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龙演过什么电影
1、1978年以电影《蛇形刁手》、《醉拳》确立功夫喜剧的表演风格。
2、1980年自导自演的动作片《师弟出马》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
3、1986年自导自演动作片《警察故事》,该片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4、1992年凭借警匪片《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5、1993年凭借警匪片《重案组》蝉联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6、1995年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好莱坞,该片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
8、1998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
7、2001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
8、2005年凭借警匪片《新警察故事》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
『贰』 石天演过什么电影
石天中国香港影视演员。导演、制片人。1950年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所。专修电影技术与演技。毕业后1973年主演了《桃李春风》、《北地胭脂》、《愤怒青年》等影片。1973年后相继在嘉禾、许氏以及台湾长弓等影片公司任演员。1978年参加拍摄《蛇形刁手》、《醉拳》等功夫片。1980年与麦嘉、黄炳耀合组奋斗影片公司,后扩展为新艺城影业公司。任演员、制片、导演。曾任香港影坛重要喜剧功夫片《最佳拍档》系列电影的制片人。1983年始任导演。
参与影片:
财叔之横扫千军THERAID(1991)
红场飞龙TheDragonfromRussia(1990)
八宝奇兵TheyCametoRobHongKong(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难兄难弟(1982)
追女仔(1981)
最佳拍档(1981)
老虎田鸡(1978)
三进山城(1965)
香港老牌演员石天,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是东海集团股东,
石天:野心化动力
〔事业———电影〕
野心·奋斗·诚实
猛一提“野心”二字,似乎总会让人想到野心家之类的阴险角色,其实,野心也是一种动力。
石天就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当年还是一个小孩的石天就特别喜欢看名人的自传,看他们的失败与成功,看他们的人生经历,慢慢的,他确立起一个目标,一定要在社会上功成名就。小小年纪的石天,做梦都梦到自己发达。那时,年纪轻的人要获得成功,通过娱乐圈是一条捷径,而石天在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活跃分子。1969年,他加入了邵氏影城,当时邵氏是香港最有规模的影城,他选择让自己在一个好的摇篮里面成长。
石天说,“那时我很年轻,二十岁左右,没有太多角色,当时男角讲究成熟倜傥、英俊潇洒,俺老人家没有到那个分量,演不了,只好学习一些幕后的东西。由于向往成名成家,所以也比别人努力”。
“邵氏影城是当时惟一有训练班的组织,从外形、潜质、语言、化妆、动作等各方面进行培训挖掘,大概学了一两年。当时因为没有现场收音,需要幕后配音。一出戏三四百元,9个小时录一天,三天就录完了,一天配两组,又好玩又赚钱,也不用怎么花钱,所以存了不少钱。那时候也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天天看别人表演,也看会了课堂外的东西,别人的长短我都学到了,灯光、摄影、构图、布景、服装什么的,非常全面。”
在邵氏影城呆了七年后,石天就到外面以自由演员的身份发展,成龙当时已经很红,一些喜剧动作片,如《蛇形刁手》、《醉拳》,非常好,当配角的石天等当然也就红起来了。
“我也被定型为喜剧动作演员,在电影界也算是功成名就了,野心也更大了。”
由于怕一个人辛苦,石天和几个好朋友———光头佬麦佳、编剧黄百鸣等于1979年开始了新艺城电影公司,开始拍创业,吴宇森《滑稽时代》就是他模仿卓别林的一部戏,还有《欢乐神仙窝》,走的是喜剧家庭路线。
