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的荣誉影片的是哪个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风云儿女》被称为它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而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渔光曲》,它获得了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三大电影节都获得了演员荣誉。
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开放,人们长久以来的观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口碑不错的电影,为一举超越北美市场奠定了基础。相信经过这一次,我们的电影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贰』 中国第一部荣获奥斯卡的电影是
第一部在奥斯卡获奖的电影: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师、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4项大奖。
『叁』 中国第一部获奥斯卡奖的影片是什么导演是谁
只是获得提名但是没有拿奖的: 张艺谋,1990年,《菊豆》,美国第六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美国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90年代最早有中国电影出现在美国奥斯卡的荧幕上。 而中国籍导演目前还没真正拿到奥斯卡奖,李安导演是美国籍,所以他不代表中国电影界
『肆』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哪一部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1934年的《渔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挚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歌声,出色地塑造了贫苦的渔家女儿小猫的形象。
影片主题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确人美歌也美。该片曾获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
『伍』 中国早期获奖电影及导演
张艺谋,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最早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导演。作品多次获得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三大电影节奖项。
《秋菊打官司》获得1992年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陆』 世界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
第1届奥斯卡金像奖(1st Oscars)又称第1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st Academy Awards),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电影类奖项。
该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设置12个常规奖项和1个荣誉奖项,最终《翼》获得最佳影片,《日出》获得最佳艺术影片,弗兰克·鲍沙其凭借《第七天堂》获得剧情类-最佳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凭借《两个阿拉伯骑士》获得喜剧类-最佳导演,埃米尔·强宁斯凭借《最后命令》和《众生之路》获得最佳男主角,珍妮·盖诺凭借《马路天使》《第七天堂》和《日出》获得最佳女主角 [1] 。
『柒』 张艺谋的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获得是什么奖什么电影节
1987年:导演影片《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一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青年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提名奖,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8)第一部获奖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徐小猫
渔家女儿,自幼丧父,母亲为养家当了何家奶妈,从小由祖母带大,有一个孪生弟弟小猴。长大后继承父业,以捕鱼为生。多年后,归来的子英好心给徐家姐弟一百块钱,却阴差阳错被诬陷是他们抢劫而得,并因此被捕入狱。
2、徐小猴
小猫的孪生弟弟。出狱后家里发生了火灾,徐妈和舅舅葬身火海。姐弟俩无家可归,只能回去捕鱼。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鱼受重伤致死,临死,他央求姐姐唱《渔光曲》诀别。
3、何仁斋
何父,娶了交际花薛琦云,并和外国人创办了渔业公司,但自己却没有实权。得知儿子想收留徐家姐弟,用拐杖赶走了他们。公司破产后自杀身亡。
『玖』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