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如何理解电影世界的真实感

如何理解电影世界的真实感

发布时间:2023-05-07 05:34:41

1. 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是由特定文化创造的文化文物。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进而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一种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了它传播的普遍力量。

电影具有独自的特征,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



(1)如何理解电影世界的真实感扩展阅读

电影的表现手段:电影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2. 电影的逼真性

的。”为此,他的立论是:“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他说,“摄影机的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

从以上克拉考尔和巴赞两位电影理论家对电影本性的认识来看,基本上是相一致的。他们都把照相本性,即通过摄影机的镜头能够逼真地反映物质世界的现实当做是电影的本性。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改哗常容易把逼真性和真实性混为一谈。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逼真锋历性,是科学的概念,是电影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属性;而真实性则是艺术上的概念,常指艺银歼搜术创作上的追求或欲达到的目的。

3. 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赏析电影时要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呢

4. 关于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的区别

电影的逼真性是电影的天然属性。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把客观世界的形象如实地纪录在胶片上,再通过放映机还原在银幕上。但我们常常容易把逼真性和真实性混为一谈。

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逼真性,是科学的概念,是电影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属性。而真实性则是艺术上的概念,常指艺术创作上的追求或欲达到的目的。不可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混为一谈。

真实性又是和逼真性密切相关的。它首先来自电影的逼真性,而不是真实的事情。尽管故事是虚构的、扮演的,但体现形象的物质外壳必须有逼真的质感,且是以导演构思的主观刻画呈现其面貌的。真实又必须用逼真的影像外壳来包装,才能打动观众。

基本介绍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5. 我的世界大电影是真实的吗

您的问题很有趣,我的世界大电影是真实的吗?

答案是:这取决于你的定义。如果你把“真实”定义为“真实的人物、地点和事件”,那么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你把“真实”定义为“具有深刻的真实感”,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

在电影中,制作人会利用各种技术,如摄影、剪辑、配乐、特效等,来创造一种真实感,从而让观众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电影中的角色、地点和事件可能不是真实的,但是他们的表现可以让观众觉得他们是真实的。

此外,电影中的角色也可以被观众所认可,他们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感,让观众觉得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例如,电影《我的世界》中的主角,他们的表现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感,让观众觉得他们是真实存在的。

