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看电影曙光之约的读后感
一下子能准确说出曙光电影院的门牌号码是合肥和平路89号的人,估计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对这里一定烂熟于心。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建筑物前,或许还能从人们的片段描述中,感受到当时的盛世场景。
曙光就在前头
我是在安纺总厂站下的车,一路打听,人们告诉我,曙光电影院就在前头,我下早了,还得再走一站。
罗以杰,今年已经50多岁,在曙光电影院旁边的一处公厕当管理员。听说我是报社记者,是采写曙光电影院的,连声说,早知道我就不收你的如厕费了。我笑着摇摇头,为他的憨厚所感动。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幢新楼房告诉我,那就是曙光电影院,老楼早就拆了,这是重新盖的。不过,大楼里面如今主要是宾馆、银行、药房和合肥市总工会服务中心的天下,只是在二楼预留了电影院,至今还没有放过一场电影。
我问罗以杰师傅在那里看过电影吗?他笑着回答,怎么没有看过,这一块看电影都上这里,特别是曙光影院靠近老的合钢公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成了许多合钢年轻人谈恋爱的好去处。
我又问罗以杰师傅带老婆一起去看过吗,他有点羞涩,半天才挤出句:那都是好久好久以前了,连看的什么片子都忘了。只记得那天的月亮好亮,散场的时候还是我送她回的家。
下班都去搬砖头
“曙光电影院最早是我们安纺的工人俱乐部!”原安徽纺织总厂工会主席胡晓良说这话的时候,眼光里满含激动。他告诉我,曙光电影院可以说陪伴了安纺人的大半生,记录和见证了许多爱情的诞生。那时候,不仅安纺人,附近工厂的年轻人谈恋爱都喜欢去曙光电影院看电影。当年没有空调,夏天白天放映关上门,里面闷热得全身大汗淋漓,整个影院里散发着酸馊味,至今还难忘。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安徽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二棉纺织厂以及安徽印染厂先后落户那里,一时间,荒凉的东郊变成了热闹的地方。厂里的小青年下了班后没有地方去,业余生活及其乏味、枯燥。正是在这样情况下,厂里的领导才决定修建一所电影院。
胡晓良先生的父母都是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合肥支援内地建设的,听他的母亲说,当年修建曙光电影院的时候,厂子里号召全体工人都要出力流汗。大家下了班,就去位于合钢附近的窑场搬砖头,有的用板车拉,有的两个人抬。那时大家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非常高涨,电影院很快就盖好,1962年正式开业放电影。
电影院放第一场电影的时候,全厂工人都免费获得了一张票。不过,电影院很快就交到了合肥市总工会,1964年的时候,曙光电影院作为市属几十家电影院之一,在东边那一片的名声很大。那时游玩设施很少,正是电影这种大众媒体的潜移默化,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筑就了一代人的道德情操。
郎中羞涩的记忆
时光飞逝,时代也在变迁。和安纺总厂一样,如今,曙光电影院现在已成了一个公交站点的名字,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多么的热闹。
王援朝先生永远都记得第一次请女朋友看电影忘带钱的尴尬。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作为留苏的钢铁方面的专家,一纸调令举家从东北鞍山南迁,来到了江淮之间的庐州城。当时他的家就住在合钢南边的变电所旁边的家属区,离曙光电影院很近。
那时还没有修当涂路,到曙光电影院看电影还要从小路走。后来,王援朝也进厂当了工人,工资很低,只有18元。那时,他已经谈女朋友了,是附近安纺总厂的。每星期一次的约会,他们大多选择看电影。有一次,电影院放映《青松岭》,好不容易排队到了窗口,一摸口袋,竟然忘了带钱,只好出来。女朋友问怎么了?他吞吞吐吐说出了缘由。女朋友哭笑不得地说,你喊我呀,我装钱了。他有点羞涩地说,那么多人,多丢脸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内容多了,但秩序却坏了,以前排队买票看电影的好习惯被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破坏了。大家买电影票时挤作一团,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放映的几部国产故事片《火红的年代》、《战洪图》、《闪闪的红心》等都很好看,而外国的电影主要是和我们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比如朝鲜的,阿尔巴尼亚的,罗马尼亚的。每当散场和平路上总是人流涌动,那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王援朝先生至今还记得当时曙光电影院里有39排座位,每排大约是36个座位。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电视的普及,到曙光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
手记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概都有自己的电影院的记忆。
网友“老三届”说,孩提时代他最热切盼望的就是放暑假。因为只有放暑假家里大人才允许看电影。那时放假前,学校照例要预订电影票,一部新片子是5分钱,老片子只要3分钱。
网友“咪咪笑”说,”在“曙光”看电影,顶喜欢的是下午4点30分那场。妈妈怕他饿着,总给他一毛钱。看电影之前趾高气扬地跑到电影院门前烤山芋桶前大声嚷嚷道:“拿个南瓜山芋!”那神气、那滋味,今天想起来都馋得慌。暑期里的电影,基本上是国产的故事片。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几乎都爱做当兵的梦。看了《冰山上的来客》,就想骑上奔驰的军马守卫在帕米尔高原;看了《羊城暗哨》,又想当个公安和特务较量一番;看了《小兵张嘎》就想上房堵烟囱、抓那个胖翻译官。
后来“咪咪笑”高中毕业真的去当了兵,实现了儿时的夙愿。一别3年才重回合肥。上班不到两年,家里大人张罗着给他找了个“对象”。女方的媒人就是她的嫂子,经她一番审视和盘问后,才给了他一张电影票。一看,嗨,又是“曙光”!那天在“曙光”和“对象”看电影,几排几座记不清了,电影好像是越剧《红楼梦》,哼哼叽叽的也听不懂,没看一半,拉着准太大的手就溜出“曙光”。
80后中也有曙光电影院的老朋友,他们虽然赶上了媒体空前发达的年代,电视机前、电脑旁,甚至在公交车上手拿MP4,随时随地可以欣赏到电影。不过,坐在电影院里手牵着心上人的手,那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何况大银幕、立体声带来的震撼是别处无法比拟的。
电影还是要在电影院看——他们异口同声地如是说!
❷ 曙光路电影院2月2号越剧是什么
《黎明新娘》。曙光路电影院2月2号越剧是《黎明新娘》,由杭州越剧院为纪念著名孤岛抗战女杰茅丽瑛逝世80周年而创排的剧目,曙光影城属宁波市电影公司管辖,位于江东区曙光路。
❸ 苏州河沿岸景点有哪些
河滨大楼、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等。
1、河滨大楼
河滨大楼位于北苏州路340号。新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1935年竣工。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钢混结构八层(现11层),坐北朝南,现代派风格。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河滨公寓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51年4~5月配合镇反运动,由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团演出三幕八场话剧《不拿枪的敌人》,33天连满60场。
1954年2月10日改名曙光剧场,于同年4月7日开幕,话剧、京剧、越剧、豫剧、曲艺、杂技先后在此演出。1955年改为专映科教电影,1964年划归市外贸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