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电影音乐如何点明电影主旨

电影音乐如何点明电影主旨

发布时间:2024-06-25 18:58:59

Ⅰ 怎样分析电影作品

1、“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2、如何评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第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第四,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人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第五,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Ⅱ 如何写影评写影评时得把视听语言与主题结合在一起吗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

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

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Ⅲ 看不懂《新喜剧之王》这3首配乐,就不可能真正看懂这部电影

文|诸神的恩宠

作为2019年的贺岁片,《新喜剧之王》曾被人们给予厚望。然而,该片上映后口碑扑街,票房惨淡,时至今日,豆瓣评分仅5.7。

面对如此难看的成绩,导演王晶却说,它拍得很不错。王晶是香港电影圈公认的大佬,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早年曾和周星驰拍过《算死草》《九品芝麻官》《鹿鼎记》等多部经典喜剧。

在王晶看来,观众口味各异,一部电影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很正常。王晶觉得,该片有两处缺憾,一是王宝强的角色有点生硬,调整一下会更好,二是其他演员的演技没法和周星驰本人媲美,整个电影不如《喜剧之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部电影好不好,有多个衡量标准。但有个标准是公认的,即一部好电影,一定会在细节上做足功夫。周星驰的所有电影,在细节上都可圈可点。

以《新喜剧之王》为例,影片中有多首配乐。其中有三首尤为出色,不但衬托出了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状态,还点明了电影主题——小人物要努力奋斗。看懂这些细节后,也许会颠覆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主题歌是一部电影的总基调。从主题歌里,往往能看到电影的主题思想。

该片一开头,出现了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紧接着,一只握着《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手进入镜头。这时,背景音乐响起,这是陈百强的《疾风》。这首歌,是该片的主题歌。

《疾风》,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李世民写的《赐萧瑀》。大意是,困难往往能真正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歌中唱道:“如内心有梦便全力追踪/不须计那天才可终/如内心有梦便全力追踪/好比天空疾劲野风。”影片里,如梦受尽各种侮辱,仍执着于梦想,她不就是“疾风知劲草”中的“劲草”吗。

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当如梦努力打拼的时候,背景音乐都是《疾风》。比如,她泡在冷水中做群演时,她被倒吊起来时,她去送外卖时……这些画面只有短短几秒,却是如梦日常生活的缩影。每一天,她都被梦想激励着勇敢前行,从不问值不值得。而张爱玲说过,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电影结尾,梦已经成大明星。面对像她一样的追梦人,她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此时,《疾风》再次响起:无论多远近/愿怀着天真/披清风/默默去冲/就算痛也带着笑容。这是如梦的心声,也是周星驰七年龙套生涯的心得。


周星驰很怀旧,他的电影中,大都用老歌。《疾风》诞生于1982年,由林振强作词,鲍比达作曲。周星驰认为,《疾风》的歌词耐人寻味,能给追梦的小人物一种力量。所以,他才选了它作主题歌。

的确,这首歌和如梦的内心世界高度契合。每当歌声响起时,如梦都会重振精神,再次出征。看电影的我们,起先可能会瞧不上如梦,但看着看着,也会被歌声所感动,继而对如梦的百折不挠竖起大拇指。

电影中,《天鹅湖》的配乐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如梦争取到龙套角色后,她在面包车上吃盒饭时,饭菜在半空跌宕起伏,背景乐是《天鹅湖》。

第二次响起,是她演女巫替身时。如梦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七个矮人一顿暴打。挨打后,她被拖出镜头,等主角露完脸后,她再次上场,接着挨下一顿打。

第三次响起,是如梦在大雨夜骑车前行时。此前,如梦已大彻大悟,她知道,自己不是做演员的料,这辈子都成不了明星。不一会儿,她就出了车祸。

影片中截取的是《天鹅湖》高潮部分,这段乐曲时而黑暗,时而悲壮,荡气回肠。 那么问题来了,一部贺岁喜剧,为什么要选古典名曲《天鹅湖》做配乐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天鹅湖》的结局了。

1876年,柴可夫斯基完成《天鹅湖》时,结尾本来是悲剧。面对黑天鹅的种种诱惑,王子最终就范,违背了与白天鹅的誓言,天鹅们永远无法变回人形,最终,王子与白天鹅双双投湖殉情。

不料,这个结局面世后,观众不但不买账,还强烈反对。后来迫于压力,柴可夫斯基不得不改成现在的大团圆结局。

可见,这种开放式结局是周星驰刻意而为的。至于电影真正的结局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鹅湖》结尾的反转,和《新喜剧之王》结尾,颇有相似之处。 很多人觉得,凭如梦的资质,不可能一年后就成大明星,这不合逻辑。其实,不合逻辑就对了,这正是周星驰留给观众的一丝希望。周星驰说过,电影结尾这样处理,是不想让观众太绝望,人活着,总得有一点希望。

如果生活永远是一片黑暗,那奋斗就毫无意义,人们也不会去奋斗。正因为黑暗中孕育着光明,奋斗才显得更弥足珍贵。如梦像黑暗中的一根火柴,用一丝微光,照亮了那些寻找光明的人们。

影片中,有个情节很温暖。小米被选中当了演员,如梦失魂落魄地回到出租屋。此时,查理抱着吉,给如梦唱了一首《分分钟需要你》。查理唱得深情,如梦听得眼角泛泪。

《分分钟需要你》诞生于1980年,原唱是林子祥。歌中唱道:共你双双对/好得戚好得意/地暗天崩当闲事/就算翻风雨/只需睇到你/似见阳光千万里/有了你开心啲/乜都称心满意/咸鱼白菜也好好味/我与你永共聚 分分钟需要你/你似是阳光空气……

如梦天天吃泡面、啃香肠,过着最底层的生活,每个月还给查理几千块钱。 当查理抱着吉他唱这首歌时,她却从歌声中听到了爱与希望,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而真实的查理是什么人呢,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罢了。查理此时的深情与后来的无耻,判若两人。如梦却自始至终活在查理营造的假象中,无知无觉。这种强烈的讽刺和对比,增加了电影的悲剧性。值得玩味的是 ,歌词中的“做个假的你天天都相对/对木头公仔做戏”,说的不仅是查理的虚情,也是如梦的痴情。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周星驰深谙佛学, “如梦”这个名字,就是想说人生如梦,万事如梦。