石天说:“《追女仔》是我老人家第一部变成时装人,非常现代化的一部戏,一个大改造。当时第一场招待记者试演的时候反应不大,所以非常紧张,能否卖座就看午夜场,这是一个指标,观众的反应都很直接的,但是在午夜场的时候却爆棚了。”影片收得了上千万的票房,打破了当时的记录,后来,《最佳拍档》、《搭错车》、《倩女幽魂》、《开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先后出炉。
在石天他们的苦心经营下,有中国人的地方无不知道“新艺城”。
〔经商———房地产〕
赚钱·买房·投资
拍电影后期的石天已经兼做房地产了,那时石天对房地产行业不太懂,只是做些房子、铺位的买卖,赚个差价。
纵横商海的石天如今说,其实投资房地产跟电影一样,本身就是期货。
拍《英雄本色·第二部》的时候石天在美国纽约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和金融方面的书,全部都死K了一遍,他以前是绝对不会看的。从那时开始,他潜心研究经济,开始慢慢明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了。“学电影时给我打好一个非常强的预估市场的能力,当研究了金融、房地产业后,懂得了如何把这种感觉融入到其中。美国的期货、指数,香港的股票我都参与。1993、1994年在泰国投资度假休闲中心,过程比较久,不幸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差点被打垮了。”
经历了许多事情,石天说,现在对人生看得很淡了,跟年轻时不太一样。
〔生活———三爱好〕
高尔夫·雪茄·咖啡
生活中的石天有许多爱好,不过高尔夫、雪茄、咖啡是他的最爱。
打高尔夫,石天通常在沙河、深高这两个场,比较方便,球场挺好的。
石天说,香港那边没有球童,以前只是打打球、吃吃饭就走了,现在爱流连了,打打球,交交朋友。
打球跟人生一模一样,很累,每次打不可能都落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去跟别人比,“为什么同一个村子里来的,为什么他就比我好呢?”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使自己和别人发展不一样。
2转帖石天:野心化动力
除了打打高尔夫,石天的另一爱好就是喜欢抽雪茄,雪茄是丢不下的。抽了20年的雪茄,石天总是不时用火机,一不吸就很容易灭了。
石天的衣袋里常常装着两种雪茄,里面都是最好的古巴雪茄,石天最喜欢的是高希霸,味道特别醇,香味很特别。很多人说抽雪茄是身份,是品味,其实未必,“我只是享受这种感觉。毕竟两三百元一根,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但是它给了我一种享受,不同味道,不同品质的效果,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品味。
“我抽雪茄不往里吸,只是闻闻那个味而已,享受那种感觉,浓浓的烟草味道,的的确确的烟草味道,雪茄文化说来话长,每根雪茄都有它美丽的传说,最简单容易记住的就是,每根雪茄在它的原产地都是通过那些美丽的女士在大腿上把它搓成的。”
当然,石天也爱喝咖啡,爱喝不加糖、不加奶的EXPRESSO,味道比较浓。
〔个人简介〕
石天,祖籍天津,57岁。3岁开始到香港生活,从小受港式教育。1969年加入电影这一行,继而开始他成为中国电影界名导演、名制片人、名演员的成功之路,曾与黄百鸣、麦嘉组成名震亚洲的新艺城电影公司,拍出多部享誉中外,影响至今的优秀影片,如《滑稽时代》、《欢乐神仙窝》、《追女仔》、《最佳拍档》、《搭错车》、《倩女幽魂》、《开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是出自新艺城之手,身为老板之一的石天参与了其中幕前、幕后的工作。后来,他又涉足了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石天物语〕
诚心待人。不要跟人耍花招,弄虚作假;
在一个社会里,出外靠朋友。困难的时候,你要真诚地去告诉别人,他会诚心地去帮你;
人一定要往前看,不能往后看。忘记别人欠你多少钱,他有,他会还你,没有,你催也没有用,下次碰到了他不好意思还会请你喝杯咖啡;
人不要怕老,对待年轻的把他们当弟妹子女看,只要我懂,我一定会告诉你;
吃亏就是占便宜,你从他身上学了一招,你已经学到东西了。不要怕吃苦,比别人多做一点事会怎么样呢?他为什么不做,我怎么又要做呢?上级第一天看不到,第二天看不到,但是总有一天会看到。下回你就有机会升迁。本版图片均由石天提供
57岁,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意味着退休,意味着含饴弄孙,但石天是个例外。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一个信条:奋斗!
