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了电视剧《心居》后,你有什么观后感你最喜欢剧中哪个角色
看了电视剧《心居》之后,让人不得不感慨一个人出生无法决定,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命运。最让人喜欢的是海清饰演的角色冯晓琴,她是千万个普通女性的代表,人物性格和名字一样如此平凡,但却有一股韧劲。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想着办法去解决,并且想努力改变生活,一直都有一颗奋斗的心。自从老公意外去世之后,也学会了独立自主,哪怕每一单只送几块钱,日子过得很清苦,从来没有抱怨过,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总之,有一些电视剧太过接地气,有许多人表示并不敢看,不愿意去想生活的残酷,这部电视剧也是。想要一个房子,并不容易得到,即使结婚嫁人,对方也不一定真正接纳过自己,体现了小人物的无奈。
Ⅱ 我和我的父辈鸭先知观后感
徐峥导演的《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令人眼前一亮。这个故事继承了他的一贯风格,以一种颇为精巧的方式进行了切题。
《鸭先知》这个单元轻松、愉快,这种观感并不仅来自于情节,也相当直观地来自于影片风格化的视听语言。
正是这种种用心良苦的创作细节,加上考究的置景、工整的构图,以及绚丽明亮的画面,才构成了一幅颇具童话色彩的复古大上海图景,让我们沉浸在这个复古又新潮的“电影梦”里。
赏心悦目的视听加成之外,《鸭先知》也的确是讲了一个好故事。尤其是在拍广告的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组微妙而生动的父子关系。这也体现出了徐峥一贯的创作思路:故事的核心,永远都是人。
影片的开头就有种戏剧的巧妙:儿子冬冬在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我的爸爸》,侧面引出了父亲赵平洋的形象——父亲胆子大、脑子活,被街坊邻居们夸奖为“鸭先知”,也是儿子心中的偶像。
但接下来,剧情却立刻反转:原来“鸭先知”这个词,并非夸奖,而是嘲讽。爱吹牛的父亲,也让儿子在同学们面前丢了脸。父亲努力卖酒、拍广告,既是为了挽回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同样也是为了重新得到儿子的信任。
而拍广告的成功,不仅修复了父子关系,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长大后的冬冬,继承和学习了“鸭先知”的创新精神,成了一名工程师——到此,“鸭先知”又变回了一个褒义词。
毫无疑问的是,在《鸭先知》里,徐峥再次展现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喜剧语言。他并没有堆砌笑点和梗,追求单纯的爆笑效果;而是从剧作、叙事、表演的多方纬度,去构建了喜剧元素。
《鸭先知》在类型上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市民喜剧:故事的基调“笑而不闹”,对于家庭、邻里和弄堂里的市井生活,都有着活灵活现的、鞭辟入里的刻画。背后所显露的,是一种既有机锋、又充满人情味儿的幽默感。
而从剧作的角度来看,创作的思路和编排,则充分体现了徐峥的学院派功底:一方面,故事逻辑清晰,生动有趣,始终紧扣父子关系和“鸭先知”的主题而展开;另一方面,情节层层反转、充满戏剧冲突、结构精巧而紧凑,有种高明的韵律感。
而最终,一个好的喜剧,往往具有某种令人笑中带泪的魔力。《鸭先知》也不例外。看到最后,很难不被这个故事里的父子关系所打动。
儿子人小鬼大,父亲童心未泯,很多时候,冬冬与赵平洋之间既是父子,亦是朋友。这种轻松的、平等的、没有障碍的交流,正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亲子关系。
虽然冬冬偶尔也会跟父亲闹别扭,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还是最愿意相信父亲的那个人。这种赤忱的、无条件的信任,让影片有了最温情的底色。
而在“拍广告”这件事里,我们更是看到了父子二人的并肩作战。赵平洋和冬冬的相处,打破了传统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窠臼,演变成了两代人的互相信任和互相成就。
Ⅲ 大上海原型人物是哪几个 – 《大上海影评
成大器的原型是杜月笙,成大器的原型是黄金荣,叶知秋的原型是孟小冬,凌沪生的原型是林桂生,卢小嘉原型卢小嘉。
1、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4岁初到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后进入当时的青帮上海龙头“黄金荣公馆”。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度过晚年。
有一天,忽然有一个翩翩青年在包厢里大声喝了一个倒彩。这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当即被打手们拖出去打了一顿。
第二天卢小嘉依仗其父卢永祥的权势,指使当时上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的老部下何丰林,把黄金荣绑架到龙华的何公馆。
关在一个地牢里,在杜月笙的斡旋下才得以脱身。卢小嘉怕黄金荣会找他的麻烦,于1946年移居台湾,一直经营进出口业务,20世纪60年代末去世。
Ⅳ 笑功震武林观后感1000字
我观看了《笑功震武林》,这部电影讲的是在民国初年,一群侠士全力对抗日本势力,誓保我国好河山。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实力喜剧演员演得,我看这部电影就想多像一场一场华丽的“江湖大咖秀”。
这部电影中七侠都很为自己的事业做出贡献,都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只为让观众看得保持好心情。我们在这个幼儿教师行业就要像郑中基饰演小喇叭,他为了这部戏穿着高叉旗袍露大腿,还要钻进酒缸,有敢于创新和不畏惧困难的态度,让幼儿学的更好;就要像曾志伟饰演华天娇,在电影中他被笑毒掌打中,快要死的时候,对吴君如饰演的说:“我就是要开心的笑。”我们早晨看见幼儿和家长就要露出美丽的笑容,让家长感觉你很和蔼,平易近人;就要像洪金宝和元华分别饰演军阀林国栋和道士甲乙炳,他们两位功夫前辈在影片拍摄时,武戏时不仅亲自上阵,更是在拳脚、体力及速度等方面丝毫不输给年轻演员,说明了无论你是否年轻,什么时候都要充满活力的去教幼儿知识。
有人说幼儿教师这个行业就像一位高级保姆,幼儿的学习,吃饭,睡觉,如厕等等给我们管理。但是我就得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又是一位园丁,辛勤培育的刚刚发芽的小花。我在网上看到这段话“幼儿教师是什么? 在文人眼中,幼儿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花匠。 在不知情的眼中,幼儿教师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 在医生的眼中,幼儿教师是更容易患咽喉癌的活体。 在商家眼中,幼儿教师是一个吝啬鬼。 在自己的眼中,幼儿教师是一个让自己身心疲惫却又快乐的天使。为什么是天使?因为每天幼儿教师,都把自己最美的微笑,献给了孩子和家长。”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在每个人的眼里幼儿教师是不同的,就像《笑功震武林》中小裁缝一样对雪儿一见钟情,不论雪儿喜欢谁小裁缝都支持他,伤心的时候他陪着雪儿,高兴的时候他在雪儿身后默默的笑,危险的时候他可以放弃自己的的生命为了就雪儿。幼儿教师也一样,在幼儿有困难得时候,我们去帮助幼儿解决,畏惧的时候,鼓励幼儿勇往直前,开心的时候,是我们带给幼儿的。
