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人物布光拍摄分析
电影人物布光拍摄分析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光的运用必不可少。影视造型的表达不是用色彩和线条,而是光线。造型中必须充分考虑光照中蕴含的审美因素,情绪表现。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电影人物布光拍摄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人像摄影照片光调分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三种
高调的特点是用大面积的白或浅灰影调来衬托小面积的深色块,使画面简洁、素雅、清新,让人看了心情舒畅。要注意拍摄对象的特征,穿深色服饰和肤色过深的人都不宜拍高调人像。拍高调人像时,在曝光上宁过勿少,可比正常曝光略大半级到一级曝光量。
低调照片的光比大,画面大部分很暗,只有少量的高光,它是以深沉、庄重、肃穆的气氛感染观众。低调人像用光一般是逆光或侧逆光,以穿深色衣服的人物为宜。曝光略不足,忌曝光过度。
中间调是介于高调和低调之间的一种常用常见的影调。特点是整幅照片明暗影调分布均匀正常,画面明暗过渡缓慢,影调柔和,反差不强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中间层次,人像的质感细腻,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素洁恬静,适合拍摄任何人物。布光以顺光和前侧光为主,背景选用灰色调为好,曝光只要按正常的曝光量即可。
二、光型
光型是指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方向主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的造型效果。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正光型(顺光)
正光型布光的脸部基本上都很明亮,仅在鼻下有一小鼻影。用正光拍摄的人物形象,面部光洁清秀,线条正直,形象逼真,层次丰富,是人像摄影中最流行,也是最常用的光型。
( 二)侧光型
侧光即是来自被摄者的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其中又分正侧光、前侧光和后侧光。
正侧光型的光源与被摄者形成90°角,投影留在被摄对象的一侧,使人的脸上产生比例相等的明暗面,俗称阴阳脸。使用这种光型拍摄,光线虽然较硬,但人物质感较好,立体感很强。
前侧光也称斜侧光,它是从被摄者侧前方照射而来的光,与被摄者成45°角使人的面部大部分受光,比较符合人的视觉习惯,特点是受光面大阴暗面小,有利于表现人像造型和皮肤质感。
后侧光型又叫侧逆光,它的光源来自被摄者的侧后方,也可划入逆光型的范围。后侧光的光线特点是层次清楚,线条明确,能使人与背景不重叠,表现出纵深感。
(三)逆光型
逆光,是从被摄人物后背上方射来的光线,光线被人的身体遮住,使人物大部分处于阴影中,被照射的人体轮廓会产生明暗生动的光影和线条,所以又称为轮廓光。如果光源左移或右移,从人物的后侧方射来,就是侧逆光型,它能在其左侧或右侧勾勒人物的轮廓线,而且能拉大人像的光比,反差极强。
用逆光拍摄的人像,不论是正逆光还是侧逆光,都有轮廓鲜明、立体感强、影纹色调美丽等特点。
要拍好逆光型人像,应掌握其基本要领,如:一般以深色背景为好,它能达到突出逆光的特点。适当增加曝光量或加辅助光。
灯光还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情绪,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布光小技巧:1 显瘦光(short lighting),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这三种不同的灯光赋予了主角三种不同的情绪和感情。这种技巧能让你在主角刚坐下的时候就知道要打什么样的'灯光,赋予主角什么样的情绪。然后才是你该怎样塑造主角周围的背景灯光。
1 显瘦光(short lighting)
如果一个人的脸型比较胖,有一个包子脸,那么你可以试试显瘦光,或者是紧致光(narrow lighting)。打这种光,首先要把你需要把你的主光源放置在离主角脸比较近的地方,在主角,灯光和摄像机之间创造一个45度角。主角脸上最胖的地方应该是离摄像机镜头最远的地方。在这个比较胖的部位打更多的光能够让这个部位显得更加瘦。
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
想要在镜头中加一些喜剧的元素?那就用一些分割光吧。这种照明风格也被叫做“连环画小人”的风格,因为一些漫画家喜欢把他们笔下的恶棍刻画成这样。打这种光,首先需要把主光源放在摄像机和主角之间呈90度的地方。主光源只把一半的脸给打亮,让另一半的脸隐藏在阴影中,这种做法能得到非常搞笑的效果。
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蝴蝶光,又称派拉蒙光(paramount lighting),这种光可以为你的主角增加一种潮流感。对于那些脸偏瘦或者有高颧骨的人来说非常的有效因为在这种光线下脸上很少会有阴影,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光经常应用于女性身上。但是,对于那些脸比较胖的人来说不是非常的适合。打这种光需要把光源放在摄像机后面并且把光线直接照射到主角的脸上。因为光线是向下达到主角脸上的所以你能看到主角脸颊上有一块类似于蝴蝶的阴影。
;② 电影中人物照镜子的场景是怎么拍摄的
关灯拆电影 导演居然让我演隐形人
一只冰冰
双胞胎大法
在摄影机还是个吃胶片的庞然大物的年代,导演们是如何拍摄镜面戏的呢?
