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东映品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映品堂传媒机构拥有两家公司——上海映品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山东映品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成立,拥有国家国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资格。公司所有人员均有资深媒体工作经历,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凤凰网、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具备成熟完善的全媒体宣传推广能力。“映品堂”依据卓越的媒体资源优势、专业的影像制作理念、贴心的品牌宣传策划,与全国各卫星频道、地面频道合作,研发制作全新理念的电视节目模式以及相关互联网产品;独立运营各类纪录电影、纪录片的创作与发行;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影视机构、金融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领域提供全媒体资源整合策划;院线电影、数字电影、电视剧及微电影的创意、策划、制作及推广;影视广告、形象片、专题片的创意、策划、制作及推广等服务。
法定代表人:陈守海
成立时间:2013-03-15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10320007099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7000号汉峪金融商务中心A4-3办公楼22层2201室
② 华策影视的签约艺人
男演员:胡一天,钱泳辰、何明翰、李茂、郭家豪、任东霖、赵峥、李建义、万思维、孙宁、章涛、付嘉、牛子藩、刘宇航、宋海颉等。
女演员:黄曼、焦娜、贾青、蓝盈莹、宋妍霏、宋奕星、吴倩、王妍之、于蓓蓓、周奇奇、周韵茹等。
1.胡一天
19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内地男演员。
2016年,胡一天出演《猫的树》系列微电影;同年,他出演青春偶像剧《夏至未至》饰演欧俊一角,正式出道。
2.钱泳辰
1980年12月2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家族利益》进入演艺圈。
3.何明翰
8月13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2002年,何明翰在读大二时,便出演了个人首部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4.黄曼
1980年11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星之国际娱乐有限公司签约艺人。2005年,出演奇情浪漫武侠剧《马鸣风萧萧》。
5.焦娜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被誉为“北影校花”。
2016年,主演电视剧《武神赵子龙》、《煮妇神探》,同年主演网络电影《大梦西游》。
华策的发展
2005年10月25日,华策影视成立。
2010年10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2013年7月,收购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5年3月,华策影视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并于2017年2月正式获得浙江省政府批复,于2017年9月10日揭牌。
2017年12月,与华谊兄弟、爱奇艺等10家中国影视企业在浙江杭州成立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
③ 钻石大劫案内容简介
上海巨梦文化传播倾力之作,盛大影视华影盛视主办的首届盛大美我微电影节的参赛佳作——《钻石大劫案》今日已全网上线。这部微电影由才华横溢的导演王海江执导,知名制片人王吉银精心打造,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吸引眼球。
《钻石大劫案》的剧情围绕超级美女三姐妹,她们巧妙策划了一场盗取假钻石项链——"海洋之星"的行动,整个过程充满了令人捧腹的搞笑桥段。影片的情节设计巧妙,让人在欣赏的同时回味无穷,让人在轻松欢笑中思考。这部作品凭借其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幽默元素,被部分观众视为对经典之作《黄金大劫案》的一种另类诠释和挑战。
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视觉效果,《钻石大劫案》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容错过,值得一看。它以微电影的形式,传递出别样的娱乐体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笑声的盛宴。现在就来点击观看,体验这场充满欢笑与智慧的钻石冒险吧。
(3)上海展海文化传媒工作室微电影扩展阅读
微电影《钻石大劫案》是由上海巨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也是盛大美我微电影节之21号参赛作品,导演王海江以幽默搞笑的故事题材博得观众的眼球,微电影《钻石大劫案》主要讲诉超级美女三姐妹是如何盗取假的钻石项链——海洋之星,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搞笑场面。
④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财富自由,拓展人际圈。下面和大家分享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希望能带给你正能量!
葛晓鹏的先知传媒已小有规模,正酝酿进军原创动漫与微电影
很多大学生脑海中都闪过“创业”的想法,但真正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的并不多。8月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潍坊“80后”小伙葛晓鹏就是凭借一股韧劲和创新能力,在潍坊的影视制作行业崭露头角,去年一年就制作了60多部企业宣传片。目前他的公司小有规模,不安于现状的他正酝酿着向原创动漫制作和微电影拍摄方向转型,立志打造潍坊原创动漫王国。
创业梦想 大三时已有打算
8月9日,记者在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大学生孵化中心19楼见到了葛晓鹏。此时,他正在忙着接待来自国外的参观团体。通过翻译,葛晓鹏得知对方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很看好。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7年的葛晓鹏是潍坊人,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大三时他就有了创业打算。他跟舍友陈林天天讨论公司以后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公司雏形也是在那时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同学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则想凭借自己的能力闯一闯。”葛晓鹏说。毕业后,葛晓鹏拉上几个小伙伴成立了 “先知传媒”,目前已拥有固定的房产和设备车辆,近百万元的影视器材设备,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但是在这份成功背后,葛晓鹏和他的公司也经历了不少坎坷。
