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无尽头删掉了什么
诗无尽头这部电影删减了以下场景:
1. 男主一开始出门见到的肠子流出的路人。
2. 父亲把小偷女当众扒光。
3. 男主与同性恋(抱狗狗的)接吻。
4. 男主演木偶戏出现交媾的画面。
5. 男主与红发女(暴露镜头)。
6. 最后的非法大parade。
以上就是诗无尽头这部电影被删减的场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 电影《无极》讲的是什么意思啊我看了两遍愣是没看懂啊。他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啊
撰稿/钱亦蕉(记者)
“爱情的极限是放弃,速度的极限是自由,生命的极限是无极”,这是陈红对于“无极”的解释。而陈凯歌则说:“无极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无极”就是“觉悟和解放”。
陈凯歌导演的年度大制作(3.4亿人民币)《无极》在首映日12月15日前一天提前“引爆”,仅“点映场”,全国共收1100万票房,上海永华电影城更创纪录地开出1888元的VIP票价。
人们忍不住要拿《无极》和3年前的《英雄》去比,不仅因为两位导演是中国内地最负盛名的导演,而且因为他们面向市场的决心和大制作的探索。然而,此一时彼一时,3年前所谓的“中国制造”大片还根本没有,人们初被点燃的热情超过了理性的评价,而现在,吃了太多山珍海味的观众一定会更挑剔。另一方面,当时《英雄》50元左右的票价已是新创纪录,而3年后的《无极》,票价明显又上一个台阶,票价会是最终票房高下的决定因素吗?
哲理还是笑话
与前一部电影《和你在一起》让观众掉下无数眼泪不同,放映《无极》的场子里,不时爆发出笑声来(3年前的《英雄》也有这个现象),与《无极》希望营造的气氛格格不入。或许,陈凯歌想给大众说一个神话,可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现实。
《无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和命运的故事,序幕中小女孩为了抢夺小男孩的食物而欺骗了他,洞察和主宰命运的“满神”对小女孩说,“我让你得到所有的荣华富贵,但就是得不到真爱,即使得到了,也马上会失去,你愿意吗?”小女孩回答:“我愿意”,于是就有了一个不可改变的承诺和不可逆转的命运。《无极》的英文名字叫《The Promise》,说的大概就是小女孩的承诺。陈凯歌说是美国发行商给取的,我想发行商一定看过了电影,这是个好名字,至少比“无极”好懂。
那个小女孩后来成了集美貌和富贵于一身的王妃“倾城”。奴隶“昆仑”穿着大将军“光明”的鲜花盔甲去救陷入北公爵“无欢”包围的王,结果却为了救“倾城”误杀了王,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大将军杀了王,“光明”因此遭到通缉。“光明”为了与“满神”的一个赌约,企图得到“倾城”(“倾城”以为“光明”为了救她不惜生命,所以爱上了他)并重新成为鲜花盔甲的主人(代表战神和名利),没想到后来真的爱上了“倾城”。元老院要审判杀王的罪犯,“昆仑”承认自己杀王,为了解救主人“光明”,也为了赢得“倾城”的真爱。最后一刻,“无欢”把“倾城”和“昆仑”抓了起来,“光明”为救他们献出了生命,“昆仑”穿上黑袍子复活,带着“倾城”寻找新的世界。
个人以为,陈凯歌讲故事的功夫要比张艺谋好,《无极》由他自己编剧,故事情节虽然借鉴了不少西方神话,但至少不像《英雄》和《十面埋伏》那么让人莫名其妙。现在的问题是,陈凯歌导演觉得光以故事和场面来娱乐观众还不够,他说过“思想是一切娱乐的原动力”,所以他这个从来不缺思想的导演,必须给这个以大众(越大众越有市场)为目标的主流电影添加思想的调味剂。于是,一面是大众场景,一面是哲理对白,有一点怪异,这大概是一部分笑声的原因吧。
“倾城”、“光明”、“昆仑”、“无欢”、“鬼狼”这些名称,本来就是有象征意味的,我问导演是否这些人物因此成了符号,给人观念先行的感觉?陈导回答:“我不认为是符号。因为这不是一个写实的电影,所以不要用衡量写实电影的标准去衡量它,我们的叙述都是从人物出发,不是从概念出发的。”陈导的话点出了一个事实,观众(至少一部分观众)用写实的眼光(中国人大多有这样的审美习惯)去看《无极》,就会把悲剧看出滑稽来。
