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电影如何变化

电影如何变化

发布时间:2022-03-30 01:34:10

❶ 怎样改变电影的格式

使用格式化工厂转换
后面是下载地址
http://dl.pconline.com.cn/download/51244.html
是目前格式转换器中最好用的一款

❷ 电影从古到今的变化

最开始是爱迪生发明的西洋镜,只能一个人看,后来是在银幕上看,但是是无声片,黑白没有色彩,后来是有声黑白片,之后是有声彩色片。先是普通银幕,后来有宽银幕,现在还有球幕、水幕、IMAX巨幕等多种银幕形式,早期都是2D电影,慢慢发展出3D、4D、5D等多种花样,以前都是胶片电影,现在基本都是数字电影。

❸ 怎么改变电影尺寸大小

导入影片文件后,将“开始”标志旗拖至“数字电脑”图标之前,将“结束”标志旗拖至“数字电影”图标之后,再单击工具栏上的〔从标志旗开始运行〕按钮。这样,当课件运行到“数字电影”图标处,就会自动停止,此时单击数字电影,影片周围就会显出用于改变影片大小的八个控点。
应该是这样。这是常用的。

❹ 怎么改变电影文件的大小

本人在用Authorware做多媒体教学软件中,有一次要用其中的影片图标中的功能来播放一个名叫AVi107的AVI文件,发现其播放出来的窗口很小,约只有全屏幕的四分之一,用这么小的窗口来教学,其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最好能使用全屏幕播放该AVI文件,我发现在Authorware 中并没有提供这种功能,那有什么办法,使得该AVI107.avi文件在Authorware 中进行全屏幕播放呢? 为此,我和有关这方面专业的教师进行了交流,他们也表示很有必要在Authorware中全屏幕播放影片文件,但Authorware本身亲没有提供这一功能,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技术的办法,另外我还查看了这方面的图书及教学光碟,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在Authorware中全屏幕播放影片文件。因此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影片文件能否在Authorware中进行全屏幕播放。 我们知道Authorware所能读取的影片文件有以下几种格式:编号扩展名文件类型说明1*.flc *.fliFLC/FLIAnimtor 3DS所产生的动画2*.moeMac Movie Editor麦金塔系统下影象编辑器所产生的动画格式3*.dirDirector 4.0由Director 4.0所产生的动画4*.movQuickTime麦金塔系统下统一的动画、影象格式5*.aviVideo for Windows(audio video interlaced)Windows 系统下统一的动画、影象格式 目前这五类影象文件,只要有软件支持,都可以跨平台(Cross Platform)使用,也就是无论你的操作系统是for Mac 或 for windows 都可以毫无阻碍地取用上述五类动画。我们要在Authorware 中播放动画文件的一般的操作是: 移动鼠标到图标工具栏,用鼠标指针拖动“影象”图标到流程线上。 双击该影象图标,然后在对话框中选一个影象文件。再选Load (装入)。 用鼠标拖动影象窗口到适当的位置即可。 虽然在Authorware 中没有提供改变影象窗口大小的功能,但我还是认为影象窗口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以下所谈的影象窗口都有是在Authorware 环境下的)。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借名错位”实验,其过程如下: 在Authorware中装入一个约全屏幕的二分之一面积的try1.avi (外部文件)。试运行一遍。 退出Authorware 环境时保存为test的Authorware文件,把try1.avi删除或者改名,再把一个原播放为全屏八分之一的AVI文件重命名为try1.avi。 再加到Authorware 环境中运行test文件。我们会发现,原来全屏八分之一的AVI文件已经以全屏的二分之一的面积播放了。 因此,我断定影象窗口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如何更方便地改变影象窗口的大小呢?我们知道影象文件的播放的原理与电影播放的原理相类似。在影象文件中有个帧(Frame)的概念,在计算机的数字影象中什么叫做Frame呢?原来一段数字影象是由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百个相同大小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内存放有“一张”不尽相同的图片(picture), 当将这几十或几百张的图片,以极快的速度一张一张的展现在你眼睛时,由于人类眼睛会产生视觉暂留的现象,连续的图片展现造成了连续动画的感觉。影象的放映,其实就是连续静态的图片的展示。我们只要把这些图片放大,就同时把影象文件的播放窗口放大了,以后其它的图片以这窗口的大小连续出现(后面再讨论这句话)。 从以上的理论可知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如何把“一张”影象文件中的图片放大?在几个月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把“一张”影象文件中的图片放大,我们可以把这一方法称为“暂停放大”,其过程如下: 在Authorware 中装入一个影象文件,然后高调试(运行)。 在播放影象文件的过程当中,用 Ctrl + P 使程序暂停。 这时我们会看见影象文件的图象已经静止,我们用鼠标单击该静止的图象,我们又发现该图象的边缘八个定点,这八个定点就和输入图片时图片的八个定点相似。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该静止的图象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一张”不尽相同的图片。 用鼠标点住该静止的图象的其中一个定点,然后象放大图片一样放大该静止的图象,可放大为全屏幕。 重新调试这个Authorware 程序,我们会发现原来的景象文件已经以全屏播放了。 好!由此我们就比较圆满地解决了在Authorware 中张变影片文件播放窗口的大小的这一技术问题。但同时还存在着另一些问题:为什么把影象文件中的一张图片放大,就同时把影象文件的播放窗口放大了呢?虽然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在技术理论上我只能做这样一个猜想:我们放大该静止的图象的同时,我们就改变了定义影象窗口的函数(或过程、或子程序、或别的什么代码),把该窗口的长的定义、宽的定义都改变了。对于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更希望同行给与指导。 另外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以上介绍的“暂停放大”法只适用于普通的影象文件,而</FONT>