人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但太有自知之明,却不见得是好事。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有多少人知难而退,每天苟且偷生,还一点不自知? 相比那些人,如梦看似傻,却活得异常清醒。她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哪怕宇宙毁灭,也要拼尽全力实现梦想。

没有如梦的执着,还嘲笑她的执着,这样的人,何其可悲。

如梦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广告片。几年前,国内某知名手机拍过一个短片,叫“愿你永不知天高地厚”。 在如梦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永不知天高地厚”。它和海明威笔下在海上苦战八十四天的老人如出一辙。 一个越挫越勇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敬畏。

人活着,可以卑微,却不能卑贱。 在这部电影的宣传片上,周星驰亲自上阵,对着镜头大喊:“精神点,群众演员也是演员!”影片中,如梦是个跑龙套的,当她演好了每一个龙套时,她就成为了电影的主角。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谁能坚定地逆流而上,谁就是真正的强者。然而,遗憾的是, 不是每个强者都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周星驰看到了生活中失败的强者,这部电影,正是他献给所有失败者的赞歌。

在任何时代里,一个认真执着的人,都不该被嘲笑。真正该被嘲笑的,是那些麻木不仁的死魂灵。

奋斗者遇到磨难,在正常不过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普希金说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面对生活的苦难,愿你我都像如梦一样,永怀天真,永不放弃。愿奋斗者,皆如愿!

写于2020.8月

修改于2020.9月

Ⅳ 对电影《东邪西毒》的赏析

来源忘了

佛说:“风未动,旗也未动,而是人的心在动。”现在都市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做错事的人往往会用“人在江湖(社会),身不由己。”来为自己开脱,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些借口,尽量使自己变得理所当然,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想让自己的心被负责任。但事实上,社会是复杂的,而人恰恰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归根究底,人是复杂的,人的感情的复杂的。人是自私的。因为人的自私,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失去了一定的准则,每个人只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办事,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是最终的目的。为了金钱互相向算计,毕竟也算是身外之物。剧中的人物费尽心算计的是爱情,处心积虑对付的对象是自己最深爱得爱人。导致的结果更是令自己终生痛苦。

整部剧中,我本人最喜欢,最认为经典的是接近尾声的那一段,梁家辉和张曼玉的那段对话。点明所有人的故事发生的起因。看完了这段,始应该明白,之前所有沙漠过客的悲剧(盲侠,桃花,慕容嫣)都不是偶然的,都不是因为他们倒霉,他们不幸,而是必然的结局。因为他们三人的命运悲剧都是源于黄药师一人。从那段对话可以看出,张曼玉的演技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没有什么动作,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表情语言。第一次对话中,在遗憾了,后悔了一生后,谈及当时对欧阳锋的报复,就像再说一段别人的故事一样,还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暗示黄药师自己是爱情的赢家,欧阳锋是输家。还一边说一边不经意地弄着手中的那把扇子,当她说出一句我也不会让他得到那句话时,表情显得还是有点埋怨,而且还带有小小的得意。那么多年以来的孤独生活还是没有改变她的任性,她依然蛮骄傲的。当然她令她骄傲的东西,那么多年来,风流潇洒的黄药师竟然在她身上被挫败了,精明远远过于欧阳锋的人,居然心甘情愿地为他做任何事情,而且是不求回报的,唯一渴望的得到就是每年去看望她一次。而过去的欧阳锋以为了他失去了所有的感情,终日在茫茫大漠中迷失自己。一开始,我在想,她想知道欧阳锋的消息,究竟是想出于对爱人的牵挂,还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欣赏自己的战果呢?

其实是我迷糊了,这个女人从来就不曾迷失过自己,她一直深爱着欧阳锋,从来就是没有变过,想让他痛苦,亦是想让他感同身受清楚地觉得自己有多痛苦。他一生的悔恨全部可以从她临死前和黄药师的对话中完全看出。那场戏,使几乎我每次看都会掉眼泪的一场戏,先从张曼玉的外表打扮来看,比起原先的那件衣服,她穿的时间鲜红色袍子,颜色红得如同嫁衣。妆化得特别浓,更能反射出她身体的极度虚弱,已病入膏肓,手中拿着一支凋谢的桃花,暗喻这自己青春,爱情,那么多年的骄傲,甚至生命都已经完全凋谢了,她已毫无斗志,毫无意志力,没有办法再和一个强烈的事实做斗争——她输了,欧阳锋虽然没赢,可她输得更惨。曾经的自己艳如盛开的桃花,而如今的自己连浓妆都掩饰不住憔悴的面容,再照照镜子,头发送乱,青春逝而不返,欧阳锋一样去而不返,一生的等待唯留空恨。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费尽心机报复一个深爱自己的男人,其实她是和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对,报复也是自己短暂的生命。“如果一切能从心开始该有多好”,一句很简单的话,是她全部爱的汇集,是她心中被压抑在最底下也是最真实的心声,只有在自己生命全部被淘空的那一刻,终于说出了口。可惜欧阳锋听不到。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时间真是最残忍的,永远不会给与第二次机会,不管记忆,人性,感情多么地渴望要留住它,它的脚步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更不会对前者有丝毫的眷顾。

音乐:
是整部电影的配乐,更是出色得被许多影评人称为“神曲”.先说这段的音乐,后来被取名为《昔情难追》,十分贴切:临死前,思念爱人,追悔这段情感,的确是没有用的,音乐开始的海声,还慢慢的节奏,体现了张曼玉住处的凄凉,心灵的寂寞。凄凉的音乐伴随着她说出临终前的心里话,以及悲凉一生的领悟。随着主旋律节奏感慢慢的响起,张曼玉叶慢慢站起身步履蹒跚地走到镜子前,再一次地整理一下自己的头发。佩得最好的地方,就是音乐的高潮想起与张曼玉压抑多年后的痛哭几乎同时,搭得相得益彰。音乐刺痛我的神经,张曼玉在剧中的最后一次痛哭几乎叶哭碎了所有观众的心,即使之前再不能原谅她的观众相信看了这段后也再也不可能甚至不忍心去责备她了。随着音乐的结束,她的身体也渐渐地倒下了。

