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大必看音乐剧电影
10大必看音乐剧是悲惨世界、歌剧魅影、摇摆狂潮、音乐之声、窈窕淑女、雨中曲、红磨坊、芝加哥、绿野仙踪、追梦女郎。
一、Les Misérables悲惨世界(2012)
比尔·康顿在百老汇舞台剧《追梦女郎》首映时就被深深打动,决定要将舞台剧搬上大银幕。电影版《追梦女郎》通过三个黑人女孩的完美演绎诠释了梦想的伟大力量。《追梦女郎》曾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音响效果两项大奖及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歌曲四项提名。
❷ 推荐几部经典的音乐剧电影
雨中曲
这部歌舞片反映好莱坞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其中的主题歌舞彻底改变了下雨和心情沉重的内在联系。把早期好莱坞的一些电影歌曲加以串联,这样的做法通常产生的是陈词滥调和连篇俗套,但此处却催生了一部充满绚丽瑰宝的歌舞片。千万别把在雨中唱歌联想成凄凄惨惨戚戚,本片的情调犹如雨后的彩虹,流光四溢,那歌那舞是如此令人酥心,那喜剧是如此天真、开怀,能扫清你心头的任何阴霾。本片是舞蹈大王金·凯利(Gene Kelly)的精心杰作,尤其是他在雨中自导自唱自跳的主题曲,已成为好莱坞最经典的歌舞场景。
红磨坊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亚知名导演巴兹-鲁赫曼执导的歌舞片《红磨坊》,讲述的是19世纪巴黎夜总会的腐华生活。好莱坞当红影星尼科尔-基德曼和伊万-麦戈雷格分别在片中担任男女主角。《红磨坊》在制片建造的一个真实的红磨坊中拍摄。鲁赫曼的这部最新力作,亦歌亦舞,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下层社会人民的那种欢快、迷人的情调。巴黎的这个“红磨坊”,是一个华丽的聚会场所,不管是上层名流还是下层平民常常在这聚会。"红磨坊"将贫民和名流与工人、艺术家、波希尼亚人、女演员(或者说是妓女)连结在一起。
《红磨坊》是巴兹-鲁赫曼执导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巴兹-鲁赫曼继其处女作《阴森的舞台》(“STRICTLY BALLROOM”)和1996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巨片《罗米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SHAKESPEARE'S Romeo +Juliet”)之后的又一部巨作。这部悲喜剧音乐片,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末巴黎闻名于世的奢靡夜生活,生动地描述了那时的爱情、死亡和再生、新技艺以及舞会的情况,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影片评价:
2002年度,第74届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服装设计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女主角 提名
最佳剪辑 提名
最佳化妆 提名
最佳音效剪辑 提名
2001年度 戛纳国际电影节
金棕榈奖 提名
2002年度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最佳音乐
最佳音乐或喜剧类电影
音乐或喜剧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最佳导演 提名
音乐或喜剧类电影最佳男主角 提名
芝加哥
歌舞片“芝加哥”的历史,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最早的故事创意,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
《芝加哥论坛报》记者马里尼·沃金斯(Maurine Watkins)从1924年两起真实的谋杀案中得到灵感。在那两起案件当中,犯有故意谋杀罪的两名妇女均被宣告无罪而释放。1926年,他的这个创意被第一次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但是并非是以歌舞剧的形式;1942年,两部电影《Ginger Roge rs vehicle》和《Roxie Hart》也借鉴了这个创意。
几十年后,导演鲍勃·福斯(Bob Fosse)买断了沃金斯的剧本版权,并将之改编成歌舞剧《芝加哥》。1975年在百老汇上映后,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同年戏剧界最重要的托尼奖(Tony Price)评选中,赢得11个奖项提名,最后却令人惊奇的一无所获,被很多人认为是托尼奖的一个耻辱。其实,类似的事情不也正发生在奥斯卡与另一位著名导演身上么?
