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关讯息 > 电影音乐会没看过的电影

电影音乐会没看过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2-12-17 00:07:04

『壹』 关于一部外国电影,貌似是《音乐会》。

就是叫《音乐会》Le concert

影片2010年7月23日北美上映 (现在网上是没有观看的)

剧情】30年前,安德烈·菲立波夫是苏联最著名的指挥家,是著名的莫斯科Bolchoï交响乐团的灵魂。但是因为他拒绝与几位犹太音乐家——其中包括他最好的朋友Sacha——解除合作关系,他在事业的巅峰时被开除了。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勃烈日涅夫订下的法律!此后,安德烈仍无法忘情于Bolchoï,于是他仍在那里任职,不过是作为一个……清洁工人。
某天晚上,正当他在整理经理的办公室时,突然来了一封传真:法国著名的夏特莱剧院邀请这支著名的交响乐团去巴黎演出。于是他计上心头:不如召集昔日的伙伴,顶Bolchoï之名去巴黎演出如何?

『贰』 寻找一部电影,我老公说是警匪片,好像是搞笑的。剧情是开场一场音乐会,一首歌奏完之后,大家献花.....

绝命错杀令


绝命错杀令-影片资料

主演:莱斯利·尼尔森理查德·

克里纳凯莉·勒布洛克


国家/地区:德国/美国类型:

动作/喜剧

片长:87min

分级:USA:PG-13对白

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公司


绝命错杀令-剧情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名小提琴家莱恩哈里逊正值事业巅峰,这时他却和一个蛇蝎美人萝兰古休发生一夜情,她为了杀害老公,设计让他成为代罪羔羊。虽然莱恩哈里逊被独眼独臂独脚的杀手攻击,他还是受到绝命错杀令的通缉,而且很快被逮捕,并且被关进大牢。不过故事没这麽简单!

『叁』 成都举办《饮歌-香港电影音乐会》,哪些港片最令你难忘

《倩女幽魂》《夕阳之歌》《一生所爱》这些港片最令我难忘非常经典且又精彩

『肆』 《牛虻》:电影会被遗忘,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长存

电影诞生100多年,古典音乐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格里高利圣咏横空出世之际,那是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的事了。那么,小弟弟向老大哥取经,也就名正言顺了。电影喜欢引用古典音乐,《走出非洲》引用了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沉默的羔羊》引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入殓师》引用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光倒流七十年》引用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幻想》…… 有没有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专门为一部电影创作过音乐呢?

在聆听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年音乐季闭幕演出之前,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算听过那场音乐会之后,我都惊讶得难以想象, 自己少年时看过很多遍的苏联电影《牛虻》,居然请了当年已经闻名世界、被誉为“20世纪贝多芬”的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来为电影创作背景音乐。

听完那场音乐会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当年自己一遍遍观看《牛虻》的情形,要么是应学校要求去学习列瓦雷斯为意大利人民奉献自己青春的动人事迹,要么为了再看几眼漂亮又打扮入时的女主角波拉夫人,要么为仔细揣摩红衣主教蒙塔奈利究竟用了什么计谋骗取了阿瑟的信任,等等。从来没有一次是为了音乐再去看《牛虻》的—— 在聒噪的所谓音乐中长大的我们这一代,到了能观看电影《牛虻》的年龄,又有几人已经能认知到音乐是非常美妙的存在。

根据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拍摄的苏联电影《牛虻》,初映于1955年。电影完成后,人们发现受命为《牛虻》谱曲的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谱写了不少音乐素材,限于影片的篇幅和叙述节奏,这些音乐素材没有全部用上。嗣后,另一位苏联作曲家列冯·阿托缅不忍心让大师的创作烟消云散,便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手稿整理出了总共12首的《牛虻组曲》。

《序曲》、《民间舞》、《华尔兹》、《加洛普》、《浪漫曲》等等组成的《牛虻组曲》中,最广为人知的,非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莫属了。

准备重看电影《牛虻》之前,我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默默地将《牛虻组曲》的每一首与电影中的人物一一对应, 觉得最有听众缘的那一首《浪漫曲》应该出现在阿瑟初遇琴玛对她陡升爱慕之情、两人共坠爱河以及由阿瑟变身为牛虻列瓦雷斯后重遇已成波拉夫人的琴玛时,然而,窄银幕、黑白片《牛虻》,虽然清晰度不够,声音效果也显扁平,但《浪漫曲》渐渐响起的刹那,我的耳朵没有误听。1小时40分钟片长的《牛虻》,两度完整地出现了《浪漫曲》,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始4分多钟时,还有一次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处1小时30多分钟时。那么,两次响起《浪漫曲》的当口,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阿瑟和琴玛以及列瓦雷斯和波拉太太呢?答案是否定的。4分多钟的《浪漫曲》是为阿瑟和神父蒙塔奈利奏响的,1小时30多分钟响起《浪漫曲》时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红衣主教蒙塔奈利在劝说被捕入狱的意大利青年党人列瓦雷斯俯首称臣。

