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影中国一节课有多长时间
一节课是一个半小时。
具体还要看每个学校的时间。光影中国”是“红色传承”系列课程之一,由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教授策划,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刘海波教授等五位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利用电影直观性强、以形象和情感打动人等特点,介绍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想象,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Ⅱ 求上海大学 杰出校友、、、、、(包括早期的上大)
政治界校友
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26年入上海大学学习。
许继慎:革命烈士,中国红军早期杰出高级指挥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硕勋:革命烈士,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梁披云: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
上大校友、桃李满天下
1924年秋考入上海大学,获文学学士。
徐匡迪: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兼院长,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 。现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上海大学校董会主席、终生教授。
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大学顾问。
王力平: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上海工大计算机工程系校友。
王林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市经委副总工程师、市发明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尹弘: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科学界校友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生物系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科协副主席、全国劳模,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陈騊声:工业微生物学家,是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创立了上海科大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
邹元爔: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创办上海科大冶金系,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系主任、教授。
严东生:中国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现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郭本瑜:著名计算数学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数学系,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
鲍家善:著名低温物理学专家。原上海科大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郭礼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生物物理化学系。
胡金豪: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1975年上海科大无机材料专业毕业
谢宇: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大冶金工程学系
干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1982年于上海工大获硕士学位。教育界校友王生洪: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工程力学系 。
周鸿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曹家麟: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电力学院校长。
腾建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郑令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书记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工大电机工程系校友。工商界校友周忻: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 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工程系。
周文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建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兼),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师从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院士。
张林检: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董事长。
倪建达: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会长、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实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刘培森: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工大1980届机械专业。
胡逢康:曾任飞利浦照明电子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飞利浦照明亚太区CTO(首席技术官);现任“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杨士宁: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唐 豪: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大学副校长。
王 喆:宝钢集团资深高级技术专家。
朱皓:上海慧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志明:新航星集团董事长。
彭宏陵:香港宏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泰康: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主席。
吴俊:昆明俊业鑫化工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红阳:上海飞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春林:上海德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建祥:中国富豪,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大。
俞勇: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93届校友。[10]
廖建伟: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计算机学院90届校友。
郭玮:新致软件公司董事长。
张维华:上海电信党委书记。
吴锡龙:上海电信总经理。
王文海: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上海工业大学校友。
龚少晖:35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计算机学院
钱文明: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生
龚其恩: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制造专业。
江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上海科大高分子系87届
蔡国钧: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工大计算机系77届人文界校友龚方震:原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
葛红兵: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杰出学者、作家。
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
和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高韵斐: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
郭敬明:中国著名青年作家,2002年进入上大影视艺术工程专业,后转为影视艺术技术专业。
许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早年毕业于上大中文系,是第一位担任美国重要艺术博物馆的华裔馆长。政法界校友翟建: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鲍培伦: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江宪: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陶鑫良:全国著名知识产权律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钟人鉴:著名银行金融业务律师,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艺术界校友等陈逸飞,蜚声海内外的杰出华人画家,1965年毕业于上大美院。
谢晋,中国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施大畏,上海中国画院执行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86年毕业于上大美院中国画系。
丁乙,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并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第一个为世界顶级品牌爱玛仕设计产品的中国设计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邱瑞敏,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杭英:上海牡丹画院副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秘书长,1958届美术专业。
李自力,法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工大冶金系80级学生。
Ⅲ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发展契机
2015年7月2日,上海大学向媒体证实,7月5日下午,该校将举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大会暨,正式聘请陈凯歌为院长,同时将举行《道士下山》电影首映及电影主创人员观众见面会。
