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这绝不是电影史上评价最高的七部电影,甚至也不是我个人评价最高的七部电影;它们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叫座不叫好,有的甚至被评为是失败之作。对于这个题目,直到起笔之前也有些犹豫,很早就想写的东西一直感觉没什么内容可写,写出来也不免很老套,是个人都会写类似《我最喜欢的XXX电影》的主观评论文。这也并非是传统上的影评,毕竟多半都是老片子,相关影评看的太多,不需要我再费笔墨。但在我从接触电影、到热爱电影、至评价电影的长时间过程中,这些影片每一部鲜明独立的特色体现,都给过我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回忆起某种影片的片段都能让我想起当时的生活。太专业的东西我写不了,但是对于电影本身,我确是要为它们写点什么,在此选出七部对于我最具有代表性的,也算是为我自己而写。(PS:部分主题音乐链接可能不稳定,如有需求可以点击文章结尾的页面链接进行下载)
《香水》
年代:2006
类型:惊悚/剧情
导演:汤姆·泰克维尔(Tom Tykwer)
地区:德国/法国/西班牙
主题音乐:《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
当时整整一天的时间,我都沉浸在《香水》的氛围中。白天啃下了整本原著后,晚上直接看的电影。对于小说而言,已经太久没有读过如此吸引我的外国名著;而对于电影而言,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甚至改变了我的电影观。德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的原著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其独特的题材背景和人物塑造,刚出版不久便轰动了文学界,在整个欧洲甚至国际引起轩然大波,成为百年不遇的文学经典。人们在惊叹和称赞之余,不免对该题材类型所限无法搬上银幕而感到遗憾。毕竟单是主人公格雷诺耶神灵一般超常灵敏的嗅觉以及各种物质的气味就的确很难用电影的手法来充分展现。以往的电影作品,对于异于常人的视觉(千里眼)、听觉(顺风耳)、味觉(类似料理大师之类)乃至触觉甚至第六感觉都可以用相对的手法进行描绘拍摄,唯独最被人所忽视的嗅觉没有先例。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著名导演汤姆·泰克维尔接过了剧本,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完成了这部大作,既不标新立异而又十分忠于原著,让我被故事情节吸引之余也暗自佩服其小说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这确实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的电影,无论是感悟、深思或是批判、讽刺。之所以塑造出格雷诺耶这个特殊人物,就是其探讨人性意义之所在。他可以算作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降临于18世纪充满着污秽腐臭的法国巴黎,在被浑身肮脏的渔妇生母生下后,便被其用宰鱼刀割断脐带后扔到了烂肚鱼肠垃圾堆里。但就此,奇迹开始出现,这个孩子的抵抗力如细菌一样顽强,无论炭疽热、梅毒性疱疹变异症、晚期化脓性麻疹或是人为的折磨都无法终结他的生命。而抛弃他的生母、收养过他的修女、雇用过他的工头以及靠他的天赋赚钱的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全都因为他的离开而一个个离奇的死去。他的神之鼻并不满足于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直到那个卖水果的红发女孩的出现,从此定义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目标。为了得到传说中最美丽的味道,他开始了杀人之旅,一个个女孩成为他完成这瓶可以统治世界的香水的祭祀品,直到他终于功德圆满,直到他作为连环谋杀犯被关入死牢等待行刑。最后刑场的一幕是整部影片的高潮,这位邪恶的圣人站在行刑者都下跪的刑台上,用沾上香水的手帕将在场所有人彻底征服。他的使命完成了,理想也终结了,在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后,他将剩余的香水浇到身上,让疯狂被吸引的人们用莫名的热爱吃掉了自己,从此消失在这个他已统治过的糜烂的城市。他对于爱的执着与追求,用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做了最深刻的诠释,影片结尾,卖水果的红发女孩在对他微笑,这才是为了做成最后的香水而不择一切手段的他所真正渴望的。他所需要的,其实是爱。
《指环王Ⅲ——王者归来》
年代:2003
类型:魔幻\史诗
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The Return Of The King》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说得再多也都只是废话了。打个篮球迷都懂的比方,如果把奥斯卡的历史比作是NBA的历史,而让人们难以忘怀的电影作品都是篮球明星的话,那么《指环王3》便是比尔·拉塞尔了。后者作为60年代凯尔特人队的核心人物,带领波士顿的这支绿衫军创下NBA史上空前的八连霸,最终一共拿到11次总冠军,用十根指头全戴上都戴不下所得总冠军戒指的一双大手开创了空前绝后的绿色王朝;前者作为全球瞩目的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的最终章,成为04年第76届奥斯卡最没有悬念的获奖影片,并最终11项提名全中,创了百发百中的获奖记录,也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奖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
不得不承认的是,之前的奥斯卡评审往往对魔幻科幻相关题材的影片不大看好,《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系列大作在奥斯卡并没有得到它们应得的荣誉。但指环王系列以其深入人心的小说故事背景、庞大的巨额投资、史诗般的震撼宏大场面等因素相结合,加上三部曲的剧情节奏,让观众一集比一集大呼叫好欲罢不能,更不失为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兼容,迎合了奥斯卡的普遍口味,最终成为名利大双收的划时代巨作。随后直至今日的《纳尼亚传奇》、《龙骑士》、《黄金罗盘》等类似题材的魔幻电影,直至《特洛伊》、《天国王朝》、《斯巴达300勇士》等战争史诗类电影,在我眼中都无法逾越指环王系列这道门槛,它已经成为魔幻史诗类电影的圣经,公认的不朽巅峰之作。
《杀死比尔》
年代:2003
类型:动作/犯罪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如果不是《杀死比尔》,可能昆汀这个鬼才还不会被大多数人所认知。即便他在《低俗小说》、《落水狗》等作品中充分灌输了他的另类才华,仿佛非色情镜头的限制级电影就十有八九有他老人家缠和几脚,还经常在里面露个脸吐两句脏话爽爽嘴,比起电影节做评委时的口无遮拦大言不惭,这简直是小儿科。不过这只是他的其中一面。他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尤其是对所熟悉环境之外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比如东方文化。
看得出《杀死比尔》花了他很大的心血,基本上算是他所喜爱的所有类型片的一个大杂烩总结。穿插着意式西部、中国功夫、日本武士等各种影片的经典镜头,各国各类不同领域的演员阵容,风格迥异的过场音乐,令人大呼过瘾的血光四溅惨烈场景,还有那N桶的血浆。(笑~)而描写刘玉玲所扮演的偶忍一媳的惨痛童年和走上杀手之路的经历则直接运用了略带美式粗犷风格的日式动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堪称整部影片的亮点。
当然不得不提到下部,其实我很想两部一起说的。与上部的血腥暴力相比,下部显得更有深度。尤其是复仇之旅的最后一站,当她面对比尔时,后者设的局让她意外到惊呆。自己的女儿竟然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而她惊呆之余还是下意识的和比尔完成了和谐三口之家的一幕,被女儿的玩具枪“击倒”,体现了一个嗜血复仇女在突然转变成一位母亲时心中那种对亲情的渴望。但她没有忘记这一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最终目的,不管她最后是否原谅了比尔,或者说从情理上能否原谅比尔,她还是要完成那早已不可能改变的决定——杀死比尔。也许最终倒在卫生间的痛哭,才算得上是她心中复仇之旅的真正结束吧。
《千年女优》
年代:2001
类型:动画
导演:今敏Satoshi Kon
地区:日本
主题音乐:《千代子のテ一マ MODE-2》
作为七部影片中唯一的动画电影,《千年女优》留给我的则是无尽的感伤与惆怅。一直以来我都相信着一句话:初恋之爱是人的一生中付出的最真挚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无论它是多么的幼稚甚至可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初恋多半都是以失败告终,从此成为心中不大不小的痛。待漫漫人生过半,回首时只是一笑而之则矣。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对于初恋的怀念则伴随他们一生,因为他们付出的爱是弥足珍贵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更懂得爱,懂得所付出的爱的真正价值,对于自己的价值,对于别人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主观世界中包含一切的价值。
藤原千代子便是他们中的代表。描写爱情的影片太多,描写爱情的动画影片也不少,但说实话,千年女优,藤原千代子,她真的让我感动了,把我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触动到了。那种对爱锲而不舍的执着,即便是那么朦胧的爱,恍惚的爱,她都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影片结尾,弥留的千代子回想着当年踏上宇航船的时候,穿过层层星际,突然让我心中一股莫名的悲痛感在压抑和迸发的状态中游离着,令我无比难受…………
也因此,导演今敏受到了我的注意,他至今的作品也不算多,却绝对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动画大师。《千年女优》整部影片通过一连串的数千年虚幻画卷的特殊手法进行演述,将藤原千代子的从影生涯和对寄托在那把钥匙中的永恒之爱的追求完美融合在一起,初次观看时感觉有些乱,剧情变化过快,但这正也是其特殊表达手法的另类体现,同时也将日本各种时代背景编汇成了一部蒙太奇的集锦。另外,影片的音乐也绝对堪称一绝,负责音乐制作的平泽进将本片音乐混入现代古典自然另类等多种元素,并使其完美融合,并配以阳光感的节奏基调(名为《Run》的那段音乐非常深入人心),其水准甚至不亚于久石让的作品,成为该片内容手法外的又一大亮点。
《最后的武士》
年代:2003
类型:动作/战争
导演:爱德华·兹维格(Edward Zwick)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Red Warrior》
03年的美国电影似乎特别偏爱以日本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结合之类的题材,除了抄起一把武士刀鲜血喷满屏幕的《杀死比尔》,《最后的武士》也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与突出体现夸张另类风格的《杀死比尔》不同的是,《最后的武士》真正烘托了一种为信念牺牲一切的精神主义,而这种精神,恰恰是美国人之前所无法理解的。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与日本的矛盾冲突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仇恨,各自文化思想理念的不同也是相互之间无法沟通调和的重要原因。日本人无法理解美国士兵被俘后为何会心安理得的甘当俘虏而不含辱自杀,美国人同样不明白日本士兵竟然会有战败后割腹谢罪这样的行为。而如今,美国人也一直都对东方文化持一种兴趣很浓,却又很迷惑的矛盾态度,东方很多国家的人文理念都是和他们原先认为的截然相反,但他们还是情理之中的以自己国家的文化角度来看待东方世界所发生的种种事物,却并没有,或者说并不愿意换一种思维来看待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拍出来的和东方文化有关的电影往往是以他们的思想基础来进行构思,将其西方化,最终的结果一般都是观念混淆逻辑颠倒只求得视觉上的快感而形成的商业片,毫无实际理论而言。但一些导演还是能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们虽然不能完全领悟东方文化的真谛,至少在这部片子来看,可以算是东西方文化思想理念的一次撞击。故事背景安排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武士逐渐成为了时代过渡的牺牲品,但至死不渝的坚强信念使得他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以朝廷武士头领胜元为首的武士军队为了生存引发暴乱,希望通过战争让政府醒悟。从美国人的传统角度讲,这些人只是一群愚昧野蛮的、还停留在刀剑冷兵器时代不思进取的落后组织,终究还是会被全部消灭。而日本政府请来的美国将军纳森却在被俘后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感化,最终成为武士的一员,并一同奔赴战场患难与共。这些武士也成了影片所描述的可歌可泣的悲情英雄,最后残存的武士飞奔向敌人的炮火直至全部倒下的场面,给人的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与感动,为了心中的崇高信念最终死在战场,那是一种超越生命的荣誉,这就是通过电影所表达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最极致的完美写照。
