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关讯息 > 音乐电影长征组歌

音乐电影长征组歌

发布时间:2022-11-27 04:44:26

㈠ 晨耕的个人经历以及代表作是怎样的

(1923~ )作曲家。原名陈宝锷。河北完县人。幼年会吹竹笛,能演奏民间打击乐器。14岁参加八路军,后调入部队文工团。曾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任军乐队指挥。此后担任战友歌舞团的艺术指导,并曾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1961年出席第16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作品主要有歌曲《两个小伙一般高》、《我和班长》;军乐曲《骑兵进行曲》;电影音乐《桂林山水》、《万水千山》(与时乐合作)等,并参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及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音乐创作。歌曲《忆战友》、《百灵鸟你往哪儿飞》分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文艺汇演一、二等奖。

㈡ 长征组歌是什么时候开始首场演岀的

1965年8月1日。

《长征组歌》于1965年5月初正式开始排练,曲谱边排边改。战友歌舞团推出最强演出阵容,担纲演出的有该团主要演员马国光、贾世骏、马玉涛。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排练,1965年7月19日在天津人民礼堂,萧华第一次审看了由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著名指挥家唐江指挥的《长征组歌》。

他看完演出后说:“你们的演出让我很感动,你们把歌唱活了,因为长征本身是伟大的,是感人的,你们的歌展现了伟大长征的面貌,你们演出是成功的。”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正式公演。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周恩来与《长征组歌》问世

㈢ 关于《大话西游-仙履奇缘》的电影配乐的询问

曾听过mp3,不错的东西,《大话西游-仙履奇缘》开始部分的配乐好像就是出自这里

和月无与伦比的境界 Long Journey to Japan ・ [原创]:女人三十
・ 解析近代史中众多的微妙巧合(二))
・ [原创]茶话集
・ 戴绿帽的男人
・ 王蒙对刘翔的批评与中国人的虚伪

・ 黑鸭子——长征组歌
・ 【人皮客栈2】[07最新超刺激血腥恐怖大片][DVD-RMVB...
・ 【无味神探】[刘青云李若彤经典动作大片][DVD-RMVB/中文字幕]
・ 王昌元_古筝(中唱上海)
・ 凯格尔指挥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 流年
・ Japanese Girl
・ 孙菲菲
・ 北原多香子(Takako Kitahara)全本写真套图图片《美乳》
・ 山本梓(Azusa Yamamoto)写真图片选[DGC] 2...

这是NHK综合放送的一部记录片BGM的OST... 由于众多名家和合力出演,让本专辑的层次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境界(个人认为),想比其他的Pacific Moon音乐来说,本专辑有着更独特,更浓郁的风味,每一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向人们诉说着艰辛、快乐、和发生的故事。配乐方面运用了二胡、三味线、筝、篠笛等东方独有的乐器。
空灵缥缈是这张专辑的主旋律,其中也不乏具有现代感的节奏和民族化的韵律,总之是一张可听性极高的专辑 。好音乐无国界!

作者介绍:
吉田洁出生于1964年,在他少年时期主要的爱好就是艺术,在他十多岁时开始接触钢琴,直到后来在朋友的邀请下组成了一个乐队,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1985年,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他留学美国,进入了伯克利音乐学院,主修现在音乐编排和电影配乐。1987年他回到日本,成为一名电子合成器演奏者。他的音乐作品涉及了多种音乐门类,包括流行音乐、商业音乐、电视剧配乐、电脑游戏配乐等,此外,他还为多位艺术家创作演奏曲目并为其编排。由吉田洁创作的专辑主要有《旅》、《打》、《打II》等。

和平之月介绍:
Pacific Moon —— 一个专门制作New Age和World Music的亚洲著名音乐公司,旗下精英荟萃,融合民族和世界、东方乐器和西方配乐的典型效果创造属于Pacific Moon风格的作品,公司99%以上的专辑都用一个汉字来作为专辑的名称,显示了专辑本身的特点和音乐人的风格。

专辑曲目:
01 遥远的旅途 (TV Opening)
02 启程
03 大地求索
04 洗礼
05 地平线
06 风吹砂
07 诞生时分
08 D.N.A.
09 阳光灿烂的地方
10 望乡 (Main Theme Erhu Version)
11 怀念的人们
12 梦醒了 (Main Theme Piano Version)
13 旅程的终结 (TV Ending Theme )

