻烦。”
除了爵士乐,安东尼奥尼对摇滚乐也很感兴趣,虽说拍《放大》那年他已经54岁。他的这个嗜好延续到下一部电影——《扎布里斯基角》,请了Pink Floyd乐队跟“感恩而死”(The Grateful Dead)的杰瑞·加西亚(Jerry Garcia)来做配乐。
《放大》临近结尾,男主角在街上恍惚见到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扮演的神秘女子,停车去追,结果盲打误撞地进了一家俱乐部,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摇滚演出。关于这支摇滚乐队的人选颇费了一番周折。
当时,安东尼奥尼特别喜欢英国的The Who乐队,他想请彼得·汤森德(Pete Townshend)来,在片场表演一下他的招牌动作——砸吉他,结果人家不来。这里有段插曲,《放大》原来定的男一号是特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临开机还有两周,安东尼奥尼决定换人,启用了后来的大卫·海明斯(David Hemmings)。The Who乐队当时的经纪人叫克里斯·斯坦普(Chris Stamp),是特伦斯·斯坦普的亲弟弟,这事也就这么黄了。
安东尼奥尼心目中的第二人选是The Animals乐队的埃里克·波登(Eric Burdon),也被拒绝了。他还考虑过美国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当时正好签约在米高梅唱片公司旗下,最终也未能促成,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歌词禁忌太多。不过,“地下丝绒”的吉他手斯特灵·莫里森(Sterling Morrison)讲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把我们整个团队请到英国,成本太高,导演就放弃了”。
临近拍摄,剧组请来片场彩排的乐队叫The In Crowd,没什么名气。不到20岁的斯蒂夫·豪(Steve Howe)正准备如何在镜头前漂亮地砸掉吉他,结果临时接到通知,拍摄换人,因为剧组找到了更有名的The Yardbirds乐队。豪不光没能出镜,自己留在台上的Gibson ES-175吉他还被杰夫·贝克(Jeff Beck)给砸了。可以宽慰的是,豪后来加入了著名的Yes乐队,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乐手。
The Yardbirds是英国史上最强的吉他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吉米·佩吉(Jimmy Page)跟杰夫·贝克三位吉他英雄都曾是这支乐队的成员。克莱普顿就不用介绍了,《Tears In Heaven》应该是很多人英文歌的启蒙作品。吉米·佩吉后来组建了伟大的齐柏林飞船乐队(Led Zeppelin),2008年他还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来过一段solo。
拍《放大》那会儿,佩吉和贝克刚好都在队中,构成双吉他阵容,在现场中演绎了一首《Stroll on》。还没等到影片上映,贝克就被开除了,《放大》也成了The Yardbirds鼎盛时期的一段珍贵纪录。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设想,贝克因为音箱出了毛病,愤怒地砸烂了吉他。现实当中,贝克本人就总因为设备问题发脾气,后来著名的假纪录片《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里有个爱砸琴的吉他手,其实就是拿他开涮的。当然,电吉他也不是好惹的。十年之后,同样出现在影片里的乐队主唱凯斯·雷尔夫(Keith Relf)在自己家里被一把接错线的吉他电死,只有33岁。
俱乐部是在片场搭景建起来的,在门上贴着海报,画了一座墓碑,墓志铭写的是“鲍勃·迪伦1966年5月27日死于艾伯特音乐厅”。正式那一天,迪伦首次在英国进行插电演出,这个向摇滚示好的行径被人视为对民谣的背叛。台下观看演出的人群,基本都是典型的伦敦摇摆青年,据说日后喜剧天团“巨蟒”(Monty Python)里的迈克尔·佩林(Michael Palin)也混在人群之中。
