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上海最早的电影公司里

上海最早的电影公司里

发布时间:2024-03-02 21:09:56

A. 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电影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和杜俊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电影制作公司。创始人是中国人。
张石川、郑正秋和杜俊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电影制作公司,开创了中国人以公司的名义拍摄电影的历史。1913年,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而中国第一个电影公司是: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他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祝:
愉快!

B.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发展简史

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由于伶任厂长,钟敬之任副厂长。1950年,上影拍摄完成了建厂后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了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由多家公私合营和私营公司组成)。期间,上影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C. 上海电影制片厂简介及详细资料

概述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工商业最繁荣的城市,上海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896年,中国第一场"西洋影戏"的放映在上海举行;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制作完成;1921年,中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电影故事片在上海诞生。从此碧喊好,电影在上海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风格。

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生产地便在上海,这使上海具有着大量的电影生产经验、人才和物质实力。例如亚细亚影片公司、上海影戏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艺华影业有限公司等等一系列中国最早悔铅期最有影响的电影制作机构都建在上海。因此,把上海视作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并不为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正是在这个传统上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的。第一任正、副厂长渗段为剧作家于伶和戏剧家钟敬光。电影艺术家、剧作家陈白尘和张骏祥出任了艺术委员会的正副主任。

发展简史

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由于伶任厂长,钟敬之任副厂长。1950年,上影拍摄完成了建厂后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了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由多家公私合营和私营公司组成)。期间,上影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企业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是《团的儿子》(原译名《小英雄》周彦译制导演)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1953年,桑弧导演拍摄了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成上海电影制片公司,1958年转为成立上海市电影局,均由袁文殊担纲负责。下辖江南、海燕、天马3家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以及电影技术供应厂、电影演员业余剧团、电影乐团、电影发行公司等10个单位。这期间创作的《女篮五号》、《林则徐》、《聂耳》、《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老兵新传》等影片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的 *** 。

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是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影片。1958年,由沈浮导演的《老兵新传》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1959年,郑君里导演的影片《聂耳》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

短短十年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中国电影最大的生产基地,上海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丰收期。各路精英汇聚申城,新片佳作层出不穷,影响深远广泛。无数的"第一"续写着曾经的荣耀,也开拓著更宽广的未来。

优秀影片

作为中国影片生产基地,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如《51号兵站》、《羊城暗哨》、《女篮五号》、《红楼梦》、《聂耳》、《李师师》、《枯木逢春》、《李双双》、《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恼人的笑》、《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秋天里的春天》、《芙蓉镇》等。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曾一度改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3个电影制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天马电影制片厂。不久,撤销江南厂,上海电影制片公司改建为上海市电影局。

1973年后,海燕厂(当时名为红旗电影制片厂)和天马厂(当时名为)重新合并为。补充:上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成立于1957年4月。她是融美术片、儿童片的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及图书、杂志、音像制品、多媒体产品的出版、发行、销售;著作权授权经营与开发:儿童卡通服装、玩具、文具礼品的开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文化机构。这里汇集了蜚声动画影坛的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师、摄影师、作曲家和技术专家,具有较强的影视卡通片创作、制作和衍生产品研发实力。

50多年来,《铁道游击队》、《牧笛》、《南征北战》、《鸡毛信》、《渡江侦察记》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等在内的200多个奖项。在致力于发展中国民族卡通片的同时,还和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合作拍摄了《狐狸列那》、《诺亚方舟》、《不射之射》、《环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酱》、《鸭子侦探》、《天才发明家》等影视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具有较完善的影视发行网路。

所创作的影视卡通片发行至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卡通片电视播放栏目《卡通王》在全国近30家电视台播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拥有上海亿利美动画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卡通王》杂志社和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等实体,以动画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为社会各界提供影视片、广告片的制作、形象设计、卡通产品的研制开发、制作和卡通片创作人才培养等服务。

技术支撑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秀人才为基础,与海外资本相联合,与国际水平相衔接,建设设施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高效的制作技术基地和服务体系!

