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与马有关的电影(七部与战马有关的战争电影)
马作为人类最早的动物伙伴之一,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就开始参与到人类的战争活动之中,在上世纪上半叶的两次战争浩劫中,虽然机枪和装甲车辆的出现使得骑兵的作用有所减小,但它依然是人类重要的战争工具。这回笔者就来介绍七部和马(或者骡)有关的影片。
洛托纳(Lotna ,1959,波兰)
本片是波兰第一导演安杰伊 瓦依达自二战三部曲后的又一名作,该片根据Wojciech Zukrowski写于1945年的同名小说改编,以一匹波兰战马为主角,讲述它在二战初期所经历的战争和四名不同主人的故事,通过图像、颜色与符号混合的方式,表现并反思了战争、牺牲与英雄主义。影片中还出现了著名的波兰骑兵砍德国坦克的场景,虽然这只是个被误传的谣言,却被导演信以为真。
白马的奇迹 (Miracle of the White Stallions,1963,美国)
本片是迪士尼拍摄的真人冒险电影,根据Alois Podhajsky上校的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军官Alois Podhajsky必须为他心爱的利比萨纳种马找到可靠的主人,爱好马匹的美国将军巴顿答应可以拯救它们,但是他首先要求看它们的表演。如同同时期的迪士尼真人歌舞片一样,影片结尾上演了由Alois Podhajsky亲自编排的盛大马术表演。
白龙马 (1981,中国)
影片讲述中国十年内战期间,一对儿童团姐弟掩护和照顾受伤的红军指挥员的坐骑,最后成功将它护送回红军队伍。由于影片拍摄于80年代初期,因此意识形态色彩还相对较浓,戏剧冲突总是集中在敌我矛盾上,不过影片镜头所呈现的山水田园风光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女继承人尼基(Naslednitsa Niki,1989,苏联)
影片讲述二战德军入侵苏联后,曾多次在国际马术比赛获得冠军的母马Zorka被掠夺回德国,由于新主人没能驯服它,德国人被迫从集中营中放出苏联著名骑手,尽管如此,orka还是拒绝在赛马比赛上为德国人表演。战争结束后,它居然自己从德国跑回苏联。本片的主演罗斯托茨基和利科蒂斯曾多次出演马匹主题的影片,因此片中主演与马匹的配合默契度非常高,堪称真正的关于马的电影。
白马飞飞(1996,中国)
本片根据王星泉小说《白马》改编,也算是90年代比较经典的抗战电影。影片讲述抗战时期八路军某连长驯服了一匹名为飞飞的烈马,并骑着它和日军骑兵交战。在一次战斗中,飞飞为了保护主人不幸被日军军官俘虏,尽管日军用尽办法,飞飞也不愿屈服,最后绝食而亡。与欧美同类型影片不同的是,本片更强调马匹与初代主人之间主仆一般的忠诚和情谊,这主要还是和抗战的反侵略战争性质有关。
战马(War Horse,2011,美国)
军马类电影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永远的神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影片剧情设置类似于《洛托纳》,讲述一战爆发后,一匹英国农村马应征入伍。辗转英军、平民和德军之间,最后奇迹般得与已经失明的小主人相遇。影片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流离性,又保留了战马对原主人的那一份忠诚和情感,可以说是在《洛托纳》的基础上又融合了《白马飞飞》的情感元素,不愧为名导名作。
骡子( La mula ,2013,西班牙)
影片根据Juan Eslava Galan的小说改编,讲述西班牙内战期间,一名西班牙共和军的士兵在外捡了一头白色骡子,并和它产生了很深的羁绊,随着战争的逐渐恶化,他为了保住这头骡子的性命,不惜撒谎甚至盗窃,最后居然莫名其妙成了敌人的战斗英雄。本片中的骡子只是配角,影片主题显然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在历史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经历(作为马之子,本片算送的)
⑵ 在电影《战马》中,战马-乔恩是一匹什么品种的马
纯血马。
《战马》中的主角乔伊其实是由14匹不同的马扮演,其中包括8匹成年马和6匹幼年马。
这些马中有一匹是拉夫格伦自己的马,名叫“芬德(Finder)”,今年13岁,是乔伊的主要扮演者,它也是这些马中唯一具有表演经验的,曾经参与过《奔腾年代》的拍摄。
芬德是一匹纯血马,而其他的149匹,包括13匹“乔伊”的扮演者,分别来自英国、西班牙等地,大多数是由安达卢西亚马扮演,而温血马只占其中的少数。
