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赏析电影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赏析电影

发布时间:2023-08-13 00:25:06

『壹』 电影之旅1:十天十部心理学电影,一起来赏析

  《观影疗心》由张海音、施琪嘉等国内十位心理学家共同书写,他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经典电影,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温暖有爱的抱持,启发我们疗愈过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走进声色光影的世界,欣赏一个个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深度对话,又是寻求另一种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电影就像一面魔镜,它通过讲述他人的命运,帮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学电影,尤其能够撕下皮囊面具,直击人性的黑暗面。

这一期有书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一搜就是以上的话,立刻被吸引,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我爱看电影,二是我爱心理学,细想之后还应该有第三个原因:大概就是权威的力量和光环效应吧(上几期书中提到过的)——十位心理学界比较出名的大师们,这本身就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这个电影中出现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潜意识、毁灭性的攻击性、奸尸、恋童癖、俄狄浦斯情结等

脑子里想起孙老师的精分课程,对于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俄狄浦斯情结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帮老大纠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结。

我没看过这个电影,看完书中的分析,那个画面感就自动出现在脑子里了。看完书,特别想看电影,此刻正在看,女主说她从血腥中得到满足,她要亲手杀了比尔,这大概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真正的内涵吧。好了,让我好好看这个电影吧。哈哈

看了书,赶紧搜的看了电影,女主角杀人时刚毅冷峻的眼神,让我想到一句话:“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女主角就是经历了那么多被暴力之后仍然活下来并展开复仇。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总是充满血腥和暴力,暴力代表攻击性,而攻击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假如我们内心有毁灭性的冲动,看到电影中的角色通过杀人把愤怒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在观看时会觉得很爽、很过瘾,甚至体验到某种美感,这一点,昆汀做到了。

毁灭性的攻击性源于婴儿早期对母亲和世界的态度,由于婴儿早期非常焦虑,随时觉得自己都可能死掉、被抛弃,感到极其不安全,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母亲的呵护、理解和安抚,他的攻击性就会表现得极其强烈。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懂得陪伴和爱的母亲,拥有良好的母婴依恋关系,一个不那么坎坷的童年,不用一生来治愈的童年。

电影《心灵捕手》,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的故事。

威尔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却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影片以治疗为线索,起初威尔特别抗拒,直至遇到肖恩教授,在肖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并找回爱情

影片于1997年12月2日首映,十几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仍然被心理学界津津乐道,可见非同一般。

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张天布对这部电影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的分析:

第一次在治疗室威尔挑衅肖恩,肖恩直接动手,晚上肖恩一直思考:威尔到底怎么了?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他会如此桀骜不驯。同时,肖恩也反省自己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如此失态?肖恩花了很长时间来觉知自己、理解威尔,这也是治疗的法宝之一: 慈悲心 ,或者说同理心。

心理治疗不像录音机,患者走后,电源一关,一切就结束了。患者走后,心理治疗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会像石头扔在水里一样,在治疗师的心里泛起很深的波纹,而且这些波纹不会很快地平复。所以,作为治疗师,要学会慢慢反思、沉淀和消化这些“波纹”

肖恩和老同学蓝勃那段激烈的争执我也一直记忆犹新:互相坦诚的吼出彼此心中的看法,蓝勃认为肖恩是个失败的人,肖恩反驳说:“你那么看重成功,其实源自内心害怕不如别人。所以你争取成功,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你一定要比别人强,只有出人头地你才觉得踏实。”

治疗最高潮也是结束的时候,肖恩真诚地看着威尔的眼睛,一步步走向威尔,并且不断重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

治疗师肖恩通过唤醒威尔内心的好自体、培植了一片绿洲来占领他内在原有的一片沙漠。

威尔终于有勇气告别过去,告别原生家族留下的创伤,与自己和解,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和人生。

影片中威尔的防御机制有三种:第一个防御机制是情感隔离;第二个防御机制是对攻击者认同;第三个防御机制是化被动为主动。(想起101种防御机制,特别想感叹一句人是多么缺乏安全感的动物呀!)

(之前我写过的: 心灵捕手 )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游记专题

亲子专题

故事、随笔

读书、观影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贰』 如何用心理学的角度去评价《沉默的羔羊》里的影视人物

