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上海会成为中国电影发祥地
早在1941年,影界大佬罗明佑就提出:“自最初的中国电影至最近的中国电影,悉由广东人领衔演出”;他还如数家珍报了一长串粤籍影人名单,有郑正秋、黎民伟、黎北海、罗明佑、蔡楚生、张织云、杨耐梅、阮玲玉、胡蝶、陈云裳等等,声称“随时随地都遇见广东籍的银色战士”。另据浙江影协统计,在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共有上百位宁波籍影人作出了贡献,包括电影编导张石川、袁牧之、应云卫、桑弧、林杉、干学伟、张鑫炎、张子恩;电影经营家邵醉翁、邵逸夫、柳中亮、柳中浩、徐桑楚;电影技术家郑崇兰、林圣清;电影演员韩非、张翼、舒适、王丹凤、乔奇、白穆、陈思思、洪金宝、周星驰等。然而,广东人从影虽多,广东并未成为中国电影的摇篮;宁波人从影也多,宁波亦未提供早期影人驰骋的空间。当年那些“耻为人后、勇于进取”的宁波人,不约而同作出了“成才非去上海不可”的选择。上海自开埠后形成的开放性、商业化社会环境,当仁不让地成为电影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理想土壤。
19世纪末以来,“影戏”在上海这个娱乐需求极旺盛的大都市营造出得天独厚的文化空间与市场,生成了中国电影史上诸多“第一”,举其要者有:
1896年8月,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首开中国人第一次看电影的纪录;
1913年9月,第一部国产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问世;
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等在上海创办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
1927年1月,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中华影业年鉴》在上海出版;
1931年3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41年9月,万氏兄弟在上海摄制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7年10月,史诗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连映三个多月,观众近80万人次,创下国产片票房新纪录;
1948年8月,中国第一部译配英语的《假凤虚凰》从上海输往欧美放映。
据统计,上世纪20年代共有142家电影公司在上海开张,此后优胜劣汰,形成明星、天一、联华三大公司鼎足而立的格局,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龙头地位。曾有人提出“一城电影”的说法,因为1949年以前摄制的3000多部国产片,其中80%以上出自上海,使上海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镇。与此同时,在上海涌现出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影人群体,名编导与名演员珠联璧合,创作出《神女》《渔光曲》《大路》《马路天使》《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载入世界电影史册的经典名作。中国电影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均同上海有着密切关联,诚如先驱者郑正秋所言:“中国之上海,犹美国之好莱坞。影片公司,星罗棋布;电影明星,荟萃于此。”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城市与电影的历史渊源如上海这么深厚久远。
然而,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至今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影历史遗痕?
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现今还能寻访到不少与中国电影历史相关的旧址,在那些物理空间的背后潜藏着影坛轶闻,留存着弥足珍贵的电影文化符号,彰显上海所拥有的深厚电影文化积淀。例如1896年最早放映“西洋影戏”的徐园,其原址为天潼路814弄地块,此前还遗留着1881年建造时的界碑。又如,30年代初任光、聂耳录制有声电影插曲的“百代唱片公司”小红楼,现掩映在徐家汇绿地之中,此处追根溯源乃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再如,中国影坛名人30-40年代几乎都在上海石库门弄堂居住生活过,如郑正秋(进贤坊)、田汉(日晖里)、夏衍(业广里)、阮玲玉(沁园邨)、胡蝶(四明邨)、周璇(元吉里)、蔡楚生(千爱里)等,他们住过的寓所现已受到文物保护部门,一块块镌刻着名人姓氏的纪念铭牌出现在那些故居的门首。从抢救电影历史遗产的意义上说,这些存量不多的旧址构成中国电影跨越一个世纪的人文景观资源。
上海曾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20世纪30年代,国内共有233家影院14万个座位,上海一地拥有53家影院3.7万个座位,约占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电影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但令人遗憾的是,前些年上海掀起新一轮城区改造,如建于1925年的“夏令配克大戏院”(解放后更名新华电影院)说拆就拆,从此让人觉得南京西路少了点人文气息。这也警示我们,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不容再流失!由主管部门公布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上,不少老字号影院榜上有名(当年称“大戏院”):金城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光陆大戏院、大光明、新光、兰心、国泰、美琪等等。在这些影院里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如1930年2月22日,洪深在大光明戏院愤起阻止好莱坞辱华片《不怕死》上映;1936年3月,卓别林访沪“闪电之旅”光顾新光戏院等。目前“老当益壮”仍在服役的专业电影院屈指可数,仅剩大光明、国泰两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是电影刊物出版中心。早在1921年4月,顾肯夫、陆洁、张光宇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本《影戏杂志》,现已成为上海图书馆珍藏的电影文献镇馆之宝。此后近三十年间,在上海出版的电影杂志、电影画报多达207种。这些尘封已久的电影文献,已被上海图书馆列为数字化抢救项目。
记得数年前访洛杉矶漫步好莱坞街头,看到早期美国电影业的瓶瓶罐罐、一纸一片均被当作文物陈列,不由感叹好莱坞角角落落都溢出电影的气息。香港同胞亦大力打造“电影香江”城市名片,访港游客步出机场,随手能取到一张《香港电影地图》,以此吸引四方影迷按图寻址,参观港岛各种电影景点。我想,黄浦江畔也应树起“电影上海”的标帜,与浦东迪士尼乐园遥相呼应,吸引海内外游客和影迷来此观光,构成一趟抚今追昔的上海电影文化之旅。
⑵ 请阐述20世纪30年代,为什么画报能蓬勃发展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刷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都给画报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从而使画报的发展走向一个高潮。
1.印刷技术的进步
印刷行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促使中国书刊的装帧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使文字、图片的印制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画报凳派正是在印刷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出现并繁荣起来的。
2.摄影技术的发展
摄影术于1839年发明,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正是摄影术的引入和发展,使画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得到极大拓展,奠定了画报繁荣发展的基础。
3.图像的力量
与文字相比,图像在诸多方面都具有更容易满足人们需求的优势,它更方便、快捷、生动、直观,还具有直接的审美作用,这都是印刷文字难以具备的。
4.上海电影的繁荣
电影的发达,刺激了社会对“图像”的需求,电影与出版互动联合,催发了大批电影画报的诞慎粗正生,1921—1949年,先后出版过的电影杂志共计206份。同时,电影剧照和电影明星也成了其他类型画报必不可少的内容,甚至是有的画报的主要内容。