从电影到地产,从赚钱到生活,从香港到深圳,他完成了人生旅途的一个又一个跨越———
『叁』 成龙电影都有哪些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
《秦香莲》1964年
《和我痛饮》1966年
《领悟禅宗》1968年
《精武门》1970年
《广东小老虎》1971年
《巾帼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气道》1972年
《金瓶双艳》1972年
《顶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贼》1973年
《龙争虎斗》1973年
《码头龙虎斗》1973年
《香港过客》1974年
《花飞满城春》1974年
《喜玛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龙大师》1975年
《少林门》1975年
《新精武门》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风雨双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剑花·烟雨·江南》1977年
《铁拳僧》1977年
《天杀星》1977年
《飞渡云山》1977年
《点只功夫▲简单》1977年
《蛇鹤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闯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龙拳》1978年
《龙腾虎跃》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只疯拳》1979年
《奇异双人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师弟出马》1980年
《杀手壕》1980年
《炮弹飞车》1981年
《龙少爷》1982年
《迷你特攻队》1982年
《忍者战争》1982年
《A计划》1983年
《炮弹飞车续集》1983年
《奇谋妙计五福星》1983年
《快餐车》1984年
《黑带双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响》1985年
《威龙猛探》1985年
《龙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龙兄虎弟》1986年
《坏小子》1986年
《A计划续集》1987年
《对不起》1987年
《飞龙猛将》1987年
《警察故事续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缉犯》1989年
《奇迹》1989年
《群龙谱》1989年
《艺人的反抗》1990年
《龙兄虎弟续集》(又名《飞鹰计划》)1990年
《双龙会》1991年
《火烧岛》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灭火群英》1992年
《超级警察》1992年
《西域雄狮》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猎人》1993年
《S计划》1993年
《重案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红番区》1994年
《霹雳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简单任务》(又名《白金龙》)1996年
《一个好人》1997年
《好莱坞烈焰》1997年
《我是谁》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时刻》1999年
《赎金之王》2000年
《特务迷城》2001年
《尖峰时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赎金之王2》2002年
《环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飞龙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时空破坏者》2004
《神话》(2005)
《尖峰时刻3》(2007)
《功夫之王》(2008)
《新宿事件》(2009
《寻找成龙》(2009
《功夫梦》2010
《邻家特工》(2010)
《大兵小将》(2010)
《新少林寺》(2010)
『肆』 金瓶双艳的剧情简介
西门庆(杨群饰)是个性虐待狂,虽已有一妻三妾,仍到处猎艳。看上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胡锦饰)后,西门庆在贪财的王婆的说明下设计令潘金莲上钩,后三人又合议出毒计杀死了武大郎。被西门庆纳为妾后,为保地位,潘金莲开始不断配合西门庆尝试种种变态性行为。遇上友人花子虚(田青饰)之妻李瓶儿(恬妮饰)后,西门庆色心再起,终用卑劣手段将李瓶儿和花子虚的钱财一石二鸟弄到了手。多出强劲敌手李瓶儿后,不甘就此失势的潘金莲为夺西门庆更多欢心与她展开明争暗斗。
『伍』 邵氏风月电影(邵氏风月片里的东方风情)
1982年,根据同名连载专栏改编的《三十年细说从头》上映,导演李翰祥在片中大胆戏说自己从影30载的秘闻趣事。
李翰祥说:「人生如戏,谁的戏都有掌声起落的时候,谁的戏都有落幕的时候。」
作为李翰祥在邵氏拍的「落幕」作品,电影重现了邵氏的黄金时代——虽然猎奇感远甚历史感。