也许研究过日本历史的朋友们不会承认这部影片的历史真实性,但影片的主旨是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极力宣扬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忠义伟大,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纳森则是必不可缺的角色。来到日本之前的他在南北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曾杀害了无数无辜生命而内心无比疚责,战后的他郁郁寡欢,感觉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直到他来到日本所发生的这一切,武士道精神激燃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在武士领地的生活中悟到了真正所要追求的信念,并与异国的战友们誓同生死。这绝不单单是如《勇敢的心》般的悲情英雄主义塑造,在人们所为之感动时会突然发现,即便东西方文化思想理念在形式上有多么不同,其本质都是相通的。
《第五元素》
年代:1997
类型:科幻/动作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
地区:美国/法国
主题音乐:《The Diva Dance》
如果非要选一部经典科幻片放进来的话,我可能会选《MatrixⅡ·Ⅲ》、《星战前传首部曲·幽灵的威胁》、《T2》这些个人在当时看来是如此经典的大作。但是《第五元素》确实有着不同于一般科幻片的奇妙元素,能让人看后不只会记住它刺激眼球的视觉效果,还会对电影本身所充透的一种惊异的设计想象力所叹为观止,要知道这还是20世纪的影片,同时也是法国商业大片冲击好莱坞最成功的一部。除了好莱坞式的高科技大场面的场景布置,对未来世界这些人物的服装设计也十分到位,不管是米拉·乔沃维奇扮演的橘红发美女主角高蒂埃开始的胶带装和之后的功夫背带装以衬托其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还是那个男生女态的“超级酷”所穿的维多利亚领黑色妖装,或是手持多功能神枪的坏蛋佐格那种体现独裁者和心理扭曲者的类似未来版希特勒的造型,都能把每个人物刻画的无比鲜明,非常深入人心。另外,《第五元素》在未来科幻背景下营造了法国电影特有的一种轻快诙谐绝不刻意庄重严肃,浪漫细腻绝不突出紧张惊悚的独特氛围,让人觉得情节虽不新颖,再看几遍却也很有味道。
如果非要选一位导演来配以“全才”这个称谓的话,我想我肯定会选吕克·贝松。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题材类型,枪战片、动作片、纪实片、爱情片、科幻片、史诗片、惊悚片、功夫片、动画片…………世界上所有的电影类型他好像都要尝试一遍,不管当时他亲口所说只导演十部影片的出尔反尔是否是为了吸引媒体关注使其作品不断成为焦点的伎俩,但至少从影迷们的期待声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一直都是万众瞩目的。从《第五元素》的上亿票房开始,媒体便开始拿他的风格转向找说法,指责他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开始臣服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世界,放弃了他原先作品中那种感情细腻叙事优雅的风格。但是在我看来,他的理想并非只满足做一个能让外界称颂的法国金牌大导演,他要改变的是一种格局。法国电影历史已经不算短,而在全世界的眼里法国只能出口文艺片,就像当初号称电影第二大国的印度只能拍出歌舞片一样。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仅仅靠艺术类电影已经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口味,法国电影如果从题材类型上停滞不前不尝试创新,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常规,即便可能会被当世人冷嘲热讽,终究有一天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人对法国电影的未来有着多么崇高的贡献。吕克·贝松就想做这样的一个人。
《紫日》
年代:2001
类型:战争/剧情
导演:冯小宁
地区:中国
主题音乐:《Purple Sunset》
好吧,我承认,放出这一部的确有些凑数的成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评出一个国产的还是抗日题材的影片,但N年前第一次看完后我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先说说影片失败的一面。这部已在电影频道重播了不下八百六十回的催泪(打哈欠到流泪)抗日题材片,尽管拿过大大小小不少奖,但其中拍摄技术的硬伤和俗套连连的创作理念所带来的诟病,使得观众舆论从主客观角度都无法给予这部影片过多的赞扬。作为冯小宁“战争与和平”系列的第六部,《紫日》对于贯穿整个系列爱国人道主义思想具有着顶点的地位,却让大多数人所失望,这是有其原因之所在的。冯小宁其实是个很有才的导演,但他的眼光并不高,志向也并不远大。从他的影片可以看出,他只想依附于国内的主旋律题材体制下发展,在传统国产片的惯性思维模式下不思进取的生存着。他的这种固守思想完全限制了他的天赋,他缺乏国际大导演的那种气魄,拍出的作品无论题材多么鲜明,景色视觉多么用心,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终究会被在审美水准比物价涨得还快的观众们的哈欠声甚至叫骂声中逐渐淘汰。
再说说其值得称赞的一面。作为年轻人,我并不漠视抗日题材影片。倒不是我重视中国旧社会苦难历史,或是极度憎恶日本帝国之类,而是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中国电影就是靠着抗日为主的八路军共产党所领导的战争题材类型才发展到现在的。单从这一题材来说,《紫日》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欧美的大制作战争片无论场面多么震撼人心,其主旨都是让人记住那些战争历史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痛磨难等等,自己国家发生的战争,自己国家的人民最深有体会。要用电影的方式来让现在的中国人不忘记那段不可磨灭的革命战争历史,目前的国产战争题材作品依然与好莱坞的高水平大制作差之千里,但抛开战争的直观场面不谈,反映战争的真实感仍可以用其它的拍摄角度来进行演绎。冯小宁的构想比较独特,一个中国难民杨玉福(代表着受苦受难的广大中国老百姓)、一个苏联女兵娜佳(作为协助解放国的姿态)和一个年少无知的日本女学生秋叶子(当时日本老百姓的真实形态)成为故事的主线人物,在一个茫茫林区的绝境下从互相对立不理解到最终相互扶持产生友情。影片对体现战争的残酷一面也做得比较真实点题,除了呼喊着日本投降战争结束的秋叶子被一枪毙命外,日本兵火烧麻袋里垂死的中国劳民、刺杀杨玉福的老娘、日本军官驾驶战机击落不愿做人肉导弹的秋叶子男友,以及日本宣布投降后,日本军官强迫当地日本老百姓集体自杀等等,都要比直接角度拍摄战场上士兵血肉横飞的那种手法要更深刻。
个人认为影片的中心还是在于杨玉福和秋叶子两人之间的相互感受。杨玉福对日本人与战争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观众所同情的,可谓是明摆着的,从他那句“就这么完了?”就可以看出在经历种种苦难却不明不白的结束后那种不甘心的悲痛心情,并一度将这种仇恨撒到秋叶子身上。而秋叶子自己的痛苦则是无法表达的,自己国家发起的战争,自己却深陷其中,她无法承受自己遭受着痛苦还要被别人所仇恨的现实,也许最后悲惨而又凄美的结局也算是一种解脱。其实影片所带来的反思不止是战争本身的残酷,对于目前中日人民之间所无法回避的隐性民族仇恨意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各个事件上,这些都是不言而喻而又难以改变的。不管以后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如何,两国人民的相互态度有何转变,至少要从客观上正确看待这段历史,无论是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日本的老百姓,在当时都是苦难的受害者。所以,老百姓所仇恨的,不应该是老百姓。
· 关于音乐 ·
最后来说说个人所选的七部影片的主题音乐:《香水》中的《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运用轻柔迷幻的女声来描绘格雷诺耶所感受到的嗅觉世界,具有浓郁的诱惑色彩,让人深深被吸引后欲罢不能,并逐渐挑起人性阴暗邪恶的一面,体现其构思之巧妙;《指环王Ⅲ——王者归来》的电影原声大碟当时评价甚高,这里只挑选一首最点题的《The Return Of The King》,最后的战争终于以胜利告终,和平、欢笑、光明、荣誉、幸福,这一切伴随着人们的希望陆续到来,过去的艰险和磨难统统可以抛在脑后;《杀死比尔》选取的则是其中最经典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没有荣誉或人性的战争)》,无需多说了,典型的大人物震撼出场音乐;《千年女优》的《千代子のテ一マ》是贯穿始终的曲子,原声大碟中有三个版本,大体分为少女时代、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这里选取MODE-2(青年时代),千代子在纯真青涩与成熟稳重之间的阶段,也是对所寻觅之人满怀憧憬的阶段;《最后的武士》的原声音乐绝对称得上优秀,但仔细欣赏一遍后发现并没有找到能彻底激发悲壮情怀的曲目,《Red Warrior》算是相对不错的一首,仿佛身临其境般的进入到那壮烈的战争上;《第五元素》中外星八爪歌女迪瓦演唱歌曲的《Diva Song》堪称经典,歌曲前半段是Donizetti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Lucia Di Lammermoor(香烛已燃起)》,歌曲后半部穿插了节奏明快的《The Diva Dance(女神之舞)》,要不说听过Vitas那首后感觉这么熟悉,这里只节选了《The Diva Dance》;《紫日》也不用多说,主题音乐还是蛮煽情的,小提琴的旋律围绕着整个剧情发展,体现互相仇恨着的人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和平与安宁,可谓恰到好处。
『贰』 雨荨是什么意思
雨荨 应该就是指的是《一起来看流星雨》和《一起又看流星雨》吧
以下是有关雨荨的资料
你去看看吧
青春励志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和《一起又看流星雨》的女一号。 从小失去父亲的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一个好的前途,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在舅舅的支持下,进了艾利斯顿学院。因而跟云海和端木磊陷入一段三角关系。她不知道端木磊是她儿时的小伙伴, 开始对忧郁的端木磊产生好感,后来才逐渐发现,最令她讨厌和痛恨的云海,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
中文名: 楚雨荨
外文名: Chu YU Xun
别名: 雨荨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91年05月02日
职业: 学生
喜欢的人: 慕容云海
性格: 像荨麻草一样坚强
性别: 女
年龄: 18
毕业院校: 艾利斯顿商学院
目录[隐藏]
人物简介
剧情介绍
个性语录
拍摄信息
演员介绍
贴吧相册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姓名:楚雨荨
名字含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荨麻草,像荨麻草一样坚强!性别:女
年龄:19岁
生日:1991年05月02日
星座:金牛座
母亲:姓名不详
父亲:已去世
舅舅:柴雪村
好朋友:小渔、徐丽丽、上官瑞谦、叶烁、端木磊、慕容云海
初恋情人:端木磊
心之所爱:慕容云海
擅长:跆拳道黄带
穿着:校服,休闲服,牛仔裤,短裤,长裙
尊敬之人:母亲,于馨,慕容云朵,慕容中石,学院校长,
优点:成绩好、坚强、不服输、乐观积极
性格:极为坚强,常常把强烈的愿望和独立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学习十分努力,最瞧不起那些“啃老族”。因为家境贫寒,从小就十分懂事。她是一个反对习俗和不愿意随声附和的人,说话和做事全凭自己的兴趣,率性而为。超爱管闲事,努力坚韧,所有的事都会努力做到最好,总是分不清自己爱的是谁,是自己原本可以顺畅的感情路变得十分坎坷。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心之所爱是慕容云海,于是和云海展开了一段十分美丽的恋情,可惜云海为了救她,竟然受伤,而这次受伤导致了云海的暂时性失忆,也忘记这个最爱的女孩子,后来云海邂逅了蒋媛,两人擦出了火花,楚雨荨因为这样感到伤心和难过,但是她那对爱情执着、坚强的荨麻草韧劲却使她一直坚持,她相信云海会记起她的,后来,云海记起了楚雨荨,两人幸福地再一次携手!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草根出身的楚雨荨是个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入读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利斯顿学院。雨荨的舅舅四处借钱,把雨荨送进艾利斯顿。慕容云海、端木磊、上官瑞谦和叶烁是艾利斯顿的四大贵族子弟,个个阳光帅气,成为全校女生热捧的偶像。这四个少年不满足于父母安排的生活,不愿就读艾利斯顿,一心想让校长开除自己,于是合谋了种种恶作剧,成为了令校长头痛的H4组合。雨荨和H4不可避免地相遇,雨荨由于替人打抱不平而成为H4整蛊的对象,在较量和比拼中相互欣赏成为朋友,H4也为雨荨的坚强自立所震撼,最终成为学校的四大优秀生。
[编辑本段]个性语录
1“我不喜欢这种无聊的游戏 ,我跟你不是很熟,你不知道吗?”
