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年拍的电影《堵车》到底讲的是什么!
《堵车》是一部集爱情、动作、奇幻、悬疑和黑色幽默于一体的都市电影,由一起堵车事件道出了贩毒者罗生门(吴镇宇 饰)、发条(陈志朋 饰)、一休(吴俊余 饰)、橙子(巴哈古丽 饰)等一群“堵心”人之间的命运交织,讲述了一个悬念迭起、凄美苍凉的故事。《堵车》——由堵心而生。
三年前,“富二代”发条、先天心脏病患者一休和制毒贩毒者罗生门三个人同时都爱上了少女橙子。
三年后,又为了同一个目标,所有人的命运再次交织在一起。
“∩”型摩天大楼就是罗生门的终点,是天堂的大门,也是宿命的象征。在荆轲的枪口下,罗生门用绿藻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手机视频中,发条生命垂危,说:如果我死了,请把我的心脏移植给一休。完成了橙子的愿望,也表达他对橙子的爱。
『贰』 阿年是电影吗
张智成饰演阿年
《特区》是一部由李日朗执导、蓝心妍(蓝燕)、李日朗、邵音音、海鸣威、张智成、何华超等领衔主演的港产院线电影。
『叁』 专访阿年:总要上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杜威,编辑/冒诗阳。
今年是第六代导演集体出场的一年,王小帅、娄烨、管虎都带着各自的作品亮相,这其中还有一位导演,阿年。大众对他可能并不熟悉,一路走来崎岖不平,阿年带着新作来到了新的起点,诉说着自己关于“现实主义”和“小人物”的创作初心。
9月12日,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年当中最“温馨”的中秋档,而今年这个档期中,存在着一部“温情且治愈”的影片。那就是同属第六代导演阿年的回归之作《拿摩一等》。
或许你对阿年以及《拿摩一等》,这些名字稍感陌生,但在“圈内”之中却是有口皆碑。影片上映当天,贾樟柯、高群书、万玛才旦、管虎、马伊琍、佟丽、李小璐等知名影人为其打纷纷Call。
从上映这天开始,导演阿年又来到了新的起点。
他在朋友圈写到:“总要上路,经历风雨的。”
白驹过隙,时间倒叙。
再谈1994年,这个在世界电影史上至关重要的年份,对中国的第六代导演们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一年,多位第六代导演“粉末登场”。
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阿年的《感光时代》、娄烨的《危情少女》、管虎的《头发乱了》,通过这些作品,他们开始崭露头角,诉说着自己的美学风格。
时至今日,25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些第六代导演们作品的印象大部分仍停留在文艺、小众的范畴内,这些导演经过多年的探索、尝试,似乎离市场仍有一段距离。
不过,抛却这些商业化的“外衣”,在作品上,我们却能从这些第六代导演们的影片中体味到坚守的那个“关注现实主义,聚焦小人物”的初心。
阿年也是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他在电影这个理想国里与不少同一代的导演一样,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打击。在他看来,第六代导演还远没有达到“名利双收”的程度。
尽管如此,对于这些依然奋斗在电影行业中的第六代导演们来说,仍然会继续为“电影理想而战”。
“除了胸怀梦想外,无论是从年龄考虑,还是情感本身,镜头的表达等方面看,如今的第六代正好是做电影最佳时机”阿年如是说道。
2019年,人们就再次迎来了第六代导演的“集体躁动”。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阿年的《拿摩一等》均已上映,《兰心大剧院》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管虎的《八佰》也在筹备新的档期。
当然,经过多年的“侵染”,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导演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尝试寻找理想与商业化之间平衡的痕迹,《地久天长》有王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井柏然,《八佰》是投资上亿的大制作,即使是小成本文艺片的《拿摩一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杨玏这样年轻偶像的身影。
对于商业化这个话题,阿年并不避言。“你的电影现在必须要平衡,电影初衷可以是很作者化,但面向大众的时候,你必须要与大众的观影习惯找到平衡,注入了‘偶像气质’的演员,就是导演个人角度和观众之间平衡很重要的点。”
阿年可以说是第六代导演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入行25年,他一直体察着行业和社会的变化。他将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之中,面对掌声,他可以保持清醒的思考;面对挫折,也能坚守对理想的热情,沉淀、积累之后再次勇敢的出击。
这一次,阿年选择用《拿摩一等》宣告他的回归。
每每谈及创作,我们可以同时从阿年身上看到青年人特有的激情以及经历过后沉淀下来才有的那种淡然与豁达,而从他的作品中则可见其对世间宽容、积极的一面。
这样的阿年,似乎还可以“再战斗20年”。
『肆』 阿年的介绍
阿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90年代引领都市电影的标杆式先锋导演,拍出了《感光时代》《中国月亮》《冬日爱情》《呼我》《堵车》等一系列契合时代节奏的优秀影片。其中《感光时代》2005年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被国家电影资料馆和权威媒体联合评选为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百年百部优秀代表作品之一。电影《中国月亮》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冬日爱情》《呼我》多次参加柏林等重大国家电影节比赛和影展。导演本人曾应邀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演讲中国城市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