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投资靠谱吗,最近有人给我说了一个电影投资,要投十万,说一万块一份,一定上映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2017年中国票房收入高达559亿仅次于北美,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电视剧一直以来也有着庞大的受众市场;现在国家政策方面对影视行业来说也是利好,说白了,就是有利可图。第一点,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前景好,政策扶持。
第二,即投资影视的门槛降低。低至几万块就可以做投资。如果是在以前的电影垄断时代,这是很难实现的。第三,市场利好。一方面,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而电影,就是一份良好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制作方融资,一方面可以缓解制片经济压力,一方面也是为电影做出了良好的宣传,有利于票房的保障。第四,我们来谈谈选择投资电影的几点经济原因:
目前市场上投资电影最正规的方式是电影版权申购,只有和电影的第一出品公司进行对接,周期一般都在8-18个月,还必须是和电影的出品公司签订纸质合同,颁发版权证书,联合出品是没有任何的权利转让电影的版权;
⑵ 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它在世界影坛上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影视基地里面有各个时代的建筑,就是为了方便剧组在里面拍戏,然而现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影视基地就是好莱坞,这里出现了很多的世界明星,而亚洲地区也有2个地方好莱坞,分别是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横店影视城,它们是全亚洲最大的两个影视基地,但是印度的宝莱坞却在世界上比中国横店影视城的影响力更大 。宝莱坞的影片大多数是为了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者励志行为。整体来说,宝莱坞的电影制作精良,他的电影也是代表着因印度最典型的电影和最真实的生活。从这里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和影视作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且影响力爆棚。但其实宝莱坞它已经走向了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并且拥有数亿的观众群体。如果现在去宝莱坞,走在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度明星在拍摄电影的热闹场面。
⑶ 电影投资前景好么,最近想入手
2018年国内院线总票房突破600亿,国内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之而来的电影投资也开始被广为关注。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当下的电影投资前景这么好?
国内电影市场高速增长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表明,2018年全年电影总票房达60976亿元,比前一年增长9.06%。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78.97亿元,占票房总额的62.15%。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2部,国产电影占44部,2018年全年新增银幕达9303块,国内影院银幕总数已达60079块。
⑥ 周边产品收益
电影上映后,一般来说,如果很受观众欢迎,那么片中的一些道具物品,甚至角色真人手办等等,很快会出现在电商平台上,这些都属于周边产品。这部分产品的收益,同样也是电影的收入来源,但这笔收入占比极小,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一些参与电影投资的投资者,还有可能会得到电影制片方提供的一些额外福利,诸如你喜欢的明星签名照,现场探班,片尾署名权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个院线电影的多重收益不会在一个项目中全部体现,这要看具体项目的认购合同规定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⑷ 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它在世界影坛上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宝莱坞是印度的电影行业的招牌,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拥有数亿观众。如今,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业,成为印度十大文化品牌中的佼佼者,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到2009年达到了130亿美元。印度每年有高达300多亿以上的观众人次,也就是说,每天平均有9000万以上的全球观众观看印度电影,从而使印度成为全球电影娱乐业的佼佼者。几十年来,印度以年产电影一千部左右的骄人业绩成为超越美国的世界最大电影生产国。
在部分非洲国家也可以欣赏到宝莱坞电影。在一些西非国家,如尼日利亚和摩洛哥,因为当地印度人的支持,宝莱坞电影在那里也获得票房成功。
在俄罗斯宝莱坞电影也有着非常稳固的地位,当时前苏联解体后,宝莱坞电影迅速占领空前的俄罗斯电影行业,这使事情对宝莱坞变得困难起来,因为宝莱坞在和好莱坞竞争中失去了市场份额。然而,据俄国报刊报道,俄罗斯青年中重新兴起了对宝莱坞电影的兴趣。
所以这些数据可以证明宝莱坞在全球电影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⑸ 日本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
说一下个人看法吧,我最早看的日影应该是改编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74年版《伊豆的舞女》,里面山口百惠拿着情人送的木梳在码头挥手告别的一幕真是记忆深刻,觉得那个时代拍出的电影很有意思,不同于香港电影那个年代,有黑帮老大恩怨情仇,导演很细腻的塑造一个少女的情窦初开,而且山口百惠的表演还没有现在日影的那种夸张表演方式,只是很淳朴的表达。同种类型可能让我想起另一部高仓健《幸福的黄手绢》同样是改编作品,给人都是一种暖意。黑白电影看得不多,有一段时间看黑泽明系列和一些老片子,多为一些神话鬼神改编作品,有点聊斋的感觉,可能拿到现代来看会觉得挺一般,但是觉得演员说词或者表情表现方式也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天朝早期类似《庐山恋》的电影,大家有兴趣可以拿出来对比下…
近代以来的日影除了其擅长的鬼片和反映现代人黑暗面的电影外,美食片占了一部分,除了突出美食与自然界的相生相克外,每季日剧都差不多会有美食剧了,可能霓虹人和我大天朝人民都认同“民以食为天”这句真理吧,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日本除了吃,电影就开始呈颓势,09年开始看讲都市传说题材的《世界奇妙物语》现在已经到了25周年纪念特别篇了,其中有的故事虽然仍觉得有点无厘头但是好似每一季都会给人留下点印象,然后积累下来其实就会觉得不接着看后续好像少了点什么。个人由于还在念书,所以看的青春片比较多,不可置否的说,觉得有很多青春片有点影响到我的三观,不是傻白甜玛丽苏那种啊啊啊比如《百万元与苦虫女》、《哪啊哪啊神去村》、《横道世之介》、《黄色的眼泪》、《不求上进的玉子》等作品,不会觉得无聊反而能看完反思自己,好像那些主角面对的问题自己也遇到过,解决办法虽然不同,但主线多是要鼓起勇气接受现实,泪眼含笑说:“顽张って!”
⑹ 为什么现在世界主要电影市场只有中日韩印四国本土电影占有率能过半超越好莱坞
首先是文化,其次是经济吧
文化方面欧美本是一家,虽说有地缘差距,但是他们的整个根文化是相通的,同时他们属于同一人种,代入感较强。而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差距很大,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开源攻盾才是打破当前格局的正解。今年非中美影片总票房已达17亿,这个数字虽然不足整体票房的10%,但是一众进口自印度、西班牙的电影却让国人感受到不同的异域文化,并且都获得了较佳口碑。增加他国影片进口,拉大内需,并提升国产影片竞争力为开源;而构筑文化自信,从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推动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则谓之攻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英雄》之后的世界,都在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