北京取经 历经艰难变成熟
葛晓鹏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从事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当公务员或是进电视台做记者。所以,他深知能否创业关键在于能否劝服父母。2009年除夕,葛晓鹏与爸爸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彻夜长谈。刚听到儿子说想创业时,葛爸爸坚决反对,不过听了葛晓鹏的分析后,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并非一时的冲动,只好同意。
当时,作为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运营方面,葛晓鹏是个门外汉,于是,他和陈林决定用一年时间去北京的影视传媒公司学习。
工作难找,是葛晓鹏走出校门的第一关。他和陈林到北京后投了很多简历均石沉大海。一个多月后,他和陈林才分别找到工作。那一年,葛晓鹏白天工作、补充专业知识,更留心公司的管理模式,晚上便与陈林构思自己公司的发展。
运营之困 成立半年没订单
2010年底,怀揣创业梦想的葛晓鹏终于成立了潍坊先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以为可以把在北京学到的运营模式照搬到潍坊,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司成立的最初半年,他们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北京的传媒公司有明确分工,比如拍摄公司、后期制作公司、摄影器材租赁公司,形成一个产业链,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你需要的公司,节省成本又节省时间。但潍坊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首先,企业不知道有专门做企业宣传片和纪录片的公司,一般都找电视台;其次,没有一家传媒公司愿意把后期制作让给别的公司做,哪怕自己做得不怎么好。”葛晓鹏告诉记者,他们规划的是做专业后期制作团队,公司的4个核心成员都是技术型的,以为只要把后期做好,就会有很多传媒公司找上门来,但看到潍坊现状后,他们只能转变思路。
转型之机 擅长的活都去干
迫于潍坊影视制作行业的现状,葛晓鹏决定从只做影视后期转变为只要是他们擅长的活都干。葛晓鹏告诉记者,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是一本宣传册,为了把第一单业务做好,他们4个人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从设计到印刷全程参与,最后纯赚600元。
“挣600元忙1个月对很多人来说不值,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这是公司迈出的第一步。”葛晓鹏说。
从创立之初半年无一单业务,到现在企业拍宣传片要规划档期,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葛晓鹏总结说,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不计付出、不计时间成本的做法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其次就是他们核心主力都是技术型人才,创新性强,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未来之机 正筹备原创动漫
从一个对公司经营懵懂无知的毛头小子,到现在成为拥有百万元固定资产、摄录设备以及14名员工的“领导者”,葛晓鹏完成了创业的第一次蜕变,未来他如何规划?
“之前我们的盈利主体是企业宣传片,之后要走的路子是自己投资拍摄微电影和原创动漫。我们已经不惜重金从上海挖来《懒猫淘气三千问》的美术总监跟我们合作。”据葛晓鹏介绍,单纯为企业拍摄宣传片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有限,他计划着在保证原始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向着原创动漫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公司正在筹备制作一部有关潍坊传统文化题材的二维动漫。
除了发展原创动漫,葛晓鹏还打算投资微电影。葛晓鹏说,巴西世界杯期间,由他们制作的两部有关世界杯吐槽的视频总点击量超过了一百万,这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投资拍摄系列搞笑剧,趁机搭建自媒体宣传平台,让先知传媒的名气更响。
这个清明假期,刘林青和他的“小伙伴”们异常忙碌:距离大学毕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即将离校的同学们忙着在校园里每一处印刻着记忆的景观前留影,而刘林青他们的“觅&me工作室”的成员则拿着相机、摄录机每天穿行在校园里、教室里、紫藤花架下、图书馆的.走廊里……为同学们留下最美的青春记忆的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青春。
“觅&me工作室”的主创有四人:杨晓菁、刘林青、张慕然和苏晓萌,均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谈起最初成立创业团队,刘林青介绍说,2012年9月的时候,当时正读大二的他们因为要完成制作微电影作业而聚在一起。为期两个月的合作使他们对彼此增进了了解,明确了分工,就这样,“觅”团队应运而生。
刚开始,团队的拍摄多是义务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就业,一个新的想法诞生在他们脑海中。“如果可以把爱好和工作结合,那就太幸运了。”苏晓萌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迅速拟出方案,分析利弊。最终,确认工作室经营方向,盈利模式正式开启。
有了前期视频拍摄的经验,加之人脉的积累,“觅”工作室的创业初期颇为顺利。“当时在一段时间内接下了好几单,party记录,生日记录,婚礼微电影等等,由于我们的价格较市场价更低,而成片质量却很好,制作非常用心,所以客户觉得性价比高,普遍反响还不错。”张慕然说。
然而好景不长,和所有创业初期的团队一样,工作室很快迎来了新的问题。“记录类及婚礼微电影市场饱和度高且受众需求相对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单一地做这一部分,恐怕不能维持工作室长期、稳定的盈利。”刘林青说。
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对梦想的坚持,“觅”团队最终选择了以企业的宣传片、微电影广告为主,兼顾“记录生活”的发展方向。去年10月份,“觅”工作室为一家生物公司拍摄制作的用于参加创新中国大赛的企业宣传片,帮助这家公司成功入围并获得首轮融资;11月,“觅”工作室独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看见》入围光线传媒微视频大赛前20名。
记录着同学们的“毕业故事”,“觅”团队的小伙伴们也面临着毕业分离。“两位同学去英国深造,专业都是媒体制作、公关推广之类的专业;我和另外一名同学现在一家从事电子出版的企业实习,负责视频后期。”刘林青说,尽管难以避免要分开,但“觅”团队不会解散,会坚持青春梦想,“我们会有聚在一起继续奋斗的那一天。”刘林青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