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闻专业要模仿一个1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适合在大学拍的,剪辑跟镜头运用较好的.
具体推荐一时想不起来,提几点建议吧,还是比较对那几个老师的口味的:
1、长镜头,要有场面调度的,看一下《云水谣》开始的长镜头,虽然那是假的。即使是两个人对话这种没有动作的场面,镜头也要有运动
2、交叉蒙太奇,利用快速切换镜头以及多画面形式构造的交叉蒙太奇很容易制造紧张气氛,多画面也最好像日式漫画,选择不规则形状
3、选择相似因素的剪辑点,看过《惊情四百年》你会对这样的剪辑印象深刻,这种方式对初学者作品出彩很有作用
综合以上,已经可以想象出一个片段了:(长镜头)主角在行走,(快切&多画面)突遇敌人,逃,(跟拍)被抓住,扭打,(相似剪辑点)出画,OVER!所以,选择类似警匪追击的片段最好,我们那时候有小组选的是《罗拉快跑》。希望你们能有不一样的选择,期待你们的作品。
PS:学校条件简陋,最后作品肯定比原作失色不少,so,建议配上电影原声,这就要后期对口型了,不过也对剪辑的同学是种锻炼,或者干脆选没台词的就省事了~~~
B. 给外国影片配音时,是如何做到让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国人的说话的口型而且还和演员的声音一样
你好!!
我就转邱岳峰先生给观众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绍了如何对口型的问题,恐怕这是最权威的回答啦,当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献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国观众最熟悉的译制片配音演员之一。他从小对文艺具有浓厚的兴趣,二十岁那年就登上了话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脊衡代的电影配音演员。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担任了将近二百余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满腹邪恶的富洛娄神父(《巴黎圣母院》),有饱经风霜、为生活所迫沦为贼的小偷(《警察与小偷》),有一度傲慢,继而沮丧的罗彻司特,有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的退役军官霍夫曼,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卓别林主演的骗子手凡尔杜,疯狂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这些人物类型互异、各有特色,译配难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却能以"神"取胜。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征,力求对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细,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与形象相吻合,仿佛片中人就是由他亲身扮演一般,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青)
亲爱的观众:
我收到你们不少的来信。封封都充满了对我的鼓励、鞭策我信赖的话语。读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有将全部精力献给电影事业,酬答同志们的深情。请允许我就你们最感兴趣的"译制片如何配音"这个问题简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个适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译成汉语的台词修整得与原片演员念的台词长短、节奏一样。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对口型。这以翻译者为主,配备一名填装员来共同工作。对口型时,将影片分剪成数十英尺长的小卷,在银幕上循环放映。填装员一面眼看汉语台本,一面不时地还要抬头看画面;同时耳听原片声音,按原片语言节奏把台词读出来,及时判断其长短,节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请翻译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为止。一段戏中如有三五人对话,填装员也就要按照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评书艺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词接口紧的时候,就更难掌握。如果没有良好的视读能力,有具备相当强的节奏感,反应又不特别灵敏的话,就比较难予适应这项工作。
演员接到对好口型的台芦基本之后,在放映间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台词、细致地揣摩原片演员所表达的"情",作为自己配音的依据。就以我在<<简爱>>中配的罗彻司特为例吧。这是一个被人称为“难以捉摸”的人物,实际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变幻莫测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内心却埋藏着巨大的隐痛,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这种隐痛,使他憎恨并蔑视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时不能单纯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还在于传神。如果一味表现他的嘲讽训斥和以势压人,就会失去人们对罗彻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这种分寸掌握是否得体(忠实于原片),是配音成败的所在。配音演员不应该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简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国译制片演员。曾用名邱呼生、欧阳月枫。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1942年肄业于北平(今北京)外国语学校,同年参加话剧演出。1950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任译制片演员。在樱哗做30年的译制片创作生涯中,为约200 部外国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来的银幕形象。例如美国影片 《大独裁者》中的理发师和希特勒、《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简·爱》中的罗契斯特、意大利影片《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国影片《红菱艳》中的莱蒙托夫等都是观众所熟悉的。这些配音富有特色,个性鲜明,为译制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执导了匈牙利影片《称心如意》和日本电视剧《白衣少女》的译制配音,并在中国影片《林则徐》和《傲蕾·一兰》中扮演角色。
谢谢!!
