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是体现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内容。以下是我整理的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电影作为光影艺术、视听艺术的同时还是一门剪辑艺术,剪辑艺术以蒙太奇手法为重要手段。自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运用以来,逐渐成为剪辑艺术的基础手法和电影创作的基本思维模式。运用蒙太奇不仅可以表现电影内容,更重要的是蒙太奇手法灵活多变,运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电影内涵。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分类,阐述了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分析了现阶段电影蒙太奇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审美特征
蒙太奇是法语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译为“构成、装配”,后被延伸至电影艺术。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进行剪辑与合成处理。蒙太奇自1895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它可以从色彩、光线、语言等方面更好地融合电影艺术成分,构建更符合剧情的电影时空。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蒙太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应用
(一)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也称叙述蒙太奇,是比较常见的手法。主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来切分及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以此引导观众理解影片故事内容。叙事蒙太奇最显著的特点是剧情故事顺畅、逻辑清晰、明白易懂,又可分为顺叙、倒叙、分叙、插叙等组合形式。叙事蒙太奇中又同时包括了六种技巧: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积累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内,不同时空下发生的故事情节。例如,《变形金刚1》中导演就是采用五条故事线同时推进,最后汇合在一起,在影片的结尾引发了一场擎天柱与威震天的激战。
交叉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下,不同人物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多条情节相互交叉,彼此关联,彼此影响,最终达成汇总。这种手法主要运用在惊险片、恐怖片等紧张气氛中。例如在《撞车》中,导演将一天之内发生的八个故事交叉叙述,靠人物的角色互换建立起网状故事结构,以此推动故事进展。
重复蒙太奇是指在影片中有特殊意义或重要含义的情节在关键时刻重复出现,可以有效地加深观众的印象,着重表达影片主题。如恐怖片《闪灵》中,重复出现的喷涌而出的鲜血、大门上的字以及两个小女孩等,都是在渲染恐怖的气氛。
连续蒙太奇是以单一的情节为线索,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与节奏展开叙述。《婴儿的早餐》是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这部影片运用的就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颠倒蒙太奇,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一片就是采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镜头在影片开始展示了安迪挖洞的画面,对安迪的一系列越狱行为进行了表现,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等,中间伴有瑞德的旁白介绍安迪成功越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及狱警获刑的情景。当影片把故事始末交代清楚后,对故事开头设置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尤其是发现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如此之小,竟然藏在《圣经》中,安迪在银行取款时泰然自若的神情,都能够让观众惊叹,对整个故事情节的设计赞叹不已。
积累蒙太奇可以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明显地看出,在影片开始,镜头记录了辛德勒在参加舞会前做准备工作的细节:精心挑选的衣服,翻箱倒柜找出所有的钱,穿衣服、打领带等行为,在没有交代原因时,观众是充满疑惑的,而随着镜头的积累,这种疑惑越来越深。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现事物,又分为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及对比蒙太奇四种,下面介绍抒情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最经典的一组抒情蒙太奇镜头要数带给观影者印象最深刻的《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在船头张开双臂,海风吹拂,裙摆飞舞的唯美画面了。再如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也是抒情蒙太奇镜头运用的经典之作,当相爱的瓦连卡与蒂诺夫相拥在一起时那唯美而温馨的场面感动了所有观影者,两人为自己的理想与使命被迫分离时,蒂诺夫问瓦连卡是否会永远等待自己,瓦连卡深情脉脉的眼神以及肯定的回答都传达出人物内心对感情的坚定与忠贞,随后,画面转向两个盛开的花枝上,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此时角色的内心情感。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影片开头肖申克在喝酒,而妻子却与情人约会,以此产生强烈的对比,形成了对比蒙太奇,起到了冲突的作用,为后续故事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三)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又称思维蒙太奇,《战舰波将金号》和《十月》是经典的运用理性蒙太奇手法表达主题思想的影片。电影《十月》是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尽可能“纪实”的影片,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竭尽全力还原了十月革命的真实历史事件,甚至对角色的扮演者精益求精,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理性蒙太奇更注重理性分析,同时更加抽象。
二、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艺术与蒙太奇也与时俱进。现阶段,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运用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给观众建立起更丰富的“梦工厂”,更有深度地提升观众审美思维。
(一)蒙太奇综合了电影中的艺术成分
电影是由众多艺术成分组成的,它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光影、戏剧、摄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因素。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效将多种不同元素综合在一起。