除此之外,音乐在其它情节中运用也是十分出色的。例如:
1. 梁朝伟饰演的盲侠,出发去杀马贼的那场戏,当西毒说:“你已经看不见东西了。”音乐突然响起,沉重而壮烈,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觉。导演特别涌慢镜头的拍摄方法,使得梁朝伟步行去杀马贼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全吻合。让人可以预见这个人物注定是个悲剧性角色,他此行就是去奔赴死亡。对他而言,其实能不能再回家看一看心爱的女人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那个女人的身影,脸庞根本从来就深刻地,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刻在他的心中,所谓“刻骨铭心”就是如此。

2.在刘嘉玲饰演的那个女人趴在马背上抚摸马的身体的那场戏所配的那场音乐听起来动听流转,好像有用笛子演奏。带点魅惑,带点挑逗,也有点性情。配合她抚摸马身体时手感的柔软,暧昧,很明白,她在抚摸时其实并不当自己是摸着一匹马,而是亲身感觉着在和自己的男人亲密地接触。高光打在她的脸上,让人看出了她在尽情地享受着湿润顺滑皮毛和自己接触的舒服的感觉,然而笑中却又不免隐藏着点别的。高光顺着她的手——脸——脚——小腿——膝盖——手臂 ——大腿,再加上湖光的映射,她的每一寸肌肤都细腻而又光亮地好比丝绸。顿时明白了她笑中隐藏着什么:对自己的怜悯,可惜。从清澈的湖水中看着自己脸庞。身体的倒影,感觉到自己如水般的肌肤。与生俱来的美丽,为何沦落到要终日与马为伴,互相慰籍,怎能不叫人心酸?美丽对女人而言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3.慕容嫣在黄药师失约后在风中爆发似的狂叫,所配的那段音乐最为可怕,像西域的音乐,有点鬼魅,曲调蜿蜒的幅度较大,很容易 使人的心智迷乱,慕容嫣就是在这段音乐中变得性格分裂。她也就是这样而迷失了自己。

4.被很多人认为最主要的一段背景音乐——《幻影交叠》。慕容嫣喝了酒以后错将欧阳锋当作了黄药师抚摸他的身体,而欧阳锋也将她当做了另外一个人,真心感受着她的抚摸。整首曲子质感透明,节奏缓慢,容易把人带入遐想,如梦如幻的感觉。致使原本清醒的欧阳锋也搞不清楚了究竟是她把他当成了他,还是他把她当成了她。而且,后来欧阳锋做梦梦到过去时也放的是这个音乐。

5.当然电影的序幕曲和收尾曲当然也更是出色。序幕时,一开始节奏强烈很急促,字幕打出,画面还没有出来。这个节奏感就首先告诉了观众电影表面上是部江湖武打片,随着正式曲调的出现,西毒的脸也同一时间从左面出现,飘着长发,显得极度沧桑,曲子给人整体的感觉很苍凉,很人生化,体现了人世经过变故后的体会。同样结尾曲,整个曲调基本上与序幕曲一样,只是比前者听起来更为悲观,沉重,急促。的确,这时观众基本上已经看完了正步电影,了解了整个故事的纠葛,这是一部悲剧色彩极为浓重的一部电影。因为电影里,所有纠缠于复杂感情中的人,最终都走上了极端,人生的希望就此结束,人性因此而改变,腥风血雨从此开始。

服装造型:
曾经有人说,他最不喜欢看《东邪西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服装太难看,太枯燥,几乎都是灰蒙蒙的颜色,里面的人物基本上也不换衣服。一般性的古装片最漂亮的就是服饰了,很飘逸啊,变化多样。其实,他是大错特错了。《东邪西毒》的服装造型几乎是电影中的经典。所有的服装选取都完全符合人物的背景,身份,心境,时间的变化。
衣服质地:

慕容嫣的衣服多用绸缎制成,显出其身份地位的尊贵。其次就是黄药师的衣服也是用段子制成的,并不是说他的家底厚,但也符合了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剑客的身份,他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同样欧阳锋,盲武士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欧阳锋不用在道上四处行走,他一直只呆在客栈中,虽也是穿着绸缎外衣,但是明显没有慕容嫣的整洁,同样也比黄药师单薄,当然了,大漠风沙大,而且欧阳锋几乎不出远门,所以衣着不拘小节。相对来说,盲武士的衣服最旧,最破,这也理所当然。因为他已经漂泊了很多年了,从未曾安定过,又怎么会有心思整理自己的穿着呢,他的衣服只要够硬就行了,所以他穿的是一件接近于盔甲的衣服,连盔甲都又破又烂,可见他好几年都没有更新过了。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肯定没钱换,因为他没有盘缠回家。二是他当年可能就是穿着这身衣服离家的,或许是他妻子做给他的,就像那条汗巾一样,从未离身。就是说他舍不得这身衣服。至于洪七,他的衣服当然是最差的。粗布制成,还破破烂烂,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谢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买新衣服啊,这也符合他日后丐帮帮主的身份。说到女子的装扮当然也是慕容嫣最华贵,人家曾经是公主,又是千金小姐,自然是穿金戴银的。其次,便是欧阳锋的大嫂,穿着也主要以丝绸为主,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也穿起了布衣,以前有丈夫和情人的照顾,几年后,情人走了,丈夫死了,孤儿寡母的,靠着家中的财产度日,自己身体又不好,芊芊弱智,光景自然大不如以前了。桃花情况与她差不多,虽说遭遇不同,但是境况差不多。不过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桃花没她爱打扮,整天与马为伴,她也是整天与不懂世事的幼子相伴,可是,她还有每年黄药师会去看她一次呢,见外人,得装扮。杨采妮饰演的那个女孩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看得明白,全部家当就一头驴和一篮鸡蛋,已经山穷水尽了,所以她也主要穿粗布衣。

