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盗版蓝光DVD的区码是什么
蓝光是分了区的,A,B,C3个区,A区就是美国,日本,韩国等,中国在C区,分区这个东西是个软技术,跟光驱无关,操作系统规定区码只能修改5次,但是重装系统之后或者刷新光驱固件之后,不管之前改了几次,都会变成5次,所以不是什么大事。
国内的盗版蓝光碟是针对大陆的,为方便读碟,所以一般都为全区或C区,大陆的蓝光播放机能不能播放全区蓝光盘,取决于自身技术与对外合作关系,有的可以,有的则不可以,不能一概而论,sony,松下也是如此,我觉得应该都可以播放,你可以针对你所需产品寻找一下资料
2. 看到网上好像说现在有卖49元的正版蓝光碟不会是骗人的吧
目前国内共有蓝光碟片150多部,其中主要都是有新索和华录发布的,而49元碟片并不是包括所有的碟片在内,而只是华录所发行的60多部碟片,精选了华录所出品的多部好电影。可以到华录的官网上直接订购,可以在有华录机器的商场里买得到,或者是淘宝商城。但是需要有华录的机器码的,碟片的优惠也是针对购买了华录机器的用户的。蓝光碟的压缩成本很高,所以能把价格降到49肯定是有十分雄厚的实力的,但是过低的价格肯定就是假的了,这点还是要注意的。
3. 新索蓝光促销品 是什么意思 和蓝光碟有什么区别
没有什么大区别,就是包装比较简易而已。
4. 想知道一下蓝光技术是指的什么
蓝光技术
次世代DVD规格(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BD生产工厂是中国华录(08年10月在大连落成)09年3月“上海新索公司”在上海落成,/第一家正版电影BD发行公司是中国华录百纳、第二家是“上海泰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一家盗版电影BD品牌是“索瑞BD—25G”)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 4.5~9MB 的记录速度。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门的支持。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 0.6mm。而蓝光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得极小程度。此外,蓝光DVD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 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DVD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 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DVD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DVD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 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DVD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DVD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DVD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DVD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DVD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03年见分晓。
蓝光DVD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DVD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DVD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发展史
1998年,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
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光盘的诞生。
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一共3册共5000美元,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
虽然目前BD与HD-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进行技术改革。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
2006年,索尼、先锋、三星等等都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在中国市场,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2008年8月:中国华录成为国内首家加入国际蓝光联盟、唯一贡献级会员,并正式提交DRA音频编码标准和AVS视频编码标准。
2008年2月16日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的头条新闻中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新闻节目中称,东芝在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中宣告彻底失败,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
从只支持HD-DVD的微软宣布同时支持两种格式,到前一段时间,HD-DVD阵营的华纳倒戈,东芝率领的HD-DVD阵营可以说越来越艰难,今天就连东芝都宣布了放弃HD-DVD格式,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BlueRay的应用
2006年,索尼推出第一代蓝光播放器BDP-S1*
*国内未上市
2007年,索尼推出第二代蓝光播放器BDP-S300
2008年,索尼推出第三代蓝光播放器BDP-S350
2008年12月,华录推出国内第一台蓝光整机BDP0801
2008年12月,松下推出第一台蓝光播放几BD30\BD50