《浪漫曲》出现在电影《牛虻》中的时间点,貌似音画错位了。当然,电影创作者不会错,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了岔子。为了找到自己错在何处,我翻箱倒柜地找出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原著翻阅起来。 “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漂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这是印在书的封底上的内容简介,与我重看的同名电影表达的内容并无二致。 正因为是一部表现幼稚的青年被蒙骗后幡然醒悟、继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电影,1955年上映的苏联电影《牛虻》,情节经过删繁就简后几乎只剩下了从阿瑟到牛虻的成长过程,阿瑟与琴玛的爱情、列瓦雷斯重遇琴玛的悸动以及作为私生子阿瑟遭遇的鄙视,影片都表现得非常匆忙,没有了表演空间的演员们,只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吹胡子瞪眼”,所以, 很多年以后苏联科学院《电影史纲》曾这样评价电影《牛虻》:“影片《牛虻》是不均衡的……但肖斯塔科维奇谱写的充满紧张激情的、很有气魄的音乐是影片最优秀的部分。”  既然如此,影片最优秀的部分音乐怎么会将《浪漫曲》错位给阿瑟与蒙塔奈利在一起时的戏码?

翻开伏尼契的原著,我们会发现, 女作家在表现阿瑟与蒙塔奈利这位秘密的亲生父亲之间的互动以及列瓦雷斯撕掉红衣主教的面纱与虚伪的父亲当面对质时,笔触细腻、细节饱满、情感炽热、内涵丰富。总共300来页的《牛虻》,一上来伏尼契就用了两个半章节详细描述了阿瑟对神父蒙塔奈利的依恋以及蒙塔奈利对儿子阿瑟的爱意,父子俩在神学院读书,到瑞士游玩,在家里在路上,通过伏尼契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蒙在鼓里的阿瑟和实情在胸的蒙塔奈利共同围绕着“爱”字展开的亲密无间互动:

”神学院院长蒙塔奈利神父停下手中的笔,以疼爱的目光看了看俯在文稿上的那颗乌黑头发的脑袋。“

”说我的样子像你。我要真是你的侄子那才好呢,神父——“

至于小说快要结束时,已知红衣主教真实身份的牛虻与蒙塔奈利的一次灵魂对话,则将一对如双头蛇一般的父子因人生目标完全相异而撕裂的战栗,痛陈在了字里行间。

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要将《牛虻组曲》中最美的旋律安排给阿瑟与蒙塔奈利以及牛虻与红衣主教?虽然受命为电影谱写音乐,这个认真了一辈子的作曲家,一定一丝不苟地读了伏尼契的小说,所以,他知道女作家主要想表现的,并非1955年版的苏联电影所呈现的,是一个懵懂青年何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之牺牲自己的故事。那只是背景,伏尼契想要表达的,是在革命洪流滚滚而来时,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父子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伍』 谁知到 有个叫什么什么音乐会的电影

有一部名字就叫《音乐会》的电影,外文原名 《Le concert》
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类型: 音乐/ 喜剧
其他译名:非常爱乐乐团(香港)
交响人生(台湾)

『陆』 电影《音乐会》的问题

刚开始配合不好的原因因为这些人已经30年都没有进行正式演出了。你可以注意到安德烈是从葬礼的乐队,吉普赛人的营地还有AV的配音室里把这些人找出来的。这些人一开始来巴黎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尤其是那Victor父子基本上是来做生意的(拿着一箱鱼子酱)。直到看到那对犹太父子的短信说“回来为了蕾雅”他们才出现。因此一上来各种走音不合拍,但是由于曲目是D大调协奏曲所以有大段的小提琴独奏,这些人听到安娜的演奏想起了当年的蕾雅因此找回了当初的感觉,我想这是影片想传达的吧。其实,最后演奏的桥段不应该作为电影情节的一部分来看待,而是应该作为电影叙述完整性的一种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演出。在这一段落中,导演将之前的悬念进一步揭开,同时点明了这些人以后的命运完成整个剧戏剧冲突展现的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个人觉得这种安排非常精彩。另外再赞一下本片中各种元素的精巧安排。你可以发现安德烈的最大努力就是想出了代替莫斯科交响乐团到巴黎演出这一个点子。其余的所有事情基本上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办成的。去找伽利略夫座领队,人家之所以答应是为了在巴黎共产党党代会上讲话。护照是吉普赛人办的,赞助是碰巧参加婚礼(应该是当婚礼的群众演员,虽然没有明说)碰上天然气大佬拉到的。巴黎方面之所以答应是因为他们财政紧张。这种机缘巧合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些人早已放弃了音乐道路。但影片最后这群早已放弃音乐的人凭借着这样的机缘又重新找回了当初丢掉的梦想。个人认为这是最后的桥段最感人肺腑的地方,也是为什么伽利略夫最后感慨神真的存在。

