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究竟是游戏产业大还是电影产业大
目前来说都很大,但是电影产业可能面向的群众更广,发展会更快一些。游戏产业目前国内还不是很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有新的突破。
『贰』 电影游戏的发展历程
以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的艺术形式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以普通电影来说: 开始是技术阶段,现代艺术的形成是离不了科学技术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科学技术 尽可能地完善地运用于游戏制作。第二阶段是技术与艺术的磨合期,这个阶段就是由开始的 技术承载艺术慢慢向艺术靠拢。这类形式的代表作品如影片《定军山》它以电影技术承载了 京戏艺术。最后阶段是技术与艺术的交融期,就是以艺术为灵魂,技术为手段,最终二者完 美结合,而不再独立存在,这种绝无仅有的艺术形态就是我们目前电影的形态。 电影游戏和电影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早期阶段我们可以概括为技术模拟时期, 比如说初期的 RPG,全部以真实的器械为模拟对象,以三维技术构建逼真的虚幻环境来达到 吸引玩家的目的。这一阶段游戏制作仅仅凸显娱乐性,没有什么审美意义,因此它与艺术还 处于脱节状态。
发展中期是游戏与电影的融合期。在九十年代初期,格斗游戏《拳皇》《龙虎之拳》等在 全球掀起一阵热浪,这些游戏主要是融入了大量动漫等艺术形式,而且还找到演员依据游戏 情节拍成电影。虽然这些游戏没有什么剧情色彩,制作也不够精细,但是还是有很多玩家喜 欢,这形成了电影游戏的最初模式。这个时期的电影游戏只是单纯的运用电影拍摄技术,不 具有自己的个性,它的艺术性还处于雏形阶段。 发展后期是成熟阶段。从根本上说,电影游戏不再只是单纯的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而是 具备了自己的艺术审美:从表层形象上看,电影游戏逐渐树立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人物形象, 比如《哈利波特》和《古墓丽影》等里头的主人公;在技法表现上,先进的电脑图形处理技 术等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了电影游戏的制作上,它汲取了各种不同艺术中的精髓。甚至在一 些细节处理上远远超出了普通电影的处理技术,做出了一般电影技术难以企及的精细度。
『叁』 中国未来30年会不会出现电影 游戏分级还是说永远也不会出现分级……
为什么我认为分级制度在国内想实现很难?主要是因为,如果分了级,以前某些“国家认为你不应该看”的东西就可以名正言顺出现了。 而不分级,就可以一直用“潜规则”来治你。分级当然好了,但是分了级以后,某些靠潜规则上位的部门缺少了“模糊执法”的权柄,必然会利益受损。在中国,明里是“依法治国”,实际上还是特权阶层专政。只有法律写得不明确,才有一些人浑水摸鱼梁上蹦跶的机会。所以要求文化产业类产品分级,动了一些人的蛋糕,也让一些“有心理洁癖”的人不开心。
『肆』 影视行业和游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样
影视业和游戏业的发展前景的话都是非常好的,因为影视和游戏的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好的。
『伍』 中国网络游戏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国产网络游戏产业的兴起与我国网络使用人数的激增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国内网络公司的粗犷式耕作,当前国产网络游戏市场呈现同质化竞争、缺少本土化气息、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导向等缺点,预计国产网络游戏产业将在3-5年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网游行业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后,2010年国内网游业发展势头逐渐放缓。但是目前网络游戏的盈利情况仍然相对较好,2010年网游业的平均利润率保持在45%左右,甚至部分网游公司利润率超过50%,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也保持在15以上%。 国产网络游戏产业的模仿思维短期内难以摆脱,这也将进一步的桎梏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同质化、缺乏创新意识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从文化教育意义角度来看,当前部分国产网游所涉及的核心价值观过于成人化,甚至某些国产游戏的宣传方向具有误导性,不利于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部分消费者逐渐抵制国产游戏,将选择范围投向欧美系MMORPG游戏,国产游戏由盛及衰的趋势正在逐渐突显,例如美国暴雪公司出品的星际、魔兽等游戏的用户数量已经远超其他国产游戏用户。 国产网络游戏产业的模仿思维短期内难以摆脱,这也将进一步的桎梏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同质化、缺乏创新意识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随着游戏玩家主体年龄上升至25-45岁,当前的绝大多数国产游戏将面临淘汰,届时国产游戏产业的暴利时代将终结,国产游戏产业的沉寂将成为主流趋势。 《2011-2015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网络游戏产业是经历了 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以及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处在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网络游戏产业之所以可以打破在原来中国整个网络经济中的平衡,主要缘于在20世纪末中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整个网络经济大受打击的时候,网络游戏却异军突起成为整个网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得到迅猛的发展。 网络游戏的转型机遇在于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网游数量达到了 304款,但由于质量层次不齐,每年市场认可数量不超过50部,产能过剩、综合利润率低等因素将刺激对行业的自我觉醒。
『陆』 《魔兽》向票房杀来,中国游戏电影化的机会也来了吗
全球游戏业正前所未有地保持一致——牟足劲向电影业冲击。
在万众期待的《魔兽》中国首映倒计时的关头,6月6日,巨人网络对外宣布成立影视业务子公司巨人影业,成为了巨人回归A股后成立的首个业务子公司,此前巨人的名作《征途》很有可能像《魔兽世界》一样经改编登上大银幕。在巨人网络之前,网易、游族、蓝港等游戏公司也早已宣布加入影视阵营。
毋庸置疑,游戏电影化是国内外行业的共同趋势,最近轻松登顶票房的《愤怒的小鸟》已经证明市场的无限前景。但中国游戏能在这个巨大风口就势飞起吗?