2009年1月,华录推出第二款蓝光碟机BDP0821
2009年8月,飞利浦推出第一台蓝光机BDP3000
2009年9月,华录推出世界第一台应用DRA技术蓝光机BDP0922
2009年9月,SONY推出第四代蓝光机BDP-S360
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华录百纳公司在中国正式发布BD蓝光影碟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开启了蓝光在中国商业化的运用,在此前的PlayStation 3取得的骄人成绩为蓝光与HD-DVD的标准之战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款DVD高达5000RMB的售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成本的桎梏使得BlueRay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性能标准
7.1环绕声道
1080信号输出
每秒24帧的电影般播放帧数
x.v.Colour色域标准
BRAVIA Theatre Sync影院同步功能
变动及大小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盘的容量为25或是22GB,足够刻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清晰电影。双层更可以达到46或54GB容量,足够刻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清晰电影。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盘。蓝光影碟机是用蓝色激光读取盘上的文件。因蓝光波长较短,可以读取密度更大的光盘。那么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 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十分精确的光,精确到极限,就是光波长的一般,由于红光波长有700nm,而蓝光只有400nm,所以蓝激光实际上可以更精确一点,能够读写一个只有200nm的点,而相比之下,红色激光只能读写350nm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Blu-Ray Disk是蓝光盘,是DVD的下一代的标准之一,主导者为索尼与东芝,以索尼、松下、飞利浦为核心,又得到先锋、日立、三星、LG等巨头的鼎力支持。存储原理为沟槽记录方式,采用传统的沟槽进行记录,然而通过更加先进的抖颤寻址实现了对更大容量的存储与数据管理,目前已经达到惊世骇俗的100GB。与传统的CD或是DVD存储形式相比,BD光盘显然带来更好的反射率与存储密度,这是其实现容量突破的关键。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cm,和普通光盘(CD)及数码光盘(DVD)的尺寸一样。这种光盘利用405nm蓝色激光在单面单层光
盘上可以录制、播放长达27GB的视频数据,比现有的DVD的容量大5倍以上(DVD的容量一般为4.7GB),可录制13小时
普通电视节目或2小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蓝光光盘采用MPEG-2压缩技术。
5. 请问中国的蓝光碟片正版购买渠道有哪些呢 什么公司做这个的呢
中国目前做的最好的应该是清华紫光了吧,但是质量还是不行。
目前市场上有3种蓝光碟片,一种为美国产的,国内很少见,一般要进货都要到香港台湾等地,这种质量最好,价格在120~150左右吧。第二种伟港产的,质量较差,价格在40~50元,国产的就便宜了,一般10~20元一张。其实3种碟片看涂层就可以看出差别了。
6. 什么是DVD碟机,CBHD碟机,蓝光碟机
DVD诞生
1、支持MP4、DVD、VCD、MP3、CD播放格式
2、兼容DVD-R、DVD-RW、CD-R、CD-RW光盘介质
3、提供USB/SD接口/读卡器,支持广泛的储存器
4、超长45秒ESP电子避震系统
5、特大液晶屏LCD显示/数码时钟
6、高/低音电子控制
7、加强型输出,加强超重低音
8、红外线遥控
9、等响度控制
10、高品质数字式FM/AM调谐器
11、大功率场效应管四声道功率放大器45W×4
12、直入碟式前置面板
DVD的全称,在诞生之初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目前则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数字多用途光盘”,是CD/LD/VCD/EVD的后继产品。DVD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规格到1996年年初样机的出现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发展迅速,是娱乐业公认的新一代标准的存储技术。而且,计算机业对其做出的反应也十分积极。
九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制片业顾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公司的愿望书,其中一项就是要求能在一张CD中记录一部标准长度(135 分钟)的视频节目,并要求高于LD的图像和声音质量。要知道VCD的图像分辨率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显然单从视频性能就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鉴于好莱坞影视集团在世界娱乐业中的影响力, 硬件厂商又开始了新的努力,可以说这就是研制DVD的动因。
1994年的春天,美国好莱坞的七大电影公司华纳、哥伦比亚、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环球、UA、MGM、怀特迪斯尼及Viacom组成的一个组织——“HDVA Group”,考虑到数字化的高画质电视将在家庭中逐渐普及,家庭化的数字高品质影片将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便联合倡议。
与此同时,MPEG工作组在1991年也开发出了MPEG-2压缩编码方案,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它比MPEG-1有高得多的压缩质量(平均压缩比约为1:40),但是,如果采用高分辨率(后来DVD的分辨率是720×480[NTSC制式]和 720×576[PAL制式]的分辨率),存储媒介的容量就必须更大,数据率更高(每秒钟最高近10Mb,而VCD只有1.15Mb)。但前提是当时为了照顾现有设备和CD光盘的可使用性,而采用了MPEG-1标准。若要采用MPEG-2标准就必须开发容量更大的光盘和全新的读取和刻录设备,因此研制大容量光盘系统成为第一要务。
