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讲述关于音乐的经典电影
奥斯卡获奖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便是一部讲述关于音乐的经典电影,电影以皇后乐队的发迹为蓝本,通过大量的细节还原与艺术创作,超真实地再现了皇后乐队如何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乐队到达横卷全球乐坛的巅峰,电影穿插了皇后乐队的大量音乐,让人观影时热血沸腾。
Ⅱ 《音乐之声》 电影的观后感
我对这部影片的美有几个享受的地方: 首先,当然是它里面的天簌之声。这是一部音乐剧,所以影片的开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它充分地表达了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影片中,玛利亚教给孩子们的“哆来咪”无疑是一堂灰谐生动的音乐课,7个调皮苦闷的孩子爱上了音乐和玛利亚,他们一起唱出了怡人的歌。接着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蓝蓝的天空,嫩绿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这一切无不给我最美好的视觉享受。 最后就从影片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上说说吧。我是被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爱所感动着,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爱,玛利亚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对上校和玛利亚的爱,玛利亚和上校的爱,他们一家对祖国的爱……世界是不能缺少爱的,如果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更不能没有爱。从影片中我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你必须先学会去爱你身边的一切,然后你的热情才能感染到别人,而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你,爱就是这样传承了下来。 玛利亚的温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纯洁的爱!我觉得原来那十二个家教为什么没有最后留下来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没有耐心、他们并不真心喜欢孩子们、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们,而玛利亚正好相反,能理解这些孩子去用无私的爱去爱他们,并藉着那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这个缺少爱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欢乐!她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七个个性不同的孩子,并用心地去了解他们、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所以最后孩子们从心里接受了她,从心里喜欢她,并在她与上校结婚后亲热地喊她“妈妈”。 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开始有点理解了。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与同类影片相比,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由于主人公大都是受过教育或有身份的人,尽管对话是口语体,其中有许多省略句,但总体上对话语言比较标准,适合模仿和借鉴。听者可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会受到地道英语听说情景的熏陶。
Ⅲ 电影《天使爱美丽》音乐艺术赏析
电影《天使爱美丽》音乐艺术赏析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由情而发,学习欣赏音乐就是学习欣赏美。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提升。接下来是我大家整理的电影《天使爱美丽》音乐艺术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天使爱美丽》是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作品,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获得了很好的票房,并获得了许多优秀的大奖。电影成功塑造了如天使一般的小女孩艾美丽的成长经历。其中,作曲家在赋予电影背景音乐方面上有着极大的创意,为更好凸显电影的主题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这部电影音乐在观众的观影效果上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辅助性的作用,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情节叙事与背景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电影《天使爱美丽》的介绍