“羔羊”就是女主人公幼儿时在农场的一段遭遇而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的深深的创伤。家贫,父死,孤儿一样漂泊的童年,让幼小的史达琳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恐惧,她想逃出农场,救走即将被屠杀的羔羊,哪怕一只也好。可是她失败了,她被送到了孤儿院,她带走的羔羊还是逃脱不了被屠宰的命运。从此以后,即使史达琳拼命地读书,在读书中竞争,在竞争中取胜,她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只羔羊在尖叫,可她并没有意识到,那正是自己内心脆弱的呼号。潜意识中她认为自己是弱者,不敢接受儿时的遭遇,逃避与心灵深处的直接对话。但是她却在逆境中显得异常的坚定、老练,靠着意志力将恐惧深藏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她不要任何人知道她的“懦弱”,她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就在史达琳以为自己已足够坚强,也认为可以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命运再次粉碎了她天真的想法。作为FBI预备警员,史达琳接受了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委派的一项工作,表面上是给优秀的她一次锻炼的机会,实际上她只是人手不足时用来凑数的小棋子罢了。这一切都被汉尼拨.莱克特博士一眼看穿了。他就是史达琳这次工作的对象,一个权威的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古典文学家(在《汉尼拨》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在下文中会具体分析)。他因涉嫌杀害多名患者而被关押在州立精神病犯罪医院。由于他是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因而不少学者、研究人员,甚至是FBI的行为科学部都想搞到关于汉尼拨.莱克特的重要的精神调查情况。可是他本人却极不合作,几年来无数的拜访者都是空手而归。千篇一律的调查问卷勾不起他的胃口,枯燥乏味的牢笼生活磨灭了他的耐性,就连远远在外的调查者都逃不了他的魔掌,濒临垂死边缘。他高高在上,蔑视着周围的一切。他永不变的是那双锋利的眼睛,任何人内心的想法都逃脱不了他的窥视,他会揭发出你苦苦隐藏的秘密,毫不留情地,将你击溃在痛苦与绝望中。 史达琳来了,她抱着信心与勇气走进了那间地下室,是如此的清高,矫健的步伐中看不出隐藏在内心的恐惧,那伴随了她十几年的梦魔。只要填完调查问卷,史达琳就算完成任务了,整个过程都在掌控之中,即使博士不合作也没关系,完成报告是没有问题的。史达琳依照接受任务时得到的忠告,努力避免与莱克特博士过多的交谈。可是眼睛是不会说谎的,莱克特褐紫红色的眼睛又捕捉到了绝好的猎物——那双看似坚定的眼神中隐约闪烁着不安与惊恐。一双迷人的眼睛吊起了莱克特的胃口,他对研究面前这个女孩的经历充满了兴趣,决定和她玩下去。渐渐地史达琳掉进了他的陷阱,同时她的命运也悄悄地偏离了轨道。 沉默了多年的莱克特开口了,可他不愿接受调查问卷上的那些心理咨询,他根本就对那一套不屑一顾。他最敢兴趣的是津津有味地鉴赏别人的痛苦以及细致入微地掠取他人的隐私。他有非凡的洞察力,能看透一切,所以当史达琳第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一眼就看出了她卑微的出身和争强好胜的性格。他开始猫玩老鼠似的逗玩这位实习生。他开始吊史达琳的胃口,主动提供行为科学部一直在设法缉拿却始终没有成功的杀人凶手,剥了五张人皮的变态凶手“野牛比尔”。这样一来,倒还真的吸引了史达琳,诱使其慢慢走进了反被利用的圈套。 莱克特是狡猾的,史达琳是单纯的。急于破案的史达琳迫切地需要线索,虽然首先的线索是莱克特主动提供的,然而往后他却又不直接告诉你;更甚至于,善于心计的他,每到关键时刻或每当史达琳差不多摸清了头脑时,他就故意不再往下说,而要史达琳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作为往下谈的条件。于是,史达琳苦苦深埋于心底的那段幼儿时的遭遇就这样被莱克特一点一点地挖出来了。史达琳渴望成功地破案,解救重要的人质。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不仅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同时也是她潜意识中的一种挣扎,她挣扎在羔羊的尖叫声中!莱克特发现了这一点,他知道史达琳在“野牛比尔”的案件上会坚持到底,因为从她在蒙大拿牧场的那段经历,让莱克特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史达琳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摆脱的尖叫声,那便是可怜的任人宰割的羔羊。对于克拉丽丝.史达琳而言,如果说她幼儿时在牧场听到的羔羊的尖叫声是真实的话,那么她长大后心中时不时听到的羔羊的尖叫声更多的是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它表了弱者、受害者,象征了这些人在孤立无援中发出的呼号。史达琳无法摆脱心中的尖叫,从前是因为无法拯救那些弱小的羔羊脱离被屠宰的命运,而在心中永无止境地悔恨;现在则是因为受害者都是弱小的女性,这就使史达琳更多了几分切肤之痛。她想象着她们生前的处境,回忆着她们受害后的惨状,最后一切便凝聚到一个声音上:羔羊在尖叫,尖叫,尖叫!就是这样一种召唤,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潜意识中她认为只有亲手抓住罪犯,才能平息在心中尖叫的羔羊,停止这种声音!莱克特十分清楚这一点,同时也利用了这一点。

