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如何评价电影末代皇帝

如何评价电影末代皇帝

发布时间:2023-05-12 03:23:24

1. 末代皇帝影评

很多时候说起《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肯定会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化了溥仪。其实与其说是美化,不如说是西方习惯性的“个人视角”而并不注重大背景下的时代叙事,他们对于中国的理解,更容易从人切入,而并不能了解这个国度的复杂性。

《末代皇帝》其实重点切了溥仪一生的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作为切片要来讲述溥仪的一生肯定是不够的,甚至于台词的描述都很少。

而这部电影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是台词,表演,灯光,服化道,摄影等全方位的综合叙述。

不是现在常见的台词合集来呈现内核。也正是因为这关键性的一点,仰仗并不算多的台词,尊龙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细致精湛的表演。

他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溥仪的悲剧,更关键的是他也在有限的戏剧空间里夹杂了溥仪的扭曲成分。在高清版本的帮助下,其实能多看到很多细节。

2. 末代皇帝影评

作为荣获九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末代皇帝》堪称是一部气势宏大、场面壮观、色彩浓郁、技巧精湛、叙事熟练的史诗巨片。

它以空旷的紫禁城为背景,落日的余晖照耀在皇宫大殿,尽显历史的悲凉和皇族的无助。深层次的色彩运用,带有一份由内而外的凄凉。

有关紫禁城的那份回忆,更是凄美缠绵,皇宫的浓郁色彩里隐约渗透出几丝江河日下的腐烂。巧妙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回忆与现在交叉进行的叙事手法,则完整清晰地勾勒出了溥仪一生的生活轨迹。

此外,主要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也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中,成年溥仪由好莱坞华人影星尊龙扮演,婉容和文绣则分别由著名女影星陈冲、邬君梅扮演。尊龙扮演的溥仪带着一副金丝框眼镜,眼神里流露出似有若无的忧伤,偶尔的明眸里,闪现出对理想和未来坚定的信念。

角色介绍

1、爱新觉罗·溥仪

演员尊龙

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从小自我尊大,没人管教。三岁登基当了宣统皇帝。辛亥革命后被废除。几经辗转后他变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上台的“傀儡”,1945年,他又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最终改造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

2、郭布罗·婉容

演员陈冲

作为溥仪的正统皇后,她具有贵族的血统,接受过西方教育。溥仪一心想复辟清朝,对她不管不顾,使她自甘堕落,吸上了鸦片,和溥仪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3、额尔德特·文绣

演员邬君梅

一个从封闭走向自由的代表。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她家原来只是一个没落的满清贵族,她自己也是一个很封闭的女人,但是后来接受了新的知识和观念,意识到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终于争取到和溥仪离婚,迎来了自己的自由。

3. 被国人严重过誉的电影《末代皇帝》,西方思维下的迎合之作,到底怎样

2018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全网的怀念以及对电影《末代皇帝》的又一波造神运动,一些“最伟大”之类的褒奖一股脑儿安在了该片头上,豆瓣上三十多万人综合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笔者在诸多影评中看到几个挺厉害的,比如有一边看一边为溥仪的悲惨命运哭泣的,还有健身跑步时想起剧情来哭的稀里哗啦的,更有甚者还有下面这样的影评,似乎《末代皇帝》就是一部将历史和人性完美结合的电影巨制。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的看法是:不谈历史的话,《末代皇帝》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拥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将溥仪套在这个故事上之后,该片的性质就变了,尤其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算一部不朽之作。相反,这是一部用来取悦西方观众并且格调不算太高的电影。

一、 对历史的修改并非偶然

电影《末代皇帝》在服化道的细节上被人称道,这也是该片很成功的一点。但在对待一些关键历史剧情上该片却有意无意的进行了一些修改。

如影片开头,卢燕饰演的慈禧太后躺在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宫殿里,大殿两旁到处是佛像,宫女太监们化妆成各种神仙的样子。卢燕觉得不对劲,她专门去请教了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朱家溍告诉导演贝鲁托奇,清朝的宫殿里没有这么布置的,但导演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贝鲁托奇为何要这么布置场景?其实从慈溪太后僵尸一般的脸和弥漫着魔幻色彩的宫殿就能看出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傅满洲”的变种,西方世界的眼里清朝的宫殿就不可能是窗明几净的,像这样乌烟瘴气充满魔幻色彩犹如地狱一样的环境才是他们心中的大清国。

