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张嘉佳导演王家卫监制的电影《摆渡人》怎么样
朋友说:“怎么没有?你以为现在的女生,都像你想象的那种只爱钱的啊?”。
小玉是足够傻,想要摆渡马力,可是当他想要摆渡马力的时候就该想到,做一个摆渡人,还是无法做一个当事人,终究是没法和马力在一起的。其实小玉应该知道,他这样看似是摆渡马力,其实也是在摆渡自己,不想让自己后悔罢了。整部电影的高潮在酒吧高尔夫那段。
小玉甘愿为马力出头,其实她也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比江洁差,他也能配得上马力。最后赢得了比赛,可是马力还是下意识地去抱着江洁。小玉还是输了,赢得了比赛又有什么用,她在马力的心中还是没有位置。即使是有,也依旧不如江洁。
马力最终没有和小玉在一起,这一点并不意外,看着似乎有些伤感,也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圆满,这也更贴近生活。
对于这一部文艺片,并不是很符合主流的胃口,但是王家卫和张嘉佳在传达着他们想要传达出的东西,只是想把话说给那些愿意听的人。
❷ 如何客观地评价电影《摆渡人》
不说演技,不说导演,只说剧情。一切深刻的爱恋总有源头,不论是对于看电影的我们,还是对于电影本身的人物。三对人物,管春和毛毛,陈末和木子,马力和小玉。要想深入影片,总要产生共鸣。于我,管春和毛毛,陈末和木子,他们的爱情带着轰轰烈烈的失忆和死亡,游离于我的平静的世界之外,感动却没有实感。马力和小玉使人感触良多,他们就像大多数的我们,在生活。
❸ 怎么评价电影摆渡人
《摆渡人》几年前便落下帷幕,褒贬不一足以评价它,有人看完感觉入了心,苦涩却又隐隐的发甜,有人却只是看到了一壶白开水,索然无味,但不妨碍大多数人喜欢它,浓重的复古色彩,富有情怀的金曲,都承载着满满的王家卫情怀,但鸡汤式的温暖故事,却像极了张嘉佳的独特味道了,所以这部影片集结磅礴的感情力量,只待你去挖掘。
《摆渡人》这部电影,用它独特的方式诠释鸡汤般的温暖剧情,试图在这个略显寒凉的世界里,让每一个人得到温暖,所以它还是值得一看的,足够震撼人心,如此足矣。
❹ 电影《摆渡人》观后感
看到预告片时,感觉影片像是典型的王家卫式香港电影,心中不免担心起来,期待了两年的电影,怕自己一直喜欢的小说会被拍成无厘头搞笑电影。毕竟我个人认为张嘉佳的摆渡人小说是一个略带遗憾且伤感的故事。小说中围绕小玉和马力为中心而写,作者以第三方视角来进行叙述。而观影后发现,两个小时影片中为使内容丰富,则表现了很多人的爱情故事,有陈末和何木子,有管春和毛毛,有放不下的十三妹,有不甘心的胖妞。影片内容与小说对比有很多改动,小说中小玉的那种喜欢一个人为之毫不保留的付出甚至拼命的形象,可能因影片中其他人的爱情而被削弱。或者说因为影片讲述了太多人的爱情故事,观影人在每一个爱情故事中都能找到带入感,小说中小玉那种摆渡人的悲伤爱情主角性被削弱。
摆渡人小说的题头-“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这句话,每次阅读都很伤感。每次阅读小说,都会流泪,或许是故事中小玉的爱情自己感同身受。我不清楚有多少姑娘像小玉一样,为了爱情,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期望,就会有失望,不断的幻想期待,不断的受伤失望,直到有一天,身心疲惫,远走他乡。就像影片的酒吧里那十二个字“我来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小说和影片中,小玉最后都是远走他乡,最后岁月静好。这或许是比较现实的一种结局,无法拥有,终究要放下自己的不甘心。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
终归是要做出选择。认识三年之后,还是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删除所有联系方式。
因为太喜欢的人,没法做朋友,再见还是想要拥有。
豆瓣影评评分很低,个人感觉可以给的4.5星,评分到8分,如果你曾经深爱过。
我给摆渡人满分,不仅因为后半段含着泪看完。
一部电影,有感动有欢笑,有张有驰有节奏,有打戏有飙车,有酒有故事,把这些穿在一起,丝毫不乱。张嘉佳第一次执导,在我看来,超过了被奢侈品堆砌的郭敬明和莫名其妙的苏有朋太多。
梁朝伟扮演了一个城市超人的角色,失恋失业在人生低谷的人,在他这儿都能得到摆渡。他说摆渡最重要的是感同身受。那双深邃的眼睛,总是一眼看穿掉入河中的人挣扎的原因。李宇春扮演的暗黑系的少女,开始不愿说滚之外任何字,他轻言细语地戳进对方心扉,然后用冰块来比喻缘分,化缘为冰,教她放下,认真感受哥哥对自己的爱,回到现实中。贾玲扮演被未婚夫抛下的新娘,突然的变故,她把自己关在车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现实。陈末让小玉在车里陪她,在最脆弱的时候,有个人陪着总是好的,哪怕不说话。温饱思淫欲。既然她不愿出来,就在车里呆着,饿着。陈末还特别贱地请了一堆人在外面烧烤,让那味儿飘进去。48小时后,陈末问他现在想什么,贾玲脱口而出一长串烤肉和卤味,最后还加一句,“我想我妈,做的红烧肉”。这不就是陷入爱情,又挣扎着出来的我们每一个人吗。在没有其他烦恼的时候,爱人就是天,感情就是贫瘠生活的唯一一剂佐料。其实啊,我们的生命有太多需要,是排在爱情前面的。
