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适合孩子看的电影
适合孩子看的电影:
1、《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
影片简介: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老屋时才决定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路上与结识的小胖子罗素一起冒险的经历。
推荐理由:影片里有孩子也有老人,有代沟也有融合。理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生根发芽,并慢慢长大。
❷ 有谁知道70-80年代 儿童电影演员的现状
七十年代
进入70年代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电影成为干涸期,儿童影片凤毛麟角,《闪闪的红星》的升起,令那一年代的孩子们欢呼雀跃,潘冬子和椿伢子走进万千儿童心中,两位童星祝新运和刘继忠在中国影坛冉冉升起,他俩继《闪闪的红星》后,分别又主演过《十天》、《黄河少年》等影片。
蔡明因在《海霞》中扮演的小海霞,也成为70年代童星的代表人物,时至今日仍有观众称其为“小海霞”,她的这部处女作为其奠定了日后从艺的基础,如今的蔡明已是家喻户晓的“大腕明星”,
八十年代
时光进入80年代后,中国电影中出现了众多的童星,他们璀璨耀眼,各放异彩,构成电影新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晓晴、茅为蕙、方超、张磊、杨通、沈洁、姬晨牧、沈畅……数不胜数。
1979年,著名导演谢晋选中马晓晴在《啊!摇篮》里饰吴湘竹,她把一个在革命队伍中成长,最终把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小保育员形象,表演得真切、动人,从此一发不可收,从小童星磨炼成著名的青年演员,《最后的疯狂》、《女神探宝盖丁》、《顽主》、《编辑部的故事》、《离婚大战》、《北京,你早》等众多影视中不时闪现其身影,曾荣获过“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去年完成了新作《非常夏日》。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先生的孙女茅为蕙,自幼儿园开始即开始“触电”,参加拍摄过《大刀记》、《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巴山夜雨》、《杜十娘》等多部影片。
小方超最初在《啊!摇篮》中饰院生时,才两岁半,后来频频在《苦果》、仿尺凳《牧马人》、《泉水叮咚》、《大桥下面》、《电梯上》、《驼峰上的爱》、《我只流三次泪》等片中扮演儿童角色。
来自青岛市的小杨通,当年先是备旅在《第十个弹孔》中扮演童年的鲁小帆困清后,引起一些导演的注意,接着被拉进《四个小伙伴》、《妈妈你在哪里》等影片中担任主演,特别是在长影主演《飞来的仙鹤》大获成功。
《城南旧事》称得上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与沈洁真挚、细腻、动情的成功表演是分不开的,小沈洁那双清澈、纯真的大眼睛的特写镜头一直定格在观众的脑海里,她还在《这不是误会》、《上海屋檐下》等片中担任过角色。担纲过《应声阿哥》的姬晨牧,也是那一时期活跃的小演员,他的活泼、灵秀讨人喜爱,拍完家庭伦理影片《小城细雨》后,姬晨牧主演了《为什么生我?》,他演的小松松催人泪下,引发人们严肃地思考父母离异的孩子将怎样生活的问题,该片荣获了中国电影“童牛奖”。
很多现在已经没人认识了
❸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 好像描写的是8 90年代的幼儿园
看上去很美
❹ 小人国池亦洋行为分析和评价
《小人国》池亦洋行为分析和评价如下:
池亦洋前期是一个暴力、霸道、不讲道理,但又懂道理的顽皮孩子,经常欺负同伴,但后期他又表现出了具有领袖气质,优秀的组织能力,为团队提供了一个男孩子的榜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其实从本质上看池亦洋是一个好孩子,只是性格比较叛逆。例如池亦洋在比赛中用手碰了球,老师当场就喊池亦洋犯规了,他一直辩论自己没有犯规并且哭了,但是老师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要让他明白规则是要遵守的,要听从裁判的指令。池亦洋在和同伴玩游戏时喜欢带领同伴,有时候是经常以自己为中心,有时候又懂得耐心和同伴交流并且能玩到一起。
纪录片介绍:
《小人国》是由张同道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9年11月2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记录了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里一群2岁至6岁的孩子的生活。他受《是与有》、《幼儿园》等作品的影响,想拍一部纪录片,借此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于是便有了纪录片《小人国》,该片于2006年夏天开拍,拍摄周期长达3年时间。
《小人国》并非一部仅仅论说教育的影片,透过教育的表层,创作者构建的是一个更为广大的人性空间乃至更为宽阔的现代社会,延伸到了体制、亲情、道德、人际、伦理、心理以及独立之外,甚至还延伸到对人之初品性善恶的恒久性拷问之域。
❺ 有部描写六十年代幼儿园的国产电影叫什么名字
我只知道战争年代的《啊!摇篮》和80年代的《泉水叮咚》,60年代的就不知道了,或者看了忘了。
❻ 找一个大陆农村学校的电影
《看上去很美》,不是农村是城市的
剧情介绍
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3岁男孩儿,一下子被当军人的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溶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陈南燕陈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