溥仪大婚之后,影片中他和婉容和文绣有大段的感情戏,三人甚至同床共枕,事实上溥仪压根就不喜欢这两个人,尤其是对长得犹如凤姐前世一样的文绣。

影片中段,面对婉容通奸溥仪的下属,溥仪杀了那个下属。实际上,那个姓李的守卫不仅一直活着,后来在溥仪特赦后两人还见过面并握过手。

该片后半段,溥仪在战犯管理所里有被批评被打的情节,当年的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在见到贝鲁托奇时强烈反对这么篡改历史抹黑管理所,但导演以这是电影艺术为由搪塞了。从很多战犯还有溥仪自己的回忆录里都能清楚的看到,溥仪在战犯管理所的生活是非常平和的,在这里他自食其力并和其他战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饭量大涨连失眠症都自愈了。

三、 奥斯卡的真相

比起坂本龙一的遭遇来说,更委屈的恐怕是婉容和川岛芳子,因为贝托鲁奇甚至在影片中给她们安排了女同戏份,原因也很简单,这是西方人爱看的元素,却根本不是中国人能接受的桥段。

说到底,贝托鲁奇电影的受众是西方人,不论是争取获奖还是争取票房,能给他票房的,能给他大奖的无一例外是西方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不仅给不了《末代皇帝》奥斯卡奖,同样也提供不了票房。

讽刺的是,贝托鲁奇压根没把中国观众当做他的受众群体,但给予他和该片最大厚爱的还是来自中国观众。

现在在国内影评网站上,针对《末代皇帝》有两种论点,一是人家毕竟获得了九项奥斯卡大奖,这足以证明该片是伟大的。二是对于中国历史应该是旁观者清。

首先我们细看《末代皇帝》获得的奥斯卡大奖名单,九个奖项整整齐齐很威武,但仔细看,除了在十八首配乐中贡献了其中一首的苏聪跟着入选之外,其他所有奖项都和中国人无缘,什么最佳男主、女主,最佳男配、女配,连个提名都没有。这还不说明问题吗?该片压根只是拿中国历史和中国演员当做背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为西方服务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贝鲁托奇那么玩儿命的修改历史了。

第二,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能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当旁观者的国家恐怕最多只有日本一个,其他任何西方国家包括意大利连当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都没有。贝托鲁奇仅仅靠看了一本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研究了一些史料和照片,就够得上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了?够呛!

说到最后,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末代皇帝》的立意其实还是站在片面的人性上了,不论是庄士敦的书,还是贝托鲁奇的电影,他们都把溥仪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上,认为溥仪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傀儡而已。这种观点在西方非常有市场,曾经有法国人给溥仪写信,还有西方记者采访溥仪,他们所持的观点和该片基本一致,那就是做为曾经的皇帝,溥仪简直太惨了,太值得同情了,他连喝奶的自由都会被剥夺啊。

事实上,就连溥仪自己都不接受这种错在他人和时代的观点,他坦诚的表示他做的很多坏事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日本人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拿枪顶着他去当伪满洲国皇帝。

归根结底,比起中国近代史上遭受那么多苦难的人民来说,溥仪的一生比起康熙和乾隆来确实悲催,但比起劳苦大众来他绝对是幸运的,甚至比起光绪和同治他都是幸运的,更遑论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贝鲁托奇这部获得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本意是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和评委的,但在国外权威点评网站IMDB上,《末代皇帝》的评分只有7.7分,甚至都不如梁朝伟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得分更高。但在国内这部电影却被推上了神坛,这个结果可能连贝托鲁奇都想不到。

这让笔者想起来一个段子:三个青年去卢浮宫拍《蒙娜丽莎》发朋友圈,普通青年写的是“人太多了,挤不上去。”文艺青年找到一副别人拍的近景发出来“达芬奇太伟大了!”,另外一个青年把自己拍的看都看不清的远景图片发出来“贝多芬太伟大了!”