2“第一,我现在很愤怒;第二,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第三,如果你们再找我玩这种无聊的游戏,我一定让你们变真的猪头;第四,我不是脑残!”
3“看在你是残疾人的份上不跟你计较。”
4“关于你是猪的这个想法,是典型的词汇缺乏症的表现。要我教你们吗?你是猪,可以延伸为你是野猪、豪猪、花猪、光猪、蠢猪、笨猪、乌克兰小乳猪、猪八戒。你是圈养杂食的懒惰生物体,你是星光灿烂下一只绝望而孤独的动物,是永远飞不上蓝天的蠢猪!”
5“我见过自恋的,没见过你这么自恋的,我告诉你,我上辈子下辈子,上下八百辈子都不会喜欢你这个自恋狂!”(唯独少了这辈子,因为她后来还是喜欢上了云海)
6“如果我喜欢你只有你喜欢我的十分之一,这样的话,你介意吗?”
7“我又没吃饺子,吃什么醋啊?”
8“舅舅,请你不要用钱来践踏我的自尊心!”
9“因为我要研究这世界上的暴龙!”
10“我,楚雨荨,对着天空,对着大地,对着风,对着云,对着彩虹,对着鲜花发誓,我一辈子只爱云海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永远陪在他身边,直到我们老去,死去。”
11“云海、上官、端木、叶烁,你们四个寄生虫,离开鸟笼就不会生存的笨蛋,我要咒你们下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12“那你就设计个杀毒软件,杀杀毒,你不是电脑天才吗?”
13“有钱了不起啊,我的心情你赔得了吗?”
14“端木,我承认,我以前是喜欢过你,失去你的时候,我的心很痛很痛。可今天晚上,当我以为云海,永远离开我的时候,我的心不是很痛,而是感觉,我的心已经死了。”
[编辑本段]拍摄信息
地区:中国大陆
拍摄地:厦门 深圳
类型:电视剧
题材:青春励志偶像剧
制作单位:湖南电视台、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春秋风云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导演:沈怡 丁仰国
编剧:汪海林 等
集数:《一起来看流星雨》36集、《一起又看流星雨吧》35集
开机时间:2009年2月18日
首播时间:湖南卫视 2009年8月8日 晚上22:00 金鹰独播剧场《一起来看流星雨》
续集上映时间:湖南卫视 2010年8月9日 晚上22:00 金鹰独播剧场《一起又看流星雨》
[编辑本段]演员介绍
姓名:郑爽
生日:1991.8.22民族:汉
籍贯:辽宁沈阳
星座:狮子座
血型:A型
身高(m):1.67
体重(kg):42
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07表本)
个人爱好:舞蹈,跑步 瑜伽、烹饪美食、DIY小饰品
特长:表演、舞蹈
职业:学生、演员
最喜欢的电视剧:《深情密码》
最喜欢的艺人:张柏芝
最喜欢的城市:台北
最喜欢的动物:小狗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粉色 蓝色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自己圈中好友: 张翰、俞灏明、朱梓骁、魏晨、谈莉娜、快乐家族、曾轶可、陈一娜
在ktv最常点的歌:《那么骄傲》《天黑黑》
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最喜欢的服饰:简单舒适、清爽干净
最喜欢的香水:Chanel的COCO小姐
最大的愿望:能拍好每一部电视剧,家人和正版都能健康平安快乐
最想做的事:睡觉
最尊敬的人:爸爸、妈妈
签约公司:天娱传媒
最喜欢的男生类型:平时能和自己斗斗嘴,但有时却很温柔、细心,关键时刻会挺身而出的保护她。(就如同《一起来看流星雨》剧中的慕容云海一样)
相关经历
1997年 曾入选沈阳市电影小明星
郑爽2005年 在沈阳市舞蹈比赛中获金奖
2007年 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首届表演学院小品大奖赛
参与作品《我与江姐》饰演“小爽”,并获最佳指导奖
第二学年度学期片段汇报,参与作品《家》饰演“瑞珉”
2008年参与湖南卫视“杉菜一号”选拔赛
2009年参与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内地《一起来看流星雨》饰演女一号“楚雨荨 ”
2009年签约天娱传媒与俞灏明代言清华同方电脑
出演节目
2009
2009.08.15 湖南卫视金鹰网《金鹰访谈》
2009.08.15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2009.08.16 浙江卫视《爱唱才会赢》
2009.08.16 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
2009.08.16 吉林卫视《超级乐八点》
2009.08.16/08.23 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上下
2009.08.17 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百事音乐风云榜》
2009.08.17 旅游卫视《美丽俏佳人》
2009.08.18 做客网络娱乐访《流星雨剧组》
2009.08.22 做客杨澜《天下女人》
2009.08.24 做客搜狐《主创搜狐庆功》
2009.08.28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2009.09.02 北京文艺频道(二套)《最佳现场》
2009.09.20 辽宁卫视《我是主角》
2009.09.22 网易亚运《网易亚运公益明星》
2009.09.24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2009.09.27 辽宁卫视《到底是谁 》
2009.09.28 湖南卫视《湘江颂》
2009.10.01 MTV《MTV天籁村》
2009.10.03 湖北卫视《音乐集结号》
2009.10.24 辽宁卫视《唱游中国》
2009.11.15 湖南卫视《勇往直前》
2009.11.22/11.29/12.06/12.13《勇往直前》日本特辑(共4期)
2009.12.31 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
2010
2010.01.01 湖南卫视《金芒果粉丝节》 2010.01.11 凤凰卫视《蒙牛酸酸乳新人盛典》
2010.01.31 《网络娱乐沸点》(流星雨获内地最受欢迎电视剧奖)
2010.03.22 一起又看流星雨开机发布会
2010.03.29/30/31 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01/19/20/36/27 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5.11 一起又看流星雨杀青仪式
2010.05.13/14/ 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
2010.06.10 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
2010.06.15 华影盛视 青春万岁 潮爆夜 2010上海电影节
2010.07.02湖南卫视《锋尚之王》
2010.07.21 魏晨新专辑发布会 (作为嘉宾)
2010.08.06 湖南卫视《快乐男生》(嘉宾)
2010.08.07天涯娱乐八卦图文直播《一起又看流星雨》
2010.08.07湖南娱乐频道《娱乐急先锋》(媒体采访)
2010.08.07 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播报多看点》(媒体采访与录制)
2010.08.08\09\10\11\12 湖南卫视 《娱乐无极限》(与张翰)
2010.08.14 《快乐大本营》流星雨2剧组 i Me
『叁』 如何从艺术角度去赏析“香水 杀手的故事”
从香水到香水——说说《香水:杀手的故事》
(一) 聚斯金德和他的奇特《香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聚斯金德的《香水》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文坛的一个“奇迹”, 荒诞、反讽同时又精美,奇妙。聚斯金德在传承古典小说对于“情节”、“人物”、“叙述”、“细节”等基本元素的要求同时,吸纳了现代主义小说对于世界认知意义以及个体存在确认等方面的“哲学质询”,透过气味这一题材的夸张、想象与放大,将一个有关嗅觉神话单一、表层的故事延展到气味链以外的社会化、历史化层面,以内在意义的严肃支配来外在形式的通俗,呈现出某种命运和叙事的逻辑。 在聚斯金德那个由“气味重构的世界”中,作为气味内核之一的香气及其衍生物香水并不像它本身那样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飘荡着爱与和谐的气息,而成为一种现实世界腐烂、奢靡、肮脏和丑陋的对立面,成为一种掌控薄弱意志,蛊惑贪婪人心的魔具,被推演成时时有些漂浮的能指,变幻地指涉着自我标记的缺失、与社会对立的孤独、卑贱生命的顽强、经验世界的记忆、对世俗偏见的仇恨以及对他者操控力的消除与颠覆等等。 因而,尽管小说的故事发现在似乎遥远的18世纪巴黎,它仍然以某种穿越时空的透视和讽喻能力折射着今天的现实,实际上成为一部迷人而悲哀的现代生活寓言。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孤独自闭却拥有超常天赋的人由弃儿到天才及至毁灭的人生历程;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纷繁冗杂、风格多元的故事。聚斯金德通过对众多人物生动细腻的刻画(亦正亦邪的天才、贪婪庸俗的香水商、刻薄功力的乳母、冷酷残暴的屠夫、虚伪腐朽的主教、奢靡堕落的贵族等等)把一个畸形、腐败、堕落的社会状态寓言化,并依靠悬疑意识将那种迷人而骇人面具下的天才异秉与非凡技艺与操纵庸众的欲望和对纳粹式心智的指认联系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关注着孤独这种普遍生存状态和探询着技艺、天赋和理性不平衡结构下可能导致的精神后果。爱欲和生亡、美好与毁灭、短暂与永恒、天才与理性、纯粹与混乱……仿佛是一个变化不穷的万花筒一样被神奇地圈划到一起,融合在一起。于是,作为神话载体的气味和香水发展成为一种意义地符码,不幸地具备了他在《深度的强制》中讥嘲过的所谓“深度”。而整个故事本身也仿佛是一剂精心调制的香水,杂取着种种引人入迷的元素——传统叙事的清晰框架,丰富多样的文学形象,哲思化的考察和文本,多重编码的意义符号,以及融合了侦探、历史、艺术、发展、传奇、传记等多种小说样式的结构片段等等,给人留下了多层交错和分化变幻的嗅觉体验。
小说中对于“香味”的深度描写以及本身多散射的多元光辉使其一度被库布里克定性为“一部无法被搬上银幕的小说”,但最终它仍然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被德国影坛多面手蒂威克搬上银幕,而文学和影视在表现手法及审美本质上的区别也必然使电影的改编与原著小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分离和断裂。
(二)从香水到香水:漂浮的能指于纯粹的追求