5.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宽悔文化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受商业环境熏陶的上海人,对于含蓄高雅的传统文化形式的兴趣逐渐减低,而喜欢闲暇生活的娱乐文化~
⑶ 求中国或者外国有名的影评家
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
日本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曾任日本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自1950年起,在《电影评论》《电影旬报》等杂志发表电影评论。1956年其评论文集《日本的电影》出版,获1957年获电影旬报奖。此后,他以电影为中心,在戏剧、文学、大众文化、教育等广泛的领域,发表了一百部以上的著作。其中《日本电影史》获得了1995年的每日出版文化奖、1996年的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并在2002年获得韩国文化勋章、法国文化勋章等。现为日本电影学校校长。
主要著作:
《作为权利的教育》(1968)、《日本电影思想史》(1970)、《今村昌平的世界》(1980)、《沟口健二的世界》(1982)、《上海电影港口》(1985)、《电影与炮声》(1985)、《黑泽明的世界》(1986)、《大岛渚的世界》(1986)、《长谷川仲论》(1988)、《亚洲电影》(1993)、《日本电影史·全四卷》(1995)、《日本电影的巨匠们》(1995)、《小津安二郎的艺术》(1997)、《韩国电影的精神》(2000)、《电影的真实》(2001)等书。
唐纳(1914年-1988年),原名马季良,又名马骥良,中国江苏省苏州人。演员,毛泽东的妻子江青的前夫。唐纳是马与余其越(史枚)合用的笔名。
早年在苏州私立树德中学上初中,江苏省立苏州中学上高中。193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发表影评,加入夏衍影评人小组。1934年秋,进入上海艺华电影公司任编剧。1935年加入电通影业公司,担任编剧和演员,并主编《电影画报》。与电通影业公司签约演员蓝苹(江青)热恋。1936年4月,赵丹和叶露茜、顾而已和杜小鹃约唐纳和蓝苹一起到杭州旅行结婚。三对新人在西子湖畔六和塔前请沈钧儒大律师为证婚人,郑君里为司仪,传为艺坛佳话。
婚后多有争吵。结婚60天后,唐纳就试图服毒自杀。后来又跳过黄浦江。当年陶行知曾作诗相规劝,希望他正视现实,为国事好好活下去。1937年江青与导演章泯同居,并登报宣布与唐纳分手。「八·一三」抗战爆发,唐纳担任《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奔走於东部战场。蓝苹奔赴延安。
后唐纳又曾追求过演员陈璐、康健、记者安娜(陈润琼)。1952年在法国与安娜结婚。旅居巴黎开办中餐馆天桥大饭店。1988年在巴黎病逝。
曾子航 曾子航(笔名曾子),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影视酷评人、专栏作者。做过日报记者、杂志编辑部主任,电台深夜情感节目主持人和广州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娱乐节目、谈话节目主持人和CCTV-6《佳片有约》节目主持人,并主编过《香港制造——港剧黄金二十年》一书。
现任CCTV-6《今日影视》制片人和北京先锋文化传播公司即将推出的谈话节目《每周文化论弹》节目总策划兼主持人,并同时担任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全国总决赛媒体评审、北京电视台《美丽大讲堂》节目常任嘉宾、旅游卫视《娱乐麻辣烫》节目常任嘉宾、青海卫视《今晚好聊》节目常任嘉宾、根据网络热门小说《我和一个日本女生》改编的电影策划顾问,在新浪网和《燕赵都市报》开有影视评论专栏。
凯文·托马斯
雅克·伊伯特
还有好多。
⑷ 郑伯奇的生平简介
郑伯奇 (1895.06.11~1979.01.25) 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陕西省长安县人,生于西安。名隆谨,字伯奇。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后考入陕西省会农业学堂;15岁加入同盟会,16岁参加辛亥革命。其后以公费入南京民国大学政治专修科,后转上海震旦大学初级预备班读书。1917年去日本,先后就学于第一高等学校(东京)留学生预备班、第三高等学校(京都)、京都帝国大学。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6年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在黄埔军官学校任政治教官兼入伍生部政治教官。192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29年,与念凳夏衍、阿英、沈西苓、银如冯乃超等发起成立上海艺术剧社,并任社长。1930年2月,当选为左翼作家联盟常务理事,同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任职于良友图书公司,并与夏衍、阿英一起进明星影片公司,任顾问和编剧,与阿英等合作或改编《盐潮》(1933)、《泰山鸿毛》(1933)、《时代的儿女》(1933)、《华山艳史》(1934)、《到西北去》(1934)、《女儿经》(1934)等电影剧本。其间,用郑君平、郑平子、席耐芳等笔名,在上海《晨报》的《每日电影》副刊、《艺术》月刊、《戏剧时代》月刊、《沙仑》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戏文学的通俗化问题》等戏剧、电影批评与理论文章;与黄子布(夏衍)合作翻译苏联V.I.普多夫金的《电影脚本论》和《电影导演论》,单独翻译狄莫辛柯的《电影结构论》等理论著作,主编《电影画报》等刊物。30年代撰写的部分文章,收入《戏剧论文集》(1930)、《两栖集》(1937)中。除戏剧、电影理论的研究写作外,他还积极进行戏剧实践。1933年戏剧协社在上海上演苏联剧本《怒吼吧,中国!》,与黄子布、孙师毅、沈西苓任导演;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又与夏衍、张庚、孙师毅等人创作整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8月7日在上海公演,激起强烈反响。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3年冬回西安,1944年起任教于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1945年曾主编《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的副刊《每周文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西北大学教授;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西北文联副主席。1951~1952年创作秦腔剧本《血训图》和《史惠贞劝夫》,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他还创作有小说剧本集《抗争》、《轨道》、《哈尔滨的暗影》,短篇小说集《打火机》,散文集《参差集》,回忆录《创造社及其他》等文学作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
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者,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 《抗争》(话剧、短篇小说合集)1928,创造社
《轨道》(戏曲集)1930,启智
《宽城子大将》(中篇小说)1932,良友
《打火机》(短篇小说集)1939,良友
《两栖集》(文艺理论集)1937,良友
《墙头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7,千秋
《哈尔滨锋高启的暗影》(话剧)1941,上杂
《参差集》(散文、译文合集)1945,大陆图书杂志出版公司
《忆创造社及其他》(回忆录)1982,香港三联
⑸ 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
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把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后又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很多人对这首歌想追根寻源,报刊上也多次刊登过介绍文章,但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说这首歌的歌词,是田汉同志于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后,在国民党监狱里,用一张包香烟的纸写的。不久,他托人带出了监狱,转给了孙师毅和夏衍同志
