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探好莱坞投拍规则:电影如何获得投资“绿灯”
每年好莱坞制片厂
大约会收到15000个剧本
在好莱坞,从一个剧本概念到真正获得制片厂认可、决定投拍这个过程被称作“开绿灯”(GREEN LIGHT),整个过程基本上包括如下若干步骤。
第一、你要有一个剧本。
第二、这个剧本奖经过制片部门的系统审核。制片部门将分析剧本是否新颖、有无商业价值、是否符合制片公司的产品构架。假如得以经过审核,制片部门将根据剧本拟定合适的研制人员名单,并且预估电影制作成本、税收成本。
第三、这个项目将经过发行部门的审核,他们将和联合手下的分销商来一起思考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问题: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何在?它的目标观众是谁?是否改编自小说,有没有固定的粉丝群?这部电影是否能够融入制片厂的全球分销体系?能否在合作电视台、DVD合作方方面得到支持?影片的类型和发行时间?影片有无植入广告的可能?影片有无冲击奖项的可能?在18个月内,有多少同样类型的影片正在筹备?投资回报率能否至少达到2.5倍?
第四、建立制作团队
第五、敲定拍摄细节和合作意向
第六、预算、拍摄、地点、制作团队都最终获得首肯,终获“绿灯”。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并不能说明好莱坞电影制作中商业法则的完整和精细。但有一些数据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每一年美国的制片厂大约会收到15000个剧本(仅仅统计美国编剧协会会员提交的剧本数量),最终,只有700部左右的电影进入制作阶段。比如,好莱坞对观众层进行分析,其中,目标观众是25岁以下的女性的作品会让制片人比较担忧。再比如,为了收获稳定的票房收益,好莱坞允许大牌导演、当红一线演员可以对票房和版权收益进行分账,最大分成比例达到25%,而明星的收入和分账多少则直接与其近三年的票房号召力有关,综合考虑其电影票房、广告数量、曝光度、粉丝群等等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两项机制充分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那就是电影预售和完片担保制度。预售制度是指在影片开拍前,向全球的分销商、DVD合作方、电视台等进行事先销售,并从各方获得一部分的定金来支援拍摄。完片担保则是指,在好莱坞有专门的公司为这些付出定金的公司、投资者负责,充当电影的担保公司,在影片超支、搁浅、放弃的时候,向投资人进行赔偿。而这也使得好莱坞的影片投拍过程更加严谨,因为担保公司也会对电影项目进行预审,确保剧本、拍摄日程、预算的合理性;在拍摄过程之中,也会监督制片方的各项支出。
近年来,好莱坞此前靠专业人士进行项目评估的趋势也逐渐面临挑战,不少制片人启用计算机软件程序来对电影项目进行预估,这首先也需要使用者提供一系列的相关数据材料。此外,在大制片厂之外,独立制片人们也有着自己的一片的天空,最为极端的例子是在创业金募集网站kickstarter上登出拍摄计划书,向网友筹募款项。
B. 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票房的分账比例是怎样
1、从1994——2012年,好莱坞分账13%。即100元票房,给好莱坞13元。
2、2012年——至今,好莱坞分账25%。是交税后的25%。即100元票房,给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分走5%——5块;相关税费3.3% ——3.3块)剩下的91.7元中的25%给好莱坞,大约为22元左右。
3、现在中国跟美国正在重新谈分账比例,因为中美贸易战,估计波折很大啊!
C. 好莱坞电影赚到的票房怎么分账
这个分配不是套用公式那么简单的,每部电影的分成跟出品方,影院,推广,演员,导演,都有关系。另外,MI系列阿汤是出品人
D. 像好莱坞,制作影片的费用,是谁来承担的,银行吗
赞助商。比如2012里有很多索尼的镜头。那都是因为索尼出钱了
E. 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资本有多大
当年的两亿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你想想,当年才1997年啊,那个投资是当时最多的,当然,詹姆斯卡梅隆是烧钱皇帝,基本上他的片子是预算的两倍!什么6000万啊,一亿两千万啊...