颜色搭配:
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说质地显身份,那么颜色就能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和性格了。先从整体上来说,剧中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以灰色或者是黑色,白色为主。主要是因为剧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很好的心情,很正常,因为他们都是受了伤的人,都是在感情上受挫的人 ,除了黄药师。自始至终黄药师所穿的都是亮黄色,连里衫都穿亮绿色的。因为他不同,他一辈子都过得春风得意,为人八面玲珑,几乎到处都有朋友,风流潇洒。西毒说过:“这世上有些人永远都不会妒嫉,因为他太骄傲。”那么骄傲的,当然喜欢凸显自己了,所以他总是穿得那么亮。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盲武士,永远是灰色调的,他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很投契,我相信他以前一定不是穿得这样的。其次,剧中的人物在不同时候的心情反差是很大的。先说慕容嫣,男女角色对换的时候男装和女装对换是理所当然的。她的服饰特别明显的有两处:第一处,是她第一次换女装去赴黄药师的约,那次的打扮着可谓是惊艳绝伦,一身紫红色,还戴着很闪亮的耳环,妆化得也挺艳,可是,艳而不俗,只是符合其富贵的身份,看得出来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第二处,就是她在现江湖是一身白色的打扮,白色代表死亡,以因为她的心和她的感情已彻底被击垮了,存在的只是个躯壳,甚至她已经 把自己和整个世界隔绝了,否则天下高手那么多又何苦自己跟自己练剑呢。再说张曼玉的服装造型,年轻的时候是青绿色的,这只有在欧阳锋的梦境中出现过,欧阳锋离开后她的衣服就以鲜艳的桃红色为主,可能是因为欧阳锋喜欢桃花吧,她是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欧阳锋的思念之情;另外,可能是因为红颜衰老,更要用色彩鲜艳的衣服来掩盖吧。还有桃花的服饰也有一个特别的变化,我们在剧情里看到的桃花所穿的衣服主要也是黑色的。但是有一次,是在盲武士的回忆中,她穿这大红色的外衣,以墙嬉玩。可见,丈夫离开前和丈夫离开后,对她情绪上的影响不是一点点:丈夫在她身边时,从她的笑容可以看见,她生活得很甜蜜;而丈夫和情人离开她后,她哪还有心思嬉玩,每天只能做的就是等待,而且心里很明白是没有结果的等待。

看这部电影,有的观众可能会很生气。那些人或多或少是金庸迷,还有些观众味同嚼蜡,但是,我觉得,哪怕对于一点都看不懂电影的人而言,也能尽情享受那出色的画面,以及美得令人震撼的音乐。

Ⅳ 影视语言与影视节奏之间的关系

影视节奏
节奏是电影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它表现为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也是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主要因素。由于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节奏在电影中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也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
节奏通过情节的确发展,演员的心理、形体及言语动作影像造型色彩的组合与对比、镜头的角度与景别及长度与运动的变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与组接,语言、音乐、音响的时值和动作的力度等方面来体现。电影节奏也表现为多种艺术因素的统一体的律动性。是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的有机结合体。
电影节奏的处理依据来源于生活,必须按照影片的内容与形式的需要作出主观选择,并要求创作者对剧情叙述、人物心理和情绪有准确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忧伤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影片的总节奏。
节奏在影片中一般表现为平稳、对比、重复、跳跃、流畅、凝滞、停顿等形态。常用高低、快慢、紧松等术语称谓。创作影片时既要在导演统一构思下确定全片的总体节奏,也要处理每一单元的具体节奏。并在总体节奏的控制下通过表演、摄影、美术、音乐、录音、剪辑各部门体现出来。
1、影视语言

影视艺术是声画艺术的结合物,离开两者之中的其一个都不能称为现代影视艺术了。在声音元素里,包括了影视的语言因素。在影视艺术中,对语言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则。

(1)影视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影视语言有着其特殊的规律,它不同于小说散文,也不同于广播语言。影视语言是按照影视广播的特殊要求灵活运用的,不需要完全遵守作文的“章法”,其作用和特点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的连贯性,声画和谐

在影视节目中,如果我们把语言分解开来,往往不像一篇完整的文章,语言断续,跳跃性大,段落之间也不一定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但如果我们将语言与画面相配合,就可以看出节目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表现在语言和画面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简单的合成,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溶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声画组合中,有些时候是以画面为主,说明画面的抽象内涵;有些时候是以声音为主,画面只是作为形象的提示。根据以上我们的分析,影视语言有这些特点和作用:深化和升华主题,将形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可以抽象概括画面,将具体的画面表现为抽象的概念;语言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态;语言还可以衔接画面,使镜头过渡流畅;语言还可以省略画面,将一些不必要的画面省略掉。

·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

影视节目面对的观众是具有多层次化的,除了特定的一些影片外,都应该使用通俗语言的。
所谓的通俗语言,就是影片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如果语言不能通俗,费解、难懂,会让观众在观看中分心,这种听觉上的障碍会妨碍到视觉功能,也就会影响到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视听觉效果。

·语言简练概括

影视艺术是以画面为基础的,所以,影视语言必须简明扼要,点明即止。省下的时间空间都要用画面来表达,让观众在有限的时空里展开遐想,自由想象。
解说词对画面也必须是亦步亦趋,或者充满节目,会使观众的听觉和视觉都处于紧张的状态,顾此失彼,这样就会对听觉起干扰和掩蔽的作用。

·语言准确贴切

由于影视画是展示在观众眼前的,任何细节对观众来说都是一览无余的,因此对于影视语言的要求是相当精确的。每句台词,都必须经得起观众的考验。这就不同于广播语言,在有些时候不够准确还能够混过听众的听觉。在视听画面的影视节目前,观众既看清画面,又听见声音效果,互相对照,万一有所差别,也是能够被观众发现的。
如果对同一画面可以有不同的解说和说明,看你的认识是否正确和运用的词语是否妥帖,如果发生矛盾,则很有可能是语言的不准确表达造成的。

2、语言录音

影视节目中的语言录音包括对白、解说、旁白、独白、杂音等等。为了提高录音效果,必须注意解说员的素质、录音技巧以及录音方式。

·解说员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解说员必须充分理解稿本,对稿本的内容、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比较专业的词语必须理解。在读的时候还要抓准主题,确定语音的基调,也就是总的气氛和情调。在配音风格上要表现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在台词对白上必须符合人物形象的性格,解说的语音还要流畅流利不能含混不清楚。
·录音