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于2001年执导了电影《天使爱美丽》,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很好的票房,并获得了许多优秀的大奖,比如说像欧洲电影大奖颁发的“最佳电影奖”、法国电影凯撒奖颁发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英国金像奖颁发的“最佳原创剧本奖”等奖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还荣获了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法国小姑娘艾美丽的成长历程。主人公艾美丽的童年十分凄苦,童年的生活充满了孤单与寂寞。她的母亲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父亲由于伤心显得非常沉默寡言,进而对于小主人公艾美丽也是疏于照顾。这样的身世使得艾美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艾美丽渐渐长大了,然后开始了工作,努力赚钱生活。当她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服务生的工作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小艾美丽的一生。那是1997年夏天,当时艾美丽正在租住的家中,她收听了新闻报道的关于戴安娜王妃遭遇车祸身亡的消息。艾美丽听到这个事件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慌乱之中她不小心将手中没有拿稳的瓶盖掉到了地上,瓶盖刚巧撞上浴室里的一块墙砖,就这样艾美丽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她找到了一个很多年前曾经住在她现在所租住房子里的房客所留下的小盒子,艾美丽小心翼翼打开了盒子,看到盒子里装满了房客童年时期的很多照片。艾美丽决定寻找到盒子的主人,把这些曾经是小朋友所珍惜的宝贵东西返还到主人的手中。可是,这个想法实施起来是非常艰难的,这些东西的主人毕竟是一个几十年前在这个公寓的租客。为了寻找到这个盒子的主人,艾美丽拜访了周围的邻居,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找到了盒子的主人。在返还盒子的过程中,艾美丽在与盒子主人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了主人态度的影响,艾美丽由此受到了启发,进而改变了自身对于世界的看法。从此以后,她开始了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行动。艾美丽的助人为乐的善举并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长久坚持着这种宝贵的品格。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艾美丽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在自身方面也得到了快乐的感觉。艾美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遇到了心仪的人,让她收获了爱情。艾美丽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一位丢失收集快照相簿集的青年人尼诺,艾美丽当时就怦然心动,她鼓起了勇气,最终两人收获了爱情。整个电影的故事在叙述上非常的直白而且简单易懂,具有生活的普遍性,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并且通过电影音乐对影片的烘托也造就独特的法国电影的魅力。
二、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音乐魅力
《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时长一共是1小时57分钟,艾美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天真、幽默、率真。明丽的电影画面、自由欢快的节奏使人们能够很容易融入电影的场景中来。这些声音的辅助作用,为电影的表述起到了最佳的效果。
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音乐是由法国作曲家杨提尔森所做的。这位作曲家喜欢用一些简朴的配器,这些都是具有欧陆风情的`。例如说作曲家善于利用手风琴、吉他、口琴,等等。通过欣赏电影可以看出来,在《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中,钢琴、手风琴是音乐的主要支撑,辅助的还有吉他、钟琴、提琴以及口琴之类的乐器。音乐的节奏多采用小调式,其中许多是华尔兹舞曲风格。杨提尔森为艾美丽专门打造了一首“爱美丽的华尔兹”,其中通过配器的变换组合,以及在节奏调式上的调整构成了能够表现出影片中主人公艾美丽不同情感的乐曲。这些乐曲具有不同的功能,表达主人公不同的情绪状态。电影音乐在电影塑造主人公艾美丽的内心世界方面以及渲染影片情绪的烘托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影在一格一格上演着,故事和叙说和音乐的表达看似各行其是,事实上,两者互相作用、为了共同表达电影主题同一个目标而协作式发展。当影片中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时,这些音乐的演奏也像技艺高超的演奏家一样,很顺畅如行云流水般演奏着;当影片的剪辑节奏变快时,或者故事情节离奇高潮式发展时,相应的就是富有层次感的各种配器组合式的演奏。作曲家赋予音符灵活多变,并且富有一定的创意。
《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女性生活经历的电影。通过观影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配乐师技艺的高超,能够游刃有余把握音乐的作品,更好为电影表达深刻的主题而服务。法国作曲家杨提尔森对音乐主题的创作设计多以回旋曲式、变奏曲式为主,给人以欢快的感觉。这样,也就配合上了主人公艾美丽的性格特点,她活泼、善良、富有阳光的性格。
可以说,电影《天使爱美丽》中每一段音乐的配置都是富含特定的意义的,都是为了表达一定阶段主人公心理以及感情变化的需要而创作的。说到底,电影音乐是为了电影所服务的。该电影的配乐师把音乐的元素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了很好融合,一点也没显得突兀。两者有效结合,比单纯的画面或者是单纯的背景音乐所产生的效果要更加有力。就这样,电影《天使爱美丽》展现出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具有浪漫情节的巴黎。艾美丽在点滴的生活中帮助他人,并且同时也感染着他们。法国导演的特点通常是这样的,他们往往采用纪实的手法,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寓于电影之中,把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呈现给世界的观影朋友。值得骄傲的是,这种电影在内容上的选取与手法上的运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情节是非常符合法国人的品位的。故事情节的流畅,再加上与音乐方面上的交融,一个美丽的女孩童话般的善良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对于人们心灵具有感召的力量。
