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提供一下有关电影课程类的音频或视频
看你要考哪个学校,各个学校的参考资料是不一样的,不过大方向上还是一样的
《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 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影史》 罗伯特•C•艾伦 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45年来的意大利电影》 洛朗斯•斯基法诺 江苏教育出版社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艾伦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 乔治 萨杜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这几本 你都看看,如果时间允许,可是浏览下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电影史的部分考的很杂,几个固定的考点大概有: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德国新电影四杰,前苏联早期电影等。考察方式不一,有时只需写出导演和片名,有时会让你根据几个已知条件猜出是哪部片子。建议在掌握电影史的基础上多看市面上新出的老片(关注盗版市场),出卷子的人经常会从其中找一部片子作为考察目标的。电影史及理论的简要版我会在后面帖出来,做巩固记忆用
另外,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方面的书也看看,对于理解电影史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其实研究电影史的话也得适当的学习一些电影视听语言方面的知识,不然有些内容会看不太明白的。
祝你成功咯!
这两个就是讲电影理论的,而且很不错。
电影批评--戴锦华老师的12节电影批评课的录音
http://www.verycd.com/topics/175692/ 。
《周传基讲电影(11集)》 http://www.verycd.com/topics/84751
电影理论书目
一、 基础理论
1. 视听语言
[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英]T.S.马纳尔《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
[英]卡雷尔.赖茨/盖文.米勒《电影剪辑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
[英]欧内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詹姆斯.莫纳柯《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
(参阅周传基译《怎样读解一部影片》,《世界电影》1986年1-6期)
2. 影片分析
[美]爱德华.默里《十部经典影片的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
周欢/周传基《读解电影》中国工人出版社*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走向电影圣殿》中国电影出版社
3. 剧作理论基础
[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日]新藤兼人《电影剧本结构》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弗雷里赫《银幕的剧作》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瓦尔坦诺夫等《电影剧本本性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
(夏衍与张俊祥著述参阅“中国电影理论”部分)
汪流《论电影剧作的结构和样式》中国电影出版社
4. 重要辞书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
《世界电影网络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电影史
1. 外国电影史
胡濒/郑亚玲《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德]乌利希.格雷格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2.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程季华等《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封敏等《中国电影艺术史纲》南开大学出版社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
3. 电影史方法论研究
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
4. 类型片史
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三、 西方古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
1. 总论与文集
姚晓蒙《电影美学》人民出版社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
邵牧君编《电影理论论文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2. 古典电影理论
[法]雷内.克莱尔《电影随想录》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四讲》中国电影出版社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中国电影出版社
《论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
《普多夫金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德]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匈]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
3. 现代电影理论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
〈现代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幼蒸编《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三联书店
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荷]扬.彼得斯《图象符号和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匈]皮洛《世俗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
四、 中国电影理论
罗艺军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
陈鲤庭《电影仪轨》中国电影出版社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
张俊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观念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讲座》中国电影出版社
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
倪震《探索的银幕》中国电影出版社
戴锦华《电影理论和批评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五、 参考杂志
1. 专业刊物
《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
《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
以上是考北影研究生需要准备的书目,其中带*的是重点。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B. 戴锦华的评价影响
她游弋书海,有着清醒的立场,做电影批评,被人们公认将批评表达得深入而优美,使影评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意实践;做文化研究,执着地透过世纪末的华丽,探究大众文化背后的隐形政治学,被人们誉为看到了“月亮的背面”;做女性主义研究,在电影与文学的“镜城”中解读着一个个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形象。
她恐怕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每次上课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她恐怕是北大最有个性的女老师之一,从不用讲稿和PPT,在课间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提问,穿起西装比男士都有风度。她坚定地主张反省和检讨中国的现代性及现代性话语的扩张过程。据学生的评价: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
她说自己处在中心的边缘、边缘的中心;她说既然生在这个时代,就不要惧怕陷落,只要在陷落的地方站起,继续前进——她,就是独一无二的戴锦华。
2005年,戴锦华教授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合作,讲解冯小刚电影,主题是“与我们一起探寻失去的冯小刚”、“冯小刚归来”。
C. 如何可以在大学里当电影学老师
前几年好像电影学硕士还能去大学做老师,这两年基本已经不行了,想做老师基本上必须是博士了。所以,第一,你要努力考上电影学的博士(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以,比如艺术学、影视文学,甚至是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等)。第二,学校的话,如果考电影学博士的话,国内目前只有5个院校有电影学博士点,分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北师大、中国传媒、北电和上海大学。当然,你也可以考其他一些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博士,比如去北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是以戴锦华老师为代表的,或者去复旦读影视文学(周斌老师),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实现你想去大学做电影学老师的愿望的。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如果去北大、复旦等非电影学博士读博的话(比如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其研究方向一般来讲,一定要电影方向的,通俗点讲,就是与电影学相关。最后,祝梦想成真!
