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007系列到底那几部按拍摄时间拍个顺序
007系列到2019年7月有24部
1、1962年,《007之诺博士》
2、1963年,《007之俄罗斯之恋》
3、1964年,《007之金手指》
4、1965年,《007之霹雳弹》
5、1967年,《007之雷霆谷》
6、1969年,《007之女王密使》
7、1971年,《007之金刚钻》
8、1973年,《007之生死关头》
9、1974年,《007之金枪人》
10、1977年,《007之海底城》
11、1979年,《007之太空城》
12、1981年,《007之最高机密》
13、1983年,《007之八爪女》
14、1985年,《007之雷霆杀机》
15、1987年,《007之黎明生机》
16、1989年,《007之杀人执照》
17、1995年,《007之黄金眼》
18、1997年,《007之明日帝国》
19、1999年,《007之黑日危机》
20、2002年,《007之择日而亡》
21、2006年,《007:大战皇家赌场》
22、2008年,《007:大破量子危机》
23、2012年,《007:大破天幕杀机》
24、2015年,《007:幽灵党》
(1)黄金时间拍的电影扩展阅读:
007是风靡全球的一系列谍战电影,007不仅是影片的名称,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詹姆斯·邦德(英语:James Bond)是一套小说和系列电影的主角名称。小说原作者是英国作家、前MI6特工伊恩·弗莱明。
在故事里,邦德是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间谍,代号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的权力。此外,詹姆斯·邦德总是有美女相伴,那些女士被称为“邦女郎”。
他冷酷但多情,机智且勇敢,总能在最危难时化险为夷,也总能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历任007都是大帅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让这部影片直至今天仍被广大影迷所热爱。
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5日公映后,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直到今天历经五十余年长盛不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007
『贰』 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的赌神赌侠赌圣有几部,按年份排列
一共有六部。
1、1989《赌神》:王晶执导,周润发、刘德华、王祖贤、张敏等领衔主演。
2、1990年《赌侠》:王晶执导,刘德华、周星驰、吴孟达主演。
3、1991年《赌侠II之上海滩赌圣》:王晶导演,周星驰、巩俐、吴孟达、吕良伟、吴君如等合演。
4、1994年,《赌神2》:为赌神的续集,王晶导演拍摄,周润发、刘德华等领衔主演。。
5、1999年《赌侠1999》:刘德华,朱茵,张家辉,张敏主演,该片由王晶执导。
6、1999年《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该片是《赌侠1999》的延续篇,刘德华,陈百祥,张家辉主演。
赌神系列的开始高进:
1989年到1996年间,王晶推出《赌神》系列,这既是香港赌片的巅峰之作,同时也代表着香港赌片的兴衰。
90年代是香港赌片的黄金时代,王晶1989年拍摄的《赌神》以3600万港元的佳绩成为当年香港票房冠军。
周润发饰演的“赌神”高进最受热捧,片中“赌神”转戒指动作和吃名牌进口巧克力的举动,在当时更是引来无数影迷的争相效仿。
赌神高进,最早出现于香港著名电影《赌神》中,由周润发饰演。
该电影是《赌神》系列电影的第一部,而该形象在其后续作品《赌侠》、《赌神2》、《赌神3之少年赌神》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饰和增补,其中各种人物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出入,例如其搭档龙五的身份来源。
『叁』 谍战系列影片《007》为什么会那么火
我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时间线问题。从原著角度看,这四部电影表现了007刚刚成为007的时期,这个在《皇家赌场》里已经说明了。James bond在杀完第二个人后提升为一个double 0。这四部电影可以说是007的前传,那些衣香鬓影,香车宝马还没与他的个人气质充分融合。而他本人也没完全练就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功夫,比如爱上格林。这个其实是电影的故意安排,特意保留了一些愣头青式的莽撞和蛮干。也是在《皇家赌场》这集,开头追击炸弹客的时候特别明显。
那为什么这种莽撞和蛮干会受到观众欢迎,这个要从另一部电影说起。
二、市场的选择。其实这个现象其他的答案也说到了,007系列在这之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模式化的流程,观众对电影的预期跟去看一场杂技差不多。007越来越去人格化,反正是搞搞美女,杀杀坏蛋。很多答案认可最帅的布鲁斯南本人都厌倦了这个角色。