演出结束,贝克把砸烂的吉他扔下台去,疯狂的歌迷一片混抢,男主角阴差阳错地捡到了琴头,周围的人羡慕不已。主人公走出俱乐部,回到大街上,觉得手中拿的不过是块毫无价值的垃圾,于是丢在地上。关于《放大》的故事,也许类似,可能是场被放大的演出,也可能是块丢在街头的垃圾。
相关语录
安东尼奥尼谈《放大》
《放大》里的摄影师不是个哲学家,他只是想贴近些看东西。果然放大得过分,物体就会自己分解而消失。因此,在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当真实稍纵即逝。这就是《放大》的部分含意。
这部根据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主要情节像是一个简单的侦探故事,摄影师托马斯是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某一天他在一个公园里偷拍了一对似乎是热恋中的男女的一系列照片。这个名叫简的女人发现后近乎疯狂,甚至不惜献身地要得到这些照片的底片,似乎这些底片将泄漏什么秘密。托马斯怀疑之下放大了照片,在极其细微之处,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一次谋杀,而简即是这次神秘谋杀的关键人物。
影片的其余部分都是托马斯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而采取的种种行动。但他的调查取证是徒劳的,一切证据都不能明确证明什么,仿佛这只是一场幻觉的挑衅。
影片在此似乎是在探讨一系列的哲学和心理学问题,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性质,社会现实和正在日渐发展的工艺技术水平的关系等等,这些题目在现代工业遭到怀疑的60年代正是最重要的社会和哲学论题。现代都市(伦敦)年轻人颓废的生活为他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基础和理想背景。
影片中的一个主要段落是简第一次进入托马斯的工作室,当时她为了得到那些底片而竭力勾引这名摄影师。这一段落展示了导演的一贯风格,戏剧情节在从容不迫地缓慢发展着,极简的对白、长时间的静默营造着令人窒息的氛围。摄影工作室里鲜明而对比强烈的色彩似乎被神奇地变得柔和了,并受到出色的控制,从而赋予这个场面以一种近乎黑白两色的现实主义色调。在通过构图和视觉结构来揭示潜在的含义和大多数对白地弦外之音方面,只有少数导演能够像安东尼奥尼那样出色。正像他以前在《奇遇》、《夜》、《蚀》以及《红色沙漠》中所呈现出来的一样,《放大》以少量的对白成功的塑造了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并暗示他们之间的性的冲突。
这部影片中,外部世界作为人物内心世界变化、自省和自我检视的一个动因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影片中引发事件的照片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因素,在影片结尾处,一群嬉皮士在网球场上打着并不存在的网球,而画外音却传来撞击声,托马斯“捡起”这个“网球”“扔回去”的动作代表了一直以“物质眼睛”看世界的摄影师终于认同了“精神的目光”。强调人物所处的物质环境一直是安东尼奥尼作品的特色,精心设计的镜头构图和用色对于影片的主题有很精到的揭示作用。影片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一个精心构造、含义无穷的句子。
《放大》的中心主题放在了创作自发性与艺术真实之间的问题和艺术家在技术大发展的社会中的作用问题,,这种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显然并不属于安东尼奥尼一贯的揭示现代社会个人精神世界的主题范围之内,但影片在风格上仍然体现出他作品的很多特征,成为他的又一部代表作品。
精彩对白
托马斯:有人被杀了,你…… 伦:好吧,好吧。
托马斯:听着,我在公园拍的那些照片……
一女子走进房间
托马斯:我以为你在巴黎的。
女子:我是在巴黎。
伦:来,吸一口。
托马斯:我要你看看尸体。我们必须去给它拍照。
伦:我不是摄影师。
托马斯:我是。
伦:他怎么了?你在公园看到了什么?