日本特务青子她为了打败七侠,用忍术变成七侠中几人的摸样,可是都被华天娇给识破了,也就说明他很了解七侠中每个人的特征。其实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而且还要面对那些不同性格、家庭情况、文化素养的家长。每天面对这些家长,要让他们都满意还真不容易。有些家长通情达理,有些家长蛮不讲理,有些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工作,而有些则相反。但发生不愉快时,我们应该先冷静下来思考、分析原因,最终找到合理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幼儿们的天真,幼儿们的火热,幼儿们的爱渐渐的取代了我心中原有的那份困惑与迷惘。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我带给幼儿们的爱应该是真挚的、无私的爱。生活对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都是忙碌的,每一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节奏,而我喜爱上了那份吵闹,因为那是对我每一天的问候。我要在吵闹重复的每一天继续我的工作。
昨天去看了新上映的香港喜剧《笑功震武林》,如果是新一代的观众应该会看的很开心,像我这种老人家,因为看了太多周先生的戏,所以有些笑点就没法笑出来啦。
周先生在喜剧表演上,他这种自成一派的风格,无人模仿得到,而且一旦模仿,都会沦为东施效颦,死的惨,还好电影里没在表演上抄桥。
片子的剧情很简单了,日本人是坏人,汉奸是坏人,武林高手遁世,世外桃源享受人生,其中穿着像陈真的不知道是不是革命志士,联合高人搞定了小日本,哎,电影里面嗝屁的萝卜头又增加了好多。
前三分之一笑不出来,是因为很多笑位抄桥,狮吼功啊,太极拳,如果看周先生戏比较多的朋友一看就明白了,不过还好有部分桥段算是度的不错,譬如郑中基拌墙中的雕塑,元华和王祖蓝的搞笑自杀,还有吴君如和郑中基的对手戏,我靠,这种戏只有君如姐能演出来啊,又贱又可爱,我真心佩服,既能放得开演喜剧,也能演正剧,可惜外形的限制,这些年好戏不算太多。
最2的算是曾志伟和吴君如的重口味了,这一段我归入2013我最不想看的画面之一,阿门。
可能是因为在好多节目都能看到王祖蓝,《老表,你好嘢》,《百变大咖秀》,所以评论上说他表现的很好倒真是没觉得,不过片尾的一句自嘲身高,实在是碉堡了。
至于配角方面,谷祖琳的日本间谍黒泽清子,虽然整场戏都面无表情,不过绝对是我心目中最拉风的反派之一,配合那些忍者幻术的老桥,还蛮有意思。
表现最好的是吴君如,其次郑中基,记得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容颜是10分,演技为0都可以,童菲小姐明显容颜不是10,演技还要加强啊,花瓶也不好做的。
至于快乐家族的谢娜,各位,就当她是个酱油吧,哎。
片子看的很欢乐,虽然也是抄,不过有的地方还蛮有创意的,王胖子又回来了,博纳去年的《大上海》估计陪的厉害,现在搞这种中小投资也是明智之举,借着部分演员的群众基础,加上片子本身质量还成,票房应该不错。
看这部这部片子之前,没有抱着看大片的期望,就是想看点氛围轻松的,不用动脑子的电影。看完之后的感受就是,这部片子兼顾了动作打斗和搞笑,两方面都让人觉得不错,但肯定没只是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片子做得到位。我看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团结的力量,纵使敌人如何强劲,也不可抗拒集体的力量。可能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多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防备,所以这样的片子更能让人找到心灵的慰藉。他们为了他人,为了团队,甚至是说为了整个时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是贪生怕死的,但是总有一股力量是能让你抛生命与脑后,奋勇向前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缺少了能让我们奋不顾生的力量,是我们个人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公信力的悲哀。
Ⅳ 霓红灯下的哨兵观后感450字左右
这是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武警上海市总队、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拍摄的影片。描写了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几名80后年轻人怀揣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大上海的武警总队三中队服役。林虻虻出生于普通人家,攻读大学三年后为选择新的追求,也为躲避女友,弃笔从戎;柴大喜来自农村,贫寒的家境让他具备了朴实的性格;皮向峰从小娇生惯养,是个富家子弟,按照父母到部队接受锻炼的要求来到部队。三个小伙子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友情与爱情、竞争与矛盾、误会与感动,让整个剧情跌宕起伏。
这一部电影令我很感动,拍出了当兵人的辛苦,以及为维护大上海一方平安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感。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许多士兵在雨天里跑步,个个跑得气喘吁吁。他们特别坚强,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每天都要接受严格艰苦的训练,有时半夜三更还要爬起来去跑步。为什么呢?我想:那是他们的理想和责任所决定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坚强的意志,怎么来保卫我们的城市安全呢?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没有周末放假,如果要和父母会面,也必须先到军方去通报一声,才可以见自己的亲人,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通过书信向亲人表达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时候遇到点困难,可以随时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和他们相比那是多么地幸福啊!活着就要有理想,为了理想去奋斗努力,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霓虹灯下新哨兵们顽强的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以至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上。
这两部电影虽然描述的时代不同了,可“好八连”的精神却是永远不变的。
没数字,看看对你有没帮助
Ⅵ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急急急急急!!!!!!!!