D. 戴锦华的介绍
戴锦华,女,1959年生于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大众传媒、电影与性别研究。曾获北京市社科研究优秀奖,国家级精品课程。曾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专著10余部。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出版。1专业特长: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研究。曾多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设专题课程,进行中国电影系列专题讲座。
E. 刚刚开始学习电影,请推荐一下相关的杂志和书籍
学电影最主要的是看电影,多看经典的片子,看的过程就是学习。
不要只冲着情节。多找点经典片段,比如“奥德赛阶梯”之类的。
书的话个人觉得戴锦华的不错。
我们电影课用的是周星主编的《电影概论》
另外可以看下:《楼上楼下》、《中西风马牛》、《认识电影》
另外,王樽的影评不错。
杂志,《环球荧幕》《新电影》《当代电影》 不推荐《看电影》,没什么意义。
F. 四川美术学院的动画艺术硕士点怎么样我是动画专业的大三学生,在考虑考研。。
川美动画是很好的。考研可以考。要不要考根据你个人情况判断即可。
四川美术学院(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简称“川美”,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为中国独立建制的31所普通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中国八大美院之一,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1996年四川美术学院于全国八大美术院校中首先筹备开设动画专业,1999年正式设置四年制本科动画专业并成立影视艺术系(现影视动画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积极广泛吸收相关行业中的优秀人才来院任教,充实教学师资力量,已先后聘请了50余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介入教学活动。办学十余年来,影视动画学院已创作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影视动画产品,培养了毕业生近3000余名。
G. 《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光影之隙》(戴锦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1kwKj-SJyGoZTxMAhyE9w
书名:光影之隙
作者:戴锦华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7
页数:420
内容简介:
我对电影批评的期待,是一份有效的批判,一份有创意有洞见的分析,所谓理论演武场可以是一份有趣的学术和思想的游戏,但也是一份严肃的质询和建构的尝试。去寻找和建构别样的可能,去尝试激活电影自身曾经蕴含并继续负载的巨大的文化、艺术与社会的潜能。批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份介入,一种创造。
——戴锦华
透过光与影的缝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但五色斑斓的影像又是如何折射或操纵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本书的作者大多身在学院,笔下的文章却绝非自我囿闭的“纯学术”;书中辩谈的话题,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电影言志、介入当下的心愿,具有深广的全球视野。2011已倏忽半程,此时转身回望,既是总结,亦是前瞻,期望这个文本敞向更大的文本,烛照这个世界的症候,成为激活新思想的“马刺”。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戴锦华,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兼职教授,并曾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电影批评》《性别中国》和Cinema and Desire: 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十余种,译有《蒙面骑士》。
H. 《电影批评》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电影批评》(戴锦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QdYhYxC7VWkAtxzr6UcvDw
书名:电影批评
作者:戴锦华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3
页数:282
内容简介:
《电影批评》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种。作者从具体电影的批评方法入手来进行《电影批评》写作,具有文学案例研究的方式。在进入具体的文本分析之前,《电影批评》作者先简洁而概要的介绍这一种批评理论的大致情况,比如批评对象、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等等,然后再进入到对具体电影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这样学生可以非常细致的了解怎样进行电影批评。
I. 戴锦华有孩子吗
没有。她在2018年岭南大学的讲座《电影与全球60年代》第六讲的前半部分直接说了,她没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