哲理对白在影片中不胜枚举,比如同为雪国人拥有飞一样奔跑能力的“鬼狼”对“昆仑”说:“你这不是跑,是逃,只有心中有了渴望,你才能学会跑。”又说:“渴望要你自己去找到,别人没法给你。”正是在“鬼狼”的启发下,“昆仑”才真正从一个只会“跪”和“爬”的奴隶“进化”成一个会“立”会“跑”的自由人。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说理的场景,但是往往会遭遇笑场,人们似乎不能忍受连贯的剧情被说理打断,不愿在视觉娱乐的过程中停下来,去想一想。最大的一个笑场是在结尾处,“无欢”告诉“倾城”,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被她欺骗了的小男孩,“是你,让我从此以后不再相信任何人,害我失去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还有“天下的东西你都能拿得到,只要你够坏”。单看这些话,确实不能让人明辨这是哲理还是笑话。而陈凯歌却在2个小时的电影和3年的准备中,固执地把“思想”注入,希望能够“雅俗共赏”,真不知是成功还是失败。
宿命还是抗争
影片的最后有个光明的小尾巴——“昆仑”带着“倾城”要给她另外一次选择的机会,真的“时光倒流,人死复生”,命运的箴言被打破,象征着他们终于战胜了命运之神。如果没有这最后的一段,整个影片都给人宿命的感觉。
“满神”与“倾城”的约定:“锦衣玉食,男人宠幸,但永远得不到爱,即使得到也会马上失去”,更像是巫婆的毒咒。“倾城”被“昆仑”救出,可追兵即刻就到,“昆仑”不得不跳下悬崖,对于“倾城”而言,真的验证了刚刚感受到了爱,就马上失去。
“满神”告诉大将军“光明”:“鲜花盔甲的主人会杀了王”,“光明”认为不可能,但事实是“昆仑”穿着鲜花盔甲杀死了王。“满神”又说:“你不再战无不胜,鲜花盔甲的真正主人(战神)将拥有‘倾城’的爱。”好胜而强悍的“光明”不愿认输,他与“满神”打赌自己就是战神,而“满神”仅需要他的一滴伤心泪。结果,“光明”将计就计,让“倾城”爱上他,以为这样就能赢。没想到,最后事情终于败露,而已经爱上“倾城”的他,果然掉下了伤心泪。
“满神”说过:当海棠花掉下,日月交辉的那一刻,他们(战神和“倾城”)会相遇。“倾城”为了不让“光明”成为那个诅咒的牺牲品,所以离开了他。“光明”一直站在廊上等待,直等到海棠花掉下,他开始绝望,以为自己真的不能见到“倾城”了,而他也不会是战神。这时“昆仑”出现了,他背着“光明”赶在日月交辉之前找到“倾城”,大将军高兴极了,但突然发现其实真正相会的是“倾城”和“昆仑”。
剧中的人物不断在抗争,但结果往往是命运获胜,使得全剧带上希腊神话的悲剧色彩。记者问导演为什么表达得那么宿命,陈凯歌回答:“人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宿命的,命运的确存在,在茫茫人海里遇到某一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这就是命运决定的。我的成长背景,决定了我的内心深处是悲观的,比如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不信任,但这部电影最终给出了梦想和希望。告诉大家,跌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
全剧最关键的一条线索是“倾城”的命运,她的爱和被爱,陈凯歌认为她是一个遭遇男权社会宿命(女人的幸福要由男人来给)的女人,好比黛安娜王妃。“正因为她不是一个骄傲的公主,她本来就是世俗的小女子,是一个被命运诅咒的女人,所以要求被救赎的愿望更强烈。”
或许,命运不可逆转带来的悲剧和人类不知疲倦的抗争,同时存在于无极世界里。“影片结束时,每个人原来的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光明’,他原来就是以取胜为目标,为名利所役,但最后他懂得了爱,并且为了爱人而牺牲;再比如‘昆仑’,从一个奴隶成长为有权爱和被爱的人;还有‘鬼狼’,他原来是个最怕死的人,曾经在遭灭族的情况下投降“无欢”,但后来他懂得了活就要活得有尊严,他的牺牲与《霸王别姬》里张国荣的死有相似之处。”陈凯歌说。但问题是,没有听过导演“讲解”的广大观众,是否能看明白这些。
魔幻还是现实
陈凯歌一再强调《无极》是个带有魔幻色彩的电影。近几年来,《指环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让魔幻电影风靡全球,很显然,中国电影人也开始了魔幻方面的探索,《无极》是明确打出魔幻旗号的一部,紧跟其后上映的《情癫大圣》也在“西游记”题材上加入了外星人以显示“魔幻”。