(2)战马图片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火物资。艾伯特和他心爱的马不得不分离,但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又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的故事
⑶ 电影战马里面的马是什么品种四只白色袜子的
影片中的战马乔伊和它的伙伴们看起来极通人性,并且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乔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今晨,《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在《战马》中担任首席驯马师的鲍比·拉夫格伦,他向记者揭秘了“战马”背后的故事。
揭秘一·马
150匹“战马”演戏
乔伊是“14合1”
看过《战马》一片的观众,都对影片中的马匹留下了深刻印象。该片首席驯马师鲍比·拉夫格伦透露,《战马》中使用了150匹马。
曾经在《奔腾年代》、《牛仔与外星人》以及《佐罗传奇》等多部影片中担任驯马师的拉夫格伦也对这一数字表示惊讶。他坦言,《战马》是他所拍摄的影片中使用马最多的。
而据拉夫格伦介绍,《战马》中的主角乔伊其实是由14匹不同的马扮演,其中包括8匹成年马和6匹幼年马。
这些马中有一匹是拉夫格伦自己的马,名叫“芬德(Finder)”,今年13岁,是乔伊的主要扮演者,它也是这些马中唯一具有表演经验的,曾经参与过《奔腾年代》的拍摄。
芬德是一匹纯血马,而其他的149匹,包括13匹“乔伊”的扮演者,分别来自英国、西班牙等地,大多数是由安达卢西亚马扮演,而温血马只占其中的少数。
马种简介
纯血马:原产于英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种,也是最名贵的马种,用于赛马或障碍赛马,价格在人民币10万至100万元之间,常胜的马价值可过千万。
温血马:原产于荷兰,被培育从事最高级的马场马术与障碍超越,是最流行的人工改良马。
安达卢西亚马:原产于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用于骑乘,是在各种表演与游行场合中最常用的马,一度被称为“舞马”。
配备专属化妆间 允许“耍大牌”
14匹“乔伊”,它们原本长得就一样吗?显然不是。据拉夫格伦透露,这都是化妆师的功劳,“制片方为这些马准备了一个专属的化妆间,一些女孩儿为它们化妆。”
为马化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的马必须有不同的花纹标志,比如乔伊头上的白斑。
“这些化妆师必须让扮演同一匹马的马匹有看起来一样的腿和一样的脸。这项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在一些战争场景,我们的马要看起来很脏。”
拉夫格伦的团队制作的时间表都要完全配合马的时间,而拉夫格伦认为这种“耍大牌”的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马没有准备好,拍摄就不能进行。马的状态有好有坏,它们会疲劳,而一旦疲劳,任何一个小差错都有可能造成人受伤,或者是马自己受伤。”他说,“所以我们通常会准备‘替补’,需要一匹马时会给两匹马化妆。”
揭秘二·驯马师
7人团队合作 马匹有专属美容师
150匹马并不是由拉夫格伦一人“掌控”,他率领了一个从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美国等地请来的7人团队,而这7人也是各司其职,有美容师、训练员、运输员,甚至还有造型师,相当专业。
拉夫格伦认为,在影片的拍摄中,他们需要和制片团队形成一种默契。“这非常重要,尤其是与导演助理的沟通,导演并不会直接和我们沟通。我们只能通过他知道导演到底想要什么,从他那儿我们能知道我们的马需要表现什么。”
他举了一个例子:“导演想要拍摄一匹马,他可能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些取景镜头,马只需要跑很短的一段距离。但是他也会告诉我们,马需要跑很长的一段距离,他们会做多角度的拍摄,那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很多匹马用于拍摄。”
揭秘三·演戏
马匹很安全 受伤场景靠拍摄技巧
在电影中,有很多马匹受伤的场景,观影时你是不是也曾担心过马儿们的安全呢?