❺ 电影院为什么变化

电影院会随着电影变化而变化!

❻ 电影历史的变化以什么为主要的标志性特征

电影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电影的介入,正在改变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500个人里,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也就是说,影视正在取代书籍成为普通公众了解过去的主要方式。尽管这一统计发生在十多年前,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这一数据在今天的比例一定会更高。同时,这种历史认知方式的转变,也不再仅限于美国,而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❼ 电影中的摄影机的历史怎么变化的

一、摄像机发展简史

40多年前,美国安培(Ampex)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摄像机,采用摄像管作为摄像元件。
1976年, JV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型的摄像机,其使用的是JVC独立开发的VHS格式。后来几经提升,缩简存储录像带的体积,演变成可在电视上播放的国内早期“大录像带”。

80年代,V8摄像机和Hi8摄像机相继出现,采用带宽为8mm的录象带。

1995年7月 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同时推出了首台数码(mini磁带)摄像机,这使原来那些习惯了高端模拟家用Hi8等机器的发烧友们,看到了用家用产品价格获得专业机器质量的潜力。特别是有人使用DV来进行影像创作方面的实践,这使得DV超越了原有的功能范围,受到了众多影像制作者和爱好者的青睐。 家用数码摄像机的出现,是家用摄像机记录格式更新换代、真正实现数字化的标志,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感光元件的发展

1995年7月24日,索尼公司公布了第一部数码摄像机DCR-VX1000,革命性地采用mini 带作为存储介质,采用3CCD传感器结构。
2003年年中松下破天荒地推出了万元以下的低价3CCD家用机型GS70,使得3CCD进一步与人们贴近。
2005年中,令人惊叹的3CMOS数码摄像机——PC1000E横空出世。

三、镜头

注:镜头之中以ZEISS(蔡司)及 LEICA(莱卡)两个品牌为最有名,现在用莱卡镜头的DV厂商就只有松下,用蔡司镜头的DV厂商只有索尼。
1996年7月,索尼装备有蔡司镜头的CCD-TR555面世。
2000年9月,松下发布了配有德国莱卡镜头的NV-MX3000,也是当时最顶极的3CCD机型。

四、触摸屏技术

1999年6月 有可触摸显示屏的索尼DCR-PC3推向市场,DV采用触摸屏幕操作目前只有索尼具备。

五、CCD像素的不断提升

一般现在低端的CCD总像素为80万像,其中40万是动态,而其他的像素是用来补偿噪点和防抖功能的。虽然大家都清楚DV的动态只需要41-68万像都已经够了,但是还是阻止不了高像素的发展势头。
2002年9月,索尼发布业内第一台拥有211万像素的DCR-IP220。
2003年,索尼发布第一台拥有330万像素CCD的DCR-PC330。

六、静态像素的升温不断

2004年,松下推出3CCD的400万像素的GS400。
2005年JVC发布的3CCD的MC500具有500万像素静态拍摄功能。
注:他们是应用某些技术提升像素,画质还不能与同像素等级的DC媲美。

