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千与千寻影片从音乐方面赏析
《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部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但1999年底,宫崎骏却意外复出,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音乐仍旧由久石让创作。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他与他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名字,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听歌)受。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十足。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老气横秋,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影片中的音乐与《幽灵公主》相仿,越发具有成人味道,想来久石让的音乐创作似乎也象千寻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成长,逐渐开始变得老气横秋。很多人对此不太习惯,都在怀念那个纯真而跳跃的《龙猫》时代,都在怀念那个时候的久石让。但是,我们没有发觉,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已经不再单纯,也不再信奉梦想,也随着那淡淡的少年回忆的影像在短短的瞬间变得衰老。《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其实就象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一样,辗转来去,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仍旧是充满关怀的,永远都是,就象是你心脏被刺痛的那一刹那,突然抚慰过来的一只手掌。很温暖,很人性。
相比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音乐元素更为丰富,表现手法也更为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再次展现了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疑、不安、感伤的思路,并随时与掌握惊险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与前作更为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对古典音乐的追随显得特别鲜明了一些,很多章节已经成为音乐舞台上被反复改编演绎的新宠。而本片最为流行的,则是传统日本民谣风格的主题歌《与你同在》,这是木村弓所创作并自己亲自演唱的,而不是久石让的手笔,难怪其曲风与影片的大多配乐风格有着那么明显的出入。
木村弓早年一直在美国留学,学习的专业可不是演唱,而是钢琴课程。回国后,由于脊椎意外受伤,使她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可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对人生失望,而是依靠歌声重新站了起来。现在总在各个公益演出与伤残理事会的活动中出现的她,有着与千寻一样美好而单纯的品质。难怪她的声音会被宫崎骏所青睐,《千与千寻》的命题不就是人生跌倒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艰辛历程吗?
不过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与你同在》的曲调陌生。歌曲的和声部分,明显是取自于帕赫贝尔的《卡农》,除了拍子上有点变化之外,基本属同宗。在《千与千寻》所出品的电影原声中,特别收录了这个主题歌,而且后来还特别制作了交响音乐版。人们都说,这个曲子虽然与久石让无关,却有着与久石让一样的情怀,当然,也有着帕赫贝尔那不可磨灭的古典身影。
② 急需...音乐鉴赏(动画片花木兰)
我 谈 花 木 兰
——从影片《花木兰》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周倩
本学期初,在同学们的大力推荐下,我班成立了"阳光文学社",班中大多数同学都是该社团的会员。在每两周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名家名篇,欣赏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也不乏一些极富创意的影视作品,《花木兰》便是其中的一部。
花木兰,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自古以来,流传至今。我们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中了解了这位女扮男装的传奇人物。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花时四年拍摄了动画片《花木兰》,将花木兰这一形象展示给了世界人民。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影片在制作过程中赋予了许多新的理念。我们文学社就《花木兰》这一影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通过反复地观看影片,同学们分别从人物形象、艺术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甚至于服饰、饮食、教育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念。看了迪斯尼公司拍摄的花木兰,仿佛她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她不仅勇敢,而且相当有个性。她敢于与父亲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她也想为花家光宗耀祖,但由于她的不够淑女而使媒婆大发雷霆。她敢爱敢恨,面对高大英俊的教官她也有女儿家的情感流露,并且舍身相救,而面对单于的蛮横,她与他斗志斗勇,显示了她作为有血有肉人的性格多面性。尤其是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细心的同学们从火箭炮、烟花等高科技的运用看出了西方人的幽默。最为夸张的是人物的形象塑造,片中的人物或胖或瘦,或高或矮,胖的能将四人一马一手抱起,矮的只有普通人的四分之一高。
浪漫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影片的戏剧性大增,加上优美的主题音乐,使一个个画面如此生动又精彩。课上老师又将事先录制的几个电影片断再现给同学们,将探讨的氛围又上一个台阶。
影片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对影片的鉴赏,同学们了解到由于不同的文化底蕴,所以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要允许这种差异,由此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地欣赏艺术与文学作品。
我谈花木兰
周 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影片《花木兰》进行影评,从中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让学生学会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对任何一种文化具有包容性。
两分钟预备铃:背《木兰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自打文学社开创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也不乏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刚才你们背诵的这首,便是其中的一首。《木兰辞》说的就是古时候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198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拍摄成动画片,将这样一个中国传奇式的女子推广给世人。前一段时间,我们利用班会课时间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今天我们就这部影片来谈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回顾电影,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什么叫"差异"?
