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七十七天》中可以看到五座高山,包括珠穆娜玛的那条路,那个地方在哪想去
那个地方叫做加错拉山口,在往珠峰的路上,到了加错拉垭口最高的地方不沿着道路走,直接左转再往山上开,可以开到山顶,山顶基本上是个比较平的观景台。还有块景点说明的,附图是我当时经过拍下的观景说明。这里看到的珠峰没有电影中那么大,毕竟还是有些距离的,电影中拍的我是觉得应该是到珠峰大本营或者更往里面走点了。
2. 电影《七十七天》是在西藏哪些旅游景点取的景的
民歌
八宿县流传至今的藏族民歌有情歌、颂歌、劳动歌、酒歌等。
情歌
多以赞美、追求、怀念作题材,歌颂永恒的爱,鞭挞朝三暮四的丑恶灵魂等。节奏较自由,连音、装饰音、依音多,尾音长,或高昂激越,或忧伤委婉。
颂歌
颂歌的形式多样,有赞美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有颂扬家乡大好河山的,有歌唱祖国和人民生活的,也有赞颂活佛及名门的。另外,修建房屋、婚娶、集会或节日等,都有颂歌为之助兴。颂歌体裁有叙事歌、抒情歌等,取材广泛,曲调短小;歌词讲求工整对仗,以怀念忆旧为最多。如《歌唱党的富民政策》歌词:“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脱贫奔向小康”。
劳动歌
直接反映人们生产劳动中的精神面貌,曲调与唱词单纯而原始,大多表现劳动节奏,协调合作,鼓舞情绪,听来常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昂之情。有《打墙歌》、《打麦歌》、《耕地歌》等。
酒歌
流行于八宿各地。曲调短小,简单易唱,过去用于宴请豪门权贵;民主改革以后,多用于婚娶、喜庆、节日、联欢、请客迎宾等。主要有齐唱、对唱、独唱等形式。
八宿县舞蹈
八宿县流行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锅庄和热巴舞,还有弦子、卓等民间舞蹈。
锅庄
“卓舞”又称“锅庄”,锅庄是卓舞的俗称,锅庄译成藏文叫“嘻”,“卓”是藏语的译音,它是指藏族远古产生的流传在昌都一带的以脚步动作为主的民间舞蹈形式。卓舞作为一种具有群众基础性的集体民间舞蹈,一般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喜庆节日、平时均可跳,农牧区、城镇、宅内和宅外都可跳。男女老幼皆可随意加入或退出跳舞,是人们庆祝丰收等喜庆活动时的篝火圆圈舞。锅庄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
热巴舞
“热巴”,本意为粘着的长发辫子,后引申为璎珞状的网穗服饰,再后引申为表演“热巴”的人或“热巴”艺术本身。“热巴”艺人自认是圣者米拉日巴的信徒,所以他们自称为“热巴”。现流传的“热巴”舞是指用鼓和铃伴奏,融民族说、唱、舞和杂技、气功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它包括舞蹈、朗诵、戏剧、杂技、武术,全套表演需5个小时左右。
古庆(跳神舞)
古庆是寺庙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进行的一种祭祀舞蹈,通俗的说法叫“跳神舞”,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无病无灾。
八宿县乐器
又名八宿寺。由宗喀巴弟子格巴·坚赞生格创建于藏历水蛇年(1473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内保存有达萨活佛的袈裟3件,乾隆皇帝赐给达萨·呼图克图活佛的瓷瓶5个,还有1748年第七世达萨活佛阿旺洛松·巴登江村在北京雍和宫作为堪布传授格鲁派教义时,乾隆皇帝赐给的剌绣彩色百龙图、海狮图各1幅,均宽2米,长7米,为青丝剌绣而成,属罕见珍品。寺内还保存着七世、十一世达萨活佛和内蒙格西的灵塔3座,塔内高2米,银制鎏金。
3. 听说国庆期间很多人去了德丰利达投资出品的电影《七十七天》拍摄地去玩了,好不好玩
我也听说了,很后悔这个国庆长假没能去西藏走走看看。据说德哗慧丰利达打造的《七十七天》拍摄地高原湖泊水清澈湛蓝,没有波澜。细看之下,它像是落在乱雹答荒原上的“调色盘”,不单调也不枯燥,让人联想到天空之镜肆带。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4. 听我讲《七十七天》
电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的。藏语“羌塘”,藏北无人区, 意为“北方的空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酷寒的高原。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欣赏影片中拍摄到的高原美景,雪山冰川、戈壁沙漠、河流盐湖……地况错杂,美得纯粹,美到极致!我这辈子所不可及的地方如此雄奇瑰丽,着实令人震撼!我听配乐赏景,想着心事。我不想去理解男主关于梦想和自由的想法,因为,我来看了,就是有把握自己能懂,在观影中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就好。