七、新格式的到来

从1985年第一台家用摄像机开始,摄像机已经经过了VHS、8mm、Hi8和miniDV——其格式标准不停地提高着图像记录的品质,新的格式标准也是时候到来了。
2003年9月3日,Canon、Sharp、Sony及JVC四家公司联合宣布了HDV标准。其概念是要开发一种家用便携式摄像机,它可以方便录制高质量、高清晰的影像。HDV格式可以和现有的niniDV磁带一起使用,用它其作为记录媒介。
2004年11月,索尼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符合HDV1080i标准的民用高清摄像机——Sony HDR-FX1E。也标志着高清DV时代来临。

八、存储革命的来临

1995-2005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
在2000年之前,家用数码摄像机都是采用Mini DV带作为主要存储介质,一般可记录60分钟,部分机种具有LP功能,可记录90分钟(SP方式带速为33.8毫米/秒)。DV制式由于画质和音质都很高,已被专业厂家进一步开发成专业用机,如索尼的DVCAM;松下的DVCPRO等,它们使用L型或M型磁带,最长可记录180分钟。DVCAM和DVCPRO两种制式均向下兼容DV制式,但两种制式之间不兼容。Mini DV磁带需配用磁带适配器才可在专业机内重放(不可记录)。直到现在,mini磁带依然是市场上常见的主流DV存储介质,仍然是人们广为接受的存储方式。

2000-2001 过渡性的存储媒介
在10年的历程里,存储介质并不是只停留在mini磁带里,其中也出现过很值得纪念的非mini磁带产品线,虽然它们始终都未能动摇mini带的地位,但是却有着不可抹灭的辉煌
MD DISCAM的诞生,采用MD存储。
2001年索尼发布独创的“MICROMV”格式摄像机,MicroMV磁带俗称MV带。

2000-2005年 新一代强力DV存储介质的闯入

2004年 4G硬盘DV的到来

2005年 大容量硬盘时代

❽ 从20世纪50年代‘解冻电影’到80年代‘生活电影’前苏联电影有怎样的发展变化其内在联系表现哪些方面

俄罗斯民族处在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在这里,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之流发生着碰撞,因此,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民族精神而言,俄罗斯民族既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在这种境域当中,俄罗斯精神有着浑厚、博大、悲悯的极端气质。在俄罗斯人身上,各种矛盾特点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专制主义、国家至上、自由放纵、善良平和、柔顺内敛等等。那里有对苦难的坚忍不拔,有对彼岸世界、对终极的不懈追求。俄罗斯的大地仿佛就是痛苦与思考的象征,因思想而受难,因受难而思想,是俄罗斯社会三百年继之不辍的文化主题。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命运使俄罗斯民族的艺术凝重大气,感情浓烈,无数杰出的艺术大师背负着俄罗斯命运,反复吟唱着普希金所说的俄罗斯之调。苏联时期,新兴的电影艺术建筑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以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表现着俄罗斯民族的情感和命运。依托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艺术传统,苏联电影在国际电影中,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

在默片时代,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这些电影大师创造了神话般的电影奇迹。有声电影的产生结束了这一段黄金时期,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三四十年代,和别的艺术形式一样,苏联电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影响下,描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成为了此时的关注热点,这一时期拍摄出了一批成熟的优秀影片,例如尼古拉斯·艾克的《生路》、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阳》(1934)、吉甘的《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顿斯阔伊根据高尔基三部自传式小说拍摄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938年至1940年摄制)、米契尔·罗姆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等。尽管此后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开始出现多样化的风貌,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家、社会主义建设、工农群众的现实生活题材等都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在创作思潮上,意识形态的僵化却越来越禁锢了电影艺术的自由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分强调了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控制,使艺术失去了独立的品格,以至于在电影中以理想来矫饰现实,俄罗斯传统的厚重与深刻被平庸逐渐代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电影的创作陷入了低迷。