『叁』 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

该片多处运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如精神分析,梦的解释等),简单展示了佛罗依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童年的回忆 无法否认,童年的记忆在人的潜意识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人们长大后可能强迫自己忘记不愉快的童年,但是,这部分记忆不会消失,而是存留在脑海,并对将来的一系列行为作出引导。比如假扮爱德华大夫的J.B,当他看到白色和条纹时,他显得很紧张,并带有昏倒或犯罪的倾向,这和他童年时因为无意识的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有关,在心理他认为自己一定是个凶手,谴责自己。当爱德华大夫死后,在精神防御机制的作用下,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爱德华大夫,而来掩饰自己错认自己是凶手的想法,这些都源于他童年是对弟弟死亡事件的一种情结。这里,两条平行线条(代表着门前的两个滑台)仍然起看某种作用,使他产生恐惧紧张……也就是说平行的线条象征着门前的左右两个滑台。因为这滑台与摔死人有关,所以见到条纹就会焦虑不安。二 关于梦的分析。佛罗依德发现了人的无意识潜在对人的巨大影响。而,其中,梦的影像更能反应一种人的本性。多年前的经历和事件潜在人的无意识中,或许我们觉得已经忘记了,或许认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会在梦里不停的出现。这种无意识常让人们重复犯错误,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实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几个人,情绪也在支配着个人的行为。所以,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潜意识反应,分析梦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个体在过去的行为以及人的本性。因此在《爱德华大夫》这片中,我们看到彼得森大夫坚持引导B.J说出他的梦境。从梦里找到过去的记忆。B.J的梦里出现了21俱乐部,出现达利的大眼睛装饰,出现了带面具的俱乐部主人,包括楼顶和车轮,这些都暗示了犯罪现场和犯罪者的身份。彼得森解析的这个梦最终帮助了B.J回复了记忆。当然,电影还是比较肤浅的解释了关于梦的分析,因为梦虽然和我们的心理密切相关,但是,不是说,我们梦到什么就可以解开什么。梦的分析是站在一个更客观和科学的理论上建立起来。三 关于情感在咨询工作中是否对立问题正如我们看待的这部片一样,彼森大夫是爱着假爱德华大夫的,这种爱,可以使她完全的信任他不是凶手,这种爱可以促使她治疗他的信念。正是这种爱,使得B.J解除了层层心理防御,抚平了童年的犯罪情结,能够直面自己的遭遇,积极配合治疗,找回自我。
这里,我们看到情感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或许,我们一直强调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有足够的理论和科学的技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往往忘记了,爱,才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才是打开心结大门的钥匙。http://202.206.100.3/xi/jky/wangye/renshiyan/manhua/psymovie/aidehua.htm

『肆』 从心理学视角看《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妇女生活》。

以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去看电影,与单纯地用文艺眼光去看,似乎有不一样的感受,也有趣。

茉一出场,已经是18岁的少女。茉的成长历程中,早期养育情况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父亲至少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在场了。母亲作为客体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她把爱更多地投注于自己而非女儿,投射给茉的是被忽视的,不被关爱的。茉的母亲,成为了“坏的客体”。茉缺爱,一旦她接收到自己被呵护的信号,便会很快产生认同,因此她轻易地被孟先生俘获。孟先生给她的是父亲般的照顾,满足了她缺失的父爱,同时,作为猎艳老手,孟先生对茉的女性魅力不吝溢美之词,也极大地弥补了她原先形成的自卑、不自信的自体表象的不足。草率、冲动、任性是茉不成熟的心理发展带给她的衍生品,她沉迷其中的爱情和幸福,不出所料很快被现实摧毁。她怀孕了,不愿意打胎,孟先生一走了之,她被抛弃了。无奈回到母亲身边,故作无所谓地忍受着母亲的辱骂和讥讽,生下了女儿莉。

莉在不受欢迎的氛围中降生,随之面对的是有着明显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相对于茉,莉的客体(即母亲)存在更严重的问题。茉从来没有一个母亲对女儿应有的喜爱,对于莉,她是嫌恶的,也许潜意识里,莉就不该活着。莉睁开眼睛看到的母亲,没有笑意,甚至更多的时候是背影。莉在摇篮里哭得撕心裂肺,茉置若罔闻,自顾吃着从楼上吊着篮子买上来的甜品,仿佛女儿和女儿的哭声是不存在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早期需要与母亲建立良好的关系,母亲在这个时候对婴儿来说应该是全能的,即在她有需要的时候,母亲必须及时地给予满足,才能帮助婴儿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母亲是婴儿与外部世界联结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客体。但是茉显然是非常不称职的,即使在哺乳时,茉也没有与莉的眼神交流,莉从母亲身上,较少感受到爱。莉在不安定、不愉悦、不被喜欢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她多疑、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不顾母亲的反对结婚了,丈夫是工人阶级出身,与她的原生家庭截然不同,她想借此重生,却无法摆脱心理发展不完整带来的自我折磨。在新婚期间,夫妻感情最为浓郁时,她就害怕丈夫会离开她,每每母亲夸赞女婿,或者对女婿表示关心时,她就不舒服,怀疑母亲对丈夫有不伦之情,开始出现幻觉。她内心的自卑引起的多疑在养女身上发展到极致,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最终导致丈夫卧轨自杀,自己也进了精神病院。