部《霓虹灯下新哨兵》绝对不是《霓虹灯下的哨兵》简单的翻拍,而是以武警上海市总队官兵为原型,对新一代哨兵做出全新的注解。该片本着大“上海的小哨兵,小哨兵的大情怀”的主线,刻划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处国际化繁华大都市,作为霓虹灯下哨兵的传人,担负着保卫上海市党政机关、重要目标安全任务,他们有“听党指挥意志坚,艰苦奋斗永不忘,身居闹市不染尘,甘当人民勤务兵”的意志品格,他们肩负着军人的艰巨使命,却有着滚烫跳跃的青春激情,他们有独特的个性、思想、矛盾、困惑,有理想和有追求。他们的青春和梦想真实感人,让人激情澎湃,每一个细节都荡漾着浓烈的男子汉气息。影片揭秘了警营日常生活以及军事训练等细节,他们在喧嚣中独守清贫与孤寂,是新新人类的独特代表,他们是浪漫、可爱、热血阳刚的新哨兵接班人!
导演张玉中气质很儒雅,从来慢条斯理,在现场从不发脾气,他是兰州大学中文戏毕业的高材生,因此文笔很好,很受广大宣传策划欢迎。接拍《霓虹灯下新哨兵》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拿到这个剧本就在想如何加强故事性的问题,因为原来一直在走老哨兵的路子,把戏里某个人说成老哨兵的后代,但其实很难有其直接的联系,老哨兵和新哨兵这两支部队很难有直接关系,想要脱开模仿的程度,旧瓶装新酒也很难,因为“老哨兵”的影片已经走到了极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也好,先入为主也好,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要“新瓶装新酒”,新在哪里?
故事出新,支撑一个影片的基础还是故事,故事人物在里面的张力吸引观众去看,导演希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强它的故事性,毕竟观众才是第一位的。形式出新,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是要匹配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而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让你感觉不到形式的痕迹。他在跟摄影师谈的时候,谈到就是要寻求一种最好表现故事的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时代,繁华都市的感觉,体现“大上海小哨兵,小哨兵大情怀”的内涵。我们就像把这个军营戏拍的青春时尚现代唯美,离老百姓更近。其实拍戏总是一个减分的过程,完美作品只是美好心愿,导演总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这是必然的结果。要彻底从那些传统的形式中跳出来,做一部清新的青春励志电影。这部电影是给年轻人拍的,给年轻人看的,没有那么多大道理讲,所有的教育意义都蕴含在青春偶像、精彩的动作戏,都市言情里面,因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要讲80后90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电影,他们不是神是人,但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又年轻人的激情、朝气、困惑、迷茫,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放肆的是受约束的,普通士兵和大上海,正是这样一种不对称的,错位的关系才显现得更有张力,更反叛。其实好莱坞的大片都是主旋律,只是表现形式会不同,比如正在上映的《全名超人夸比克》首先片中把他设计成一个“坏男孩”的形象,然后再一点点改变,最后成为全民公认的英雄,殊途同归,这样的描写更加真是让人信服。其实做这样一个戏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因为八一厂老是在拍大片,拍《大决战》《大转折》这几年又拍《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八月一日》,明振江厂长一直想做一个现代军事题材的戏,想从革命历史题材里走出来,想从大的故事里走出来,走进普通小人物心里,走近一个普通士兵,正好有这个题材,它是个现代戏,没有战争历史背景的约束,而且又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时期,关于80后90后的成长这是一个国家的话题。
影片里的人物同样是这样,所有的人物都有缺点,都个性鲜明,他的优点同样是他的缺点。其实通过这次地震对80后90后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们总是以斥责的眼光来挑剔他们:他们忘本、自我、前卫,但地震的时候,无论是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和志愿者,还是在网上在各个层次的捐赠者们,他们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你能说他们不爱国吗?你能说他们没有激情吗?你能说他们忘本吗?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同样的中国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他们身上的优点却被我们忽视了,他们聪明、成熟、有前瞻性、情商高,这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有时代的因素在里面,也有人的因素在里面。
影片中的三个兵:大学生兵、农村兵、富家子弟兵,他们代表了一群人,他们绝不因循守旧,他们另类、自我——他们具有80后90后的所有特质,他们的理念和军队的纪律价值观有冲突碰撞,他们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环境中如何成长,如何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创作的队伍决定了作品的素质,演员班底必须对军人有根本的理解,他们的素质、军事动作、当兵的经验对他们的表现很关键。郑昊是有十年的兵龄的,陈思成虽然是地方演员,确是经过《士兵突击》的打磨的,吴昱翰是北京军区的,徐佳和徐洪浩是南京军区的。5个战士演员也是万里挑一的,从身材、外形、性格、思想上都各具特点,演员们自己评价这5个战士演员说他们每个人都独立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所有的演员我也不管他们的年龄如何,我只需要知道他们对这个片子的理解是到位的,创作态度是端正的,希望拉出来的演员班底是不俗的,创作上我讲究个性化,鼓励他们都要有创作激情,所有的演员都是第一次合作,我们在选择演员上没有私心,绝对需要他符合规定情景的,符合人物性格。陈思成聪明、有激情、活跃、创作态度积极,也能吃苦,即便我们在隧道里拍一天浑身湿透,他也不会有怨言。郑昊是个老兵,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很有凝聚力很有号召力的人物,相当的严谨认真,每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琢磨再三思考再三,很用脑思考的一个演员。徐佳是在戏里演一个农村兵,我们要的是他那个五大三粗的形象,比较本真,他自己发明了一口山东河南话用在戏里角色的身上,他出生在新疆,工作在南京年纪轻,经历复杂,本人看似木纳,其实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吴昱翰生活中就是典型80后的感觉,来见剧组那天就穿着个拖鞋大裤衩就来了,我就要他这种感觉,演员的本色很重要,越接近角色越生活。徐洪浩出演过很多军事题材的戏,他在这里面戏份不重,是个“和事佬”有政策水平,比较说教,而他本人在生活中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激情,不满足于现状,非常有个性特点。