据介绍,这些都是通过灯光角度、摄影机位置以及后期剪辑结合而形成的效果。事实上,马演员们从未受过丝毫伤害。
美国人道主义协会派专人到现场保证拍摄团队不会对马匹做出任何不人道的行为。虽然驯马师团队配备了一名兽医,但是压根没有派上大用场,因为没有一匹马生病。
影片中,最令人惊心的莫过于乔伊被困在铁丝网中的场景,为了保证马演员的安全,这段影片是导演借助电脑动画手段完成的。
芬德假扮“马妈妈” 带小马驹入戏
拉夫格伦坦言,拍摄《战马》与其他影片完全不同,每一天都是一种挑战,而最痛苦的就是与小马驹一起工作,“就像和小孩子一起工作”。
小马驹的耐力不如成年马,它们很容易就感到疲劳。幸运的是,《战马》中并没有很多小马驹的镜头。
拉夫格伦说:“它们太年幼了,以至于你不能花太多时间训练它们,然后像成年马一样备用。它们的心理非常脆弱,如果你想通过训练它们变得坚强,等到那时,它们也已经不是小马驹了。”
不过,好在扮演“乔伊”的芬德一专多能,帮了拉夫格伦他们很多。每当导演说要拍摄小马驹的镜头时,芬德就会扮演“马妈妈”。
拉夫格伦解释道,因为小马驹真正的妈妈都没有接受过训练,所以不能和小马驹一起拍摄。
芬德
(又名芬德斯·金)
性别:公(已被阉)
年龄:13岁
品种:纯血马
毛色:棕色
简介:芬德曾经是一匹赛马,3岁起参加比赛,但战绩不佳。现活跃于好莱坞影视剧中。
2003年出道,饰演《奔腾年代》中的“海饼干”;2005年出演了《佐罗传奇》;之后在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中一举成名,引得国际关注。
最近,芬德因演出知名美剧《CSI迈阿密》而被染成了黑色。在Facebook上,芬德有自己的主页。
掌控马的感情最困难
在《战马》的拍摄中,最让拉夫格伦感到困难的是对马情感的掌控。“要让它们看起来高兴、或是悲伤、或是恐惧,但是实际上它们又不能真的感到恐惧。”
拉夫格伦解释说,在电影拍摄期间,如果马匹感到恐惧,它们就会变得很危险。
他坦言道:“人们看起来很容易的镜头往往并不容易。”比如让一匹马单独站在那里就是很困难的,因为马不愿意一直站着。“让马跑远比让马站着容易”。
同时,因为现场需要很多的特效,有烟雾、有噪音,甚至还有炮灰和空气中的粉尘,所以驯马师必须让马匹提前适应。而拍摄团队也会迁就这些马的情绪。
两个半月训练演员
《战马》中演员与马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多,为了保证演员可以安全上马,并能在拍摄前与马相处融洽,拉夫格伦的团队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来训练这些演员。
拉夫格伦指出,相比起训练演员骑马,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员需要像驯马师一样知道如何与马一起工作,怎样与马沟通。
拉夫格伦透露,在做一些马背上的危险动作时,曾使用了替身演员。不过,他可以保证,99%的动作都是由演员自己完成的。
⑷ 战马简介及详细资料
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用30几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 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于是泰德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却不能让它屈服就范。为了还债,泰德亲自上阵犁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几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战争中,乔伊的主人不停在变,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然而它真正等待的是艾尔伯特,他们能够重逢吗……。
剧照以上资料来源
杰瑞米·艾文饰演阿尔伯特
国男孩艾伯特与一匹名叫乔伊的爱驹,共同讲述了一段有关忠诚、拼搏与坚强的故事。
艾米丽·沃森饰演罗西
艾伯特的母亲,一名勤恳坚韧的农妇。
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尼克尔斯
一位忠诚的北萨默塞特义勇骑兵队上尉。作为战马乔伊的第二任主人,他对乔伊的热爱丝毫不逊于阿尔伯特。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司徒尔特少校
勇敢果断、刚愎自用,率领骑兵进攻德军不幸被俘。
创作背景
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创作于1982年的儿童小说《战马》是影片的改编来源,这本小说也曾经在2007年被尼克·斯塔福德(Nick Stafford)改编成戏剧剧本搬上过戏剧舞台。起初史匹柏了解《战马》源于其合作伙伴凯萨琳·甘乃迪等人的大力推荐,在读过小说并专程前往伦敦观看《战马》舞台剧之后,史匹柏认为其故事核心及其所传达的信息具有跨越国界的感染力,决定拍摄制作成影片。
剧照制作过程
最初史匹柏只是监制影片,但是在看过了理察·柯蒂斯的剧本后他决定执导这部电影。影片拍摄前仅给给剧组三个月的时间来驯练马匹,其中在片 *** 有14匹不同的马扮演了主角乔伊,8只成年4只幼年,而另有4匹马扮演了Topthorn(片中另一匹战马的名字);其中在一场戏里最多出现了280匹马,影片拍摄的同时由美国人权协会的代表芭芭拉·卡尔全程监督。而影片只用了64天拍摄完成,是史匹柏拍摄周期最短的影片之一,仅次于1982年的影片《外星人E.T.》。