花是莉和丈夫从福利院抱养的。被亲生父母抛弃是一个婴儿最大的打击,所幸被收养后,养父母对她是关爱有加的,尤其是养父,给了她童年的欢乐。同时,她也经历了养母从神经质到精神病发,养父卧轨自杀这样的重大事件,对她的心理影响不可谓不大。再一次幸运的是,此时,她的外婆,茉已经成为一个坚强淡定的老人,茉平静地对她说,你妈去找你爸了,你爸是个好人,他是被冤死的,等你妈平静下来,她就会回来。花的心理创伤在与外婆的相濡以沫中慢慢修复。花成年后,也遭遇了爱情婚姻的失败,在痛苦中,她也想过鱼死网破,但最终,她成长了,她没有变得乖张疯狂,而是平静地,积极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撇开时代的变迁,单从三个女性的命运来看,不得不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太大了。

回到电影本身,陈冲和章子怡对人物的拿捏真是很到位。电影后半部分对原著的改编很大,原著始终笼罩着一层惨淡无望的色彩,我看了有点透不过气,但似乎,更贴近心理发展规律。

花在暴雨夜的大街上生产那一幕,是对人物性格的大写,但是不合常理。不过后来闪着警灯的警车开过来,我还是很欣慰的,这是职业认同,我自己的。

『伍』 我们怎样看电影:影片的感知与认知心理学简

任何涉及观影活动的理论都必须以感知与认知的一般理论为基础。这就是探讨心理活动的构成理论(Consturctivist Theory):它是自Helmholtz已降,1960年代以来,感知与认知心理学的主流。根据构成主义的解释,
感知与思考是一种主动的、目的取向的过程
。Karl Popper称之为心灵的“探照灯”(search light)。感觉的刺激本身并不能决定知觉,因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
生物体乃是根据非意识的推论而构成知觉的判断。
推论的形成是构成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有些情况下,推论主要是“由下而上”(From the bottom up)进行的,结论的确立根据的是感觉的输入,色彩的感知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有些过程,如熟面孔的辨识,则是“由上而下”(from the top down)进行的。
感觉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是由预期、背景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其它认知作用所决定。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处理之所以是推论的,在于感知的“结论”是以资料、内在理路或先验知识形成的“前提”为基础所归纳出来的。
在构成理论中,感知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简单说来,
典型的感知活动是根据提示,来认定三度空间的世界。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检验的过程。生物体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料,而感知则具有先发的能力,多多少少会去捕捉预期中的事物。
贡布里希说:Groping comes before grasping,or seeking before seeing。生物体先侦查环境中的资料,再由感知的假设检验之。假设不是被确认,就是被推翻,再代之以新的假设。由下而上的感知过程,比如观看移动的物体,是以快速、无意识的方式运作的,但仍然类似于其它的推论过程。由上而下的过程则明显依据前提、预期和假设为之。当我们在人群中寻找朋友,找到的可能性因为环境的熟悉程度和过去的经验而增加。认知过程则经由对情境与过去经验的可能性评估,协助感知假设的修正。典型的认知活动,如事物的分类和记忆,皆依赖于推论的过程。
无论我们称之为感知与认知的所有活动,都有一群经过组织的知识在其中主导着我们做出假设,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图式”或“图模”(schemata)。鸟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视觉认知的图模,对一个完整文句的概念则可作为理解谈话内容的图模。图模的种类包括:原型式的(Prototype,如鸟的形象)、样板式的(template,如文档系统)、步骤式的(proceral pattern,一种熟练的行为,例如学习如何骑自行车)。
构成理论的动态本质,使其具有高度吸引力,实际的感知者会凭籍其认为最有可能的感知来假设。感知经验就像所有的推论一样,都会有风险,必须经得起新环境和新图模的挑战。感知假设在一段时间后,会被确认或推翻;如有需要,生物体也会改变假设或图模。这种感知-认知活动的循环,解释了知觉基本上具有不断进行的、修正的性质。该理论也解释了何以感知通常是熟练得、学习的活动;因为个人的知觉能力会随着图模的扩大、情境的改变及新资料的加入而逐渐变得细致而富于弹性。