1994年12月,Philips和Sony为首的阵营,与Toshiba和Time Warner为首的阵营开始了DVD规格之争,直到1995年12月,在美国电影和电脑商的大力敦促下,终于达成统一规格。
1995年9月15日对于DVD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日子,两大阵营终于达成了统一DVD标准的协议。在最后关头,索尼公司做出了重大的、关键性的让步,她放弃了自己的光盘结构,同意采取东芝公司独具匠心且较为先进的双盘对接的光盘结构,而东芝公司则相应的在数据信号的调制、处理等部分技术向拥有丰富的CD生产、开发经验的索尼妥协。
CBHD CBHD原名是CHDVD,即中国版高清DVD。CHDVD原来是东芝推广的HD-DVD联盟的中国版本,不过随着今年2月25日东芝宣布退出HD-DVD,中国的高清光盘也改名为CBHD(中国蓝光高清光盘)。
[编辑本段]CBHD高清光盘及其播放机批量上市在即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BHD高清光盘及其播放机批量上市在即 2008年5月30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在第16届上海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上展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蓝光高清光盘(CBHD)。CBHD光盘基于国际上最先进的蓝色激光技术,存储容量大,支持高达1920x1080P分辨率的高清晰度电影及电视节目的播出,是面向下一代高清节目消费需求的产品。在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的展位上,展示了由TCL、新科、清华同方等公司开发制造的CBHD播放机以及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影音像出版社等制作的CBHD高清节目光盘。清晰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和流畅的播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会期间,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还发布了建立CBHD专利池的声明,这是一项为了避免重蹈DVD专利费问题覆辙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高清光盘的产业链非常庞大,包括了许多不同门类的企业,例如整机生产厂商、盘片制造厂商、盘片生产及测试设备制造厂商、关键零部件厂商、内容提供商、内容保护技术提供商、出版社等。他们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进展。由此可以看到,CBHD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虽然都使用蓝光技术,但CBHD同欧美国家采用的BD光盘格式不同。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就为什么要在中国推广CBHD的问题,发表了如下看法。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立业之本
DVD专利费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失利的代名词。如果仅仅把国外的高清格式原样引进,必然会重蹈DVD的覆辙。吸取DVD完全受制于人的教训,逐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我国光盘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CBHD更适合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
我国依然是发展中的国家,人均GDP仅居全世界第100名左右,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因此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单层的CBHD光盘容量15GB,采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实现双层结构达到30GB,完全可以满足高清内容的存储需求。 CBHD性价比高,更适合我国国民消费的实际水平。
CBHD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
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大的DVD加工基地,仅盘片复制设备的投资已经超过百亿元。相比完全不能利用现有设备、必须重新进行产业投资并且成本相当高的其他蓝光光盘格式,CBHD在DVD生产线基础上只需稍加改造就可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投资。
自主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有助于打击盗版
在CBHD中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安全的版权保护系统为出版、复制管理以及打击盗版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促进民族光盘产业的发展,为繁荣高清节目市场作出贡献
CBHD的技术性能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清音像节目品质的需求,相对低廉的成本也符合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同时,发展CBHD还可延续我国业已形成的强大的DVD产业基础,避免因重新完全靠进口新的设备组建产业链给境外厂商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造成我们自己的巨大浪费。CBHD作为我国新一代蓝光光盘的主流产品,能带动我国光盘产业从DVD的失败中重新崛起。目前,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即将到来之际,面对消费者手中数以百万计高清电视机没有高清音像制品及其播放设备供应之市场急需,批量投放市场在即的CBHD产品,在使我国民族光盘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为繁荣国内高清节目产品市场作出贡献