总之,我的世界大电影是真实的吗?答案是:取决于你的定义,如果你把“真实”定义为“具有深刻的真实感”,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6. 电影的质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此题很有意思,难以解答,也注定没有正确答案。
电影的质感,我认为也可以等同于电影的气质。
试结合个人的观影体验,谈一下想法。
----------------
我个人感觉有质感的电影,往往都来源与有想法的导演,导演的想法有多少被呈现在电影里,这部电影就有多少重量。这种重量压在观众的心上,是剧情之外的另一种体验,它决定了剧情以何种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我更喜欢将质感称为「一种出发点」。
我看诺兰几乎所有的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厚重」。这在蝙蝠侠前传系列中尤其明显:
1.特写近景多、即使是全景、中景的时候,被摄入物体巨大身影挤占了画面的主体。三部曲里硕大的卡车、硕大的运输机、硕大的蝙蝠战车和蝙蝠战机,连那个蝙蝠摩托车都配了那么硕大的轮胎,在画面上,压着你喘不过气来。
2.诺兰在讲故事的时候你总能感觉到他的不紧不慢,高速剪辑你是永远看不到的。即使在处理紧张/高潮桥段时,配上汉斯季默那么重、快速鼓点的配乐,诺兰也一定耐性的把演员的动作/台词完整的展现完,他靠电影故事内在的戏剧冲突张力去让你紧张。这是一种选择。
3.统一整个电影的风格、基调。色调是昏黄、灰暗、压抑的。连蝙蝠侠的声音都低沉到地底,除了反派,谁都难得在电影里笑一下。顺便一提,诺兰的电影感觉都相当严肃。A级制作中为了在电影发展时不至于太冷场经常会讲笑话,这些你在诺兰的电影里是相当少看见的。
诺兰慢吞吞的讲故事,从来不会省略动机/动作让观众自己衔接人物性格变化。所以以上这一切,让我感觉到他电影中的「厚重」,而正是这种厚重感,让我感觉到了余华《活着》里说的“一根头发拴住一万斤的重量,但头发没有断”。我感受到了蝙蝠侠作为体制外英雄面对打破体制内暴力(警察)与犯罪分子之间平衡时,往往受到的双方的责难。第三部里管家辞职前的对韦恩说的:我当年埋了你的父母,现在我可不想亲手埋了韦恩一家。这种不详的宿命感一直在后两部前传中弥漫,而蝙蝠侠的出现究竟有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真是犹未可知,是蝙蝠侠的出现,升级了这些更为暴力反人类的反派,当平衡被打破,成长往往是天平的两端。看完《蝙蝠侠》的很多阴暗的想法,和诺兰营造出来的「厚重」是分不开的,而「厚重」我认为就是诺兰电影里的质感。
------斯皮尔伯格导演在《拯救大兵瑞恩》后个人风格转变非常明显,大量的移动跟拍镜头,在一个镜头中展现了大量的动作/表情/对话。这种处理同样是提升内在的节奏张力,在《慕尼黑》中尤为明显。恐怖份子的突袭、复仇队员第一次并不熟练甚至紧张的自杀,在这种跟拍,较长的镜头展现中,异常的真实,异常的有参与感。
而所有这一切,造成了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真实感」。
即使在科幻片《少数派报告》中,这种处理出来在情感线发展的流畅感,都让你感同身受。
------还可以简单举例子的如姜文的电影,色彩的荒诞、对白的荒诞、人物性格的荒诞/偏执、抽象/理想主义的配乐,仔细看,什么元素都被刻意的放大或者荒诞了。像极了余华的文字,特别是《兄弟》的里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但也正就是余华的文字,那么的荒诞,骨子里现实感倒愈加被浓重的挥洒出来。他与他都提笔说了一小撮人物,但我们总能在这一小撮人中看到一大批人。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大体都是有自己风格的导演,正是这种风格的导演,让电影可以任意被揉捏,被突破,被讨论,不会像好莱坞很多A级制作一般被公式、被限制、被预见。
电影质感的体现,大抵就是导演的个人手段与想法吧。
以上,提供是一种解释。

7. 贾樟柯:如何理解世界,理解人可能比理解何为电影更重要

每拍摄一部电影,都是处理各种繁杂事务的过程。导演基本上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做出决定的工作。

每一个决定的瞬间,几乎都是下意识的反应,人们把这归结为一个词: 艺术感觉

但在创作的时候,在每一个下意识的反应背后,支撑导演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的,往往是日积月累的对电影的理解。

正如黑泽明导演所言: 我一直在寻找电影之美,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

犹如出家人的修行,电影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理解的艺术。电影有其制作的工艺和技术,也有其创作的规律和观念。

在音频节目电影课中,我想回到一些关于电影的常识性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这个节目不是一系列严谨的学术报告,也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也不是电影秘史的钩沉,就是聊聊电影、聊聊天。

这个节目,仅仅是一个导演的电影学习笔记,仅仅是一家之言。即便如此, 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电影常识,与我一起去理解、去寻找电影的美。

长按下方海报识别

进入贾樟柯的电影世界

电影理论 · 创作实践

到现在,我都觉得我个人的创作一直得益于理论的滋养。

我们在90年代读书的时候,像我在的北京电影学院93级,是所有的专业都招,有很多创作的专业: 导演、摄影、美术,教学偏重于创作实践。

而我是学电影理论的。当时,在同学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学理论没有用,对于创作来说理论太遥远、太枯燥了。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分辨不清,因为刚接触到电影,对我来说, 我的专业是电影理论,这就是我该学的,其次才是自己去学其他专业的一些课程。