录音在技术上要求尽量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保证良好的音质音量,能够尽量在专业的录音棚进行。在录音的现场,要有录音师统一指挥,默契配合。在进行解说录音的时候,需要先将画面进行编辑,然后再让配音员观看后做配音。

·解说的形式

在影视节目的解说中,解说的形式有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影片的内容而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人称解说、第三人称解说以及第一人称解说与第三人称解说交替的自由形式等等。

3、影视音乐

在电影史上,音乐片电影一出现就是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早到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就使用了钢琴伴奏的形式。后来逐渐完善,到将音乐逐渐渗透到影片中,而不再是外部的伴奏形式;再到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影视音乐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阶段。

蒙太奇技巧在影视节目中的作用

蒙太奇组接镜头与音效的技巧是决定一个成功影片的重要因素。在影片中的表现有下面这些方面。

(1)表达寓意,创造意境。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声画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可以给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新的含义。单个镜头,单独的画面或者声音只能表达其本身的具体含义,本身不具有其他的思想含义或者深刻内容。而如果我们使用蒙太奇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话,就可以使得一系列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头或者画面产生特殊的含义,表达创作者的寓意或者还可以产生特定的含义。

(2)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是又许多素材镜头中挑选出来的。这些素材镜头不仅内容、构图、场面调度均不相同,甚至连摄像机的运动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还存在一些重复。编导就必须根据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大胆地进行取舍和筛选,重新进行镜头组合,力求做到可视性的保证。

(3)蒙太奇组接技巧可以按照观众的心理习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由于每一个单独的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具体内容,但组接后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可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进行思考。

(4)可以创造银幕(屏幕)上的时间概念。运用蒙太奇技术可以对现实生活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得影视时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影片内容的领域极为广阔,延伸了银幕(屏幕)的空间,达到了跨越时空的作用。

(5)蒙太奇技巧使得影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节奏,蒙太奇可以把客观因素(信息量、人物和镜头的运动速度、色彩声音效果,音频效果以及特技处理等)和主观因素(观众的心理感受)综合研究,通过镜头之间的剪接,将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彩,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镜头组接蒙太奇

这种镜头的组接不考虑音频效果和其他因素,根据其表现形式,我们将这种蒙太奇分为两大类: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1)叙述蒙太奇
在影视艺术中又被称作叙述性蒙太奇,他是按照情节的发展、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以及因果关系来组接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了事件的连贯性,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内容,是影视节目片中最基本、常用的叙述方法。优点是脉胳清晰、逻辑连贯。叙述蒙太奇的叙述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蒙太奇以及重复蒙太奇等几种具体方式。

·连续蒙太奇,这种影视的叙述方法类似于小说叙述手法中的顺叙方式。一般来说它有一个单一明朗的主线,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述。这种叙述方法比较简单,在线索上也比较明朗,能够使得所要叙述的事件通俗易懂。但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一个影片中过多的连续蒙太奇手法会给人拖沓冗长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非线性编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内容,最好与其他的叙述手法有机结合,互相配合运用。

·平等蒙太奇,这是一种分叙式表达方法。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情节线索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之中。这种方法有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容量,由于平行表现,相互衬托,可以形成对比、呼应,产生多种艺术效果。

·交*蒙太奇,这种叙述手法与平等蒙太奇一样,平行蒙太奇手法只重视情节的统一和主题的一致,事件的内在联系和主线的明朗。而交*蒙太奇强调的是并列的多个线索之间的交*关系和事件的同时性和对比性,这些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最后几条线索汇合为一,这种叙述手法能造成强烈的对比和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引起悬念,是掌握观众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

·重复蒙太奇,这种叙述手法是将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或者场面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响应、渲染等艺术效果。以便加深对某种寓意的印象。

(2)表现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表现在影视艺术中也被称作对称蒙太奇,它是以镜头的队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独一个镜头本身不具有的或者更为丰富意义的涵义。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感情绪,也给观众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印象,增加情绪的感染力,其美学作用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思考。这种蒙太奇技巧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绪,表现寓意和揭示内存含义,这种蒙太奇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隐喻蒙太奇,这种叙述手法通过镜头(或者场面)的队列或交*表现进行分类,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者对某个事件的主观情绪。它往往是将类比没的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表达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创作者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主观情绪色彩。
这种表现手法在美学上的特征就是利用巨大的概括力和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形象的表现力。在我们要制作的节目中,我们必须将要隐喻的因素与所要叙述的线索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用来隐喻的要素必须与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致,并且能够在表现手法上补充说明主题,而不能脱离情节生硬插入,这一手法要求必须运用贴切、自然、含蓄和新颖。

·对比蒙太奇,这种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在镜头的内容上或者形式上造成一种对比效果,给人一种反差感受,也是内容的相互协调和对比冲突,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者对话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心理蒙太奇,这种表现技巧是通过镜头组接,直接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如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以及想象等心理甚至是潜意识的活动,是人物心理造型表现。这种手法往往用在表现追忆的镜头中。
心理蒙太奇表现手法的特点是形象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贯性。多用于交*、队列以及穿插的手法表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3、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影视节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这些镜头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出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那是因为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里做详细的叙述。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5)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

我们在拍摄影视节目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包含在画面的内容也不同。远景中景等镜头大的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需要看清楚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些,而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小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要短时间即可看清,所以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
另外,一幅或者一组画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对画面长短直到制约作用。如同一个画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如果该幅画面要表现亮的部分时,长度应该短些,如果要表现暗部分的时候,则长度则应该长一些。在同一幅画面中,动的部分比静的部分先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因此如果重点要表现动的部分时,画面要短些;表现静的部分时,则画面持续长度应该稍微长一些。

(6)镜头组接的影调色彩的统一

影调是指以黑的画面而言。黑的画面上的景物,不论原来是什么颜色,都是由许多深浅不同的黑白层次组成软硬不同的影调来表现的。对于彩色画面来说,除了一个影调问题还有一个色彩问题。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组接都应该保持影调色彩的一致性。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会使人感到生硬和不连贯,影响内容通畅表达。

(7)镜头组接节奏

影视节目的题材、样式、风格以及情节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视节目节奏的总依据。影片节奏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和运动、音乐的配合、场景的时间空间变化等因素体现以外,还需要运用组接手段,严格掌握镜头的尺寸和数量。整理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才能完成。也可以说,组接节奏是教学片总节奏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
处理影片节目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片表达的内容出发来处理节奏问题。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得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难以接受。然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青年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强青年观众的激动情绪达到吸引和模仿的目的。

