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国时代,中国电影受到了好莱坞怎样的影响
1930 年代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电影艺术观念、社会观念和电影技术条件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民族电影内容与形式的复杂关系,电影艺术的基本原则和创作方法以及电影的具体形态和形制中都包含了相当多的好莱坞因素。
随着国民党“官营电影”体制的建立和成熟,左翼思潮引发的“新兴电影运动”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民族危机中始终占据着市场绝对主体地位的好莱坞电影和中国民族电影之间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交互影响。
㈡ 民国时的武林和《一代宗师》的异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对 武术 运动越来越喜欢,各地的武术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武术运动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现代竞技运动中它的特点也越发突出和明显,成为新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国时的武林和《一代宗师》的异同。欢迎阅读!
民国时的武林和《一代宗师》的异同
历时几载,王家卫终于以一部岩首好《一代宗师》表达了他对民国武林的敬意。影片《东邪西毒》曾给王家卫带来过许多赞誉,但那毕竟还是一部武侠片,叙事重点也并未落在中华武术的传承上。这一次,他用了七年时间,最初是想搞一部“叶问传”,通过 拜访 各路宗师,他的创作思路不再局限于叶问的“咏春”一门,而是由“一条街”扩展成了“一个时代”,并从“精武会”、“中华武士会”,到“中央国术馆”、“两广国术馆”,一路探访下来,将“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设置为 故事 背景,由此确立了影片“南北武林、四大拳派”的基本格局:即以咏春、太极、八卦、形意为基本脉络,构建起民国武林的全貌。影片的时间跨度,从民国初年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绵延半个多世纪;地域的空间跨度则纵贯东北、平津、上海、江浙、广东、香港乃至台湾、澳门,遍及芹拦中华大地南北武林。在这里,王家卫用影像建构起一个他想像中的民国武林,门派纷争、高手齐聚、爱恨情仇……
民国政府的国术运动
不过,王家卫影片中所描述的民国武林,尽管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但与真实情况相比仍有很大区别。有些人和事,以讹传讹,往往在今天的观众中造成许多对于中华武术和民国武林的误解。
自晚清以来,梁启超、孙中山等一批先觉人物一直竭力鼓吹强健国民的身体和精神,梁氏更一再强调人格培养须“知仁勇”三者并举。他作《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追寻中国的武士道精神,就是针对中国国民积贫积弱的现状。那时的西方人和日本人,是不大看得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歧视中国人,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所以,他们多主张“文明其精神,不可不野蛮其体魄”,并把这看作是“保种族强国家”的一件大事。民国初年,蒋百里担任保定军校校长期间,也在军校学生中大力倡导“好大勇无好小勇”,急公好义,为国赴难的精神,并向每个学生赠送《中国之武士道》这本书,还在每本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民国建立,激发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为拯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们都把习武作为强身强种、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而以西北军代总司令张之江为突出代表,1928年,他曾主持了向 教育 部申请成立国术研究馆一事,然而,教育部以中国武术不属于教育系统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五四”运动之后的社会氛围,知识精英往往推崇西洋 文化 ,对 传统文化 ,如中医、戏曲、武术等,则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淘汰。因而,教育部对张之江等人的申请作出诸多刁难、不予批准。在无可奈何下,张之江找到时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的李烈钧协助。李烈钧和张之江是护国战争云南起义的老朋友,有着深厚的友谊,李烈钧当即表示,既然教育部不承认,粗铅那么,就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好了,经费就从国库开支。在李烈钧、邵力子、钮永建等人的游说之下,最后终于得到蒋介石的同意。1928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公报第41期刊载了第174号公文批准备案,成立国术研究馆,张之江出任第一任馆长,精通武当剑和内家拳术的李景林担任副馆长。建馆之初,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王子平和高振东分别任命为门长。6月,国术研究馆正式易名为中央国术馆,它是中华民国时期主管国术的中央行政机构。1929年2月,国民政府通令各级行政机构,都要设立国术馆。