1934年,“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请田汉同志写一个电影剧本,到这一年冬天,“电通”公司向田汉同志征稿。兆碰饥田汉同志就先交了个简单的,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1935年2月,田汉同志就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了。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同志的文学剧本改族返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同志同意,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他仅仅修改了几个字,这就是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吵携行曲》的歌谱。
《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寄回上海之后,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配器。不久就在影片《风云儿女》中使用
⑹ 中国第一部电影刊物
1921年2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丛报》,内容以介绍美国影星为主。1921年2月3日的《申报》上刊出了《影戏丛报》出版的大幅广告消息。遗憾的是《影戏丛报》仅出了一期。之后,同年在上海又创刊了由陆洁、顾肯夫主办的《影戏杂志》,颇受电影观众欢迎,电影杂志逐步走上正规。影坛繁荣,必将促进影刊的发展,从1921年到1925年短短几年间,电影期刊就达20种以上了。
从1921年至1949年这28年间,前后出版了近几百种电影刊物。当时大凡拍过几部影片的电影公司一般都出有电影刊物,而以《电影月报》、《明星半月刊》、《新华画报》、《联华画报》、《青青电影》等最有影响,出版时间要比其它影刊长一些。早期电影刊物大部分都以一张面孔出现,就是以刊登报道当时中外影星的活动、生活、照片等剪影为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8月份《影剧新地》创刊,由毛羽等主编,内容焕然一新。这实际上宣告了电影刊物一个新时期已来临。全国解放后,《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电影艺术》(原名《中国电影》)、《电影世界》(原名《长春电影画报》)等相继问世,它们是解放半个世纪以来出版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电影刊物,被广大电影观众称为电影杂志中的五朵金花。
⑺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⑻ 现在最热门的收藏是什么啊
种种迹象表明:以民营企业家、IT业精英、传媒大腕、演艺界名流为全新阵容的收藏家队伍开始发动新一轮行情。新面孔、新罩和群体、新资金、新热点、新专题层出不穷,藏书与学术接轨、藏书与研究并重、藏书与投资双赢、藏书与修身立业结合已经成为共识。展望2005年古旧书收藏市场前景,除传统的宋元明古本、明清版画、名家批稿校抄本、活字本、民国精刻本热炒外,尚有几种潜力很高的品种会出现跨越式的价格爆涨。笔者臆断八大亮点,与书友共商: 与中国电影诞生100年有关的藏品 “中国电影节”、“北京电影节”、“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西安(成都)电影节”、“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百年’国际研讨会”、“香港中国电影节”、“中国电影插曲、音乐大型巡演”、“中国电影百年———365集电影文献电视片(上海东方)”、“穗、港电影百年庆典”、“《大众电影》百万读者评选”……等,2005年观众将目不暇接。民国电影老期刊、新中国电影画报中的“五朵金花”———《大众电影》、《上海电影》、《上影画报》、《长春电影画报》、《电影故事》等的早期品种、“文革”前的电影海报、1976年前的电影宣传画和电影版连环画等将如日中天。老影刊藏家谢其章先生新著《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将推波助澜。 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70周年有关的藏品 1935年5月16日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首版首刊。《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10月前的系列出版物、唱片、歌篇、海报、号外、聂耳和田汉先生早期作品、电影《风云儿女》主角袁牧之、王人美、谈瑛早期影照、影剧文献等将作为文物级藏品与世人见面。一件在手,胜似百件。 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的藏品 2005年5月8日起,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庆典将拉开序幕。世界各国元首、各大军事集团首脑齐聚欧洲,我国引进的欧、美“战争大片”20部及传统“二战片”将占据电视节目的主频道,受众将超过20亿人次。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将是“传媒大腕”,反映“二战”的书、报、刊会迎来一轮新读者、新收藏群体。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家提前购藏二战精品,世界反法西斯史料必将领涨民间书报刊收藏市场。 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的藏品 将有超过60位亚洲各国元首、欧美国家领导人、各大国前任首相云聚“北京200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活动。60部新拍摄的电影、电视剧,60台大型文艺庆典活动,60座大中城市及“日本受降地”主题庆典,“台湾结束日本占领回归祖国”主题展演、香港澳门抗日展、海外华侨抗日展、中美空军抗日展等将铺天盖地般吸引国人的视线。美籍华人筹建的美国(华盛顿市)“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中物滚盯国民间筹建的“中国建川抗日纪念馆”(成都)将开馆,尤以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藏书家抗日文献史料巡回展”将用180天走遍抗日战争各主战场、惨案事发地、日本受降地、抗备宏日根据地,并发起100万人签名活动,将极大地带动一大批新爱好者冲进抗日史料收藏阵营。 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的藏品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当年一些报刊书籍可以再现红军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长征题材书报刊,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早期珍品将进入文物行列。毛泽东著作早期珍本也将再次创出天价。 与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70周年有关的藏品 以“一二·九学运”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学运地下出版物、名牌大中学校的《毕业同学录》、新文学作品中的“青年运动”书刊、电影版连环画中的“革命青年”和电影海报中的诸如《青春之歌》等题材将率先创出新行情。 老照片 老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老照片清晰地记载着真实的历史,它是一本真实、直观的无字历史书,张张都异常清晰地记录着一个个真实的镜头,无一不蕴藏着岁月的痕迹。2004年北京嘉德春季艺术品大拍时,一组天津大资本家王文典的老照片以19.8万元拍卖成交,这让老照片收藏者们兴奋不已。2004年8月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年纪念”,一位与邓小平同志共赴法国留学的老者的后代,将20余幅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老照片捐献给国家博物馆,这其中邓小平的80年前老照片为国内首次发现,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老照片成为传媒热点。2003年,也是北京嘉德春季艺术品大拍时,两张估价仅1000元的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的老照片,最后被一位买家以14.8万元的高价拍得。目前,国内各地档案部门、出版社把老照片作为影像资料,对老照片的需求很大。 摄影是人类追唤记忆瞬间的依据空间,承载着历史真实的一瞬。老照片以岁月涤荡的面孔、历史的沉思,记录、搜集、涵盖了时空精髓。每一幅老照片都会让人惊异与震动,抚去岁月的尘埃,爱好者正是在这些斑驳浓郁的老照片中,对当时社会人文、生存方式、思维理念与环境中寻找更为形象还原的直觉认识。 历代地图 典籍载祖训,舆图传乡音。历代地图是藏书的重要分支。每一关键历史时刻,承载变化最直观的是当时绘刻的地图。“图穷匕现”、“张松献图”说的是地图,而“版图”一词,更是直接地把地图引喻为国家的象征。1999年,日本高等法院因“地图”未标注南京市区有一水坑,宣判“南京大屠杀”目击证人东史郎老人败诉。消息传来,国内收藏界哗然,许多地图收藏爱好者将珍藏的南京市老地图捐献出来,其中尤以日军侵华时自印自绘的南京军事地图最具法律效力,那里分明载有屠杀现场的“水坑”。地图成为历史佐证。2004年北京中国书店秋拍中第195号《北京的历史地图》(英文,1936年伦敦出版,87×74cm,彩印)以20900元成交。老地图已经被藏界视为投资重点。