《香水:杀手的故事》在素有“德国奥斯卡”之称的第57届德国电影节上获得银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蒂威克对于原著二次重写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与其说是出于对原著精髓的深刻理解和继承,不如说是因为编导在当前之历史语境下去讲述神话故事的能力,即通过将神话寓言通俗化、商业化以便获得习惯了电影电影思维的当代观众更多共鸣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是依靠技术的手段,比如通过镜头语言和影像科技将对于气味的捕捉和体验视觉化,通过造型艺术和道具科技来重现18世界巴黎奢靡堕落的社会风尚和污秽阴暗的角落……等等——这一点无疑是蒂威克的强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原著内容的选择、删减、重写来营造更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风格和情节——而这一点对于图像结构能力出众的蒂威克而言,似乎也不成问题。香水:一个杀手的故事,仅从名字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以奇特的方式来讲述的恐怖故事,那种类似于惊险/侦破的构成方式而提供的具有游戏可能性的叙事文本。但显然,蒂威克这一次并没有着力于确立某种模式、逻辑或者阐释,没有去重建一个陌生的常识世界以印证真相的可能性。影片的大量篇幅依旧聚焦在那个悲惨的男主角身上:一个在当时”最天才最万恶又不缺少可怕天赋“的气味王国的统治者。
事实上,蒂威克的选择仍然是好莱坞式的,带着某种梦幻的神话色彩。由于省略了相关人物的史前史以及淡化了环境的本体作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传统英雄电影和人物成长传记结合起来的情节剧变体。拥有超人能力的主人公在苦难的人生旅途与丑陋庸俗的世俗世界中执着地追求对于纯粹之美的永恒追求,从交代天才的出生到技能的发现和加强,从脆弱心灵的封闭到“伟大目标”的确立,从诡异凶残的行动到危险重重的高潮,夹杂着传统英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隐修和磨砺,以及最后救世主般的神奇逆转与幻化涅磐。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好莱坞意义上个体英雄成长史的必要组成。而最能反映这种商业化倾向的无疑当数在小说和电影出于文本中心的“世间万物的精魂”——香水这一道具了。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香水在小说中是一个时时漂移的不确定的能指,它既是主人公施展嗅觉天赋的物质载体和连环凶杀案背后隐没的行为动机,同时也是格雷诺耶自我身份丧失的延续证明和世俗世界肮脏丑恶的对立。小说中的巴黎是在味道中浮现的,而令人震惊的却是作家一连用了17个表示“发出恶臭”的德语动词来形容这座城市。“我们要讲到的这个时代,在城里面到处弥漫我们这样的现代人几乎无法想象的臭味。路上有堆肥臭;后院有尿骚臭;楼梯间有木头霉味,老鼠屎味,厨房有烂包心菜和羊油味;通气不良的房间里有陈年灰尘的闷臭;卧房里有油腻的床单味,微湿的鸭绒被味,尿壶的炝鼻骚味;烟囱发出硫臭;皮革厂碱水池臭和屠宰场凝血腥臭;人身上散发汗酸和没洗的衣服臭,口腔有烂牙味,从胃里出来的洋葱汁味;身体呢,从不再年轻开始,就有放很久的乳酪味,酸奶和发疹性肿瘤病的味道。河岸臭,教堂臭,桥下臭,王宫也臭。农人和教士一样臭;徒弟和师傅的老婆一样臭;贵族一身从头臭到底;国王自己也臭,臭得像只野兽;王后是臭得像只老山羊,不分冬夏……”作为一项具有二元对立属性的感觉机制,香和臭本身便隐含着一种对于文化/制度意识形态式的解释。毫无疑问,对于环境之“臭”的强调突出了一个时代的嗅觉特征。可讽刺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正在巴黎那个弥漫着恶臭的圣婴公墓旁边的一个鱼摊上出生的拥有着异常灵敏之嗅觉的异人。这也就意味着他将将注定比一般人更为剧烈和深刻地体尝到人间的腐朽和肮脏,因而也更具有对于气味建设性或者破坏性的冲动。因此,小说中的天赋异禀绝非塑造英雄神话的前提性条件,而是一个悲剧的先验性设定。而这一设定同时也为格雷诺耶对于少女之香的心醉神迷提供了解释:在那个臭气熏天的世界中只有一样东西超然于外,那便是处女的体香,同时也可能是这个世上最难于收集和保存的气味。这样,格雷诺耶对于气味的辨认、记忆、重组以及此后的技能学习实际上都被这种对于唯一美好的追求欲望所驱动,而不仅仅是命运的偶然。
更重要的是,与香水之爱相对应的深层原因是格雷诺耶本身体味的绝对缺失。在一个弥漫着恶臭的世界里出生居然不带一丝人的气味意味格雷诺耶先天地与环境、与他人划定了界限,而处于与外在对立的状态;没有了人的气味,也便缺乏了人类固有生理标记之一,从而也无以在社会中确立起自我。于是,这种气味的缺失必然在他生命的历程中转化为环境所强加的仇视压迫和主人公并非自愿的孤独自闭。聚斯金德用了近乎三分之一的情节来展示这一线索,比如乳母让娜·比西埃格说什么也要把这个“杂种”从家里弄走,泰里埃神父断定这孩子是“魔鬼附体”惊惶失措地将他扔给了冷酷无情的加拉尔夫人,而在育婴堂中,也是因为这种无味给其它孩子带来的厌恶和恐惧几乎断送了他的性命,等等。当然由于体味缺失而引发的他对于特异嗅觉最初的本能反应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这也使他能够在格里马制革厂非人的生活中幸存下来,并获得接触香水商人的机会,因为他可以像“扁虱”那样预视并等待用以维持生命却只能偶然获得的下一滴血的到来。而这种人之味道的空缺事实上成为格雷诺耶对于人体气味执着狂热的深层动机,因为只有学会了收集、保存并调制人体的气体,他才能获得令生命形态正常舒张的假面,才能切切实实地摆脱融入人群的恐惧,不落痕迹地从异类中抽离。因而成为一名专业的香水师对他而言就等于申请到了在正常人群居住的绿卡,等于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得到爱与尊重的可能性。由此,小说中那段不断更换衣服并相应变换自己用的气味以测试气味对他人施加之影响的试验描写在表明他能够将气味对他的剥夺与压制转化为藉由气味对他人施加控制的同时,也对其在控制气味的体验中初次感受到的惊喜自我,以及后来创造出能够操控众人意志的“终极香水”做了铺垫。可以看到,气味的缺失实际上是主人公人格损害、痛苦挣扎和非常人生的基本归结点,是他与外部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联系中最单纯、最深刻的基础,他的所有追求以及此后衍生的偏执、疯狂(于当时而言)都是从这里开始(包括不善言词的自闭性格、在深山蛰伏七年后的复出,以及最后的自毁冲动)。内在的气味平衡机制的缺失核心地构成了格雷诺耶的行为动机——本能而有意识地追寻着他所缺乏的东西,即或可改变其自身处境的气味(包括香味)。气味的不在场,作为第一或许也是唯一的激发,推动着格雷诺耶嗅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而香水正是在这种深层结构的相互对立和映射中变为一种可见、可识别的意义符号阐释着那邪恶,盲目、或许没有人性的行为背后单一而善良的“为人”冲动。
而影片为了实现寓言像世俗神话的转变,为了情节的统一与合理,不可避免地或许是无可奈何地将香水/气味这一漂浮的能指固定化了。剔除了环境对于“没有人味”的偏见与残酷,格雷诺耶看上去将更像是一个有着特殊癖好的天才艺术家。他在育婴室险些被扼死的命运成了无知少年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的一次杀戮;他的自闭性格和对语言的滞后掌握不是源于他以嗅觉为第一官能去感受和认识世界(如他闻到木头的味道,所以会说“木头”这个词,无法闻到“跑”的味道,所以很难掌握“跑”这个词),似乎更像是一个天才应该具有的孤独和个性;他在制革场幸存的原因也由此被现在地归结为超乎常人的体力和忍耐力——这里,明显地赋予其传统英雄的生理优越性,在艰苦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而最主要的道具——香水,在这里成了一次偶然的宗教式的启迪或曰神秘主义的自我发现,是因为那次进城的经历拓展了他对于嗅觉世界的具体经验,从而照亮了他利用自我天赋制造“嗅觉”奇观的伟大理想,也因此使得他的人生变得充满意义。事实上,尽管格雷诺耶拥有敏锐的嗅觉,他对于那些平常的香味和一般的人体气味是敏感而厌恶的,他真正在乎的是一种能够使自己与众不同又可以获得众人认可的“气味外衣”,因而他可以为了有机会学习更多更古老的萃取方法而不理会香水商商业交换式的配方保留要求,而他跑到僻寂的康塔尔火山山顶穴居也是为了逃避人类社会的任何腐朽气息。当然,影片中的格雷诺耶绝非是原著中那个相貌丑陋、有明确目的性、偏执隐忍、伺机而动、外在冰冷内心却异常焦渴的复杂个体,他的偏执变成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执着,他不顾一切手段寻找自我确认的冲动——或许也带着对于社会的仇视和报复,变成了对于少女激越、哀恸、近乎神圣的爱情,他是一个更为天真、单纯、执著和忧郁的,带着些许苦难所造成的扭曲的孤独而忧郁的天才。因此,演员换成了气质阴郁却不乏俊朗的本.韦肖(而非钟楼怪人 的形象),山间的隐居成了长途跋涉过程中一次短暂的歇息,成了成为英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隐修,而他在结束罗拉生命时那种本能般的冲动也被添加了怜香惜玉式的莫名犹豫……蒂威克说“格雷诺耶的偏执恋情最终宣告破灭是本片的要义所在。这并非是一个幻想世界里的怪人怪事……他从一开始就在讲述一个男人的故事,他非常地孤僻,是传统文学作品或者叫座影片中的某个人物,这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立体。这种孤独的痛苦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很显然,蒂威克强调的孤独感,正是好莱坞孤单英雄或反英雄模式中经常倚重的“同情式的共鸣、扇动式的移情”。如果你仔细回味,这里的格雷诺耶与那狂热崇拜肉体的情色艺术家,迷恋于收藏器官的开膛手杰克,以及于优雅中分解生命的汉尼拔等人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象。而整个故事也确实可以被简化为发现才能——强化天才——自我觉醒——运用天才——救世济人的过程,不同的是,他在最后又多个一个自我升华的悲剧化结局。在这里,我无意对残酷寓言或者世俗神话作出选择,但是从香水到香水,编导们实际上像创造一剂全新的香液一样,在萃取了原著关于前调、中调、后调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使用了一瓶以好莱坞思维作为“主香”的奇特香料;这种香料的气味盖过了其他的精油而成为这一视觉香水的主要灵魂。
(三)怪人,情圣或者救世主