㈣ 求,红歌会中那些歌手们唱过的有哪些经典歌曲

歌唱祖国、十里送红军、好日子、东方红,八月桂花香、相逢是首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东方红》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歌唱祖国》
5.《社会主义好》
6.《团结就是力量》
7.《我们走在大路《黄土高坡》

教我如何不想他》
112《北风吹》
——歌剧《白毛女》选曲
113《红星照我去奋斗》
——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
114《绒花》
——影片《小花》插曲
115《牡丹之歌》
——影片《红牡丹》插曲
116《雁南飞》
——影片《归心似箭》插曲
117《驼铃》
——影片〈〈带手铐的旅客〉〉插曲
118《知音》
——影片〈〈知音〉〉插曲
119《万里长城永不倒》
——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歌
120《男儿当自强》
——影片〈〈黄飞鸿2〉〉主题歌
121《真心英雄》
122《中国功夫》

烽火历程
123《毕业歌》
——影片〈〈桃李劫〉〉主题歌
124《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选曲
125《过雪山草地》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选曲
126《五月的鲜花》
127《大刀进行曲》
128《长城谣》
129《松花江上》
130《嘉陵江上》
131《重整河山待后生》
——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
132《游击队歌》
133《到敌人后方去》
134《在太行山上》
135《延安颂》
136《黄河颂》
137《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选曲
138《黄水谣》
——〈〈黄河大合唱〉〉选曲
139《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选曲
140《毛主席话儿记心上》
——影片《地道战》插曲
141《解放区的天》

英雄赞歌
142《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143《你是这样的人》
——电视记录片《百年来恩》主题歌
144《春天的故事》
145《蝶恋花·答李淑一》
146《送别》
——影片《怒潮》插曲
147《七律·长征》

㈤ 节奏明快的 革命歌曲

截止2020年2月,节奏明快的革命歌曲如下:

1、《红星歌》是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余童声合唱团、中央人民解放军歌舞团演唱的歌曲,该曲收录于1974年发行的专辑《闪闪的红星》中。

2、《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剧《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场中的唱段,在流传过程中,渐以独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现。《星星之火》这部歌剧1950年12月由东北鲁迅文学院首演于哈尔滨。

3、《工农兵联合起来》为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是在日本学堂乐歌《学生宿舍的旧吊桶》的曲调上重新填词而成,歌曲成曲于清末民初,收录在《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萃5》中。

4、《游击队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作。《游击队歌》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

5、《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由贺绿汀谱曲、填词。

㈥ 有谁知道什么歌适合合唱啊

《送别》 , 《红星歌》 , 《迎宾曲》 , 《婚誓》 , 《映山红》 ,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 《牡丹之歌》 , 《红星照我去战斗》 , 《送别》 , 《报春》,
《黄河大合唱》 , 《美丽的大草原我的家》 ,《黄河船夫》,《相亲相爱》,《真心英雄》,《和未来有约》《同一首歌》,《感恩的心》,《社会主义好》《让世界充满爱》,《生活是这样美好》,《小儿郎》,《青春舞曲》,《生活是这样美好》,《小儿郎》,《青春舞曲》长江之歌 保卫黄河 义勇军进行曲 ,重到吴起镇,太行山上,唱只山歌给党听,地道站,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保卫黄河,东南西北兵,怒吼吧黄河,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大刀进行曲,打靶归来,我是一个兵,十送红军歌,永不分开世界的爱

走进我们,十月的阳光,歌声与微笑,歌唱沂蒙山, 明天会更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共青团歌 大长今主题曲 让我们当起双桨 手牵手 蜗牛 21新世纪,半个月亮爬上来,好人好梦,美丽的神话,大地飞歌 游击队歌 爱我中华 众人划桨开大船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十送红军 长城谣 天空之城 奔跑(羽泉) 虫儿飞 团结就是力量 闪闪的红星向前进阳光大道 解放区的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二三四歌 十里送红军
hand in hand

