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个是哪个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 即 切·格瓦拉 (古巴革命领导人) 。
切·格瓦拉(西班牙文: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或简单称切(El Che 或 Che),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古巴革命胜利后,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后来却辞去职务,离开古巴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自切·格瓦拉死后,他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
格瓦拉是一名荣辱参半的历史人物,亦常现身于传记、回忆录、文章、纪录片、歌曲及电影的题材,其共同想像普遍呈现两极化。《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贰』 有哪些关于切.格瓦拉的电影
呵呵,摩托日记,新拍的 切.格瓦拉传,个人偶觉得摩托日记很不错,典型的公路电影,对自由的追求!!推荐
『叁』 切·格瓦拉 相关电影有什么 简单介绍下
《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主演:罗德里戈·戴拉·塞纳(Rodrigo De la Serna)、盖尔·加西亚·埃布尔纳(Gael Garcia Bernal)、米娅·梅斯特罗(Mia Maestro)。导演:沃尔特·萨雷斯(Walter Salles),2004年上映。
《切·格瓦拉》(上、下两集)(Che: Part One)和(Che: Part Two),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罗德里格·桑托罗(Rodrigo Santoro)。该片获得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饰演切·格瓦拉),并获得金棕榈奖提名。
『肆』 推荐一下旅行的电影
千里走单骑
哪里是我朋友的家
减肥旅行团
『伍』 关于切格瓦拉的电影
切格瓦拉其人与电影美耳 发布于:2009-03-09 07:53
切格瓦拉--全世界人民熟知的革命英雄,他追求公平与正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其一生的力量。他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偶像,他的大胡须加上红星帽也成了经典图案被印在了各式衣服上。
关于他的三部电影--《摩托日记》、《阿根廷》、《游击队》。
『陆』 有一个镜头,是一辆车拉一根绳子,直接将一群人像切西瓜一样切了人头,背景还出现了切格瓦拉的头像!
《僵尸胡安》首发命中,望采纳,谢谢。
http://ke..com/view/6102868.htm
『柒』 关于 切.格拉瓦 的电影有哪些
只有摩托日记
中文名:《摩托日记》
外文名:The Motorcycle Diaries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
国家:巴西
剧情简介:
《摩托日记》是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根据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记拍摄的剧情片。1949年,29岁的阿尔贝托-格兰纳多和23岁的恩内斯托-格瓦拉成为旅伴,两人骑一辆“诺顿500”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穿越南美大陆。在旅途中,格瓦拉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旅途结束之后,恩内斯托-格瓦拉改名为切-格瓦拉,前往古巴投入到革命之中。
幕后:
来自巴西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曾凭借《中央车站》享誉国际影坛,是无可争议的巴西电影届领军人物,《上帝之城》即由他担任制片。他擅长处理平淡的题材,面对革命偶像切-格瓦拉,导演没有选择他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而是选取了格瓦拉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表现他在追寻理想的路上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原本该片要参加柏林电影节,却临时改变转投到了戛纳,可见该片的热度。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也是当下人气演员,曾主演过的电影有:《爱情是狗娘》,《你妈妈也一样》,《阿玛罗神父的罪恶》,《不良教育》……
http://ke..com/view/7895.html
『捌』 一部巴西2003年拍的有关切格瓦拉的电影求名!
只有本届戛纳电影节获奖之《切格瓦拉》
『玖』 关于切·格瓦拉的电影
《摩托日记》是讲述切·格瓦拉的
这是一个有关于年轻时的格瓦拉的真实的故事,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1952年1月,年轻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从阿根廷开始了他们漫游拉丁美洲的旅程。那个时候的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只有23岁,还是一个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而艾伯特(罗德里格·德拉·塞纳)是一个只有29岁的生物化学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兴趣使他们驾着诺顿500开始了八个月的旅程。
尽管一路上经历了不少的颠簸与艰苦,但他们仍继续前行,体验着旅途中的欢乐与艰辛,从摩托车坏在半路到被货船运走而不觉,从恋爱、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员。这段旅程最开始也许还只是新奇的冒险,但当两位年轻人体味到他们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他们旅行的基调也就完全改变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异的事物不断地转变着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观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着他们,而在亚马逊河深处的麻风病人隔离区的所见又使他们质疑所谓的被经济定义的"进步"究竟有何价值。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对格瓦拉日后的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也直接激发了他日后成为一位叱咤一时的革命者。
『拾』 有哪些关于切格瓦拉的精彩影视作品
我看过关于他的三部电影--《摩托日记》、《阿根廷》、《游击队》。
向大家推荐《摩托日记》这电影,虽然故事情节有些沉闷,但于其中可以学到青年人那种追求理想、不畏艰辛的精神,学习到伟大人物的高尚品格。
《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主演:罗德里戈·戴拉·塞纳(Rodrigo De la Serna)、盖尔·加西亚·埃布尔纳(Gael Garcia Bernal)、米娅·梅斯特罗(Mia Maestro)。导演:沃尔特·萨雷斯(Walter Salles),2004年上映。
还有这个
《切·格瓦拉》(上、下两集)(Che: Part One)和(Che: Part Two),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罗德里格·桑托罗(Rodrigo Santoro)。该片获得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饰演切·格瓦拉),并获得金棕榈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