当时颁布的《国术馆组织大纲》中规定:“省、市国术馆正馆长,应推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长兼任,或由省、市政府及董事会推荐资望相当者充之。”各级国术馆、社的负责人由当地政府首脑人物担任,保证了各地政府对各级国术馆的拨款,也促进了各地国术馆的组建。截至1933年的统计,当时已有二十五个省、市建起了国术馆,县及县以下国术馆(社)的数量尤多,仅青岛一市,就设有国术训练所八十三处。各地国术馆、社的建立,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国术馆系统。
而《一代宗师》中提到的中华武士会则成立得比较早,它曾是同盟会的外围团体,是河北沧县武术名家马凤图与形意拳名家叶云表,接受同盟会燕京支部之命,于1910年在天津筹划创建的。1911年,他们在天津三条石自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筹备大会,选出叶云表为会长,马凤图任副会长兼总教习,为号召武林同道加入,特别邀请李存义主持教务,任教务主任。他是形意拳的名家,兼从董海川学习八卦掌,与程廷华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在中央国术馆的倡导下,古老的中华武术被纳入现代教育范畴,促使武术在价值观、运动锻炼思想、教习、表演以及竞赛方式上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演进。张之江还向当时的国民政府申请并获准把“武术”改为“国术”。武术从一门普通的技击术上升到国术的高度,使武术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此外,中央国术馆在大力提倡恢复发展国术的同时,还主张“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并提出“国术救国”的思想。
这样一来,武术在民国时期便大为盛行起来,一些武术家抗击西方列强的传奇故事也就不胫而走,深入民间,在民族危亡之际起到了振奋民心、鼓舞民族士气的作用。影片中所提到的“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都是中央国术馆组织的武术盛事。
1928年,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济深响应中央国术馆的号召,到南京邀请第一届国术国考中得奖的武术师万籁声、李先五来广州,筹建两广国术馆,目的是要普及武术,增强民众体质,训练军队。次年三月,两广国术馆成立,馆长万籁声,教务主任李先五,并先后聘请北方武术家傅振嵩、顾汝章、王少周以及南方武术家林耀桂、林荫堂、张礼泉、黄啸侠等任教官。其中万籁声、李先五、傅振嵩、顾汝章、王少周五人南下广东,遂被广东武术界称为“五虎下江南”。
两广国术馆很快发展到20个班500余学员,但两个月后却因政坛变动而解散。尽管如此,北拳南传的种子已在南粤大地扎根。两广国术馆解散后,广州热心武术的人士挽留顾汝章等北派名师,于6月在广州成立国术社,原两广国术馆大部分学员及机关团体的特别班学员300余人参加了国术社的活动。此后,广州武术组织渐多,武馆林立,武术不但流行于工人、农民中,公务人员、商界人士参加的也很多。
中华武术的高峰在明清
民国武术活动虽说开展得相当广泛,但和明清武术的高度发展相比,显然已经有了强弩之末的意味。过去曾流传着关于明清禁武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未有过禁武一说。即使是在义和团时期,朝廷的说法也仅仅是“禁教不禁武”。不过,在明清,兵器是被禁止的,民间不能私藏兵器,更不能私带兵器上街,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以技击为特征的武术才得以广泛流传,一直没有中断过。
据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介绍,中国武术在明清两代得到了集大成的高度发展。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等领导抗倭战争的几位主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士兵进行武术技击训练,培养体格健壮,武艺精强的军人。戚继光曾向俞大猷学过棍法,向唐顺之学过枪法,汲取民间十六家拳法之精华,创出《拳经》三十二式,收入《纪效新书》之中。他对中国武术的 总结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种锐意进取,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勇于大胆创新的精神,对后世继承、研究、开发、整理武术的技击、套路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 创始人之一的陈王庭就曾受到戚继光很大影响,他也是行伍出身,据说,他在编创太极拳套路时,就从《拳经》三十二式中吸收了二十九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而以张三丰和陈王庭创拳说争论最大。