(8)镜头的组接方法

镜头画面的组接除了采用光学原理的手段以外,还可以通过衔接规律,使镜头之间直接切换,使情节更加自然顺畅,以下我们介绍几种有效的组接方法。

·连接组接:相连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表现同一主体的动作。

·队列组接:相连镜头但不是同一主体的组接,由于主体的变化,下一个镜头主体的出现,观众会联想到上下画面的关系,起到呼应、对比、隐喻烘托的作用。往往能够创造性的揭示出一种新的含义。

·黑白格的组接:为造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如闪电、爆炸、照相馆中的闪光灯效果等。组接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所需要的闪亮部分用白色画格代替,在表现各种车辆相接的瞬间组接若干黑色画格,或者在合适的时候采用黑白相间画格交*,有助于加强影片的节奏、渲染气氛、增强悬念。

·两级镜头组接:是又特写镜头直接跳切到全景镜头或者从全景镜头直接切换到特写镜头的组接方式。这种方法能使情节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者在静中变动,给观众的直感极强,节奏上形成突如其来的变化,产生特殊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闪回镜头组接:用闪回镜头,如插入人物回想往事的镜头,这种组接技巧可以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变化。

·同镜头分析:将同一个镜头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运用该种组接技巧的时候,往往是处于这样的考虑:或者是因为所需要的画面素材不够;或者是有意重复某一镜头,用来表现某一人物的青丝和追忆;或者是为了强调某一画面所特有的象征性的含义以印发观众的思考;或者还是为了造成首尾相互接应,从而达到艺术结构上给人一完整而严谨的感觉。

·拼接:有些时候,我们在户外拍摄虽然多次,拍摄的时间也相当长,但可以用的镜头却是很短,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长度和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同样或相似内容的镜头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当中可用的部分组接,以达到节目画面必须的长度。

·插入镜头组接:在一个镜头中间切换,插入另一个表现不同主体的镜头。如一个人正在马路上走着或者坐在汽车里向外看,突然插入一个代表人物主观视线的镜头(主观镜头),以表现该人物意外的看到了什么和直观感想和引起联想的镜头。

·动作组接:借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等动作和动势的可衔接性以及动作的连贯性相似性,作为镜头的转换手段。

·特写镜头组接:上个镜头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头或眼睛)或某个物件的特写画面结束,然后从这一特写画面开始,逐渐扩大视野,以展示另一情节的环境。目的是为了在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使人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合之感觉。

·景物镜头的组接:在两个镜头之间借助景物镜头作为过度,其中有以景为主,物为陪衬的镜头,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景物风貌,也表示时间和季节的变换,又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另一方面,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的镜头,这种镜头往往作为镜头转换的手段。

·声音转场:用解说词转场,这个技巧一般在科教片中比较常见。用画外音和画内音互相交替转场,像一些电话场景的表现。此外,还有利用歌唱来实现转场的效果,并且利用各种内容换景。

·多屏画面转场:这种技巧有多画屏、多画面、多画格和多银幕等多种叫法,是近代影片影视艺术的新手法。把银幕或者屏幕一分为多,可以使双重或多重的情节齐头并进,大大的压缩了时间。如在电话场景中,打电话时,两边的人都有了,打完电话,打电话的人戏没有了,但接电话人的戏开始了。
镜头的组接技法是多种多样瓣,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根据情节的内容和需要而创造,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我们在具体的后期编辑中,可以尽量地根据情况发挥,但不要脱离实际的情况和需要。

4、长镜头

长镜头,在影视艺术中,也被称为段落镜头,它是指拍摄机在不停机的比较长的时间运动后所拍摄的连续镜头,有些长镜头可以达到几分钟以上。
长镜头的理论首先是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的。他认为镜头和镜深镜头的运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注重事物的真实,常态和完整的动作,保证时间的进行受到尊重,让观众看到显示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其意义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蒙太奇组接的次数,而且对于开拓、研究镜头内部蒙太奇的艺术潜力,也产生重大的作用。特别对于需要连续表现的情绪,动作需要连贯,一气呵成的镜头以及要连续介绍辽阔空间的镜头,都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
但巴赞把长镜头的美学意义绝对化,只强调真实,而忽视了外部蒙太奇组接技巧的艺术本质。通过多次蒙太奇组接技巧我们可以选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镜头,达到创造新颖、跨越时空、缩短无意义空间镜头的作用,使观众受到其在艺术侧面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对客观时间复印、观摩的印象。长镜头在国内的电视影片中运用极其繁多,往往给人拖沓冗长的感觉,不比港台或者西方的影片给人那样激烈的节奏感。
长镜头理论和表现技巧是构成影视艺术的一个部分,可以与蒙太奇组接技巧互为补充。但我们不能滥用,尤其在故事影片,音乐电视中。在记录片、教学片或者一些新闻片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运用,表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5、声画组接蒙太奇

在1927年以前,电影都是没有声音的。画面上主要是以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来引起观众的联想,达到声画的默契。后来又通过幕后语言配合或者人工声响如钢琴、留声机、乐队的伴奏与屏幕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声画融合的艺术效果。但真正达到声画一致,把声音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元素,是在录音、声电光感应胶片的技术,尤其是磁带录音技术出现以后,才把声音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组成因素合并到影视节目之中。

