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发展历程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
所谓的默片在其鼎盛时代也常常有音乐或者声效相伴,1926年8月,由约翰.巴利摩尔主演的《唐璜》在纽约的华纳剧院首映,这次首映采用了Vitaphone声音系统,以每秒331/3转唱片来使电影声画同步。新的发明很快就跟来了,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敲响了默片的丧钟。
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默片,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
35mm默片的满画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象电视画面),1927年最早的声音印在胶片上时是1.21:1
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在30年代,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
电影工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很快,就开始经历彩色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贰』 影视音乐发展历史
影视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
1
、
默片(无声)时期
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
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因此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会。
(观看电影《雨中曲》中当时观众欣赏无声电影时的场景,因为没
有人物对白,剧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
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明星。
2
、
起飞时期
对于电影史来说,
1927
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
的技术终于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看电影时听到
演员们的声音了。
由于故事情节已经能由说话声与对白交代清楚,唤神从今
而后它就是情绪系统的重要领导者。
从有声电影问世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电影音乐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因此,
电影音乐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
3
、
专业化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一些音乐家对电影音乐
发生兴趣之后,开始为电影写作专门的乐曲,电影音乐才有了明显的特
性与进步。
这个时期的电影音乐家以史坦纳为代表,史坦纳可以说是电
影音乐家的鼻祖。
史坦纳首创米老鼠式的编曲方式,为早期的电影谱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等;此外,恐怖大师
希区柯克与柏纳赫曼的《惊魂记》(
1960
年),全片以亮弯小提琴的弦乐音
响制造出凄栗惊骇的场面,也成为电影音乐的典范。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
1
、
视听统一的综合性
——
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
但听觉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
2
、
片断与整体的矛盾统一性
——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
间
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
3
、
音乐长度的制约性
——
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
随剧情发
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
不能超过半秒钟)。
4
、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不可分离性
——
电影音乐要通过录音和键亏
(包括混
合录音、光学录音)、洗印、放映等技术处理,因而深受科学技术的制
约。
电影音乐的主要功能
1
、
描绘作用
——
这是较为客观性的处理,
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
面的情绪及气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
3
、
剧作作用
——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
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
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
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
4
、背景气氛作用
——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
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
5
、结构贯串作用
——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
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
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叁』 哪个时期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歌舞片也称“音乐剧电影”,movie musical,大多兴盛于大乱之后的纯真年代,所以歌舞片成为厅则主流主要出现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人们在战后借助歌舞慰藉受伤的心灵,也以歌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薯伏态向往和追求。
在70年代以前常常雄霸奥斯卡领奖台。若有机会看一下193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The Great Ziegfeld),
30-4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那时在豪华布景及制作数源上已登峰造极;之后的歌舞片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如50-60年代的著名歌舞片均很有史诗气派。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全面进入萎缩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创新的路子偶尔有人尝试,但并未掀起新的热潮
『肆』 多维发展时期好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超级英雄电影中配器是非常多样化的。电影音乐作为一种录制音乐,为音乐上的多样化提供了很多可能,作曲家可以在工作站中任意搭配乐器组合,而好莱坞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也使得作曲家敢于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尝试各种配器的可能性。在《美国队长》中,几乎全部的无源音乐都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除了少部分使用歌曲的段落),选择只使用管弦乐队可能与作曲家的喜好和创作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选择用管弦乐队也有着影片故事背景方面的考虑,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显然导演无论是在画面还是音乐方面都想要保持那种传统战争片的风格,因而全片都没有使用太多唯扒现代的音色。而在《钢铁侠》中,作曲家拉民•贾瓦迪(RaminDjawadi)使用了非常多摇滚乐的元素。一方面,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1世纪,需要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的音乐,另一方面,这部影片的主角施塔克(Stark)在片中也很喜欢摇滚乐,片中出现了很多有源的摇滚乐片段,这就使得无源的配乐中出现的摇滚乐元素与整部影余郑片非常的和谐统一。拉民•贾瓦迪在之后2013年的影片《环太平洋》中也使用了这种摇滚乐和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并大获成功,这种风格也成为了他独特的标签。而在由汉斯•季默和詹姆斯•纽顿•霍华德合作的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音乐则由管弦乐队和大量的合成音色交织而成,这非常符合影片黑暗严肃的氛围,同时,这是一部建立在虚构的城市“哥谭市”的故事,这种非声学乐器的使用也使得影片与观众所处的现实世界有了一定的“距离感”。值得一提的是,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人声呼号被当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动机也即“贝恩”主题,汉斯季默在创作配乐期间还在网上发起全球影迷来为这部影片录制呼喊声,这也在当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超级英雄电影的作曲和导演们非常擅于为自己的影片从乐器的选择方面在配乐上为电影营造出一种合理可信又具有特色的氛围,作曲家也不吝于在乐器的选择方面大费周章,为影片选择出独特的乐器组合来进行创作指毁昌。在配器选择上的多样性是超级英雄电影音乐的一大特点。
『伍』 好莱坞动作片音乐发展史
提到动作片配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汉斯·季默Hans Zimmer 。他的作品揉合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几乎是近年来,典型好莱坞英雄主义动作电影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代表作品:狮子王、石破天惊/勇闯夺命岛、断箭行动、角斗士、 加勒比海盗、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等。尤其是勇闯夺命岛和加勒比海盗的配乐,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
哈里·格雷格森-威廉姆斯 Harry Gregson-Williams的作品也不错,代表作:全民公敌、纳尼亚传奇、使命召唤3等。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代表作: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