托马斯:什么都没有看到。 基本信息
片名Zoomerne
译名放大
年代2009 年
国家丹麦
类别家庭
语言丹麦语
字幕丹麦文/英文
片长86 Mins
导演Christian E. Christiansen
主演
Frederik Ludvig Mansa ... Tim
Sophus Emil Løkkegaard ... Alexander
Emilie Løvenstein Vegeberg ... Thea
Teis Bayer ... Skoleinspektør
Simone Bendix ... Theas mor
Helle Dolleris ... Dorthe
Helene Egelund ... Pernille
Nadia Hartvig Ketner Fussing ... Sonja
Olivia Holden ... Alma
Simon Maagaard Holm ... Niels Degnsøe
Kristian Ibler ... Peter
Julie Kofoed ... Lise
Sara Langebæk Gaarmann ... Phie
Per Linderoth ... Jakob
Henrik Noél Olesen ... Spyman-chef
Henrik Prip ... Theas far
Ida Swinger ... Sekretær
Josefine Hage Thomsen ... Emilie
Signe Vaupel ... Ina
简介
蒂姆和亚历山大是最好的朋友。蒂姆非常希望有一个女朋友,亚历山大希望学业更加进步。他们共同设计了完美的计划,他们现在需要一个电热水壶、一个小机器人,一张学校的蓝图、100个监视摄像机!“放大”是个关于友谊和间谍的故事,以及发现一些对你没有意义的秘密。
Tim and Alexander are best friends. Tim would really like to have a girlfriend and Alexander would like to do better in school. Together they design the perfect plan, all they now need is a cordless kettle, a tiny robot, a blueprint of their school and 100 surveillance cameras! Zoomers is a story about friendship and espionage. And about discovering secrets that weren't meant for you.
3. 有哪些推荐的瑞典电影
岁月,帮我记取了你每一秒的容颜。这些年,就像一幕精致的悲剧一般迷人,后来我才这样意识到,但她已经不在了。其实我一直是倡导爱情无界限的,不论是性别还是什么。有一部瑞典的爱情电影,虽然是女同电影,但是很唯美。看了之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感。
他的名字叫《吻我》,于2011年上映。
其实这虽然是一部女同性恋的电影,其实同性恋在外国已经是半合法的状态了,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在情节上处理的也是挺好的,剧情不拖沓,还十分唯美。
4. 这部电影让人泪目,无数人循环听电影音乐——《忠犬八公的故事》
摘要:《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改编自192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出自瑞典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之手,评分高达9.2分。看过这部电影的受众无不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影视《忠犬八公的故事》在配乐与歌曲的伴随下,主题表现、情感表达、人物塑造都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影视效果。本文接下来就依此来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忠犬八公的故事》、配乐、情感共鸣
如今的电影时代,电影音乐与电影同生,电影内容赋予了电影音乐内涵,电影音乐衬托了电影内容。影视《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演绎也不例外。
影视《忠犬八公的故事》主要演绎了一个美国大学教授与秋田犬八公之间的感人的生活画卷,八公几乎是每时每刻围着帕克教授转,早上准点送他上班,黄昏5点按时在站前等他。在影片后半场时,教授因病辞世。车站也再无教授的身影,然而八公依旧如故,每天傍晚5点准时守候在火车小站门前,等待了教授9年,直到生命的尽头。所以整部影视的感情基调是悲伤、阴郁的。
影视《忠犬八公的故事》以简·卡兹玛瑞克创作的专辑《Hachiko: A Dog's Story》26首歌曲作为影视的音乐。鉴于影片所蕴含的人与狗之间犹如“家人式”的感情,导演采用了主题音乐贯穿式发展的手法外加场景音乐来街垒情感发展的线索。因此,导演以《Dance Rehersal》为主题音乐,贯穿整个剧情的发展。
这部影视音乐有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音乐表现形式多样。《忠犬八公的故事》开场部分是采用画外音乐的表现形式,“未见其面先见其声”,用场景音乐《Japan》作为此时的开场音乐。这是一首由钢琴和弦乐作为主奏乐器演奏的配乐,其旋律给我们一种未知神秘的感觉,悬念重重,为下面八公的走散这个画面作铺垫,吸引受众的眼球。紧接着画面开场了,映入受众眼帘的是男主角的孙子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英雄”——八公。导演采用倒叙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引出了影片的开端。
