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二战片叫(烈血军魂也叫最后一颗子弹)于1995年澳大利亚拍的!
下载快播 然后去度娘那找
⑵ 以一战为背景,好像是讲澳大利亚几个青年参加抗战的电影,具体情节忘了
Gallipoli(加里波底)??
版本一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普里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却有无数澳洲人参予和牺牲。导演藉这场战役写一个少年梦,阿奇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来是运动场的跑手,为了伸张正义参战,便把体育精神也带到战场上。他拒绝在战场上充当微不足道的跑腿,宁愿跳出战壕与敌军交锋,明知上级颁下荒谬的命令,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他的好友法兰是一个浪子,喜欢在运动场上作弊,来到军营也是玩世不恭,等到他真正沾染战争的气氛,也逐渐收起轻佻态度。电影从澳洲西部的牧场开始,发展到开罗的训练军营,最后在土耳其的战场结束。战场上的军官求胜心切,明知下属被敌军的机关枪瞄准,仍然迫令他们冲锋陷阵,结果一败涂地。两个年青人一心为社会服务,结果一个要赔上性命换取经验,留下好友在旁边狂号,惊见理想幻灭。
版本二
这是一部讲述战火中的友情的影片。故事从1915年的澳大利亚开始,两个亲如兄弟的年轻伙伴决定一起入伍。他们追逐自己的理想,在埃及训练,又来到了土耳其的战场——加里波底,一站中一个至为重要的战场。其中,乡下来的年青人阿奇里是一个世界级的赛跑选手。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愿意为了理想而跑到任何地方,而他的伙伴法兰克则是一个城里来的玩世不恭的浪子,但军队的生活和战场的气氛也使的他收起了自己的轻佻态度。加里波底的战况惨烈而荒谬,军官们为了战功毫无意义的让士兵们冲锋,最终战局惨败,勇于冲出战壕的阿奇里为了自己服务社会和国家的理想主义付出了生命,而友谊逝去,理想破灭的法兰克跪在好友的尸体边长啸。
⑶ 我想找一部关于二战时期澳大利亚军人在爪哇岛与日军作战的片子,片名好像是叫《最后一颗子弹》
我只知道一部这方面的电影叫《苦战科科达》
二次世界大战间的新几内亚,一场苦战沿着科科达小径在澳洲与小日本士兵间展开。
影片的诞生来自深深的渴望去讲述发生在1942年发生科科达小径上已被遗忘的澳洲战役中民兵的故事。创作灵感来自第39营的一个排。故事直观的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同伴间的友谊、难以想象的耐力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⑷ 澳大利亚电影的简介
1896年 8月在墨尔本的歌剧院首次放映了英国人R.W.保罗摄制的关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桥的纪录短片。同时,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出的摄影师在墨尔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反映盛大的墨尔本杯赛马活动。这部影片在墨尔本和悉尼上映达 3个月之久,是外国人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最早的一部影片。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C.斯潘塞来澳拍摄了关于土著居民的风俗习尚的纪录片,开创了以研究土著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人类学纪录片之先河,救世军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拍摄宣传宗教的短故事片,如《早期的基督教殉难者》(1899)。第一部澳大利亚人摄制的影片《凯利帮的故事》是1906年上映的,它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的诞生。影片是由C.泰特摄制的,内容描写侠盗凯利兄弟和警察之间的斗争故事。这显然是受到当时美国畅销影片《火车大劫案》(1903)的影响。《凯利帮的故事》放映时间为66分钟,并用演员在银幕后配音,这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长故事片。这部影片的畅销导致了这种类似美国西部片电影的泛滥。当时没有随波逐流的导演只有R.朗福特他出身演员,自当上导演以后,一贯注意影片的质量,作品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他拍摄的《邦蒂号的叛变》(1915)、《我们的选择》(1919)和《多愁善感的家伙》(1920)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后者,成功地塑造了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的影片开始进入澳大利亚,与新生的澳大利亚电影展开竞争。从20年代起,廉价的英美影片逐步侵占了澳大利亚电影市场。澳大利亚的民族电影因成本高、题材贫乏等问题,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很多电影工作者被迫放弃故事片的拍摄,转向新闻纪录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以美国影片独霸澳大利亚银幕而达到极点。在这段时期内,只有少数几位导演在为繁荣本国电影而辛勤地进行创作。他们中影响较大的是G.E.乔维尔。从1925年的《蒙比的蠢虫》一片开始,到他1959年死于贫困为止,乔维尔摄制了许多真正澳大利亚题材的影片,如反映澳大利亚军队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英勇作战的《四万骑兵》(1941)和《托勃鲁克人的老鼠》(1948)等。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杰达》(1955),由于他在影片中处理种族问题不当,这部影片遭到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新闻宣传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新闻纪录片有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吸收和培养了很多电影工作者。这时,在悉尼大学学过人类学的I.邓洛普进入了电影界。从1957年开始,他多次进入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拍摄了不少关于土著居民生活的纪录片,逐步成为澳大利亚人类学电影的权威人士。
从70年代开始,由于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如建立电影委员会,对影片进行资助,开办电影、电视学校,创办电影资料馆等),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澳大利亚电影进入了复兴时期。这首先表现在长故事片产量的稳步上升。澳大利亚1969年只发行了5部国产片,而到1971年则上升为11部。整个70年代,平均每年发行15.2部国产片,之后这个数字又有所上升。其次,电影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日趋成熟,特别是一批中青年编导人员在70年代初陆续走上影坛,促进了国产影片的发展。这些新生力量中有:T.伯斯塔尔、P.韦尔、B.贝雷斯福德、J.杜伊甘、D.克龙比、F.谢皮西、戴维威廉森、艾戈尔?奥津斯、G.阿姆斯特朗等。这批编导的大部分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澳大利亚的,例如,由P.韦尔导演的《悬崖上的野餐》(1975)和《加利波利》(1981);由B.贝雷斯福德导演的《获得智慧》(1977)和《驯马手》(1980);由G.米勒导演的《从雪河来的人》(1981)等影片,都是新生的澳大利亚民族电影中的佼佼者。这些影片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历史,不直接反映现实,但却往往能引起观众对今天社会问题的联想和思考。有些影片的内容层次较多、涉及面较广,耐人寻味。这些影片一般来讲构图讲究,光和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镜头流畅,善于利用大自然的景色作背景。随着国产片的发展,在澳大利亚银幕上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本国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约翰哈格里夫斯、杰克汤浦森、布赖恩、布朗、海伦莫斯等。