首先,色彩是电影表现视觉艺术的主要形式,色彩隐喻了人物、场景的内在含义。在电影《灰姑娘》中,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是灰姑娘辛德瑞拉始终坚持的信仰,所以影片中大部分辛德瑞拉的裙装是蓝色的,包括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也以蓝色为基调,与她另外两个冷酷、自私的姐姐穿着的鲜艳跳跃的衣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当继母不允许她参加舞会时,辛德瑞拉是柔弱、无助的,导演用粉色的连衣裙表达了此时无比绝望的辛德瑞拉的心理状态。而她继母在整部影片中的着装或是深色与黄色,或是鲜亮的绿色,或是深色豹纹,从衣着上可以看出凯瑟琳是一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女人。由此看出,色彩与蒙太奇结合在一起,使电影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暗喻了更多剧情感受,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增添了故事氛围,深化了人物形象。 其次,光线和镜头同样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灰姑娘》影片开头,辛德瑞拉无疑是幸福的,父慈母爱,家境殷实,鲜亮的阳光照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辛德瑞拉的笑容也是灿烂无比的。而随着母亲病逝,父亲迎娶继母,父亲也死于经商的路上时,影片的光线发生了斗转星移的变化,辛德瑞拉的`生活变得灰暗而没有希望。而在辛德瑞拉遇到王子的那个瞬间,阳光又开始变得灿烂。光线的暗示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辅助了故事主题的表达。
(二)蒙太奇在电影中构建电影时空
电影艺术中的人物、故事、空间等都是虚构的,所以电影艺术素有“梦工厂”之说。而蒙太奇的运用就是将支离破碎的电影镜头组合在一起,组建成电影情节需要的故事结构,以此表述影片思想主题,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在电影艺术中,音乐也在蒙太奇的力量下更富有感染力,音乐适时地配合电影镜头产生意境美,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情感,引发共鸣。蒙太奇的手法贯穿电影艺术的始末,虽然电影时空是蒙太奇虚构的场景,但是在影片组合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蒙太奇手法,或倒叙,或交叉,或比喻,使电影艺术表现出更丰富的审美效果,构建出一个比现实更加唯美的电影时空。
三、新时代下电影蒙太奇的审美特征
电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受众更多、更广泛,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比平面艺术、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存在时空感。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享受,更加适应大众要求。
科技时代下的蒙太奇手法也变得更加灵活,增添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元素,如:三维立体模型的使用、在电影艺术中加入电脑动画、3D影像、4D影像等高新技术。同时,蒙太奇的手法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变得更加多样,在传统蒙太奇手法中不容易实现的,有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传统剪辑手法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手段,同时加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前电影的生产制造工艺,丰富了电影创作手段,更加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时空感,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特点。如《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盗梦空间》等作品带给大众震撼的视觉盛宴。
四、电影蒙太奇实现了数字化
(一)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电影艺术的各个方面,从拍摄到制作再到后期处理直至最后的观影环境中等方面都使用了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感官感受,同时开创了更多的电影艺术创作手段,带给蒙太奇新的技术革命。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道姆柯布在培养费希尔的梦境时,将自己深入到费希尔的六层梦境中,而这其中一层梦境是一种画面和声音,六层梦境就是六种画面及六种声音,能够制造出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依靠强大的音频软件进行混音处理,并利用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在受众观影过程中感受六个方向的声音来源,极大地提高了观影效果和电影审美度,这是在过去电影中难以达到的效果。科技的更新和运用增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
(二)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
数字化的蒙太奇首先可以更好地对影片进行剪辑,达到更完美的视听效果;其次极大地提高了蒙太奇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蒙太奇单一的技术操作;最后,数字化的蒙太奇剪辑过程中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伊恩肖炸毁多米尼克的家的画面就是经过数字化蒙太奇手法将镜头放慢,让观众感受强烈的炸弹力量。再如:影片中汽车穿越摩天楼的慢动作画面,以及汽车跳伞的惊险场景,都由蒙太奇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来处理。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是绝不能达到目前的视觉效果的。
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变得更为强大、先进,改变了传统剪辑手法的限制性,拓展了电影创作空间,改变了电影传统表现手法下的艺术形态。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
传统电影艺术具有单一性。一方面是指技术上的单一,受众观看的电影模式都是第二代电影――彩色有声电影,影片中技术含量相同,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是指观影模式不具备选择性,要么去电影院观看,要么等待电视机的播放,然而一般电视机播放电影是非常滞后的。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电影艺术不论从影像、画面、质感上都有质的提高,并且更加多维化,出现了3D电影、4D电影等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电影艺术。同时,大众的观影模式也得到了改善,电影院的观影感受是无法替代的,目前针对电影院效果出现的3D电视机、家庭影院等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足不出户观看电影,极大满足了大众的视听享受,颠覆了传统单一性的观影模式。
五、结语
总之,蒙太奇手法是体现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内容。尤其是进入数字化科技时代后,蒙太奇的手法更加灵活、多变,它带给大众的电影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蒙太奇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应该更加深入与重视,让蒙太奇带给大众更多具有艺术魅力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 郭百灵.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和审美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 周爱军.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及其文化意义[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3] 李昆.浅谈蒙太奇手法在电影《风声》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4(04).
[4] 吴彤,安立国.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J].新闻传播,2014(17).
[5] 李由.谈电影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J].电影文学,2014(21).