导演在这部电影中采用的是与其他影视不一样的音乐表现形式,用场景音乐作为全片的开场部分,紧接着主题音乐《Dance Rehersal》从画外悠扬响起,主角八公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八公在被送到别的地方的整个路程伴随着这首音乐,吸引着受众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兴趣,好奇八公被带到了哪个地方安家。在这个场景中,主题音乐烘托了离别忧愁的气氛,表明了八公未来去向的未知。
八公与帕克教授在火车站内相识之后,教授由于找不到它的主人,便带回了自己的家。由于帕克教授的妻子不喜欢养狗,最终八公只好去小隔间里睡一晚。在这个场景中,八公看着帕克教授走向家中,依依不舍的眼神,伴随着低沉孤独的音乐基调,让受众身临其境,似乎自己就在八公旁边,很想把八公抱在怀里,让它在寒风瑟瑟的夜晚中身心兼具温暖。
接着,影片第一个画内音乐出现了,内容是帕克教授在家里弹奏着音乐,然后他的妻子在帮女儿和八公拍照,场景其乐融融,犹如人间胜地。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只要帕克教授与八公正在嬉戏的时刻,《The Second Dance》就会随着画面悠扬在耳旁。受众通过视听结合,找到了情感共鸣,不免总想起自己与自家的狗狗嬉戏玩乐的一幅幅幸福画卷,并且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这美妙的旋律进入一种温馨幸福、悠缓抒情的梦境之中。
生活总是酸甜苦辣的,影片中的生活画卷中自然也如此。在影片中场的时候,帕克教授由于女儿怀孕了,把时间花在了家人身上,有点忽略了八公。这时,八公竟然咬起了自己从来不会碰的球,来吸引帕克的注意,呼应了前文帕克教授朋友所说的,“对于八公这种类型的犬来说,除非有什么特殊意义,才会捡球”。此时主题音乐《Dance Rehersal》静悄悄地回到我们的耳边,这熟悉的旋律跟往常不同,它多了八公渴望被爱的情感。
整部影片让人心悸,泪流满面的情节在后半场徐徐展开,帕克教授的离世,八公放弃舒适的新家,坚持不懈地寻找帕克教授,坚持不懈下午五点整就在站前等待帕克教授。此时,导演采用的是蒙太奇手法来描绘它年复一年等待的情景,低沉、孤独、无助、盼望的感情基调应运而生。此时的场景音乐是《Parker’Dance Played On Piano》,其旋律是一种急促和低沉的音乐基调,表达了此时八公内心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受众心中怜悯、同情的情绪也在瞬间爆发了,每个人都沉浸在伤感的氛围中。
八公到生命最后时刻,已不似之前的矫健步姿了,身上也满是灰尘与污垢。但是,它依旧在那里等待着自己的主人,直至生命的尽头。每个有生命力的生物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而八公的使命,似乎就是等待帕克教授回来。它花了9年的时光,四分之三的宝贵生命,都无悔地奉献在了等待之中。也许,这就是八公活在这个世上的生命意义。
5. 跪求所有和瑞典有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最好能提供下载链接)懂的入..
链接:https://pan..com/s/1aLWml7wjeLbBZlUPXZcT7w
《不义之财》是由TreVännerProktionAB和FilmiVäst制作的动作电影,由丹尼尔·伊斯皮诺萨执导,乔尔·金纳曼、丽莎·亨尼和法瑞斯·法瑞斯等主演誉拿,于2010年1月15日在瑞典上映。电影改编自瑞典同名小说,讲述三个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的边缘人物间的贩毒故事。三个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的边缘人物:一个从小就从智利移民到瑞典,从事毒品买卖,在斯德哥尔摩市没含段有人比他更有人脉;另一个人则过着双重谈虚誉的生活,一边跟有钱有势的朋友交往一边贩卖毒品;还有一个是南斯拉夫帮派下的得力助手,主要是帮帮派老大收取俱乐部跟酒吧的保护费。
6. 有声电影简介及详细资料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1930年代早期,有声电影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在美国,有声电影使好莱坞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欧洲很多电影制作人和批评家对新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过多的对白会削弱无声电影特殊的美感。在日本,流行电影通常是无声电影加现场表演,因此有声电影发展缓慢。在印度,声音成为该国电影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拍摄时使用两种感光性能不同的底片,一种摄取画面,一种记录声迹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使声迹和画面合印在一条正片上,制成影片拷贝放映时,放映机附有还音装置,在映出画面的同时,能使声迹还原为声音
随着技术发展,有声电影的制作渐渐形成可能,但初期有声电影对大众来说是个全新的玩意儿,许多大片厂并不看好这块市场,深怕会流失已固定的观众群,此时华纳兄弟的电影公司正面临倒闭危机,因此他们将有声电影当作赌注,拍摄爵士歌手,没想到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因为广受观众欢迎其他电影公司也群起效仿,自此有声电影的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
电影摄制过程中大部分工序已以磁性录音取代感光录音。电影由无声发展为有声时,为了保证还音质量,拍摄和放映的运转速率从原来每秒16格画幅改进为每秒24格画幅。由于有声电影的产生,电影由无声期的纯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结合的艺术。