而这个时候另一部谍战片的转折之作《谍影重重》,整个系列也是很多人心中最好的谍战系列电影。而这种有血有肉,牵动观众情绪的模式完全扭转了这个类型片。同时,冷峻、硬朗的动作风格也完全回归,这给后来的007系列选角、定调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女性观众。原先的007经典的绅士形象是一个与骑士精神有传承意义的符号,更多的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塑造的。告诉女人应该喜欢这样的男人(当然在此不是否定绅士行为准则的合理性)。而现在的Daniel Craig的外形更多是女性自主选择的形象,结实的肌肉,冷峻的面孔,喷薄的荷尔蒙,虽然看起来更粗糙,但这是女人自己想要的男人形象。
这三点加起来,造成了Daniel Craig更受欢迎。
『肆』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时间与人物都是什么
好莱坞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当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时,美国 的电影工业反而进入了黄金时代。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的上映标志着黄金时代的开始,到了 1932年所有的电影都是有声的了。1935年出现了第一部彩色印片电影《贝琪•夏普KBecky Sharpe),1936年的 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在《贝琪•夏普》的基础上又完善了彩色印 片法技术。1933年的影片《金刚》(King Kong)中加入了特技。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明星,如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克劳 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格雷塔•嘉宝(Greta Garbo)和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等。米高梅公司(MGM)、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s)和雷电华公司 (RKO Studio )是这一时期妤莱鸡主要的影片产商。其他影片公司,如福格斯电影公司(Fox)、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nt)、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哥伦比亚电 影公司(Columbia)和联美电影公司(United Artists),在这一段经济艰难时期也有 较好的表现〇这一时期的经典影片包括《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奥兹 国历险记> (The Wizard of Oz)、《关山飞渡》(Stagecoach)、《异国鸳鸯》 (Ninotchka)、《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和《古庙战 茄声》(Gunga Din)。到20世纪30年代末,好莱坞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贡献者,偶尔也有优秀的文化作品。同时,它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虽然可能并不稳定的动力”。
『伍』 请介绍好莱坞各档期的电影类型
楼主,搜索到一篇论文,与时共舞:美国电影档期研究
http://qkzz.net/magazine/0257-0181/2005/04/427434.htm
全文实在是太长了,我还是粘贴下吧,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详细也比较清楚了,虽然论文是2005发表的,但是,美国档期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这几年和以前的相比,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电影档期的划分
在美国电影市场,每一个年度以周末和节日为界,分为冬、春、夏、秋和圣诞假日五个档期。一年之中,大约1月3日到3月10日被称为冬季档(具体的界分是新年假期结束到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3月11日到5月6日左右是春季档(即冬季档期结束的次日到5月的第一个星期四);紧接着是漫长而又火爆的夏季档,大概从5月7日到9月5日(即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开始一直到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即美国的劳动节),也就是学生们开学的时候;劳动节之后秋季档开始,大约在9月6日到11月18日(即夏季档期结束的次日到感恩节的前一周,也就是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之后整个美国进入年末的假期,美国电影也进入了圣诞假日档期,一直到新年的那个周末,即11月19日到1月2日左右。