再说一点,其实在最后的演奏中有三处试图表现这一种“神迹”,第一处是借伽利略夫之口直接表述的,第二处是巴黎剧院院长亲吻他的那个助理,这是一种戏谑的神奇,最后一处是Victor在演出结束之后说了一句“Amen”他是犹太人,实际上他说的并不是阿门,而是犹太教的祷告方式。
最后再说一点,感觉犹太教从头被黑到尾啊,前面萨沙就告诉Victor巴黎到处都是犹太教堂,还把红衣主教葬礼给黑了。你看Victor他儿子交摩西,是旧约里拯救人们的大神(犹太教不承认新约),这次去巴黎也是摩西想出了买手机的点子,不但救了他老爹,也成为这些人能再次演出的关键,实际上这个摩西短短几次出场讲故事的各个节点的逻辑链条串联到一起了。

『柒』 一部励志音乐片,笑中带泪的法式狂想曲,《音乐会》好看吗

是很好看的,看完之后是觉得很励志的,而且剧情也是非常的精彩的

『捌』 哪些电影里用了大量古典音乐,具体用了哪些

《音乐会》(The Concert ) 法国女演员梅拉尼·罗兰主演,也是从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爱上了老柴的小D,就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听了无数遍之后决定去学小提琴(学了一年后来因为懒和工作忙放弃了)。《汉尼拔》,S01E01中出现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Aria。S01E02同样来自巴赫的一首曲子,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号,G大调,第一乐章:快板,S01E05有两首古典乐,都是肖邦的夜曲。第一首,出现在拔叔和Dr.Bloom见面那段。是肖邦的第九首夜曲,B大调,OP.32之1,作于1836——1837年,献给德·比琳男爵夫人。第二首是降E大调夜曲,Op.9 No.2Op9共有三首曲子,创作于1830-1832年间,并与1833年出版。降E大调夜曲作于1830年。这首曲子可以说是肖邦的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听到,也是和肖邦有关的各种音乐会的常驻曲目。S01E05是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 : Ii Adagio。S01E06这一集依然用了肖邦的钢琴曲g小调叙事曲Op.23 No.1 (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S01E07整集的重点就是亨德尔的歌剧第一段出现在拔叔去听音乐会选段:Piangerò la sorte mia下一首出现在博士和Dr.Bloom在厨房的片段肖邦的一首前奏曲Prelude Op 28 No 13 in F# - Lento博士挑菜谱和食材的那一段选自法国歌剧《浮士德》,作曲家为古诺Le veau d'or下面一首出现在拔叔去找了小茶杯之后,两个人一起出外勤~选自威尔第歌剧《麦克白》,选段名字为Patria oppressa。S01E08巴赫的小步舞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的间奏曲出现在拔叔请黑人吃饭那一段最后一首曲子是羽管键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

阅读全文

与电影音乐会没看过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秘世界历险记大电影1 浏览:676
4k资源电影 浏览:132
二战电影战争与回想 浏览:388
电影五鼠闹东京在哪里拍摄 浏览:964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真实经历 浏览:686
免费看永无止境电影 浏览:462
两把半圆刀是什么电影 浏览:537
两个哥斯拉的电影天堂 浏览:924
电影鬼胎手机免费看 浏览:744
爱情来的时候微电影 浏览:541
电影2020下架的在哪里看 浏览:876
播放动作战争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7
记得我电影完整版观看西瓜 浏览:676
做个电影网站APP 浏览:827
ck手机电影网伦理 浏览:292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为反问句怎么写 浏览:405
世界公认十大感人励志电影 浏览:534
关于怪兽的一系列恐怖电影 浏览:939
手机拍摄电影特效软件 浏览:119
黑街主题歌的电影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