采纳哦
⑼ 丁聪的著名漫画家
丁聪(1916年—2009年5月26日10时54分)别名小丁。
中国著名漫画家,舞台美术家。1916年生于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笔名小丁。擅长漫画、插图。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自幼受家庭影响,在上海清心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后为《救亡漫画》杂志作画,编辑《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至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曾为话剧《雾重庆》设计布景。1942年在桂林、重庆、成乱肢都、昆明等地,担任《钦差大臣》、《正气歌》、《北京人》等美术设计,同时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抗战胜利回到上海,继续从事讽刺漫画的创作和舞台美术设计。1947年去香港,参加人间画会的活动。1949年出席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全国文代会,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装饰》杂志主编等。主要作品有《阿Q正传插图》、《四世同堂插图》等,出版有《丁聪漫画选》。
笔名由来丁聪在中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原来是用丁聪的名字,但“聪”字笔画太多,做版后,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画面太多,不好看斗激,后经张光宇建议,何不用“小丁”﹖张光宇说:“你爸叫老丁(朋友们都这样称呼他),你就叫小丁好了”。从此,丁聪就用“小丁”作笔名。 抗日战争时期,转辗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在上海、香港等地编辑《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后在重庆、成都等地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创作了《阿Q正传插图》、《现象图》等;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后在上海主编《清明》文艺杂志。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
建国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第一、三届理事和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第二、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丁聪通过其妹丁一薇结识了上海复旦俄语专业毕业的沈峻,两人与1957年结婚,
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下放到黑龙江垦区,没有条件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及讽刺画集《昨天的事情》、《古趣集百图》等。1980年以后,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他以超常精力,从事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工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数量大超过以前作品的总和。他经常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作品,1979年《读书》创刊起,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过。
2009年5月26日,丁聪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丁宅是四室无厅。一进大门,走道里就堆着书。要说“堆”,绝对恰如其分。因为这些书,不是放在书柜里或书架上,而是打着捆堆在地上,就好像准备搬家或刚刚搬来。其实这些书既不是刚搬来也不准备搬走,而是堆了很多年。
丁聪好读书和好买书是有名的。进了书店如果不买本书,他就会感觉有点对不起书店,或者对不起自己──白来一趟嘛。
总而言之,丁聪哗销世绝不肯空手走出书店,结果就是把书从书店往家里搬。身为漫画家,丁聪固然买书比较杂,但他说:最喜欢买的还是画册。书买回家来,过去当然是往书柜和书架里放,放不下了只好往地上堆。只是画册肯定被永远放置在书柜和书架里。不过丁聪说,如果买书回到家,最头痛的是给书找不到安身的地方,不要说书柜和书架上连个缝隙都没有,就连地板上也没有空地了。
丁聪的书房──也许更准确的叫法是画室,只有12平方米。书桌──或者叫画案,是一块画板搭在几个书箱上,画板的下面堆满了书,画板上四周也堆满了书和各种资料,像一座座小山,只剩下中间一小块盆地。丁聪说,自己既不画油画也不画国画,画的漫画都是16开的,所以画案上有块16开大小的地方就可以了。当然,有时候小山太高,不仅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就是依靠盆地工作的丁聪也常常被小山挡住,让别人无法看见他是否在里面。丁聪的书房不仅地上面积紧张,墙上面积同样紧张。书柜和书架,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照片、画等等,把墙面遮得密不透风。人家送了一张丁聪夫妇合影的大照片,非常好,可就是找不到挂起来的墙面。环顾丁聪的书房,惟一还有空白的只剩下天花板了,但是无法利用。
丁聪的书房称为“山海居”,是黄苗子题写的。“山海居”听起来风光很好。但丁聪解释,山指的是书房里乱,书堆得像山一样,而他找东西都像海里捞针一般难。原来如此!
丁聪自称是老年小家庭。儿孙在国外定居,家里只有夫妇二人,自己八十多岁,夫人七十多岁。但是他们没有请保姆,因为没有地方给保姆住,只好请了一个小时工。不要说没有地方给保姆住,就是儿孙从国外回来探亲,同样也没有地方住。他们只好花高价租房让儿孙去住。
从走道里都堆着书,就不难想象丁聪的四个房间里有多少书。丁聪夫人的房间是夫人的工作室,也是他们夫妇的餐厅。可是饭桌上堆满了稿子和信件,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地方供吃饭使用。丁聪说,他们从不在家里请客,因为没有地方为客人摆碗。
丁聪的书房很另类,因为不装修——十几年前搬进来时还不兴装修呢,当时就是想装修也无法让丁聪歇工三个月,因为凌乱不堪。丁聪的书房又很主流,因为书房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而且别人看似凌乱其实自己使用时却是井然有序。况且书房的功能是读书和工作,又有谁能不承认,这十几年是丁聪先生的创作高产时期呢。因此,也应该为这间书房记上一笔。 作者:李 辉
“来世上走了一趟,很高兴做了一件事,这就是画了一辈子漫画”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有一个很别致的笔名:小丁。人们熟悉这个笔名,他就像这笔名一样:幽默、快乐、淡薄。
“小丁”,不到20岁开始使用,用了七十几年,一直用到了昨天……2009年5月26日,93岁的丁聪先生因病去世。
“劳动模范”再也不能为读者劳动了
10天前,记者曾去病房探望丁聪。丁夫人沈峻女士说,他已昏迷不醒好几天,眼睛也没有睁开过。我们交谈时,他忽然睁开了眼睛,却已没有了过去熟悉的眼神,但看到他的眼角有一滴泪水流出。
2009年5月26日下午,沈峻女士在电话中说:“他生前的遗愿,一切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骨灰也不要。他常说自己来世上走了一趟,很高兴做了一件事,这就是画了一辈子漫画。”
获悉丁聪去世,著名作家王蒙非常难过。丁聪曾为王蒙画过漫画肖像,王蒙也是丁聪漫画作品的老读者,对其人其画非常了解,他这样谈到印象中的丁聪:“他的笔名叫‘小丁’,永远表现出天真、诚恳、善良,而且不管哪一类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愉快。即使是形象辛辣讽刺性强的作品,在犀利之中也有人性本身的厚朴,漫画家有讽刺的锋芒,但他又存在着圆润、可爱之处。”
在人们的记忆中,丁聪永远年轻。每逢聚会,只要丁聪在场,关于他的黑发,关于他的永远年轻,总会成为人们的话题。88岁时,大家感叹他的年轻,只有他自己颇有今不如昔的感觉。他会这样说上一句:“不行了!前两年坐公共汽车没有人让座,现在倒是有人让座了,可见还是老了!”话是这么说,还是有人建议,别看如今市场上挖掘出那么多所谓永葆青春的宫廷秘方,还不如丁聪现身说法令人信服。可是,问他有什么秘方,回答是:“不锻炼!不吃水果!不吃蔬菜!吃肉 !”