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孩子们为了得到成年人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认同,都努力遵守幼儿园的各种纪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小红花。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他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对于方枪枪来说,障碍越大,欲望则越强烈,他明里暗里都在使劲儿。但一个突发事件让方枪枪变了,变得内向了,也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和比他稍大一点儿的陈北燕一块儿玩,两人一块儿编故事,背着小朋友给他起外号、画像,一起篡改幼儿园的游戏和游戏规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夜晚他睡在了室外的一块石头旁边,任凭老师如何的呼唤他的名字。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一句话评论
一部勇敢的、表达自由的电影。
——美国《新闻周刊》
尽管张走到了地上,但《看上去很美》仿佛并没失去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异常独到的视角探讨了孤独与自由的问题。
——BBC电影评论
《看上去很美》是老少咸宜的,老人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历史,年轻人可以在电影里看到自己。
——《新京报》电影评论
一部以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世界的电影,里面无非是一些小孩儿生活在幼儿园里吃喝拉撒睡的琐事。
——DVD评论
里面的小朋友太可爱啦,笑得我不行了。喜欢小孩子的人一定要看看。
——徐静蕾
《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光芒四射”,直逼十年前他本人作品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朔
特色影评
这是方枪枪生命里第一次和外面的世界交手——幼儿园。 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种统一的标准正统治着所有的小伙伴们,就是贴在每个人名字后面的小红花,方枪枪愤怒了:不会自己穿衣服就得不到小红花吗?尿床是我自己能控制的吗?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方枪枪号啕大哭,他孤独,他不懂这世界的规则,然而渐渐的他发现,在周围的小生命之间,有一种自由的情感正悄悄的奔放着,在那个灵魂主宰的内心世界,他无拘无束。于是方枪枪开始散发生命的热力与无穷的幻想,他脱下女孩的裤子给女孩打针,把小红花当成礼物送给他钟情的女孩……“老师是吃人的妖怪!”,方枪枪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而她又告诉了他,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睡觉的孩子们开始行动了……
那一天和今天一样阳光灿烂,对于长大的我们来说,现实的生活像往常一样干燥,每个人带着一颗干燥的心脏,匆忙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活正常的令人麻木,因为你,和我,早已经掌握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方法去面对现实,甚至在这种方法运用久了之后,你可能已经想不起来到这世界的最初,你曾经怎样的挣扎过,而就是这平常的一天,对于《看上去很美》的小主人公方枪枪来说,却是那么的不一样,他和你一样做了一晚上的梦,所不同的是,当他在幼儿园的集体宿舍醒来,他发现自己又尿床了,怎么办?方枪枪知道自己将再一次得不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他哭,他闹,他要造反,他是老师眼里的坏男孩,对于他来说,幼儿园是他面对的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也是第一次,他打算用行动去挑战这个世界。
由王朔的原著改编,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将在这个春天和我们见面,这部已经入选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和柏林电影节的电影,将和电影里的孩子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一次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生命旅程,被西方影评人称作“电影界的坏男孩”的张元,也在沉寂三年之后,为中国的电影观众们带来一部富于情感与自由奔放的作品,以极其开放的创作心态和丰富的表现力拍出了令人捧腹又伤感的主人公方枪枪,那些奔跑中的孩子们释放了观众的情感与天性,更震动你久已平静的心灵。原作者王朔认为《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光芒四射”,直逼十年前他本人作品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西方观众则评论说:“令我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个恋爱过的孩子。”
你依然在做梦吗?也许依然还有幻想?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再是孩子?没关系,不用着急给自己一个答案,这个春天,去看《看上去很美》,体验那些久违了的快乐悲伤,释放那些内心的冲动与美好,也许你会发现,每个成人身上,永远都有一个奔跑的男孩子,不管他变得多么苍老,我们都是方枪枪。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小说与电影
王朔当初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怀抱着极高的写作理想的。他说,说不定一写就是一部《红楼梦》呢,再不济也是部《水浒传》。但是当《看上去很美》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却被北大一博士以一篇题名为《看上去很丑》的文章大家调侃,使得王朔闷闷不乐,小说的反响也大大不如以前那些作品。尽管如此,却有很读者非常喜欢王朔这部出版于1999年的作品,认为是王朔作品中最幽默、最有趣味的一部。归结起来,其原因无非是小说写的是一代人的童年,其中既有大人和孩子身份的切换,也有孩子和大人的视角变化,展现出一个冷酷却又不无幽默的世界。