㈦ 红色经典歌曲简介

《红色经典》,是刀郎在2008年翻唱的专辑,于2008年3月13日正式面市。

专辑的第一主打是曾被“一代歌王”李双江唱红大江南北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此次被刀郎拿来翻唱却别有一番味道在其中,刀郎将挑战前辈再塑经典老歌!第二主打《十送红军》是出自《长征组歌》的选曲,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被刀郎唱到婉转动情,难舍难分的浓浓离情在其中。此外,专辑中还有出自歌剧《江姐》的插曲《绣红旗》;出自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选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和西藏民歌《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同样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再见吧,妈妈》;出自电影《怒潮》插曲《送别》;著名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这些歌曲。

其中《九九艳阳天》中的女声伴唱则是刀郎的同门师妹黄灿(听歌),绝美的嗓音演绎起老歌来也是相当独特,黄灿演唱的部分在整曲中也是相当抢戏!另外在《绣红旗》、《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和《翻身农奴把歌唱》中伴唱女声的则是新人云朵,嘹亮高亢的女声令人惊叹,刀郎的师妹果然都唱功不俗,她们的声音都为此张专辑增色不少!

此张专辑是刀郎经过两年的准备期精心打造的经典老歌的翻唱专辑,除了早先刀郎曾翻唱过的《驼铃》、《怀念战友》、《祝酒歌》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以外,这次刀郎终于推出了这张众望所归的经典专辑《红色经典》,唱出了大家记忆中的红色情结!

其包含曲目有

1. 红星照我去战斗

2.十送红军

3. 绣红旗

4. 九九艳阳天

5.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6. 再见吧,妈妈

7. 映山红

8. 送别

9. 翻身农奴把歌唱

10.我的祖国

拓展资料: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2011年4月下旬,重庆市委宣传部为庆祝建党90周年,积极响应《唱响中国》节目,掀起红歌传唱热潮,要求人人学唱36首歌曲。

“红歌”是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泛指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歌曲。由于红色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红歌”自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所以诸如《马赛曲》、《星条旗》等不能称之为红歌。

参考资料:网络关于红歌的介绍

㈧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

《永不消逝的电波》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MmgSAHb689h70aSre6nCxw

提取码: kvwy

第一位新中国的女导演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苹。王苹(1916.9.-1990.12) ,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苏南京人。

934年加入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在多部进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过角色。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调总政文化部电影处,
1952年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1953年因拍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而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
演。

1956年与刘沛然、丁里合作执导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独立导演的第一部
故事片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
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一直传唱至
今。

其后导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勐垅沙》、《江山多娇》、《槐树庄》、《霓
虹灯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1962年执导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5年执导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片东方红》。

1976年与黄宝善执导了纪录影片《长征组歌》,1985年执导了建国35周年
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㈨ 长征组歌十首有哪些

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

1、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òng)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dàng)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jì)。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祝捷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10、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背景:

《长征组歌》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萧华上将在重病期间饱含热泪写下的诗歌,原来叫《长征组诗》。

长征时,萧华18岁,是少共师的政委。萧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诗稿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交由战友歌舞团排练。任务下达后,《长征组歌》的排练就在加班加点状态中紧张进行。

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廖汉生亲自挂帅督促,政治部主任和参谋长坐镇排练现场。长征亲历者罗瑞卿、杨成武专程给演员们讲长征的故事,要求他们抓紧排练,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态度。

排练现场有一幅很大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红箭头标出了每首歌曲在长征中所对应的具体位置。排练每一首歌,演职员都要学习选读红军回忆录来激发感情。

其间,周恩来总理几次到排练现场为大家加油鼓劲,对排练提出具体意见。《长征组歌》共分为十曲。

周恩来指出:第一曲《告别》,要唱出当时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时沉重和无奈的心情,而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第六曲,“雪皑皑”一段,“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要表现红军战士克服艰难困苦的钢铁意志,要用心去唱。一次,周恩来来到现场,为了不打扰大家,就坐在最后一排观看排练。

排练结束时,同志们发现了周恩来,顿时引起了轰动。周恩来走上台与演员们合影,指着担任指挥的表叔唐江幽默地说:“你的衣服全湿了,你这是十曲大会师了”。

后来战友歌舞团的同志都叫表叔为“大会师”。

经过近3个月的加班排练,1965年7月,战友歌舞团到天津人民礼堂演出,接受词作者萧华的审阅。萧华看完演出,流着热泪对演员们说:“没想到你们把《长征组歌》演绎得这么感人,谢谢你们!”