其实,真正让丁聪永远年轻的还是他的达观精神。一生的风风雨雨,着实让他经历了不少磨难,可是,从来没有改变过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他庆幸自己熬过右派生活,走过了“文革”,在晚年获得了难得的创作高潮。
丁聪晚年为《读书》杂志画了整整30年的漫画。《读书》原主编沈昌文说:“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埋头苦干,从不发表意见,读者只知道他给《读书》画漫画,不知道我们每期的版式都是他设计,有事找他,他来者不拒。我们都说他是劳动模范。”
今天, “小丁”这个“劳动模范”,再也不能为读者劳动了。 丁聪1916年出生于上海。父亲丁悚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者之一,既画讽刺社会现象的政治漫画,也画月份牌上的时装女人。上世纪20年代刘海粟创建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丁悚担任教务长。1933年前后,丁悚组织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漫画协会,协会招牌就挂在丁家门口。
丁家一时间成为明星、艺术家们会聚的场所。每到周末假日,这里俨然是上海一个热闹的沙龙,张光宇、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金焰……
作为长子的丁聪,虽然还在上中学,却已成了这些明星们喜欢的小成员。他坐在他们中间,听他们谈笑风生。聂耳来到丁家,与年少的丁聪成了好朋友。一次他曾这样对丁聪说:“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姓丁,我姓聂,写起来,一个最简单,一个最麻烦。”丁聪也曾缠着聂耳走进他在“亭子间”里的小房间,给他讲一个个恐怖的故事。“有一次聂耳喝醉了酒,走到天井里,顺着墙爬到阁楼上去睡觉。”一次记者陪同丁聪重回上海,指着旧居的墙角,他说:“聂耳就是从这里爬上去的。”
说到自己艺术修养和风格的形成,丁聪总是会一再提到在上海旧书店阅读那些欧美时尚杂志、电影画报的经历。正是这样一些杂志,还有不断上演的好莱坞影片,使年轻的丁聪的思路活跃起来,眼界开阔起来。
丁聪为何对父亲的沙龙情有独钟?不只是因为他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少年时代,也不只是因为那些名流在这里留下过欢乐的笑。更让他留恋的,显然是当时上海呈现的文化多元形态,而父亲的沙龙不过是一个生动的写照。他也许就是在那时开始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画自己心中所想,画身边眼睛所见。丑恶者鞭挞之,美好者颂扬之。
虽然父亲是漫画家,却不愿意儿子今后也走同样的路。但丁聪自己喜欢上了漫画。十六七岁时,有一天,他忽然把自己画的京剧速写拿出来给前辈们看,他们不由得感到吃惊,他的笔触竟然如此生动而准确,能够把舞台上戏剧人物的造型、神态和动态感表现出来。他们没有想到,经常跟着父亲观看京剧的丁聪,不仅学会了拉京胡和吹笛子,还拿起了画笔。
丁聪在上海美专虽只抽时间自学了不到一年,却为他的绘画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他的笔从未停过,一双眼睛机敏地观察着周围的人与事。理发店、电车、教室、麻将桌、公园、动物园,所到之处,都成了他捕捉速写对象的场所。教室里围观的学生们,头戴礼帽横坐在电车条凳上的乘客,麻将桌上专注的妇女和好奇凝望的孩子……丁聪保存下来的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教室里自学期间的生活速写,以及发表于1936年前后的生活漫画,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艺术上最初起步的姿态。 针砭时弊,讥弹世态
从走上画坛初显身手的时候起,年轻的丁聪便学会了用批判的目光观察社会。身处光怪陆离的上海滩,丁聪与他的前辈和同辈漫画家一样,专注于描绘贫富之间的强烈对比,勾画那些社会暗角的丑陋。丁聪最初显露出的这种社会讽刺的特点,在后来的创作中蔚为大观,它与政治讽刺密不可分,融为一体,成为他的创作中最有分量的作品。
在成为右派被迫停笔多年之后,晚年丁聪又挥动起他的笔。
今天的读者,大多是通过《读书》每期必有的丁聪漫画而熟悉了他的名字。他与陈四益先生在《读书》杂志长期联袂推出的“世象写真”专栏,图文并茂,尽现近30年间中国社会的世态万象,成了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记录。从未衰老的丁聪,就这样用他的目光,一直关注着每日变化着的中国,用他的画笔,表达着一个画家的良心与思考。他数以千计的漫画涉猎广泛,政治风雨、世态万象,尽在笔下。自称“小丁”,丁聪挥动的却是一支如椽大笔。
以创作讽刺诗而著称的池北偶先生,也是丁聪的一个长期合作者。他这样评价丁聪的漫画艺术:“丁聪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艺术家。他一生坎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几十年间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特别是他的许多漫画,针砭现实,讥弹世态,充分表现出他对国家和世界命运的关心,体现出他对社会、人民的责任感。”
池北偶特别难过地说:“从80年代起,我与他有许多次合作,他为我的讽刺诗配过将近200幅漫画。前两年他因病不得不放下笔,去年年初,丁夫人沈峻为了鼓励他,特地要我新写一首诗,他居然真的配了一幅画。我把他的漫画选了100幅,每幅配一首诗,编了一本书《世态讥弹》,出版社说这几天就要出版,没想到书还没有出来,他就离开了我们。”
为池北偶画的这幅漫画,竟成了小丁——一个画了70多年的艺术家的——绝唱! 丁聪的漫画名播天下,尽人皆知。吴祖光说过:“小丁的画有他独具的特殊风格,画中每一根线条都是他小丁的,而不可能是任何一个别人的;他的风格是这么的鲜明和强烈,是这么与众不同!假如有一千幅画摆在我面前,其中只要有小丁一张画,我可以保证一眼便能把这一张画认出来”。至于为什么丁聪后来的画都属名“小丁”,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我开始画漫画时,签名曾用过真名‘丁聪’,但繁写的‘聪’字笔画很多,写小了,版面做出来看不清,写大了,在一幅小画上占了很大一块地方,看上去很不相称,于是张光宇就建议我署名‘小丁’。我以为有理,就采纳并沿用至今。第二个原因是: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这倒符合我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尽管成名较早,但始终是个‘小人物’,连个头儿也是矮的”。
丁聪的这段自白,倒是给了喜爱他的漫画的收藏者一个提醒,凡是属名“丁聪”的必是时间上比较靠前的。这里出示的三幅丁聪的早期漫画,有二幅属“丁聪”,《狩猎图》属“小丁”,显然是听了张光宇的劝说之后的作品,而那两幅显然是更早一些的了,你看那“丁聪”二字的签名式是不是很繁琐很不好看很不好认?注意孙瑜和金焰脸下那个签名。虽然签名笔画多不好安置,但是,早期的作品比之晚期的作品,从收藏意义上讲,当然是愿意早而不愿意晚了,越早越少,越少越珍贵。
笔墨当随时代。丁聪漫画的题材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及个人生活际遇变迁的影响。我们看丁聪的早期漫画,从中可以窥视出一个画家成长的足迹和周围生活圈子对创作内容的折射。丁家是朋友常来常往的聚所,是非常热闹的沙龙,来客多是新闻界、演艺界、文化界的朋友……张光宇、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金焰、黎锦晖……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丁聪把漫画的主要对象就锁定在这些生活圈内的电影界的人物上了。我们从后来许多关于丁聪的老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他和演艺界的明星们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合影,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丁聪的早期漫画会有那么多的电影明星,不熟悉他们,何以表现他们?