1933年的《鸭羹》应该是世界上第一部跟镜子过不去的电影,导演莱奥·麦卡雷另辟蹊径,虽说是拍照镜子的戏,却把墙给拆了,根本不设镜面,用两个打扮长相相似的演员同时进行镜面表演来模拟镜面效果,我们暂且把这种方法称为双胞胎大法。
《鸭羹》中虽然演员漏洞百出,倒也很符合影片需要的喜剧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拍镜子戏的思路,一直到今天这种看似笨,实则妙的方法还在被不断使用着。
《终结者2》当中就有这么一场戏,摄影机大摇大摆地从镜子前摇过,镜中却没有摄影师的影子,原因正和《鸭羹》一样,镜子根本就不存在。
施瓦辛格本尊其实坐在镜子界面之后,里面看到的景也是早就搭建好的摄影棚的另一侧,我们看到的终结者后脑勺其实是个替身演员,或许应该叫他脑替?
而前景后景中都有正面出现的莎拉·康纳,其实是卡梅隆请了自己老婆琳达·汉密尔顿和她的双胞胎妹妹莱斯利同时出演的。
这种拍摄法保证了摄影机在所谓的镜子前能够自由运动,使画面不断变换,摆脱呆板的印象,却也有着诸多难以实现的条件。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双胞胎这么好的资源的……
其次,搭两个一模一样的布景也比较耗时耗资。
当然,演员表演的同步率也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运用双胞胎大法拍摄的NG次数往往会高于其他手法,效率也是在片场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万能绿幕
镜面拍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场戏出现在1997年的《超时空接触》。
年幼的艾丽发现父亲发病倒地,她一路狂奔到洗手台前取药,整个镜头一气呵成,令人惊叹的是结尾画面处竟然从镜子中拉出,变成了小女孩的视点。
一面固定在墙上的镜子究竟是怎么做到九曲十八弯跟随着小艾丽一路上楼的呢?
后来该片的摄影指导Ken Ralston和Stephen Rosenbaum揭秘说,艾丽上楼的戏其实是事先拍摄好的,而这面镜子根本就不存在,是一块用于后期制作的绿幕。第二次拍摄只需跟拍艾丽的手打开玻璃门即可。
影片《黑天鹅》当中也大量使用了绿幕伪装镜面的效果,主要为了契合精神分裂的主题,在镜子中展示出妮娜的邪恶人格。唯有通过绿幕技术才可能做到镜里镜外画面不同。
当然有时候拍戏不一定要表现镜面,却也会遇到橱窗玻璃反射等棘手的问题,除了以上说的运用移轴镜头、后期处理等方法,更为直接的还有在实体空间内巧妙安排遮挡物这样的方法。
如《快乐结局》中坐轮椅压马路的那场戏,满大街玻璃橱窗等着要捕捉摄影师的漏洞,导演哈内克都巧妙地安排了遮蔽物要么挡住玻璃,要么是来往的车辆挡住镜头。
好的导演就是拍这样一场一镜到底,没有台词的戏,也会反复操演,确保完全没有漏洞。
别看镜子是电影中的常客
要拍好它却需要摄影师和导演深厚的功力
创意、才情,和认真的态度
请持续关注“关灯拆电影”微信公众号
与我们一同深度拆解电影台前幕后。
我们,只读经典。
③ 什么是电影镜头为什么要选择电影镜头
电影镜头与普通的相机镜头有所区别,电影镜头是拍摄电影时用的专业镜头。
镜头尺寸与重量
在自动对焦的相机中,这是不可能的。将焦距从3米变到5米需要在旋转对焦环时需要使用非常精密的刻度表。此外,相机的对焦环没有一个非常重的停顿感。当你的镜头达到无限远时,你还可以继续转动对焦环直到无限远。而电影镜头的对焦环在首末两端都有重重的停顿感。它让从虽小大最大距离的变焦运动都更加的舒适。当标记点清晰可见时,你甚至可以在没有跟焦器的情况下更精确地变焦。
④ 电影中光影的理解
关灯拆电影 懂电影的看这几个镜头就高潮了
一冰
Filming is the art of lights and shadows.