好在1997年《芝加哥》在百老汇复演时,托尼奖终于承认了它的价值,授予了它六个奖项。可惜鲍勃·福斯已经在10年前的1987年故去了,遗憾的没有看到这一幕。
出水芙蓉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安妮特·凯勒曼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安妮特却违背父愿,从小就喜欢游泳。长大后数次参赛均获奖。后在父亲的劝诫下,父女俩前往伦敦学习音乐、舞蹈、途中邂逅杰来·苏里文,两人一见钟情。安在伦敦求学不成,在杰米的邀请下,于泰晤士河进行巴拉松长泳表演,轰动一时。后来,他们到美国纽约谋求发展。纽约竞技场的老板阿尔伯特暗恋安妮特,燕建议她表演水上芭蕾,为此,杰与安发生分歧而分手。安的表演却大获成功,成了著名的水上芭蕾表演家。此时,杰米参加了飞行表演失败,而准备与阿伯特结婚的安却在拍摄电影中发生了意外……
主要叙述作曲家史蒂夫因与美丽多情的卡罗琳认识以后,准备结婚,但他的经纪人乔治怕这样会影响他的“水上盛典”的写曲,所以雇用女演员玛丽娅而达到阻止他们结婚的目的。史蒂夫没办法只好完成“水上盛典”,最后二人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经纪人乔治送写流行音乐的作曲家史蒂夫去加州,为他筹办的“水上盛典”写曲。在加州,史蒂夫爱上了美丽多情的大学游泳课老师卡罗琳,二人准备结婚,但遭到了唱片公司主管的反对,乔治怕这样会影响他的“水上盛典""的写曲,所以雇用女演员玛丽娅假冒史蒂夫的妻子,带着三个假冒的孩子来到婚礼上大闹,以达到阻止他们结婚的目的。卡罗琳一气之下出走了,史蒂夫得知卡罗琳任教的学院虽是女子学院,但章程规定也招男生,于是便报名入学。卡罗琳与院长齐心协力,千方百计的给史蒂夫记过以使其除名……经历种种艰辛后,史蒂夫没办法只好完成“水上盛典"",并要乔治找卡罗琳来主演。最后二人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最后的华尔兹
The Last Waltz [1978]
导演:马丁 斯科塞斯(《愤怒的公牛》《飞行家》)
电影史上最完美的音乐纪录片
大牌云集 群星荟萃!
简介:本片是美国摇滚乐队“THE BAND”在三藩市作告别演出音乐会的纪录片。马丁.史高塞斯的导演手法出色,在把握节奏.色彩运用方面掌握得非常有尺度;鲍里斯.李文的摄影技术也是炉火纯青,使得本片成为摇滚乐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
❸ 世界十大经典音乐剧是什么啊
世界十大歌剧
《浮士德》: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 (1818-1893),曲家查尔·弗朗索瓦·古诺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因此,从小古诺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古诺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18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839年,他以一部大合唱《斐尔南德》获罗马大奖,从而得到公费去意大利深造的机会。在罗马,古诺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回国后,他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组织了“古诺合唱团”。他曾经受过宗教神职训练,但他又不肯接受圣职。不过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音乐。从1851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生共写了12部歌剧,其中最成功的是《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浮士德》的剧本由巴比亚和卡雷根据歌德的同名长诗改编,于1859年首演于巴黎。剧情大致为:年迈的哲学家浮士德十分羡慕青年们的活力,于是祈求魔鬼给他以返老还童的帮助。魔鬼 梅菲斯特·费利斯对浮士德说:如果你肯出卖自己的灵魂,不仅能返老还童,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特的姑娘。浮士德应允后,就喝下魔鬼的药,果然变成了英俊少年。后来魔鬼又施展魔法,使 浮士德骗得了玛格丽特的爱情。可是,当玛格丽特怀孕后就被浮士德抛弃了。在一次决斗中,浮士德又将玛格丽特的哥哥瓦伦丁刺死。玛格丽特因受刺激而神经错乱,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囚。浮士德 见此情,深感震惊,进入牢房要带她逃走。但垂死的玛格丽特已不认得他。这时魔鬼抓住浮士德,要他的灵魂,而天使引导玛格丽特进入天国的歌声使浮士德得到了解脱。 这部歌剧是古诺的代表作。歌剧的音乐成功地描绘了剧中人物的各种性格。第四幕中的《士兵进行曲》,是瓦伦丁与士兵出征归来时唱的,豪迈雄壮,富于动力和生气,反映了士兵胜利凯旋时的喜悦心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合唱曲。
《蝴蝶夫人》: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普契尼出生于卢卡(Lucca),1880年他写了颂主弥*(Messa di Gloria),使他的叔叔愿意支持他的音乐学习。1880年开始到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83年毕业后一年写了第一部歌剧女巫(The Witches)。1889年被任命写第二部歌剧艾狄加(Edgar),并开始与出版商利歌迪(Ricordi)开始长期的合作。他1893年的作品Manon Lescaut被誉为天才之作。他其中一部最著名的歌剧波希米亚人(La Boheme)1896年在都灵(Turin)首演时不受观众欢迎,这部歌剧以法国作家马格(Murger)的小说《波希米亚生活情景》为蓝本。后来这部作品终为人们接受,并被认为是普切尼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普契尼1900年的歌剧吐斯卡(Tosca)是歌剧的标准剧目。1904年的歌剧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在米兰史基拉歌剧院首演时同样受到非议,但经过普契尼修改后演出获得成功。他的其它歌剧还有金色西方的姑娘(La fanciulla del west)、安祖利卡(Sister Angelica)、Gianni Schicchi等。