2015年7月5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暨院长聘任仪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伟长楼举行。来自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局领导;影视业界、学界、商界的一批嘉宾、巨星云集上海大学,与上海大学师生代表以及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据上海大学介绍,能够请到陈凯歌担任全职院长,是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教授亲自出马、多次沟通的结果。为了陈凯歌的任命,罗宏杰还自己跑了上海市人保局和专家局,为陈凯歌办理相关人才引进的手续。
据上海大学官网消息称,该校影视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小青教授于2015年4月赴北京拜访陈凯歌,就电影未来发展趋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与陈凯歌导演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凯歌充分肯定上海大学即将成立电影学院的前瞻性意识,对上海电影人继续书写中国电影摇篮的辉煌充满信心。
1月25日,学校在延长校区二教407会议室举行著名导演田壮壮、著名摄影师赵晓时加盟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签约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代表上海大学与田壮壮、赵晓时分别签约,正式聘任田壮壮为上海电影学院导演系(筹)主任、首席教授;聘任赵晓时为上海电影学院摄影系(筹)主任、首席教授。
Ⅳ 上海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招生了吗
上海3月20日消息, 在表演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之后,首次招生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导演(以下简称“导演”)专业校考复试20日在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举行。
除了高度重视新生的选拔外,陈凯歌还投入到了专业教师的培养上,反复与新专业的青年教师们座谈,听取青年教师关于教学、人才培养的思考,及时给予青年教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导演专业由学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田壮壮带头,致力于培养具备影视导演基本知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文情怀、专业实践创作能力和理性悲悯,能在电影厂、影视制作公司等部门从事影视导演创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我们希望能为上海恢复这种荣光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凯歌说。
Ⅳ 聂伟的担任职务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学)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
上海市曙光学者
教育部第十三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事业发展部顾问
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委员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
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
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反盗版短片创意大赛评审委员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4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评委
第5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评委
第7届上海国际短片竞赛评委
SMG《光影空间》(《光影随行》)影评栏目策划
Ⅵ 光影中国选修课好过吗
一般选修课都很好过的
光影中国选修课学习的是生活中光影的适用,如游戏的可玩性和自由度很高,但是它的画面却不如人意。所以为了让游戏体验性更加强化,可以用光影材质包来增强。和心理学结合具有技术实用性和专业性,如我的世界缺少阳光,微微泛_,此时光影心理学给人带来的就是心理学的世界
“光影中国”是“红色传承”系列课程之一,由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教授策划,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刘海波教授等五位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也是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课程以中国电影为载体,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时空、人物、色彩、声音、场景等元素,利用电影直观性强、以形象和情感打动人等特点,介绍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想象,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Ⅶ 如何评价电影《八佰》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获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电影。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影片评价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界面新闻》评)
不同于以往同类型的影片,《八佰》没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从片名开始,导演就将焦点设定在“人”身上“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人,才是最重要的。该片从人性出发,既描绘了投身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也刻画了怕死畏战的普通人。(新华网评)
战争是冰冷和残酷的,《八佰》中的“静”凸显了这样的冰冷和残酷。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波评)
Ⅷ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是独立院校吗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影视艺术教育专业学院。
第一任院长(1995-2008)为中国著名导演谢晋(1923-2008),
第二任院长(2008-2011)为教育专家金冠军(1948-2011),现主持工作的副院长(2011-)为传媒产业学者郑涵教授。
学院介绍
学院现设影视艺术系、新闻传播系、影视工程系、广告学系四个系和电视制作部和影视实验中心两个部门,现有教职员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共有教授(研究员)2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98人(其中博士学位51人)。博士生导师20人。
经过近20年的内涵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四年制本科阶段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会展艺术与技术、影视艺术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近300名本科生。
硕士阶段每年会招收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艺术学理论等6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近60人,招收新闻与传播和影视制作专业硕士约50人。
本学院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管理等5个学科和方向;每年约有20名学者在此获得博士学位。拥有新闻与传播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中国有840余所大学可以授予学士学位,其中开设影视编导类专业的有120余所,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5所影视院校之一,其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位列全国前3,上海第一;其戏剧影视学科位列全国第4,上海第一。此外,其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本科专业均位列全国前10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支持。2012年其戏剧与影视学跻身“上海市一流学科”得到资助,自2003年以来,其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和传播学陆续作为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予以资助建设。这里还是上海市的“影视传播”教育高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重点工作室的所在地
Ⅸ 电视剧人世间点评
《人世间》恰如一江浩荡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写出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其中流淌的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人世间》正是在这情、义与语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主题创作中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新高度。(《文汇报》评)
《人世间》中的周秉昆作为留守城市里的周家小儿,有缺点、自卑处,却默默承担照料老人的家庭重担和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靠着正直坚守改变命运。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即便人生实苦,仍洋溢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他小毛病一堆,守着自家小日子,对未来很迷茫,却能在生活洗礼中逐渐找到奋斗方向——“为了让我爹我妈满意我”“养心智(让父母引以为傲)和养口体(伺候父母衣食住行),这俩活儿我全包了”。
父辈普通青年与命运对抗、在风雨中成长的故事,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次人生预演的机会,让他们在周秉昆的人物弧光中看到“每一步稳扎稳打的脚印和汗水”,理解“由努力换来的成长变化,永远不会蒙尘”。
Ⅹ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介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影视艺术教育专业学院,是中国最好的5所影视院校之一,其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位列全国前3,上海第一;其戏剧影视学科位列全国第4,上海第一。此外,其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本科专业均位列全国前10名。首任院长(1995-2008)为中国著名导演谢晋(1923-2008),第二任院长(2008-2011)为教育专家金冠军(1948-2011),第三任主持工作的副院长(2011-2014)为传媒产业学者郑涵教授。为振兴上海电影产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并聘任著名导演陈凯歌为院长,执行院长由艺术学领域学者何小青教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