2
美国电影市场的这五个档期中,尤以夏季、秋季和节日档期(主要指圣诞节和新年)最为重要,夏季和秋季档期各为三个半月左右,节日档期仅两周左右;前者对全年的票房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后者则对影片能否入围奥斯卡举足轻重。在这三个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几乎占全年总数的70%,而且票房的收入也几乎占全年总收入的70%左右。至于冬春档期,由于重量级的体育比赛(橄榄球,NBA全明星赛)和大量的颁奖活动(奥斯卡、格莱美、艾美奖、金球奖、导演工会奖、洛杉矶影评奖等)填满了几乎所有周末,尤其是奥斯卡抢去了不少这个时期的光环,占据了观众的视线。此外,作为主流观众的学生们也都忙于学业,所以这个时期是全年中最不被看好的档期。因而,这一档期上映的影片多是低成本制作,或是代为发行的独立制作。秋季档期开始的两周又正值学生们开学,普通的观众则大多刚从假期中归来处在修整阶段,所以这一档期也是小制作的倾销场。但是十月份的情况就不同了,十月后便进入了奥斯卡的角斗期。所谓的大制作,或是被寄予得奖之厚望的影片基本上全都挤在了夏季、秋季和圣诞假日这三个档期。
黄金档期I :暑期档
夏季档期也被称为暑期档,是最火爆的电影档期,大约要持续近四个月,是全年票房收入最高的档期,因而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兵家必争之时。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最卖座影片和真正产生轰动效应的影片票房主要来自于7至13岁的少年儿童或者14到25岁的青少年观众。平时他们为课业所累,对他们来说,只有暑假才会有最大的一段空闲时间,他们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使得好莱坞不得不把重心放在这个目标市场上。制作商们非常清楚一部孩子爱看的影片必然导致父母的参与,所以,他们绞尽脑汁拍出不仅孩子们爱看而且大人也爱看的影片。近20年来我们看到大量“合家欢式”电影上映暑期档,其中包括《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小鬼当家》、《玩具总动员》、《狮子王》、《怪物史莱克》直到最近的《海底总动员》和《超级特工队》都属于这一范畴之列,而且部部都是轰动片。
这些影片准确地抓住并适应了当今的家庭消费观念和结构。不仅在中国,在北美也一样,孩子的娱乐与教育是家庭与社会关心的主题,尤其中产阶层在当代日益紧张的工作节奏的余缝中都在尽量争取和安排与孩子们团聚的时间。对于父母来说,利用节假日带着全家观看电影是一种难得的休闲和增进家人感情的好机会。于是好莱坞便利用暑假期间,圣诞节、新年等难得的档期为家庭观众隆重推出“合家欢式”的电影,所以这些档期也就成了竞争激烈的黄金发行期。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暑期大片,还要算1975年6月20日首映的《大白鲨》。这部超支两倍,总耗资1000万美元的影片同步在全美409家影院上映,创下1.29亿美元的票房,由此确立了以独立日为中心的暑期档。同时破天荒的花费70万美元在电视黄金时段做广告的成功经验,也告诉电影公司,电视不是对手而是同盟者。但夏季档期的真正定型,要算1977年5月25日首映的《星球大战》。这部影片虽然只在35个银幕首映,但到夏季一结束,票房像滚雪球一般,居然收到1.33亿美元,超过了《大白鲨》,并且打破了传统夏季电影发行的禁区,在只有部分学校进入假期的5月发行,重新定义了夏季档期,奠定了其在美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各大电影制片公司对这个炙手可热的赚钱时机的争斗也由此展开,而且使得暑期档越来越火爆。各种传奇片、科幻片、打斗片,以及各种续集片都会云集夏季档期争奇斗艳,以期分一杯羹。今年四月底开始,最抢眼的影片已纷纷登上夏季发行档,如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还有由于绯闻而早已让人拭目以待的由布拉德与朱丽主演的《史密斯夫妇》,后者将于6月10日出击夏档。这也使得夏季黄金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在夏档占有一席之地,有些续集片刚刚完成就纷纷宣布下一集的夏季档期。比如,2004年6月30日刚刚上映《蜘蛛侠2》,该片的续集《蜘蛛侠3》就已敲定了2006年5月2日的档期。
我们看到的暑期战斗都是在五月份打响的,然而,超级制作之间对首映日的竞争甚至会在一年之前就开始了。漫长的炎夏之战让每个大的制片公司都无从逃避,好的档期屈指可数,而像《星球大战》或者《蜘蛛侠》这样的制作,影响力可以持续两个周末以上。面对这样的“强者”,过去许多电影公司会选择回避,如1999年《星战前传1》的首映时间排在《木乃伊》之后两周,在《王牌大间谍2》之前三周;2002年《星战前传2》的首映时间在《蜘蛛侠》之后两周,在《恐惧的总和》之前两周。然而,今年撞车事件已无法回避,由于越来越多的大片挤进夏档,和前两部选择同样档期,定于今年5月20日上映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5月13日上映的威尔·法瑞尔的喜剧《足球老爹》和5月27日上映的迪斯尼动画片《马达加斯加》和亚当·桑德勒的《最长一码》对它形成了前后夹击。