因为王朔小说的畅销,他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改变成了电影,使得1988年甚至成了"王朔电影年",也使得中国当代电影史和电影研究中甚至有了一个重要的词条:王朔电影。而且,通过王朔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大部分也比较成功,比如《玩主》、《大撒把》等,有的甚至成了中国电影中当代经典,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这部《看上去很美》是王朔小说中最后一部被改编的电影,独独被原来以地下独立身份成名的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张元看中。改编成电影时,张元主要选取了小说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也就是集中在幼儿园发生的那个部分。张元说:"《看上去很美》里有教育问题,有成长问题,有个人独立问题,有关于自由的问题,有关于规定的问题,有人的成长,里面既有喜剧,也有悲剧,它是复杂的,有很多层次的。"
电影和孩子
电影从发明之初,就与孩子结下了莫解之缘,比如卢米埃尔短片《水浇园丁》中顽皮的小孩以及《婴儿吃奶》中的婴儿。而最近几年,由于伊朗电影在国际上越来越引人注目并频频获奖,这些伊朗电影很多都是通过讲述孩子的故事或孩子在一个严酷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这使得中国电影人也注意到,可以借助于孩子的生存境遇来表达自己的观念或展示自己的电影理想。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很显然受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斯塔罗米的影响。张元导演的这部《看上去很美》尽管是改编自畅销书小说家王朔的同名小说,但通过孩子的世界来揭示成人社会的规则与禁锢的视点,很明显与伊朗儿童电影或者讲述儿童故事的电影有关。
但是,张元并不承认这是一部儿童电影。张元说,在他那里,没有商业片于艺术片之分,也没有儿童片或成人片之说,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之分。虽然这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电影,但是也是一部拍给大人看的电影。同时,当然也是给儿童看的电影。张元说,我们决不能低估孩子,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们说不定还能比大人看到更多的东西呢。
张元的第一部电影《妈妈》也是与孩子的状况有关,只不过那部电影里的孩子都是些在智力方面有点问题的孩子,着重的是对智障儿童的关怀。后来他拍了一部电影《儿子》,却讲的是成人的故事,但是《儿子》里的成人却总是处于精神迷茫和分裂的状态,不像是正常的成人。从某种角度讲,张元的这部《看上去很美》,刷新了中国儿童电影的内涵和外延。
孩子与制度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他与文化制度的斗争、纠缠和认可。用拉康的话来说,长大成人就是意味着从想象界进入符号界,认同父法世界的一切规则并融入其中。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故事开始于方枪枪一脸哭丧的被父亲带进幼儿园。随后,他开始经历了与成人世界一样更加残酷赤裸和无奈的现实生活。这个眼角微微下垂,面庞略带些忧郁的孩子对这个纪律严明井井有条的新环境感到极度的不适,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要学会穿衣服,小红花就跟骑士的勋章一样珍贵,成为小朋友们之间分地位等级的象征物。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像成人社会里的"蛮夷"那般粗暴,靠欺负周围的孩子为乐。而老师则是这个世界的君主似的任务,像神一样,她们用或亲切或严厉的方式操纵着孩子在幼稚园的生活状态、命运和尊严以及等级的划分。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将这部电影单纯定义为描写孩童世界的作品,是相当不合适的,它几乎是将成人规则作了极精确的浓缩。更有意思的是,甚至有人把这部电影与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表现法西斯精神状态的《索多玛的120天》联系起来,以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幼儿园版的《索多玛的120天》。当然,这样的评介尽管抓住了这部电影的某些精神内核,却过于夸大。因为这部电影虽然探讨了孩子们与幼儿园制度的残酷关系,却也展现了孩子们在这种制度下的欢乐与童心。
未看原著的看这里——
5岁“小王朔”可爱又幽默
《看上去很美》拍摄过程中,张元要面对300多个3到5岁的孩子,充分体会到当幼儿园阿姨的辛苦。作为影片主角的小演员董博文拍戏时才5岁,外表可爱,又充满幽默感,看过影片的人都说他简直就是“小王朔”。小说《看上去很美》多少有些王朔自传的味道,剧组找了很久,最终才找到一个和王朔小时候外形、神态都很相似的演员。董博文的演出能够让大家觉得像王朔的小时候,用张元的话来说,这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张元的女儿宁元元在影片中出演陈南燕,也成为影片的另一个看点。说起自己的女儿,张元告诉记者:“其实在拍片的时候看到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出现在画面里,心里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我觉得她很有表演天赋,在众多的孩子里面,她是属于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在镜头前表演的小女孩。”
看过原著的看这里——
电影只选取了小说的前半部分