摘要:
现代汉语中,对“蒙太奇”一词的释义是:电影中一种常用词语,通过剪辑和重组的形式,对影片内的主题思想进行充分的表现,并运用不同技术、艺术、思维手段,准确传达信息、突出主题,使观众沉浸在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中。而在电视新闻播出之前,需对所有新闻稿件等进行合理规范的剪辑和处理,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与整合后,才能充分保证对新闻信息进行高效的传递,将新闻所要传播内容和主题,深深植入观众的大脑中,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本文对蒙太奇思维进行全面阐述,并对其在我国现阶段电视新闻剪辑中的运用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价值。
关键词:
电视新闻;新闻剪辑;蒙太奇;思维
电视新闻作为新时期媒体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性较强的媒体形式,承担着为人们第一时间传播社会信息的重要任务。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以视频、文字、音频以及图像等的结合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人们。随着人们素质及文化水平等的提高,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以文字或者图片传播新闻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群众对实时新闻信息的各种需求,需在文字的基础之上结合视频画面,或者音频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蒙太奇手法能够充分满足以上各种条件,在提高电视新闻编辑水平及编辑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新闻可看性。
1、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概述
1.1电视新闻的发展
新时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对自身定位和角色重新进行选择,最终以个性化、网络化的方式呈现于大众。为了能够将所了解到的新闻信息通过镜头告诉观众,常以新闻采访、后期配音以及视频拍摄等方式来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对于双方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拍摄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电视新闻的传播,增强新闻的现场性、互动性,进而达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既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原创性、真实性与完整性,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体化发展,又保留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相对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而言,电视新闻在公信力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
1.2运用蒙太奇思维的现实意义
所谓蒙太奇思维,主要指的是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对声音与画面等因素的处理与选择上,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表现方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将新闻信息对受众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讲,若要从根本上给受众营造强烈的真实感与现场感,就要将新闻现场画面呈现于观众,对受众在心理与思想上形成一种引导,这也是利用蒙太奇思维最根本的目的。在电视新闻语言中,新闻传播最核心的手法就是运用蒙太奇思维,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改变观察者的视点,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对新闻信息进行叙述,而蒙太奇思维就是为之服务的。通常,观众对电视新闻视频画面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单纯的视频传播不足以满足媒体与观众在思想层面的沟通,需在视频后期结合音频制作,使新闻更具形象性与生动性,而蒙太奇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满足以上条件。
2、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新闻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一热点事件发生后,电视调查节目对深度新闻的报道,需深入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通过广泛的调研和采访,详细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种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挖掘过程中,运用蒙太奇思维,对事件发生画面的镜头进行分切组接处理,极大地减少了记者新闻取证以及采访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的将新闻事件进行呈现。但是,电视深度调查节目对自身的定位,是其不同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对社会思想的实践指导与内涵反映,一般所占篇幅较长。由此可见,在电视深度调查节目中蒙太奇思维的灵活运用,对于电视节目整体呈现效果以及报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鉴别蒙太奇思维运用是否成功,就在于受众的观看效果,若观众因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而抛弃时间的观念,则证明电视新闻剪辑将蒙太奇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利用蒙太奇手法通过镜头分切组合,将电视新闻信息与观众感受结合起来,二者相互影响,最终实现“1+1>2”的效果,使传统单一的镜头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此外,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深度调查节目中的应用,可以借助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的寓意或者创造出特定的意境,使得电视深度调查节目更易产生深刻的思想内涵。
3、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的运用
3.1在电视画面时序关系上蒙太奇
思维的应用挖掘新闻事实中的各种故事元素,将有效的新闻通过整合呈现出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新闻信息。在实际编辑过程中,电视新闻在不同地方潜藏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协调新闻画面中逻辑与时间两种层面上的顺序性。但通常某个新闻事件,需要报道新闻事实,就必须保证各信息或者信息传播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进行表现,不能单纯地依靠采编人员视频采访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编排,因为这会导致所需要采访顺序对事件本身发生顺序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闻时间的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的安排上,在新闻信息传播时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在新闻报道中重点揭示新闻事件呈现出的传播特点,保证对事件发生的各环节内容熟练、完整清晰等进行表达。合理使用蒙太奇思维,在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上进行平衡,在新闻表达的过程中,将电视新闻画面进行分组,对于不同组别的新闻画面进行逻辑顺序的拆分和组合,最终呈现出更加全面、逻辑更加缜密的电视新闻内容。
3.2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蒙太奇思维的应用
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也是拍摄的过程,蒙太奇思维在其中的运用,就是采访、拍摄的展现过程。而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集中思维,全面思考采访的细节、步骤以及内容,并需要考虑画面构图、声画组合以及画面组合等,对新闻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完整的认识和把握。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蒙太奇手段的运用是建立在记者以及采访人员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和细节延伸角度上的,充分融合新闻事件中的各类分散性元素,更好地实现了对报道对象整体真实面貌以及事件发展变化的呈现,加深观众对事件或人物的印象,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
3.3同期声处理过程中蒙太奇思维的应用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同期声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受众的参与感、声音的节奏感、画面的立体感。在运用同期声时将蒙太奇思维穿插于其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电视新闻后期的新闻画面处理中,采用同期声和后期电视新闻配音来辅助传达信息,例如,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播放过程中,可以将画面中所呈现的新闻内容、同期声以及画外音等多种元素相结合,能够明确地对各个过程在功能上进行明确的划分,新闻现场的声音通过同期声进行真实全面再现,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内容主要是由画外音进行实际的描述。这种同期声辅助后期画外音共同表达的方式,是蒙太奇思维的一种运用方式。
4、结语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媒介通过传输信息、评论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精神去向以及价值观念。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方式的有效应用对新闻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所涉及的全部素材囊括其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全面、细致的描述,激发观众对事件后续发展过程的联想。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新闻剪辑中的运用能够对整个事件报道及信息传播的节奏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控制观众复杂多变的情绪,向观众抛出更多的悬念,创造事件自身特有的意境,增强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需合理利用蒙太奇思维方式的优点,以更加饱满、生动的情节,对画面进行填充,增强新闻画面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在电视新闻剪辑时运用蒙太奇思维,积极开展探索创新,引导观众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根据受众的注意焦点将蒙太奇思维与电视新闻的剪辑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曲雁.试论电视新闻的蒙太奇艺术[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69-370.