北京电影学院的课程设置很科学,我们在大一、大二有很多年级各系都要上的公共课,包括电影摄影,我们也学了两年。教过我们的老师有穆德远老师、赵非老师。我们在录音方面也有专业课,表演也有。

电影确实具有实践性的技术门槛,理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 那时候不太清楚,毕竟它不像学习专业技术那么显而易见、立竿见影。

比如上导演课,什么是轴线?什么是跳轴?今天这堂课完了确实能学到具体的东西,但在创作时候会马上面临这个问题。摄影也是,学习胶片原理,掌握不同镜头的特性,这些知识有了之后,在实践中马上可以使用,可以印证它。

手绘摄影轴线图 轴线是所拍的画面中的虚拟线条

轴线规律是设置摄像机机位所遵循的原则,看是否“跳轴”

但是理论是虚无的,在实践中往往感觉碰不上,所以就觉得理论好像可有可无。然而随着电影工作的深入,我后来觉得, 如果把理论比作是软件的话,那些技术的课程就是硬件,它是保证电影物质呈现的创作基础。

电影理论首先带来几个层面的东西,一个就是对电影这个媒介的理解和认识,简单说就是何为电影?第二个就是 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人? 我觉得后一个可能更重要。

前苏联与美国剧作理论的不同

关于第一点,媒介认识方面的理论,我想举一个叙事方面的例子。

我们读书的时候,电影的剧作理论一开始偏向俄罗斯式,也就是前苏联的剧本创作方法。

因为那时候我们剧作课的主任教员是王迪老师,他是留苏回来的,所以他强调 剧本的文学性 ,要可以发表,要可读,它得是一个文学作品。

王迪(1928-)1961年起执教于北京电影学院

开创了中国电影编剧科班教育模式,1994年获北京电影学院最高成就奖“金烛奖”

后来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设立美国剧本方法的课程了。我记得有两个“胖胖的”美国老师来给我们做短期剧本训练,他们的教育方法跟思路就完全不一样。

第一堂课的时候,美国的老师就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说 “如果想让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你们觉得有什么方法?” 我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我就开玩笑回答说:知识。这其实有些 搞笑 的成分,同学们都在笑我。

老师跟我说:你讲得太笼统了,剧本需要具体的动作支持。

比如让你的人物离开家去外地上学,就可能改变命运;比如说让人物搬家,他会改变;比如生病,他会改变。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完全是另外一种剧本的创作思路。

我觉得前苏联和美国的两种创作体系都是高度理论化的。当你掌握了两种体系的不同理论时,并不一定说你要选择哪一种,而是说两套理论会融为一种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叙事的反叛者

在前苏联式的剧本创作理论里面,从来没有谈过叙事的跟踪性,它的剧本气质偏向于抒情,基本上不强调叙事的效率。但是美国的剧本创作理论,第一点就是 跟踪性

何为跟踪性? 就是一个观众从看电影的第一分钟被什么牵引,让他能够一直看到90分钟? 是悬念、递进的情节,还是氛围?这个跟踪性是由什么造成的?

我觉得之后我大量的剧本写作,基础写作都是前苏联式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觉得我深受美国电影理论里那种叙事跟踪性的影响。这种叙事的跟踪性,需要你内在有一套办法,无论是建立起来,还是打破它,都会 让叙事变得具有自我生长性,最少会有递进感。

我曾经特别不满意我第二部电影《站台》的初稿。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很多细节方面的回忆与想象写得很准确,但整体上总觉得缺点力道。

后来我想起美国剧作理论里面“跟踪性”的问题,我发现当时的剧本确实是缺乏跟踪性的。

电影到叙事中段就有一点像俄罗斯套娃,看着很丰富,但揭开一个其实跟第一个一模一样、再揭开一个跟第二个一模一样、揭开第三个跟第二个一样。同一个面貌,一模一样,只是从大变小了。

之后,我看到很多电影在叙事上都有一个通病: 推动性不够,一直重复,递进性不够,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这个时候,理论就变得很重要。所谓理论,就是前人对于创作经验的总结。

而这个理论,它不是信条,不是说理论要求有叙事跟踪性,你的电影就必须有跟踪性。你可以反它,但前提是你要懂这个东西, 你要理解创作的常规是什么。

当你成为一个叙事的反叛者,你应该有很清晰的认知,知道你到底在反叛什么,又为什么要反叛?