80年代,伴随着李翰祥的辞别,邵氏时代也在走向谢幕。作为香港电影行业的黄埔军校,巅峰时期邵氏发掘的众多导演演员,后来也成了邵氏走向衰落的引子。
胡金铨出走台湾,邹文怀何冠昌成立嘉禾电影,培养出风光一时的李小龙、成龙、张曼玉、洪金宝、陈可辛等顶级巨星和名导,邵氏的光辉日渐暗淡。
70年代邵氏「风月片」的兴起,未尝不是邵氏开始由巅峰走向落寞的转折点。
但如今回看,大概也只有邵氏时代的禁片能称得上「艳情而不色情,风流而不下流」,配得上「风月」二字。
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要到1988年才得以确立。从那之后,才有了如今人们常识的,囊括色情血腥暴力在内所谓「三级片」的概念。
在那之前,作为港产香艳三级片前身,邵氏风月片其实已经兴盛了好十几年。
邵氏风月片潮流的起点,是1972年上映的风月喜剧《大军阀》。这场合作起始于70年代初李翰祥和邵氏两方的经济困局。
1963年,李翰祥出走台湾成立国联影业。正欲大展宏图,却遭遇金主爸爸陆运涛(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老板)坐飞机在台中丰原神冈失事。
失去靠山的李翰祥后来在票房上接连失利。1971年,创业失败的李翰祥再度返港,开始拍骗术题材小成本电影挣钱。
当时邵氏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吝啬分成,邹文怀何冠昌带着一群邵氏同僚出走,另起炉灶成立嘉禾。之后邵逸夫又走眼错失李小龙。
很快,在嘉禾王牌——李小龙功夫片的重创之下,邵氏开始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为拯救危机中的邵氏,邵逸夫主动请回了曾经的摇钱树,开创过一代黄梅调电影热潮的李翰祥。
而李翰祥试水的风月喜剧片《大军阀》,就是回归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北洋政府时期诸多逸闻趣史,李翰祥打造了经典的军阀大帅庞大虎形象,也捧红了之后20年里香港最重要的喜剧演员——许冠文。
作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大军阀》的成功,开启了邵氏和香港电影的风月片浪潮,也让邵氏坚定了风月片这条全新的生财之路。
跟执着于电影艺术水准的名导胡金铨相比,同为「文化型」导演出身的李翰祥,却将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的平衡点拿捏得恰到好处。
大约是经历过了创业的失败和市场的毒打,李翰祥后来对电影的商品性质毫不避讳:「电影本身是商品,不是画,不是曲。画和曲可以是非卖品,电影却一定要有市场,要大家来看,要在商业中求艺术,艺术中讲商业,最好双叫——叫好叫座。」
《大军阀》的成功,让邵氏开始打定主意开拍更纯粹的风月片捞钱。在艺术和市场,挣钱与成本之间,李翰祥和邵逸夫也达成了统一意见:「邵先生对我其实不错,我拍了几部风月片赚了钱,他就让我拍大成本《倾国倾城》。」
当年邵氏风月题材多取材于民间曲艺、历史宫廷、《金瓶梅》等传统中国古典文学题材。基于老辈艺术家天生在国学上的存留的底蕴,他们的作品里总会满溢出浓厚的传统风情。
在他的作品里,不管是阳春白雪的历史片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还是下里巴人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影坛》,甚至之后艳情吸睛的风月片《金瓶双艳》、《风月奇谭》,都带有浓郁的东方古典审美。
在邵氏的风月巅峰时代,为贴近东方古典风情的韵味,李翰祥将中国传统民俗、旧时风物、市井风韵和背后的伦理精神都灵活融入了电影作品之中。
譬如,在《金瓶双艳》里,整个布景道具人物服饰,都与小说原著的元明代背景契合。而《鬼叫春》中花家驿的水车茅屋,《风流韵事》中雕栏画栋的西门大宅,都洋溢着如同国画般的古典美。
李翰祥通过对场景细节的追求,烘托氛围塑造真实感,重现传统故事里的古典意境。又将故事中人物个性进行重塑,以更贴近七八十年代观众的伦理观念。
譬如,在《金瓶双艳》里,李翰祥就着意淡化了女性的负面形象,略去了原著中某些语言粗俗,强化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和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保留了作品本身的训诫意识。
邵氏风月片繁荣的70年代,也正是西方「性解放」意识兴起,香港电影开始从「注重社会教谕」向「追求感官刺激」的转型阶段。
在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功夫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七十年代,邵氏风月片的大行其道,拯救了当年风雨飘摇的邵氏电影。
李翰祥和邵氏这场合作延续12年,产出电影30多部,其中20多部都是风月片,包括经典的《风月奇谭》、《北地胭脂》、《风流韵事》、《金瓶双艳》等等。
除了李翰祥,当年楚原导演的《爱奴》、后期方令正的《唐朝豪放女》,陈安琪的《花姐时代》,都是邵氏风月题材的优质作品。
但随着邵逸夫开始退出电影管理,邵氏继任者越发缺乏长远眼光,注重短期利益。就如同《三十年细说从头》里拍的,同一个摄影棚同一条街,三部电影同时开拍互相撞车,一条街道恨不得拍20次,如何能不出烂片?