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光”的孪生兄弟
“影”
▼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具体影片片名可获取
全网独家1:1同声评论音轨链接
-
剪影突出与省略的平衡点
剪影是电影中最为常见的光影处理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省去人物外形特征,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动作片中主角以剪影的方式进行打斗,一方面能够突出肢体动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武打场面的多样性,是动作片导演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007:大破天幕杀机》中这场高楼打斗戏最为人津津乐道,
不仅动作戏连贯好看,背景幕墙上的水母图案更是提升了这场打戏的艺术性,
刚硬与柔和在同一画面里体现,美轮美奂。
也就是说,光和影能够把画面切分成两个层次,在同一个平面中同时并置两种对立元素,以此表达影片的某种复杂性。
譬如《搏击俱乐部》的结尾,前景是杰克牵着马拉的手的静态剪影,后景我们看到摩天大楼轰然倒下,既暴力又具美感。
在这个画面中前景象征联合,后景代表拆分,正合了《搏击俱乐部》解构与重构的两重性。
有的时候处于高亮部分的背景又可以作气氛烘托的作用,譬如《爱乐之城》中恋人在星空下起舞,《ET外星人》里小男孩载着ET从夜空中骑行而过……
背景都为剪影中的人物关系铺上了一层浪漫、奇幻的氛围。
而影片中最常出现这种表现手法的时刻多处于日出或日落阶段,
在电影学中这一时段也被称为魔幻时段,英文叫Golden Hour。
顾名思义,因为太阳光线角度接近地平线而呈低色温,整个画面被橙红色的光映照得暖烘烘的,特别适合导演在前景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戏。
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有马小军俯瞰米兰和刘忆苦交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这种表现方法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黑根负责打理科里昂家族对公的事业,半明半暗代表他黑白通吃的两重性。
二是黑根是老教父一手抚养长大的义子,他在科里昂家族中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半明半暗代表着他尴尬的处境。
三是黑根对失去老教父庇护后的科里昂家族产生了信心上的动摇,半明半暗代表他摇摆不定的衷心,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了。
再有一个特例,就是老教父的大儿子桑尼,他本是教父宝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却因为太过火爆的脾气而间接被敌人设计暗杀。
为这个人物造影时,戈登·威利斯考虑到他直接的性格而特意没有在他的脸上堆积任何阴影。
全场桑尼都是以面部高亮的形象示人,这也侧面提醒了观众桑尼绝对不是教父之位的最终接班人。
阴影,究竟是五十度灰,还是五十度黑,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在戈登·威利斯开疆辟土般对阴影的研究和尝试之下,终于“黑色电影”不再只停留于黑色的题材,而是更进一步地在光影艺术层面也达成了黑色的统一。
电影是一座光和影的神殿,
请关注“关灯拆电影”微信公众号,
在往期内容中继续收看“光”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
我们,只读经典。
⑤ 离开滤镜和后期,如何用手机拍出电影质感的影像
光线对质感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光也是摄影的核心要点,质感乃至整个画面的形成都是由无数个点、线、面来构成的,这些点线面就是光。就和画家能通过画笔来勾 勒出线条一样,摄影师也能通过明暗来勾 勒出点线面,通过软硬来塑造细节。甚至就拿现实来说,如果一个物品被光直射,它所呈现出来的面貌真的就是它自己本身的样子吗?强光干扰之下,就算处在现实的物品,在我们眼里也会显得失真。所以,阴天和晴天出来的拍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这就和光线强弱有很大的原因。而仅仅是光线的选择,侧光、逆光、顺光等等,都有非常多的门道。选择不同,最后的呈现效果也会不同。如果对摄影比较感兴趣的可以往这方面多钻研钻研,这边就不细讲了。并且我们普通人正常拍摄出来的效果虽然说比不上大片,但是也足够我们发朋友圈了。除了光之外,第二大影响质感的因素应该是相机了吧。而在本题,手机就是相机的替代品。好的手机质感会更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像素和影像传感器的不同,细节层次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当然这并不绝对,也不是说一般的手机拍不出来质感好的照片,而是说,好的手机在细节的呈现上面肯定会更有优势。画面的真实还原程度,也非常依赖厂商的整体调色风格。还有就是手机相机的设置。对比度和锐度都是在有些手机可以进行调节的。需要柔和的质感就可以把锐度和对比度稍微往低处调,这算是拍照摄影的前期工作。当然后期成片了也可以调节,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拍摄的时候进行调节更为妥当。