[2]孙继海,崔艳霞.浅谈蒙太奇意识在电视新闻剪辑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14(4):145-146,149.
[3]张薇.蒙太奇理念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传播,2014(12):176-177.
[4]尉增.浅谈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2015(7):136-138.
[5]刘曲雁.试论电视新闻的蒙太奇艺术[J].武汉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2).
;⑵ 分析电影《阿甘正传》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一、 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和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连贯的剧情。
把捕虾作为人生志愿的布巴、立誓要战死沙场的丹泰来中尉就是一些很好的蒙太奇手法的展现。导演在处理这些人物的时候用了很多的定格镜头来点缀。比如当布巴向阿甘介绍自己的时候,画面很自然地跟着话语转换到布巴的妈妈等一系列的场景。这些场景不是偶然的,而是构成和装配电影语言的关键笔墨。因为它从不同的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的,从而来刻画人物,显示其所包含的不同含义。片中有一个情节是阿甘讲诉他名字的来由。从开始讲妈妈是怎样给他取的这个名字那一段都是阿甘的“一段回忆”,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叙事蒙太奇”。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该电影在叙事风格上享有了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比如,好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学校解除种族歧视政策,好几届总统被刺杀,乒乓外交,反战集会等等。这都是电影在拍摄中无法实现的,而如果要实现这一场景必须借助蒙太奇手法,把时间和空间不真实的拉入电影中来,从而叙述事件。
二、 连续式蒙太奇
连续式蒙太奇主要依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发展进行叙述,按此方式叙述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绝大多数影视节目的基本结构方式。连续式蒙太奇以单一的线索和连贯动作为主要内容,其优点是有头有尾,脉络清楚。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被当作阿甘的听众,从而随着听众的变换而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通过阿甘的口来讲述这个故事,完整的讲述了阿甘传奇的一生。
三、 交叉式蒙太奇
交叉式蒙太奇是平行式蒙太奇的发展。交叉式蒙太奇强调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其中一条线索往往影响或决定其他线索的发展。
影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阿甘从上大学到参军再到参加越战最后到退伍的一生,同时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妮的一生,写出了珍妮为了求得荣誉,为了出名,忍心离开阿甘自己去闯荡漂泊的一生。这两段虽然是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是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使它们在叙事上呈现出互相关联的叙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让观众联想的氛围和情绪。
四、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是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场面或类似的内容在关键的时候反复出现,构成强调,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特殊效果。是在《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最多的一种:
影片开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飘飞的羽毛,影片一开头,一根羽毛飘飘荡荡,吹过民居、马路,最后落到阿甘脚下,优雅却平淡无奇;影片的结尾,阿甘坐在他母亲曾经送他上学的长凳上,目送儿子上了校车后,默默地想着什么,一根羽毛从他脚前飘起,飘向蓝天、白云之间。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飘飞的羽毛:从这部电影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生,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随波逐流,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将来要干什么,我们也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可是一个上下一个左右,我们总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要尽力去做好我们自己就可以了,不必计较太多的得失,那么我们就可以如随风飘浮的羽毛越飞越高,越来越接近天堂。阿甘的成功并不偶然的,执著与努力,成就了阿甘!
巴士的不断到站,也是一组重复蒙太奇。阿甘讲自己的故事时,镜头总是由现实与阿甘的故事交替出现,而且阿甘的听众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公交车也是来来去去,这也暗示着人生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人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能够认识便是一种缘分。
又如,阿甘小时候在车上受到别人歧视而没有座位坐时,最后只有珍妮邀请他坐在旁边;而在刚入伍时同样在上车时受骂,遭到同样待遇,最后只有布巴肯跟他一起坐。这一方面表现出世人的眼光总是庸俗的,总喜欢歧视不如自己的人,好人反而要受到欺负、讥笑;另一方面也营造一种凄凉的意境,也为阿甘与珍妮相识和报答布巴的剧情做铺垫。,还有,如电视机多次播放枪击事件;阿甘在战场上多次救出同伴;阿甘起初捕虾时,多次只是捞起一些水底的垃圾,表明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许多挫折;甘每次见到欺负珍妮的男人时,总是挺身而出等等,这些地方都运用了重复蒙太奇,将一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重复式蒙太奇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内涵由浅入深,意境由淡变浓,艺术表现力由弱变强。在《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中重复蒙太奇手法的应用,更加有利于突出主题,可以更加强有力的震撼我们的心灵。
五、隐喻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是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影片一开始白色羽毛随风飘摇的场景和结尾其从书中掉出继续飘飞的场景相照应,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导演运用长镜头对羽毛随风飘舞的描写,留给观众的是对羽毛产生的无尽想象,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泽米基斯导演在这用了一个隐寓蒙太奇。羽毛先是在空中一直飞,直到落到阿甘脚跟前,然后阿甘把它捡起放到了皮包里的一本书中。白色的羽毛的飘零就暗示了阿甘将会是一个孤独寂寞,没有自己的长久之所的人生,一生没有几个朋友。同时也是在说阿甘这个人有像羽毛那么洁白无暇的心。此外,还能理解为命运像羽毛一样飘忽不定(丹中尉的观点),但是羽毛注定会飘到阿甘脚下也注定会飘走(阿甘母亲的宿命论观点),照应了阿甘之前对命运的思考和全片的主题。