这不是乱来的,这就是理论认识在创作方面一个小小的指导,它给创作者带来判断时刻的参照。

精心的“判断”更多来源于理论支撑

我觉得无论是作为一个编剧,还是作为一个导演,特别是作为一个导演,很多时候做的是判断性工作。

小到同样的五个道具,你究竟挑哪一个?大到挑演员,再到叙事方式的决定、情节的取舍、人物的设置。导演无时无刻不在判断,而 在判断的时候,一部分靠直觉,更多的往往需要理论的支撑。

之后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同行,我发现 能够长时间保持比较高的创作水平和旺盛创作力的导演,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电影理论。

像已经过世的阿巴斯导演,可以说是一个电影理论家;像奥利弗·阿萨耶斯,他不仅是一个电影理论家,还是一个电影 历史 学家。再比如马丁·斯科塞斯,在零几年的时候,我去他的工作室做客,那时他正在剪辑《纽约黑帮》。

马丁给我看了一些片段,然后说他为了剪这几场戏,这两天一直在看爱森斯坦(Eisenstein)的电影和他的理论书籍。

我想马丁·斯科赛斯的电影语言跟爱森斯坦蒙太奇式的电影语言,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他能够在做决定的时候,回到电影史,回到启发过他的导演们,寻找他现在的位置,寻找他此刻做出决定的依据。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电影就是解释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载体。

我们必须带着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法来进行创作,这些眼光和方法来自于更大的哲学层面,来自你的基础人文素养。

比如说你是不是接受过女权主义的一些理论?是不是在性别问题上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你是否接受过新 历史 主义的方法?你在重新书写 历史 的时候,重视什么?

“新”电影会过时?

现代理论的学习,让我们更加贴近于人类目前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前沿。

所以有的电影一出手,就是一部现代电影;有的电影一出手,就是一个保守的前现代电影,是过时的。

为什么会过时?因为你看待世界的目光是旧的、是陈腐的。

怎么保持一种新鲜的目光, 在于我们对于人类思考这个世界最新进展的理论的掌握,它要变成我们的创作软件。

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们变成一个现代的人,我们的电影才会具有现代精神。 如果你对世界的认知停留在30年、40年前,相对来说你的精神可供当代人分享的部分就显得就落伍。

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 理论是一种自我建设。 当你不停地汲取理论,成为一个具有当代精神的人时,才能够保证你的电影是属于当代的。

你可以拍古代、可以拍未来,你也可以拍此时此刻,但是想让电影所贯穿当代精神,需要你本人是个当代人,否则就算你拿到一个非常有当代精神的小说原著,也可能把它改得缺乏新意。

比如说《赵氏孤儿》,我从九几年开始看过非常多的改编小说和剧本。同一个故事基础,但不同改变有不同的侧重点。

我记得有一本小说,我非常喜欢。它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仇恨应该被继承吗?

我觉得这很新颖。一个古老的中国戏曲故事,在一个新的翻写小说里,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要不要继承这笔血债?仇恨跟个体有多大关系?这就是一个新的思考。

当然,也有的改编跟几百年前的戏曲没什么区别,还是忠臣良将,那我们为什么在今天还要重复讲述它?这说明写作者本人的认知理论系统还是陈旧的。

这也就回到了本集的主题——电影的新与旧。

我觉得理论会帮助我们 成为一个拥有现代精神的电影工作者,或者说拥有现代精神的观众, 来继承前人理解世界的方法, 形成一种当下的观点。 这就是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8. 你觉得电影对一个人正确认识世界有哪些帮助

看电影对一个人的物质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有着巨大的影响!电影是对我们物质以外的生活巨大补充!现实生活是单调的,但是电影世界是无限丰富的。你可以从电影中找到快乐找到共鸣找到理想。另外电影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社交手段,谈论电影基本上可以很快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影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可以是一直生活追求,不要说电影是虚的没有意义,严格的讲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和交配,其他都是虚的!