历史上有关张三丰的 传说 非常之多,但争议也大,众人多称其为太极拳鼻祖,但尚未有信史证明。陈王庭创拳说一度成为权威的说法,主要在于武术考证家唐豪对陈家沟进行的实地考察,他所依据的正是《陈氏拳械谱》中陈王庭的遗词:“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往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不过,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反对他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证据,如有人认为:“闷来时造拳”的“造”,并非创造之造,而是造访之造,至于造访了什么人,却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现在掌握的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并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其代表人物便是陈王庭和蒋发。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其他拳种,譬如形意拳、八卦掌等,如果考察其源头,也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无从考证。这是因为,武术家往往不谙文字,而士大夫又很少愿意为武术家作传,所以,他们的 事迹 只能在民间流传,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却很少。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能为武术家王征南作《墓志铭》,应该说是个例外,恐怕与其子黄百家曾经师从王征南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各种研究表明,多数拳种都是在明清时期发展完善起来的。
形意拳尊岳武穆(岳飞)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的姬际可。据说姬际可于终南山得到岳武穆拳谱,精通六合枪法,后来,他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创出此拳。姬际可的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传承系统,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现代盛行的形意拳,则定型于河北深州的李洛能。他到山西,学习戴氏心意拳,并从中发展出现代的形意拳。其门徒众多,主要分成山西、河北两个系统。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都得到了广泛传播,王家卫影片中提到的八卦掌,其来源由于资料缺乏也已无从考证,一般都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至于影片所讲述的宫家,据编剧徐皓峰介绍:“八卦掌里,专有宫家一门,是八卦掌中尹式八卦的一支。但影片中的宫家并没有采用这一支的实事,而是借用了中华武士会的一些 典故 ,比如奉独行道的不是宫家,恰恰是影片中宫老爷子所说"我接了大师兄李存义的班"的李存义。”
他这里所说的“宫家”,应该是指董海川大弟子尹福的徒弟宫宝田,山东乳山县人。而他所说的“尹式”,则是指尹福传下来的一支。据八卦掌门内人士介绍,八卦掌从来没有人独立门户,即使是程廷华、尹福在世时,也只称为“支”,譬如程廷华被称为“南城支”,尹福被称为“东城支”。现在这种“式”的叫法,据说是从太极拳那里学来的。
影片上映之前,曾公布了一部记述影片拍摄过程的纪录片,片中梁朝伟、章子怡、张震等几位主演一直在苦练武功,而陪同章子怡练武的著名武打演员葛春燕,所练便是程式八卦掌。章子怡在影片中的招式、架势,也都是程式八卦掌的动作。所以,将影片原型说成是尹式八卦传人宫宝田,显得有点儿张冠李戴。
董海川的传人众多,据万安公墓《董海川墓志铭》所载有六十九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步云、刘宝真、梁振蒲、刘鳯春、司元功等。由于他的弟子多为带艺投师,所以传承下来,各支系的区别很大。其中流传较广的当属程廷华一支。