影片《看上去很美》改编自著名作家王朔的同名小说,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表达出了5岁儿童的心理。影片讲述一个孩子的故事:主人公方枪枪生活在一个有二三百名小朋友的幼儿园里,在这里他认识了陈南燕、陈北燕,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电影只选取了原著的前半部分,集中体现了方枪枪和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其他很多关系都舍去了。
虽然电影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媒介,但张元认为这不会影响内涵。他希望电影能表现王朔小说的精髓。为了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张元筹备了6年。他坦言,这次的剧本改编是他经历过的难度最大的一次,如何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通过画面来表现,的确让张元动了一番脑筋:“因为毕竟文学和电影的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我想的就是要把小说中原来的那种味道在电影中保留下来,所以在改编过程中我一直努力要锁住小说中的那种视角。”
去影院前看这里——
这是一部儿童演的“成人片”
张元说,《看上去很美》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他想表达孩子的世界其实是大人世界的折射。虽然孩子们看上去很天真、很可爱,但他们的世界依然有大人世界的影子,“这其实是拍给成人看的寓言”。
原著小说中有很明确的、很显著的一个时代背景,张元拍的过程中把它刻意回避掉了。他不希望把时间直接规定在上世纪50年代或者是60年代,因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的什么时间,幼儿园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有一种持续性的东西。有时候,既像在真实里面,又像在梦里,“所以我就制造这种模糊的概念,我希望制造一个像寓言一样的故事”。外国影评人评价,张元用绚丽的色彩和富于幻想性的基调为成年人拍了一部儿童电影。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这个电影准备了6年。张元说,“如果影片成功的话,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片种——由孩子出演的动画片。我做片子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完全像真人演的动画片!”尽管在处理和制作上有很大难度,但张元自认“已经成功了”。据说原著兼监制王朔也很满意。
·北燕那对儿明亮动人的眼睛真跟水龙头似的,拧动水龙头就是一个“哭”的口令。戏里边南燕河北燕是姐妹俩,北燕是妹妹。枪枪和南燕因演哭戏而大闹现场那一天,北燕就说:“老师让我哭,我就能哭。”“北燕的眼泪”在剧组里可以说是一段佳话,谁说起来都会啧啧称奇。张元说,“太奇怪了!这么点儿的小孩比专业演员还会演,可惜有的演得特好的片断还是得剪掉,要不然,会和其他孩子太不协调”。
·电影拍摄时,大人们是小演员的保姆,哄他们哭,哄他们笑,一点点和他们说戏,而这些孩子演员可不领情,有在现场装睡的,有对着镜头流鼻涕的,难怪张元说,这不是《看上去很美》剧组,其实是“看上去很忙”剧组。
·《看上去很美》可以说是导演张元全家都出动了,妻子宁岱是电影的编剧,女儿宁元元是电影女一号。除了元元之外,剧组里还有很多的小演员,头一次和这么多孩子朝夕相处,张元坦言痛苦快乐着。
·本片在第三届欧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和一万美元奖金。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张元获得了罗伯特·布莱森大奖。在柏林电影节获得杰出艺术创新奖、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意大利阿巴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四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1、
老师:拉完了没有?
方枪枪:李老师我拉不出来...
老师:拉不出来算了,起来洗手
方枪枪:那会不会扣我小红花...
老师:小红花就算了,不过你要是保证下次拉出屎来,我就奖你一朵小红花
方枪枪:……
2、
方枪枪:我刚才看到吃人的水妖怪了
老师们:妖怪呢?
方枪枪:被我撒的尿冲走了。
3、
老师: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自己穿衣服 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回答我 好 于倩倩
于倩倩:小朋友应该学会自己穿衣服
老师:你 听见了吗...
❼ 寻一个电影 国产的 主角是一个小男孩 背景是七十或八十或九十年代吧,男孩上幼稚园,他总得不到小红花
看上去很美(2006)
导演: 张元
编剧: 宁岱 / 张元
主演: 董博文 / 宁元元 / 李昕芸 / 陈曼媛
类型: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意大利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06-02-15(柏林国际电影节)
片长:92分钟
又名: 小红花 / Little Red Flowers
剧情简介 · · · · · ·
在
大人和老师眼里,方枪枪不是个好孩子,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追着剪了辫子。方枪枪(董博文饰)生活的幼儿园里有几百名小朋友,在那里他
认识了杨南燕(宁元元饰)、杨北燕(陈曼媛饰)。幼儿园里有统一的标准管理着所有小朋友,按时拉屎、自己穿衣,表现优秀的人会被授予小红花,贴在他们名字
后面。慈眉善目的唐老师(李晓枫饰)让方枪枪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的方枪枪在一次意外后,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编故事,给小朋友起外号等等。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把这个秘密告诉别的小朋友,说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