9. 从电视剧引发的对人性的思考——真实感

最近看完了《都挺好》这部剧,觉得前半部分拍得特别棒。

至于为什么这么棒?

我想在于演员对角色的精彩演绎和真情的流露,营造了出一种真实的氛围。

在这氛围之中,我们的情绪慢慢跟着角色走,对接下来发生的剧情表示认同,对角色的行为表示理解。

角色若是难过,我们跟着难过;角色开心时,我们也会不自觉露出姨母般的微笑。

他们所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似乎也能传递到我们身上,与我们自己的情感发生共鸣,使我们不得不大呼——

一旦我们觉得他真实,他所做出的一切,所说的话,会继续牵引我们的注意力去感受接下来的剧情。
反之我们则表示不理解,潜意识里抗拒这些,分分钟要出戏。

拿个场景举例( 第二集 05:40 ),小明玉妈妈想卖掉她的房间来供老大上大学,明玉孤身反抗后倍感无力,希望爸爸能说几句公道话,然而爸爸的表现却是这样

分四步分析:

总结:这几个小动作,真实地演出了出苏大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人觉得他不想窝囊却不得不窝囊。这就是好的表演呈现出来的效果,所有的效果叠加在一起后,卜逗角色会从屏幕里脱离出来,立体感就有了。

在生活中,我们享有亲情、爱情、友情,我们追求财富、权利、事业。

但往往我们想要的很多很多,以至于不断陷入矛盾之中,处于鱼和熊掌二选一的境地。

大强也一样,想要当一个好父亲为女儿夺回房间,也想在这个家继续生活下去不愿看到妻离子散,只好任由老婆折辱自己,甘愿当个自私自利的窝囊废。

正因为他在亲情和生存之间不断徘徊的心理表现,将一个生存欲总是战胜亲情欲的小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角色演得真,演得好。等哪一天大强表现得有人情味了,长大了悄弊肆,我们也会为之一笑,因为我们和这个角色已经绑到一起了。

要演出出真实感,你得处在相应的状态之中
要达到或是想象出这样的状态,人生就需要很多经历
要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中的一切就得处处观察和思考,甚至要主动去经历

老戏骨们的阅历自然是不用说的,让人诟病往往是小鲜肉的演技。你连血都没启轿流过,表现出的疼痛怎么让我们感同身受呢?不知道的还以为便秘了。

王传君为了演好《我不是药神》里长期遭受白血病折磨的病人形象,曾将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吃不喝整整两天,为的就是达到病人般的状态。

阿米尔汗为了拍出真实的老年胖父亲的感觉,曾一个月疯狂增重到194斤,拍完老年后又花了5个月时间减回来。当别人问他“想胖很容易,直接塞硅胶不就好了,干嘛这么折腾?”
阿米尔汗直接回答说:那样我没胖子的感觉!

只有把自己带入角色的状态,你才会知道角色真正想要什么,你的呈现才会自然、真实。

心理学有个出丑效应,意指精明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倒更使人觉得他具有和别人一样会犯错的缺点,反而成为其优点,让人更加喜爱他。

十全十美的人未必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拥有一些小缺点的人反而更讨喜。

很多明星的吃货属性,爱打游戏属性,忘东忘西属性,家里乱糟糟属性,其实都经过了一定的包装,甚至是故意这么设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觉得ta更具生活气息、更接地气、更真实,能和大家走得更近,能制造出更多茶余饭后的谈资,让大家不会忘了ta,这样才常年不掉粉。