Ⅶ 霓虹灯下的哨兵观后感
这是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武警上海市总队、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拍摄的影片。描写了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几名80后年轻人怀揣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大上海的武警总队三中队服役。林虻虻出生于普通人家,攻读大学三年后为选择新的追求,也为躲避女友,弃笔从戎;柴大喜来自农村,贫寒的家境让他具备了朴实的性格;皮向峰从小娇生惯养,是个富家子弟,按照父母到部队接受锻炼的要求来到部队。三个小伙子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友情与爱情、竞争与矛盾、误会与感动,让整个剧情跌宕起伏。
这一部电影令我很感动,拍出了当兵人的辛苦,以及为维护大上海一方平安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感。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许多士兵在雨天里跑步,个个跑得气喘吁吁。他们特别坚强,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每天都要接受严格艰苦的训练,有时半夜三更还要爬起来去跑步。为什么呢?我想:那是他们的理想和责任所决定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坚强的意志,怎么来保卫我们的城市安全呢?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没有周末放假,如果要和父母会面,也必须先到军方去通报一声,才可以见自己的亲人,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通过书信向亲人表达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时候遇到点困难,可以随时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和他们相比那是多么地幸福啊!活着就要有理想,为了理想去奋斗努力,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霓虹灯下新哨兵们顽强的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以至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上。
这两部电影虽然描述的时代不同了,可“好八连”的精神却是永远不变的。
Ⅷ 八百壮士观后感300字
思路:《八百壮士》观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无数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十几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战士留守四行仓库,其用意竟然是为了几天后,召开的雅冬塔会议上各国佬们在看上海,中国队还在坚守。国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看人脸行事。
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混乱不堪,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的老师和学生已让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国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中国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的拦截敌人,一场生与死的战争。
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华人民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Ⅸ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怎么写
为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武警上海市总队、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一部反映80后武警官兵故事的青春励志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于6月27日在上海开机后,现正在上海紧张的拍摄,如今拍摄进度已经过半,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主创人员在上海罕见的高温酷暑之下,为打造新一代武警官兵形象努力,这部号称时尚版“士兵突击”的电影将会在奥运会之后与观众见面。
这部《霓虹灯下新哨兵》绝对不是《霓虹灯下的哨兵》简单的翻拍,而是以武警上海市总队官兵为原型,对新一代哨兵做出全新的注解。该片本着大“上海的小哨兵,小哨兵的大情怀”的主线,刻划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处国际化繁华大都市,作为霓虹灯下哨兵的传人,担负着保卫上海市党政机关、重要目标安全任务,他们有“听党指挥意志坚,艰苦奋斗永不忘,身居闹市不染尘,甘当人民勤务兵”的意志品格,他们肩负着军人的艰巨使命,却有着滚烫跳跃的青春激情,他们有独特的个性、思想、矛盾、困惑,有理想和有追求。他们的青春和梦想真实感人,让人激情澎湃,每一个细节都荡漾着浓烈的男子汉气息。影片揭秘了警营日常生活以及军事训练等细节,他们在喧嚣中独守清贫与孤寂,是新新人类的独特代表,他们是浪漫、可爱、热血阳刚的新哨兵接班人!