视觉可作为构成心理学理论的经典示例。若就纯粹的感觉经验而言,视觉是印象的炫目震动。眼睛以快速而短暂的运动(即saccades),做每秒数次的定像,它会转动以配合头部与身体的运动,并且会不由自主地颤动;而我们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却都是片面的。但是,我们不会感觉视觉对象的闪动或模糊,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稳定的世界、流畅的运动和固定形态的光影。视觉系统的组构是以不自主的、立即的方式进行推演,因此,可以说,观看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过程。在三度空间构成的一列物体会“立即”进入眼帘,想要不见也难。这种自动的建构也会受到图模的影响,图模根据相继而来的视觉资料来检验假设。Julian Hochberg认为,由于只有眼球能见细节,图模便主导眼球的快速移动朝向最丰富的所在望去,看的动作因而是以有目的的方式发掘环境。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时时对照着主控的“认知地图”,连续的观看则组成了我们的视觉世界。认知地图让我们忽略眼睛的生理性颤动,只将最重要的部分带入视觉;图模则对接下来所见事物形成假设。因此,
眼见并非被动的接受刺激,而是一种构成的活动,涉及迅速的计算、既存概念的作用,以及多重目标、预期与假设的运作。我们也可以根据听觉进行另一个可兹比较的解释。
至今尚未有人提出一套解释美学活动的构成理论,然而其轮廓已经浮现。艺术作品必然是不完全的,需要观者主动的参与,将之整合、赋予血肉。艺术作品多多少少发挥了由下而上过程的主动性;它确实会制造幻觉。但艺术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过程,观众有所期待,并将图模形成的假设带入艺术作品中,这些期待与假设来自日常生活经验、对其它艺术作品的认识等等。艺术作品也为观众设下界限,感知的重要特征与艺术作品的整体形式相互引发、互为限制。艺术作品鼓励图模的运用,纵使感知活动最终必须将之扬弃。
那么,美学的感知和认知活动,与非美学的有何差异?在我们的文化中,美学活动运用的技巧并非以实用为目的。
我们在接触艺术时,焦点不在于感知的实用结果,而会将注意力转移至美学过程本身。在日常心灵生活中视为无意识的部分,却被有意识地对待。图模常被形塑、延展、超越;假设-确认的工作也因之延缓。美学活动如同所有心理活动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艺术会强化、修正甚至攻击正常的感知和短期认知方式。
因此,构成理论认为观影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心理过程,操控着以下种种因素:一、感知能力。
电影媒体依赖视觉活动的两项生理缺陷。首先,视网膜无法顺应光线快速的明暗变化。在
临界“融合”(fusion)频率
下,每秒超过50次的闪光便会产生稳定的印象。其次,当眼睛面对一连串画面一个个地出现,会出现
表面运动(apparent movement)的现象
。(1)此效果的出现,乃因眼睛会将间歇的输入当作是运动,只要跳动不至过大。闪光的融合与表面运动代表了自主与强制性的由下而上的过程;虽然我们知道电影只是定格画面的频闪呈现,但视觉却一定能建构出连续的光影和运动。电影是一种幻觉的媒体,依赖我们做出“错误”的推论。再者,
影院的情境也有助于控制我们对刺激的误测。
黑暗掩盖了令人分心的景物,让我们专心于影片。当观众适应低亮度后,闪光融合与表面运动的效果就更加有力了。
其它由下而上的过程也会影响我们的感知活动,比如观看银幕上的色彩。至于要透过景深的提示来建构叙述空间,则必须同时启动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两种过程。二、先前的知识与经验。
我们观看电影所凭借的图模,来自日常生活和其它的艺术作品。基于这些图模,我们形成假定、建立期待、确认或推翻假设。有辨识物品、了解对白乃至理解整个故事,都需要运用过去的知识。三、影片本身的内容和结构。
在叙事电影中,影片提供了资料结构——包括叙事系统和风格系统,并鼓励观众进行建构故事的工作。影片呈现各种提示、形态与缺隙,让观众动用图模,测试假设。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常将各种因素抽离开来讨论,其实三者是相互作用的。试想观影时时间的角色:观众在观看叙事电影时,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将事件以时间顺序排列。先前对叙事的了解和日常生活经验,使我们期待事件会以某种固定的顺序出现,影片中的提示也会让我们假设各事件是接续出现的。如果叙事不以时间先后呈现事件,我们就得动用一己之力,依据图模重新安排;但这类电影得冒着让观众看不懂的风险。再者,电影的观影条件更增添了一笔限制:正常情况下,看电影不能如翻书一样回头再看。过河卒子般的步伐更加强了观众记忆力和推论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导演若不以顺序说故事,观众不是得重新建构故事顺序,就是弄不清正在上演什么。这也许是大部分电影避免时间跳跃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我们也看到,近几十年来,有着复杂时间形态的影片能提供观众新的图模,或吸引观众一看再看。电影形态式的历史发展因而可以改变观众过往的经验。
因而,不同于所有被动的观众理论,我们认为观影是一种复杂甚至具技巧性的活动。看电影似乎如同骑自行车一般,不费吹灰之力,但两者都必须经过练习。这或许是观众与读者最重要的关联。我们习惯上认为阅读印刷品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即使语言早已学成,阅读也是一项极度复杂的工作,需要挑选线索、消化大块文章、决定如何抽阅文本、预先设想、理解丰富的语意。理解一幅画的工程似乎同样浩大。贡布里希表示,观者必须认识媒介的局限和惯例,了解绘画的目的、具备增补的能力,并且能够以人生经验与画作相参照。以电影如此富含视觉、听觉和语言内涵的媒介而言,若无需经由主动而且复杂的建构,的确会令人惊讶。