1910年8月27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一些经过挑选的观众被邀请到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观看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
其他人也曾想过发明有声电影机,但无一成功。爱迪生的贡献在于他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同时记录下来,而这一点,其他人是无法做到的。通过运用一台既可留声又可摄影的机器,爱迪生可以让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自由地来回走动,而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爱迪生耗费了两年精力,才研制成功有声电影机。
1927年10月6日,纽约的观众在观看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乐歌手》(一译《爵士歌王》)时,突然听到主角开口说了话:"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这一句话,标志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根据资料来看,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是华纳公司1928年7月6日的《纽约之光》。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著无声片的寿终正寝。
所谓的默片在其鼎盛时代也常常有音乐或者声效相伴,1926年8月,由约翰.巴利摩尔主演的《唐璜》在纽约的华纳剧院首映,这次首映采用了Vitaphone声音系统,以每秒331/3转唱片来使电影声画同步。新的发明很快就跟来了,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敲响了默片的丧钟。 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默片,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
35mm默片的满画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像电视画面),1927年最早的声音印在胶片上时是1.21:1 。
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在30年代,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 电影工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很快,就开始经历彩 *** ,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895年电影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哑巴"。为了弥补这个"哑巴"的缺憾,人们想了种种办法让它"说话"。刚开始 ,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这个办法比较受欢迎,曾风行了将近三十年,直到有声电影产 生才结束。毕竟这些办法只是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观众对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问题。于是,有声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应时而生 了。
真正的有声电影是 1928年7月6日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的《纽约之光》,同年有声电影进入中国的高级影院。其实在真正的有声电影诞生前,我国就进行过有声电影的实验放映,并对有声电影的前景进行过讨论和论辩。
1914年,上海维多利亚戏院放映了一次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因属实验性的,故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当代电影的录音方式包括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两种录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现在很多电影正是这么处理的。
随著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数字音乐的兴起,音效师不但能够让观众倾听日常生活里不可能亲耳听到的音响,甚至可以为影片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别是在科幻片、灾难片等电影中,数位技术不仅仅用在画面上,也用在了声音上。
1、对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影响。
2、即兴表演几乎完全消失。
3、戏剧电影牢固确立了发展优势。
4、歌舞片的出现。
5、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扩张。
有声影片的发明历程
有声影片并不是一种新鲜的事物。远在1899年,电影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已经能够发出一些声音。卢米埃尔、梅里爱以及其他一些人曾经天真地利用在银幕后面说话的办法,使得电影带有声音。1900年以前,百代曾经举行过几次歌唱片的放映会,同时,巴隆和劳斯特则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声画同步方法。