程廷华自幼 爱好 武术,精通 摔跤 ,因生计入京为学徒,后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四条开了一家眼镜铺,绰号“眼镜程”。当时,董海川在肃王府当差,以武艺闻名北京,在尹福的引荐下,程廷华上门挑战,大败,心悦诚服地求其收他为弟子。尹福早先习罗汉拳、弹腿,后拜董海川为师。这些徒弟原来的武功就很好,再把自己原有的武功和八卦掌结合,让八卦掌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据说,尹福艺成之后,曾任崇外税务司巡检、善扑营教习,后经满人佛音尼布(汉名叶潜)举荐,供职皇宫,担任侍卫,宫女、太监皆称其为老师。传说他曾担任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但缺少直接证据,有待考证。因为他身形瘦长,外表斯文,而有“瘦尹”的绰号。他身处皇宫之中,行事低调,弟子多为皇宫侍卫,他也负责教导许多皇族成员武功。清室退位后,尹福也隐居民间,故此尹式八卦传世不多。其师弟程廷华,与京城内外的江湖人士来往密切,天津形意拳名家李存义与他交情甚好,门徒遍满北京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一日,程廷华途经东单牌楼时,见德军巡逻队十几个德国兵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德军一拥而上,把程廷华围在中央,上前便打。程廷华三招两式,把十几个德国兵打翻在地,扬长而去。回到眼镜店不久,德军便在汉奸的带领下追至家中,他躲避不及,被德军乱枪击中,终年五十二岁。从此,程廷华的事迹不胫而走,程式八卦掌更是名冠京师。
影片《一代宗师》中的宫羽田曾有“太极、形意、八卦三家合一家”的民国武林说法,倒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894年,程廷华就与形意拳家刘伟祥、耿继书和太极拳家刘德宽等在北京共议此事,希望能“合太极、八卦、形意三门为一家,从此时起,这三门拳术,即不分地域的界限。练此拳者,也可兼练他种拳术,并且可以互相授受”。
曾随程廷华研习过八卦掌的著名武术家孙禄堂为“三家合一”做出过极大贡献。
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魁元,复从郭云深。后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掌,多有心得。程廷华称赞道:“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之。弟生有宿慧始能达此。”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也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的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他曾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流传于世。
此后,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姜容樵先生也曾撰文阐述过太极、形意、八卦三家拳术的关联性,但民间还是习惯将太极、形意、八卦称为中国三大内家拳。然而,关于内家拳,在民间仍存在着误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内家拳”这个说法的是黄宗羲。他在所著《王征南墓志铭》中,第一次用到“内家拳”这个词:“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有人发现,我们今天所称为内家拳的太极、形意、八卦,似乎都不符合黄宗羲关于内家拳特点的描述。因此有人认为,内家拳指的是本土产生的武术,是相对于少林这种源于佛教的武术而言。太极、形意、八卦均源于道家,是土生土长的拳术,故称之为“内家”。
而《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说的“内家”,却专指浙东、宁波一带流传拳术,名为鹅头颈拳,也称作南兵拳。看来,现在人们所称“内家拳”,是被人们大而化之了。
拳术在热兵器时代的衰落
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影视作品,热衷于表现民国时期的武林神话,塑造无敌于天下的武林英雄,影片《一代宗师》只是一例。很多香港功夫片都喜欢在此用力,包括黄飞鸿、霍元甲、叶问在内的功夫大师,都寄托着国人无尽的心理期待和想像。就像武术在民国时期得到政府的重视而加以弘扬一样,影视作品所造就的民国武林的“辉煌”,主要还是满足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的需要,长期处于心理弱势的民族,似乎特别需要在荧屏上把他的敌人打个落花流水。
事实上,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自然伴随着冷兵器的没落,武术不能也不必再承担战场上较量的使命,它在这方面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只是习武健身的功能。记得冯骥才在小说《神鞭》中曾让主人公说过,你出手再快,还能比枪子儿快吗?被称为“神鞭”的那条大辫子,最后也是被枪子儿打断的。这里已经预示了拳术、功夫在新时代的处境和命运。很显然,当下无论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片,都喜欢对武术、侠客做各种幻想,其实只是百余年来以“国术救国”的自我安慰罢了。这些并不能改变武术的真实命运,“刀枪不入”终将在面对“洋枪洋炮”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并非所有写到武术家的作品都是这种意淫式的创作。老舍先生的《断魂枪》,可能是最早对武术家生存困境进行 反思 的作品。他的这篇小说表达了民国时期一代武术家孤独与没落的情怀。上世纪八十年代,冯骥才也以一篇《神鞭》,传承了老舍作品中对武艺的恋恋不舍和无可奈何。老舍笔下的沙子龙曾拥有威震西北的“五虎断魂枪”绝技,有“神枪沙子龙”的英名,有过辉煌的走镖事业,但这些作为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侵入而成为过去,成为他的向往和回忆:“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这个时代“走镖已没有饭吃”,于是,沙子龙只得顺应潮流,将镖局改成客栈,白天也不练武,但其内心深处却仍视武艺为最爱,常在夜间关好小院门,独自拿起枪来熟习、欣赏、叹息,并固守绝技不传,用精神自慰来与时代较劲,以平衡内心对往昔的留恋和现实的失落。