蓝光技术
次世代DVD规格(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BD生产工厂是“上海新索公司”/第一家正版电影BD发行公司是“上海泰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一家盗版电影BD品牌是“索瑞BD—25G”)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 4.5~9MB 的记录速度。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门的支持。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 0.6mm。而蓝光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得极小程度。此外,蓝光DVD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 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DVD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 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DVD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DVD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 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DVD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DVD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DVD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DVD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DVD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03年见分晓。
蓝光DVD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DVD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DVD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7. 蓝光电影
证明那不是蓝光电影,
次世代DVD规格(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BD生产工厂是“上海新索公司”/第一家正版电影BD发行公司是“上海泰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一家盗版电影BD品牌是“索瑞BD—25G”)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 4.5~9MB 的记录速度。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子门的支持。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 0.6mm。而蓝光DVD技术采用波长为 450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得极小程度。此外,蓝光DVD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 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DVD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 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DVD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DVD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 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DVD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DVD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DVD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DVD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DVD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03年见分晓。
蓝光DVD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DVD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DVD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8. 蓝光的大事记
2002年2月19日,蓝光光盘协会的前身蓝光光盘工作组(Blu-rayDiscFounders)成立,蓝光光盘格式规范正式推出。 2003年2月,蓝光光盘工作组开始提供新一代光盘规格——蓝光光盘的技术使用授权。 2003年4月,索尼在日本推出了全球首款蓝光光盘录像机。 2004年5月18日,为了突出协会的开放性原则,蓝光光盘工作组(Blu-rayDiscFounders)正式更改名称为“蓝光光盘协会”(Blu-rayDiscAssociation)。 2006年初,蓝光光盘播放器全球发售。 2006年6月,蓝光光盘协会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发布蓝光光盘相关产品。 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光驱产品BR1000。 2006年10月14日,索尼推出全球首部配载蓝光光盘播放器的笔记型电脑“VAIOA‘系列。 2006年11月11日,新力电脑娱乐(SCE)在日本地区开始发售配备蓝光光盘播放器的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3”。 2007年8月,中国华录集团正式向蓝光光盘协会提案,希望将中国自主研发的DRA技术融入蓝光光盘音频标准。 2007年8月24日,先锋公司正式在中国国内上市蓝光播放器BDP-LX70。 2007年9月1日,蓝光光盘协会于德国柏林消费电子产品展(IFA)上宣布蓝光光盘已经占有日本90%的次世代光盘市场,在欧洲地区蓝光光盘的销量也一直以3:1的比例领先于HDDVD,在美国也有超过66%的次世代光盘市场被蓝光光盘占据。 2007年底,索尼公司在中国推出第一款配置蓝光DVD的高清播放器BDP-S300/BM。 2008年1月4日,华纳兄弟(WarnerBros.Entertainment)电影公司表示,只支持蓝光光盘作为影盘格式。 2008年1月5日,时代华纳(TimeWarner)附属的新线影业(NewLineCinema)表示支持蓝光。 2008年1月9日,时代华纳另一附属公司HBO也表示将会支持蓝光影盘的发行。 2008年1月28日,英国WoolworthsGroupPLC宣布全线商店即日开始只出售蓝光光盘的影盘。 2008年2月11日,美国大型连锁零售商BestBuy宣布全线商店即日开始全力支持蓝光光盘的播放器、影盘及相关产品。同日,线上影盘商店Netflix亦作出同样的决定、。 2008年2月15日,美国最大型连锁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宣布,全线商店由6月开始只出售蓝光光盘的播放器、影盘及相关产品。 2008年2月19日,东芝社长西田厚聪宣布,公司决定停止所有HDDVD播放器及录制器的开发,同时即时停产电脑及游戏用HDDVD光盘机。随着HDDVD领导者的退出,持续多年的次世代光盘格式之争正式划上句号,最终由蓝光光盘胜出。 2008年7月,北京赛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SI)被指定为中国首家蓝光光盘产品测试中心,为中国的蓝光光盘制造商提供在国内进行产品检测的选择。 2009年1月20日,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建立了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预计蓝光光盘月产能达到50万片。 2009年3月18日,蓝光光盘协会、中国华录集团、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在京联合宣布: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已经作为蓝光光盘格式的可选编解码技术,被写入BD-ROM格式的2.3版本。 2009年7月,中国有25家厂商获得了FLLA(蓝光光盘格式与标识授权协议)授权。 2009年8月10日,东芝申请加入蓝光光盘协会(BDA)。 2009年9月2日,蓝光光盘协会(BDA)宣布了其将3D技术融入蓝光光盘(BD)格式的计划。 2013年9月13日,光碟生产商Singulus宣称,用于存储4K内容、容量为100GB的蓝光光碟已经问世。
9. 哪里有卖江湖情蓝光碟
孔夫子旧书网有卖。
孔网为广大书友提供二手图书买卖与收藏品交易市场,上面有卖二手的江湖情蓝光碟。
江湖情蓝光碟是上海新索压制的24K高清蓝光规格CD碟,质量一流,唱片限量发行3000张,每张有独立收藏编号。
10. 蓝光光驱能放CBHD的电影吗
在中国陷入僵局的蓝光碟机市场日前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继松下推出碟机新品、东芝正式迈入蓝光阵营之后,昨日,同为日资企业的索尼举办新品发布会,以2999元的价格推出第三代蓝光播放机。
中国市场很大,谁都想在这里创造奇迹。在蓝光BD的片源、盗版和网络下载挤压等问题还未解决的时候,本土企业利用CBHD(中国式蓝光)谋求市场突围的努力也从未改变。
CBHD这一中国特色的蓝光故事能说多久?BD蓝光的几度沉浮能否在国内复制海外的成功?经本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国内企业的观望气氛仍然浓厚。但分析师认为,在即将结束的DV D时代中,中国企业只能吞下产业链末端的硬件代工制造的些微利润。在即将上演的蓝光时代,国内企业依然面临专利紧箍,有可能再度成为“蓝光”的制造生产基地。
蓝光新品扎堆上市
昨日,索尼中国高调推出了本季度蓝光新品BD P-S360,显示其对中国蓝光市场的兴趣未减,这是其发布的第三款蓝光播放器机,据介绍,本款碟机售价为2999元,比第二代的价格又缩水1000元,并随机附赠5部蓝光电影。
一周之前,东芝在放弃坚守的HD-DVD一年多后,终于宣布迈入蓝光阵营,东芝正式表示,已经向蓝光光盘协会提出申请,并计划在年内推出样机,这也意味着蓝光将在国际层面实现大一统。
与此同时,中国华录推出BD P0922蓝光高清播放机,售价2999元,是全球首款支持D R A音频标准的蓝光高清播放机,DRA即《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是新一代由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音频压缩标准,具有压缩效率高、音质好以及解码复杂度低三大优势,在今年的3月份,蓝光光盘协会已将华录提交DRA音频标准纳入下一代国际蓝光光盘音频标准。
记者亦从消息人士处获悉,飞利浦也将于近期推出蓝光机,其中多为重视性价比的入门级产品。
从始进入中国时的5000元甚至万元高价,蓝光在逐渐放低身价,虽然和“便宜”还远远搭不上边。
中国蓝光电影仅有90部
蓝光产品的销售情况一直备受瞩目,目前,蓝光主要产品有蓝光碟机、蓝光游戏机以及笔记本配置的蓝光光驱,其中以蓝光碟机为主。
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蓝光在美国的销量接近900万张,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倍,欧洲市场更是同比平均增长400%。
相对于海外扩张的神速,国内市场可谓步履维艰,“今年BD蓝光碟机上半年的整体销售仍然不好,预计今年全年也只能达到几千台,不足整体市场份额的1%。”国内一研究机构分析师表示,摆脱这种尴尬局面的关键,还是要有片源支撑。