在20世纪开始的第10年代里,法国亨利·约利和高蒙的努力已经有了成就。同时爱迪生和阿克托封在美国,海普华斯、劳斯特和威廉森在英国,麦格努森和保尔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也获得同样的成果。
但是,此时电影还始终停留在无声艺术的阶段。人们已知道如何将动作和台词同步起来,利用压缩空气来扩大声音,使集聚在高蒙大剧院的6000观众都能够听见,可是,发出的声音却带有浓重的鼻音,而且同步方法仍不完善。演员必须将他们嘴唇的动作同留声机唱片"重现"的声音设法配合起来。到1914年,有声电影几乎已被放弃了。
留声机是从电话机产生的,而电话机本身则又是从电报机发展出来的。无线电报--和电影几乎同时发明--和以后无线电广播的发展,使有声电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通过"扩音器"的电气录音和"三级真空管"(李·德·福尔斯特发明)的音响放大办法而获得解决。制造无线电器材的大电气公司于是成了有声电影机专利权的占有者。
这些专利权当时被两大集团,即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西方电气公司"集团和德国的"A.E.G.--托比斯公司--克兰影片公司"所垄断。
"西方电气公司"曾向一些同样受摩根银行控制的美国大电影公司提议用它的录音方法。但这些公司对这种危及好莱坞霸权的有声电影不愿接受。
"西方电气公司"在失望之下,转而向华纳兄弟接洽。后二人创立的小影片公司当时方收买了"维太格拉夫"这家古老的公司和一个由15家影院组成的小放映网。
这两位制片人对于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来代替管弦乐队的方法很感兴趣。在他们初期摄制的有声片中,用"维他风"有声电影机发出的音响还只限于一些音乐和一些喧闹的声音。
"华纳公司"虽然和它的两个明星--男演员约翰·巴里摩尔及狗明星林丁丁--订了契约,当时仍处于将要破产的状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决定冒险摄制一部由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这部有声片的成功,对继续制作这类影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华纳兄弟当时用最后的资本来拍摄这部影片,它聘请了游艺场的著名歌手阿尔·乔生,由没有什么名望的阿兰·克劳斯兰德来指导他的演出。影片剧本和杜邦的影片《巴鲁希》有些类似,叙述一个贫穷的犹太歌手成名的经过,借这个主题,片中穿插了许多著名的歌曲和小调。
这部影片获得了很大成功。它在美国的上映收入达350万美元,几乎接近于《宾虚》一片所创造的纪录。但后一纪录,不久就被华纳公司另一部由阿尔·乔生主演的新片《歌痴》所打破,这部影片的上映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之巨。好莱坞其他公司看到这种辉煌的成就,也开始寻求有声电影的专利权。威廉·福斯已经有了一种根据德国的发明转化出来的"摩维通"。其他一些公司也不得不接受"通用电气西方公司"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不久洛克菲勒所控制的无线电公司也研究出一种"福托风"有声电影机,但受到其他公司的抵制。洛克菲勒财团为了利用这种有声电影机,特地在好莱坞设立了一家新的电影公司--"雷电华影片公司",这是把"百代影片贸易公司"、"互助影片公司"、"三角影片公司"这些旧公司和一个很大的过去经营游艺场的联营公司--"凯斯-奥芬公司"合并在一起、并由各无线电公司(如"C.B.S."、"马可尼"等)予以支持的一家公司。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亚》(1930)。卓别林也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大独裁者》(1940)。
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随着1928年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形成了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它们包括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
1927年10月6日,阿尔·乔尔森在今天开始上演的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星》中担任主角,声音稍微有些呆板,不如电话传送的清晰。演员的动作与他们的语言脱节。声音没有像在广播里那样抑扬顿挫。但不管怎样说,这是一次首创。
《爵士乐歌星》的情节部分地反映了乔尔森真实的一生。像他所扮演的主人公一样,乔尔森出身一个犹太家庭,这个家对爵士歌手的职业是很不满意的。乔尔森同父母的疏远及随后到来的飞黄腾达是这部影片的紧张和动人之处。他扮演黑人,深情地演唱了圣歌《柯尔·尼德里》和《妈妈》。沃纳·厄兰和龙金妮亚·贝瑟尔分别扮演父亲和母亲。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1931年6月21日,又试映了我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雨过天晴》。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套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 *** ,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晴》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晴》于 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大观楼影院始建于1905年,在这之前,它还有大亨茶园和马思远茶楼两个前身。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当时,它的第一任经理任景丰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