苏联电影的再度辉煌出现于50年代中期以后,从那时起一直到80年代,随着创作环境的宽松以及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苏联的电影事业出现了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苏联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无论是场面恢宏、英雄史诗般的战争大片,还是跌宕起伏、柔肠寸断的伦理片,都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一、 解冻与深入——五六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新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不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场战争中,苏联牺牲了2000万人,用血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这给战后苏联人的生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整个社会一时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沿着战争年代的惯性在滑行。40年代初遭受了战争破坏的苏联电影在战后延续了低迷的状态,“无冲突论”统治着整个文艺领域的创作活动。因而在创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产生了不少条条和框框。艺术家不是反映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表现得非常理想化,尽力掩盖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不幸。这造成了故事片的产量逐年下降(1947年7部,1948年17部,1949年16部,1950年15部,1951年6部),并且影片题材狭窄,影片的主题靠说教来喻示,缺乏艺术感染力;艺术表现手法呆板僵化,电影的叙事语言没有新的建树;人物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此时期有一类“纪念碑式的史诗片”,如《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突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另一类现代题材的影片回避矛盾冲突,粉饰现实生活。如:《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等。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影片内容单调,风格雷同。好的艺术影片寥寥无几,只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乡村女教师》、《青年近卫军》等几部质量比较高。

1956年,苏共召开了二十次代表大会,彻底批判了“个人迷信”和“无冲突论”。理论上的解放给了苏联电影较大的创作自由,剧作家和导演们从“无冲突论”的桎梏中脱身而出,可以相对自由地表现真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时期,随着禁忌的逐渐被打破,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有了实现的可能,苏联电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一批呈现出新面貌的影片中重新放出了光彩。一批新的电影人涌现出来,开始了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例如邦达尔丘克、丘赫莱依和塔尔柯夫斯基等等,他们和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罗姆、格拉西莫夫等人一起,对苏联电影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以人性的眼光谴责战争与个人幸福的对立,并以揭露战争的残酷来呼吁全人类的和平。这个时期的影片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样化,在揭露生活阴暗面、深化人道主义主题、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探索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有了不俗的突破。

50年代,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战争留下的巨大伤痛远远没有平息,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亲人牺牲在战场,生活下来的人长久地沉浸在眼泪和对亲人的悼念中,这是战后苏联集体的心灵创伤和悲剧命运。在以前的《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等影片中,着力表现的是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战争英雄,与此相反,新一代导演将目光投向了遭受战争创伤的普通人,并对人在战争中的境遇、人与人之间真实复杂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思考。1956年,新一代导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于1956年根据鲍·拉甫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成名之作《第四十一》,揭开了苏联电影创新的序幕。与此后大部分影片关注二战题材不同,《第四十一》讲述了一段革命历史:国内战争的年代,政委叶夫秀柯夫率领一支红军突围,幸存部队中女战士玛留特卡是个神枪手,她已打死了40个白匪军。政委令她与另两个战士把撤退途中俘获的一名白匪中尉从海路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审。途中,起了风暴,两名战士被卷入海中,玛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岛上。本来就迷恋中尉的“蓝眼睛”的玛留特卡与中尉相爱了,但他们的观点立场迥然不同,经常发生争吵。一天,当中尉奔向朝孤岛靠近的一艘白匪小船时,玛留特卡一再劝其站住,他却继续在水中奔跑。玛留特卡犹疑再三,终于放了一枪,中尉停止了奔跑,慢慢倒了下去,他终于成了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中尉躺在海水里,玛留特卡奔过去,把他的头紧紧地抱在怀里,哭喊着:“蓝眼睛……我的蓝眼睛!”

《第四十一》获195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这是当时的青年导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Grigori Chukhraj 1921—2001)的第一部影片,他是“苏联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而《第四十一》被国际影评界公认为这股浪潮的首部力作。《第四十一》虽然是一部战争影片,但是战争在影片中却只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存在,格里高里·丘赫拉依关注的其实是在最排斥人性的战争中去展现丰富复杂的人性美。在远离革命与反革命纷争的小岛上,男女主人公动人的爱情故事得以优雅而又甜美地展开,但战争缔造的这段爱情在归属意识苏醒之后,又走向了宿命般残酷的毁灭,男女主人公坠入了悲剧深渊。格里高里·丘赫拉依细腻地处理了电影的叙事和诗性抒情,把处于悲剧境域中青年男女的丰满人性表现得格外动人心弦。玛留特卡既有红军女战士坚定的立场,又有少女丰富的人性,在她身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复杂性和时代的矛盾。影片展现了玛留特卡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人性与阶级意识在她身上的尖锐冲突。《第四十一》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影片中,丘赫拉依注入了大量抒情片段,蔚蓝色的大海、熊熊的火堆、强烈的抒情音乐,这一切都给《第四十一》带来了浓烈的人性意味。《第四十一》是50年代后期苏联电影全面创新的一个发端,从这部影片开始,一个崭新的,在苏联电影史中被称为“苏联电影新浪潮”的时代来临了。