记得看《人们的名义》时,弹幕大军在一身正气道貌岸然的侯局长和一跪逆袭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之间纷纷选择了后者。原因正是因为剧中详细介绍了祁同伟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了末路,又是怎样一跪跪到公安厅厅长位置的。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我们更能理解他的遭遇,哪怕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反观前者,似乎生来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仿佛是正义的化身,教科书一般的存在。他家庭和睦,工作勤奋,烟酒不沾,满嘴道义法律,能毫无顾忌地选择正义,没有任何缺点,这样的人大概只配活在电视中了。

喜欢看动漫的人应该知道,大多数厉害的角色也会有一些“缺陷”设定

比如爱看《亲热天堂》的卡卡西

身高矮小的爱德华

暴饮暴食的路飞

不苟言笑的宇智波鼬

正因为拥有“缺陷”,角色形象才更加鲜明,人气久居不下。
一旦认真起来,这些“缺陷”瞬间消失于无形,显得格外有魅力,不正是出丑效应的实际运用吗?

我们觉得一样东西真实存在,是因为看得见、摸得着它。

假设我们失去了视、听、嗅、触等一切感觉,然后去像触摸真空一样和它交互,你还会觉得它存在吗?真实吗?哪怕所有人都说它存在呢?想一想《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

所谓的真实,最终来源于我们的感受。但光有感受还不够,因为你自己都可能怀疑它,转而去寻求其他人的认同。

我们惊讶于某一件事的发生时,经常会问其他人:“天哪!刚才发生了什么?是真的吗?”

我们在工作取得成绩或考试考了高分时,会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期待领导的开会表扬,期待老师让同学以自己为榜样。

拍了几张美照之后,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分享到朋友圈,期待亲朋好友的点赞。

看完某部电影电视某本书后意犹未尽,我们会去查阅相关作者演员的资料,会去贴吧灌水,会写观后感在圈子里分享,会推荐给朋友。。

亲友群,旅游群,贴吧,论坛等等等等,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感受需要别人认同 —— 你所感觉到的真实 = 你的感受 + 所有人对你感受的认同程度

其他人对你的认同,
也许是因为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也许是来源于他们对你的信任或是崇拜;
也许是来源于他们的处事原则;
也许是来源于他们的理性决断;

在你受伤或是遇挫的时候,如果有人不但不安慰,反而一个劲地给你讲道理,告诉你哪里做错了,哪哪又做得不好,试想下你如何看待他?此刻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耐心倾听、有过类似遭遇的人,只有他才能理解你的真实感受。

曾经有位女同事拔完牙后迫不及待地找我聊天,我就坐她不远处,坐座位上隔空聊了很久的手术过程与它的痛苦,怎么打麻药的,拔的时候怎么拿工具一下下撬出来的,最后摘出来是什么感觉。聊开后一直停不下来,总觉得还有很多细节没描述清楚。这种因为相同经历而互相认同的感觉非常微妙的,那样经历就显得更加真实了。

对一件事做评价时,若我们有过相同的感受,才会觉得真,才更容易认可。

假设我没有这段经历,而选择化身个直男去教育她甜的吃得太多了,刷牙不够仔细,那么聊天很可能到此结束。

世界上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直男存在,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认同别人的能力。他们常常按长辈传授来的道理去评价其他人或事,而自己又缺乏相应的经历,盲目自信地认为自己的道理是评判的标准尺度,讲道理时认真的表情往往让拥有过实际感受的人的哭笑不得。

要掌握的道理只有一个——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去认同别人。

好的表演其实也反映了演员对观众感受的认同。

苏大强的种种细节表现来自于大红老师生活中对别人的观察和模仿,有经历的观众看到他的表演后,感受到了他对自己过去经历的认同,以前的种种感受无意间被唤醒了记忆,神经细胞再度受到刺激传递到大脑中枢系统,出现了那时真实的感觉,从而情感发生了共鸣。在这真实感中越陷越深的观众,自然也就被倪老师俘获了。