武术:精神稻草 阿Q美梦
《一代宗师》是近年来很有些争议的功夫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与中国人常看的功夫片有不小的差异。《一代宗师》首先不像《卧虎藏龙》,那是一部用视觉与美学来美化中国武术的电影。另外,《一代宗师》也不像《叶问》,那是能让中国人血脉贲张的电影。因为,在这类电影中,中国观众能获得一种满足,那就是猛揍外国人,欧美人可以,日本人最好。
《卧虎藏龙》与《叶问》代表着两种中国人的心态,这两种心态都是夸大中国武术的效能,其本质则是鲁迅所指的阿Q精神。
《卧虎藏龙》是一种文化与美学上的美化。一直以来,我们事事皆要上升到文化层面。而在这种包装中,有许多攀附成分的,攀附之外就是人为地神秘化。一直以来,武林也好,武术也罢,大多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直是神秘兮兮的,这种神秘最后变成了荒谬。在此类作品中,武功秘笈、致命神功被吹捧的玄而又玄,连起码的科学原理都不尊重。
在《一代宗师》中,叶问谈及咏春就三个要诀,一切在于熟练的应用。叶问的徒弟李小龙也是如此。李小龙之所以以几部功夫电影风靡全球,就是因为他摒弃了飞檐走壁、神功秘笈的传统套路。李小龙的武术观念比叶问还简单,那就是更快的攻击与更快的截击。
而在大众眼中,叶问与李小龙的实用主义,显然有损于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无所不能,这也大大降低了中国武术的文化素养、人文情怀。
事实上,当人们真的要将武术变成一种竞技时,一切问题都来了。央视的《武林大会》,拍拳师表演套路时,潇洒异常,但一旦交手却成了抡王八拳,一点风范美感都没有。过去,武术是舞蹈表演,现在真打了,又没有了观赏性,武术一下被自己打回原形。
《叶问》则代表着中国人的另一种臆想,那就是中国人再落后,再失败,但在武术上是不会失败的。武术代表着爱国主义,代表着民族主义,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底线。
从《霍元甲》到《叶问》,痛击外国人都是最能令观众兴奋的。在这一过程中,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一种仇恨的释放以及对下一场痛击的渴望。
但是,武术在任何大时代中都不曾改变过历史进程。对武术最大的一次信任是义和团运动,神功附体,刀枪不入的结果是中国蒙受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耻辱。但是,这一余脉一直流传至今。
在近代电影中,凡涉及中外战争,拼刺刀或抡大刀都是标准的高潮部分。但实际上,战争越现代,拼刺刀的机会就越少。枪炮本就是因为它具有更强的威力才被军队所采用。放着优势的枪炮不用,偏要拼刺刀,到底是敌人弱智,还是编剧们脑残呢。其实,编剧一点也不脑残,之所以自欺欺人,是因为观众有这种观赏需求罢了,科学与真实远不如精神胜利法更有市场。
事实上,武术真的是中国人的长项吗?从历史上看,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一向体质不佳。中国历史中,很大一部分历史就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与战争,除少部分汉族王朝取胜外,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更强悍,更有尚武习气。汉民族最不争气的是明朝,满族全部人口加起也不过60万人口,但最终征服了上亿人口的大明。除了后世文人的武侠小说在渲染,各种抗清武林英雄之外,当时的武术乃至武林并没有什么能影响历史。
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至少在这方面是清醒的,武术与武林回归到它的基本点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叶问只是无为、无能地生活,最后还饿死了两个女儿。在一个大时代中,叶问也就是一个个体人物,痛打日本大佐的故事根本就不存在。在《一代宗师》中,武术也没那么有威力,马三之所以能打死师父,根本一点就是他更少壮,就像之前一场打斗中所说“拳怕少壮”。而赵本山饰演的大师兄煮了20年粥,除了参悟了人生,也并没有创造出什么一击制胜的所谓神功。宫二的复仇更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复仇,也并不是爱国觉悟。而在《一代宗师》中,武术家更多聚会于青楼,也暗示武术家与戏子其实大体地位相当,武术也就是一种玩意儿或是技能。叶问沦落香港之后,教拳成了他糊口的唯一选择。如果不是之后他有一个徒弟李小龙成为全球功夫明星,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叶问又凭什么成为一代宗师呢?