阿甘向珍妮求婚时,天正在打雷、下雨,暗示着事情并不会如阿甘所愿,也表现出阿甘遭到拒绝后的思绪很乱。另一组镜头更是意味深长,一阵冷风吹动了地面上的枯叶,镜头上摇,便看到阿甘一家人穿过树阴一起回家,路两旁的树犹如形成了一条幸福的通道,一家人正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惜的是幸福的光阴十分短暂,就像落叶一样差不多到了尽头,由此也形成了一种凄清的意境,也暗示着珍妮将要离开人世。当然,电影中开头与结尾白色羽毛随风飘荡的镜头,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六、 对比蒙太奇
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阿甘从上大学到参军再到参加越战最后到退伍的一生,同时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妮的一生,写出了珍妮为了求得荣誉,为了出名,忍心离开阿甘自己去闯荡漂泊的一生。在描写这两条线索的同时也使用了结构性蒙太奇中的对比蒙太奇,阿甘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军队严厉的训练,虽然经受住了越战时生死的考验,但看上去却有种一切都还算顺利,仿佛有神在庇护着阿甘,每次当他受到困难甚至灾难的时候,他的信念他的执著总是能帮他化险为夷,总是能帮他脱离困境,总是能帮他取得成功。而相比较他而言,珍妮的一生似乎看上去老天并没有过多的垂帘和青睐她,她就是想成为著名的歌手,简单的想法却承受了一波一波的打击和不幸。每次阿甘在受到长官表扬鼓励的时候,每次阿甘在晚上休息想念珍妮的时候,她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烦恼和无奈中挣扎。导演通过他们不同命运的对比,让观众感受到阿甘虽然智商低,可是凭他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每次都能得到授勋和被总统接见的奖励。虽然可能因为他的不善于表达而被周围的人瞧不起,可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他的一生。同时也感受到每次珍妮在向命运搏斗的时候总是被外来的因素所掌控,每次都屈服于自己坎坷的命运的悲哀。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智商仅有75的人,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傻子”,可是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体现出他本质上的善良、纯朴,可以看出阿甘是一个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的性情中人,情商和智商两方面的落差通过镜头的剪接巧妙地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镜头时,还是在讲述他们的坎坷命运时,通过对比,让观众在感情上与角色的处境紧密结合,随着珍妮的一次次与阿甘的相遇和分离而伤心,随着丹中尉的颓废而失落,随着珍妮的吸食毒品而为她感到悲哀,直到最后她年轻的生命结束感到惋惜、难过。导演这样安排,无非是想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的对比和丹中尉命运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
而且情节中也贯穿了很多细节性的对比蒙太奇,比如阿甘在回忆他在越战行军的时候,原本暴雨滂沱,可是好像被人拧紧了水龙头似的,突然星空绚烂,他仰视凝望着美好的星空。当阿甘没有缘由不知疲倦的跑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天际合一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的镜头。
时至今日,《阿甘正传》仍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其各种手法的而运用堪称经典,特别是蒙太奇的运用,正是因为各种首发的而运用,让我们可以享受到这么震撼心灵的电影。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电影上映后,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2014年9月5日,在该片上映20周年之际,《阿甘正传》IMAX版本开始在全美上映。
⑶ 举例典型的蒙太奇手法的电影
1、《美国往事》中运用平行蒙太奇。如影片面条前去营救胖子莫尔,轰鸣着的老式电梯与打手面部特写之间的交叉剪辑,以及以下一系列的镜头之间构成了一个将情绪逐步推向紧张化,营造了扣人心弦的声效与画面的过程。
发出巨大声响的电梯缓慢移动/打手警惕注视的眼睛/电梯渐渐接近目的打手所在的楼层/打举起手枪作势待发/电梯停住,轰鸣声消失,打手靠近门口,枪声响起,打手倒地。
这一组平行式蒙太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几组镜头有机契合在一起,为观众造就悬念和紧张的情绪,牢牢抓住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需求。
2、《教父》洗礼段落,这是电影史的杰作。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并存,迈克尔在教堂为自己的儿子作洗礼的同时和自己对仇人复仇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发生,剪辑到一起。血腥和神圣,生命的结束与诞生,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3、《党同伐异》。平行蒙太奇是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有关事件、场面连接起来,让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剧情得以平行发展,强化观众的悬念心态。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组接方法:一个无辜的工人被误判了死刑,当绞索套在他脖子上时,他的妻子带着州长的赦免令赶到,这就是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4、苏联影片《十月》里,有一组隐喻蒙太奇的手法: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大炮开始轰击;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在晃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大炮又一次轰击;冬宫华丽的吊灯轰然落地。用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由晃动而轰然落地。
5、爱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里,在举世闻名的“敖德萨阶梯”那个段落里,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杂耍蒙太奇是一种综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画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紧张感。
⑷ 什么是蒙太奇,列举一部蒙太奇影片中的运用
《21克》的蒙太奇手段就很精妙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那么,这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么关系呢7我们知道,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就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问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时,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力法,例如谈、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扬、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校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现在,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个左右的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联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因为每一个镜头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形态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未必能表达的新含义来。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因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o又加,把一组短镜头诽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就大不一样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入是个懦夫、胆小鬼。现在,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院俱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的人在笑。