1924年他未写完图兰朵(Turandot)就逝世了,这部歌剧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讲述关于公主图兰朵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旋律来自中国音乐茉莉花。1926年图兰朵由安佛努(Franco Alfano)续完后首演。普契尼曾经讲过:“我写的音乐都是小儿科的音乐。”虽然他的作品不象威尔第的“伟大”,但很多人认为他是意大利继罗西尼之后除威尔第之外最伟大的音乐家。二幕歌剧《蝴蝶夫人》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剧情大意为:天真活泼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称“蝴蝶姑娘”,委身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回国,三年之间杳无音信。原来,平克尔顿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于脑后。当他偕美国夫人重登长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儿子后,刎剑自尽。这部歌剧抒情性风格极为强烈,音乐优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深情、忠贞的动人形象。
《乡村骑士》:皮埃特罗·玛斯卡尼 Pietro Mascagni,(1863-1945)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先后就学于凯鲁比尼音乐学院和米兰音乐学院。1895年至1902年在贝沙洛任罗西尼音乐学院院长。1902年后,游历美洲,指挥自己的歌剧作品。1929年当选为意大利音乐会会员。作有十四部歌剧和一部轻歌剧。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于1890年在罗马首演,是他的成名作。故事是发生在西西里乡村的广场上,卢齐娅***酒馆前。她见到她儿子图里杜的女儿桑图扎,十分沮丧,才得知她儿子已经背叛了桑图扎,与赴车人阿尔菲奥的妻子洛拉相好了。洛拉曾是图里杜的恋人。他服兵役回来后,已成了赶车人的妻子了。图里杜确实是位漂亮的小伙子,他也来到了广场。桑图扎劝其改邪归正,但他拒绝了,仍与水性杨花的洛拉一起走进了教堂。此时,洛拉丈夫阿尔菲奥前来寻找洛拉,见到了桑图扎。她不得不告诉阿尔菲奥,洛拉已与自己丈夫勾搭上了。待图里杜情绪高昂地走出教堂时,阿尔菲奥向他挑战,双方同意决斗。图里杜前来告别母亲卢齐娅,要她象慈母一样对待桑图扎,便离去了。之后,桑图扎来到卢齐娅处,搂住那可怜的老婆婆哭泣起来……。这时,远方传来人们的窃窃私语声。一位妇女还大声地喊叫:"他们把乡亲图里杜给杀死了!"桑图扎顿然晕倒在地。卢齐娅体力不支,悲痛地由周围的人们搀扶着……。幕急落。在反映拳王阿里的电影《愤怒的公牛》(导演:马丁·科斯塞斯)中片头片尾均采用了马斯塔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间奏曲
《奥赛罗》: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四幕歌剧《奥赛罗》完成于1887年,同年2月首演于米兰,是威尔第搁笔十几年后又创作的一部令人惊叹的天才作品,是年作者七十三岁。这部作品的脚本由作曲家兼诗人包依托根据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剪裁写成,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以丰富的音乐形象展现了莎士比亚原著里壮丽动人的故事。《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的歌剧创作经验,他吸取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情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同时,旋律刻划与中期作品相比,更见深刻而富于情感。;另外罗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也写国《奥赛罗》但是不及威尔第的这部歌剧反响大,其中以多明哥扮演的奥赛罗最受欢迎
《卡门》:比才(Georges Bizet 佐治·比才,原名亚历山大·塞扎尔·莱奥波德·比才,1838-18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歌剧《卡门》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生动鲜明,和声配器巧妙,戏剧情节发展非常感人。比才的音乐朴实、明朗、流畅,常以乐观精神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比才只活了37岁,但留下的丰富音乐遗产的价值确是难以估量。四幕歌剧《卡门》是比才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创作的, 1875年在巴黎首演。烟草厂女工卡门是一个美丽迷人而性格浪漫倔强,放荡不羁的吉普 塞姑娘,工厂下班时,她看到了在广场站岗的军曹唐霍塞,对他一见 钟情,于是,卡门便运用了她罕有的女性的魅力来诱惑唐霍塞,致使霍塞忘记了他原来的情人米卡埃拉而坠入卡门的情网。一天,在广场上,卡门因与人打架伤人而被捕入狱,而霍塞因深深 爱上了卡门,在押解的途中又被卡门的美貌和花言巧语所打动,逐私自放走了卡门,霍塞因此而丢掉了军职而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集 团,但可怜的霍塞此时才发现卡门已经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诺,于 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诺之间的决斗。在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埃斯卡米诺,这更使霍塞简直无法忍受。在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中, 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诺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在斗牛场的一角找到了 卡门。