『陆』 怎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社会心理学分析——我们怎样做出错误的判断

主人公是一个银行家,叫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他被判无期徙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影片的开头主要是安迪偷情以及法庭场景的穿插展现,令人注意的是,安迪给人的第一直觉印象——这人像是一个因为妻子偷情而枪杀他们的人,表情呆滞,眼神游离,完全是一种对妻子出轨无法理解和郁闷的表情。

再看阵阵有词的律师,他作为一个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可以想象其在嫌疑人的犯罪模式以及自己的法庭辩护的种种技巧已经深知,在其潜意识之中一定有嫌疑人的种种既定的模板来供他对照,即使他的辩词看起来很有逻辑。很显然,他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在安迪说自己将枪扔进河里开车回家之后,这位律师提高了自己的音调,以一种汹汹而来的气势一下将安迪无力的供词驳回,其实只是从语气上我们就可以倾向于律师而不是安迪,因为坐在席上的法官和听众都觉得安迪做贼心虚。看到听众席上他们茫然的表情,我就觉得安迪的无力和听众的无力,大众倾向于权威,甚至会觉得律师很聪明辩护很精彩。再后来律师的辩护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他在过度自信的基础上有陷入了验证性偏见和错觉相关的误区,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寻找回忆那些能够明确验证自我观念的反馈并将我们自己期待发现的某种重要的相联系。他将所有的证据罗列,安迪有犯罪动机,有犯罪现场的脚印,指纹等,这些再加上其一句极富情感煽动性的一句话“他们是犯了错,但是他们所犯的错严重到……需要用死来赎罪吗?”再后就想象一个自己的推理假设,事实上这个假设毫无依据,但是加上了律师的情感性的煽动就变得很有力量。错觉的相关,假想的推理,其中渗透的是一种情绪,情绪通过与其相关的经验来给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着色。包括最后法官的宣判,“杜福雷先生,我觉得你非常冷血,看着你就令我毛骨悚然。我已本州赋予我的权利判你两项终身监禁,分别为两位死者,退庭。”“令人毛骨悚然” 首先是安迪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将凶杀和他联系起来的话。也就是说法官的判决带有很强的情绪性。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非理性的行为以及判断呢?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的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横有说服力的轶事或者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易得性)生动的信息。

再次,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的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希望采纳!

『柒』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有话好好说》

当年我写这篇影评的时候,主要是从“交流的困境”、“焦虑”这一角度分析的。大概如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叙事上,主要人物(姜文)是个结巴。与李保田的冲突,通过赵本山喊“安红....”等都体现他有话说不出,无法找到有效的沟通手段的尴尬。进而论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焦虑。
2,影像上,手提摄影、光的运用、蒙太奇等突出了零散化、戏谑的风格。
3,李保田的塑造主要体现对知识分子的嘲弄,对启蒙的冷落(李保田劝姜文读书),对知识的嘲讽(卖书的居然是流氓——姜文)

『捌』 用心理学的分析电影《黑天鹅》

《黑天鹅》观感:成长的蜕变

自幼便深受母亲艺术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动人的大姑娘时,也已然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而母亲的固执与特立独行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女儿的成长。眼下,年轻上劲的妮娜正迎来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参演并竞争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女一号。导演托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潜质,并对她进行了适时的提点。然而,托马斯所要求的这个女一号不但要求拥有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激情与淫荡。在竞争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现出了她天赋异禀的白天鹅的美貌与品质,而她有力的竞争对手莉莉也在对黑天鹅的演绎中精彩迭出,双双赢得了导演与同行的赞叹。结果是,妮娜与莉莉的竞争不可避免,甚至从艺术表现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击与纠缠的局面。钩心斗角、自残甚至同性恋接连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妮娜出现了幻觉,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觉中杀死了竞争对手,其实伤害的是自己,为了完美像白天鹅一样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开艺术欣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无处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个强权、控制欲望极强、期望值极高的母亲。丈夫的缺失、事业的失利,母亲把女儿视为精神支柱,视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为了生下你,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像一句咒语 ,禁锢着妮娜,只能做一个“贴心的女儿”,任凭妈妈控制着,包括从被迫小弹钢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脱衣服、剪指甲,用爱控制着女儿,干涉着女儿的隐私。从小被迫去学芭蕾舞(剧中母亲说:“如果不是我跟着你学芭蕾,你早就放弃了”),长大后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母亲的愿望、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妮娜,并且内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妮娜和母亲的关系便是母亲用压力和期许来引导或者是纠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绪,否则,便会如同在妮娜得到领舞的资格后她让妮娜吃蛋糕一样坚持执拗。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妮娜这个28岁的小女孩。