将「风月」和吸睛噱头当作票房春药,迟早就会如纵欲过度的西门庆一般掏空根本。
此后,80年代港产三级片开始完全抛弃文化内涵,追求猎奇吸睛和情色噱头。香艳三级片离「风月」二字越来越远,越来越注重单刀直入的感官刺激,也越来越金玉其外。
以至于作为「风月片」代表的李翰祥都不得不出来说:
「真正写性要骚在骨子里,大家脱光便不性感。性开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都有很多真人表演,大家见怪不怪。反而收得越紧,人就越好奇。所以拍风月片首重含蓄。」
但「风月」题材毕竟在传统伦理观中难登大雅之堂,拿「风月片」谈文化情感听起来也有些违和。何况在那个商业社会下灯红酒绿的香港,非要电影来肩负什么文化使命也是为难。
有情有性,精致唯美的邵氏风月片时代,毕竟是要落幕了。
- THE END -
『陆』 李翰祥风月电影(李翰祥风月片中的风月女郎)
1971年,李翰祥创办的“国联”宣告破产,负债累累的他重回香港,以图东山再起。离港八年,香港影坛日新月异,早变成了武侠的天下,各个摄影棚里每天都是刀光剑影。
李翰祥最拿手的黄梅调那会儿已无人问津。被逼绝境的李大导演只得另辟蹊径, 在传统黄梅调的美学基础上,将喜剧与情色两种元素糅合进来, 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于是一股新的浪潮在香港影坛掀起,这便是李翰祥的“风月”电影。
李导演的风月片和后来以王晶为代表的三j片完全是两回事。 风月片只重其意不重其形。李翰祥侧重的是气氛的营造,外加巧妙的场面调度使观众沉醉其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冲击。
因为这点,李翰祥对女一号的选择显得格外挑剔。 光有漂亮的脸蛋不行,还要讲究腰身风度。 用李导演的话讲: 举手投足间要有型有款,既边式又“帅”。
层层筛选下来,有资格成为李翰祥风月女郎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有人说李翰祥的风月女郎,都是依照他自己的老搭档香港影坛已故的绝世美人林黛的影子挑选出来的。
这话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这里先从有 “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之称的风月女郎白小曼说起。
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白小曼
白小曼原名胡芮梅。 艺名由李翰祥所起,共十九 划 ,有上上大吉之意。 “白”是李翰祥初次见白小曼时见她皮肤莹白如雪所想到的。
而“小曼”则是由徐志摩的老婆陆小曼而来,陆小曼宅心仁厚,义气热情,这同样也是导演对她的期许。
所有风月女郎中,白小曼跟李翰祥合作的次数并不多, 仅一部《声色犬马》。这也是她留给香港影坛的唯一一部作品, 电影公映之前,她便服毒自杀了,年仅19岁。
尽管如此,仍改变不了她风月女郎之首的地位。白小曼的美以及她演戏上的天赋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当年《声色犬马》入围金马奖,白小曼作为新人盛装出席,一时风头无两, 盖过了当时所有的一线女星。
多年后,李翰祥在回忆录中也花费了大量笔墨追忆自己这位干女儿,称她为“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不过相对于出身豪门贵族的林黛来说,白小曼的家庭环境要悲惨许多。
白小曼是李翰祥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碰到的。当时一同进来五个人,白小曼和另外一名形同姐妹的女子,以及三个中年男子(事后才知道另外一名女子是白小曼的母亲,而那三名中年男子是嫖k)。
李翰祥并没有多想,一直在仔细打量从进门到坐下后的白小曼的一举一动。因为自己筹备的电影《声色犬马》连景都搭上了,就差一个女一号,而公司又强烈希望用新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立刻派人过去询问, 愿不愿意拍电影,不愿意就算了,因为这事不能勉强 。没想到白小曼很大方地跟导演点了点头, 竟同意了。