他请求卡门能回心转意,但倔强的卡门此时已经被那个英勇的斗牛士埃斯卡米诺所倾倒,在霍塞拔剑威胁之下,她仍断然拒绝了他 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 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人胜;群众欢度节日的合唱欢快热烈,色彩缤纷。歌剧着力刻划了女主人公卡门鲜明而复杂的 性格。剧中描写卡门的主导动机,又称为“命运动机”,这个具有匈 牙利或吉卜赛音阶特征(包含两个增二度)的动机贯穿于全剧,在关键处不断地预示或点明这部歌剧悲剧的结局。第一幕中卡门所唱的哈 巴涅拉《爱情就象一只不驯服的鸟、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它 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的诱 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亚舞曲带有咏叹调性质,以 鲜明活泼的节奏、热情而又带有几分野气的旋律,进一步展示了卡门泼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诺答谢和欢迎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 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第三 幕占卜一场,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划。歌曲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 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由卡门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这些无情的 纸牌,总告诉你死!”这深沉而哀伤的内心独自,进一步揭示出卡门的悲剧命运(第四幕终场的二重唱,卡门音调冰冷和坚定的语气,与 霍塞先是热烈,转而析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 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阿依达》: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Fortunino F.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使意大利歌剧放射了新的光芒,他是一个个性显著的人物,是应该被提供给新的一代视为模范的人物之一。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于1870年创作的四幕七场歌剧《阿依达》《阿依达》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传奇,故事发生在埃及法老王时代,当时东北非大陆由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强对峙,长期来彼此征战积怨极深。两埃战事又起,埃及大胜,埃塞王败回本国纠集余部又来犯境,埃及王拜青年武士拉达梅斯为帅,统军迎击,此时的拉达梅斯正与沦为埃及公主安涅丽丝女奴的埃塞王爱女阿依达悄悄相爱,拉达梅斯出征后大获全胜并将埃塞王生擒。此时对拉达梅斯暗恋已久的安涅丽丝觉察了他与女奴的爱情,不禁妒火中烧,设计套出阿依达对拉达梅斯的真情。为嘉奖其战功,埃及王将安涅丽丝公主许配给他,使拉达梅斯陷入极度痛苦。为免两国长期交恶,他私放阿依达父女出逃,不料被暗中监视的安涅丽丝发觉,遂以叛国罪将其未婚夫打入死囚。行刑之期渐近,阿依达不愿独自偷生,悄悄潜入死牢,一对恋人怀着对爱情的美丽憧憬,安然就戳。
《图兰多》普切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多为每一位求婚者留下三道谜语,猜中者方可成为驸马,猜不中者则被处死。鞑靼王子卡拉夫不听已被废黜的父王铁穆尔和被贬女奴柳儿的劝阻,不顾宫廷三丑臣的警告,毅然隐姓埋名,击锣接受考验。当他猜中谜语后,骄傲的图兰多仍不肯嫁他。卡拉夫提出,如果天亮之前公主能猜出他的名字,他甘愿受死,否则就该下嫁于他。几经周折,公主的心被卡拉夫的真情融化,终于在天亮时向父皇宣布:他的名字叫爱情。
《托斯卡》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剧情大意是警察总监以处死马里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歌剧女演员托斯卡为救恋人、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假意应允。骗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刺死了警察总监,但她亦被警察总监“假处死”的花招所骗,马里奥被真的处决了。托斯卡因刺死总监之事暴露,最终跳墙自杀。剧中的音乐感情强烈、粗犷,许多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效果极为强烈,从而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
《艺术家的生涯》: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剧情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茶花女》: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情描述了名*薇奥莱塔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奥莱塔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而当众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奥莱塔终于承受不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而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
❹ 经典音乐剧有哪些
歌剧、音乐剧好看么?
听不懂歌词怎么办?
歌剧和音乐剧有什么不同?如何入门?
除了看懂故事,歌剧和音乐剧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亮点?