韩兰根与刘继群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影坛的一对活宝,滑稽风趣,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到了丁聪的笔下,这两个活宝更搞笑了,一个端枪瞄准射击打得着打不着还没谱呢,另一个就忙着塞耳朵听不得枪声响还打什么鸟猎?这幅漫画还是彩色漫画,似从未向公众展示过,弥足可珍。
这一幅四人肖像漫画:导演二人、演员二人:蔡楚生、孙瑜、郑君里、金焰。吴祖光说的丁聪特有的线条在这四幅肖像漫画上表现得并不醒目,你可以将后来丁聪的人物漫画与之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后期的人物像线条是圆润的可亲的,而早期的是见棱见角十分地刚直不阿,四条汉子都只露一只眼。不告诉你,你不会一眼即知这是丁聪画的而非他人画的。
《银河星浴图》是丁聪1935年的作品,这一年丁聪还不满二十岁。在后来天下太平的时候,有人问到丁聪艺术修养和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丁聪总是会一再提到当年上海滩流行的那些欧美大画报对他的影响,还有不断上演的好莱坞电影对打开他艺术创作思路的启发。丁聪学习国外漫画家的笔法和风格,但不是照抄。我们可以以丁聪早期漫画风格中依稀辨出外国某漫画家的影子。曾经见过一幅外国漫画家画的《好莱坞明星海浴图》场面宽广,中近远景皆备,人物众多(有五六十人),色彩艳丽,有可能丁聪的中国版《银河星浴图》是受到了“海浴图”的启发。
《银河星浴图》是张大型漫画,但相比于“海浴图”却只有人物的近景特写塞满画面,缺少景深、海滩,亦无广阔无垠之感,只有几把遮阳伞放在一个角落里点缀着。身着泳装的男女影星分别是(从右到左):孙敏、宣景琳、顾兰君、顾梅君、舒绣文、郑小秋、叶秋心、胡蝶、黄耐霜、龚稼家、梅熹、徐来、王献斋、高倩苹、高占非、严月闲,共16位,5男11女。这其中现在的读者比较熟悉的是“标准美人”徐来,“影后”胡蝶,在重庆时期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舒绣文。也只有非常熟悉旧时影星人物的相貌体态的读者才能一一分辨他(她)们并准确无张冠李戴地一一对号入座。右下方托腮的是舒绣文,中间上坐者是胡蝶,徐来我也能认出来,坐在两个指手画脚大开玩笑的男星下面撑着胳膊的女子便是。
隔了不算久远的七十载岁月,星光灿烂已化为往事如烟,今天我们只能从丁聪的漫画中,依稀感觉旧日电影人物曾经拥有过的光环和喧哗了。 丁聪14岁那年父亲带他来上海市枫泾镇泾寻根问祖,祭扫祖坟。2002年,应吉林电视台邀请拍摄专题片《回家》,回到家乡,看到枫泾的巨变,心中十分高兴。他欣然同意,在家乡陈列馆展出他的漫画作品。
经过一年的筹备,由他的世交好友,中国美术史学家、评论家、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写馆名的丁聪漫画陈列馆在枫泾建成并开放。 在《人物肖像》作品展室,沈从文、秦怡、萧乾、巴金、冰心、方成、冯骥才、新凤霞、老舍、鲁迅、茅盾、黄苗子、钱钟书、聂绀弩、夏衍、王蒙等等,一个个名人以漫画的形态,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丁聪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结交的广泛。他与中国文艺界好多知名人士都有深厚的友情。《名著插图》展室里可看到,他为鲁迅、老舍、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作品绘过插图。茅盾在1980年6月与丁聪重新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一首《五绝》:
“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
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评价。此诗手迹也展示在陈列馆内。陈列馆还有一间录像室,展出了他创作和生活用过的一些物品,丁聪把它们取名为‘小丁实物”。墙上还有他在十三陵水库劳动期间,为京剧界知名人物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盖叫天、周信芳、侯喜瑞、李少春、萧长华等画的人物画像。丁聪自画像,他的儿子、孙子等漫画像也在这里展出。
⑽ 上海真名媛吴越:捧红前男友,却被分手,49岁还没结婚,为啥
《小舍得》有多会搞事情?
先有田雨岚撕完老公孩子,撕纳旁春别人全家。
后有49岁吴越和56岁张国立一见面,就“杠”起来了。
南建龙(张国立饰):
李区长(吴越饰):
比起田雨岚高调外放的大阵仗,吴越和张国立的对阵。
犹如太极过招,攻人七寸直戳软肋。
拼的是功底,讲的是力道。
几个回合下来,张国立犹如吃了化骨绵掌,败下阵来。
低级的吵架是破口大骂无底线,中等的PK是勾心斗角暗戳戳。
最高级的博弈便是,不内涵没情绪,我每一句话都能噎得你说不出话。
李区长,做到了。
《小舍得》43集,吴越仅上场5分钟,就掀起一个小高潮。
将一个女人二十年积怨,秋后算账大仇得报,演得爽快、带感。
剧友一致好评:
但真实的吴越,却和耿耿于怀绝不退让的李区长,反差极大。
她的字典里仿佛根本没有仇恨二字,从来都是一份顺其自然的理解与豁达。
1972年4月10日,上海闵行区老吴家诞生了一个女婴。
父母为她取名吴越,希望女儿能越过往后余生的每一道坎坷。
吴越之名简约,家庭可不简单。
吴越的父亲,是上海著名书法家吴颐人。
师从丰子恺大弟子钱君陶,还是闵行书画院的首位院长。
母亲,虽未成“家”但也出身大户。
是一名数学教师,不过教的不是小学生,而是大学生。
他们不仅有学识有格局,而且和睦、感情融洽,是真正的“五星”家庭。
出生在传统有爱的书香门第,吴越算是真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了。
坎坷二字,似乎天生与她不挂钩。
但吴越,却是身怀公主命没有公主病。
没有坎可越,她就自我超越。
吴越从小就敏而好学,且谦逊刻苦。
6岁便跟着父亲研习书法、篆刻。
13岁那年参加全国少年篆刻比赛,还勇夺金牌一枚。
如果照这节奏发展下去,吴启谨越完全可以继承父亲的衣钵。
当个岁月静好的“文二代”,安安稳稳地背靠大树好乘凉。
就好比“浅浅体”创始人贾浅浅,和亲爹贾平凹。
但吴越既是懂事得体的好闺女,也独立、有主见。
平日里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关键时刻走自己的路绝不含糊。
虽然父慈母爱,但吴越从小念的就是寄宿学校。
强大的内心严格的自律,仿佛也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
同龄小伙伴在外面撒欢奔跑的时候,吴越却自觉自愿在屋里看书、学习。
不过有时也有例外。
吴越有位老邻居是摄影达人,有一次拍照找不到模特。
想到文静可爱的邻家女孩吴越,便邀她出镜。
没想到一向很宅的吴越,一口答应了。
拍照、摄影也成为闵行小吴,学习之外最大的快乐。
邻居的一方镜头,或许点燃了吴越对镜头的热爱。
小时候对“镜”笑童年的吴越,上学后也是文艺骨干。
再加上肚子里都是墨水,讲起故事来声情并茂。
不仅是故事大赛的常客,也经常上台表演。
因为父亲的缘故,吴越也获得了一洞耐些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
一次中日书法交流比赛的赛后庆典上,吴越当场表演“默剧"。
凭借灵气十足的生动表演,获得满堂彩。
就这样一边醉心学习,一边沉迷表演,依旧没耽误吴越的学霸之路。
念的是沪上阿姨们梦想的鸡娃牛校--七宝中学。
而关于日后要走的路,吴越也早有规划。
虽然在书法、篆刻方面小有成绩,但吴越真正喜欢的却是表演。
一有时间就会找来《电影画报》,没完没了地看。
画报里那些衣着光鲜,因表演在不停体验全新人生的女演员们。
让一向恬淡素静的吴越,生出无限的羡慕。
14岁那年,一部《 寻找回来的世界》,让男主许亚军 一炮而红。
成为万千少女梦中情人,收到的情书都用麻袋装 。
吴越虽然没写情书,但也视许亚军为男神,迷到不行。
像所有追星女孩一样,吴越捧着许亚军的海报爱不释手。
好像那些年,把霍思燕海报挂床头的杜江一样。
后来,沉迷表演和男神的吴越。
心一横 做了个超出父母阈值的决定: 我要学表演!