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结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连贯起来的组织相排列,就是运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蒙太奇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影片的结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排列和组合的结构的重要性,它是把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影片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也就产生了正、反,深、钱,强、弱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A镜头加B镜头,不是A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他明确地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它之所以更象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排列的结果在质上(如果愿意用数学术语,那就是在”次元“上)水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我们再回到上述的例子。妇人——这是一个画面,妇人身上的丧服——这也是一个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可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而由这两个画面的对列所产生的‘寡妇’,则已经不是用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了,而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这个向题,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得到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就其分子组成来讲是的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附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品格结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能产生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思了。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同样指出:“上—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可见这种“电火花”似的含义是单个镜头所“潜在”的为人们所未察觉的,非要在“组接”之后,才能让入们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我们所讲的蒙太奇,首先是指的这种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关系,也包括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组接关系所产生的意义与作用等。
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没有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对蒙太奇的说明与阐述了。
21克中的三位主角的不同时间的经历穿插进行,使得电影情节布拖沓,富有节奏感。刚看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混乱,但看了一会就可以理出电影的主线,主角最后的命运归宿,也在影片的发展中讲述给观众。赞叹导演的功力。
P.S.了解蒙太奇,我推荐这部影片,不过最好看两遍。
内容多了点,但希望是你所想要的。
⑸ 蒙太奇可以创造出不同于现实时空的影视时空。请以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为例进行论述。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中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后来,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再用药剂黏合,于是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距离、角度拍摄。他们发现各种镜头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能产生惊人的不同效果。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开始,也是电影摆脱舞台剧的叙述与表现手段的束缚,有了自己独立的手段的开始。一般电影史上都把分镜头拍摄的创始归功于美国的埃德温·鲍特,认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车大劫案》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影”的开端,因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机室、电报室、火车厢、山谷等内景外景里发生的事连接起来叙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包括了几条动作线。但是,举世公认还是格里菲斯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镜头组接的技巧,使电影终于从戏剧的表现方法中解脱出来。蒙太奇在无声片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从1927年起,电影有了声音,这时电影从创作到理论都发生了一次极大的震动。画面有了声音,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的解释,电影能够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来无声片合法的许多假定性的东西,以及作者直接表达自己见解的方法,不再适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时有不少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如卓别林和雷内·克莱尔,都有一段时期对有声电影抱怀疑的态度,而理论家爱因汉姆更对有声电影始终予以否定。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而他们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蒙太奇的实验与研究上,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创作了《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土地》等蒙太奇艺术的典范之作,构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另一方面,又有人以为蒙太奇是无声电影的产物,在有声电影的土壤上已经没有生存的地位。事实说明,有声虽然限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运用,但是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银幕上的人物成为可见又可闻的完整形像,这就大大地扩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画面加上了声音,从此蒙太奇不只是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而且又有了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而所谓声音,又包括人声、自然音响与音乐三者。人声里又包括台词、解说词、内心独白以及人群的杂声。因此,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涉及画面与人声、与自然音响、与音乐的各种结合,声音与声音的结合涉及这种种声音之间的结合。由于这样的复杂性,使电影的声音构成和声画构成有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给视听艺术开阔了无限广阔的新天地(见电影声音)。电影从黑白片发展成彩色片,色彩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之一,给电影带来色彩的蒙太奇新课题,又一次丰富了电影蒙太奇的世界。⑹ 求一篇用蒙太奇分析一部电影的影评