导演张玉中气质很儒雅,从来慢条斯理,在现场从不发脾气,他是兰州大学中文戏毕业的高材生,因此文笔很好,很受广大宣传策划欢迎。接拍《霓虹灯下新哨兵》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拿到这个剧本就在想如何加强故事性的问题,因为原来一直在走老哨兵的路子,把戏里某个人说成老哨兵的后代,但其实很难有其直接的联系,老哨兵和新哨兵这两支部队很难有直接关系,想要脱开模仿的程度,旧瓶装新酒也很难,因为“老哨兵”的影片已经走到了极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也好,先入为主也好,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要“新瓶装新酒”,新在哪里?
故事出新,支撑一个影片的基础还是故事,故事人物在里面的张力吸引观众去看,导演希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强它的故事性,毕竟观众才是第一位的。形式出新,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是要匹配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而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让你感觉不到形式的痕迹。他在跟摄影师谈的时候,谈到就是要寻求一种最好表现故事的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时代,繁华都市的感觉,体现“大上海小哨兵,小哨兵大情怀”的内涵。我们就像把这个军营戏拍的青春时尚现代唯美,离老百姓更近。其实拍戏总是一个减分的过程,完美作品只是美好心愿,导演总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这是必然的结果。要彻底从那些传统的形式中跳出来,做一部清新的青春励志电影。这部电影是给年轻人拍的,给年轻人看的,没有那么多大道理讲,所有的教育意义都蕴含在青春偶像、精彩的动作戏,都市言情里面,因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要讲80后90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电影,他们不是神是人,但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又年轻人的激情、朝气、困惑、迷茫,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放肆的是受约束的,普通士兵和大上海,正是这样一种不对称的,错位的关系才显现得更有张力,更反叛。其实好莱坞的大片都是主旋律,只是表现形式会不同,比如正在上映的《全名超人夸比克》首先片中把他设计成一个“坏男孩”的形象,然后再一点点改变,最后成为全民公认的英雄,殊途同归,这样的描写更加真是让人信服。其实做这样一个戏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因为八一厂老是在拍大片,拍《大决战》《大转折》这几年又拍《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八月一日》,明振江厂长一直想做一个现代军事题材的戏,想从革命历史题材里走出来,想从大的故事里走出来,走进普通小人物心里,走近一个普通士兵,正好有这个题材,它是个现代戏,没有战争历史背景的约束,而且又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时期,关于80后90后的成长这是一个国家的话题。
影片里的人物同样是这样,所有的人物都有缺点,都个性鲜明,他的优点同样是他的缺点。其实通过这次地震对80后90后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们总是以斥责的眼光来挑剔他们:他们忘本、自我、前卫,但地震的时候,无论是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和志愿者,还是在网上在各个层次的捐赠者们,他们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你能说他们不爱国吗?你能说他们没有激情吗?你能说他们忘本吗?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同样的中国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他们身上的优点却被我们忽视了,他们聪明、成熟、有前瞻性、情商高,这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有时代的因素在里面,也有人的因素在里面。
影片中的三个兵:大学生兵、农村兵、富家子弟兵,他们代表了一群人,他们绝不因循守旧,他们另类、自我——他们具有80后90后的所有特质,他们的理念和军队的纪律价值观有冲突碰撞,他们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环境中如何成长,如何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创作的队伍决定了作品的素质,演员班底必须对军人有根本的理解,他们的素质、军事动作、当兵的经验对他们的表现很关键。郑昊是有十年的兵龄的,陈思成虽然是地方演员,确是经过《士兵突击》的打磨的,吴昱翰是北京军区的,徐佳和徐洪浩是南京军区的。5个战士演员也是万里挑一的,从身材、外形、性格、思想上都各具特点,演员们自己评价这5个战士演员说他们每个人都独立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所有的演员我也不管他们的年龄如何,我只需要知道他们对这个片子的理解是到位的,创作态度是端正的,希望拉出来的演员班底是不俗的,创作上我讲究个性化,鼓励他们都要有创作激情,所有的演员都是第一次合作,我们在选择演员上没有私心,绝对需要他符合规定情景的,符合人物性格。陈思成聪明、有激情、活跃、创作态度积极,也能吃苦,即便我们在隧道里拍一天浑身湿透,他也不会有怨言。郑昊是个老兵,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很有凝聚力很有号召力的人物,相当的严谨认真,每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琢磨再三思考再三,很用脑思考的一个演员。徐佳是在戏里演一个农村兵,我们要的是他那个五大三粗的形象,比较本真,他自己发明了一口山东河南话用在戏里角色的身上,他出生在新疆,工作在南京年纪轻,经历复杂,本人看似木纳,其实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吴昱翰生活中就是典型80后的感觉,来见剧组那天就穿着个拖鞋大裤衩就来了,我就要他这种感觉,演员的本色很重要,越接近角色越生活。徐洪浩出演过很多军事题材的戏,他在这里面戏份不重,是个“和事佬”有政策水平,比较说教,而他本人在生活中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激情,不满足于现状,非常有个性特点。
Ⅹ 急需【开天辟地90年的】的观后感,谁能帮帮我
1921年夏,从上海里弄里三三两两地走出一群人。他们之中有些人穿着长衫,有些人系着领带,身着西装。他们说着各地的方言,消失在上海近郊的黑夜里。几天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这群人又聚集到了一起。湖面细雨如丝,那艘精巧的画舫里,突然传出了低声的呼喊:“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微弱的呼喊声迅速淹没在雨声中,然而,在中国大地上,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正在迅速汇聚,它将推动着中国革命的红船,扬帆起航。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这是——
石库门——红色火种传播地
2001年5月22日,晨光初露,日影投射在上海那幢著名的石库门房屋上。这幢房子始建于1920年秋天,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外墙青红砖交错,有着浓厚的中西合璧色彩。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共“一大”会址,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那带有殖民色彩的矾红色半圆形门楣,呈现巴洛克式卷涡状水草花式。粗重厚实的花岗岩门洞下,如潮的人群正从全国各地涌来,瞻仰红色火种的传播地。叩响那对黑色石库门上的闪亮铜环,人流与历史在这里交织,肃穆与景仰凝聚成一种力量。陈列柜中那些泛黄的书卷,是开启历史大幕的钥匙,而那如织的人流不断地探寻着历史的足印,留下的是一长串崇敬。
记者跟随前来瞻仰会址的人潮,从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鱼贯而入。80年前,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共“一大”代表是否就是从这里步入会场的呢?