C. 国外电影译制过来后,除了说汉语外,连口型也符合的很好,敢问是怎么处理的
关于如何“对口型”的问题,转一封邱岳峰先生答观众的信:
亲爱的观众:
我收到你们不少的来信。封封都充满了对我的鼓励、鞭策我信赖的话语。读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有将全部精力献给电影事业,酬答同志们的深情。
请允许我就你们最感兴趣的"译制片如何配音"这个问题简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个适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译成汉语的台词修整得与原片演员念的台词长短、节奏一样。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对口型。这以翻译者为主,配备一名填装员来共同工作。对口型时,将影片分剪成数十英尺长的小卷,在银幕上循环放映。填装员一面眼看汉语台本,一面不时地还要抬头看画面;同时耳听原片声音,按原片语言节奏把台词读出来,及时判断其长短,节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请翻译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为止。一段戏中如有三五人对话,填装员也就要按照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评书艺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词接口紧的时候,就更难掌握。如果没有良好的视读能力,有具备相当强的节奏感,反应又不特别灵敏的话,就比较难予适应这项工作。
演员接到对好口型的台本之后,在放映间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台词、细致地揣摩原片演员所表达的"情",作为自己配音的依据。就以我在<<简爱>>中配的罗彻司特为例吧。这是一个被人称为"难以捉摸"的人物,实际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变幻莫测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内心却埋藏着巨大的隐痛,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这种隐痛,使他憎恨并蔑视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时不能单纯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还在于传神。如果一味表现他的嘲讽训斥和以势压人,就会失去人们对罗彻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这种分寸掌握是否得体(忠实于原片),是配音成败的所在。配音演员不应该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
纸短情长,请原谅我就此住笔。祝大家愉快!
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 邱岳峰
D. 电影解说的配音都是怎么弄的
电影解说的配音都是采用录音对口型的形式,后期配上的。
配音是为影片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而狭义上指配音演员替角色配上声音,或以其它语言代替原片中角色的语言对白。同时由于声音出现错漏,由原演员重新为片段补回对白的过程亦称为配音。录制摄影时演员的话音或歌声用别人的替代,也称为配音。
配音虽也属话筒前的语言艺术范畴,但它不同于演播,挖掘书面含义后,可以自己根据理解去设计语调、节奏。亦不同于新闻、科教片的解说,可以根据画面平叙直述、娓娓道来。影视配音要求配音演员绝对忠实于原慎做片,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山孝纤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
配音艺术
它使配音演员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龄、性格逗仿、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许演员超越原片自由发挥,另立形象。同时又要求配音演员根据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体验人物感情,然后调动演员本身的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去贴近所配人物,使经过配音的片中人物变得更丰满、更富有立体感。
配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是配音演员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在银幕后、话筒前进行塑造和完善各种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吹替是一个日语词汇,一般翻译为译制配音,指将国外的电影重新配音,以方便本国人视听。
E. 关于声画对位和声画对立,能各举几个电影中的片断的例子吗
首先作用为:强调声音与画面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通过观众的联想,然后可以达到一种对比、象征、比喻等一系列的对列效果,然后产生某种声、画本身原来不具备的新的寓意。接着把画面的对列蒙太奇作用引用到声音和画面之间,然后可以使声音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这样子就可以在影视片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与效果。
声画对位的有关例子:
1、《黄土地》中的片段情节,翠巧一边纺线,一边唱歌,其实歌声和画面内容是平行发展,二者并没有必然的意义联系,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声画组合的形式,一方面让观众了解到翠巧的心灵手巧和勤劳能干,另一方面又让观众了解到她的不幸婚姻。
2、《天驹》的情节片段,摇曳的驼铃,长长的驼队,默默的黄牛,涌动的湖水,沙海波痕,鲜嫩的水草(叠印)游弋的鱼群,波涛万顷的大海。画面的叠放,是一种声画组合的方式。
声画对立的有关例子:
1、《幸福时光》中的情节片段,吴颖回到家中看到鹊巢被鸠占领,然后的心情悲凉失望,此时的声音却是口哨声,鼓掌声,欢呼声,声音传达出的热烈和兴高采烈的情绪与主人公的心境构成了极大的反差,这样子,声画对位更加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失望与愤懑、焦急与慌张的情绪。
2、《话说长江》中的情节片段,长江的源头滴水成冰,天气非常寒冷。但是这里却没有描写冷,反转的是在写热,在长江的另一端,南京、上海的人们都热得恨不得脱去衣服,跳进长江里去游泳。这样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
扩展资料:
声画对位和声画对立的区别: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特点: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闻性电视节目中较多采用。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特点: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闻性电视节目中较多采用。
声画对列:是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百独立,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声话对位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大大扩大了电视传播的容量,能够使观众产生一种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象征、隐喻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