Ⅵ 怎样写影片分析

电影讲课的安排
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影评论
1、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想象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产物。影像和声画表现的意识形态性和艺术性。从口头语言文化,到文字语言文化,到以音像为特点的影像文化。
2、电影的两大类:纪实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卢米埃尔,中国早期电影)
戏剧风格(受舞台剧的影响,场面,情节和明星)
3、电影的类型化:这是电影与意识形态生产,加艺术生产的必要要求,工业美学和商业伦理的要求。意识形态的要求(例如反特片的形成)市场的需求(西部片的兴起。新反特片的兴起)
三个阶段:一是类型形成期(火车大劫案)
二是类型经典化期(搜索者,教父,美国往事(莱翁内)具有了巴赞所说的超类型的特点)
三是类型反类型的改写和戏拟、杂耍。(例如好莱坞的《惊声尖叫》系列,佐藤浩市,佐藤英明,伊势谷友介,香川照之主演,三池崇史导演的《素喜烧》对于西部片的改写)。
4、电影评论:(定义)一种艺术活动,是实现电影的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狭义上讲,影评是针对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或者一种影视现象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研究行为,它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技巧,影视批评学和新闻传播理论的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专指写作而言,则是一种特殊的论说文。
电影鉴赏,形式研究,文化批评。三大类型。
5、目前,现阶段电影评论写作的要求:
1)通顺而优美的语言。
2)理解电影的主旨
3)掌握基本的电影形式特点和技巧特征。
4)能够敏感地把握几个细节。(例如,对于场面调度的分析《和你在一起》、《霸王别姬》中化妆对于文革批斗一个场面的作用)。
5)好的文章构思和结构。符合论说文的要求。

电影的基本技术:

1、 蒙太奇:montage原指 结构组装的建筑学用语,剪辑与组合的电影表现手法,4页
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有的说是镜头的组接,有的说是声画的组合也是蒙太奇(如傅正义)
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丝坦熬德萨阶梯。
2、蒙太奇的分类和效果。
(叙事蒙太奇,表意蒙太奇)
普多夫金试验:(一把枪和一张笑脸和一张惊惧的脸的不同顺序的组合变化))
库里肖夫效应:(在一个没有任何表情的演员的特写后面接上3个不同的片断,第一个是一盆汤,第二个是躺着女尸的棺材,第三个是抱着玩具的女孩)。
叙事:讲述故事的方式(平行蒙太奇(《董存瑞》的分手后不同的叙事),交叉蒙太奇(《一个国家的诞生》),叫板蒙太奇(说曹操,曹操到,《五十一号兵站》中的无缝钢管。与叫板相反的是错觉蒙太奇(如《五十一号兵站》中特务被地下党人打,接着的镜头是特务头目抬起头来)复现蒙太奇(《乡村女教师》中的地球仪))夹叙夹议式蒙太奇(如《伤逝》),梦幻蒙太奇(在不同的时空中跳跃))
表意:抒发情感,象征或者隐喻。(对比蒙太奇(《一江春水向东流》张忠良和王丽珍的跳舞镜头和日本兵的马靴),象征蒙太奇(《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牺牲镜头),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发条橙》)
叙事(双旗镇刀客,乡村女教师,51号兵站,三国演义,伤逝,一个国家的诞生,董存瑞,牛虻)表意(一江春水向东流,小花,英雄儿女,白毛女)
3、 长镜头理论:巴赞, 对一个运动画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的表现,保持运动画面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强调电影要反映生活的真实,镜头在30秒以上的画面。(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侯孝贤。特吕佛)空镜头(写景,写物,有情节,无情节)
1)场面调度和变焦景深镜头的出现,为长镜头理论打下了技术基础。
2)理论上,则是新写实,新浪潮运动对于写真实的追求。
具体而言:
一是反映生活常态和混沌多义的真实。
二是反对因果效应的戏剧效果,反对蒙太奇对人的叙事精神的控制。
三是时间和空间的深度加大,表现生活和人性更为细致。
4、场面调度:温斯汀:一方面,它表示舞台表演手段的全体(表演,服装,布景,音乐,灯光,家具),另一方面,包括为了一个剧作或者主题,这些表现手段在空间和实践上的安排。
一般而言,指演员和镜头调度的综合,如“打地位”。
演员的调度,指演员的出入场,位置变化,姿态变化。
镜头调度:多机位和分镜头拍摄。
《末代皇帝》中“戴眼镜的细节”:
1、 小全景:庄士敦走到内务府大臣隔壁的房间,隔着窗口对内务府大臣说:如果不让皇帝戴眼镜,我就辞职。
2、 大臣,摘帽子:很遗憾,我们已经决定了。
3、 庄士敦:明天我要向全中国的报刊公开发表
4、 大臣走到门口,你要怎样?
5、 近景:庄士敦走近大臣:皇帝没有自由。
6、 跟镜头,近景:皇上是中国唯一不能走出家门的人,他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
7、 庄士敦被甩出画。近景,大臣一边回避,面部不为所动。
8、 画外:如果皇上失明,有些人就方便了。
9、 大臣大惊,停下,方便?
10、 庄士敦入画,再次走到大臣身边:他看不到宫中的花销,看不见养着的1200名太监,350名宫女,180名厨师,
11、 大臣走,庄跟着,紧逼:看不见一个月买120张貂皮,一个星期买3000只鸡的花销。
12、 大臣惊恐,庄继续说,这些人就是捞更多油水。
13、 大臣继续走,冷笑:你可真会算帐,大臣继续走,庄出画。
14、 大臣来到屏风,大臣说:虽然皇上退位了,回头:天威未散!
15、 庄再入画,站到大臣前:我要不是这样想,我就不会来了。
16、 二人对峙,成中景,大臣:您到底想要什么?
17、 庄士敦:一副眼镜。
18、 大臣不解地看着他,松了一口气。

古惑仔《战无不胜》中,生番和山鸡的一场斗争戏,一镜直落,利用镜头移动和景深处理,巧妙地揭示了内在矛盾和斗争。
演员和镜头的综合调度:
《小城之春》,章志忱第一次来到礼言的卧房,戴秀唱歌。戴礼言,玉纹,章志忱,戴秀,两组三角关系:戴礼言喜欢玉纹,而玉纹喜欢章,但章喜欢戴秀。 镜头将之分为两个阵营:秀和章始终在一起,而玉纹时常游离,又时常回来参与。而当礼言参与三者谈话的时候,玉纹又回到了病床前。玉纹的三次出画,预示着她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戴秀的嫉妒和反感。