如果说,每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个爱的主题,那么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香水》的母题之中同样包含了这样的因素。只是,对于爱的对象的指认直接关系着人物形象的定义,因而无疑小说与电影中的天才之爱是不同的。与常态世界隔绝的格雷诺耶显然不可拥有常态的爱,当他那第一声“处心积虑”地哭喊将自己的亲生母亲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他便注定将弃绝于世俗之爱以外,因为相对于爱的缥缈,他出于“纯粹的反抗和纯然的恶毒”选择了生存。然而,当格雷诺耶在格拉斯城嗅到少女的体香时,他又像当年嗅到巴黎红发少女的气味那般变得激动,甚至快要瘫痪,而为了验证那奇妙的香气是否真的依然存在时,他竟然“象一个情郎似的深深地为爱而陶醉”。小说中,这是他第一次体尝到爱的滋味,而他所爱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被泛化的人之体香。对他而言,这种爱虽然确实存在,而且异常强烈,但却像第一次沐浴到某种新的嗅觉经验那样无法理解、无法描述、无法归类。在这里,少女之香是一个更高更深的抽象,是与他所处的外部世界相对立的“温柔、力量、持久和多样性”,是“令人惊惧却又无可抵御的美”。从那时起,他找到了一种能够与外部世界臭味相对抗的气味——来自于处女的身体,需要精心的收集和保存。这种奇异的感觉在他久已疲惫的内心点了一盏明灯,催生了重新确认自我的信心,使他原本动物般的生存状态与创造旷世香水的所谓“使命”相对接,进而赋予他另一种存在形式。实际上,从他开始用少女体泽提炼神奇香水的那一刻起,格雷诺耶为自己寻找通行证的渴望已经悄悄地上升为一种与他者权力和支配力的争夺上,即制造一种操控他人的终极香水。是对于这种权力的渴望以及这种权力对于报复这个混乱世界的能力,使得格雷诺耶最终表现出生理上的迷醉和伦理道德的崩裂。但是,他的这种爱是矛盾的,他的爱最终是出于恨,出于对那个世界以及那个仇恨他的人们的恨。当他在伸张正义的刑场仅仅依靠一滴魔力香水便成功实现了这种权力的倒转,在成千上万前来复仇的人们身上引发了亘古未有的奇迹时,在众皆拜倒的一片疯狂中,他没有丝毫的满足和喜悦,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于眼前这些“信徒”的厌恶和憎恨。他从本质上讨厌所谓的权威与崇拜,讨厌这个只有恨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他更希望这些在香水的意识催眠下狂乱将他神化的人们能够象他憎恨他们那样憎恨他,他甚至暗暗期盼里希斯冲上前来是为了杀死他,可惜的是后者却哀怜地将他抱住,称其为“我的儿子”,祈求他的宽恕。于是,格雷诺耶在人生中最为辉煌伟大的时刻,被一种对他而言唯一真实的感情——憎恨袭倒在地。他能够通过自己对于气味近乎完美的辨别、记忆、搜索和重组能力定位及创造世人任何一种香味,却唯独不能找到或认识真正属于自己的味道;他能够通过控制气味的刺激密度和作用方向来对人们施加不同的影响,却无法将这些影响作用到自己身上。当他彻底失望地望着那些香水诅咒下扭曲的灵魂时,他也最终醒悟了自己的扭曲。这种爱的不可获得以及自我身份的永恒空缺组后导致了格雷诺耶选择以彻底毁灭魔法与权力之创造者肉身的方式来消解作为他者的操控力。在这里,格雷诺耶的体味之爱是恨的变体,是永远都无法指认其对象的空洞的能指,因而也增强了其悲剧和讽刺效果。
而电影中的天才之爱作为世俗英雄的标签,显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气息。除却影片中对于提取人体香气时那些涂油、吸取、剥离等技术动作精致而富有审美情绪的渲染与扩大不谈,影片中另外两处颇为明显的修改提示了编导们这种好莱坞化的改编倾向。第一是马莱街红发少女的死因。小说中格雷诺耶杀死第一个少女时完全是出于内心阴暗面贪婪、凶残而冷静攫取本能,他要的是少女的香味而非少女本身,因而在谋杀之后只是疯狂地嗅尽她身上每一寸香气,而没有正眼看过受害者的面容;而在影片中,这一情节被转换成误杀,仿佛是一个为命运所作弄的不幸之人在一次意外中阻断了爱与被爱的可能性,而他对于被害者脸庞的亲触和对她体香的回味似乎也成了关于某种神秘情感的记忆与复写过程。与此相对应的第二点则是刑场那场戏。前面的情节几乎相同,先是在场所近万名观众几乎于一瞬间从格雷诺耶身上看到了纯洁和无辜,认定他绝不可能是杀人凶犯;接着行刑的刽子手害怕得无法举起正义的法棍;继而所有人心中都汹涌起对于格雷诺耶无可遏止的爱意,纷纷地拜到在他的眼前,幸福地呻吟,兴奋地抽搐,激动地哭泣;最后这种情绪上升为无限的狂喜和迷乱,他成了天使,成了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最迷人、最完美的人”。他成了“修女们的肉身救世主、撒旦信徒的幽暗之主、开化之士的无上主宰、少女们的白马王子以及男人们的完美投射”,甚至本来怀着满腔仇恨的里希斯,也忘记了丧女之痛,祈求他的原谅。当那块擎着香水的丝巾随风飘向人群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仿佛中了魔咒一般纷纷启动自己的“爱欲程序”,狂欢起来,亲吻起来,胶合起来。在这里,蒂威克成功地利用影像的色情本质为在我们贡献了一副难得一见、姿态万千的肉欲盛宴的同时,实现了聚斯金德对于所谓理性道德的无情消解以及对于肉欲之“爱”的假面粉碎,因为如果香气能够持续下去,众人将在阳光之下连续高潮直至死亡。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却并非对于格雷诺耶阴暗之喜悦以及膨胀之控制欲的连续表现,他面对着凝视他、感受他,渴望他,崇拜他,热爱他的疯狂人群时并没有表现出小说中那种充满了“彻底的制胜感和全部蔑视”的阴冷微笑,他仿佛摒弃了所有的执拗和憎恨,当众人沉醉在香气四溢,神鬼朝拜的天堂中,以孤独而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远方,带着某种令人心碎的沉痛和思考。此时,切着黄色米拉李的少女再次浮现,并在一片幸福的梦幻色彩中与其温柔地交织缠绵,而格雷诺耶则最终流下了神圣而炽烈的泪水。很显然,蒂威克的改动赋予电影更为强烈的情感力量,以好莱坞悲情英雄般的忧郁和深沉将故事雕塑为一个孤独不幸的嗅觉天才因为偶然的悲剧误入魔道,并以只属于自己的方式延续自己爱与被爱之梦想的世俗神话。而影片也由此呈现出一种集传奇、悬疑、爱情、另类、边缘和神秘等时尚元素的现代商业属性。
事实上,仅仅通过对原著部分情节的萃取来创新出一个完全体现小说精髓的文本框架是困难的,因为小说中众多关键元素之间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封闭的圆环。格雷诺耶首先是一个怪才,他拥有一项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天才,正如在一个流言四起,男盗女娼的时代拥有超乎常人的听觉一样,在一个充满腐朽和恶臭的年代拥有超常的嗅觉同样是有幸中的不幸,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比别人体会到更多的罪恶和丑陋。而格雷诺耶的这种天赋又先验地与其自身体味的缺失形成对位,匮乏造成本能的敏感,敏感又在一个充满偏见和仇视的环境中滋长。于是,他只能依靠这种附着的天赋去寻找能够使自己平静的气味。讽刺或者是注定的是,恰恰只有处女身上那种能精致、娇嫩、纤细的香味能够使格雷诺耶产生持久的留恋。这种留恋在时刻缠绕的创痛体验中变得剧烈,逐渐成为他连环谋杀的直接动机。但是谋杀这个词对于格雷诺耶而言又是不恰当的,生理机能的不平衡决定了他对于世界感知方式的不平衡。他超凡的嗅觉使其能够将外部的一切气味收入内心、记忆和想象,同时在混合着无数气味的记忆中清楚地区分,清理,追溯和重组,并随时调动动自己的储藏在思维世界中创造出世间不存在的新型气味。但这种通过嗅觉认识世界的偏差也使得他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滞后,似乎只有嗅到了具体事物的气味,格雷诺耶才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而那些他无法把握其气味的由抽象概念组成的词汇,如良心,上帝,道德,喜怒和爱欲之类的东西始终没有在他的生活和观念中真正形成过,因而也必然不是他能遵奉与实行的。从某种程度上,格雷诺耶只是一个对上帝全然不知、对世俗伦常没有半点认识的动物。他只是通过嗅觉来把握世界,在气味中积累经验,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经验世界。因而,格雷诺耶同时也是一个隔绝于世俗社会的怪人,一个封闭在对气味王国的统治、占有、回忆和想象中的异常灵敏的鼻子。由此,他所遭受的种种磨砺,锻炼和学习无法使其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完善,他也不可能是浪漫主义月光照映下孤独无助的吟游诗人,因为虚幻和错位对其而言只能是一种永恒。于是,他只能得到对人类的厌恶,只能在山洞中动物般蛰伏冬眠。而他唯一一次试图冲破这种隔绝,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爱的尝试也只能以闹剧与乖丑来终结。最后,格雷诺耶再次凭借自己对于气味的记忆回到其出生的地方——巴黎的圣婴公墓,目的是消灭自己。在经历了所谓正法的迷乱之后,他终于获得了在自己在幻灭和仇恨中生存的验证。当他把剩余的香水像佩戴王冠般从头上浇灌而下时,所有的乞丐、妓女、强盗和小偷在疯狂的争夺中将他分食。格雷诺耶如愿以偿地求得了毁灭或者说解脱,同时也一并销毁了操控力与迷患力的媒介——香水及由它而衍生的狂想与放纵。香水味消失的时刻也就是格雷诺耶作为曾经生活过的个体消失的时刻。可以看到,格雷诺耶本身就是一剂融合着生死、反问、对立、爱欲、暴力、权力、崇拜等多种原料的层次复杂而变幻无穷的怪异香水,它随着气味这一能指符号的不断生成和反转,经历了一个从非人状态(无主体的本能生存者)到浪漫主义的分裂艺术家(低贱的苦工和学徒工)再到唯美主义的迷醉自我(香水师和穴居阶段)再到最后后现代的“被分食”自我(主体消解)的短暂人生。
影片《香水》作为一种再创造,在编导们重新的设计与规划下对原有封闭的要素环进行了拆解,实际上最终将格雷诺耶定义为一个浪漫主义背景下的迷醉自我。省略了穴居阶段格雷诺耶对于气味想象力和重构力的锻炼,导演以快速流动的镜头,高度放大的特写,以及上天入地的特效技术化地强化了他对于气味的超强掌控。某种程度上,影片中的格雷诺耶拥有超人的影子,他能够像最先进的搜索定位系统那样通过对气味元素的快速拆解与重组想象出气味携带者的位置及具体行动。而童年苦难的经历和学徒时期的成长也更多地被结构为对于天赋发掘过程的交代,以及一个英雄必须经历的磨练。而对于反讽行刑场面的巧妙改编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经典意义上的救世主和反偶像意义上的变态情圣,那26个丧生在香味汲取过程中的少女以及最后格雷诺耶本人的自杀式举动也相应地结构成对于某种神圣情感或艺术追求的仪式化献祭。撇开原著不谈,影片在观赏性方面的价值将超过其在思想性方面的贡献,而影片也确实像伊钦格所说的那样,“用意象、声响和音乐的力量营造出气味的氛围”,以流畅的节奏感、油画般的影像、精良的美术和服装,使各种味道透过镜头语汇,将我们氤氲环绕。德国电影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最佳服装和最佳音响5项技术奖正好说明了这一偏重。我忽然想到,如果将电影也比作一种香水的话,蒂威克或可称作一名优秀的香水师,他知道什么样的香水能够卖得更好,不是最贵的,不是最稀有的,当然也不是最具创意的。
『肆』 谢霆锋拿过什么金曲奖
谢霆锋获得的金曲奖(截止至2016年):
1、2015年,“2014年度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劲歌金曲奖”《让我们走下去》(获奖)。
2、2007年,“《劲歌王颁奖典礼》“十首金曲(获奖)。
3、2006年,“十大国语金曲”《勇者之歌》(获奖)。
4、2006年,“先锋金曲”《秋千》(获奖)。
5、2006年,“先锋金曲”《给天使看的戏》(获奖)。
6、2006年,“《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 第76期冠军金曲”《勇者之歌》(获奖)。
7、2005年,“《劲歌王总选颁奖典礼》 ”金曲奖 (国语)(获奖)。
8、2005年,“《9+2音乐先锋榜》“ 十大金曲(获奖)。
9、2005年,“劲歌金曲”《塞车》(获奖)。
10、2004年,“年度金曲奖”《黄种人》(获奖)。
11、2004年,“《TVB8金曲榜颁奖典礼》金曲奖”《快》(获奖)。