IP年代“游改电影”利益诱人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游戏玩家,想必早在n天前已经看到他们在晒《魔兽》电影票,尽管它要在6月8日才上映,这在中国电影消费中极其少见。这部改编自知名游戏《魔兽世界》的魔幻电影,被业内预计上映后排片占比将高达90%以上,中国票房将有可能达到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22点整,《魔兽》零点场共排映7123场,购票人次51.35万,累计票房2563.53万人民币,数据逼近《速度与激情7》去年历史记录(5246.97万)的一半。
一大波“游改电影”也即将来袭。据公开资料,《俄罗斯方块》将由中美联合拍摄,打造同名“史诗级”科幻、动作、惊悚电影系列,《水果忍者》、《我的世界》、《割绳子》等游戏也将被改编电影,《古墓丽影3》也将重启,并计划于2018年上映。
“游改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且由来已久,1993年热门游戏《超级玛丽》就通过借鉴马里奥管道工的概念改编成了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这之后好莱坞陆续有“游改电影”上映,但大多数是不成功的。有人统计,好莱坞自1993年至2014年共有30余部“游改电影”,除了《生化危机》系列和《古墓丽影》,绝大部分的票房和投资回报低于预期,其中“超级玛丽”不及投资成本一半。
在“愤怒小鸟”、“魔兽”强势来袭之前,游改电影几十年来一直很难打破票房不佳的魔咒,好莱坞的投资商和电影制作者却前仆后继,原因很简单,背后利益诱人。按照粉丝经济的理想效果,拥有众多游戏玩家的热门游戏,光把玩家吸引到电影院就不得了,还能结合电影做一系列的衍生品,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过来,游改电影,拓展游戏角色与情节的可能性,应该是能反哺游戏,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的。
现在娱乐产业得IP得天下。自带故事和人物,题材越来越丰富,又不断经过市场玩家口味考验的游戏,对于电影创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原计划购买电影《魔兽》中国版权的万达就是看中这一点,2016年初直接把传奇影业收入囊中,当时王健林预言传奇影业几千个IP知识产权,将来就会变成万达整个旅游行业或者儿童娱乐行业巨大的生命,实现电影产品的延续。
而今年“愤怒小鸟”、“魔兽”的强势来袭,很可能是整个“游改“电影产业复兴,大开挣钱模式的转折点。
游戏电影双风口,中国却没成功先例
不论是电影还是游戏,中国都在前所未有的绝佳风口。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近几年来最好的成绩:电影总票房达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6亿,比2014年增长51.08%,其中中国影片《捉妖记》以24.38亿元收入,超越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成为中国史上最高票房电影。
中国的游戏业有多火,不用这样列数据,还是拿《魔兽》举例即可——它之所以在中国首映,就是因为中国是《魔兽世界》游戏最大的市场之一。据估计,在全球的500万玩家里,中国玩家几乎占据了一半。
然而,史无前例的双风口中,当好莱坞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愤怒的小鸟”们开心挣钱时,中国至今没有一个将二者结合的“游改电影”来市场赚一把。
魔兽会是一个风向标
“游改电影”热潮来袭,中国市场不会被忽视,就看谁先抢滩。
这次打造出《征途》的巨人网络宣布加入影视阵营,已经再次宣布暗战正在进行。在中国娱乐业高速发展,而电影原创故事能力整体偏弱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越来越丰富的各类游戏题材会很快填补市场的多种需求。
实际上,6月6日巨人网络的表态,也展示了游戏与电影娱乐在中国互相支持的样本和前景。巨人把自有游戏向其它娱乐内容的延伸称为“产品全IP计划”,将开发包括《征途》、《球球大作战》、《仙侠世界》等在内热门游戏的影视剧、文学、动漫产品。这之前,腾讯、网易等也在尝试探索“游改电影”的可行性,《QQ飞车》、《天天酷跑》、《QQ炫舞》、《天下3》、《新大话西游2》等都在计划中。
市场没有好的产品,也正说明好质量游改电影的前景无限。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魔兽》这样的标志性“游改电影”项目最终证明票房成功,将刺激爱跟风的中国市场迎来“游改电影”风口。
『柒』 中国游戏电影何时才能被迫实行分级制度
分级就不太现实,好好的权利谁不想抓在自己手里,分级涉及到某些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