当天下午便拉到了邵氏去试戏,惊艳全场。 演完后全体鼓掌,都为李翰祥感到庆幸。
只是正式开拍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白小曼记不住台词。
第一天记不住,李翰祥还会在一旁提醒,以为她紧张。后来把剧本事先给了她,发现仍背不过。
这次李翰祥不再提醒了,板着脸让整个剧组停下来,一同等白小曼背词。 短短几句台词,白小曼竟背了整整半天还没背过,最后急哭了。 剧组人员过来对导演说,“她可能真的背不过,并不是偷懒没有背,白小曼今天是第一个来剧组的,一直背到了现在。”
李翰祥倍感惊讶,竟有记忆力这么差的。 被逼无奈的白小曼只得跟导演坦白:自己有吃迷幻y的习惯。 长年下来,大脑的损伤很大,记忆力严重衰退。
于是整部戏只能由导演在一旁提词, 白小曼复述之余再把动作演好,如同唱双簧一样。
第二天看拷贝时,大家发现白小曼演的相当自然,丝毫没有旁人提醒的样子。而且镜头里的白小曼显得更美艳。白小曼惊人的演戏天赋让众人佩服不已。事后李翰祥说
如果是京剧团演员,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拍《声色犬马》时, 在李翰祥的劝说下,白小曼戒掉了吃迷幻y的习惯,一切生活慢慢地进入正轨。
白小曼与邵氏签约五年,是邵氏力捧的新星,前途无量。每个月都可从邵氏领取五千块。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李翰祥这样的一线大导,执导一部电影才挣几万块。
然而风尘女子从良,岂是一件容易事。 白小曼始终跟之前的圈子脱离不了关系, 她之前的生活太乱了。成名以后更加凸显出来,频繁的威胁敲诈,使白小曼近乎崩溃。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曾在她的床头发现了四张扑克牌,都是老K,其中一张被她撕得粉碎。所以有人都猜测,她是被黑社会的人物逼死的。
二、潘金莲再世——胡锦
在众多风月女郎中,胡锦是与李翰祥合作时间最长的一位。 李翰祥执导的每一部风月片,几乎都有胡锦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可谓是 流水的风月女郎,铁打的胡锦。
在所有风月女郎中胡锦并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妖艳的。 尤其左唇下的一颗美人痣,让她看起来不仅风骚入骨更带一丝淫邪。
胡锦出生于中国台湾, 是李翰祥赴台创办“国联”时签下的艺人 ,她自小便跟随母亲学习京剧,在腰身风度这块深受李翰祥的喜爱。只是“国联”在后期陷入了债务危机,并没有给她出演电影的机会。
1971年李翰祥返港时把胡锦也带到了香港, 出演了李翰祥返港后的处女作《骗术奇谭》 ,此后胡锦正式进入香港影坛。
真正让胡锦成名的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执导的《大军阀》。胡锦当时是女二号, 饰演偷情犯案的风骚寡嫂一角。 在跟许冠文的对戏中, 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偷情女人的那股荡劲,把风骚寡嫂的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颇受好评。
成名后,胡锦签约了邵氏,主要戏约就是李翰祥的风月片。
胡锦也由配角荣升到主角,主演了李翰祥的《北地胭脂》《一乐也》《风流韵事》等一系列大作。
而让胡锦成为邵氏当家艳星的作品是李翰祥根据名著《金瓶梅》改编而来的《金瓶双艳》,胡锦饰演潘金莲。
《金瓶双艳》是李翰祥风月片的巅峰之作。 李大导演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故作文艺,将潘金莲塑造成追求解放令人同情的悲惨女性形象。 而是将计就计,认准潘金莲天生就是一个荡妇。
影片都在讲述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荒淫生活, 更是将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场景还原出来,利用巧妙的电影手法,让观众沉醉其中。 把还是学生的文隽看得鼻血大喷,差点昏了过去。