上世纪30年代,大观楼第一次实现了男女同座;
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40年代,它是第一家购买法国百代公司35毫米固定座式放映机的影院;
1948年,它放映了第一部彩 *** 《生死恨》;
60年代,它第一次放映了宽银幕电影;
1961年,它改建成北京惟一一家立体电影院;
1986年,它率先建成了超大银幕影院。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大观楼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
都柏林国际电影节
每年3月在德国首都都柏林举办,为期10天
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
1974年创办,每年1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为期两周左右。
克拉科夫国际短片电影节
1961年创办,每年5至6月间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举办,为期8天
柏林电影节
1951年创办,每年2至3月间在德国柏林举办,为期两周左右。
斯图加特动画电影节
1988年创办,每年1至4月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为期5天左右。
莫斯科电影节
1959年创办,每两年一次,7至8月间举办,为期两周左右。
嘎纳电影节
1939年创办,每年5月在法国嘎纳举办,为期两周左右。
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
1979年创办,每年11至12月间在法国南特举办,为期6天左右。
蒙比利埃电影节
1978年创办,重点放映中国电影,有"中国电影节"之称。每年2至3月在法国蒙比利埃举办,为期6天左右。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1970年创办,每年1至2月在荷兰鹿特丹举办,为期10天左右。
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
1972年创办,每两年举办一次,5至6月间在克罗埃西亚首都萨格勒布举办,为期5天左右。
蒙特卡洛国际电视节
1961年创办,欧洲最重要的电视节之一,每年1至2月在摩纳哥公国的的蒙特卡洛举办,为期10天左右。
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1990年创办,每年11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为期9天左右。
威尼斯电影节
1932年创办,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每年8至9月在义大利威尼斯举办,为期两周左.
有声电影是一款非常酷的图像/声音录制软体,它充分利用windowsphone7.1 SDK套用中还可以编辑图片时间间隔,以及插入新图片等等特性介绍:同时记录声音和图像,以及互相的时间关系(芒果SDK新功能)逼真回放重现记录时的场景套用内直接取景拍照(芒果SDK新功能)合成/输出微软Powerpoint档案自由编辑图片声音相对位置,增删图片多种录制品质选项,以适应不同套用场景集成对简繁中文和英文界面的自动适应。
系统要求: wp7.0、wp7.8、wp8.0
7. 电影赌神高进出场时的音乐是什么
电影赌神高进出场时的音乐是《thefinalcountdown(最后倒计时,最后倒数)》是1986年2月14日发行,Europe乐队创作并演唱的一首瑞典歌曲。
歌词
We'releavingtogether,Butstillit'sfarewell
Andmaybewe'llcomeback,Toearth,whocantell?
IguessthereisnoonetoblameWe'releavingground
'sthefinalcountdown...
We''veseenusandwelcomeusall
'msurethatwe'llallmissherso.
It'sthefinalcountdown...(solo)
ThefinalcountdownIt'sthefinalcountdown...
It'sthefinalcountdownWe'releavingtogether
ThefinalcountdownWe'llallmissherso
It'sthefinalcountdown...It'sthefinalcountdown
Europe乐队1981年成立于瑞典.起初乐队名字叫"Force"(力量).由核心成员JoeyTempest(主唱)、JohnNorum(吉他)和JohnLeven(贝斯)组成.在一次瑞典全国业余摇滚乐团大赛中获得冠军并得到一纸唱片合约.之后将乐队名隐茄谈更改为Europe并在瑞典发行了两张专辑"Europe"和"WingsofTomorrow".
乐队签约著名唱片公司Epic.吉他手JohnNorum离队,KeeMarcello接替了他的位置.鼓手IanHaughland与MichaelMichaeli加入.
乐队签约著名唱片公司Epic.吉他手JohnNorum离队,KeeMarcello接替了他的位置.鼓手IanHaughland与MichaelMichaeli加入.
1986年,乐队发行专辑"TheFinalCountdown".在专辑中,MichaelMichaeli的键盘成为乐队一大亮点.其深受欧洲古典艺术气息所影响而特有的优美旋律灶碰、融合重金属的爆发力、主唱高亢细致的嗓音以及简捷的曲式使他们大获成功.专辑也登纳兄上英国和美国排行榜前十名."TheFinalCountdown"、"Carrie"两首歌曲也获得最佳单曲.两年之后,专辑"OutofThisWorldcontinued"再创佳绩.
1991年,乐队发行专辑"PrisonersofParadise"之后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