今年的战斗无疑异常激烈,尽管没有各种高规格的球赛冲击,但是却出现了众多的大制作在这个夏季短兵相接的情况。除了刚才提到的五月、六月的争夺,最为瞩目的是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片《世界之战》和福克斯公司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神奇四侠》将要进行的一番较量。为了加强竞争力,早在今年2月派拉蒙公司就开始制作并在各影院及传播媒体播放《世界大战》的预告片,以警示对手:这是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请绕道而行。百般不情愿之下,福克斯公司最后还是不得不让出了六月档期与斯皮尔伯格保持安全距离。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谣传的那样,改变时间是由于太多特效镜头而误了档期。但六月情况却并不乐观,布拉德· 皮特和安吉丽娜· 茱迪主演的《史密斯夫妇》预定6月10日发行;华纳兄弟的《蝙蝠侠的诞生》将于6月17日上映。七月,仅8日一天,目前就有《神奇四侠》、索尼公司的《家有仙妻》以及环球公司的《万能钥匙》(恐怖片)三部影片预定首映,15日还有华纳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22日有梦工厂的《岛国逃亡》与新线公司的《婚礼傲客》对阵,29日,华纳兄弟将推出《正义前锋》。八月也不轻松,环球公司会在8月5日推出《毁灭战士》,而索尼会在一周后推出《憨直舞男2》等。
这样的电影档期和时间表已经充分的显示了夏季档期对于整个电影工业的意义。显赫的夏季发行大片架势使得其他小制作电影纷纷另寻出路。一般来说5月和6月以家庭片和特效大片为主,7月以后影片趣味开始偏向成人,惊悚片、动作片和喜剧增多。比如,以《木乃伊》为代表,斯蒂芬· 索莫斯的影片都是奇幻冒险型,一直都放在5月初。而奈特· 沙马兰的惊悚片基本都是在7、8两月交界,而成龙的影片被证明是8、9月份的灵药,这样的档期既和传统的安排一致,又树立了导演形象。此外,通常针对年轻人的影片,票房集中在周五晚上;目标观众年龄较长的影片,周六票房会高一些;适合全家观看的影片则要在周六周日的日间时段多加场次;以黑人为主的影片则是星期日晚上。根据票房情况,发行公司会迅速决定周六和周日的广告策略。
档期敲定,影片的宣传工作随之开始,近些年来,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宣传片也越做越长,越做越好。大片宣传费用增长之快,已经超过了制作费用。高额的制作和宣传费用使得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不得不与其他行业进行联合以开展各种共同的促销手段,这种方式被称为“搭卖”(tie—in)。一部有卖座潜力的影片往往会找到10数家合作企业,这些企业联合起来,各尽其能,有的负责制作广告,有的负责传播媒介的宣传等,使得宣传广告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行销战略,其效用不可小觑。据报道,曾有十二家公司联合为上一集《007》作广告,所投入的广告费达1.2亿美元之多,另外暑期一到,各种与电影相关的快餐、饮料、玩具、书籍、唱片,还有新近出现的电子游戏,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他们配合并与上映的各部电影共舞夏季。
黄金档期II :秋季档与圣诞节档期
如果把美国电影全年的档期比喻成一台大型晚会,夏季档无疑是晚会的高潮时段,精彩纷呈,然而观众们最为期待的,也许还得算这台晚会的尾声部分,大牌明星出场,压轴节目上演。这就好比每年的秋季档期和节日档期,各公司都会将其重磅影片放在这两个档期中。原因之一是其中夹有一个圣诞长假,对于美国电影公司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赚取票房巨额利润的黄金档期。此外,节日档期之后,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就近在眼前了,因此各大公司压箱底的好电影都将在此期间推出,使之成为强片压阵的档期。由于参赛奥斯卡影片的条件是必须要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至少公演一周,这意味着,影片一旦入围,票房又可以增加1200万到2000万美元,《芝加哥》就是这样。再者,因为接下来一月份马上就要进行各项奥斯卡奖的提名,所以自秋季档一直延续到节日档期的这段时间都成为竞争奥斯卡的火爆冲刺档期,加之又赶上一年一度的圣诞长假期,十二月份便成了火爆又火爆的档期。它不仅能使影片赚取丰厚的利润,更主要的是能使奥斯卡评委对这个时期上映的影片印象深刻。十二月发行的影片被认为比其他档期的影片中奖率要高,这一档期的票房和口碑的成败可能直接决定影片在奥斯卡上能否有所作为,《指环王三部曲》、《芝加哥》,《纽约黑帮》等片都成功地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奥斯卡从不肯承认圣诞节日档期的电影有更大的获奖机率,但事实上,在十二月份档期上映的影片确实比在其他档期上映的影片更容易获得提名,《百万宝贝》于2004年12月17日首映,在获得七项提名之后一举摘下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项桂冠。