蒙太奇运用浅析——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一部好的电影,故事要精彩,演员要表演出色,蒙太奇技巧的运用也甚为重要。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也大不相同。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就用到了很多蒙太奇手法,本文就浅析此电影中蒙太奇的应用。 这部电影中比较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包括平行蒙太奇、颠倒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等。 电影刚开始是在法庭上,安迪一边受审一边回忆案发当晚发生的事情,这期间导演就运用了叙事蒙太奇中的平行蒙太奇,不断切换在案发现场和法庭上两个时空的镜头,截取了案发当晚的片段,既叙述了安迪的获罪,又留有悬念,让观众产生疑问,为故事后来的情节做铺垫。 安迪被发现出狱的那天早上,监狱长发现墙里的洞之后,由瑞德的旁白引出,导演运用了颠倒蒙太奇。镜头回到了安迪刚开始挖洞的时候,自此开始依次展示安迪的越狱之路,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这期间一直有瑞得的旁白,介绍了安迪出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和狱警获刑的情景。这些镜头组合起来形成了电影的一个高潮,之前的谜团一一解开,包括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是藏在圣经中的。安迪在银行中取款的时候,脸上面带微笑,估计很多观众此时也都会会心一笑,不由得对出狱前后的情节设置赞叹不已。这就是颠倒蒙太奇达到的效果,讲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故事,精彩至极。 电影中有两处用到隐喻蒙太奇,让我印象深刻。一处是监狱长查房,查到安迪的时候,监狱长拿起安迪手中的圣经,走的时候说了一句“Salvation lies within.”意思是拯救之道就在其中。从后来的剧情得知小锤子就放在书中,联系到这两个画面,一语双关,巧妙至极,又不由得对安迪的镇定感叹不已。另一处是监狱长的遮住保险柜的字绣,“审判即将到来”,正好说的是监狱长即将得到审批,正义得到伸张。 另外,再说说镜头的切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是安迪被关了两个月监禁之后,出来后和瑞德在墙下谈话那一段。这个地方,安迪对瑞德说了他出去的计划。这一段的镜头都是特写,比较缓慢,音乐也比较舒缓。镜头在两个人之间切换,让人感觉对方说话的时候望着他,让观众感受他们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安迪,谈到出狱的时候脸上流露着憧憬,仿佛已经出狱了;然后是瑞德,瑞德在听安迪讲的时候,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这些都增加了剧情的紧张程度,与接下来的剧情对比,产生很好的发差效果,使故事更深入人心,这里导演用的就是对比蒙太奇。 当然,电影中用的镜头剪切、组合等还有很多地方,这些地方和这个故事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精彩的效果。此次,就做这些简单的探讨。
——借用网友fcong的原创
⑺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开头段蒙太奇分析
周传基老师不止一次提到过,在西方,电影名词起源与运动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画面对于观众的生理与心理上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电影本身就是运动,任何令观众感到乏味的电影,一定是在拍摄中没有处理好画面内容上下左右纵深三维方向的运动。《西西里》独具一格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在电影起源地欧洲上成长起来的朱塞佩多纳托雷导演对电影运动本质的深刻掌握。而运动,则构成《西西里》中蒙太奇运用的基本逻辑。
《西西里》的开场既是一个缓缓地降镜头,勾勒出西西里岛二战前期的小镇一隅,同时一辆军车载着高声宣传二战的军官由画面深处缓缓驶来。
这一个镜头已经包含上下纵深方向的运动,打破单一的二维平面空间,符合电影的运动美学需要。镜头结束时左右方向运动出现,军车右转向,同时近处路人在镜头前的一个遮挡,影片毫无剪辑痕迹的过渡到第二个镜头。
旁白于此时出现,并承担起起串联第二第三两镜头的重任。声音在蒙太奇剪辑中一直有着不容忽视的功用,导演在后半段还有应用。
在修自行车那场戏中,先给一个交代三人对话场景的关系镜头,同时利用当下一个镜头起幅吸引力大于上一个镜头落幅能自然擦出剪辑痕迹的理论,给修车大爷一个下蹲的动作自然衔接到小男主角的全景。再之后父亲的眼神跟老大爷搭上,形成轴线,一组正反打自然接上。
之后的一组镜头显得典型有趣。当然,所有的镜头都包含着自右向左的水平运动,剪辑顺势以此为骨架安排镜头。先是小主人公骑着自行车自右向左行来,下一个缓慢的升镜头因为画面内自右向左移动的人群与上一个镜头完美衔接。第三个镜头本身既是自右向左运动着的。越过本段中刺眼的第四和第五两个透过旗帜摄向群众镜头,你会发现之后的小男孩骑车子的段落依旧遵循着自右向左的运动原则,剪辑依旧舒畅无比。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的几个镜头。
诚然有惯用的镜头前遮挡这种擦出剪辑痕迹的手法,前两个镜头还有升镜头这种运动方向的吻合,但最终撑起整个叙事剪辑的却是影片中的不间断的声音。不论是群众的欢呼声还是广播的声音都使得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合理化。上面三个镜头出现,因为广播声音的关系,观众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探寻声音的来源,因此注意力绝对会放在音响上,这时像第三个镜头那样景深变化因为突出了观众一心探寻收音机而使其忽略镜头剪辑,自然的实现了剪辑痕迹的擦除。
声音的妙用还在于它可以作为时空的标杆。本小节的后半段,影片进入交叉剪辑阶段,小镇、男孩、玛莲娜、炙烤蚂蚁的小伙伴四个时空交错在一起,正是因为连续不断的广播的声音,才使得观众能够清楚的感知到这是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发生的事件,给了本段交叉蒙太奇一个合理逻辑。
交叉剪辑之后,男孩的时空终于与小伙伴们的时空相遇,叙事线归一,经典的好莱坞三镜头法出现。视线对上,轴线形成,正反打开始。
本部电影多次运用正反打,最经典的一次运用在男孩第一次见到玛莲娜之时。
如果说镜头越多,戏剧张力越大,情结越接近高潮,玛莲娜的出场无疑掀起了一个小波峰,一段玛莲娜走过小男孩们的戏,导演雹袜中运用正反打,带关系越轴,整整剪出14个镜头。
之前介绍的镜头都属于叙事蒙太奇的范畴,镜头前后具有衔接性,连接方式不外乎镜头运动方向一致,镜头内部被摄物体运动方向一致,视线相遇自然发展出来的正反打,下一个镜头的起幅吸引力大于上一个镜头落幅的吸引力,遮挡等等方式。电影百年发展总结出的主流剪辑手法几乎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经典案例。相较于剪辑风格略显沉闷的《海上钢琴师》,《西西里》可以说快了太多太多。不过,平行蒙太奇也好,交叉蒙太奇也罢,都是为叙事做准备的,那么,第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呢?
很简单,主要两件事。第一,二战即将爆发,墨索里尼政府宣布参战,意大利即将陷入战争泥潭。这是美丽传说的时代背好判景。第二,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还记得前源山面提到的不和谐的两个镜头吗?