会址的建筑格局恢复得与80年前别无二致。建党80周年前夕,这里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整修。会址纪念馆的流沙玲副书记告诉记者:“这所革命的老房子曾经遗失了近30年,解放后重新发现它时,根本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已成了‘恒日福面坊’,面目全非。”
1951年4月,经过半年勘查,中共上海市委找到并确定兴业路76号、78号 为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委组织有关部门按当年原貌进行全面修缮,所有的家具、陈设均根据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按原样仿制。从它被发现的那刻起,对它的保护和修缮从没有停过。“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保持着这块革命圣地一如既往的风骨。
石库门下,乌漆实心厚木门内是一方狭长的小天井,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被挡在6扇落地玻璃长窗后,中央长形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桌上放着紫铜烟灰缸、铜制立式火柴盒、白瓷茶具,还有一只荷叶边粉红色花瓶。桌子四周围着十五张椅子。
树德里——历史的大会在这里召开
1921年7月23日晚,上海望志路106号那扇黑沉沉的大门后,谱写着中国革命史诗的起首句,它的韵律深沉而又凝重……采访小组的记者把这里作为一个开端,探寻起革命先驱昔日的足迹。
1921年夏,操着湖北、湖南口音的,江西、山东、广东、贵州口音的,乘长江轮、坐长途火车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们朝着同一个目的地——上海汇拢。他们行动秘密,毫不声张,以至于1952年,谢觉哉在回 忆当年的情景时说:“一个夜晚,黑云蔽天,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到他俩的行动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知道,他俩是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
乳白色荷叶边灯罩下,在1921年7月23日那天曾散发出黄晕的灯光,屋外是沉沉的夜,它像是要指引摸黑前行的路人。对着望志路寓所前门的是一畦畦菜地,四周蔓草丛生,行人稀少。
望志路106号是李汉俊和哥哥李书城的寓所。李书城早年追随过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北洋军阀陆军总长,“李公馆”的特殊背景和寓所周围清冷的环境,使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夜幕下,代表们陆续到达会场,围坐在长桌四周,8点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这一天,距离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还不到一年时间。
出席“一大”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共13人,代表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两位著名的共产党人陈独秀与李大钊未能出席。
二十四岁的张国焘被推选为会议主持,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张国焘在报告了大会筹备经过之后,提出大会的议题,即制定党的纲领、实际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他还念了陈独秀交给陈公博带来的信,信中谈了四点意见:“一、党员的发展与教育;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用;三、党的纪律;四、群众路线”。
北京代表刘仁静坐在马林身边,把张国焘的话译成英语,讲给马林听。会上,马林代表共产国际致词:“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马林在会上滔滔不绝,讲了很长时间。
散会后,代表们分批走出“李公馆”。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寓所前门望志路106号是关着的,代表们经后门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离开会场。据有关人士介绍,这是中共“一大”惟一一次代表全部到齐的会议。
博文女校——代表们曾经的住所
除陈公博偕夫人住在南京路大东旅社外,大多数代表住在白尔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博文女校内。几经努力,记者被允许去博文女校原址采访。记者从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向前步行100多米,右转弯,同样是一座老式的石库门房子,一楼一底。如今,这里已经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刘荣珠说:“为了保护这幢建筑,纪念馆将空置的博文女校原址利用起来,有人住在屋里,还可以做些日常维护。”博文女校面积不大,二楼曲尺形走廊尽头,第二进房间是代表毛泽东和何叔衡曾住过的屋子,现已恢复原状:窗户边放着老式的小书桌,两张木板床上铺着草席,呈丁字形摆放,中间放着竹制书架,屋里一尘不染。刘荣珠说:“当年从上海里弄里认出这幢房子时,以前的博文女校已是当地文化局的职工宿舍。前些天,这里的老住户回来看过,还拍照留念了。”
“一大”召开时,有9位代表住在博文女校。当时正值暑假,师生都已离校。博文女校开办于1917年,董事长是黄兴夫人徐宗汉,校长黄绍兰。代表们的住宿是李达夫人王会悟具体安排的。当时,王会悟参加了上海女界联合会,担任《妇女之声》的编辑,与徐宗汉、黄绍兰关系很好。她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向黄绍兰校长租借教室,作为代表们的住宿地。黄绍兰一口答应下来。
会议7月25日、26日曾休会两天,起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等会议文件。根据马林在第一次大会上的提议,推选成立了起草纲领和工作计划的委员会,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组成。经过休会两天紧张地工作,起草了党的纲领和决议。