男主进入没有人烟、没有后援的羌塘,心里这样想:“这是不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旅程?”他做出决定之前应该认识到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非同寻常的旅程。他不仅经受高寒缺氧,还要抵抗卜指得住恶劣的气候变化,面临野兽的突然袭击。开始是一场沙尘暴铺天盖地而来,接着遇见了野牦牛、狼、熊,为了躲避野兽,他一路狂奔,很多次从沙丘上滑落下来,行囊四处散落,狼狈不堪。有一次,他躲在狭小的帐篷里紧握一把小铁锅和在帐篷外久久不肯离开的恶狼搏斗,场面十分激烈,令人不寒而栗。最后是他吹响了哨子,狼才离开。还有一次,他离开帐篷找水,走不远就遭二狼夹击,它们虎视眈眈,步步逼近。情急之下,他把口袋里的鸡腿扔出去,引开了它们,拼尽全力跑回帐篷,才转危为安。水是生命之源。一路上他喝过湖水、河水、雪水,但是有那么几天,他到处找不到淡水,只能喝自己的尿。他再也找不到水喝,渴得浑身乏力倒在帐篷里。夜里,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高高举起。影院传来几声唏嘘:钱在此时此地只是废纸,救不了命!第二天,他把昨天剩下的尿喝了又吐了,抬眼一看,地上全白了——啊,下雪了!他啥都不想,捧起地上的积雪放嘴里嚼。他复活了,骑着自行车在雪地上欢呼、转圈,似乎重获新生!他还遇到洪流,刚刚还踩着沙地,洪流很快就包围了他,他站立的地盘不断缩小,最后就像一叶扁舟,上面站着他和不知哪里来的一只小狼。他把四五袋行囊都背在身上,河水及腰,艰难地趟到了高地上。天冷极了,当他哆哆嗦嗦把外套穿上时,望见了孤单无助的小狼正惶恐地站在“小舟”上,看样子很快就要被淹没了。他又把外套的拉链拉下局裂来……画面就切换到他推着单车,小狼一路跟随着他了。他本不乐意,可是就在他再回头看的时候,一只雄鹰俯冲而下,他不顾一切往小狼冲去,捡起石头使劲扔老鹰,把它吓飞了,小狼获救了。从此,小狼就被他安放在背包里,露出个头来,和他同行了。他们遇上了龙卷风,自行车、行囊都被卷走,当风过时,他身体的大部分被沙子覆盖了。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食物,没有帐篷。饥饿侵袭了他的肉体,他一动不动地躺在璀璨的星空下,昏昏沉沉。夜幕降临,狼群来袭!可是,即便他知道也没有逃跑甚至抗击的气力。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狼警觉地护住男主,朝着星空嚎叫,狼群散去。第七十七天,他带着小狼放弃横穿羌塘,决定去翻越昆仑山。没有完成,但是77天的探险本身就需要足够强烈的愿望,足够强大的心理,足够坚强的意志,他给了生命一次最奔放的自由!
男主这样执着地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我想,这部电影安排个女主,就是来和男主对话的吧。女主在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拍星空,摔到胸椎,高位截瘫。后来哪里也去不了,就留在拉萨开了个旅馆。与男主偶遇,特地开车送了他一程。路上,男主带她再次去看了冈仁波齐,珠穆朗玛峰也翘首在望。他们在那宝蓝色的湖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交流。男主说,有的人活到30岁,80岁才埋,他就是要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女主送礼他一件信物,是个曾给她带来幸运的哨子,然后坐车里和即将踏入羌塘的男主挥挥手,说:“我等你活着回来。”
我眼里的《七十七天》就是这样了,情节并不复杂,拍成纪录片也是可以的。总有一些人坚守自己的理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上周四看一档电视节目,沈阳72岁的谷向东和高志侠这一对夫妻18年来开着自己改造的房车走遍祖国各地。采访时,老人家说,做什么都不算迟。有一次,他们还开车去海拔四千多米的藏区,半路翻了车,修了三个月又继续他们的旅程了。这种走出去的勇气,这种追求梦想的激情,令人羡慕和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型腊配,来一次抛开一切,实现个人梦想的洒脱。责任、担当、牵挂,让人总是把诗和远方交给了未来的未来。不过,我想啊,去不了大西藏,也可以到乡间小道上去散散步,也会是小小的满足。就如我想看一场唯美的电影,就立刻行动了。这总能做到,且也满心愉悦。
5. 电影《七十七天》生命的华丽
电影《七十七天》讲述了男主人公历经七十七天独自横穿西藏北方无人区——大羌塘的故事。电影里没有超酷的动作场面,没有柔情的爱恋场面,没有诡异的情节场面,更没有残忍的博斗场面,更多的只是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跋涉的场面。
单调吗?不,相反,它既真实又华丽,既英雄又神圣。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另我们难忘,大羌塘的神奇与瑰丽之美时时冲击着我们的眼睛,涤荡着我们的心灵。纯净、圣洁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观看你时的感受。