不过,与西方“神魔”系统的完善不同,中国传统的“神魔”往往以“妖”和“仙”的面目出现,而目前中国的魔幻电影却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元素。另一方面,西方魔幻电影的美术都是比较写实的,比如《指环王》里的中土和莫多,这一点《无极》有很大的不同。《无极》的美术比较虚幻。
陈凯歌解释说:“我一直觉得,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片里,有一个隐形的任务,就是要传递中国文化的美。我去过澳洲,《指环王》里有典型的新西兰风光,但这不足以表现中国文化的情怀。比如第一场戏里,‘满神’出现在小女孩面前,整个画面就好像‘镜花水月’,我们的电脑特技就是要做出中国水墨画的感觉,不要把中国文化的解释权交给西方人。再比如,中国传统古典诗词中有多少用‘落花’来表现生命啊,‘落花流水春去也’、‘花谢花飞飞满天’、‘花落知多少’等等,生命短暂,但是可以很灿烂。这就是我们中国自己古代文化中积累的元素,我们的电影运用了很多‘落花’的场面。”陈导的话更明确了不管内容还是形式,《无极》都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
当初在《英雄》里,张艺谋也用水滴、剑、茶、棋等来表达中国文化,而《无极》里的中国元素更抽象,镜花水月、落花流水,都是营造一种东方审美意境。
虽然有武打场面,但《无极》不是武侠片,因此对武打动作的设计并不复杂,只看到演员在“飞“,用威亚吊来吊去。倒是一些场景的选择,很花心思。比如,“鬼狼”和“昆仑”有一场打斗,是在半圆形的铁笼里,以反映这两个跑得飞快的雪国人靠离心力在笼壁上追逐。另一场“昆仑”和“无欢”的打斗,则在一个五行八卦机关里面进行,所有的屏风都会随机旋动,不仅显示了中国元素的奇幻,还平添一份诡秘气氛。
《无极》讲述的是一个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的故事,好像电脑游戏,不需要时代背景。这与陈凯歌以往的影片有很大不同,陈凯歌也承认受了电脑游戏和动漫的影响。一来因为“拍这种题材比较安全”,他不敢拿这样大的投资去冒险,如果通不过审查或者像《霸王别姬》那样不被允许在中央六套播映,就太不值得了。二来,“会让年轻人比较喜欢”,而且也不影响他们从电影里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这不是一部写实的电影,但它还是一个直指人心的电影。”相信只要愿意,观众从这个神话故事里,仍然能看到现实,只不过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3. 电影【意乱情迷】的有关歌曲
《北京 北京》 作词 作曲:郝云 编曲 演唱:郝云 有点象你 有点象我 灿烂的 笑容里也有脆弱 包容着你 包容着我 就象你我心中的那条护城河 我有好多故事要慢慢对你说 故事中有快乐也有坎坷 北京她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不曾疲倦过 快乐也忧愁 时间无尽头 不要一再迁就 岁月化乌有 有点象你 有点象我 幸福的海洋里也有漂泊 包容着你 包容着我 流淌着你我的岁月如歌 一年一年的时光它慢慢在流逝不变的梦想依然在坚持 北京的生活被你我改变着 不曾疲倦过 快乐也忧愁 时间无尽头 不要一再迁就 岁月化乌有 二、电影-意乱情迷-主题歌《你是我的眼泪》 作词 作曲 编曲:郝云 口琴:张明 钢琴:雷子 演唱:王珊珊 试听网址:http://fv.menllo.com/musics/24a346e0-db1c-44c6-975c-305b077b2a8b/2007/08/03/042551.mp3 《你是我的眼泪》 作词 作曲 编曲:郝云 口琴:张明 钢琴:雷子 演唱:王珊珊 爱情它在你的眼裏 到底算是什麽东西 为什麽你总是一次次 把它当成是一种游戏 你说我像一块易碎的玻璃 你从不让我受任何打击 可为什麽你总是一次次 把我变成了泪水的容器 你说什麽 还爱著我 还当我是个笨女人麽 虽然我曾经 曾经是你的 可你没有珍惜我 你说什麽 还想要我 说这都是你的错 我的亲爱的 我要走了 就当我们从未遇见过 郝云作于2007.05. 三、电影-意乱情迷-插曲《北京盛夏》 作词 作曲 编曲 演奏:郝云 演唱:王珊珊 试听网址:http://fv.menllo.com/musics/24a346e0-db1c-44c6-975c-305b077b2a8b/2007/08/03/043833.mp3 《北京盛夏》 作词 作曲 编曲 演奏:郝云 演唱:王珊珊 北京城的盛夏 後海边的酒吧 老板娘她在秀著花呀 水面上有人弹著琵琶 姑娘们画著漂亮的指甲 在皇城根下溜溜达达 红色的墻和绿色的瓦 仰著头看看它好伟大 啦啦啦。。