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师表现出了对于主人公艾美丽这个人物在形象上的喜爱,他还为影片特别创作了一首专属于主人公的主题音乐,歌曲的中文名字是这样译的,称作是《爱美丽的华尔兹》。对于这首乐曲的演奏,主要采用的是手风琴这种乐器。手风琴能够表现出多种情感,或是欢快的感觉,或是悲痛的情节都能由它单独来完成,尤其是它能演奏丰富的和声旋律,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情感变化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手风琴这种乐器有着多层次的表现力。从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上来说,这种乐器――手风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手风琴演奏的控制上,演奏者时而悠扬,时而急促,这些跳跃的音符能够烘托出女主人公艾美丽在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完整展现整个电影故事情节的内容。另外,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观影者能够更加融入电影中所营造的气氛与环境中来,更好理解电影制作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能够深刻体会到电影中深刻的主题。通过观看电影《天使爱美丽》,我们可以清晰并且很容易发现,在这部影片中关于美丽的主题曲有多种版本的主题变奏。这种表现形式在不偏离主要旋律的前提下,对于电影音乐的演奏也有着灵活多变性。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充分体现欧洲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极具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这部电影的音乐――华尔兹,凭借它独特的节拍节奏生动表现出了艾美丽在情绪以及思想上的变化与状态,同时给予观众以提示,感知艾美丽的变化情绪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华尔兹又被称作为圆舞曲,原来指的是一种两人相拥旋转的交际舞。配乐师之所以创作华尔兹,也是为了和艾美丽的性格相吻合。艾美丽的内心如此美丽,就像是天使一样,那么纯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朋友,为其他人带来欢乐。华尔兹的欢快的节奏象征了艾美丽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以及带有美好的愿望与憧憬的情怀。可以说,这种音乐形式恰如其分凸显出了女主人公的品质。
《爱美丽圆舞曲》在这部电影中有多种乐器的演奏版本――手风琴版本、钢琴版本以及交响乐的版本。首先,手风琴版本所表现出的是充满希望的。在影片中,当《爱美丽圆舞曲》响起,一下子就能够使人把这种美好的理想的状态带入到现实的社会中来,给人以希望。事实上,电影传递了深刻的主题。当观众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其实社会是充满着希望的,社会上美好事物也是充斥着人们之间的,是给予大家美好愿望的。当艾美丽帮助他人的时候,都会演奏这首《爱美丽圆舞曲》。这个版本的主题曲展示了一个法国女孩的浪漫性格特征,其实也是表达出了法国这个国家是具有浪漫主义情结的。
第二个版本――钢琴版本在表达效果上来看是显得比较忧伤的。这个版本是以下行音型为主的音调,表现出的主题是略带忧伤的。通过观影体检,这种表现形式给予大家深刻的印象,使得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该版本展现了主人公艾美丽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感受,在电影中背景音乐和故事情节的融合,较好展现了艾美丽的人物形象。
第三个版本――交响乐的版本突出表现了故事情节的变化。在故事的开始阶段女主人公艾美丽发现小盒子,就使用的这个版本的演奏。艾美丽在得知到意外消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铁盒。紧接着,华尔兹音乐响了起来。下一个镜头,艾美丽一个想法涌现在她的脑海中来,她决定要找到盒子的主人。在这个情节中,电影中弦乐器的加入,使得整首乐曲音乐显得尤为丰满,这就刻画出了主人公艾美丽复杂的内心感受。交响乐版本乐曲再次出现的时候,此时是女主人公艾美丽找到了自己的心爱的对象。此刻的背景音乐声音宏大,圆润饱满,气势上很雄伟,给人一种非常豁亮的感觉。这种的演奏是各种乐器交替出现的,这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女主人公艾美丽和尼诺之间的爱情以及这种爱情所体现的巨大力量,在观众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结语
可以说,任何一部影片都与电影中的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获得成功的电影更是如此。《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中就融入了多种因素,其中电影的配乐与音响效果对于电影主题上的表达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见,音乐与电影主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此部影片两者能够完美有效地结合,才彰显了法国式题材电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天使爱美丽》能够引起观众心灵上的共鸣,让我们也加入到天使队伍的行列中去,重拾感恩的愿望。可以说电影《天使爱美丽》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此片形成了特殊的观影体验。
影片评价
该片中总是微微勾起嘴角,带着点精灵气质的奥黛丽·塔图完美诠释了艾米丽这个角色,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用擅长的奇幻风格打造了一个梦幻甜蜜的电影世界,每一帧画面都似乎是带着浓郁法国气息的浪漫明信片。