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什么意思?
3、你觉得影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人物造型、教育观、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塑造人物、饮食、服饰等)
三、回放精彩片断,进行细节详评
1、『播放木兰替父从军前的思想斗争的片断』
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是否能进一步说明东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音乐的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思想活动)
2、『播放花木兰最终战胜单于的片断』
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中西放文化的差异?
(高科技的运用,浪漫的夸张手法、人物的造型)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通过对《花木兰》的影评,你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学到了些东西。我们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各个国家、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我们既要对传统的文化给予肯定,又要能包容那些富有个性的文化。作品来源于生活,当我们在欣赏一些文学作品时也要学着用批判或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会包容,你将学到更多!
③ 久石让动画电影配乐的特点,结合宫崎骏作品。
空灵,优美,淡淡的哀伤,突然爆发得激情!----这就是久石让的电影音乐
比如宫崎骏的一些列动画配乐,又比如电影<< 情颠大圣〉〉里岳美艳在湖边独舞时,特别幽怨哀伤的二胡配乐~~~~~~~~~~`
久石让与宫崎骏:
宫崎骏的动画有几大类:《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属于传奇类,《龙猫》、《魔女宅急便》、《岁月的童话》、《梦幻街少女(侧耳倾听)》、《听见涛声》是平实的生活类,《红猪(飞天红猪侠)》、《平成狸合战》则介于前二者之间,剩下的《再见萤火虫》就是很严肃的反战片了。因而,久石让的音乐也就跟着可以分成这几类,电影的特征性越明显,其音乐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久石让表示是宫崎骏主动找他担任配乐,他认为宫崎骏是位在卡通方面有着非常好表达方式的艺术家,两人在观念上颇能沟通相契,他都是先看过电影毛片才着手量身订作配乐。
他俩合作过较知名的卡通电影有:1984年的“风之谷”、1986年“天空之城”、1988年“龙猫”、1989年“魔女宅急便”、1992“红猪”等等。在“天空之城”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效果佳,他用到许多爱尔兰民谣,而“龙猫”方面他则认为音乐本身就已经具备完整性,可以单独欣赏而获得感动。久石让的音乐也就随着宫崎骏卡通的卖座,更加水涨船高。
目前这些卡通电影原声带国内都有引进,而且许多除了原版的电影原声带外,还推出久石让自己编曲的交响组曲版,邀请到日本、东欧的交响乐团跨刀,堪称卡通音乐的大手笔制作。
久石让主要个人专辑:
1982 《Information》
1985 《α-β-City》
1986 《Curved Music》
1988 《Piano Stories》 《Illusion》
1989 《Pretender》
1991 《I Am》
1992 《My Lost City》
1994 《地上の楽园》
1995 《Melody Blvd.》
1996 《Piano StoriesⅡ》
1997 《Works》
1998 《Nostalgia~Piano StoriesⅢ》
1999 《WorksⅡ》
久石让主要配乐作品:
1984 《风之谷》《W的悲剧》
1986 《アリオン》《天空之城》
1988 《龙猫》
1989 《魔女宅急便》
1991 《仔鹿物语》《ふたり 》
《那年夏天,平静的海》
1992 《青春デンデケデケデケ》《红猪》《はるか、ノスタルジィ》
1993 《ソナチネ》《水の旅人~侍KIDS~》
1996 《坏孩子的天空》
1997 《寄生前夜》《幽灵公主》
1998 《花火》《时雨の记》
1999 《菊次郎的夏天》
2001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④ 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音乐赏析
《大闹天宫》更把民族风格的完成推向极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大闹天宫》的民族风格是一种浓重、华美的格凋,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动作依据来自于中国戏曲之国粹——京剧,全套京腔京韵的音乐和鼓点更使《大闹天宫》锦上添花。音乐效果特别采用民乐加以锣鼓打击乐相配合,产生浓郁民族风味,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成就。宏伟的场面、奇特的形象、绚丽的色彩等等,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主要表现为造型的装饰美。正如设计者张光字所说:“不要做吸墨水纸,光吸而不化,学而不用,成无用矣。”在表演风格上,《大闹天宫》主要运用程式化的风格,强调夸张性和规范性。影片不仅在人物动作表演上吸取了京剧的程式动作,人物对白既不完全像京剧的道白,也不像话剧的对白,在对白上带有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表现了动画片的?特点。同时在音乐上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运用了戏曲的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使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的衔接、转换相得益彰,又使人物动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有起有伏,浑然成体,民族风味十分浓郁。影片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敦煌壁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民间皮影、玩具以至于印度绘画等方面的相关艺术形式中汲取了丰富养料,创造了具有特定历史和地域风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创造出一种既民族、又新颖的艺术风格和造型法则。本片在国内外反响强烈,著名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影片的导演万籁鸣在现代动画电影史中的地位,通过该片应该得到国际性的承认。