其实歌剧和音乐剧并没有那么难懂,而是很好听、好玩,它们是几百年反复演出沉淀下来的宝藏艺术,有很多美妙值得你去聆听和发现。
先来看看最著名的十部音乐剧:
1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猫》
“回忆”
Memory
《猫》的灵感来自于韦伯童年时所阅读的艾略特的诗作《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他继承了艾略特关于猫象征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思想,在舞台上构筑了一个神秘而精彩的猫世界。他不仅赋予猫不同的特点,把那个世界中的善与恶表现得淋漓尽致,还赋予该剧以“道德和拯救”的主题,使整个剧作充满了宗教的意味。“Memory”是全剧的核心唱段,二十多年来已被无数次地翻唱,成为不朽的经典。格里泽贝拉在舞台中央,一时间往日的酸甜苦辣全部涌上心头。她不顾一切地用一生的体验与回忆再次唱起了那震撼人心的旋律“Memory”。“新的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对于青春不再的格里泽贝拉来说,“新的一天”的到来就意味着离幸福的回忆更远,而离衰老与死亡更近了一步,每一次黎明对她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too.”但纵使时间如此公平且残酷,我们仍旧抱着一颗赤诚的心面对新的生命,绝不能就此放弃。
2
C.M. 勋伯格:《悲惨世界》
“你可听到人民在歌唱”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悲惨世界》的成功除了拜雨果原著所赐之外,恢弘大气的音乐、鲜明的人物形象、梦幻般的舞台效果和演员的出色表演都功不可没。“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首激动人心的战歌多年间已跨越语言和国家的界限,伴随着《悲惨世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每一处的观众无不为这首歌所展露的热情与无畏气概所震撼。1995年纪念音乐会上17国的“冉阿让”共同演唱这首歌曲的一幕更使这首歌曲超越了音乐和戏剧的本身,真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美好未来的共同呼唤。
17国“冉阿让”演唱版
3
安·洛伊德·韦伯:《歌剧魅影》
“当你想起我”
Think of Me
《歌剧魅影》是韦伯又一次巨大的成功,故事改编于法国作家勒胡的同名小说。这首歌曲本为剧中歌剧院首席女高音卡洛塔演唱,但唱到一半,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布景从天幕上坠落下来。受到惊吓的女高音大发脾气,决定罢演。于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克里斯汀被推荐尝试演唱。这首“Think of me”是克里斯汀的出场第一首唱段,从起初怯生生的小心翼翼,到自信动听的音色展示,呈现出克里斯汀征服剧院观众的完整过程。旋律流畅婉转,带有淡淡的忧伤,花腔乐段恰到好处。既有通俗音乐的亲和力,又有艺术歌曲的美感。
4
安·洛伊德·韦伯:《歌剧魅影》
“夜之曲”
The Music of the Night
幽灵坐在管风琴前,用这首“The Music of the Night”表达了对克里斯汀的爱意。这首诡异又异常缠绵的情歌使得克里斯汀心神荡漾,她在幽灵的牵引下,来到一座被布满尘土的绒布所遮盖的神秘物体前。幽灵一把揭开绒布,出现的是一座巨大的镜子,但镜面已经没有了,镜框后面是一座蜡像,正是克里斯汀穿着婚纱的美丽模样。躲在面具背后唱着歌曲的魅影,可能只有那个承载音乐的音乐盒和象征爱情的戒指才能带他走出黑夜。
《歌剧魅影》25周年“历届魅影”演出片段
5
安·洛伊德·韦伯:《真爱不死》
“真爱不死”
Love Never Dies
《真爱不死》是韦伯筹备多年的《歌剧魅影》续作,其舞台设计并没有延用上一部华丽的歌剧风格,以及大量的实物道具。而是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投射出了各种来自游乐园的影响,包括令人毛骨悚然的旋转木马,摩天轮等,营造出了另一种诡异的气氛。尽管这部作品在剧情安排上有时为乐迷所诟病,但瑕不掩瑜,其音乐仍旧久听不厌。“Love Never Dies”是这部作品的主题曲,整首乐曲以连绵的抒情为整体基调,胸中汹涌的情感抑制于佯装镇定的诉说语调中,几番轮回后,终于以高八度的音调唱出心中主题——“生命或如朝露,但爱刻骨不渝”。
6
理查德·科西昂:《巴黎圣母院》
“美人”
Belle
在众多法语音乐剧中,《巴黎圣母院》最先走向世界,它无疑也是影响最大,最具观赏性的一部音乐剧。该剧以雨果名著为题材,淡化了叙事,把重点放在音乐和舞台表演上,每一首音乐都堪称经典。除了精致的音乐之外,它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突破,比如将歌唱演员和舞蹈完全分开,各司其职。“Belle”是全剧中重量级的歌曲,是戏剧矛盾的小高潮。三个声线不尽相同的人唱出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彼此交融再一起,带给听众无论听觉还是心灵的强大震撼。三道声线恰似三道浓重的色彩,卡西莫多是炽热的红,弗娄罗是阴郁的黑,腓比斯则是金光灿灿,交织形成无比饱满的质感,“Belle”以其本身的美轮美奂证实了艾丝米拉达传奇般的美。
7
C.M. 勋伯格:《西贡小姐》
“世界的最后一夜”
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