最后,笔者再次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抛开溥仪这段历史,将《末代皇帝》这段故事架空在欧洲哈布斯堡家族某个末代王储身上,或者干脆架在韩国太子李垠身上,那该片从人性角度出发去评判的话,这还真的是一部好片,可惜,架错地方了。

4. 为什么说《末代皇帝》是难得的佳片

本片主要通过插叙来不断反映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悲剧的一生。经历过中国的不同阶段,他所感受的是物是人非和重复离别。而电影通过很多设计来表现和丰富末代皇帝的人物形象。

1)本影片主要讲诉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从三岁起登基做皇帝,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时候实则听命于皇后太监老臣们,后来成立伪满洲国做了日本人的傀儡,像个木偶一样过着工具人的前半生。最后在抚顺战犯管理研究所思想改造,开始学习过普通人的生活。1959年特赦,他再次进故宫的时候,就要买票了,那曾是他的家啊!

4)本人很喜欢一句话:“我们都像鱼缸里的鱼,想说很多话,却变成一连串的泡泡.....”,完美地照应了溥仪作为一个“傀儡的前半生。本可以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却被告知自己必须坐上皇位;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尝试创立一个国家,又被当作民族罪人。全片不断出现的“Openthedoor!"流露出了溥仪的愤怒和无力,虽然溥仪有血有肉,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已被归类为傀儡皇帝。

5. 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6. 如何评价电影《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一部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传记电影,讲述的是我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影片表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扭曲,溥仪的一生就是扭曲的一生。

本部电影以倒叙的独特手法来描述,影片一开始就是溥仪作为战犯被押回中国,他感到此行危机重重,甚至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因此,他躲在卫生间中想要自杀,在自杀之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溥仪三岁的时候,就被慈禧太后从醇亲王府接进了宫中,自此,成为了最后一位皇帝。但是,此时的溥仪还真真的就是一个小孩子,不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到底好还是不好、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满朝文武,而且,这些在他看来还不如小小的蝈蝈好玩。当然,溥仪也不需要怎么处理朝政,他只需要乖乖的当个傀儡就行了,一切有慈禧太后和大臣来处理。

溥仪慢慢的长大了,可以成婚了,有了自己的妻妾,但他还是只能当个傀儡,不能插手朝政。再后来,清廷被灭,他也从皇帝变为庶人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拥有皇帝的身份,从而开始了复辟清朝的道路,为此,他与日本合作,成为了伪满洲的“皇帝”,成为了日本的傀儡。

与此同时,他也与自己的妻子越行越远。日本侵华终究失败了,溥仪逃到了苏联,被苏联政府抓住,后又被遣送回国,这又是影片的开始。溥仪自杀没有成功,后被改造,改造成功后又被放了出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7. 《末代皇帝》被称为史上最佳奥斯卡电影,它究竟优秀在哪里

它最优秀的地方是很好的还原了中国历史,它非常客观的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当中去,它突破了当时电影技术,创下无数的电影新奇迹。

《末代皇帝》讲述的是中国最后第一位皇帝溥仪的故事,它很好地将历史还原出来,将溥仪从小到大,他的心灵成长变化也是很好的演绎出来。

《末代皇帝》分别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9个奖项。这就很好的说明影片的伟大艺术性,它是突破了当时所有的一切技术,为电影创下无数的奇迹。

《末代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史上最佳的奥斯卡电影,就是因为它足够经典,是不可被超越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电影末代皇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怒潮主题曲送别歌词介绍 浏览:661
河东万达广场今日电影 浏览:148
青岛哪里看电影最便宜 浏览:627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室内 浏览:855
手机电影投影到电脑 浏览:678
甲方乙方电影手机在线 浏览:723
H电影免费迅雷下载 浏览:815
家园防线2国语电影完整版免费 浏览:792
世界100名电影 浏览:322
哪里找到小电影电影种子 浏览:241
暖春电影bt资源 浏览:352
无臂少女电影完整版 浏览:841
十部极限电影新世界 浏览:172
逃狱兄弟电影分析 浏览:28
爱上姐姐微电影 浏览:937
和平里的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310
后来微电影杨紫 浏览:964
黄渤在武汉哪里拍电影 浏览:151
变种章鲨电影完整版 浏览:91
电影资源如何选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