父母得知这事,压根不同意。
但他们面对的,不是凡事等人铺路的温室花朵。
而是早已习惯自己做决定,并对自己负责的吴越。
最终反对无效,他们也就选择尊重女儿。
高考那年,吴越相当争气。
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和“雪姨”王琳、“尔康”周杰、“蔡成功” 张晞临以及 “国剧一哥”任程伟,成了同学。
大学时雪姨和周杰似乎交情匪浅,拍照时都坐对方大腿上。
但吴越就好像学痴一样,继续深耕学业,既不谈恋爱也不接戏赚钱。
大学毕业后,吴越被分配到上海话剧中心,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不过吴越的演员初舞台并没贡献给话剧,而是电视剧。
戏里,吴越先是和大他一岁的李亚鹏组了cp,后来又勇敢追求陈宝国。
但是吴越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日后会与李亚鹏的老乡狭路相逢,成了现实版“晓风”。
《北京深秋的故事》之后,吴越又和大16岁的张丰毅组cp,出演了军事剧《和平年代》。
戏里吴越饰演的闻璐,从身世到性格都和她有些相近。
她性格直爽活泼、聪明伶俐,面对秦子雄既爱又恨,但不会失去自我。
那一年吴越22岁,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眼神灵动顾盼生姿。
她也演出了一个小女子,初恋时的甜蜜、动情。
更完整塑造了,她对信念的坚持与笃定。
凭借戏中的精彩表演,一举拿下金鹰优秀女配。
同年滕文骥联手齐星、梦继,又找来吴越、陈宝国、李亚鹏。
原班人马联手打造了《燃烧的欲望》,将《北京深秋的故事》搬上大荧幕。
欲望的一把火,把吴越的演员之路照得更亮。
此后,她又先后与英达马玲、胡亚捷以及自己的同学王琳合作。
出演了贺岁喜剧鼻祖《家和万事兴之在外过年》,以及《天子码头》、《上海沧桑》两部年代剧。
98年吴越的“前男友”李亚鹏,牵起京圈大蜜徐静蕾的手,来了个《将爱情进行到底》。
虽然俩人“爱情到底”成了闺蜜,但《将爱》却成了大陆第一偶像剧,至今仍是现象级。
“沪上真名媛”吴越,也只比大飒蜜老徐慢了半拍。
搭档大自己8岁的,圈内“大表哥”温兆伦。
上演了豪门霸总甜宠虐恋鼻祖--《天地情缘》。
戏里港漂女孩孟晶晶,和霸总黎少雄甜蜜撒糖。
戏外温兆伦和吴越,虽然一个“港普”一个“沪普”。
但两人是老乡,祖籍都是上海闵行。
那年夏天,同样大吴越8岁的孟京辉,要开演《恋爱的犀牛》。
就这样吴越从“晶晶”变“明明”,同样都是女主,却是不一样的味道。
戏里性感神秘的小明明,被犀牛饲养员马路(郭涛饰)以爱情的名义绑架了。
那一晚月黑风高,犀牛嚎叫。
戏外的小越越,却从不知爱情为何物。
吴越也从没想到,一场属于她的,犀牛般生猛的爱情。
在这一年因为600块钱,“延迟满足”了。
《恋爱的犀牛》筹备期间,孟京辉的男主首选并不是郭涛,而是郭涛的师弟陈建斌。
那些年陈建斌就像“辉太郎”,接连和孟京辉搭档了几部话剧,还拿了金狮奖。
孟京辉觉得他虽“糙汉”,但贵在,戏好人不贵。
所以“马路”这事,他还是希望陈建斌来“修”。
但当时的陈建斌口袋里只有600块钱,觉得自己在北京快混不下去了。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
陈建斌一咬牙告诉孟京辉:
这才有了郭涛和吴越的cp档。
不过命运之奇妙在于,该你的躲不掉。
虽然没一起“养犀牛谈恋爱”,但终该相遇的吴越和陈建斌还是“有生之年了”。
而囊中依然羞涩,显得有点“要不起”的陈建斌,便是《菊花茶》的“炮制”者。
在这杯菊香四溢的“茶”里,才情满腹的陈建斌和人淡如菊的吴越“终不能幸免”。
那时的吴越,早演了一个又一个女一号,拿奖到手软。
而陈建斌虽然不火,却火眼金睛,特别会审美。
面对淡然、恬静的吴越,陈建斌止不住自己天生对美的向往。
不仅戏里和吴越演夫妻,把“柏拉图”式爱情演绎得朴实又梦幻。
戏外也成了高冷女神吴越的“忠犬”,展开猛烈攻势。
事业乘风破浪的吴越,唯独在感情方面是个空白。
俗话说得好,好女怕缠郎,更何况这郎不仅能缠还有才。
就这样,吴越被有才任性的陈建斌“缠”到了手。
俩人不仅火速恋爱,情到浓时还一块买了房。
但即使沉浸热恋中,依然没耽误吴越拼事业。
和陈建斌在一起的前三年,吴越手揣“王炸”又打出了“春天”。
像马达一样,哒哒哒地输出了《百日惊情》、《情归何处》、《玫瑰花开》等十来部大戏。
但陈建斌就没这么风光了,即使剧版《玉观音》捧红了孙俪。
但演了影版赵铁军的陈建斌,却仍然查无此人。
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事业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本就大男子主义的陈建斌,心中难免有挫败和憋屈。
但吴越从没有女强男弱的想法,默默陪着陈建斌“练级”。
渡过那些最怂最衰,最没底气的屌丝岁月。
并且一直用自己的圈子,给陈建斌链接资源。
终于一部《结婚十年》,搭档“冯女郎”徐帆的陈建斌,终于“火前留名”了。
戏中陈建斌和徐帆,是一对被时光消磨了感情,相看两厌的问题夫妻。
而片中的一幕幕也像预告片般,即将上映在他与吴越的感情生活中。
恋爱第五年,虽然一直低调,但“建越CP”早已经成了圈中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那一年陈建斌也迎来大动作,一部《中国式结婚》终于让他火了。
吴越陈建斌要结婚的消息,也时不时传出来。
但吴越似乎并没有催婚的意思,而是助推陈建斌再造人生“高潮”。
《乔家大院》开拍,吴越推荐陈建斌进组当了男一号。