对小玉来说,她喜欢马力。喜欢的不求回报,只希望他好。她说自己终究不是他的彼岸,只是他的摆渡人。为了马力,她接下酒吧高尔夫的挑战。陈末心疼她,想劝她放弃,她回,我不是拼酒量,我是在拼命。为了给喜欢的人争口气,她,愿意去拼命。陈末看着她走进下一家挑战的酒吧,眼睛里的温柔,和十年前看何木子一摸一样。小玉在守护马力,陈末,在守护小玉。小玉用命,赢了马力的前任熊黛林。然而马力在雨中扶着熊黛林离开了,没有看小玉一眼。小玉是输了,马力根本没有给她参赛的资格。
还有管春和毛毛,毛毛失忆了,不记得管春。毛毛不记得管春,不爱管春了,没有关系,管春只要毛毛开心。毛毛开饼店,他就用自己的方法去帮毛毛卖饼。买一张饼可以来酒吧换一瓶酒,哪怕这会让酒吧负债又如何,只要毛毛开心就好。也是十年,十年不见,昔日的恋人不记得自己。仍然只要对方开心就好。时间不是他的良药,时间给了管春赦免权。
影片的开始,是陈末和何木子的故事。张嘉佳是偏爱杜鹃的,在《摆渡人》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2次让杜鹃演绎陈末心头的朱砂痣。吧台的光线昏黄,杜鹃的红唇浓烈,画面美得像油画。以及后面的打斗场面和漂移的画面,都处理的干净利落有美感。想必张嘉佳的`审美和王家卫是一致的。看完片子,也相信王家卫有对张嘉佳倾囊相授。
张嘉佳写书,拍电影。他一直在做陈末,把河中的人渡向彼岸。那些故事里的执着,仗义,不计得失,拼命,很多现在在钢铁丛林的都市里因为不适合生存被淘汰了。张嘉佳还在守护,有一群人还在守护,就好。
《摆》这部电影绝对不止一星也不该是一星。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改编自张嘉佳的故事和王家卫监制,是因为全片充斥的旁白还有光怪陆离的光影色彩以及片末看到王家卫三个字让我恍然大悟,难怪电影的"套路"我那么熟悉。
一开始电影的开场确实让我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故事,直到一声"管春",我才反应过来,大概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样,张嘉佳的故事又被改编成电影了。
全片看下来我很多情节都能联想到最初关注张嘉佳的微博,就为了看这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奋不顾身的故事,很熟悉,像是终于与想象中的老朋友见面,而且,他们都一如我的想象,没有让我失望。
陈末依旧是旁观者的身份却不遗余力地帮着朋友们做着至情至性的事。
管春还是那样虎 能惹事 却心细如发地替毛毛设身处地考虑着。
小玉的爱像大海,包容而充满力量,盛装着马力的失意和得意。他们从未比肩,她却一直以她瘦小的身躯替他收纳所有的好与坏,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
电影情节和张嘉佳笔下的故事还是有出入的,但精神不变,当初被故事感动的我时至今日依旧为电影落泪。
是的,观影全程,我回想了很多东西,爱过我的,我爱过的人,爱过的电影,演员,他们老了,可是真好,一直有他们的陪伴,而且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帅。
梁朝伟被黑帮老大拿匕首拍脸的时候和飙车时候的眼神,让我恍惚之间看到了无间道里年轻时候的他的眼神。真好,这么多年过去,他没有变,无论容貌如何,岁月有没有放过他,他身上还是有我最初初认识他的时候的影子。
金城武真的老了。可是他还是和当年思念阿may的那个人一样深情,他还是跟在《堕落天使》里给猪按摩的那个人一样古怪,还是跟《初恋》里一样有所茫然和不知所措,只是这次,他看上去,比一样任何时候都快乐。于是,我也很快乐。
全片充斥的旁白有很浓重的王家卫的影子,可是并非一味的鸡汤,自梁叔的口中娓娓道来真的很让人感慨。"时间一直向前,没有尽头,只有路口。"让我想起在瀑布前的黎耀辉,那个时候可能他也正处在他的"路口"吧。
"人生的尽头,我们总会再见面。"
如此甚好,无论当初怎样错过,有多遗憾,没关系,我总还会再见到你,去跟你说一声或"对不起"或"谢谢"。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想起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我有,某一刻我甚至后悔自己当初太过斤斤计较,怎么没有为他多付出一些?大家"有今生没来世"的为何不活得"拼命"一些?为一些人,为一些事。
谢谢管春,小玉,替我做了我一直想做但不敢做的事——燃烧自己只为了去爱,去成全自己爱的人。
最后一个感受是,能够被别人那么深的爱过,大概也是一件蛮幸运的事吧,不管最后结局如何,喜结连理或者散落天涯。
而我,今生大概是没有这种幸运了,给别人这种感情也好,还是得到别人的这种感情。
普通平凡不咸不淡地好好活着,是我的使命。
谢谢电影带给我的感动,成全了我的某些"敢想不敢做"
❺ 己所难渡,何以渡人,你怎么评价《摆渡人》
看完这场可谓群星荟萃的《摆渡人》,却令人有感于两个小时的时长是如此的煎熬,胡编乱造的故事,毫无地气的虚假,滥用金曲的卖弄,如此配方所熬出的爱情鸡汤,即便有着一幕之隔,那股矫情的馊味却仍旧挥之难去。与其说这是一部渡人痛苦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制造痛苦的神片,张嘉佳的自编自导希望拍出一部带有王家卫风格的周星驰喜剧,但这种夜郎自大的狂妄即便请来了王家卫的佐理,没有与之想匹的才华,必然就会是如此不伦不类的狗血,电影最为让人诟病的是张嘉佳用自己所谓的爱语,使电影从头至尾让人感觉几乎都没在说人话,以此构筑的剧情亦是如此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