若能掌握人性这一规律,不管以后演戏还是唱歌,修身还是治国,只要涉及到和人打交道,总是会起到帮助,让你事半功倍。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可谓将“怎么去认同别人”这个动作用各种形式的真实案例讲到了极致,前几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第二章——赢得他人喜爱的六个方式

第三章——如何让他人想你之所想

...... (后几章不再列出)

这本书是一本行动指南,它所有的点都围绕一个宗旨阐述——怎么做才能让别人有被重视的感觉。

哪怕是一个陌生人,没什么交集,如果你对他付之微笑,记住他的名字,就属于对他的认可,他也会更乐意与你接近。所以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是有一定道理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觉得你很重要,离开你事情就办不了,你自己不就更有存在感,更有被重视的感受了吗?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认同别人并不意味着盲目附和,再加上国外和国内文化是有一定差异的,书中一些案例不要直接模仿。你得发自内心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象对方的境遇,你在他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他做了哪些你做不到的,他没做哪些你做得到的。哪怕做不到这点,只是专注地倾听,别人也会很感激你。

这类工作/兴趣取得成就的共同点是——需要受众的认可。

所以就得研究大部分受众经历过什么,怎么经历的,再把这些经历的细节通过一定艺术手法修饰后,再用 音符/文字/故事/舞蹈/声音 把别人带回那种感觉,反响自然会好。

比如你想要写小说,考虑到大部分普通人的人生中往往有很多不如意,作业多,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希望自己能一觉睡醒后拥有了超能力,能过目不忘,会各种功夫,能得到异性的青睐等等。根据这些就可以写主角一开始是如何的寒酸窘迫,然后因缘巧合下拜入xxx门下/穿越到过去/遇到傻白甜,人生一下高出别人一大截,步入上层社会。。。读者的郁闷情绪积压已久,发现主角也是如此悲惨后,更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后面的逆袭之路逐渐地把读者那口恶气给释放出来,爽快感让人无法释怀,心中满是感激之意,从此成为你的铁杆粉丝。

和上述所说的创作型内容不同,上面偏艺术,偏抽象,在认同别人时不能丢了艺术的美感,需要对感受进行修饰,再创作;而这里偏实际,偏生活,常涉及到双方利益,往往双方地位还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如果你在认同别人时去加工修饰你的手段,很可能被戴上一顶虚伪、表里不一的帽子,得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比如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遇到他很爱玩游戏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陪同他一起玩。并对他操作犀利、意识到位的地方进行认可,胜利后一起击掌庆祝,同时鼓励他朝较高段位、较高名次迈进。失败了也不要责怪,停下来分析下战局。游戏时间一到,哪怕对局未结束也得强行停止,因为一局的时间是能提前预估到的,不要让他心存侥幸。这样既培养了时间观念,也培养了契约精神和自制力。如果我们给予他的认同感,比游戏能带给他的更多,久而久之,他会不那么需要游戏了。

但如果你厉声喝止他,把他关在房间里写作业,那他肯定一脸的不服气。因为你没有去思考他为什么喜欢玩游戏,游戏能带给他什么感受这件事,他很可能会学会这种手段以后去对付别人,甚至是你。

又或者你说自己曾经从不喜欢玩游戏,虽然他当时听信你的马上不玩了,若他日后从其它信息源得知了你以前翻墙出校园通宵上网的糗事,那你的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可还得继续教育啊,最后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措施。

所以遇到了不希望出现的现象,但又不是违反原则的大问题,就去想想这种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不要图快选用强硬手段、撒谎等方式走捷径,尝试去沟通,找出可能的原因,对其行为合理性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慢慢去引导、改变不合理的部分,从而扭转成自己想要的局面。

