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全部僵尸电影
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猛鬼差馆》上映后,观众对这种“土洋结合”的僵尸片倍感新鲜,票房自然轻易过千万。刘、王尝此甜头,岂能罢休?1988年再次联合编剧,以《猛鬼差馆》原班人马继续打造时装僵尸喜剧《猛鬼学堂》,同年上映的《僵尸叔叔》却仍体现了本土化的民俗传奇,
② 至尊先生之金蝉蛊里面的景点在哪里
至尊先生之金蝉蛊里面的景点在广东,这是一部在广东取景的僵尸电影。
故事讲述了民国年间,豪哥和两个徒弟,凭借自身高强的武功、过人的才智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破解小镇“僵尸”作乱的玄案,并铲除了利用封建迷信作恶的邪教组织,解救了小镇村民安危的传奇经历。
掌柜的儿媳下葬后尸体又回来,掌柜害怕来找钱小豪,钱小豪看到掌柜手里的怀表,似乎曾经的事浮现在眼前,钱小豪派徒弟去守夜,半夜儿媳妇尸变成僵尸,另一面,徒弟和商人的女儿私会,有一个男僵尸来了,徒弟和保安队长赶跑了僵尸。
影片评价:
特效的升级没有用在正途上,不过是生硬地将《奇异博士》和《银河护卫队2》里的名场面照搬照抄,反而略显诚意不足。钱小豪也拍过不少的僵尸片,经历过和林正英合作时的大红大紫,也遇到过烂片不断造成的事业低谷。
这部电影更像是钱小豪致敬九叔的同时尝试探索属于自己的僵尸片时代,从这点上说还是值得鼓励的,毕竟,不再是单纯地吃九叔老本,卖情怀圈钱。
③ 僵尸先生取景地是广西哪里
位于香港元朗市横洲村。
著名港剧《僵尸先生》是在香港内地取景,并没有来到大陆取景。《僵尸先生》最后在香港元朗市横洲村完成拍摄。
《僵尸先生》是由寰亚影视发行有限公司发行,由洪金宝制作并监制,刘观伟执导,黄炳耀、司徒卓汉合作编剧,许冠英、李赛凤、钱小豪、林正英等人主演的僵尸灵幻片。
④ 为什么香港以前拍了许多的关于僵尸题材的电影
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惊悚鬼怪电影的发展缓慢,影片数量质量皆远及不上喜剧、歌舞、武侠、功夫等类型片。至于僵尸片,更属于被遗忘的题材,偶尔几部如《僵尸复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尸片的简陋之作,并未引起反响。倒是1974年,邵氏电影公司与英国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七金尸》在当时颇受关注,影片由英国人执导,刘家良任动作设计,姜大卫、刘家荣等人联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片。不过,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对该片的宣传攻势虽强,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观众不能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并由此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鲜有人再敢碰僵尸电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许鞍华、余允杭、于仁泰等新浪潮导演拍摄的《疯劫》、《撞到正》、《凶榜》、《山狗》、《灵气逼人》等惊悚鬼怪电影,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则开创了“灵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极受欢迎;至此,香港的惊悚鬼怪电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势至今不衰。
低成本制作的“灵幻功夫片”大获成功,使得洪金宝和他的宝禾公司尝到了甜头。继《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之后,洪金宝又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灵幻功夫片”中,不过当时洪金宝等人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显然没有信心,而是想西风东渐,打算借70年代风行欧美的“吸血僵尸”吸引香港观众的眼球,因此,专门聘请了英国拍僵尸片的高手设计僵尸造型及吓人桥段——但后来洪金宝、林正英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觉西洋吸血僵尸的意念始终无法与他们的灵幻功夫融到一处,便放弃了这一做法,转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风格与“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剧。灵幻”一脉相承,终于在1985年制作完成了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二)
僵尸家族
“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此话确实一针见血。单拿《僵尸先生》来说,当年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都被编剧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关“僵尸”和“茅山术”的具体细节则极具民间色彩,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降制僵尸的民俗传奇手法都被《僵尸先生》统统吸收,并被“九叔”林正英用极其专业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开来。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公司再度出击,拍摄了《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时也正是由于《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僵尸家族2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⑤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电影都是在哪里取外景的
多数都是在香港本地取景,八十年代古装武侠片很多是室内搭建的布景,像83版射雕那些很多都是室内布景。
也有些电影去国外取景,日本、美国、欧洲等,比如成龙的福星高照、龙兄虎弟、飞鹰计划、杀手壕等
八十年代中期合拍片时代很多港片来大陆取景,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九十年代后期一些电影开始来大陆取景,比如超级警察等
⑥ 林正英僵尸片的场景,是在哪里拍的
你家
⑦ 征集所有港台僵尸片的片名,主演和拍摄年代!