当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大获成功,后在天津、上海、南京、太原等地公演,场场爆满。

到中南海演出时,马国光领唱“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到“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时,毛泽东鼓掌了,说他唱得潇洒、活泼、幽默、风趣,手势很有神。

唱完,毛泽东问表叔唐江,领唱者叫什么名字。表叔说叫马国光。毛泽东幽默地说,就是国光苹果嘛!表叔介绍说,马国光还唱过“真是乐死人”。毛泽东说,听过听过,唱得也很好。

周恩来对《长征组歌》情有独钟。表叔回忆说,从排练、审查到公演,周恩来观看《长征组歌》不下10次。

1966年6月,周恩来出访东欧,点名《长征组歌》合唱队随同访问。战友歌舞团组织了18名合唱队员随访,除了文艺招待会的正式演出外,好几次周恩来亲自指挥演职人员和使馆同志一同高唱《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一段是周恩来的最爱,常常唱得大家热泪盈眶。

《长征组歌》在首都汇报演出时,周恩来接连三个晚上去看演出,每次看完后,他都同大家谈感受,交换意见。

有一次周恩来对几位作曲者说:“萧华同志的词写得好,你们谱的曲子也好,演唱得更好,尤其是二马一贾(指歌唱家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唱得好,我看可以公演了,再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比如你们虽然冲破了合唱的城墙形式,但如何解决乐墙啊?否则,演奏压合唱,影响了听唱。”周恩来还请演员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唱。

1975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决定复排公演《长征组歌》,并把它拍成电影艺术片搬上银幕。

当时,邓小平建议萧华将部分歌词作变通修改,以利于《长征组歌》复出。萧华根据建议作了两处改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接受任务后,原班人马重新排练。

经过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出色演唱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精心拍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制作成电影,于1976年正式公映,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长征组歌》 自1965年诞生后经过了多次修改,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并产生了3个相对稳定且广泛流传的版本,即1965年的公演版、1975年的复演版、1992年的舞蹈版。

其中,1975年版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观众最为熟悉,在歌词及最后“大会师”段落的处理等,与1965年公演版相比有较多改变。

而1992年版,在将歌词全部回归到最初的同时,增加了乐队编制、合唱人数与篇幅以及舞蹈元素。

《长征组歌》 不仅仅是一部大合唱,它的演出形式,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演唱过程中,合唱团员身着军装,根据歌词内容在台上变幻队形,年代感十足。

在这半个世纪的50多个春秋里,《长征组歌》已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50年间,这部受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倾注和凝聚了几代艺术家心血的作品,以她那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50年来,《长征组歌》在国内外巡演总场已达1000多场,观众多达数百万人次,堪称中国音乐史和中国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被称为20世纪华人音乐的经典。

《长征组歌》是永恒的情结,是不懈的追求,是崇高的信仰,是融入生命的歌。它刻骨铭心,深入骨髓!

《长征组歌》唱响50年了,红军长征胜利走进80周年。永远高唱《长征组歌》,就是要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用长征精神激励前行。

㈩ 电影长征组歌哪一年公演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 (1976)

导演: 王苹 / 黄宝善
类型: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6-05-23(中国大陆)
片长: 54分钟

阅读全文

与音乐电影长征组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视频资源哪里找的 浏览:599
怎么把电影情节放在抖音上 浏览:711
汽车电影院如何解决版权 浏览:935
女生拒绝去看电影怎么回复 浏览:482
哪里能看寒号鸟电影 浏览:950
日本电影票房并不高 浏览:874
痛爱电影完整版在哪里看 浏览:762
刘亦菲上海电影节2010 浏览:446
真人cs电影完整版 浏览:704
没上映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899
如何用vr眼镜看蓝光电影 浏览:99
最新电影哪个网站可以下 浏览:880
别人的目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403
香港搞笑电影资源 浏览:915
电影素材可以在哪里找 浏览:738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在线观看在哪里 浏览:677
对电影的评价怎么样 浏览:441
娇娃雇佣兵电影在线 浏览:374
习水横店电影城哪个厅最大 浏览:420
老炮儿电影片段超市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