然而,今天会址纪念馆的展示厅里,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却没有中文原本。一些党史专家告诉记者:“党的‘一大’起草的纲领和决议的中文文件极其珍贵,可惜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战争环境,这些中文原件以后都散失了,现存的只有俄文、英文两种译本。俄文译本原存于共产国际,50年代由苏共中央作为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资料,移交给中共中央。英译本是陈公博192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写的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的附录。”
7月30日晚,举行中共“一大”第六次会议。会议依旧在八点以后举行。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出席了会议。原定议程是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会议讨论的各项问题发表意见,然后讨论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
代表中,只是周佛海没有来,据说,当时他闹肚子,出不了门,只好独自一人躺在博文女校楼上的地板上。
会议刚开始不久,会场后那扇虚掩着的后门突然闯进一个穿着竹布长衫的中年男子(后据有关人士回忆,此人是法租界巡捕房探长程子卿),他朝四下环视一周。代表们问他干什么,那人含糊其词地说:“找社联王会长?”又说:“对不起,我找错地方了。”然后,匆忙退出。距李汉俊寓所第三家确实是上海各界联合会的会所,但各界联合会没有会长,也没有人姓王。马林问代表,是否认识此人,代表们都说不认识,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当机立断:“一定是密探,我建议会议立即停止,大家分别离开。”
会议被迫中断,出席会议的人员除李汉俊和陈公博外,立即离开了会场。十来分钟后,法国巡捕房派了一个法国总巡、两个法国侦探、两个中国侦探、一个法国士兵、三个翻译共9个人包围了李汉俊家,并进入室内搜查盘问。他们翻箱倒柜,足足搜查了一个多小时,除查到了一些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外,没有发现可疑的物品。室内抽屉里放着一份党纲草案,因为涂改得很凌乱,字迹模糊,被巡捕房的人当做无关紧要的废纸,踩在脚下。闯入者一无所获,离开后,还在这所房子周围布下暗哨,监视进出人员的行动。
老渔阳里2号——里弄里的中央工作部
当晚12点左右,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也是陈独秀寓所。
老渔阳里2号离会场不远,5月22日,记者花了些时间,在上海老城区一条条狭小而又繁忙的马路间寻找。在淮海中路临街的水果摊边,一位六十多岁的胖大妈坐在里弄口乘凉。她不知道老渔阳里2号在哪里,却反问:“你们是找陈独秀的老房子吧?呶,在那边,门口有块牌子。”老太太露出了一脸笑容。才十来步路,记者就看到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地———《新青年》编辑部。黑色的大门紧闭,锈迹斑斑的门环贴在门上,看上去是上海里弄再普通不过的老式墙门。只有左侧一块汉白玉的纪念牌还能说明这里是《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寓所。记者用力地敲响门环,门里出现一位睡眼惺忪的妇女,她说:“来参观的人太多了。”她指着自己居住的房间说:“里面还有一块纪念牌呢。”五、六平方米的房间堆着一些家什,在长沙发上,一块汉白玉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间不起眼的屋子曾是中央工作部所在地,毛泽东也曾在此工作过。
“一大”代表消失在黑夜中后,在这间屋子聚会,决定转移会址,几天后,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诞生了。
历史像一位老人,从容地安排着一切。法国巡捕的侵扰,虽然没让代表们受到直接损失,但代表和会址均受到监视,会议已不能在上海继续进行。为了安全,必须改变开会的地点。有人提出转移到杭州继续开会,但大家觉得杭州过于繁华,容易暴露。后来李达夫人王会悟提议,可转移到她的家乡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嘉兴南湖环境幽静,游人少,而且距上海又近,交通方便。代表们采纳了她的意见。
茫茫大上海——寻访代表后人
对中共“一大”的采访已经进行了两天,记者在繁华的上海大街和里弄穿梭,总算采访到了全部的旧址,也采访到了众多知情人。但有一个念头一直在我们心中缠绕:“一大”代表是否还有后人在世呢?虽然“一大”距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但我们似乎有一种预感,在这片大上海的茫茫人海中,肯定能找到“一大”代表的后人。事实证明我们的预感是正确的。就在我们打算离开上海的时候,偶遇会址纪念馆研究员陈绍康,他透露,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2位代表的子女生活在上海。一位是王尽美的儿子王杰,另一位是刘仁静的女儿刘文澜。在陈老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几经波折,记者终于得到了他们的住宅电话号码。两位老人听说是要谈谈自己的父亲,欣然应允。
5月22日夜,记者驱车赶往康平路找寻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儿子王杰。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康平路,肃然起敬:“那里住的可都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80年过去了,上海的夜依旧凉爽而湿润,然而,租界没有了,一路行来,沿街的外企办公楼高耸入云,但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了。王杰已逾古稀,当年王尽美赶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时,他还在母腹中。老人是随军南下干部,后调至上海交通局任局长,今日他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穿军裤,着布鞋,随和而平易,一口山东口音,声若洪钟。谈起王尽美,老人颔首而笑:“我父亲去世时,我才三岁,知道的不详尽,大多是听我奶奶讲的。”墙上显眼位置挂着王尽美的遗像。王杰说,这张照片还是奶奶藏在老家土墙里才保存下来的。王尽美长期离家在济南进行党的活动。反动军队知道王尽美是共产党员,经常到他莒县的祖屋骚扰,有一次还抓走了王杰的奶奶,幸好邻居凑了些钱,才赎出来。老人还记得王尽美去世时留下的遗言,虽然这份遗书上只字未提自己的家庭,却道出一名共产党员最真挚的期盼“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