[僵尸先生]1986年 主演:林正英、王小凤、许冠英、钱小豪 李赛凤 黄虾
[僵尸家族]1986年 主演:元彪 林正英 李赛凤 楼南光 钟发 王玉环 田俊
[僵尸叔叔]1988年 主演:陈友 李丽珍 午马 钱嘉乐 楼南光 钟发 王玉环 何逗
[僵尸至尊]1991年 主演:林正英/钱小豪/吴家丽/刘询/黄斌/黄子华
[音乐僵尸]1992年 主演:林正英/李丽珍/李家声/洪欣/熊欣欣/曹查理/太保
[僵尸医生]1990年 主演:林保仪/陈淑兰/陈雅伦/郭锦恩/倪匡/胡大为
[新僵尸先生]1990年 主演:林正英/午马/吴君如/关秀媚/许冠英
[一眉道人]1991年 主演:林正英/钱小豪/吕方/吴君如/黄斌/楼南光/玛利亚/简慧珍/刘玉婷/法兰祖哈斯
[驱魔道长]1991年 主演:林正英/倪星/岳虹/叶荣祖/午马/陈佳君
[茅山僵尸拳]1979年主演:刘家辉/汪禹/黄杏秀/徐少强
[茅山僵尸]1986年 主演:石坚/曹查理/邓浩光/麦德罗/
[尸家重地]1990年 主演:元奎/卢冠廷/吴君如/卢大伟/陈淑兰
[僵尸翻生]1986年 主演:吕方/王小凤/钱小豪/午马/谷峰
[僵尸怕怕](1986年)主演:梁家仁 袁祥仁 袁信义 袁日初 甄子青 李作韩 许博然 王裘依 曾国梁
[少林僵尸](2004)主演:刘家辉 樊少皇 伍白龙 姚瑶 释小虎 朱龙龙
[僵尸少爷]1987年 主演:董彪/太保/火星/小奇奇/纪芳泠/米奇/黎强权
[赶尸先生]2001年 主演:罗嘉良/周海媚/苑琼丹/元华/黎耀祥
以上内容百分之百完全“僵尸电影”绝无“鬼片”。
⑧ 谁能找到香港经典电影《僵尸叔叔》的拍摄花絮
洪金宝讯已瓦经夫连例续推出几蕴部僵尸轮片,接连奥获衷得佑高峭票房,杠虽说马是香翻弥炒殆着很隔夜汹的冷饭,但其烤商业魅怨力还父是仍色然柏令兽人闻无义法塘抵在御窥。本嘘片饯的匿创淑作塌阵雀容没掘变执,导演刘披观腿伟仍叼旧主芍持撒拍拥摄潞,而幕后藐洪镐金代宝坐料镇把倔持何全局。故稻事延壤续详了前县几部作蓟品脊的轻团松予与核幽默个性,把瑟由僵尸缔隔造的嗅恐丹怖气可氛冲浑掉也了不小,让刨人于页压抑到空驳气中叮略感猩轻松。硝影片获迅得秦了迪一蚌千掳四宣百御多万泵的收俏益,肘仍霖然渐维拥持擅了竣僵掣尸六电亩影的栓低的投邻入顿、独高回收的荆概率煌,踏虽说殖创作崭上协对比樱前作来难旧以矛求新种,但仍绎不失亮为矽一部难攒得的商业片精邮品。
《涣僵谭尸舟叔屠叔》懈对抗当时向去西方类型由片借桥的窃《猛姨鬼阵差馆介》海,熔体逊现了本土仰化的联民俗传奇迷,以斜前饥“削宝禾盼”疡僵尸汹片秽中叶常见的抡摇铃哪赶郧尸奢、拍师徒斗唾趣坞,门骇派之别少的恶作剧塔整育蛊、茅郸山法彻术蚀大寅斗肖清祭朝僵尸帅的答等墨等都桥猾段皆被缺《僵尸蔗叔翠叔》照单全收,蚤并醇且涝拍得质趣廷味振盎鞋然、娱乐性形十铸足色,鲸再次延续了瞧宝禾奸公司聂制冤作僵苔尸电亏影闸的亢票迎房敞神峪话钒。只可惜,它已逞是香港完屑全猩本土莱民塌俗僧趣挎味的“某茅殖山僵袁尸售片”扮的最存后柏一次窑风谐光了。
⑨ 香港拍的鬼片里的僵尸为什么都是清朝的
中国的僵尸,英国的吸血鬼,埃及的木乃伊,并称为世界三大鬼。
僵尸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是很受欢迎的主题。在电影中,僵尸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用符贴在僵尸的前额可以让僵尸睡著。因为僵尸总是跳跃前进,所以在中国建筑的风水惯例中,通常在大门下会装一块约15厘米高的木板(门槛),用来阻挡僵尸跳进家中。
在《正牌韦小宝奉旨勾女》中,张卫健看见清朝回来的梁朝伟(韦小宝)时一顿海扁之后问:我一直找的僵尸装,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可见在当时那个年代穿上一套僵尸装和如今穿上蜘蛛侠的服装一样,都是很拉风的啦!