这两个镜头显然并不属于之前连贯的叙事蒙太奇的那组镜头中,放入其中甚至有些突兀。实际上,这两个镜头属于非叙事性蒙太奇。不妨结合本小节的叙事目的解释。第一小节前半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二战快开始了,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即将步入战争泥潭。但贯穿始终的欢呼声似乎在提醒着观众,意大利的民众对此并没有反抗、恐惧等情绪,相反的,人们居然沉浸在亢奋中。这两个非叙事性蒙太奇镜头显然暗喻着,意大利民众,已经被墨索里尼政府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所笼罩,变得好战偏激不理智。
同样的,在交叉蒙太奇段落中,属于玛莲娜的镜头与其他镜头也并不和谐。
这三个片段虽然依旧以广播声作为串联,但是因为未遵守其他镜头自右向左的运动逻辑而跳脱开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把它归在非叙事性蒙太奇蒙太奇中,看似与本段叙事毫无关联,实际上内在有着深刻意义。
依旧结合叙事分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男女主人公相遇。而电影中重要人物出场必然要精心且特别。于是,导演为玛莲娜安排了一个极隆重的出场。秀发、高跟鞋、丝袜,恐怕一个正常男人对女子的所有关于想象都在于此,一个美丽女人致命杀伤力也近在于此。这三个符号化的片段概括出玛莲娜全部的特征,美丽。甚至人们还未见到她本人全貌,美丽的种子便悄悄埋在观众心底。有此铺垫,我们的小男主人公初见玛莲娜便为其倾倒,甚至整个小镇的男人都为其倾倒,虽然表现形式是荒诞的,但逻辑上却合情合理。
在这里,非叙事性蒙太奇为叙事性蒙太奇做出了有理、有趣的补充。
最后想说的是,朱塞佩多纳托雷导演一直凭电影中满满的温情取胜,并非以独特的剪辑风格或新颖的蒙太奇手法见长。观看他的片子,能带来震撼的永远是情怀而非技巧。欧洲一向大师汇聚,艺术片盛行。朱塞佩多纳托雷导演的片子与之相比似乎略显直白,但就是用这样简单的叙事手法,他偏偏能拍出令人仰望的高度,别具一格的风情,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吧。
⑻ 运用蒙太奇 长镜头分析一部电影
战争之王》开篇就是一个长镜头,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俄罗斯方舟》,一镜到底,中间没有动一剪子,堪称变态。
《400击》最后那个长镜头非常著名
《赎罪》太刻意了,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了
《人类之子》战争片,三个很长的长镜头
《蛇眼》从影片开始在长达13分钟的时间里,镜头一直跟随着尼古拉斯.凯奇移动
《不可撤消》99分钟电影只有10个长镜头
其余如《大事件》《悲情城市》 《恋恋风尘》 《海上花》 《霸王别姬》《撒旦的探戈》《夺魂索》《冬荫功》等等。
⑼ 蒙太奇手法分析《雏菊》
关掉声音,这时,你看到的是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情语言,影片一开始就是推镜头,画面的淡入淡出。接着又是缓缓平移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蔓延开来的绿色和大片大片盛开的雏菊。对人物的近景,大特写也十分仔细,在枪战过程中还使用了摇镜头,使画面富有真实感。
在很多地方也用上了蒙太奇的手法,使得画面表现得丰富复杂。演员的真情表演是更不用说,我特别喜欢杀手第一次看见惠英对男的笑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贴切地表达了他内心世界。
《雏菊》就是这样流畅的镜头语言,适当的自然光线,毫不做作的表演,情到深处的反应,动情简练的对白,切换自如的画面背景,还有韩国爱情片一贯的唯美风格。影片结尾,“不管怎么样,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似乎这句话是的多余,但是这句话大大的改善了此时观众的悲伤心情,在尾声添加一点希望,这一点在很多韩国的电影和电视剧里面都会用到。
(9)蒙太奇分析一部电影3000扩展阅读:
只要闭上眼睛想起《雏菊》,眼前就是朵朵的雏菊。在阳光的照耀下,很灿烂,天空纯净的如同慧英的心,风在慧英的奔跑中将草地染成绿色的湖,绿草茵茵中朵朵雏菊随风摇动。故事中爱情的悲伤。
人生的灰暗,残暴的血性,好像被排斥在记忆之外。因为这个故事已足够让我欢喜和感动,或许也有人会说,女主角没有见过男主角怎么就认定那就是他,就是她所爱的对象,她等的不是那两个男的,等的只是雏菊而已。
我们这世界上需要的是感动,一切一切的偶然和不确定,才让我们的生活本身更有意义和活力!我觉得女主角在等的是什么已不重要,男主角的行为和现在残酷的现实符不符合也不重要,只要你觉得它是一个感动你的故事就可以了,只要你觉得它符合你心中的乌托邦,说明它已经达到它本生的价值了。
或许,对于我来说,我更看重的是这部影片的曾经美好和这部影片本生想表达这段纯洁的真爱。以及对我内心留下的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我只要记住美好的画面,当自己累的时候看看,心里的难过和悲伤全都消失了。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治愈我。
⑽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哪些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霸王别姬,飞屋环球记,星际穿越,风声,美国往事。
1、霸王别姬
风声是中国内地谍战电影的经典之作,在这部电影中,对于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十分讲究,并且由于情节紧凑,故事的连贯性强,蒙太奇的使用非常密集,这也增强了研究这部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价值,因此研究这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对于我国内地谍战电影的发展十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