电影除了真实的画面美外,音乐的美也是非常振撼。男主人公从第一天进入羌塘无人区到最后走出困境,中间的每一处音乐都让我们沉醉。音乐的美伴着画面的美和男主人公的内心一起跋涉在荒原中,或欢乐,或高亢,或悲伤,或低沉……。
电影在表现人与兽的关系时,不管是男主人公开始遇到的狼和藏棕熊,还是中间遇到的落单的野牦牛,还是最后被他救起的小狼崽,都表观的很人性化。在男主人公的眼中,动物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你对它没有敌意,它也不会那么凶狠。如果你救了它,它还会知道回报。
电影《七十七天》是根据作家、旅行家杨柳松创作的游记《北方的空地》改编而成,导演为赵汉唐,主演为赵汉唐、江一燕。在电影中,江一燕扮演的女主人公——蓝天,在男主人公七十七天横穿羌塘的旅行中以回忆的方式穿插出现。回忆讲述了他们俩相识、相知的美好过程。
如果说男主人公独闯大羌塘是英雄,是实现自我的挑战。女主人公蓝天则是传奇,她原本也是一个酷爱户外挑战的女汉子,一次为了拍摄高原星空不慎摔伤而瘫痪,之后她并没有萎靡不振,放弃生活。而是坐在轮椅上重新学习一切生活技巧,并在拉萨开了一家旅馆,为热爱户外探险的人服务。开车、演讲、旅行……,生活在她面前死而复生。她让男主人公钦佩,另我们赞叹。
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生命的华丽在影片中以平淡的旅行镜头娓娓道来,这也许就是电影要传达的最本质的东西。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旅行会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
影片中,男主人公一个人,一辆自行车,六个户外背包,开始了孤独地旅行。目的地,竟然是中国最大的荒原无人区——大羌塘。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荒原。
大羌塘,人类生命的禁区。那里气候恶劣,常年高寒、缺氧,并有狼、野牦牛、藏棕熊等猛兽出没,地质灾害严重。有人曾经独闯过,选择纵穿,因为距离短,路线相对比较成熟,容易得到救援。而电影的男主人公却要选择横穿大羌塘,不仅距离长,危机四伏,而且很难得到救援。之前无人敢尝试,他却要独自前往。
是失恋了,想不开?想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都不是。他要横穿羌塘,没有理由,只是向往那片圣地,想去,就行动了。
去,有可能成功,他将成为历史上单人以自力方式横穿羌塘的第一人,也有可能失败,命丧荒原。这些他都考虑过,因为痴迷,因为梦想,因为自由,他毅然朝着心中的那片圣地出发了。
影片开始镜头,青藏高原西端至高点——界山达阪,海拔5248米。远处,海蓝的天空上飘着大片的白云,天空下闪耀着巍峨的雪山。近处,广袤的平原上,一辆绑着背包的自行车倒在地上,旁边是一顶支起来的单人帐逢。我们的男主人公躺在帐逢里不住地咳嗽,旁边烧着开水。一个藏族巡防官兵走过来,询问他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看到他不住地咳嗽,赶紧让另一名官兵从远处的卡车上给他拿了2盒感冒药。
男主人公看着卡车逐渐远去后,他赶紧收起帐蓬,推着自行车朝着无人区深处走去。第一天,他沉浸在探险的欢乐中,眼前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他欢喜,太美了!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带给他的振撼。
横穿羌塘的第一天,夜晚他宿营在江边,在帐蓬里用笔记本记录下了他的所见、所思、所想。
影片最后,第69天,海拔5248米,男主人公在沙漠遭遇巨大龙卷风。帐蓬、自行车和人一起被卷在半空中摔下来,他伤了一条腿。他已彻底断粮了,夜晚点起篝火,看着火光前的小狼崽,他有了疯狂的念头。最终,他打消了那个念头,他不忍心杀掉半路一直陪伴它的小狼崽。
第75天,海拔5598米,他饿得几度眩晕,拄着拐在沙漠上艰难地行走,他想赶走小狼崽,但它就是不愿离去。
第76天,海拔4550米,他已没有气力行走了。夜晚昏倒在星空下,他似乎看到了微笑的蓝天,听见她讲述自己摔伤时的感受。一道闪电过后,一群狼突然出现在他的不远处,小狼崽一声接一声地哀鸣,似乎告诉狼群,是眼前的这个人救了它,狼群离开了。
最后一天,屏幕右上角没有出现第77天和海拔多少的字幕,只是蓝天在拉萨的客栈里从轮椅上站起来,伸出手像要迎接他。至此,电影结束,给人以暇想。游记《北方的上空》男主人公在最后一天得救。
影片的中间,男主人公遭遇缺水喝尿、前后狼夹击,偶遇藏棕熊、落单的野耗牛袭击、洪水泛滥等情节,每一处都是那么真实,另人沉思。
生命的华丽,并不是享受荣华富贵,享受鲜花与掌声的包围。而是在人生的漫长旅行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6. 电影《七十七天》里的盐湖究竟是哪里
扎布耶,西藏唯一的红色湖泊,一般自驾游游客会很难找到这里的,知道的人也不多,并表示许多在西藏做导游的外地司机也不知道这个湖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