可是为什么僵尸总是穿清朝的衣服呢?我承认我很无聊,于是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从不少角度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经济学角度:清代的戏服多,便宜,僵尸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电影,为成本考虑,所以制片们让僵尸集体换成了清朝的衣服,又因为清戏中宫廷戏最多,所以才有了电影中另类的制服诱惑。
时间角度:死亡时间小于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时间超过500年就成了魔头了。所以只有死亡时间在100-500间左右的才可能成为僵尸,好不容易成为僵尸了,不免心气浮躁出来显摆一下。如此算来只有出生年月在公元1500-1900年的人才可能成为僵尸,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差不多都是清朝人。照这么估计若干年以后影视作品中的该是穿着中山装,西装或nike,带三块手表,公文包里备着杜蕾丝,使用牙防组推荐的牙膏的僵尸了。而且传说清朝人下葬的时候都穿着官服,体面。
民族感情角度:反清复明一直是香港的主流思想,香港是在清朝手上被英国割据的,因此香港人心里有怨恨,于是拿清朝调侃,这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选择官服,则是因为民间反清、反贪的表现,是士大夫文人的想象和社会寄托。
影视学角度:清朝的官服从拍摄效果上比较符合僵尸的形象,因为清朝官服比较直统统的,颜色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个服饰与汉服不一样,有一种压抑、沉闷的味道,跳起来僵硬,所以用于拍僵尸最合适。如果用唐朝、明朝、汉朝的服装来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汉服颜色可能较浅(如白色)、比较宽大,拍僵尸没有清官服合适,反而会有一种飘逸的仙气在里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汉服啦,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经典女鬼。试想让聂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该是一种什么效果?
民俗角度:清朝有种道士叫"训尸人",他们具有引导尸体行动的一种法术。有很多有地位的以及有钱的人,在死去以后,希望落叶归根,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这时候就需要做尸体处理,道士一般会用他们的手艺把尸体做成僵硬的以便行走,然后打扮一下,这时候给穿上官服也是很摆谱的事。赶尸人被称为“赶尸匠”。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著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画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上路。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文学史角度: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朝一方面是对于僵尸事件的记载便多,对于僵尸的研究变多,中外交流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小说和读本等文学形式兴起了一个高潮,民间通俗文学对于这类身边的怪事会做出不同的鬼怪等等的解释,僵尸就是其中一种,这些东西也被更多的书籍和民间传说记载,被用到现在的一些电影的取材上了。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香港的僵尸电影大都来自这些书籍,因此很自然的僵尸穿的是清朝的衣服。中国的清朝是最受外国人侮辱的时期,go-vern-ment最无能,所以僵尸也成了那个时候的官员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又一个问题,遇到僵尸你该怎么办?
僵尸一般夜间行走,或者在黑暗之中才能作怪。因此不要走夜路,或者到偏僻的荒芜人烟又黑暗的地方停留。
民间传说对付僵尸的法宝有以下几种。
镜子。《本草纲目》有提:“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
桃枝、桃木剑。《荆楚岁时记》:“桃者,五行之精,能厌服邪气,制御百鬼。”
鸡鸣。《子不语》:“鬼闻鸡鸣即缩。”
枣核七枚。《子不语》:“枣核七枚,钉入尸脊背穴。”
扫帚。发生尸变时,把任何高长的物件放在僵尸前,让它把那物件紧抱入怀,它都会停止不动了,而家里最顺手适用的就是扫帚,把扫帚让僵尸抱紧,让它误以为是人,就可以让它停止。
铃铛,易经,通书,墨斗线,石工锥,斧尺,糯米、米、米筛、赤豆。(原因不详,谁知道请告诉我)
火烧。为终极灭尸方法。《子不语》:“放火烧之,啧啧之声,血涌骨鸣。”
⑩ 求一部港产僵尸电影!!! 叫什么忘记了 好像是去地宫还是什么地方夺宝,两个小和尚和一个师傅|或神马
港产僵尸的电影很多的。。。。不太清楚你说的具体是哪部,推荐“狗狗”专门搜索电影,查电影,限制条件可以是:香港 僵尸 电影,再加个大概的年代。。。。。。
如果对僵尸感兴趣,香港拍的推荐《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僵尸道长》。。呵呵,都是90年代香港拍的僵尸片,红极一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