1989年,音乐剧《西贡小姐》在伦敦西区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剧院举行首演,其作品以普契尼《蝴蝶夫人》为原型,讲述来自东方的女主人公对逢场作戏的美国士兵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是全剧第一场结束终曲,也是最著名的唱段之一。旋律千回百转,令人柔肠寸断。在这种“世界末日”的疯狂中,人的状态都是不正常的。人们在这时候相爱只是为了“相濡以沫”,而当生活平静之后——正如歌中所倡导的——这个世界的一切就都不真实了。
8
伦纳德·伯恩斯坦:《西区故事》
“今夜”
Tonight
在《西区故事》中,作曲家伯恩斯坦实现了一个梦想,即创作一部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题材的音乐剧。这部传奇故事以纽约市的两个敌对街道团伙的地盘争斗为背景,喷气帮与鲨鱼帮的斗争正对应着莎士比亚剧本中凯普莱特家族和蒙特古家族之间的世仇。在这段解不开的帮派争斗之中,托尼和玛丽亚爱情的萌芽却在悄然生长,于是产生了一段段精彩的舞蹈场面和柔美的音乐唱段。合唱曲“Tonight”被安排在莎士比亚著名阳台场景的太平梯版本之后,在那里,这对相爱的情侣第一次演唱他们的爱情二重唱。托尼在活泼的拉丁节奏伴奏下演唱这段抒情歌谣,他的心中只有玛利亚。
9
伦纳德·伯恩斯坦:《西区故事》
“美国”
America
这段音乐可以称得上是《西区故事》整部音乐剧中最为欢快跳跃的片段之一。在舞台版的《西区故事》中,这段情节常常被演绎为各由男女角色组成的两个团体之间的斗舞形式。女性团体向观众诉说着纽约大都市的缤纷魅力,而男性团体则不无风趣地戳破美好城市生活背后的真实惨景。亘古不变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的矛盾被包裹于热情亢奋的快乐节奏之中,使得听众在聆听之余不免沉思城市对于个人的真正意义。
10
安·洛伊德·韦伯:《艾薇塔》
“你一定要爱我”
You Must Love Me
《艾薇塔》是韦伯与莱斯这对金牌组合联袂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作品,善于从历史和政治事件中寻找题材的莱斯这次把目光瞄向了阿根廷历史上的传奇女性——贝隆夫人。全剧用倒叙手法,从旁白人“切”的角度讲述了贝隆夫人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首歌曲在电影版《艾薇塔》中曾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演唱者是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她也是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深情的咏唱表现出贝隆夫人的情感,也展现她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外表坚毅美丽的贝隆夫人把对丈夫的爱当成支撑自己的信仰,个中滋味尽在音乐中。
能否欣赏古典艺术一直是西方贵族教养的标准之一。在中国,经过前面几十年文化教育的积累,我们渴望学习更经典更高级的精神文明。歌剧与音乐剧正是一种最全面的、也最值得学习的西方艺术形式,其中包含古典音乐、经典戏剧、美声唱法、西方历史和文化思潮、每个年代的风俗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以歌唱的形式,让古老年代的人物和故事复活了,你一定要学习西方的歌剧和音乐剧艺术,才能真正走入西方的心灵,了解他者的文明。
❺ 求十部比较好看的音乐电影
1、《音乐之声》
2、《雨中曲》、《妈妈咪呀》、《发胶》这三部是相当于音乐剧的经典音乐电影
3、《放牛班的春天》
4、《海上钢琴师》钢琴三部曲中最经典的一部
5、《摇滚校园》、《摇滚之神》杰克·布莱克的两部经典之作
6、《歌舞青春》1、2、3 目前共三部,它的火热程度毋庸说明
7、《贝隆夫人》,得过奥斯卡的片子多少还是有看点的,麦当娜主演,音乐也是悠扬动听。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出自该片
8、《摇滚青春》也翻译做要滚滚夏令营。强纳斯兄弟在里面是主演,但是不是围绕着他们这个乐队。半符合你说的关于乐队的。
9、《八月迷情》,2007年出品的音乐剧情片。在国内又被译作《八月狂奔》、《声梦奇缘》《把爱找回来》、《流浪歌手》等。讲述了孤儿奥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弗雷迪·海默饰)为寻父母来到纽约,在遇到神秘陌生人(罗宾·威廉斯饰)后成为街头卖艺者,奥古斯特依靠自己非凡的音乐天赋最终与自己父母相认的故事。
10、《夜半歌声》,支持一下国产,张国荣、黄磊在里面的歌唱表演也不错。
总共十五部,够了吧?呵呵
❻ 有什么好看的音乐剧电影
歌舞青春1
歌舞青春2
歌舞青春3
妈妈咪呀
发胶星梦
红磨坊
芝加哥
歌剧魅影
吉屋出租
猫
贝隆夫人
西贡小姐
音乐之声
十诫
太阳王
随风呼啸
伊莉莎白
狮子王
理发师陶德
美女与野
灰姑娘
还有中国的:
如果爱
雪狼湖
❼ 音乐剧电影有哪些 六部经典音乐剧电影
1、《冰雪奇缘》
(1)《 冰雪奇缘》( Frozen ) 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获得了2013年度金球奖、安妮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