12、2003年,“年度金曲 ”《边走边爱》(获奖)。
13、2003年,“《「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 港台金曲”《边走边爱》(获奖)。
14、2003年,“《TVB8金曲榜》金曲奖”《边走边爱》(获奖)。
15、2003年,“《年度劲歌王颁奖典礼》 金曲奖(国语”《边走边爱》(获奖)。
16、2002年,“《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 金曲”《香水》(获奖)。
17、2002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 十大金曲”《玉蝴蝶》(获奖)。
18、2002年,“《「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 》十二首金典”《香水 》(获奖)。
19、2002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 十大劲歌金曲”《玉蝴蝶》(获奖)。
20、2001年,“《劲歌金曲第四季季选》 网上金曲”《香水》(获奖)。
21、200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最佳MTV金曲”《只要为你活一天》(获奖)。
22、2001年,“《「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 十大金曲”《玉蝴蝶》(获奖)。
23、2001年,“《TVB8金曲榜》金曲奖”《因为爱所以爱》(获奖)。
24、2000年,“「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颁奖典礼 十大金曲 港台区”《一击即中》(获奖)。
25、2000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十大金曲”《活着Viva》(获奖)。
26、2000年,“TVB8频道金曲榜第一季季选99-00入选金曲”《只要为你活一天》(获奖)。
27、2000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 十大劲歌金曲”《活着Viva》(获奖)。
28、2000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金曲奖”《活着Viva》(获奖)。
29、1999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十大中文金曲奖”《非走不可》(获奖)。
30、1999年,“《儿歌金曲1999颁奖典礼》 十大儿歌金曲”《正义大朋友》(获奖)。
31、1999年,“《美国华语广播》 全年十大金曲奖”《非走不可》(获奖)。
32、1999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奖”《非走不可》(获奖)。
(4)香水上海电影节扩展阅读:
一、谢霆锋获得的电影奖项
1、2016年,“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年度演员””《惊天破》(获奖)
2、2015年,“微博之星2014微博影响力十大颁奖礼“微博影响力十大香港话题””《一生一世》(获奖)
3、2014年,“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爱最大》(提名)
4、2014年,“爱奇艺尖叫之夜”年度颁奖典礼“最佳票房表现””《一生一世》(获奖)
5、2014年,“2014网络沸点最佳男演员”(获奖)
6、2013年,“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专业眼中最具魅力男演员奖”(获奖)
7、2013年,“华鼎奖最佳男主角奖”《消失的子弹》(获奖)
8、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新少林寺》(提名)
9、2012年,“年度青春励志人物年度青春励志人物候选人”(获奖)
10、2012年,“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逆战》(提名)
11、2012年,“华鼎奖年度最佳中国电影演员 ”(获奖)
12、2011年,“华鼎奖老百姓最喜爱的十佳电影明星奖”(获奖)
13、2011年,“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线人》(获奖)
14、2011年,“首届粤港澳青年电影盛典入围最高人气男演员”(提名)
15、2011年,“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线人》(提名)
16、2011年,“香港演艺人十七周年晚会年度杰出男演员奖”(获奖)
17、2011年,“第30届东方影视盛典年度最具价值港台男演员奖”(获奖)
18、2011年,“第15届华语榜中榜港台最佳男演员“(提名)
19、2011年,“首届粤港澳青年电影盛典最高人气银幕情侣:谢霆锋- 桂纶镁”《线人》(提名)
20、2011年,“华鼎奖华语电影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获奖)
21、2011年,“第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线人》(提名)
22、2010年,“香港电影影评奖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获奖)
23、2010年,“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获奖)
24、2010年,“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奖 ”《十月围城》(获奖)
25、2010年,“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提名)
26、2010年,“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十月围城》(获奖)
27、2010年,“第7届亚洲沃克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提名)
28、2010年,“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十月围城》(提名)
29、2010年,“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新世纪十年十佳明星之最佳全能男演员奖”(获奖)
30、2010年,“第5届腾讯网星光大典港台年度电影男演员奖”《线人》(提名)
31、2008年,“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男儿本色》(提名)
32、2007年,“MTV超级盛典港台最具风格男演员奖”(获奖)
33、2006年,“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银桂奖杭州人最喜欢的演员”(获奖)
34、2006年,“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新警察故事》(获奖)
35、2001年,“Stockholm Film Festival Nominated Bronze Horse for ”《恋爱起义》(获奖)
36、2000年,“第6届美国百事达娱乐大奖最受欢迎香港演员 ”《半支烟》(获奖)
37、1999年,“美国百事达娱乐大奖入围最受欢迎香港演员”(提名)
38、1999年,“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爱后余生》(提名)
39、1998年,“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获奖)
40、1998年,“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半支烟》(提名)
二、谢霆锋个人简介
谢霆锋(Nicholas Tse),1980年8月29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番禺,歌手、演员、音乐创作人、制作人、主持人、青年企业家、PO朝霆创始人。1987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95年留学日本东京修读音乐,15岁创作第一首歌《估计错误》;1996年正式出道。
1997—1999年4月发行了《无声仿有声》《末世纪的呼声》等五张专辑。1999年发行其第一张国语专辑《谢谢你的爱1999》。2000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举行“Viva 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2001年以《玉蝴蝶》和《世纪预言》在世界音乐大奖中获“全球最高销量之亚洲最畅销男歌手”奖 。
1998年凭《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获金像奖最佳新演员。1999、2012年分别凭《半支烟》《逆战》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2011年以《线人》获金像奖最佳男主角。2012—2016先后主演《新少林寺》、《消失的子弹》、《救火英雄》、《澳门风云》、《一生一世》、《决战食神》等电影 。
并创立个人品牌系列综艺《十二道锋味》。2003年受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座谈会演讲,并创办中国顶尖特效制作公司PO朝霆;投资房地产、餐饮、服装、娱乐业等。2012年应邀以亚洲商业领袖的身份为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师生做讲座,其本人和创办的公司入选该院MBA(世界十强)案例,其事迹入选《问鼎55个成就世界领先地位的华人企业(企业家)发展范例》一书。
谢霆锋还致力于公益慈善,多次向灾区捐款助养50多个贫困儿童,捐赠希望小学;担任北京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表演嘉宾、香港回归16周年爱心大使。
『伍』 新书|关于电影的这些新书,让我们更有理由需要电影
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而停摆的文娱产业最近终于有所恢复,部分地区的电影院复工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个举办的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官宣将于7月25日举办。产生了巨大裂隙的2020年,我们似乎从没比现在更需要电影。最近,各个出版社也推出了许多电影新书。
《电影通史》