演员阵容
影片《战马》的男主角由英国演员杰瑞米·艾文担纲,这是艾文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而此前在《战马》的舞台剧版本中饰演艾伯特的罗伯特·埃姆斯则在电影中扮演大卫·莱昂斯一角。汤姆·希德勒斯顿在片中扮演战马乔伊初上战场的第一任主人,“福尔摩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则饰演他的战友。战马还分别经历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主人。他们分别由尼尔斯·阿莱斯楚普与大卫·克劳斯饰演。前者是法国国宝级演员;后者则是德国的年轻新星。演员表还包括英国老戏骨彼得·穆兰与曾两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艾米丽·沃森,及来自《哈利·波特》系列的“卢平教授”大卫·休里斯等。
幕后班底
导演史匹柏在《战马》中,采用了他的御用幕后搭档。为《战马》创作配乐的则是约翰·威廉士,他创作了史匹柏执导的所有电影配乐,除影片《飞轮喋血》和《紫色》外。为影片摄影的是贾努兹·卡明斯基,他拍摄了自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起史匹柏的所有电影。影片的剪辑则是史匹柏的御用剪辑麦可·卡恩。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人物/作品
备注 2012年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战马
提名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 贾努兹·卡明斯基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 瑞克·卡特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 嘉里·瑞德斯托姆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 嘉里·瑞德斯托姆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 约翰·威廉士 美国金球奖最佳影片战马
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 约翰·威廉士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 贾努兹·卡明斯基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音响效果 嘉里·瑞德斯托姆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Neil Corbould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佳原创音乐 约翰·威廉士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 瑞克·卡特 土星奖佳原创音乐 约翰·威廉士 土星奖最佳动作/冒险电影 战马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USA 2011年12月25日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12年2月2日 德国 Germany 2012年2月16日 法国 France 2012年2月22日与史匹柏的作品如《慕尼黑惨案》、《夺宝奇兵4》相比,《战马》更像是聊发少年狂的返老还童之作,虽有战争背景,但不见《拯救大兵瑞恩》逼真无比的暴力血腥。乔伊在战场上经历的每一位主人都善良如天使,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它开辟通途,一路将它送回主人身旁,仿佛《E.T. 外星人》纯真无暇的童话氛围的再现,无法言语的动物和言语不通天外来客一样,都会产生与人类共通的思乡之情。经受过战争炮火的洗礼,也参与过未来世界的哲学思辨;无论是商业巨制还是文艺电影,史匹柏总是能有意无意、或显或隐地揭示出涌动于观众心中的思乡情结,在无数观众心的潸然泪下中,完成对“回家”母题的影像阐释。(时光网评)
剧照
⑸ 电影战马讲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战争
影片《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火物资。艾伯特和他心爱的马不得不分离,但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又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的故事[1]。
中文名
《战马》
外文名
《War Horse》
其它译名
《雷霆战驹》(香港译)
出品时间
2011年
出品公司
梦工厂、安培林娱乐
发行公司
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试金石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6600万美元
拍摄日期