(你说当时的埃及艳后是4400多万,那也相当于现在的三亿多呢)
我不是特别懂,只知道最近几年大片的投资都差不多一亿多,科幻片是道具贵,剧情片是片酬贵,但也贵不带哪去,最多的是预算为8000多万,属于剧情类最高纪录了
至于电影公司,是有流动资金的吧,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他挣的钱都要花在各个电影的投资上,所以那些钱是绑定的,当票房太低赔钱时,挣不回钱,流动资金都花没了,就面临破产了(我的个人想法)
还是给你点权威资料吧
新线电影王国覆灭记
新线公司在2004年巅峰时期的风光,让人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指环王3》横扫票房又独揽奥斯卡11项大奖,业内的权威杂志《综艺》将新线的两名主席罗伯特·夏耶和迈克尔·林尼评为当年的年度人物,还专门出了一本特刊来介绍他俩,封面上的两个人带着成功人士和商界大腕特有的谦和而又不失威严的微笑面对读者,身下是满满当当的“新线制造”:《指环王》三部曲、《王牌大贱谍》系列、《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不羁夜》……然而所有这些辉煌,在仅仅4年之后,在今年的2月,由时代华纳公司的一个“将新线并入其下属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的决定,被彻底封存在影史的地下室里。在合并中,新线公司被裁员600人,丧失了其保持40年之久的独立身份……
亿万富翁
1967年的格林威治,一个底特律批发商的儿子正气喘吁吁地爬上一座五层的小公寓楼,在这座公寓里,他创立了新线公司,梦想从好莱坞的大银幕上分得一杯羹。这个人就是罗伯特·夏耶。与其说他是个生意人,不如说他是个不入流的艺术家,其办公室墙上和镇纸上写满了“慎怒”、“三思而后行”之类的 “箴言”。起初几年,公司始终在倒闭的边缘线上挣扎。
但到上世纪80年代,人到中年的夏耶时来运转了。1981年,他在好莱坞邂逅了法律学校的同窗迈克尔·林尼,并热情洋溢地拉他入伙。林尼后来回忆说,是夏耶的热情最终打动了他,他忐忑不安地加入新线,并随时准备接受公司倒闭的现实。但随着80年代家庭录像带的兴起,迅速发展的录像带产业让新线公司大挣了一笔。而在林尼的协调下,新线虽然在选片上依然偏小众路线,但已经开始考虑商业元素。由于长期面临破产的威胁,公司很善于拉拢十几二十岁的青年观众,《欢乐派对》、《星期五》、《刀锋战士》、《王牌大贱谍》和《尖峰时刻》都是新线的作品。“新线制造”正是在此时确立了风格:恐怖与优雅、怪异与艺术的奇妙混合。此后,《不羁夜》让新线盈利2500万美元,《猛鬼街》系列也给公司带来2250万美元的收益。
到90年代,新线公司已经发展得相当平稳,以制作和发行小成本恐怖片、另类CULT影片和校园电影为主。夏耶和林尼春风得意,干脆转手把新线卖给了传媒巨头泰德·特纳,特纳非常欣赏夏耶,于是保留了他们对公司的管理权。两个人就这样成了亿万富翁。
《指环王》神话
1996年,特纳的传媒帝国被时代华纳收购。可想而知,头上顶着华纳这样一个大东家,夏耶很难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拍片了。夏耶很清楚,如果不发生奇迹,新线公司和自己的地位是保不住的,但奇迹很快来临。
2000年,一个不知名的新西兰胖子拿着剧本让夏耶为自己的新片投资拍摄。在此之前,他已经找过所有的大制片公司,人家都是当笑话一样一口回绝。夏耶看过剧本后却接下了。于是,彼得·杰克逊和他的《指环王》神话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杰克逊不是盏省油的灯,在拍摄过程中,他一再要求增加投资,华纳总公司对此相当不满,夏耶却一副破釜沉舟的态势,顶住压力追加投资。《指环王:护戒使者》的航母级制作曾将夏耶和新线公司都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最终的结果证实,这一切是绝对的物超所值。影片公映后,票房高达8710万美元!很快,第二部、第三部也接连上映,三部影片让公司获益11亿美元,一共拿到了16个奥斯卡小金人。在影史上,像《指环王》这样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影片屈指可数。
罗伯特·夏耶就这样成了制片界的传奇,理所当然地保住了公司的独立地位和自己的管理权。后神话时代
但沉浸在胜利狂欢氛围中的夏耶不知道幸运女神已经离他而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能说是“成也《指环王》,败也《指环王》”。2005年,《指环王3》公映的第二年,彼得·杰克逊将新线公司告上法庭,称公司亏欠了自己几百万美元,夏耶从此跟杰克逊结下了梁子。2006年12月,他告诉杰克逊,公司打算找新导演来拍《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结果招来了全世界“粉丝”的强烈抗议。
《指环王》的成功让新线背负了太多本来不属于它的负担,公众对它的高期望值又让它必须保持影片的高成本和高质量,这让新线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很难周转。与此同时,时代华纳也觉得新线公司有成为 “华纳兄弟公司第二”的趋势。
新线公司的滑铁卢要数下血本拍摄的 《黄金罗盘》。《黄金罗盘》砸了1.8亿美元的制作经费和几千万美元的发行费用,希望成就第二个《指环王》神话。但影片公映后,在北美地区仅收到7000万美元的票房。尽管海外2.5亿美元的票房本可以让夏耶聊以自慰,但糟糕的是,新线公司为了筹措拍摄资金提前将海外版权售出了。此举正中了时代华纳里夏耶的死对头们的下怀,因为时代华纳的一向策略就是保留海外发行权。果然,不久之后,时代华纳名正言顺地将新线公司并入华纳兄弟,全面接管了其海外发行权和DVD销售权。
F.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结构和体制是什么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体制完备、实力雄厚的经济体,它在制作发行上主要具有两个特色:
1. 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美国拍片,一般来说有三种资金来源。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
这最小规模的集资方式,通过这样的非主流的融资渠道产生的电影组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导演自己的创作意愿,而像《指环王》这样的电影虽然由于全部由新线电影公司投资也可以被叫做独立电影,但是从剧本到卡司都要通过新线的审核管理,所以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女巫布莱尔》只花了几万美元,《杀人三部曲》更极端,剧组总共才两个人,制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摄影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杀人三部曲》的制作费用不到一万美元,但是影片并未因此而粗制滥造,相反,在众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它的质量绝对可算上乘,相应的票房也非常可观;
(2)电影公司投资
这种资金由经纪人拿项目资料找电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七大”或者“八大”)谈判获得,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资金相当可观,但是程序繁多,一个电影项目从雏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因为剧本问题而被耽搁了好几年,最后他修改了剧本的前十页才获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资