(2)影片讲述在四面环海的阿伦黛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公主。姐姐埃尔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一次玩耍中她不小心误伤了妹妹安娜,妹妹险些丧命,父亲无奈之下只好紧闭宫门隔绝外界的联系来保护女儿,埃尔莎逐渐学会了隐藏和克制,两姐妹隔着重重宫门不能相见。父母因为海难去世后,埃尔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公齐来祝贺。当埃尔莎得知安娜要和初次见面的南埃尔斯王子汉斯结婚时,情绪失控显示出魔力,阿伦黛尔王国因为她的严冬咒语完全被冰雪覆盖。安娜和山民克里斯托夫以及他的驯鹿搭档组队出发,为寻找姐姐拯救王国展开一段冒险之旅。
(3)最终,妹妹历经艰险找到了姐姐,不仅解除了冰雪魔咒,也收获了真爱。《冰雪奇缘》强调爱能融化冰雪,不是爱情的“爱”,而是亲情之“爱”,故事虽然是给孩子看的,但成人一样被深深打动。
(4)这部动画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即音乐部分,其大部分人物情感的表达和剧情的阐述都是以音乐剧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且每一首乐曲都较完整地展现出来, 不仅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更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2、《小美人鱼》
(1)爱丽儿是海中一条自由自在的小美人鱼,她向往自由,海底的世界似乎她看得有点厌了。这天,她突发奇想,想冲出海底,看看陆上精彩的世界。于是,她就真的冲破了美人鱼的限制,浮上了海面。当她看到了英俊的王子时,她彻底被征服了。为了能和王子相爱,小美人鱼爱丽儿决定以自己美丽的歌声为代价,换取一双平常人类女子的腿。在好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爱丽儿不顾一切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
(2)电影告诉我们:如果你强烈地渴望得到一件东西, 并为它不惜去冒险, 全身心地投人的话, 那么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它。
(3)此外, 片中还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去沟通, 去彼此信任。人鱼家族同人类家族之间的猜忌、仇恨... ... 最终都开始化解, 不同文化之间也开始彼此对话。虽然, 人鱼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无法融为一体, 但, 他们之间毕竟消除了起初的敌视与隔膜。
(4)而本剧的配乐--艾伦.曼肯则是一个迪士尼粉丝无比熟悉的名字。迪士尼80年代末90年代初百老汇音乐剧模式的奠基人。
3、《安妮》--1982
(1)安妮(艾琳·奎因 Aileen Quinn 饰)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那里,她和其他的孤儿们一样,必须为凶狠蛮狠的汉妮根小姐(卡罗尔·博内特 Carol Burnett 饰)工作至深夜。沃尔巴克思先生(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饰)是一位亿万富翁,他决定从孤儿院中挑选一位孤儿,邀请他来家中做客,安妮成为了这个幸运儿。
(2)安妮在沃尔巴克思先生的家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没有子嗣的沃尔巴克思先生亦非常喜欢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安妮,他甚至想要正式收养她,然而,安妮却希望能够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沃尔巴克思先生出资五千美元,帮助安妮寻找父母,一时间,大批自称安妮父母的人向沃尔巴克思先生家里用来,然而,安妮真正的父母却并不在其中。
(3)这部喜剧漫画式的影片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以极具美国特色的音乐喜剧形式来反映极具美国特色的白日梦——一无所有的贫民一夜之间如何暴富。
(4)安妮的遭遇同《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十分近似,他们都在悲惨的生活中找到了幸福,在孤独中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爱。而这种美梦由于借助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同戏剧舞台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更华丽、更梦幻、更古怪,因而更加吸引人,并在许多关键的地方以特殊的效果有效地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4、《音乐之声》
(1)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这时,德国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且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
(2)电影采用音乐剧的形式。其中的音乐,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优雅的技巧。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 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诠释了音乐的内涵,烘托了爱的主题,真正唤醒了观众内心纯真的爱。《音乐之声》,恬静 音,愉悦之音,是永远的经典!