《电影通史》 以时代为序,以一部部电影为讨论的主题,勾连出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主要流派和经典作品,书中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 社会 文化影响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回到电影最初的起点,电影拍摄技术出现在1895年,最初的作品长度只有几秒钟,内容则是日常生活或魔术戏法。20世纪,成熟的电影叙事技巧出现,走在时代前沿的电影人包括乔治·梅里爱、查尔斯·百代和费迪南·齐卡。费迪南·齐卡的一分钟短片《征服天空》的主角坐着奇怪的飞行器飞跃巴黎美丽都上空。参加了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的首次公映之后,剧院经理兼舞台魔术师乔治·梅里爱迅速地意识到了电影在制造幻觉和假象方面的潜力。对戏法的迷恋成了梅里爱的电影标签,其中还融合了魔幻和死亡的元素。他在奇幻默片《橡皮头》中饰演一个把脑袋割掉、用风箱吹气的科学家,他命令助手不断地鼓风,直到把脑袋吹爆。同样,《月球旅行记》中火箭扎进月球人的眼睛里的镜头是典型的梅里爱式诡异的切肤之痛。
《月球旅行记》
之后,专注 历史 题材的法国艺术电影协会拍摄了《吉斯公爵被刺》;印度的电影先驱D.G.巴尔吉从一部关于耶稣的电影中学到了电影的基本技巧,拍摄了《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这部源于印度教神话的古装电影标志着印度电影的起源;意大利的电影先行者热衷于神话故事和壮观的场面,拍摄了《但丁的地狱》;而在美国,埃德温·S.鲍特的《火车大劫案》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故事片。鲍特革命性的运镜和剪辑、实景拍摄和西部片风格令当时的观众大呼过瘾。技术的进步让拍摄更长的电影成为可能,于是文学作品进入了电影的视野。尽管拍摄技巧和叙事手段花样翻新,但电影艺术的本质——对现实的重新创造和解读——早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确定了。
《伟大的电影2》
《伟大的电影2》 是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是一部影评合集,书中收录了关于经典电影的100篇影评,这100部电影被作者形容为“没得看,就会死”的电影,其中不乏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导演如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而另一些导演,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这些影评中包括了一些人们通常不称其为“伟大”的电影——有一些之所以被排斥,仅仅因为它们太过流行(例如《大白鲨》、《夺宝奇兵》),有一些则因为它们标榜 娱乐 (例如《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有一些是因为过于晦涩难懂(例如《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罗杰·伊伯特认为,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
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对一部伟大的电影的定义是:“一想到无法再看它一遍,就难以忍受的电影。”而对于罗杰·伊伯特而言,最愉悦的事情莫过于避开电影工业的流水线,深切并充满爱意地观看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在我每年指导的大学,我每次都会对十六部电影进行逐镜分析。科罗拉多的放映活动是世界事务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坐在麦基礼堂里,为黑暗所笼罩。有时人数上千,我们在超过五天的时间里,花十到十二个小时,使用一个动作停顿分析仪来拉片。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你可以看到非同寻常的东西。”因为热爱,那些沉浸在黑暗中的拉片的时光也显得充满趣味。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是 美国影评人、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纳雷摩尔解读黑色电影的作品。考察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黑色电影,解读了数十部经典影片——《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第三个人》《来自过去》《唐人街》《低俗小说》《蓝衣魔鬼》《穆赫兰道》《罪恶之城》《杀戮赌场》……从概念衍变、时代背景、审查规范、商业机制、美学风格、理论分析、演绎流变等七个方面进行解读。
黑色电影无疑是电影中最无定形的门类之一。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黑色电影》一书没有回避这些影片,但詹姆斯·纳雷摩尔也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种观念。
多数人来说,“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个术语意味着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某些好莱坞电影类型、风格或流行的特征。例如,黑色电影的人物和故事(漂泊男子受到漂亮女人的吸引,私家侦探受雇于蛇蝎美女、犯罪团伙企图实施打劫);黑色电影的情节结构(闪回、主观叙述);黑色电影的场景(城市小餐馆、破败的办公室、浮华的夜总会);黑色电影的美术设计(威尼斯式百叶窗、霓虹灯、现代艺术);黑色电影的装束(檐帽、风衣、垫肩);黑色电影的配件(香烟、鸡尾酒、短管转轮枪);黑色电影风格的表演,通常与那些拥有“电台声音”的演员,例如艾伦·拉德(Alan Ladd)和迪克·鲍威尔(Dick Powell)联系在一起 ……
《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
《秋日传奇》
《秋日传奇》 是硬汉派作家吉姆·哈里森的传世之作,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燃情岁月》的原著小说。吉姆·哈里森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秋日传奇》中就包括了《复仇》、《独舞男亨》和《秋日传奇》三个中篇故事。
《秋日传奇》是哈里森根据其妻子的祖爷爷遗留下的日记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 历史 传奇”:辽阔的蒙大拿州,拉德洛上校家的三个儿子为了世间正义毅然决心参加“一战”。小弟塞缪尔不幸牺牲,二哥特里斯坦悲痛欲绝,几欲发狂。战后,特里斯坦迎娶了苏珊娜,可婚后几个月便离家闯荡。痛苦不堪的苏珊娜最终嫁给了大哥艾尔弗雷德。几年后,特里斯坦终于回到了蒙大拿,父子三人的爱恨纠葛仍然在继续,一切都带着悲剧的宿命感。
吉姆·哈里森主要作品都以他熟悉的北部半岛、蒙大拿州或亚利桑那州的乡村为背景,与福克纳有许多相似之处。哈里森酷爱垂钓、打猎等户外活动,喜爱饮酒和 美食 ,作品中又常现“硬汉”形象,因此被誉为“当代海明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读者更是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 社会 生活和文明冲突。
《香水》
十八世纪的巴黎,格雷诺耶降生在城市最肮脏、气味最浓烈的鱼摊上。他天生没有体味,却是一个惊人的嗅觉天才,能够分辨并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气味。为了追寻最完美的香味,并将之保存下来,少年格雷诺耶受尽磨砺,一步步从香水铺学徒成长为制香大师。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望后,他终于发现,唯有某些红发少女身上才散发着他追寻的完美香气。为此,他不惜屡屡犯下罪行,萃取她们的体香制成一种神秘的“香水”,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众人无尽的追捧和痴迷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最终,他选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失在了气味的短暂的王国……
《香水》 改编自同名小说,书中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离奇魔幻的情节,以及对于气味出神入化的捕捉与描摹,都被反复称道和引用。作者借主人公格雷诺耶这个嗅觉天才的悲剧人生,反思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现代 社会 中陷入虚无与异化的生存困境。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处女作《低音提琴》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至今仍常演不衰。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后被译成多种语言。他还著有中篇小说《鸽子》、《夏先生的故事》及其他一些非虚构作品,在当代德语文学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陆』 圣诞快乐迅雷下载 圣诞快乐高清下载 圣诞快乐BT下载
图文:圣诞演出大比拼 谁的绝招更给力 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12-27 11:52
...更首次一气献唱了两场从未在内地公开表演过的新歌——五月天3D演唱会电影主题曲《OAOA》以及石头为张芸京编曲的深情款情歌《你是唯一》。 ...整场演出被五月天渲染出浓浓的圣诞气氛,阿信将一曲《恋爱ING》即兴填词成《圣诞快乐》,... 4条相同新闻
在温馨中等待奇迹 网易 2010-12-24 10:03
孩子、亲情和动物,是圣诞电影永远的主题。 《圣诞快乐》 (2005年出品) 这部影片根据一战时期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曾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以及2006年凯撒奖最佳影片提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的时候仍然处于胶着状态,...
圣诞观影推崇合家欢 《赵氏孤儿》是王道 浙江都市网 2010-12-24 08:57
圣诞节将至,国内电影市场必将在这个周末掀起一个小高潮。《赵氏孤儿》自上映以来,得到了影评界的颇高赞誉,众多演员的表演,也被认为极具突破性。...NO.3最反思——《圣诞快乐》(《Joyeux No l》) 导演:克里斯蒂安 卡西雍 主演:吉约姆 卡内丹尼 伯恩丹尼尔 布鲁赫 ... 3条相同新闻
百年曹禺 30岁的川大“雷雨 ” 网易 2010-12-24 06:01
也正是因为“好玩”,他们成就了很多“雷雨”剧社的第一次:2002年,首次尝试用英文将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改编成为半小时的四幕情景剧《圣诞快乐》。...2004年,为了纪念张国荣去世一周年,话剧社精选张国荣主演的五部电影,将其中的经典片段改编为话剧《我的宠爱之人间路》,并在酒吧驻演3场。 ...