8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影片在发挥上述特点的同时,还在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这首先表现在内容已不仅限于历史,也采用了现实题材,如反映吸毒问题的故事片《冬天的梦》(1981)等。更重要的是反映土著居民的影片再度出现。它们已从早期的纪录片发展到以故事片形式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问题,一般都有较强的感染力。如约翰?霍尼的《曼加妮妮》(1980)和艾戈尔?奥津斯的《我们的偏僻地区》(1982)。8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处于开始阶段,这首先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影坛上,国产片还处于少数地位,外国影片仍占绝对优势,其中主要是美国片,一般每年进口 200部左右;另据澳大利亚发行商协会的统计,1963~1981年,在澳大利亚公演的100部最畅销的影片中,国产片只占8部。其次,上述有特色的影片在整个国产影片的产量中也只占少数。毫无特色的平庸之作、充斥着性的内容的影片,还大量存在。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中,间或也出现色情镜头。
澳大利亚年产影片约20部,有影院900余座(包括汽车电影场),年观众3500万人次,票房收入1亿美元。联邦政府设有电影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出资援助编写电影剧本和摄制影片,管理澳大利亚妇女电影基金、澳大利亚制片公司,和国家图书馆一起负责维护电影资料。联邦政府还设有电影电视学校、新南威尔斯电影公司、电影检查委员会和属于国家图书馆组成部分的电影资料馆。电影检查委员会负责对在影院公开上映的国产片和进口片检查,其重点除了政治问题外,还包括性与暴力。
澳大利亚电影界的群众组织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电影学会。它除了设置电影资料馆、研究中心和出版刊物以外,每年还举办澳大利亚电影奖活动,这是每年举办的六、七个电影奖中最重要的一个。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10余个电影节,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已举办过40余次的悉尼国际电影节和已举办过30余届的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⑸ 一部二战电影 是说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狙击手的 叫什么名字
叫《烈血军魂》。
澳大利亚电影,拍摄于1995年。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太平洋战场上。影片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狙击手和一个日本狙击手之间的生死较量。
澳军在婆罗州受到日军疯狂自杀式袭击,经过连番激战,双方皆伤亡殆尽,只有一名年轻的澳大利亚士兵史丹利和日军头号狙击手山川侥幸生存。但两个狙击手为了家仇国恨,旋即又展开一场比枪法,比耐力,比心理的困兽之战。最后,两人都只剩下一发子弹。
(5)澳大利亚世界大战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史丹利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被推上前线。这个名叫史丹利的澳大利亚新兵满脑子还沉浸在与爱人的无限温存中,眼前却是身处婆罗洲广袤的雨林。在所有人的眼中,他与这场战争并没有太大关系。
直到日军狙击手的子弹一发接着一发连续射出,史丹利亲眼目睹自己的同伴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对于战争毫无概念的他这才意识到,只有拿起手中的枪进行反击,才有可能在这场困兽之斗中成功脱逃。而此时,整支小分队只剩下他一个人。
2、山川
战争埋葬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的美好憧憬。即将步入中年的山川,选择用复仇来擦拭痛苦的回忆。从内心讲,山川并不喜欢战争,那阴暗潮湿的堡垒,几近绝望的战友,时刻存在的危险,都不是他想要的。
一个对生活几乎已经绝望的灵魂,是迎接死亡还是等待救赎,山川始终无法作出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子弹来宣泄内心的仇恨和苦闷。直到他遇到了对手——史丹利,一个同样深陷回忆、无法自拔的澳大利亚新兵。
⑹ 求几部关于探索宇宙的电影
《星际穿越》、《阿波罗13号》、《火星任务》、《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等。
1、《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由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及迈克尔·凯恩主演,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 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
《星际穿越》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2、《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3号》是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发行的一部的纪实电影,由朗·霍华德执导,小威廉·布罗伊勒斯、阿尔·莱纳编剧,汤姆·汉克斯、比尔·帕克斯顿、凯文·贝肯、加里·西尼斯、艾德·哈里斯等主演。
该片根据吉姆·洛威尔、杰弗里·克鲁格创作的回忆录《失去月球:阿波罗13号的危险之旅》改编,讲述了1970年发射升空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三名宇航员——詹姆斯·洛威尔、弗莱德·海斯与杰克·斯威格特经历重重考验,九死一生回到地球的故事
3、《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是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险片,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韦格、杰夫·丹尼尔斯、凯特·玛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联袂主演 。
该片根据安迪·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由于一场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联,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面临着飞船损毁,想方设法回地球的故事。
4、《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这部影片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5、《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主演。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
由于其他同行全部丧生,所以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影片后半部分几乎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女主角一人,她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的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