啦啦啦。。。。 四、电影-意乱情迷-泡妞进行曲:《发现目标 行动》 词曲编唱:郝云 吉他:郝云 女声对白:周娟 试听网址: http://fv.menllo.com/musics/24a346e0-db1c-44c6-975c-305b077b2a8b/2007/08/03/044805.mp3 《发现目标--行动》 词曲编唱:郝云 女声对白:周娟 男:姑娘 敢问姓氏名谁哪里人士? 女:你谁呀 管你什麽事呀 男:姑娘莫慌莫慌,这是我的名片,我是一个好人呐。。。 [发现目标,,行动!!] [我靠,,,发现水蜜桃女孩,,哼哼哼哼,,,行动!!!] 男:姑娘 敢问姓氏名谁哪里人士? 女:怎麽又是你啊,没完了你!! 男:姑娘莫慌莫慌,这是我的名片,我是一个好人呐。。。 [发现目标,,行动!!] 男:姑娘 敢问姓氏名谁哪里人士? 女:怎麽还是你啊!!再跟著我报警了阿!!!臭流氓!!! 男:姑娘莫慌莫慌,这是我的名片,我是一个。。。好人呐。。。。。。 五、电影-意乱情迷-插曲《诉》 作曲 编曲 吉他演奏:郝云 钢琴:雷子 对白:张檬[小珍] 林申[阿抗] 试听网址: http://fv.menllo.com/musics/24A346E0-DB1C-44C6-975C-305B077B2A8B/2006/10/7/094563b79-3c1d-4db7-889b-387629a6a115.mp3 六、电影-意乱情迷-插曲《期待》 作词 作曲 编曲:杨嘉淞 演唱:常宁 试听网址:http://fv.menllo.com/musics/8CA99491-CF6F-4B9E-B6D9-B00A18A2DAAB/2006/11/10/d6045440-6548-4a8b-ba71-fa4122d34d52.mp3 《期待》 作词 作曲 编曲:杨嘉淞 演唱:常宁 我现在正在期待 你应该明白 不要再让我无奈 白白的等待 我现在忍不住爱 要向你坦白 能不能把我的未来 由你来安排 我这样是否应该 我在等待你过来 对你说 就让我 给你唯一的寄托 对你说 别让我 忍受孤独的折磨 我现在忍不住爱 要向你坦白 能不能把我的未来 由你来安排 我这样是否应该 我在等待你过来 对你说 就让我 给你唯一的寄托 对你说 别让我 忍受孤独的折磨 对你说 就让我 给你唯一的寄托 对你说 别让我 忍受孤独的折磨 对你说 就让我 给你唯一的寄托 对你说 别让我 忍受孤独的折磨 七、电影-意乱情迷-插曲《GO》 作曲 编曲 演奏:郝云 试听网址:http://fv.menllo.com/musics/24a346e0-db1c-44c6-975c-305b077b2a8b/2007/08/03/041034.mp3
4. 有哪些画面艺术感很强的电影
探索电影中的艺术殿堂:画面与心灵的交响
《诗无尽头》以魔幻手法,交织成长与艺术的旋律,孤独与赞歌交织,唤醒内心深处的共鸣,在爱与存在的探索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救命解药》在阿尔卑斯的迷雾中,揭示现代社会的病痛,一段寻找自我疗愈的奇幻之旅,揭示了人性与现实的边界。
《坠入》的奇遇中,一个男人与小女孩的灵魂对话,奇幻色彩下的救赎之旅,直击麻木的灵魂,唤醒感知的触角。
《绝美之城》在罗马的午后,唯美与惆怅并存,揭示生活虚无与人性的深度,每一帧画面都是一首无声的诗。
《椒麻堂会》的川剧脸谱下,生活如戏,黄泉路上的戏剧性想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现生活的麻辣与哲理。
在这些影片中,《美学绅士》将造物者与美的角力,意识流的音乐与油画画面交织,构成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则以荒诞喜剧的方式,讲述精神内耗与破碎友谊,生活与表演的界限模糊,揭示人性的荒谬与真实。
而《双面劳伦斯》跨越世纪的爱情,揭示了性别、真实与自我选择的纠葛,将复杂情感编织成一幅细腻而深刻的画卷。
电影,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心灵的探索。每一部作品都在其独特的画面中,讲述着关于生活、自我、爱与挣扎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艺术的无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