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的时间分为哪三种形式
9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
② 按照时间规定,电影有哪几种分类
影片类型划分:
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
●场景
·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
·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历史片:发生在过去
·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
·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
·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
·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
●情绪
·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
·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和/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剧片:试图引发笑声
·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
·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
·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
·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
·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
·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形式
·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
·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
·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
·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较短时间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
●年龄
·儿童片:幼儿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
·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仅为成年观众准备的影片,内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题、淫秽语言或明确的性行为。成人片也可能作为色情片的同义词使用
③ 电影的时间观念都怎么理解
电影的时间观念通常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因其自诞生之日起就贯穿着时间。
电影的时间观念通常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因其自诞生之日起就贯穿着时间。而时间本身既是客观存在的物理量词也是主观抽象的概念,当它与电影艺术相结合时,便产生了电影时间。与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类型呈现出的特点和概念不同,“时间”渗透在电影形态的诸多方面。
详细解读
一种就是时间线。也可以理解为时空线。这种可以划分为平行时间线和交叉时间线。作用于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分裂》的两条平行时间线。
而交叉时间线比如《心花怒放》,黄渤与妻子的交叉时间线,作用于推动故事的发展和黄渤的人物塑造,当然重点在于后者。
④ 影视艺术中的电影时间指的是什么(放映时间,感受时间,表现时间的解释)
表现时间,亲,希望能帮到你
⑤ 电影的时空结构中包括哪几大类,试举例分析。
很长啊
⑥ 电影是如何成为可能的:电影的成像原理
文/江寒园
我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些电影话题,哪怕是我前几篇从技术角度探讨电影叙事结构的文章,也大多仅仅停留在探讨电影功能的层面,尚未触及到电影的本质属性。那么什么才是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研究一个对象时,一般会从两方面入手,即功能和属性。所谓功能,即事物在具体环境下展示的作用与能力;所谓属性即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我们说电影是时空的艺术,是建筑、绘画、雕塑三种空间艺术和音乐、舞蹈、诗三种时间艺术的融合。这些都只是阐述了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功能上相似的话题,即电影像什么?但并未提到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属性,即电影是什么?
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功能与属性才能够显示出来。然而我们以往对电影的研究讨论大多集中于它的功能层面,即它作为一则文本所生发出的结构和内容,表现手段和思想感情,而忽略了电影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事物而成为电影,即它的根本属性这一课题。
所谓电影的属性,即是指作为其记录与还原媒介的光波和声波,以及他们所制造出的时空结构。
这就涉及到了电影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我们常以为的,在影院或电脑上看到的电影是他们自动放映的结果,我们只需要机械的接受就好了。其实不然,电影实际上是在我们的大脑中完成的。从电影的放映再到我们的接受中间还有一道大脑的转译程序。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视觉暂留原理”来解释这道转译程序。所谓视觉暂留,即指影像在人眼视网膜上持续约十分之一秒之后才会完全消失。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应该都有过这类生活体验吧,我们发呆长时间注视某个东西如花纹,眼睛移到别处之后一段时间还会出现这个花纹的影子。这就是影像在视网膜上持续的1/10秒,也就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具体体现。
幻盘也是用这个原理完成的:
一张旋转的圆盘只画有空鸟笼的一面在视网膜上留下影像,根据视觉暂留这一人体的生理现象,这一影像将在视网膜上持续1/10秒后才会消失。如果在这1/10秒内圆盘上画有鸟的那面翻转过来也在视网膜上留下了影像,那么他们将重合在一起,人的眼睛就“看见”了一个鸟在鸟笼里影像,但实际上这个影像并不存在。由于幻盘一直被认为是电影成像的起源,而幻盘是视觉暂留原理的产物,因此人们往往把视觉暂留原理当作运动幻觉的全部解释。
然而在1912年,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所做的实验对运动幻觉提出了新的解释:
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与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角。如果先后投射的这两条线时间间隔很长(如1秒),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两条 先后出现 的光线,他们各自独立。如果两条光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很短(如0.02秒),那么这两条会被看做是同时出现的。可如果这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在两者之间,则被我们看做是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
第一种情况中并未产生运动现象,而第二种情况,我们认为起作用的仍然是视觉暂留原理。而第三种情况实际上并未产生运动,我们却知觉到了运动,韦特海默称其为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之所以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关键在于时间间隔。而第三种似动现象的所包含的时间间隔是处于一种相对较大的时间上下限范围内(0.02s—1s),其时间间隔的范围大于第二种视觉暂留。如果我们将电影以每秒三格或二格的慢速来放映(这种慢速是在视觉暂留所要求的0.1秒之外的,实际是以时间而将两者区分开的控制变量法),尽管非常慢,尽管有闪烁,但是人们仍然会看到影像的运动,这就排除了视觉暂留是运动幻觉这一说法。
似动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清楚的知道并不存在物理运动,人们也同样会这么感知。这源于人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我们归纳为现象认同,即人具有把一种几个客体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单元的倾向,数个分离的静止画面之间的现象认同性的接受使观众把那一过程看做运动。
好了,我知道这种学术性的枯燥语言没人想看,美赞臣那个广告应该都看过吧,那个小孩画了一个图册,每一张都是静止的画面,然后他把画册卷起来从第一页快速翻到最后一页,就出现了蛹虫变蝴蝶的小动画。这就是因人们现象认同的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似动现象。
视频地址: http://v.ku6.com/show/JqFl-mmdb-7i47K9w5kUyQ...html
现在回头再看哪个幻盘,他只有这一个画格,利用视觉暂留这一生理现象达成两个静态影像的重叠而产生幻觉,但并不能产生运动幻觉。换句话说视觉暂留只能让我们看到鸟在笼子里这一静态画面,并不能让我们看到鸟飞进了笼子里这一动作。而电影是一连串静止画格的运动,超越了幻盘的局限,利用现象认同这一心理现象使我们产生了运动幻觉,这才解释了开头我们所提到的观点——电影是在观众大脑中完成的。视觉暂留仅仅保证了产生运动幻觉的质量,即避免使我们看到电影前后画面间隔中的黑屏,而似动现象才是产生运动幻觉也就是电影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正是由于现象认同才使电影成为可能。
电影的成像正是基于人们的认知错觉,然而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美丽的错觉。
⑦ 电影时间是什么
电影时间是指(放映 心理 叙述 ) 种形式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构成。
⑧ 影视叙事时间包括哪三种剪辑表现形式
影视叙事时间包括三种剪辑表现形式如下:
1、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即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
2、将若干场面构成段的剪辑,即蒙太奇段落。
3、作为影片整体结构的剪辑,即影片的总体构思。
早期电影只是将拍摄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动地放映到银幕上。采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因而产生了剪辑艺术。但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和音乐素材的剪辑也进入了影片的制作过程,剪辑设备也越来越进步,于是出现了专门的电影剪辑师。
影视剪辑的基本流程具体如下:
1、标记
在素材库中,样片会分类标记清楚。每场戏都可能会包含导演或摄影师额外的备注。这是剪辑师初次看到的样片,它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拍摄的,因此与内容相符。一个优秀的剪辑师会仔细观看样片,寻找可以融入电影中的动作和细节。
2、初次排序
剪辑师认真推敲在每个场景下拍摄的所有音频和视频素材,将重新排序,以最好的方式叙述故事。对于大制作片子,一般会一边拍摄一边剪辑。剪辑师将样片剪辑整理好,供导演和制片人观看。为了在剪辑时有更多选择,一般这时剪辑师和导演可能会多拍些重要时刻的镜头。
3、粗剪和更改
粗剪通常要三个月时间完成。每个剪辑师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有时候剪辑师独自工作,然后给导演和制片人看一天或者几周的工作成果;有时候和导演一起工作,讨论电影的每个细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影视剪辑
⑨ "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与三种空间艺术的综合"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综合论是相对于本体论的一种电影理论,最早是由意大利前卫艺术家卡努在1911年提出,“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和三种空间艺术的综合,这三种时间艺术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空间艺术是:建筑、绘画、雕刻。因此,电影是第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