随着内在的潜意识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导演,假想敌lily的启发,妮娜对控制、束缚的代表妈妈发出怒吼:滚 ,并告诉她:“你的乖女儿死了”。 当母亲发觉“黑天鹅”这个角色吞噬了女儿,为时已晚,母亲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深深的植入女儿内心,对成功的向往、好胜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胜一筹。成长的过程不只有快乐,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惧,就像蛇的蜕变,自己找一块砺石硬生生的剥掉一层皮,很痛;还有有很多的欲望、诱惑,该何去何从,该怎样去寻找自我——嗑药,去酒吧放纵,交同性恋朋友,很迷茫;恐惧自己内心一些不被妈妈认可和被自己压抑的欲望。所有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内心的冲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类型:1)母亲,象征着被内化了的超道德感、权威;2)导演,又是权威、又是内心的智慧老人,引导着妮娜的成长,“战胜自己才能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羁绊”;3)假想敌lily,是妮娜压抑了的本能愿望:性、自由。

为了将妮娜内心的成长视觉化,电影里用了大量的隐喻性镜头:

1. 母亲作画——是在画自己希望成为的女儿,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也是在按照自己的愿望雕刻自己的女儿。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头流血——成长的觉醒,隐喻着妮娜决心破壳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价;

3.一次次被妈妈剪掉指甲——隐喻着妈妈再次失去的恐惧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业),阻挠妮娜自我的发展成长;

4.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28岁的妮娜被妈妈当小女孩一样教养;

5.撕掉手指的皮肤——妮娜尝试着去蜕变,但是很痛,就浅尝辄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欲望不时的冲撞着自己(抓破脊背,破茧而出);

6.黑天鹅的翅膀——象征着超越,从压抑情形中解放出来。

7.手指流血——意味着内心的冲突,对母亲背叛的罪恶感。

8.和莉莉的同性爱——人格的整合愿望:单纯、可爱 、脆弱 、顺从 无主见的“白天鹅”与反抗、自主、桀骜不羁 、敢爱敢恨的“黑天鹅”的整合。黑白天鹅的互换与成长正贴合妮娜由压抑控制中的人格,向开放自由的个性的转变。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杀死亡——喻示着有着追求完美人格特质的最终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部影片的剧情中有心理学的背景,特别是一些潜意识的东西,是比其他类型的电影更高一个境界、更受人们欢迎的缘故吧,虽然故事让人们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特别是对那些做了父母亲的人们。

感觉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不只是一个导演,还是一个精神分析大师,否则不会拍出这么专业的心理电影。很欣赏他!

心理惊悚片《黑天鹅》:潜藏在心中的黑天鹅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灾难片在讲述人类或地球灭亡的背后,反应的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心理惊悚片《黑天鹅》讲述了一位舞蹈演员为追求一个角色,不堪承受过重压力,精神崩溃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后反应的则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

2010年,导演阿伦诺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鹅》,作为第67届威尼斯影节的首映影片,并入围该届电影节金狮奖。这是一部关于芭蕾舞歌剧《天鹅湖》的心理惊悚片,影片展现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剧中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角色,前前后后其内心出现的种种恐怖幻象。

原来,在歌剧《天鹅湖》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白天鹅和和黑天鹅。白天鹅善良、美丽;黑天鹅却邪恶,极具诱惑力。白天鹅本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语,被变成了一只天鹅,只有在午夜之后她才能恢复人形。有一天,白天鹅在湖边偶遇打猎的王子,她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怜惜转变为爱情,他决定要救出天鹅公主。白天鹅告诉他,只有一个真心爱她愿意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语。于是,王子准备举办晚宴,请白天鹅赴宴,并真诚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让自己的女儿扮演成了天鹅公主的样子,只不过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参加宴会,诱惑王子。王子以为这只黑天鹅就是天鹅公主,于是跟她双双起舞,并宣布订婚。白天鹅在窗外一声绝望的悲鸣,振翅飞去……影片《黑天鹅》讲述的不是《天鹅湖》中的神话故事,而是关于芭蕾舞演员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纽约剧团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她自幼练习芭蕾舞,技艺出众,并且乖巧、漂亮,很讨人喜欢。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她严厉而冷酷的母亲,在母亲的管教下,妮娜从小就是个特别听话、刻苦的乖女儿。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种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体现。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来追求完美,自我压抑而缺少情感的释放。因此,在剧团要重拍歌剧《天鹅湖》时,妮娜是担任白天鹅角色的不二人选;但是黑天鹅的角色,其带有邪恶、诱惑的特征,妮娜一时无法完成角色的转换。