2010年8月6日至2010年10月27日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李·霍尔,理查德·柯蒂斯等
制片人
凯瑟琳·肯尼迪、弗兰克·马歇尔
类型
剧情
主演
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尼尔斯·阿莱斯楚普
片长
146分钟
2012年2月28日(中国大陆)
分级
USA:PG-13
对白语言
英语,德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1568911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露出即将打响的苗头的时候,作为一个英国的牧场家庭,尽管他们手头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拥有它,可他们还是在一场拍卖会上买下了一匹脾气相当狂躁的小马驹,起名为“乔伊”,这匹马看起来就好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的选择,泰德(彼得·穆兰 饰)和罗茜·纳拉科特(艾米丽·沃森 饰)夫妇对此都感到非常地失望,他们甚至预感到,挽救濒临倒闭的牧场的愿望就要落空。
但是他们的儿子阿尔伯特(杰瑞米·艾文饰)却决定驯服“乔伊”,因为他已经被这匹马奔跑的速度、张扬的个性和迷人的灵魂给彻底地征服了——很快,一人一马就变得形影不离起来,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他们却被迫分开了,“乔伊”就在阿尔伯特的眼皮底下被卖掉了,成为了一位英勇的英国骑兵军官的坐骑,就此走上前线。
可是,离开了阿尔伯特之后,属于“乔伊”的有如迷宫一样的旅程也随之展开,而它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分别是快乐、悲伤、艰难与奇迹,并且伴随着这些征程迅速地成长起来,从一只单纯的坐骑,变成了一位非凡的英雄,用它纯真无害的天性、不带任何
战马剧照1(19张)
杂质的动机以及对自己的人类朋友无条件的奉献,感动了来自于这场战争的所有对立面的生命——它不仅拉得动战场上的战地流动医院、还知道灵巧地躲避德国士兵的追赶、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点亮了一位法国女孩的想象力、甚至拉着巨大且沉重的大炮爬上了山顶,在阿尔伯特一路不断地靠近属于他自己的危险任务的时候,“乔伊”发现自己在英军和德军之间的“无人地带”遭到了诱捕,即使这一次看起来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性了,可是它还是抓住了和平时期转瞬即逝的机会,飞奔进回归和重逢的梦想当中
⑹ 电影《战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觉得是一部关于马和人之间和谐相处感人至深的故事,农场主在家境穷困的窘况下,赌气在马匹竞拍会上以很高的价格竞拍成交,其儿子对马伊克关爱有加训练它做各种技能。战争爆发马儿伊克被征用几经艰险有幸存活,两军交战隔着数百米的战壕竟自发举白旗去解救战场中央被铁丝缠绕的马儿。继而找到自己的最初的主人。战争结束农场主儿子骑着战马回了家。
大抵《战马》就是在几幅PPT中来表达主题,分割出来也不是未可。德文郡男孩、英国骑兵、小姑娘、德国两兄弟、给德国佬拉大炮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与战争紧密相连,要么表现战争嗜血的一面,要么表现战争泯灭人性的一面,不一而足,其实任何选取其中一个侧面来深入刻画,也不失一个好本子。
⑺ 电影《战马》主要说了什么
影片以一匹前额有着白色十字花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泰德只好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最终灵性的乔伊真的领会了艾尔伯特的苦衷并将一片遍地石块的荒地翻耕了出来,第一次表现出其出人意料的潜力。 为了还债,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 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座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由自主的更换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而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参军来寻找它。尽管身处在这凄凉的战壕,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它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内心却惦记着它的小主人阿尔伯特,最终他们再次相逢了。
⑻ 电影《战马》:风中荡,旧阳光,一匹马,数传奇
画面唯美壮观,把人和动物的感情刻画得真挚感人的电影,不得不提起这样一部电影,就是执导过《辛德勒的名单》和《大兵瑞恩》的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马》,该影片获得了第八十四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豆瓣评分8.1.