在这以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苏联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导演。在他们的努力下,苏联电影在内容的深度、题材的广泛、形式的革新以及风格样式的多样化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电影艺术表现力的不断深化和对电影语言的积极探索,使这一时期的电影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变化最先发生在战争题材的影片当中,这时期的优秀电影有:卡拉托佐夫(Mikheil Kalatozishvili,1903—1973)拍摄的《雁南飞》(1957)、邦达尔丘克(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1920~1994)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丘赫莱依拍摄的《士兵之歌》(1959)和《晴朗的天空》(1961)、阿·阿洛夫和弗·纳乌莫夫拍摄的《给初生者以和平》(1961)、安德烈·塔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1962)等代表作。

对于苏联来说,50年代后期,卫国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使得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可以拉开一段距离去冷静地审视战争,表现在电影方面,便是革命激情所带来的英雄主义豪情逐渐演变为厚重的悲剧感和对人性的思索。这一时期的电影纷纷采取了普通人的视角去反思战争,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悲悯,影片着重描写战争中人的遭遇、命运和不幸,凸现了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的破坏,随着影片对战争事件的关注转向了对战争中人的关注,它所展现的人们心灵的巨大创痛深深震撼了一个时代。《雁南飞》中薇罗尼卡和鲍里斯一对年轻恋人被战争毁灭的爱情;《一个人的遭遇》中木工索阔洛夫在卫国战争中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士兵之歌》中一去不回的阿辽沙;《伊凡的童年》中备受摧残、心中怀满仇恨而夭折的伊凡。这些形象的出现在苏联电影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具体的人的命运被放置在了中心位置,“非英雄化”的同时,也就是对人的珍视、热爱和对人在历史中脆弱处境的无限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塔尔柯夫斯基拍摄于1962年的《伊凡的童年》,在电影中,伊凡是一个面孔黝黑、背上布满伤痕、不停地战栗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伊凡的童年,他不再拥有儿童的纯真无邪,反而是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能够返回到被掩盖起来,似乎已经消失的童年情境中去。在梦中,伊凡是一个自由的、心灵充满了喜悦的人,他能梦见大自然的美,能和人类美好的情感相遇。但是在现实中,伊凡永远无法平静下来,他是一个复仇者,一个被战争彻底摧残了的儿童。影片改编于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在影片中,塔尔柯夫斯基作出的重大改变是引入了伊凡的梦,他让伊凡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当中,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伊凡做梦的世界。两个异质世界的强烈冲突让伊凡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敏感而又悲痛的心中。《伊凡的童年》始终渗透这一股悲切的激情,塔尔柯夫斯基本人的人道主义观点清晰而又深刻地在影片中表现了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说,《伊凡的童年》和当时在西方刚刚兴起的“作者电影”有着共同的审美趋向,因此,影片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重视,《伊凡的童年》获得了196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旧金山电影节大奖,并在数十个国家上映。

这一时期,苏联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雁南飞》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轰动,获195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士兵之歌》荣获旧金山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全苏电影节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奖;《晴朗的天空》在1961年的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与日本影片《裸岛》共同获得大奖,并在旧金山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在以其对战争深刻的反思以及对人在战争中普遍处境的强烈关怀打动世界的同时,这一时期苏联电影新鲜的、独创性的电影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联电影从一开始就对电影这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形式以及技巧上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无声电影后期,对电影艺术的自觉终于导致了艺术观念上的一次大的争论,争论发生在爱森斯坦和C·尤特凯维奇之间,实质是诗电影和散文电影两种电影理想的冲突。在时隔30年之后,“诗电影”重新在苏联电影界发出了回响。老一代电影艺术家米·罗姆(Mikhail Romm1901—1971)不仅对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他还发表了不少文章,从理论上阐释电影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突破旧框框,必须创新。年轻一代导演中致力于创新的几个主力,如格·丘赫拉依、安·塔尔柯夫斯基都是他的学生。诗电影的特点已经不是单纯地表现在隐喻、象征、比拟上,而且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构思之中。在影片中,诗电影减弱了戏剧性的冲突,代之而起的是大量抒情场景和诗性格调。《雁南飞》并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甚至连敌人的形象也不出现,而是着力表现薇罗尼卡的内心矛盾;《士兵之歌》突破了叙事电影的框框和戏剧结构,采用了散文结构,影片虽然没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但它给予人们的感受却远比一些故事和事件丰富得多,它能使观众从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影片的导演技巧和造型处理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运用电影表现手段方面出色而大胆。片中有十分独特的蒙太奇转换,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镜头。