一般来说一个年代的人经历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8090后那时候听过小虎队周杰伦的歌,追过F4,打过街机,玩过传奇魔兽,看过古惑仔,收集过水浒卡。若有一天这些元素突然出现在眼前,你绝对会感慨万分,泪涌心头,怀念那美好的曾经。过个三五十年后,我敢肯定,若让00后听到凤凰传奇的歌,或者从收纳箱里翻出用过的一代ipad出来,也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方面目前运用得最出色的莫属《贪玩蓝月》页游广告了,古惑仔+传奇的组合,目标人群8090后都成为了职场主力军,有实力消费了。看到以前崇拜过的山鸡哥和一起熬夜攻沙的激情,怎么能不买账? 游戏老板的口袋财源滚滚来。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过去大家反复经历的一些标志(歌曲、游戏、明星、场景等等),使得大家在不经意间回忆起了真实的感受。

是的,标志可以有意地去设置,甚至当我们还在娘胎里时就已经开始了。

《品牌洗脑》中提到婴儿在母体内是能听到外界的声音的,而且会留下强烈和持久的印象。若婴儿反常常听到母亲看某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那么出生之后很可能听到主题曲时立马不闹了,变得平和起来,心跳速度也会减缓。

狡猾的营销者们开始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一点。有大型连锁购物中心尝试在超市内播放孕妇们儿时流行过的音乐,在购物服装区域的每个角落喷洒强生婴儿爽生粉,在食品饮料区注入了樱桃的气味。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大约实验结束后一年,购物中心收到了很多妈妈们的来信,说他们的孩子迷上了这家购物中心,只要一进入,婴儿就会立马安静下来。虽然管理层并未继续测试在这些婴儿上是否能产生长远持久的效果,但也一些有证据表明,这些实验确实是会对下一代的购物习惯产生重要影响的。

通过良大师的这篇文章—— KTV的一首歌,带给我2000万的业绩 ,我了解到了更高端的运用方式。对于有些表现的很收敛、低调的人,他的外在表现会让你看不到认同他的机会。这时候就要主动出击,多花些心思了解他的成长背景,擅长什么,业余爱好是什么,取得过什么成就,目前遇到了什么难题,为的是日后有一天能在某方面给予他认可。

比如对方爱打乒乓球,拿过业余小组奖牌,自己可以抽空学习学习乒乓术语,找朋友去体育馆练练。这样你就能明白别人拿个奖是多么不容易,之后就是等待适当的时机邀请他切磋切磋然后夸奖他了。

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实际挺难执行的,耗时耗精力,而且有个前提——对方对于你来说足够重要,越重要就越值得去做。

最后作者在此表示感谢,谢谢您耐心地阅读完本文。

10. 电影电视里的真实与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有如何的不同

曾经为书里电影里的情节而难过,可是那大部分都是触景生情,在别人的轨迹里看到自己也曾那么认真那么虔诚可是却无比悲凉的足迹,想到自己一路仿袜千山万水地跋涉过来,有时我们就会感到难过...但是,只有镜头屏幕前才能让你看到转过身后对方所作的付出,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从何而知...所以呢,生活根本不能和小说电影相比,生活比它们复杂太多了...
至于最好的状态,呃...怎么说呢,就当是在听一个故事吧,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因为这个故事的某些备谈激情节而感动,但当中很多画面自己也不曾经历过,所以,只要体会当中所表达的和所包含的感情,那侍灶不是够了吗?不用把自己比作剧中的主角,也就是说,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吧~...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电影世界的真实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在线电影网站最安全 浏览:19
中国2021年1月份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48
电影前五名票房 浏览:279
电影世界之安全随机系统 浏览:907
电影用具图片 浏览:578
海王电影全集介绍 浏览:3
现实变成游戏喜剧电影 浏览:935
有没有能识别是哪个电影的软件 浏览:338
电影观是什么 浏览:943
早熟房祖名电影西瓜 浏览:569
冯小刚最新电影2021 浏览:673
初女第一次电影完整版 浏览:507
电影电梯惊魂哪个台播出 浏览:331
电影排行榜最新电影2017 浏览:780
年轻母亲7完整版电影 浏览:971
1996红月亮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115
会吃人的沙子电影图片 浏览:181
西班牙语电影资源库 浏览:676
李丽英女演员有哪些电影 浏览:363
打击侵略者电影下载迅雷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