王家卫的电影一向表现人的不如意,人的疏离与隔膜。所以,《一代宗师》显然不是一部美化武术与武术家的电影,这也决定了不少人在看这部电影时总感到不太兴奋。
不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电影,对于国人而言都是一种软性毒品,其功效就是忘却现实。武术与功夫成了一种美梦,距真实越远越好,我们太过沉醉于梦中,习惯成了自然,梦渐渐地成为真实的价值观。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多少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它让现实照进梦里。但 经验 告诉我们,国人是不会从习惯的梦中醒来。
㈢ 民国时期 有点内涵的电影
民国没有拍什么现在还流传甚广的电影吧,故事发生在民国期间的片子在下到是看过几部:清末民初的《西洋镜》,讲的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史,夏雨主演的,情节几乎没有什么波澜,人物质朴可爱,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民风和社会面貌;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兹主演,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电影《面纱》,非常推荐的一部、关于爱情的片子。故事发生在中华民国期间,也多少带点社会风貌的描述,好玩的是黄秋生和夏雨也在里面演了配角;由徐静蕾自导自演,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灰常喜欢的说。茨威格的笔锋下,女人的内心世界往往细腻而饱满,而老徐对小说的理解与诠释可谓精彩之极,翻拍成的电影虽然有许多的改编,细节的营造,时间上也比较短,至少把小说中的精髓表现到位了。在下挺满意这部电影,据说还凭此片拿过西班牙一个什么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大奖。还有就是根据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的一些电影啦,李安的那部,呵呵虽然饱受争议,撇开其他因素,单凭电影而言在下看来是比较完美的。
㈣ 如何评价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部电影围绕着封建礼教,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大家庭的几个小妾之间相互争斗,则旁导致一系列悲剧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红色的使用是一个教科书式的例子,代表着喜悦,热情的红色在这部电影中由于广泛使用了暴力、压抑的象征,同时也暗示着对名誉和虚荣的追求。
人生没有捷径。如果你走捷径,就要付出代价。第一任妻子年纪大了,被忽视了。第二任妻子可能赢孙搜橡了一段时间,但她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宋莲失去了青春和知识,第三任妻子和燕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是最愚蠢的事情。女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清楚女人最聪明,生活最洒脱。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做得好比嫁得好、嫁得好、一时受宠、做得好、一辈子受宠更重要。
㈤ 为何民国时期拍摄的电影《西游记》禁播了
先说答案,这部电影被禁的原因是:伤风败俗,宣传怪力乱神。
民国时期的西游记拍摄于1927年,只拍摄了一集,名字叫盘丝洞。这部电影还是无声电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大的问题是伤风败俗。辛亥革命之后,名义上的封建思想被革除了,但是人们心中的还存在。接着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场由文化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运动带来了新的气象,在某些方面看来相当的进步。
这部在国内已经失传的影片于2011年在挪威国家图书馆诺尔兰郡拉纳市摩镇电影收藏中被发现,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本片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