该片让观众重新感受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它采用电脑成像、数字影像处理(如电影中的夸张变形镜头等)与数字中间流程等数字技术,成功再现了具有诗意现实主义氛围的巴黎,尤其是爱美丽居住的公寓里的庭院、楼梯及老式的内部装饰。《天使爱美丽》独特的拍摄手法、奇幻般的色彩搭配是其成功的重要元素,但其令人惊艳的配乐也是该片出彩的关键。杨·提尔森倾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搭建了一个‘精神巴黎’。惊艳的电影配乐搭配时而多彩鲜艳时而又恬静雅致的镜头画面,两者的融合恰到好处。
该片犹如是一个现代灰姑娘的童话,它镜头底下的巴黎跟歌舞片《琪琪》或《花都艳舞》一样,都是比明信片更加明媚的世外桃源。诡异的魅力、丰富的想像、梦幻色的幽默是它的特长,把少女的悸动和憧憬化成一幕幕迷人的画卷。
该片其实不是一部完全快乐的电影,它饱含着忧郁哀伤和苦乐参半的情调。它描写了一群孤独的人,他们在交流沟通上困难重重,生活破碎不堪,充满了挫败感。在其浓郁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之下,是对现实生活和苦乐人生的透视与观照。儒内镜头中的巴黎虽然是理想化的,但仍然有其现实色彩。艾米丽或许是理想化、风格化的人物,但她的每一部分正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平凡人,她就在观众身边
;Ⅳ 看见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未来学校——新生体验》观影报告
最近一部很火的教育电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这部电影是由徐立导演带领团队制作的《未来学校—新生体验》,说实话周四晚上聆听吴虹校长在教学勇气分享会的时候观看了一个关于这部电影的视频片段,是几个孩子在和团队的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坦诚与大家进行心灵的沟通。
这个场景两天的时间里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呈现,刘俊男的过度暴躁寻求关注,童心语的内向不分享,林圣捷的孤独悲伤的流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一直在想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们?我们有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呢?他们的想法,情感,喜怒哀乐能够和我们分享吗?
这部电影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更多的是对于当前教育的深思。
今天晚上静下心来认真观看了这部教育电影,刚开始三个孩子的出场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塑造的孩子的性格,看到这些性格暴躁叛逆、抑或内向或孤独的孩子,其实背后都有不一样的家长,这长久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当下的孩子。
三个主角孩子,来自于三个不同的家庭。一个亲子关系矛盾重重,一个内向不交流,一个孤独无人诉说。其实想一想我这些年教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这些年我教的孩子的缩影。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品行、习惯都是由一个家庭塑造起来的,孩子从出生到十几年的时光,每一天都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形成着自己的性格,最终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每一个无辜的孩子啊,到底有多么孤独,多么悲伤,多么绝望呢?他们细腻的情感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可是我们家长能够停下忙碌的脚步来聆听,感受吗?
看着这三个孩子,眼泪浸润了眼眶,其实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孩子的一种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的状态就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里一天天慢慢培养起来的。很多时候问题出在了我们的原生家庭,最终无辜受伤害的却是孩子们。如果我们家长不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等到有一天他们在我们原生家庭下把这种畸形的习惯成为了性格,那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就是侩子手,可能会造就他们平庸的一生。
家庭教育真的是孩子成长的根,没有这个家庭的根提供养分,没有家长的陪伴和爱,孩子就不会有丰盈的人生和未来。
这部电影中重点讲述了三位小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及生命的状态,但是电影里的每一个孩子在这五天的新生体验营里都展现了最真实的生命状态,这一种状态源于自然,源于内心的自然流露,这种情感和生命的状态才是我们人生最美的状态。
其实影片中展现的孩子状态有两种,在家中的暴躁或者压抑抑或孤独,以及在学校中随时随地流露出家庭对性格的印迹,但是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新生体验营的活动中来,这种对于生命积极向上的渴望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仅仅有着独一无二的原生家庭,有着在这家庭影响下根深蒂固的思想演化的行为方式,更多的是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独一无二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我想这是人作为“人”最本质的生命状态。
孩子在这短短的五天了表现出的生命状态是适应、融合、合作、表达、看见彼此、乐观开朗、积极创造、表达和沟通。我想这也是凉水井中学新生体验营的教育意义所在,让每个孩子抛却家庭背景的影响,融入到一个大集体和社会,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和思想,在这里他们可以看见彼此,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孩子体现出来的对梦想的渴望转化成的动力和生命的张扬就是未来学校最美的样子。