又如1988年,五部被提名最佳的影片全部是在十二月份上映的。与之相反的是,有一些本应获得提名的影片因为发行的早,或者没有选择更加策略的档期上映,使它们失去了获得提名的机会。例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喜剧之王》和大卫·琼斯的《背叛》都是在1983年的一月份上映的,如果选择在节日档期上映的话,它们在被提名的机会中将占有更大的优势。甚至有人认为,《喜剧之王》如果改在秋季上映,它很有可能得到最佳影片的提名,最起码罗伯特·德尼罗、杰瑞·路易斯和桑德拉·本哈特三位演员在片中的精湛演技应该得到奥斯卡的褒奖。3同样的,成本仅五百万美元,而票房收入竟达2.4亿美元的《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只获一项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的原因也被广泛归结为它上映的时间太早了。4刻意选择在冬,春季档期放映的影片,是因为部分制作者们并不认为他们的影片是为奥斯卡而拍摄的。
除了十二月份之外,从十月份开始到十一月底这个秋季的高潮时期也是争夺奥斯卡最佳的影片上映期,自十月份开始,秋季档推出的影片便会以艺术片为主,目标是角逐奥斯卡。如这两年的影片《迷失东京》、《神秘之河》、《杯酒人生》、《灵魂歌王——雷》等,都是在这一档期推出的。最近的例子是刚刚过去的第77届奥斯卡,被提名的五部最佳影片中除了《百万宝贝》和《飞行家》于2004年12月17日首映之外,其余三部影片均在这个档期上映,《寻找梦幻岛》于11月12日首映,《灵魂歌王:雷》于10月29日上映,低成本影片《杯酒人生》于10月22日上映。
近年新趋势I:档期提前
安排档期、以及围绕档期展开宣传与发行是一整套的商业行为。在夏季档期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今天,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挤进夏季档期而把赌注下在更早展开的暑期档上。早在1999年《木乃伊》上映时环球公司就打破了正常暑期档的首映时间,提早赶在五月第一个周末上映,实践证明,它能够收到巨大的票房。虽然此时,美国中小学的孩子们仍没有放假(大学已从四月底开始放假),梦工厂的《角斗士》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索尼2001年的《蜘蛛侠》则也在那个周末的三天中创造了1.14亿美元的漂亮成绩。而去年的影片《坏女孩》则又提前了一周赶在4月30日上映,其首映票房达到令人惊讶的2440万美元,派拉蒙公司随后把它追认为一部暑期档电影,以壮大自己的暑期档声势。今年又出现了环球公司发行的,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翻译风波》也抢先于暑期档之前放映的情况,该片于4月22日上映。 索尼公司的《极限特工:国家元首》随后于4月29日开映。这意味着暑期档将会更加提前展开,这些试探观众潜力的影片一旦获得成功,就为电影档期写下新的定义。
新趋势II:全球同步上映
几年前“同步上映”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话语和理念,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它随着国际市场剧烈的竞争应运而生,使之成为好莱坞国际营销与发行的一个轰动的亮点。
对于美国人来说,海外票房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影片发行策略的重要考虑因素。过去那些知名大片,尤其是具有知名度影片的续集片在国际市场的收入使他们尝尽了甜头。早在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虽然在国内创下了3亿5千7百万美元的票房记录,但在海外的5亿6千万美元的票房更让人跌破眼镜。同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国内票房为3亿1千6百万美元,而海外收入整整翻了一倍多,共达6亿3千8百万美元。近年来一些在美国本土不够成功的影片也会利用海外票房来弥补一些成本压力,如《亚历山大》和《偷心》二者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海外票房较好的成绩。
海外市场巨大的潜力和金钱魅力显然是好莱坞电影进军全球市场中采用同步上映策略的最大驱动力。同时必须指出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正如美国电影人意识到的那样,他们如果不及时在海外发行影片,神速的“盗版”和网络就会很快夺走他们的票房,这种局面是他们最头疼和恐惧的。此外,美国国内黄金档期的拥挤和残酷的竞争压力也迫使他们将视线转向国际市场,这样一则可以保护他们最大的利益,二则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来说能与美国人一起在同一时间内看到新片也是一种盛事和享受,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美国电影就实现了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