4、 电影剪辑的作用:《伤逝》、《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罗拉快跑》的无缝剪辑技巧。快速剪辑,希区柯克《惊魂记》玛瑞亚浴室被杀,45秒,剪辑了70个镜头。
5、 光线:(《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女囚洗澡的镜头、《太阳照常升起》抓流氓镜头的镜头和手电光的运用,)《惊魂记》的浴室中的杀人影子
6、 色彩:(主体色《红高粱》、《英雄》,《黄土地》,《末代皇帝》,《杀死比尔》,)色彩突出,《太阳帝国》中的吉米的红色衣服在日军的黄军装中。《沉默的羔羊》中的女警察在男警察人群中。
7、 声响:旋律音《茉莉花开》、《红河谷》中宁静被杀前唱的歌,《黄河绝恋》,《东方不败》中的啸傲江湖曲的不同时候出现的作用,如在野店和任我行等的分别,浪人营看到任荧荧,任荧荧在野店想令狐冲,东方不败死亡,画外音《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的旁白,杂音(鬼片中的运用,《幻影凶间》)
8、 场面调度:《小城之春》,表现三角恋爱关系。《汉江怪物》中哭祭女儿的镜头
9、 镜头:中景,近景,远景,大全景,特写
10、 镜头动作:推(新龙门客栈中,群侠在莫言的带领下,在悬崖下救人),拉,跟《闪灵》的跟镜头,《暴走罗拉》的跟镜头,《有话好好说》的跟镜头摇晃,摇(真实感的出现《沉默的羔羊》中女警察寻找尸体),移,俯拍《红河谷》中的高原,仰拍(《大话西游》中的铁扇公主出场),升降,正摄,快动作(暴走罗拉),慢动作(武打片与动作片,比如《英雄本色》中突出周润发的发枪,吴宇森的专利),反动作(飞身上墙),变焦距镜头(拉滋之歌,拉滋在远处发现爱人被挟持)
11、 造型:物体造型(如《英雄》中的宫殿,雪山,瀑布,沙漠《大话西游》),人物造型(《荆柯刺秦》中的小盲女,《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12、 构图:(什么是趣味线,纵的和横的,都可以分成三份,其中的两条为趣味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搭配关系(哭祭诸葛亮,)(边缘位置(西拉里陪克林顿在国会道歉),中央位置(《菊豆》中的家族会议)上下关系,《巴顿将军》、《黄土地》,)对称关系(《英雄》中的宫殿和山水),非对称关系(《战争与和平》醉鬼眼中的世界)。面积法则(突出主体(《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荣进城),主体前置《越战中的士兵》照片,)淡入与淡出(《大话西游》中的开头和结尾)
13、 道具与化妆、烟幕(《大话西游》的化妆与盔甲、《三国演义》化妆与盔甲、《英雄》中的化妆与盔甲,《倩女幽魂》中的道具和化妆,《东方不败》中的各种民族风格的化妆,《霸王别姬》中的化妆作用,台前,台下,文革被批斗,《铁皮鼓》中的鼓的作用、《汉江怪物》中在烟幕中杀死怪物。)《午夜凶灵》中的电话,《火车怪客》中的被杀女子的墨镜,透露出凶手的信息。
14、 场景与动作:《开往春天的地铁》、《两个人的车站》、《沉默的羔羊》中的监狱、《闪灵》中的大饭店、《见鬼》中的医院,《女校怪谈》中的学校,《午夜凶灵》中的海岛和古井
15、 动作:《东方不败》中的武打动作,与《卧虎藏龙》、《东邪西毒》中的武打动作的差别,《黄土地》中的腰鼓。
16、 人物对白
一、 影评写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 什么是评论?什么是电影评论?有的同学,容易写成日记,散文,随笔。注意要有评有论。注意电影的艺术特点。
2、 看电影过程中的准备。
3、 电影评论的三大内容:电影思想内涵,人物,技巧。三者的铁三角关系。
4、 结构:一般是三段或者四段式结构。总-分-总式
题目的重要性:主题和副标题(千里走单骑)
第一段, 引领全文,点题,并为下文的展开打下铺垫。
第二段, 分论点是什么,注意上下文的承接关系。
第三段, 最后再次点题,升华并引起思考。
从思想内涵出发的设计:
从人物出发的设计:
从综合考虑的设计:
不要怕重复,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
5、 语言:要有分析性语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拙劣的,好的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条理清楚。
同时,要有文采的语言,不要写成镜头分析。
最后,要有一定理论性的语言。

Ⅶ 影评怎么写可以拿部电影举例吗

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辑技巧、道具的作用、转场流畅度等都可以进行评论。

例:《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7)电影音乐如何点明电影主旨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论的。

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Ⅷ 电影预告片的剪辑有哪些技巧

1、画面素材



剪辑预告片的第一步就是选择画面素材,这一步考验其实考验的是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需要通过观看原始画面素材,迅速发现电影的核心卖点,并挑选出最精彩的内容。



2、结构设计



想要剪出一支让人觉得好看的预告片,这个不是选好素材后直接剪辑就完事了。在此之前还需要先进行思考与构架。



3、字幕处理



在预告片中,字幕的地位同样不可忽视。它不仅承担着点明主题、解释影片与宣传介绍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转换协调预告片的节奏。



4、声音剪辑



预告片中声音的表现形式一般以背景音乐为主,另外再加入人物语言(对白、独白、旁白解说)和音效相结合。其中,背景音乐的选择是剪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主要起到渲染影片氛围,同时表达人物情感并增强影片节奏的作用。可以说,一支预告片酷不酷、好不好, 背景音乐的权重占了70%以上。而剪辑技巧再炫,如果音乐普通,预告片就会一样普通。



关于电影预告片的剪辑有哪些技巧,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影视后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摄像机巧、后期剪辑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阅读全文

与电影音乐如何点明电影主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适合看的青春电影有哪些 浏览:113
电影天堂apk350 浏览:916
717在线电影观看 浏览:200
如何做电影混剪 浏览:671
抖音电影大神怎么传抖音 浏览:142
电影夺冠在哪个软件看免费 浏览:921
电影网站都没了 浏览:996
电影以藏完整版 浏览:523
老时代微电影 浏览:66
反应日本古代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5
日本爱情电影亲吻片段 浏览:176
最新香港经典武侠电影大全 浏览:42
在悉尼拍摄的音乐电影 浏览:36
电影内容是一个游戏bug 浏览:360
特别有爱的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166
微电影工地 浏览:236
人民日报微电影24小时 浏览:450
日韩最新单亲已过老师少妇电影 浏览:667
怎么在自助机买电影票 浏览:460
千王电影有哪些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