在诗电影理论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在苏联电影界兴起了一种“情绪摄影”的理论,主张电影摄影不是客观主义的记录,而应带有强烈的主观化情绪色彩。这个阶段电影中典范化的镜头处理给予了以后的电影无尽的启示,为人称道的处理层出不穷。比如《雁南飞》,鲍里斯临死前靠在一棵白桦树上,他的身子慢慢向下滑,眼睛望着急速地旋转着的白桦树梢,在旋转着的白桦树梢的背景上出现了鲍里斯想像他和薇罗尼卡结婚的画面,随后想像的画面渐渐淡去,白桦树梢旋转得越来越快,又戛然而止,银幕上出现了鲍里斯两手伸开倒向水洼的画面。《一个人的遭遇》中,索阔洛夫和其他俘虏在采石场做苦役这场戏中。画面上展现的是寸草不生的大采石场,疲惫不堪的、被折磨的虚弱已极的人们在凿石头。单调的、不断重复的凿石声塑造了一种音响的气氛,画面造型的处理更加突出了苦役的难熬:俘虏们捧着大石头一步步慢慢走上山去,另一队人在采石场的沟底走着,还有一队人在山脊上艰难地行进,身体极度虚弱的人还被德寇碰撞而滚下山坡。均匀的凿石声,均匀而沉重的脚步声,使人觉得这种法西斯苦役式的劳动永无尽头。《伊凡的童年》中的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在伊凡最后的梦中,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一切都是那样纯净,那样光辉,只是在水边,在沙滩上竖着一棵烧焦的树。伊凡与一个小姑娘追逐着向水里跑去,这时,画面中忽然闪现了那棵烧焦的树,一片阴沉、晦暗的阳光笼罩着它。这个隐喻性的画面非常富有表现力地让人看到,在伊凡的道路上竖起了一棵死亡的黑树。

诗电影的传统在苏联以后的电影中得到了继承和深入的发展。塔尔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生的电影实践对诗电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他又拍摄了《安德烈依·鲁勃廖夫》、《镜子》等影片,1983年他在意大利导演了《怀乡》之后,在国外定居。1985年他在瑞典导演了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牺牲》,1986年在巴黎病逝。西方影坛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与费里尼、英格曼·伯格曼等齐名的大师级的电影艺术家。在塔尔柯夫斯基的后期电影中,诗电影的独特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尤其是他对长镜头的运用和探索达到了一个诗化的高度。苏联人的长镜头观念建立在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是为了纪实而是为了表现,所以体现出来的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观念,也就是用一个镜头来完成原来蒙太奇剪接的效果。所以在那个镜头中每当机器运动到一个局部,就会有一组戏出现。塔尔柯夫斯基的长镜头当中影像本身的节奏感纯粹天成,不需借助于台词,也不需借助于音乐或戏剧张力,在取消了一切指向性和明确的意义后,显得纯净、优美。他开拓了电影的形式美,使电影成为一种本质优美的艺术。

这时期的苏联电影除了战争题材的影片之外,重要影片还有歌舞讽刺喜剧片《狂欢之夜》、抒情喜剧片《忠实的朋友》、抒情正剧片《生活的一课》等,此外还有一些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在艺术性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格拉西莫夫拍摄的《人与兽》(1962)、《记者》(1967)和《湖畔》,作为他这一时期现实生活题材的三部曲,以普通人的命运,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为影片的中心,并将人物刻画和对环境、社会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使作品令人深思、耳目一新。

1967年,阿·阿斯柯尔道夫(Aleksandr Askoldov1932—)根据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改编并导演了影片《女政委》。 阿斯柯尔道夫说他拍摄的是一部关于人的尊严和爱的影片,一部关于女人对家庭、对孩子的爱的影片。女政委瓦维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只有军人的勇敢和原则性,缺乏女性的柔顺,生了孩子之后,她成了一个闪烁出母爱的真正的女人了。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运:摄制组在乌克兰拍片,莫斯科多次来电报命令停拍,但摄制组还是把影片拍完了。审看样片时,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贝被剪得支离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毁。这个事件标志着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个电影时代结束了。