还有我们的卷福和抖森倾情出演哦
影片于2012年在中国上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与马交织的故事在一战的背景下,谱写了一首史诗般的歌曲。不管是在战争中的人性还是救赎,在这部电影里都淋漓尽致展现了其独特的味道。
影片是根据英国作家麦克 莫波格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以一战为背景,以 一匹马为贯穿始终的主角,这匹马叫乔伊,是男主人公的父亲从集市上和别人赌气买来的,花了全部家当,男主人公阿尔伯特就这样成为了乔伊的第一任主人,并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阿尔伯特把乔伊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清澈的双眸透出的坚毅,这个少年和这匹马是如此的相像啊!可是好景不长,一场大鱼让农场的菜遭了殃,家里没办法交上租金,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将乔伊拿去军队卖钱,正值一战爆发,军队正在招兵买马。电影的节奏开始变快,战争像是催化剂,乔伊和阿尔伯特只能分开了。之后,为了找回自己的马,阿尔伯特也上了战场。
这部电影以马为主角,表现的都是战争中每一个人的私欲,也极力赞扬了真善美。
乔伊的主人从英国到德国,每一任主人身上都有渴望和平,心怀善良的一面。战场上尸横遍野,战马零零星星站在主人身边,斯皮尔伯格用一种大气又磅礴的视角,配上慢慢悠扬的音乐,使战争中本应该弥漫的血腥味被我们心中的震撼所浇灭。
爱护弟弟的德国小将,为了不让年幼的弟弟上战场,宁愿拖着弟弟当逃兵,冒着被枪决的风险,哥哥也要保护好弟弟,他知道,如果弟弟上了战场,九死一生。结果哥哥和弟弟还是被枪决了。
乔伊辗转来到了老农主家可爱的小孙女和爷爷家里,爷孙相依为命,遇到乔伊后,还没安心几天,就又被军队抢走了马,眼睁睁看着军队把农庄抢得一塌糊涂,傲慢的军官,野蛮的士兵,爷孙二人的厌恶可想而知,但是为了生存,什么也干不了。
后来乔伊变成了拉弹药大炮的马匹,冷冰冰的军用器械,乔伊为了同行好友另一匹战马免受苦难,义无反顾冲到了前面。战争爆发,坦克冲到眼前,乔伊被逼得一跨而过,和影片开头它跨不了栏形成了对比。
为了受伤的马儿,敌对的双方一起救助了缠满铁丝的乔伊,此时,好像没有战争,大家只是过路的友人,没有失去朋友,没有伤痛。影片到这里,一直给我们传递的就是爱和和平的主题。那一段飞跃战场的嘶鸣,叫人动容。
另一头,阿尔伯特上了战场,昔日的针锋相对变成了患难之交。毒气使阿尔伯特的眼睛暂时失明了,乔伊这时也被带回了军队,可是它因为战争变得伤痕累累,甚至得了破伤风。正当军官要枪毙了它的时候,一声声熟悉的口哨响起,那是乔伊从来也没有忘记的声音。他们终于重逢了。
故事最终以主人公伴着晚霞,骑着战马和父母团聚结尾,我们得以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影片的整体基调都是温馨伴着残酷,人们得以淡淡的反思和绵长的回忆。从一开始母亲给阿尔伯特那条红色的布条,一直绑在乔伊的身上,这也预示了它将是一匹真真正正的战马,拿块红布承载着两个战友的故事,也是父亲历经过战争的记号。可怕的战争过去了,留给人们心中的伤痛却不会过去,不管是德国小将的哥哥和弟弟,还是可爱的小孙女的父母。在战争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这部影片述说了许多的情,父子情,兄弟情,战友情,最重要的还有爱马的感情,每一次战马遇到的主人,无一不是爱马之人。斯皮尔伯格把人和马的感情拍得充满了人情味,纷争过后,因为这匹马,一切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