“目前中国蓝光电影仅有90部,不足全球1500多部蓝光电影的6%。本身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碟片,降价仍然难以影响市场规模。”
片源谨慎缺少开路人
华录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去年底,华录蓝光光碟生产线投产,由于技术不兼容,该光碟生产线必须引进而不能在国内原有的碟片生产线上进行改造。“具体投资额我们不便透露,可以说的是,生产线的投入成本很高,远高于DVD,到现在,国内只有两条,除了华录,另一家是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的。”
据了解,作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光盘价格主要由发行公司或者电影公司来定,包含版权费、发行费、加工费及盈利等,光盘生产厂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秘书长陈立新表示,目前,蓝光碟片还是很高,这和发行量有关系,“要给专利权人交一定费用,如果你的发行量很小,成本当然就会很高。现在我们引进一些碟片,每张发行量不超过1000张,成本当然高。从利润来说,影片发行是一部分,影碟又是一部分,因此影片收回成本这个和光碟数量没有必然关系,更多的是上座率在影响。”
有业内人士估计,蓝光生产线设备成本高,且订单少,开工率不足,蓝光光盘加工费是普通DVD的10倍左右。
事实上,这也是个内耗过程,内容供应商希望硬件商先做起来再推影片,使得销量有一定保证降低风险,而硬件商的推广需要更多的片源支持,希望内容商加快出片步伐,蓝光BD在国内发展缺乏的不是技术,最大的问题是软硬件厂商间的“不和谐”,彼此叫劲,相互观望。
盗版与网络很强悍
此外,随着网络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观看高清节目已经不再新鲜。虽然在观看效果上仍然有些折扣,但对于普通观影者而言,细微的差别并不能阻止他们对网络免费资源的热情。
不难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休息娱乐时间不是打开电视机,而是直接上网看肥皂剧,想看哪部点哪部。除了互联网以外,有线电视运营商以及推广IPTV的固定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了视频点播服务,依靠光纤宽带的优势,他们可以面向家庭用户推出高清电影的下载或是流媒体点播服务。
让情况更为复杂的是盗版光盘的崛起,记者在一家购物网站看到,搜索“蓝光”一词就会有188946条信息,这里面正版产品价格依然高昂,不过加上邮费仅三四十元的蓝光光碟比比皆是。一位店主说,盗版蓝光光碟BD-25必须在蓝光光驱或者PS3上播放,传统DVD碟机上播放不了,但是效果已经和正版的没有什么区别。BD -9的网购售价一般只要几块钱,传统DVD碟机也能播放,效果比DVD好。
据了解,盗版蓝光种类繁多,目前网络销售的主要包括BD-9(DVD-9介质的假蓝光,10元或更低)、BD-25(容量25G B,30元左右)、BD-50(容量50G B,90元左右)三种。而正版蓝光(美版、港版)价格在150-400元不等。其中,BD-9在画质和音质上都比正版蓝光盘要差。BD -25与正版相比基本一致,画质和音质上有很小的一定的压缩,肉眼不易看出区别。BD-50是正版完全复制,除了没有AACS加密,其他没有丝毫区别。
“好莱坞和国际上的大趋势都是BD蓝光一统天下,但是到了中国市场,片源商们觉得这是个盗版集散地。”TCL集团副总裁史万文告诉本报,他们没法阻止国际片源商的这种抵触做法,只能努力去说服。
史万文也表示,“在硬件方面,现在需要技术进步,比如芯片、光投等都应该增加研发,参与人多了成本自然就会更低;内容方面,国内发行商也在投入,海外也在讨论和说服其他大的片源商加入中国市场开拓。”
CHBD:
中国式蓝光能否
强大如山寨机?
在中国市场的格式之争中,本土蓝光CBHD和蓝光BD的对决仍然没有定论。
CBHD即中国蓝光高清光盘。它源自东芝曾经推广的HD-DVD,属于它的衍生物,但在其基础上融入了自主知识产权的AVS解码、DKAA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导航与调制解调,让它在国内得到了新生,同时也把高清标准战争从国际转移到了大陆地区。
此蓝光非彼蓝光
今年4月,为增加本土企业在蓝光争战中的话语权,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CBHD高清碟机和碟片,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力求尽快占领国内市场,产品推出时碟机2000元左右,碟片50元左右。
在产品发布不久后,有分析人士称其为“山寨蓝光”,因为该蓝光和蓝光BD不是一码事,是以HD-DVD为基础的,这两种技术并不兼容,而且是不同的技术体系。并担心该产品也会如EV D一般昙花一现,仅是一种过渡产品。
不过这一“山寨”却山寨得有高度,上升到了国家自主专利的层面。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不仅参加了发布会,还公开表示,中国高清光盘有其选取原则,首先要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东西,让本土企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其次,我国在DVD时代积累下来的产业不能浪费,中国现有光盘复制企业120多家,CBHD光盘的生产与DVD设备有很大的兼容性,如果完全采用BD格式,则意味着放弃了现有的产业基础。这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支持CBHD,以此增加对抗B D格式垄断的筹码,避免重蹈D V D的覆辙。
对于这次出击的“战果”,昨日,新科电子副总裁陈长峰表示,“首批20000台差不多都卖出去了,毕竟刚刚上市,挺满意的。”TCL集团副总裁史万文则表示,上半年中国蓝光的销售情况只能说是一般,“我们也在进行销售层面的推广,目前全国大约有50个门店”
现在看来,中国蓝光和BD蓝光在销量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都在做起步的阶段的工作。
史万文表示,生产BDHD的一项优势是,TCL过往所有在DVD上投入的设备都可以继续使用,对于中国产业链来讲不需要什么新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我们盘片的制作成本就会低很多”。
30万元,DVD升级“山寨蓝光”?