青海卫视给力圣诞 益阳巡演豪夺莫文蔚票房 腾讯网 2010-12-13 14:12
《白色圣诞节》、《圣诞快乐》以及《铃儿响叮当》《鲁道夫的鼻子》等耳熟能详的圣诞歌将得到演唱,让全场花粉互动high翻节日,届时代悦将奉献出其从宝岛带回的礼物作为奖品。 往年圣诞不是逛街就是看电影,今年的花粉们有了特别的去处。... 6条相同新闻
b
『柒』 民国最精致女子:面子绝代风华,里子才情万千
民国有着这么几位女子,面子绝代风华,里子才情万千。 兼具才华性情,内外精致的美人——潘妃 潘素是前清著名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人,其母沈桂香出自名门,请名师教授潘素音乐与绘画,故潘素既能弹得一手好琵琶,也可作得一幅美画。而其父潘智合却是个纨绔子弟,败光一切家产,其生活就此陷入困顿。潘素13岁时,母亲病逝,继母王氏将她卖到上海妓院,获「 ”潘妃”之称。 张伯驹在上海见到潘妃,顿时觉得惊为天人,一见顷心,费尽心力追求,于是,其在二十芳龄之际便成了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 青绿山水画家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 ”冒辟疆”,自然要把潘素培养成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张伯驹请了当时的各方名士教授潘素古文与山水画。加之潘素本身已有深厚的功底,故而其造诣极高。 潘素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主攻花鸟;中年开始对山水滋生兴趣,潜心观摩张府珍贵的书画真迹,至名山大川实地写生;晚年时擅作金碧青绿山水与雪景山水。 四十年代的潘素已然在绘画界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张大千先生曾称赞潘素的绘画:「 ”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一代美人,精致的五官隔着褪色的黑白照片仍美得惊为天人。 狷介之人 气节上,潘素跟张伯驹一般,也是狷介之人。1937年,夫妇参加蒋纬国婚礼时,蒋纬国知道潘素善弹琴,邀其演奏,潘素以琴不在侧委婉拒绝,蒋纬国多次再请,潘不为所动。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唐瑛 唐瑛是中国首批留洋学生唐乃安的女儿,是上海教会贵族学校的高材生,是宋子文痴恋一生而不得的爱人,更是当年上海滩最为翘楚的一代名媛。 南唐北陆 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具有曼妙的舞姿与高雅的谈吐,是红透整个上海滩的头牌交际花,曾与陆小曼齐名,获称「 ”南唐北陆”。 唐瑛与陆小曼同台演出 戏剧界的缪斯 风华绝代、仪态万千的唐瑛并非仅是上海风月场所的交际名媛,其精通英文,善唱昆曲,热衷演戏。既能一展曼妙舞姿,又可弹得一手好琴,案前泼墨,山水画立就。 1927年,她演出昆曲《牡丹亭》,成当年报纸的头条。 1935年,她在卡尔登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用英语演出京剧此乃第一遭,加之其精湛的演技,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在百乐门参演过话剧《少奶奶的扇子》 …… 至此,唐瑛被称为「 ”戏剧界的缪斯”。 这时的唐瑛正处于人生最显赫的时期,犹如一朵含苞的夜来香,在上海滩摇曳生姿,幽香宜人。 比我漂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又没有我漂亮。 唐瑛穿着打扮考究且前卫,一度成为旧上海的时尚潮流风向标。 选用CHANEL N°5香水、CHA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更有十口镶金大衣箱以及昂贵的挂满大橱的裘皮大衣。 据其妹唐薇红回忆,姐姐极其注重修饰打扮,就算待在家里,一天也要换三次衣服,早上穿短袖的羊毛衫,中午穿旗袍,晚上家里有客人造访,就着西式长裙。那时候的旗袍滚很宽的边,滚边上绣出各种花样。 唐瑛最喜欢的一件旗袍滚边上有一百多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用金丝银线绣成,红宝石钮扣熠熠生辉。 聪慧的她甚至能够DIY自己的原创服饰,别致、时髦而前卫,一度在名媛圈中刮起了「 ”唐瑛款”风。 1927年,在上海静安寺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里,时尚的领军人物——唐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 ”云裳服装公司”。 在当年的上海滩,云裳服装成为了时髦女子的一大追求。 唐瑛对于食物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于每一餐都严格遵循精确的时间表进行。 此外,她极其重视餐桌礼仪,吃饭时绝不能摆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话;汤再烫,也不能用嘴去吹等等。 家里更备有四位厨师:两位负责中式点心,一位负责西式点心,另一位则专门负责做大菜。 七十年代时,年过六旬的唐瑛身着一袭蓝绿色旗袍回上海探亲,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透露出的精雅韵致,恍惚地让人以为,美人迟暮的哀愁似乎总是与她无关。 曾有人称唐瑛如一株绚烂的郁金香,纵然光彩照人,却无刺无害,从不争抢别人的光华。她没有那么多华丽的烦恼和奢侈的忧伤,这样恰到好处的感性和理性,对于女人,是难能可贵的两全。而唐瑛则自信地认为:「 ”比我漂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又没有我漂亮。”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夏梦 在老上海浓重的艺术氛围以及双双都是票友的父母的影响下,夏梦爱上了戏剧表演。尤其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于,原名为杨濛的她从莎翁的《仲夏夜之梦》中为自己取了「 ”夏梦”的艺名。 夏梦是五十年代香港的著名演员与制片人,能演会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堪称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 2015年6月21日,已然82岁的夏梦荣获第18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终身成就奖。 金庸的梦中情人 被誉为是「 ”上帝杰作”的夏梦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身材高挑,是香港公认的西施。 夏梦的妆容是当年香港流行的「 ”眼儿媚”。 其更是一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梦中情人。武侠大师为梦中情人委身长城影业甘当个我剧的轶事,成了当时文化圈中的一番美谈。奈何大侠一番苦恋,换得美人一句:「 ”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只得将对其的痴恋化作笔下的清丽女子,以解相思之苦。 聪明过人的黄蓉、不染风尘的小龙女和纯净如初的王语嫣的原型便是夏梦。 金庸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李翰祥说:「 ”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影视评论家石川说:「 ”夏梦是传统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载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文人家国梦想的梦中情人。” 长城三公主 夏梦因偶然被大导演相中从而得以投身影视圈,与电影结缘17年,拍摄了近40部影片。绝代美貌与精湛演技以及低调从时的艺德令之著称影界。 银幕上斯人如天仙下凡,袅袅婷婷。其凝炼且朴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令其饰演大家闺秀亦或风尘女子、贤妻良母或青春少女,皆能熠熠生辉。且与当时的石慧、陈思思并称为「 ”长城三公主”。 作为长城电影公司的当家花旦——夏梦称得上是「 ”正大仙容”,无论是扮演董小宛亦或是陈白露,其身上总能够自带一番凛然的正气。而在银幕外,长城公司与夏梦之间更是仗义互助的关系。公司没钱开拍的时候,夏梦去外面赚了钱养公司,而颇具大家庭氛围的公司也保障公主们只参加最健康的社交。 在老一辈影迷们的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 长城凤凰导演李萍倩说:「 ”夏梦镜头前适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员。 丁柳元折服于老艺术家们的美好品质与艺术修养,用「 ”聆听岁月、感怀今朝、温润我心、不忘初心”向夏梦致敬。 地狱天堂都一梦,烟霞窟里送芳年——孟小冬 梨园冬皇 孟小冬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其祖父擅演文武老生,父亲、叔伯唱京剧,故而聪慧秀丽的她自小便耳濡目染学唱须生。 6岁时,孟小冬便跟着父亲练习身段,每天听着父亲吊嗓,久而久之竟然喜欢上了老生的唱段。 8岁时,正式学习孙菊仙派老生。 12岁时,首次在无锡挂牌公演。 14岁时,在上海与众大家同台演出,颇具大家风范。 18岁时,技艺精湛的孟小冬在京登台,一炮而红,获得了「 ”冬皇”的美号。 扮男像的孟小冬气宇轩昂。 芳龄十八的孟小冬初到北国,便活跃于京、津两地,频繁参加崇雅社等坤班的演出。 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的孟小冬,其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加之其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引得当时的北平人皆以之为心目中的偶像。 31岁时,其艺术才华获得「 ”新谭派”余叔岩青睐,成为其唯一的关门女弟子。 右一为孟小冬,右二为余叔岩。 在京城声名鹊起她,以后的营业戏卖座几乎与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相持平。 40岁时,其在中国大戏院连演两场《搜孤救孤》,在上海滩唱得万人空巷,吸引了川陕平津台等地的戏迷不惜重金坐飞机买黄牛票来听戏。演罢后从此退出舞台,不再登场。 《搜孤救孤》演罢,孟小冬着旗袍谢幕。 只有具有天赋、意志坚强又迷恋艺术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冬皇的学生。而她在教授弟子时,更是严厉认真。且严格规定,未经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随意吊嗓,更不准在外面唱尚未纯熟的戏。其对艺术的态度如此可见一般。 当年的燕京散人曾评孟腔:「 ”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错爱的绝世情缘 18岁的孟小冬遇上了时年31岁的伶界大亨梅兰芳,二人合演了《四郎探母》,大获成功,至此二人互生情意。后经友人撮合,终成眷属。 当年的《北洋画报》登载了一篇署名为「 ”傲翁”的文章:「 ”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 然而,梅兰芳的原配福芝芳对梅孟的结合并不满意,而梅兰芳又因种种原因无法给予孟小冬与正妻平起平坐的地位,加之王惟琛在梅府前制造的流血事件,最终导致昔日的恋人劳燕分飞。 二人的婚姻仅维系短暂的四年。 演老生的孟小冬如爷们般说到:「 ”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孟小冬与杜月笙。 确然,30岁的孟小冬遇上了当年的「 ”上海滩皇帝”杜月笙。杜月笙懂孟小冬,他重视她的艺术成就;且给予她名分,让晚辈对之行跪拜礼。因此,至杜月笙逝世后,孟小冬终生不再唱戏。 再回首往昔的各番恩怨,她说「 ”一切都过去了罢!”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 张充和非倾国倾城貌,初初一瞥,无法给人「 ”一眼惊艳”之感,但喜着一袭暗色旗袍的她,「 ”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清淡之中,自有一种高雅的气质,颇具民国女子的风韵,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充和自小天资过人,加之家里特意请了先生授课,至此得以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十年的国学底蕴濡养了她的气质,润色了其出彩的文笔。甚至于一代名士章士钊也誉充和为「 ”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 ”当代李清照”。 她的代表诗词有中英文诗集《桃花鱼》,该诗营造出的意境堪比李清照的《如梦令》。 《桃花鱼》 记取武陵溪畔路, 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 愿为波底蝶, 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着处, 最怜泡影身家。 试讲飞盖约残花, 轻绡都是泪, 和雾落平沙。 除了写诗之外,张充和也通昆剧,唱、念、做、打,挥洒自如。 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当代小楷第一人 充和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 ”当代小楷第一人”。 白谦慎:我们当她是个活宝 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被世人誉为是「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而如今,能像张充和当年那样,既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容姿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者实在不多;更何况她工诗词、善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尤长昆曲,且为人低调淡泊。即使年老,她仍面容清秀,仪态万方,被称之为「 ”最后的大家闺秀”。
『捌』 谁知道郭敬明有一首诗“我希望……我希望……”是哪首啊
《百人恋爱世纪》 我希望每一个冬天里,连大街上都有暖气,我就不用穿很厚,那样不帅,但你要穿得很厚; 我希望每一次逛街的时候,都会有一件东西,让我觉得想要买给你; 我希望你做噩梦的时候,我正好在你旁边,也希望我睡不着的时候,能看着你在我身边睡得很熟; 我希望你想我的时候能发短信给我,打电话给我,或者坐飞机来找我,我一定会非常开心; 我希望可以每天都能抱你; 我希望我们不要冷战; 我希望你经常为我吃醋; 我希望能每天都帮你吹干你洗后湿漉漉的头发,我希望我们在一起之后都由我来帮你剪指甲; 我希望我们两个用一样的香水,我希望你身上都是我的味道; 我希望你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想我,哪怕在工作的时候也在想我; 我希望你生病的时候就只有我在照顾你,其它人都给我滚。 我希望我爱你的日子里,你都在爱我,也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都不要过去; 我希望陪你去世界的尽头,时间的尽头。 我希望你真的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