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有什么技术可以修复老影视剧的画质
一个修复电影作品要和我们见面,需要经过清洁(将胶片进行清洁和物理修复)、转数(胶片数字化转换)、画面修复(转数后进行画面精致修复工作)、调色(对画面进行色彩还原)、合成(合成声音画面)、鉴定(在大银幕上做技术鉴定)和存储(多样式保存,包括录像带、硬盘、ODA光盘存储)六道工序。
然后又到了10层的数字精修机房,这里进行的是修复和调色工作,也是国宝级调色师的办公室。
2. 胶片电影的修复是如何进行的呢
老电影数字化修复流程:胶片整理收集。胶片清洁及物理修复。胶片数字化扫描。数字中间片精致修复。数字化色彩校正。声音数字化修复。影片声画合成。字幕制作。影片输出与备份。影片修复效果鉴定。鸿视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目前为中国最大专业电影修复公司,截止2014年7月份我们已经完成200部老电影的修复,其中包含中国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一部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1961年)。修复影片曾多次参与国际影展,并获得国际专业修复专家人士一致好评。2012年3月修复完成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在2012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成功放映《劳工之爱情》、《新女性》、《小城之春》、《万家灯火》及《神女》5部修复影片,占据了电影节放映修复影片的80%。
3. 4K技术修复了百年珍贵历史影像,4K技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K指的是电影画面的分辨率。K数越高,清晰度越高,画面中的信息也越多,效果越好。原始的胶片大致相当于6K的分辨率,但经过后期处理有损失。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4K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电影,是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真正的“4K”数字电影,是指用“4K”数字摄影机拍摄,“4K”数字中间片流程制作,“4K”数字版发行并用“4K”数字放映机放映的数字电影。但也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
什么是4K
4K是衡量视频清晰度的标准。电视,手机,视频和传统影院的清晰度大概是2K,4K的清晰度是他们的4倍,那老电影是如何被4K修复的呢?流程非常复杂反锁,首先是物理修复,手工收清洗胶片油污和灰尘及破损画面,第二步是数字扫描。对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最难的一步是数字修复。用现代电影技术,画面声音颜色等各方面的修复,很多老电影年代久远,清晰度较差或者被损坏,4K修复的工作难度甚至会高于特效大片,4K观影体验极佳,无论你坐在影院哪个位置都能清晰的看清每一个细节和特写,那些因为阴影下小错过的经典片段再一次重获新生。
4. 老电影胶片要数字化修复一般怎么做
一部老电影的修复,要经过影片素材整理—清洁—胶转数—画面修复—画面调色—修复—声画合成—修复质量鉴定等。
1、洁片为修复的基础,属于物理修复,需要利用清洁工具手工清除尘埃和污点,污垢严重时还得用上超声波洁片机。紧接着接片需要查看整盘胶片是否存在断开状况,如果有就要用专用胶水粘合。
2、胶转磁和自动修复都是机器完成。先将物理修复完成的胶片利用胶片扫描仪进行2K数字化,再利用软件自动修复,这一步能过滤掉70%到80%的脏点和霉斑。剩余的都得交给人工来修复。
3、所有步骤完成后,需要初审,挑出明显遗留的脏点和黑频缺帧问题。需要重映的影片,需要反复检查十余次,确定无明显硬伤后,在专业审片棚内进行终审,若发现瑕疵,还得返修。
(4)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图片扩展阅读
胶片会先拿到洗印厂去做清洁和物理修复,然后再拿到我们这做扫描,把胶片扫描成数字的图像及声音文件,然后交付专门的画面修复组,这个组通常人数最多,同时进行声音修复。
接下来调色师对画面进行调色。然后就是声音修复。声音和画面都做好了之后,要做一个声画合成,匹配对位,相当于一个重新剪辑的过程,最后输出成磁带、MV或DCP文件等,这就是修复的整个流程。
5. 电影里的数字修复版是什么意思
以前的老电影用数字方式修正一下,接近DVD的效果。
老电影的修复方式以自动修复和手动修复两种为主。所谓自动修复就是利用专业的修复软件,对画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动化处理,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
但有时如果单纯依赖自动化修复,很容易对画面造成二次破坏。所以目前大部分针对经典电影作品的修复,一般选择手动修复。
(5)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图片扩展阅读
手动修复胶片电影:
首先是清洁。封存在盒子中的老胶片,随着时间的侵蚀,会逐渐收缩、发霉,影响影片成像,因此在修复时,需要先用清洁工具手工清除尘埃,用四氯乙烯漂洗,修理斑点和断裂的齿孔,并用标准的牵引片取代坏了的牵引片。
此外,也会经常用到超声波洁片机处理一些胶片上的缺陷,避免影响到后续的扫描质量和数字修复。
然后是数字化扫描。据说受到技术限制,现在大部分从事胶片电影数字化扫描的都是80、90后的电影修复师,他们的职责就是通过不断播放胶片电影,发现画面中的污点、脱色、变声等问题,“修旧如旧”,令画面质感和几十年前几乎一致。
一段10分钟长的影片,大约15000帧,数字修复师逐帧修复的话,有时候一个镜头就要花费两三天。
最后,胶片电影还要进行艺术方面的修复。从事电影修复师,除了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还要对美术色彩有认知,最好是对电影拍摄制作比较熟悉。
受影片的年代、生活环境影响,调色校正时,电影修复师与经历过电影拍摄的创作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在修复前,还要跟当年参与电影拍摄的工作人员、技术专家接触,尽可能还原电影拍摄的真实场景和历史感。
6. 老电影数字修复包括什么修复和什么修复
修复包括画面修复和声音修复,主要是通过软件将存入电脑中的胶片电影进行声音、画面等方面的后期处理。所说自动修复便是运用专业的修复软件,对界面中产生的问题开展自动化技术解决,这类方法最高的优点便是便捷。
但有时候假如纯粹依靠自动化技术修补,非常容易对屏幕导致二次毁坏。因此现阶段绝大多数对于经典影片著作的修补,一般挑选手动式修补。
老影片全是用胶卷摄影和归档的,可谓是敏感柔嫩,对保留的温湿度标准规定极高,一点点尘土也会危害画质,更别说错误操作导致的极大损害。因此,老影片广泛是遍体鳞伤,普遍的问题有:脏点、刮痕、噪波、零斑、坏帧、闪动等。
老影片的修补分成“物理学修补”和“数据修补”:物理学修补便是修补初始胶卷,“数据修补”则依靠电子计算机图像修复技术性。将胶卷变为录音带后,再储存为序列帧文档,就可以依靠电子计算机开展智能化修补了,这也是老片修补方法。
7. 老电影数字修复包括哪两个部分
老影片数据修补包含界面修补和响声修补,主要是根据手机软件将存进计算机中的胶片电影开展响声、界面等领域的后期处理。
还能够再次色调润饰,促使画质有总体的提升。数据修补便是把这种有瑕疵的影象,根据数据手机软件修补掉,与此同时,还能够再次色调润饰,促使画质有总体的提升。包含界面修补和响声修补。一般是对胶卷拍摄的影片来讲,大多数是老影片,将胶片电影变换到计算机中,便捷储存,更有益于后期处理。
依靠电子计算机图像修复技术性。将胶卷变为录音带后,再储存为序列帧文档,就可以依靠电子计算机开展智能化修补了,这也是中央6台现阶段的老片修补方法。从修补的加工工艺和效果而言,数据修补听上来好像比物理学修补简易,但是让坐到超清显示屏前的粉丝有惬意的观影享有,修补工艺流程也十分繁杂细腻。
8. 早期黑白胶片电影是如何还原为彩色电影的
针对图片的着色效果,感觉基本上不错,细节上还要进一步做处理.如果能够把深度学习的模型更加完善一下,针对电影的特定场景做一些场景的训练,那么计算机可以达到或超越人工着色的水准,那么这样技术用于老电影的处理,将大大降低处理成本,是那些经典老胶片焕发新的活力.
9. 电影4K修复技术是什么难度大吗
难度大,“4K”修复的用意不在于把老电影改造成全新的大片。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整旧如旧”,让老胶片上被损耗的影像,借助数字技术,尽可能地恢复到最初被“捕捉”时的模样。
K指的是电影画面的分辨率。K数越高,清晰度越高,画面中的信息也越多,效果越好。原始的胶片大致相当于6K的分辨率,但经过后期处理有损失。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4K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016的电影,是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
真正的“4K”数字电影,是指用“4K”数字摄影机拍摄,“4K”数字中间片流程制作,“4K”数字版发行并用“4K”数字放映机放映的数字电影。但也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
2K技术的画面分辨率和胶片的成像效果有相当差距。纠正偏色,去除画面上的斑驳噪点,这些2K修复的常用手段很大程度上是侧重于“修”。至于“复”,也就是寻找电影最初的样子,涉及色彩和光影的层次感,则需要4K技术的参与。
从观影效果看,当使用4K数字放映机将图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时,现场观众能够看到更加细丝入微的影片细节部分以及微妙的光影和色彩变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4K修复正日益成为当今老电影修复的潮流。
10. 4K修复:老电影也能变超高清
什么是4K电影?
除了在分辨率上要求更高、更精细,自然还原出彩色影片的原始色调也是一大技术难点。
修复一部影片的成本有多高?
修复一部影片的成本取决于胶片拍摄年代、胶片保存质量、工作时间长短和修复精度高低。通常而言,修复一部标准长度4K影片需要上百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