相关产业

积极开拓影视相关产业, 理顺体制,寻求新突破,组建新团队,形成以影视布景制作、美术设计、广告制作推广以及相关专业化产业群体;合作兴建电影产业研究所和电影学院,延伸电影社会功能,扩大电影影响。

D. 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成立在什么时候如题 谢谢了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的。这一年,来自美国的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资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也成为建立在中国的第一家电影摄制公司。 亚细亚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几部短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瓦盆伸冤》、《偷烧鸭》等,但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随后辛亥革命爆发,公司也难以经营下去。布拉斯基便将公司和全部器材转让给在上海的南洋保险公司经理伊什尔和另一个美国人萨弗。 1913年,易手后的亚细亚再度准备投入电影的拍摄。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观众,他们特地聘请了在美化洋行工作,并懂英语的抄写员张石川担任顾问。张石川虽然对电影所知寥寥,但却兴趣盎然。他请来了喜欢戏剧的好友郑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经过商议,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电影的全部工作。拍摄资金和影片发行则由亚细亚负责。 1913年,有几位文明戏的半职业演员来到上海,亚西亚公司便聘请他们做演员,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影片由郑正秋担任编剧,并与张石川一起承担了导演工作。此后,亚细亚还摄制过中国早期一批重要的纪录片,如关于辛亥革命二次战争的《上海战争》,记录了革命军攻打上海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胶片停止进口,亚细亚公司因无法拍片而告结束。 除亚细亚外,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制作公司是1916年张石川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但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资金困难而宣告结束了。此后,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拍摄电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务印书馆。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决定在图书出版之外,兼营电影业,这是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电影较有规模的开端。 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设立了电影拍摄业务,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片。1918年,商务印书馆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动影戏部”,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当时它的拍摄内容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共五类影片。其中风景片主要拍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时事片即新闻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情况和科学文化知识;新剧片的题材分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类;古剧片主要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务的活动影戏部更名为“影片部”,在管内搭建了一个较大的摄影棚,并购买了一批新的器材。这时,商务印书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制片能力,甚至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义灭亲》等,但在经营上却渐渐不佳,最终由董事会决定将其剥离,成立了独立的“国光影片公司”。该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无声无息了。不过,从“亚细亚”到“商务”,应该说是中国电影企业从外资协助到自我投资迈出的第一步。

E.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介绍

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老企业,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1950~1952年,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仍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

F. 20世纪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

20世纪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的是天一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1、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国电影制片机构,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

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邨人负责制片兼编剧。三弟邵仁枚、六弟邵逸夫负责去新加坡、马来亚开拓南洋市场。

2、联华影业公司

联华影业公司是1930年由罗明佑主持合并华北电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戏公司等多家公司而成立的。

联华公司成立后,借鉴好莱坞的制片管理经验,采取独立制片的管理方式,即内部各厂自筹拍摄电影,激发了合作各方的积极性。随着日军入侵,公司开始摄制抗日题材的影片。

后来联华公司开始在有声电影的制作上与欧美一争长短,于是加大投入,订购收音机,培训有声片制作人。1935年,其发行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成为首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3、明星影片公司

1922年3月中旬,张石川在上海贵州路上创立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公司之一。1923年其制作的《孤儿救祖记》在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奠定了明星公司的基础,标志着国产影片至此开始逐渐走入正轨。

1936年的明星公司已经居中国电影工业之翘楚。以较快时间内拍摄了《狂流》﹑《春蚕》﹑ 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

中国电影产业最初的发展: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电影史

阅读全文

与上海最早的电影公司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霍元甲片段 浏览:980
电影极度隐私讲的什么 浏览:409
搞笑微电影完整版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519
80后电影的主题曲 浏览:645
七年战争的电影 浏览:652
功夫大电影全集 浏览:730
陈浩南代课老师是什么电影 浏览:522
电影院大厅放什么游戏机 浏览:632
电影魔方如何设置效果 浏览:703
外国电影一个折磨罪人的游戏 浏览:841
音乐之声电影影片观后感 浏览:357
石家庄黑帮题材电影 浏览:169
王二小电影真人版 浏览:3
犬夜叉电影版的全集 浏览:320
电影的主题曲是什么 浏览:8
电影李焕英主题曲是谁写的 浏览:364
重生游戏规则电影 浏览:735
手机看电影600MB用电脑多少 浏览:81
不朽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128
金陵十三钗电影全集版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