据悉,国内现有的DVD生产线只要投入3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就能制造CBHD碟片,这对内容提供商来说也是利好信息。
史万文表示,“国外一些大型片源商不愿意投资中国市场,我们在尽力说服他们,这个过程比较艰难”。而陈立新则称,虽然过程艰难,对国产蓝光未来的前景依然看好,“CBHD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蓝光产品,是我们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提倡和大力扶持的。目前的产业化发展的进程非常迅速。”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表示,今年国庆期间,装有AVS音视频解码和DKAA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BH D将实现量产,在国庆前,还将有四五家国内影碟机企业加入到CBHD的阵营中来。
一位分析师说,市场不一定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关键是产业链联盟的力量谁更强大。“细了说,企业需要更好的合作,内容供应商和硬件厂商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不能各自为政。”
重蹈DVD复辙,中国再成蓝光代工制造基地
昨日,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秘书长陈立新告诉记者,到2009年7月1日,得到蓝光授权的国内生产企业有27家,“产品基本都销往国外,兼顾内销的企业30%都不到。企业只做出口的原因还是考虑到市场因素,国内一些进口品牌蓝光产品销售情况都不理想,主要是片源问题,BD片子最便宜的相对而言也比较贵。”
记者了解到,如东莞宏威、惠州德赛等都是做出口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采用既支持BD又支持CBH D的方式降低风险。
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决定国内企业参与度的因素一是专利、二是片源,生产线升级改造并不是主要问题。
专利使用费如何收?
此前,据国外媒体报道,松下、索尼与飞利浦三家公司已决定成立独立公司,专门从事蓝光D V D专利授权,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与光驱与光盘片厂商接洽,正式开始收取蓝光D V D专利费。
据新的专利使用费规定,每台BD播放机为9.50美元,刻录机为14美元。已有国内企业已向蓝光光盘协会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按照单台蓝光播放机售价的一定百分比(例如3%)来交纳专利费,不是按照9.5或14美元这样的固定值交纳。
就专利费是否已经收取以及收取方式,昨日受访企业均表示还不便评论。
3月中旬,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RA音频技术已跻身蓝光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蓝光三大音频标准的可选标准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可以减少国内厂家交纳蓝光B D的专利费。不过到底能降低多少还是未知。
事实上,台湾两大碟机厂商建兴和广明已经抢占代工先机。
建兴和广明成最大赢家
早在蓝光与HD DVD为下一代标准争持不下时,这两家厂商已押注蓝光获胜、并大举投入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和新建,台湾省其他上游零件供应商也跟随进行蓝光相关零件的量产准备。
今年2月,蓝光获胜成为下一代高清影碟标准后,这些台湾厂商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元大投顾一份报告显示,两家ODM /OEM占其营收比重超过80%。
元大投顾分析指出,日商拥有较多的光碟机专利权,但为降低成本,都与台韩两地光碟机制造大厂合作,形成策略联盟,其中台湾建兴与飞利浦合作,日立与乐金、东芝与三星分别合组公司,三家占据了蓝光光碟机制造的六成左右。
制造基地从影碟机到蓝光的过渡
大陆一位碟机厂商的负责人向本报表示,家电厂商将蓝光影碟机生产外包是大趋势,做好充分准备的台湾厂商将成为代工主力。
中国最终能否也成为蓝光制造厂。陈立新表示,全世界的影碟机加工基地就是在中国,全球差不多80%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单就蓝光碟机而言,有些外企把他们的加工基地放在了泰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国家。我国成为加工基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会受到国内投资环境、国家政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陆刃波表示,中国肯定会成为蓝光的代工基地或者生产基地,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为主,现在只是初级阶段,“国内企业生产蓝光以OEM方式出口为主,之前DVD出口也是OEM,企业恐怕要重走DVD的老路”。陆刃波指出,到最后国内企业赚的还是加工费而已,地位境遇待遇不会比DVD时代有多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