这一送,就把心上人送进了别人的怀抱。
《乔家大院》让从未有过交集的陈建斌和蒋勤勤,成了CP。
但初次见面,他们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差。
蒋勤勤觉得陈建斌总是临时改戏、改词,吹毛求疵事太多。
陈建斌也觉得蒋勤勤,花瓶一个,跟自己女票比差远了。
但《乔家大院》一拍就是一年,原本“钢铁直”的陈建斌渐渐就成了”绕指柔”。
有一次导演胡玫正在给蒋勤勤补光,忽听背后有人“议论”:
胡玫当时有点愣了,回头一看是老陈。
陈建斌也压根没给她思考的时间,凝望着蒋勤勤自问自答:“我看就这样了”。
表白都到导演这了,陈建斌是真不打算把这爱藏着掖着了。
他也一改和吴越恋爱时的低调作风,专门为美人作诗一首。
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
这才情,搁谁受得了。
那时的蒋勤勤,出道多年只和武指张孝正有过一段“小三疑云”,情史并不复杂。
面对陈建斌的高级示爱,演惯琼瑶女主的蒋勤勤根本招架不住。
而此时吴越还在很傻很天真地,等着陈建斌拍完《乔家大院》,回自家后院开庆功宴。
却没曾想,有一天回到家,面对的却是空荡荡的房间,星星多寂寥。
陈建斌留了一封分手信,收拾好东西,人间“蒸发”了。
吴越当时整个人都蒙了,根本没搞懂老陈这是啥意思。
以为是为作品找灵感,特别设计的什么“行为艺术”。
直到《乔家大院》杀青之后,蒋勤勤陈建斌官宣了“假戏真做”。
吴越才终于明白, 老陈此番上演的是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走为上策”。
五年的情爱和时光,抵不过一年的惊艳瞬间。
被分手的吴越,虽然伤心不已,但却从不主动提及这些是是非非。
即便有人问起,也是礼貌回应:
向来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吴越却从来都是不哭不闹。
她的不哭,不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假大度。
而是,可以“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火焰的一半,她一万分投入不计后果。
海水的一半,她自我疗愈,始终保持清醒和独立。
告别陈建斌之后,吴越似乎“退圈”了。
人们纷纷觉得她是为情所伤,大骂陈建斌渣男。
但凡三人谁有作品问世,这段陈年往事都会被拉出来遛遛。
但吴越从没诋毁前任半句。
所谓的“退圈”,也只是她从主角的位置,走向了各型各款的配角。
到《美丽人生》中直率天真的普通百姓赵萍萍,《唐山大地震》中温柔如水的中国好母亲、好妻子董桂兰……
吴越尝试不停“换脸”,但从来不改初心。
“火”与“红”对吴越来说,都不是拍戏的意义。
唯有对表演的热爱与真情,才是最不可辜负的。
但,是你的也终归就是你的。
45岁那年,属于吴越的“红红火火”,虽迟但到。
一部《我的前半生》,让产后复出的马伊琍重上巅峰。
饰演“小三”凌玲的吴越,也火上了前排。
凌玲“凌空出世”,打破了小三必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草包花瓶定式。
凭“口才”和“心机”独自美丽,“杀”人于无形。
衬托得罗子君倒像是工具人,啃完老公啃闺蜜老公。
吴越的微博每天都会涌来一大批,由角色上升本人的键盘侠。
有的骂她“最丑小三。”
有的骂她,装无辜装清高、心机婊,角色即本人。
也有人回想起她和陈建斌、蒋勤勤的“被三”往事。
蒋勤勤一个忍不了,直接拿出吴越当年的分手信证清白。
吴越没有回怼也没有在线排雷,而是默默关掉评论。
与流量时代的话题、热度,以不露痕迹的方式划清界限。
吴老爹知道女儿的遭遇,大笔一挥用侯宝林大师曾写下的一首诗开导她。
一家人,都是那么清醒、豁达还有趣。
如此被富养长大的吴越,她是真千金,而不是假公主。
“小三”凌玲,让吴越火速“上位”持续“开挂”。
《大明风华》里曾经的女神汤唯,因为演技、扮相被骂惨了。
可吴越饰演的太子妃,却凭心机权谋,实力抓人。
《精英律师》靳东被嘲油腻,但是代替刘敏涛出演靳东亲姐的吴越,再次凭演技领跑。
为了保护孩子和自己,她歇斯底里、甚至荷尔蒙失调,吴越的演技扎了无数单亲妈妈的心。
《天坑鹰猎》、《清平乐》,吴越又给王俊凯、王凯当妈。
时而稳重朴实,时而钻营算计。
吴越没有年龄危机,更没有角色焦虑。
并不会觉得演一次妈,自己就被定型了。
她始终认为,演戏是和观众同呼吸。
也始终没放下自己对话剧的热爱。
陈建斌蒋勤勤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里,一会哭一会笑,秀恩爱也秀婚姻真相的时候。
吴越晒出的却是自己和角色“谈恋爱”的照片。
她沉下心来读剧本,灵魂出窍般与角色融为一体。
49岁仍单身的吴越,人们都说她被陈建斌耽误了。
但对于吴越来说,从没有“耽误”一说。
她进可热烈地爱与付出,退可平静地守住自己的“桃花源”。
爱与被爱间,她感恩知足,也从不会乱了方寸失去底线。
吴越的父亲曾说她:“孝而不顺,极有主见。”
唯一的前任陈建斌也曾说:“吴越是所好学校,我跟她学到了很多。”
作为女儿她孝敬父母,作为演员她尊重事业,作为爱人她真诚以待。
但却从不张扬,从不彰显自我。
《小舍得》中吴越未施粉黛,全素颜出镜。
这份敢,放眼当今演艺圈,恐怕找不到第二人。
一个敢于低调的人,一定是因为内心足够强大。
即使深藏不露,亦能,暗香袭人。
-end-
作者:长夜暗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