这在如今好莱坞也相当普遍,尤其现在的大片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电影公司承担制作费用风险非常大,他们通过与更多的人合资来分担风险,比如德国人。由于德国政府收税过重且鼓励境外投资,德国的资本家们很喜欢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的一汽大众),好莱坞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不过德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不熟悉,所以他们的投资往往显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战场》,德国人投资了上亿美元,但是票房惨败,导致投资公司股价猛跌,资金都差点周转不过来。类似于这样的投资者在好莱坞不在少数。
当然,好莱坞赚钱主要不靠外国人,而是靠他们的发行和放映体制。
我们所说的“七大”或者“八大”,他们主要的职责其实是影片的发行。发行有多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线放映,录像带碟片出租和销售,电视播映权转让,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蜘蛛侠的玩具)的生产。院线放映分为北美和海外两个市场,北美票房收入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则提取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账大片)。北美院线放映发行商还会和放映商谈分成,有两种分成方式,一种是发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视影片卖座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万美元左右),上映后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为10% ,越往后越高,但是不会高于30%),第二种是发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高于50%。一般来说,院线放映所得的票房占一部电影所能创造的利润总数的30%(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收入的25%左右),录像带和碟带占50%,电视播映权的转让和周边产品销售一共占20%。我们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计算,一部制作、宣传成本5000万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线有625万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换句话,就北美市场来说,好莱坞电影发行商的风险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风险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华纳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莱坞的“七大”或者“八大”自从定型以来,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米高梅公司因为财务上处于窘困状况而被称为“好莱坞病夫”,但是它并未退出好莱坞舞台,这跟影片发行放映体制离不开关系。所谓的“病夫”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已,只要生产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万的影片,米高梅的资金就能顺利回笼,这个对007专业户来说并不难。
2. 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机构总体来看可以分为行政和制作两大机构,行政机构可以分为决策、创意和制片三个部门,制作机构可以分为剧务、技术两大部门,这些职位分工相当明确,而且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电影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还有导演、剧作组、演职人员(剧组独立于公司体制之外,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劳工局的规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过八小时),以及以上人员的经纪人和律师,还有其他像市场分析公司之类的好莱坞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那些抱着明星梦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好莱坞编制的年轻人。在这么复杂而井然有序的机制的运行之下,好莱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一部影片创收。当然,你可以说好莱坞催生了一大堆不稳定的职业(比如流动的群众演员),但这种说法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时你也可以说好莱坞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只是临时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矶劳工局规定,好莱坞无论何种形式的从业人员日工资不得低于105美元。
G. 从世界范围看,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好莱坞模式、多片整合模式、完片担保模式。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好莱坞模式:主要是指以某种受欢迎的影片为模式,进行批量生产,成为对模仿的模仿。这种模式有格里菲斯开创并由好莱坞在以后几十年逐渐丰富完善,是一个经典好莱坞理论。
2、多片整合模式:将投资人的资本按科学比例组合投在多个电影项目上,在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期制作、发行。并以其差异性和投资方式的组合性,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尽可能提升电影组合的整体投资回报。
好莱坞早在1995年就将投资组合理论运用于电影投资,因此吸引了大批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通常一个投资组合中会包括20至25部风格不同的电影,这极大地压低了投资人的风险。如今这一理念也传入中国,国影投资基金便是采用这一理念运作的。
3、完片担保模式:电影制作方需要资金拍摄新电影时,一般会通过担保方寻找上游机构进行投资。而电影担保方既要了解整个电影的结构、剧情、演员,从而准确评估电影将来的票房收入,又要说服上游资本投资该影片。
从某种程度而言,担保方对电影制作的上下游存在着很强的渗透和控制能力,这也是电影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
电影产业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电影票房收入、出售电视电影频道播放权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影票房是主要收入来源,而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链中釆取的是分账制,就是制片方、院线和影院之间对电影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电影院线在下游控制电影放映,凭借其垄断势力获得分成比例有逐渐扩大趋势。为保护制片方的利益,促进电影业健康发展,在2008年底广电总局下发指导意见,建议国产影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提升至43%,放映方不得超过57%。电影产业这种利益分配模式势必会对电影产业投融资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