二、 70年代以来——四大电影题材创作热潮

和其他艺术的命运一样,在苏联这一时期,电影一直在文艺政策的指向性引导下,经历着或是繁盛或是衰弱的起伏过程,但只要政治的严密控制出现稍微松动,苏联电影就会尽量伸张艺术的个性与独立,恢复艺术的自觉与尊严。1972年,苏联国内的社会生活在经历了短暂的压抑之后,出现了宽松的景象。这一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发展电影事业的政策,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由此,电影再次出现了繁荣。从70年代开始,苏联电影进入了以战争、政治、生产和道德四大题材为代表的一个新阶段。但是,时代毕竟改变了,整体的社会思潮和中心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50年代后期开始的苏联电影在强力反拨前一时期对个人的忽视这种倾向的基础上,将人的悲剧命运重新放置在时代的中心课题当中,那么从70年代开始,电影在继续关注人的同时,却悄悄地改变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方式。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英雄主义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在其他题材的影片中,苏联当时的社会现实引起了电影艺术家的普遍关注,他们开始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探索有关道德主题的表现,对精神和道德因素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给予了深刻的反思。

战争永远是苏联电影中一个无法饶过的主题,70年代开始,被称之为第三代战争片的一大批优秀影片出现了,这些影片体现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有机结合”。这些影片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在战争中的英雄行为,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揭示主题,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热雪》等。在这同时,出现了另一类的场面宏大的战争片,其中以奥泽罗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Озеров 1921~)导演的五集文献性故事片《解放》为代表。影片刻画了从两军统帅部到普通战士的角色形象,忠实记载了苏军开始反攻到德军全军覆没的全过程,从一个全景角度来表现战争,堪称史诗式的巨作。拍摄于1972年的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第三代战争片的发端与代表作品,这一类影片还有《只有老兵去战斗》(1973)、《活到黎明》(1975)、《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受伤的小鸟》(1977)、《没有战争的二十天》(1977)等代表作。

第三代战争片既赞美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又揭示了战争对人类幸福生活的摧残。在50年代强烈的感情控诉之后,电影艺术家对卫国战争的思考,不再倾注于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性毁灭的叹息,而是重新展示苏联历史上一段伟大的胜利。这时期大多数战争片表现的战斗是局部的,规模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事件中的人物,着力刻画苏联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这些战士丰富多彩的内心生活。人道主义和爱国精神体现在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当中,而人道主义是英雄行为的一个充实。这两方面内容的结合使影片的内涵深刻,富有人性意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

苏联第三代战争片中的主人公往往身陷悲剧处境,身心遭受极大的创伤,但是,在陷于绝境之后,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品质却愈发地光彩夺目。比如罗斯托茨基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又表现了战士的英雄气概。影片讲述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托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柯夫疯狂地冲进德寇在林中的营地,活捉了四个俘虏。影片的结尾是20年后,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志哀。影片选择了五个姑娘作为影片的主人公,以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去表现战争的残酷。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本是与战争不相容的,她们应该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应该有幸福的爱情,但她们却遇到了战争。影片以一种鲜明的悲剧意识,让活跃的生命、金色的年华和美丽的身躯毁灭给人看,从而控诉了侵略者侵略战争的罪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严酷,战争对个人幸福的破坏,对女兵青春的毁灭,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女兵们为保卫祖国而自觉献身的精神,表现了她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❾ 变化电影

41变化音与变化和弦.mp4

❿ 美国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题材是怎样一直变化设备又是怎样变化

爱情——动作

阅读全文

与电影如何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铁木真哪个电影厂拍 浏览:895
有哪些电影含有的旅游景点多 浏览:264
一部叫什么实验的国外电影 浏览:659
一部讲保险公司员工的电影 浏览:369
微电影团队名 浏览:73
微信公众平台如何接入电影 浏览:425
电影我唾弃你的坟墓2免费看 浏览:905
微电影交流群 浏览:475
林肯公园电影游戏 浏览:702
迅雷里怎么下载电影 浏览:296
生存游戏电影解说 浏览:139
大人学院电影在线 浏览:791
逝去的歌是哪个电影 浏览:35
微电影工坊 浏览:825
直播游戏大电影 浏览:869
最新电影免费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99
上海电影制片厂投剧本邮箱 浏览:359
勇敢者游戏电影简介 浏览:598
大尺度的韩国腐剧电影有哪些 浏览:228
战斗民族养成记电影全集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