我们教育真得停下脚步反思了,面对这独一无二的灵魂,我们一刀切似的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难道不应该被抛弃在历史的洪流中吗?我们这种自上而下的师道尊严难道不应该转化成为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发展吗?只有看见孩子,陪伴孩子,真正地从内心关注孩子爱孩子,孩子才能够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在体验营的结营仪式上,学校邀请家长朋友一起参与共情体验打动了我,其实我们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上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但是教育方式上却有着千差万别。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缺少沟通,最终耽误了我们孩子的成长,这其实是很遗憾的。与其抱怨不如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沟通的契合点来共力,这样的家校关系才是最有效的。
而新生体验营的结营仪式给我开阔了视野,创造了家校合作共育的典范和可以学习的模板。有时候我们真的缺少这换位思考,亲子真情沟通的场域,一旦让真实的情感在这样的场域里分享,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和心灵就会被触动,这样共情的教育才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虽然是凉水井中学教育理念的深度解读,但是对于我们个体老师来说,依然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典范。我们每位老师都拥有改变我们班级的力量,这种意愿和期待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己教育理念的不坚定而风雨飘摇,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对教育的信仰,对孩子的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创设不同的沟通场域,让家长真正看见孩子,让孩子真正看见家长,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任教的第十三年里,我一直在追寻,在纠正,在接纳,在坚定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仰。尽我所能渴望改变每一个乡村的孩子能够走向更高的平台,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美好未来。但是想象这些年有许多遗憾,我更多的是美好的意愿和关心罢了,真正教育深刻的激发他们生命内驱力的行动还是太少了,这都是因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太差导致的,这部电影也让我深刻反思自己当前的教育状态,我还需要不断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从内到外的生命张力。
而这部电影也给我指明了方向,更加诠释了什么是未来学校。关心孩子的生命成长和内心世界,用PBL项目化学习链接学校和家长、打开家长和孩子的心扉,让家长真正支持到孩子,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乐观开朗的性格、人生格局的视野,真正看见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听到孩子们成长的美妙声音,我想这就是未来的教育,也是我们当下就应该努力去践行的教育理念。
无关乎外部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我们创设自己的教育场域,来实现我们教育的乌托邦,看见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Ⅳ 观影报告|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
如果一部动画片,折射一个行业情绪价值的风向标,那么《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的关键词就是自我和解、我们与爱、好坏一体。
一人、一场、一片。在我首次做观影做笔记经验里,做了很好的氛围营造。
满腹创意的音乐、节目、布置拉开了影片的序幕,这是女婿乔纳森进行设计的。而刚开场3分钟就展现了人物色彩极强的主人公--精灵旅社的所有者德古拉,他样样事务都遵循自己的一一对应的内在次序,不容乱,不许随意。鲜明的性格冲突,预埋了未来相处故事线。在这个狂欢的派队中,父亲德古拉准备将旅社传承给自己的女儿梅菲斯和女婿乔纳森。但就因为女婿乔纳森不是精灵,而且恐惧女婿的“创意”引发了系列探索之旅。
🌈更深刻的理解:
1、世间人物千百面,但爸爸,不能接受,所以想改变女婿乔纳森。从内在看,这里也是对自己深深的不接纳。当臆想创意女婿接收后的场景是恐惧色彩时,占据心智,头脑的决策也出现一系列的错误。演讲的现场的恐惧也被身体的借口解释了一切;
2、女儿梅菲斯的人设十分丰富,对待爱情就一句“我们”封神。她的爱情主张,当丈夫乔纳森恭喜即将继承精灵旅社的时候说到你太令人惊羡了,她回答说,是我们将令人惊羡。就父亲的时候,勇敢与母亲的协力;尤其是在对后抵达目的时还差未知的距离和丈夫聚变的情况下,她干脆利落的智慧回答“很近”,这句对母亲的回复,满满的担当;
3、不得不说,影片中“棉花糖演的好”,炙烤后的焦黑好比人生不如意一面,而内在其实还有白色绵密的礼物。它的特别在于首次出现时的解释核心道理,并在情绪高潮时再次出现成为和解礼物。
4、当父亲看见自己的误区用于道歉和表达的时候,和解的,是自己。他勇气面对的,从来都是自己。
5、老爸与自己和解了也给予了力量:Rebuilt It As Your Way !
🌈我的非主线收获:
1、喜欢很多未来感的色系和人物形象的视觉表达。
2、回顾影片时,朋友中有一对精灵夫妇,因为误食药水,丈夫变为凡人,在日后一起闯关共患难的时候,仍然一致地在意发型。我突然觉得他们更像一个人的潜意识和本我的存在模式,关联而有趣。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同父母家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