⑤ 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之《鼹鼠和裤子》的音乐赏析
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之《鼹鼠和裤子》的音乐赏析?
把分给我我给你抄···
匿名 �0�2<span class="tm">6-21 22:02</span>
</p>
<div class="b bt2"><div class="bt bg1 ft"><img alt="其他答案" height="16" src="/static/img/ico2.gif" width="16"/>其他答案</div></div>
<p class="ft bb">鼹鼠的故事》之《鼹鼠和裤子》的音
⑥ 怎么去欣赏一首歌曲.从那些角度呢..看电影呢.......
首先是歌曲的风格,比如现在很多种类的音乐风格:R&B,RAP(说唱),JAZZ,轻音乐等,甚至于音乐剧,歌剧,器乐演奏~现在的歌曲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发展,往往一首歌有很多中风格的糅合,传统意义上的纯正的某种风格被扩展,与其他种类想交融.比如很简单的,周杰伦,他也将中国传统的音乐加到自己的歌曲中.
其次就是歌曲要表达的意思,以及不同国家所存在的宗教,文化差异.可能在有部分欧美歌曲中,有对上帝的敬仰,歌颂的部分,这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
再就是我个人比较注意歌手唱的时候的技术含量和曲子的动人程度,大概这就是我不喜欢一些小女生的歌吧,用设备一处理,就发片.歌曲无论从质量或是唱的方面都很烂.
如果你喜欢听歌的话,那么把自己的听的歌的范围扩大一点.会有不同的感受哦~
⑦ 电影动画片《狮子王》音乐欣赏
雅燃音乐网《狮子王 The Lion King》,音乐充满非洲的野性、粗犷。诙谐的背景下又有动人的倾诉。让我每次听都感觉自己也伴随着他们经历了刺激而又浪漫的一段旅程。
专辑包括
《Circle Of Life 1》
《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1》
《Be Prepared》
《Hakuna Matata》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This Land》
《To Die For》
《Under The Stars》
《King Of Pride Rock》
《Circle Of Life 2.》
《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2》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End Title)》几首音乐。
一般放mp3听的话,可以下载雅燃提供的普通音质文件,一般是120k,虽然说是普通音质,但是还是非常清晰,对于MP3音质来说是很好的了。
⑧ 求花木兰2动画片 音乐赏析
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顾冠仁曲,汤良兴琵琶独奏协奏,上海民族乐团指挥。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顾冠仁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于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这部单乐章协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泛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民歌风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表现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琵琶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姿。主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呼应,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展开部“奋勇上战场”包括三个段落:“入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紧的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高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坚强意志。“出征”段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渐近的出征场面。“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武曲中并弦等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场的壮阔画面。再现部“凯旋回家园”,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主部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尾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的传统表现手法并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