胡锦也由潘金莲一角轰动了整个影坛。 身为导演的李翰祥对胡锦的演技也表示了肯定,称
她的演出够放,也够荡,那股眼含秋水,骚在骨子里的样儿,的确是潘金莲再世。
不过这些都是胡锦高超演技后的结果, 私底下的胡锦其实是一位大方爽朗,真诚可亲的好女人,没有一丝妖媚之感。
蔡澜在《红颜知己》一书中也曾说过
“她在电影中的性感也是造作出来的,本人非常端庄,私生活亦不放荡。”
胡锦拍电影一直坚持自己的底线, 从来不会真脱,暴露的镜头都是替身在演,自己只负责作表情。 所以即使在事业巅峰期, 胡锦的绯闻也明显少于其他的艳星。
她一生只有过两段婚姻,第二段婚姻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九十年代初胡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担任起电视制作人,后来与丈夫移居美国旧金山,安度晚年。 胡锦算是善始善终的一位艳星。
三、不可复制的传奇——狄娜
狄娜并不是李翰祥挖掘捧红的,与李翰祥也仅作过一部作品《大军阀》。 但她在风月女郎中的地位仍是无人替代,因为她是唯一一位在电影中全l的女星。
狄娜的美艳,追求者数量之多,荧幕前的大胆敬业,退出影坛后转型的成功, 都是娱乐圈不可复制的一个传奇。
《大军阀》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的第一部风月电影。 狄娜当时也在邵氏,是邵氏首屈一指的当红艳星,追求者之多空前绝后,据称可达千人。
上至当时泰国总理的弟弟,gucci的家族后人,意大利船业大亨,下至娱乐圈的广大同仁, 都是拜倒在狄娜的裙下之臣 。后来号称香江名嘴的黄沾,当时在狄娜面前也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李翰祥自然想到了让狄娜来饰演女一号,凭借往日的情义,狄娜一口答应下来。但拍摄过程中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 李翰祥由西洋采臣名画的香艳片段突发灵感 ,想让狄娜把臀部及一下露出来,侧卧在床,并回眸一笑。狄娜不肯,跑去化妆室不出来了。李翰祥也很生气 “人家几百年前的东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后来由时任制片经理的蔡澜去说和,蔡澜当年仅二十多岁,无论江湖地位还是在公司的声望都跟狄娜没法比。只得去卖弄单纯和委屈, 最后狄娜终于出来,完成了西洋名画里的镜头。
《大军阀》的成功将狄娜的美艳推向了巅峰,不过没过多久她便选择息影,退出了影坛。据说和李翰祥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
狄娜退出影坛后,她精彩的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
她率先回到大陆,转攻大陆的航天事业,为内地机场建立起了导航系统。
七十年代后期,她还在美国为中美建交,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参与人造卫星的业务。
如此大的剧情反转,令人有些始料不及。不得不承认狄娜真是风月女郎中的一个传奇
『柒』 求 《一代美人杨贵妃》电影版
推测你可能看到的是在1973年由香港电影大师李翰祥拍摄的作品《风流韵事》或《金瓶双艳》。嗯,这两部是系列,尤其以第二部最为出名。
至于片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是禁止引进港台剧的,而后像这些片名明显有问题的影片,纷纷该名,并于九十年代热销于大陆。
猜测,【一代美人】大概出自刘晓庆主演的《一代妖后》,而【杨贵妃】则见于1992年的同名电影……
【海报】
网络风流韵事http://ke..com/view/151311.htm
网络金瓶双艳http://ke..com/view/850812.htm
==============================================
关于下载问题……
你可以尝试用网络搜索我说的电影片名,但请别抱有太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