道别时,王杰老人固执地要到家门口,目送我们离开。
5月23日,记者驻留上海的最后那天早晨,我们拜访了刘仁静的女儿刘文澜。这个名字让人感到如此熟悉。安顺路那个小区绿树环抱,鸟鸣阵阵。刘文澜搬入新居不久,屋里清爽、明亮。她长得极像照片上的刘仁静。刘文澜和丈夫陈良廷曾合作翻译过《乱世佳人》、《教父》等书,名字为人熟悉也就不足为怪。说到从事翻译工作这一点,刘文澜说:“是受父亲的影响”。刘文澜饶有兴趣地讲述了刘仁静生活中的许多趣事。刘仁静有一次偕妻子到上海看望女儿、女婿。他和女婿陈良廷坐在一辆三轮车上,谈着谈着,刘仁静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是党员吗?”陈良廷说:“不是。”刘仁静不再做声。刘文澜笑着说:“后来,我爱人说,我父亲听说他不是党员,一脸不高兴,他还是相信党的。”令人惋惜的是,1987年8月5日,85岁高龄的刘仁静清晨外出锻炼时,不幸被公交车所撞而去世。刘文澜说:“父亲的追悼会是在八宝山开的。”告别时,我们看到刘仁静的外孙女陈造容正在创作一幅以中共“一大”为主题的水彩画:杏黄的背景下,映射出淡淡的“一大”会址背景,一团鲜红的烈焰衬托着镰刀、铁锤,欲喷薄而出。她说:“这是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创作的。”
南湖画舫——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5月23日时近正午,中共“一大”会址前,人流如潮,董必武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挂在展厅的结尾,面对它的是南湖上那艘精致的画舫。
嘉兴南湖与大运河相连,分东、西两部分,形如两鸟交颈,故雅称鸳鸯湖。比起杭州西湖来,嘉兴南湖显得小巧而精致。湖面不大,当年虚称八百亩,如今经航空摄影精确测定为624亩。放眼望去,湖的四周镶着一圈依依垂柳。
1921年,7月30日,上海望志路会场遭到破坏后,王会悟与部分代表提前赶到嘉兴,在市内张家弄鸳湖旅馆租下两间房,并托旅馆的账房雇了一条游船。另一部分代表们在第二天到上海北站,乘车南下。陈公博则因30日晚开会时的变故,31日黎明他住宿的大东旅馆又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心有余悸避走杭州,到灵隐寺安心静养去了。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不便继续出席会议,没有同行。
在嘉兴城老城区,记者找到那时被称作张家弄的马路。如今嘉兴已将其拓宽改称“勤俭路”。据当地的地方志专家介绍,旧时张家弄是嘉兴城最热闹的处所,唱戏的、变把戏的、说书的,济济一堂。王会悟当年租下的鸳湖旅馆,在当地属“星级”较高的。然而,它的繁华只能在南湖纪念馆的展厅中才能看见了:两层回廊式结构,颇有气派。50年代嘉兴旧城改造,鸳湖旅馆也随即灰飞烟灭,向老一辈的人打听,才知道它的位置是今天勤俭路上的人民剧院。5月25日上午,记者找到人民剧院后门,一群剧院工作人员正在拆洗座套。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工人说,鸳湖旅馆就是这里,要说它的历史,那就长了,以前它对面是五芳斋粽子店,热闹着呢,后来拆了。
赶往嘉兴城的中共“一大”代表,或许当时就从记者所在的位置上,缓步走向南湖的狮子汇渡口,开创了一段伟大的历史。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如今成了揽胜之地,东南方那艘精致画舫停泊岸边,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红船就停靠在这前后一百米左右的方位,那时这里是很僻静的。”
1921年7月31日上午10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在南湖附近的鸳湖旅馆稍事休息后,借用一叶小舟登上租下的中型画舫。这一天是阴天,间有小雨,湖面上有四五条游船,代表们叫船主把船泊在比较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泊船东南向斜对着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湖上细雨如丝,听来如军士衔枚急走。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开会时,还特意将带来的麻将牌倒在桌上,以掩人耳目。船舱里,金碧辉煌,每根柱子都刻着金色盘龙。四壁雕着金色的花卉、耕牛、人物、飞鸟。横匾上镌“湖光彩月”。
甩掉跟踪的密探,远离人喧车嚣的上海,如此安谧,如此秀丽,浅绿色的湖上飘着翠绿色的菱叶,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午后,小游船增多,湖上到处是留声机唱京戏的声音,酒龙诗虎,呼卢喝雉,一派喧闹。5点左右,湖上出现了一条小艇,代表们以为是政府巡逻艇,曾暂时停止开会,当得知是私人游艇后,会议照常进行。那张被密探忽视的“废纸”,成为代表们字斟句酌的文件。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纲领》第一条为: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明确地声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以及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理论建立的。接着在南湖的这艘游船上,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并选举党的中央机构。
下午6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一大”圆满结束,代表们当夜离开嘉兴城。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那艘在波涛中轻轻摇晃的画舫,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