5、《美女与野兽》
(1)贝儿美丽善良,与老父亲一起住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一次,父亲不小心闯进了野兽的领地,被囚禁在野兽的城堡里。为了救出亲爱的父亲,贝儿只身犯险,答应与野兽同居于古堡而换回了父亲。野兽的城堡华丽而充满奇幻色彩,有充满绅士风度的烛台先生,和蔼亲切的茶壶妈妈,还有可爱的小茶壶宝宝。然而,贝儿生活的并不愉快,一心想念着她的父亲。
(2)终于,贝儿找到了逃走的机会。可是却遇到了凶狠的狼群。危难关头,野兽及时出现,解救了贝儿,自己却受了伤。贝儿心存感动,细心照顾野兽。相处的过程中,二人互相了解,野兽也被感化,慢慢变得温和,学会去爱。朝夕相处,日生情愫。也许,野兽也可以是英勇的守护骑士,温雅的白马王子。
(3)它改编自格林童话,是第一部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世界动画卡通片。影片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反响。《美女和野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单单由于电影制片人员的精心制作,还得益于影片中音乐带来的显著作用。对于《美女和野兽》,可以说音乐是电影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经典催化剂。
6、《欢乐满人间》--1964
(1)故事发生在1910年的伦敦,班克斯先生是一名银行职员,而班克斯太太则醉心于女权运动,公务缠身的两人顾不上照料膝下的一双儿女麦克和珍妮,只有请保姆代劳,可是,夫妻两人并不知道的是,古灵精怪的兄妹俩,哪里是普通的保姆能够招架的了的!
(2)一位名叫玛丽的漂亮姑娘来到了班克斯家应聘保姆的职位,她刚刚出场就令麦克和珍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玛丽是一位仙女,她的到来让两个孩子重新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亦让班克斯先生和太太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中最终要的东西。
(3)《欢乐满人间》是迄今为止迪士尼在奥斯卡上提名最多,获奖最多的影片,在当年奥斯卡获得13项提名5项大奖。
❽ 豆瓣高分榜的音乐电影除了《钢琴家》、《百鸟朝凤》,还有哪些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1、《里赫特:迷》 豆瓣:9.5分
这是一部纪录德商苏联钢琴大师里赫特音乐生涯的影片。拍摄镜头语言非常直接朴实,用俄语讲述了里赫特的一生和他的艺术观念。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留下的远不止乐章,还有对生活的无限热忱,对世事的透彻洞悉。
2、《百乐门现场》 豆瓣:9.5分
美国涅槃乐队曾风靡于上个世纪90年代,疯狂不羁的摇滚精神让他们收获无数乐迷。电影首次曝光了他们1991年在百乐门的现场演出。吉他、贝斯、架子鼓完美配合,震破耳膜之余,更多是旧式摇滚带来的冲击。摇滚迷不可错过!
3、《Eminem:E》 豆瓣:9.5分
高分音乐片。美国说唱歌手Eminem(阿姆)联手英国女歌手Dido(蒂朵)开启流行与古典的奇妙撞击。经典、霸气、惊艳,都不足以形容这部电影。
希望本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❾ 音乐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音乐电影排行榜前十名:《绿皮书》,《音乐之声》,《悲惨世界》,《闪光少女》,《歌剧魅影》,《完美音调》,《爱乐之城》,《雨中曲》,《心灵奇旅》,《寻梦环游记》。
1、《绿皮书》
这部电影讲述了保镖托尼被聘用为古典钢琴家唐的司机,跟着唐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出,一路南下,而在这其中,也遭遇到一系列的麻烦,俩人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了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