⑥ 拍微电影用什么镜头
拍什么内容就用适合什么内容的镜头,换镜头相机不变。
一般拍微电影的习惯来说,更多的人愿意尽可能地上大光圈镜头,便于控制现场环境的光线,同时还可以更明显地获袭得景深变化,看起来更有临场感和层次感。但是如果对于镜头的使用还不够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话反而弄巧成拙。
单个人像,百50焦段适用性很强,当然刻画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内带环境,35焦段最实用,也可能会用到24来强化环境影响,或者50来弱化环境影响。
电影镜头即需要拍摄大视角的广角镜头,也需要长焦拍摄浅景深的特写镜头。所以说想做好微电影,镜头的选择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细刻的画质那么一套焦距齐全的定焦镜百头是少不了的,专业的可以选择蔡司的CP2系列,或廉价的三阳电影镜头系列。如果是用单反也可用相机的度镜头。
如果为了方便也可考虑变焦镜头,画质不妥协最起码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计较成本,普通变焦镜头也能应付。
(6)电影镜头光的图片扩展阅读:
1、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大致分为两类: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在24mm~45mm之间;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小于24mm,其中有一种特殊的镜头叫鱼眼镜头,焦距甚至只有几毫米。
在拍摄广阔的大场面时,摄影者一般都依靠广角镜头焦距短,表现的景物景深长的特点,将从近到远的整个景物都纳入清晰表现的范围。此外,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同时采用较小的光圈,则景物的景深就会变得更长。
2、中焦镜头
中焦镜头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间,该焦距中包括许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标准镜头,85mm人像镜头,100mm微距镜头,135mm人像镜头等。
通常情况下,人眼的视角是50°左右,于是人们将传统35mm相机镜头中近似与人像视角范围内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它的焦距为50mm,拓展到变焦镜头,只要焦段覆盖了50mm的变焦镜头,一般都称为标准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与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画面能给人更加真实的感觉,它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的拍摄。
⑦ 拍电影所用镜头和普通单反镜头相比有什么区别
对焦行程不一样。单反镜头是180度 电影尽头是300度;镜头呼吸,单反会很明显,尤其是变焦单反镜头。电影镜头不会有的;光圈制式单反是f制的,与真实的光线通量有一定的误差。而电影镜头是t制的。不存在误差,对于电影的精确补光有的积极作用;成像质量,电影镜头与单反镜头在同样焦点的情况下都要比单反的体积大。这是因为内部的光线组建更为复杂。镜片模组要多。有利于镜头有的更好的成像质量。比如紫边控制。镜头的色彩还原。畸变矫正暗角等;变焦镜头的变焦阻尼,单反变焦镜头的变焦阻尼都不是很均匀,在拍摄变焦镜头的时候易产生卡顿现象。 而电影镜头的变焦阻尼都是特别匀顺的。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⑧ 电影拍摄为什么多使用定焦镜头
因为一般定焦镜头光圈大,可以适应更多的拍摄环境;在电影里,即便用变焦镜头,大多也是固定好焦距来工作;逐渐变焦放大或者缩小的效果,现在电影已经很少用了。
定焦镜头是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简单,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不少拥有定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图像清晰而稳定,对焦非常准确,画面细腻,颗粒感非常轻微,测光也比较准确。
电影中使用,因为一般定焦镜头光圈大,可以适应更多的拍摄环境,在电影里,即便用变焦镜头,大多也是固定好焦距来工作,逐渐变焦放大或者缩小的效果,现在电影已经很少用了。
含义:
定焦画质一般比同价位的变焦镜头好两个档次。其次,定焦镜头画面掌控比较好,变焦镜头直接放大缩小主题,使用方便,但是很容易忽视物体的透视效果和背景比例。最后,定焦镜头光圈能开很大,能兼顾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