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电影技术厂的历史发展
是中国历史较长、产品较全、年产量较高的影片技术加工基地。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制作处。1953年改为技术处,后独立建为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1959年改用现名。主要承担各类影片摄制过程中的底样片洗印和后期制作,包括音乐录音、混合录音、声画合成拷贝的制作和大量发行拷贝的洗印等。厂部下设有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影片洗印、染印法、录音及机修、水电冷暖等工作车间。主要产品有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的彩色、黑白拷贝和35毫米染印法彩色拷贝。平均年产量达4500万米。
1951年,该厂自制了中国第一台光学录音机,并开始设计、制造洗印机。1953年,经查瑞根、万国强等反复试验,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洗印任务。1958年,该厂与上海电影机械厂合作,制造了中国第一台亮室彩色复式洗片机。同时进行了录音工艺的技术改造,从自制设备着手,在国内首先推行磁性录音新工艺。1962年又自行设计了一台磁转磁、磁转光转录机。1963年,试制了国内第一台技巧印片机。同年,又制造了国内第一台字幕摄影机并改装了摄影台,使字幕摄影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1975年实验成功并开始试产采用平版工艺制作染印法彩色拷贝。1978年,为全国洗印单位提供了高温快速洗印工艺的资料和数据。1980年,该厂进行了强吸声、多声道音乐录音新工艺的试验;自行设计制造的24路多功能混合录音设备正式投产使用。
30多年来,上海电影技术厂共加工了1247部影片,其中故事片 443部、翻译片573部、科教片904部、美术片 228部,此外还有广告片70部、电视片26部、教学片25部,洗印的发行拷贝总长度近4.7亿米。
❷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发展历史
1950年6月,刚刚成立不久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迁至万航渡路618号(当时叫梵皇渡路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将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权当放映间,一台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机,墙壁刷白加一木框就成“银幕”,又在大楼的楼顶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墙改装成一间录音棚,安装了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制光学录音机。“上译人”就是靠这些装备,在陈叙一同志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创业之路。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迁到永嘉路383号。在这里的一栋小楼里,缔造了80年代译制片的辉煌。《佐罗》、《追捕》、《虎口脱险》等一批译制片经典在这里诞生,邱岳峰、李梓、苏秀、赵慎之、毕克、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曹雷、尚华、富润生、杨成纯、于鼎等新老配音演员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明星。
老厂长陈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