而歌剧总监托马斯要求新演员能够同时饰演黑白天鹅两个角色。众所周知,在《天鹅湖》中,黑白天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该角色的演员不但会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且还可能会一举成名。妮娜心中极度渴望饰演这两个角色。于是,妮娜一个人找到歌剧总监托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争取到这个机会。托马斯最终答应了让她来演这两个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学会释放情感、展现诱惑,并在这方面一直诱导她。而剧团中还有位舞蹈演员莉莉,天性大胆活泼,充满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鹅不但获得众人的赞赏,也得到了托马斯的认可。虽然,莉莉是作为黑天鹅的替补人选,但这也给妮娜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练习,一方面却始终心存恐惧,怕有人与她争夺这个角色。整天拼命的练习,精神的高度紧张,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开始她练习黑天鹅的舞段时,就不小心扭伤了脚;后来因长期的练习,她的脚趾也因鞋子绑得过紧,脚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断地出现伤痕,应该是压力过大时自己用手抓挠的;她还在洗手或洗澡时,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渗出鲜血——当然这是妮娜出现的幻觉。后来妮娜不断出现幻觉,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来后妮娜感觉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换——但是莉莉那晚并没有跟她回家;还有一次她独自练习的时候,听到响动,跑过去却看到了总监托马斯正在和莉莉做爱——其实也没有这回事。这个时候,妮娜身上已经出现了黑白天鹅并存的双重人格。

在最后的演出中,妮娜一开始不小心动作失误,使得托马斯大为光火。后来妮娜来到化妆间,又发现莉莉在化妆间里,并讽刺地说不如把黑天鹅的角色让给她,于是两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当然,这个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尸体”拖进了洗手间,当她再次进入化妆间,鲜血从门缝下流出来,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门缝。就在这时,莉莉却敲门前来向妮娜祝贺,称赞她演得很好。妮娜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当她再去检查毛巾时,下面根本没有鲜血,洗手间里也根本没有尸体。这时她发现她刺的是自己,玻璃还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伤地留下了眼泪……

就在妮娜悲伤地流泪的同时,我的心头也在不停震颤——一个人就这样杀死了自己,而她不过是追求饰演一个角色而已,值得吗?再细细思考,妮娜的这种举动,反应的恐怕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死亡有什么可怕——正如北欧神话关于奥丁的传说写道:“富人会死,亲人会死,而且你也会死,但我知道一样东西不会死,那就是每个人对死去的人的评价。”不朽的名声成了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为追求成名而“杀死自己”的不在少数,影片不过是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这一现象而已。看看,我们人多少人一天在电脑前坐十几个小时,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烟刺激神经,加班加点。现代社会慢性疲劳和过劳死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不过是无法抵抗生命中的那点虚无。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会空洞,没有意义。但是,生命的本质却不是工作,更不是通过工作获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种自然的历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辅助。我们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标,也可以挑战自己,但是要记住,这些都是为了使生命更有意义,而不是抹杀生命,获取声名。正如《庄子·养生主》中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庄子的这一段话千万不能截取前两句,庄子的真正观点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危险啊!知道了还这样,真是危险极了!

看来,庄子的对生命的了解还是最透彻的。庄子认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对此人们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问题时,人类要把思维的方向转向自身,不要将生命的过程当成是社会目标的附属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东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庄子那段话的后半部分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就是庄子的生存哲学,所谓“保身”是指社会生活中让自己不受社会非理性的伤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为生命活动的目标,人生存就应该要维护一个完整的生命;“养亲”是指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照顾;“尽年”是指“全寿而归”。这才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白天鹅都要能饰演黑天鹅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鹅也很好!

一旦我们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们便不会再那么恐惧虚无。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虚无的。话说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领悟了这个道理。庄子说:“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的妻子死时,一开始他也伤心至极,但后来想想,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连形体、最原始的气也没有,一切都是从混沌中开始,最后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因此,人死了并没有什么好悲伤的,虚无也没什么好恐惧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虚无里来,并且最好都要到虚无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进了虚无,也是走出了虚无;希望人类都能够进出虚无而毫无畏惧。

『玖』 心理电影赏析课是干什么的

心理电影赏析课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审美学科交叉的作用埋链及影响力,使学生在感受影片的教育、认知、娱乐作用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心理保健与咨询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基本要求】

1.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

2.了解电影艺术的尘绝基本特性;

3.采用教师讲授、视频欣赏、研讨分析、课后拓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派液姿结合。

心理电影赏析课的功能当深奥的心理学搭载上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载体时,就能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

阅读全文

与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赏析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像电影一样用电脑弹钢琴 浏览:857
纳粹疯滛史电影手机版 浏览:157
在电脑上下载电影到手机U盘 浏览:950
巴黎危机电影天堂mp4 浏览:788
我的另一个世界电影国语版 浏览:6
我们去哪里看电影英语怎么说 浏览:828
超级8神马电影 浏览:393
坏家伙们2电影哪里可以看 浏览:374
北京电影学院有多少系 浏览:287
2019上海电影微博之夜哪里看 浏览:628
手机助手下载电影 浏览:634
推荐小学生的英语电影有哪些 浏览:215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复试 浏览:934
写真电影网手机在线 浏览:658
微电影女演员李娜 浏览:796
外国免费战争电影 浏览:903
微微来信了是哪个电影 浏览:140
哪里看新电影不用付费 浏览:161
哪个电影是在飞机上亲 浏览:841
爱情公寓电影美国上映时间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