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电影院
是上海影城吗?
上海影城座落在中国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番禺路口160号。它是1991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是沪上首家五星级影院,并开创了中国多厅影院之先河。 (公交路线:48路 72路 76路 113路 138路)
从1993年起至今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曾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点最佳设计奖,荣获建国五十周年上海经典建筑提名奖,作为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
上海影城是集电影放映、会议、餐饮、娱乐、书屋、广告、展览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企业。
2003年首度在国内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全额投资座落在浦东八佰伴十楼的第一家连锁影院--"新世纪影城"。
使影城的规模再扩大。上海影城和新世纪影城为艺术交流、电影展映等以电影为主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上海影城拥有14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影城之一,下设10个部门,员工170余人。上海影城本部共有9个风格迥异的电影放映厅。
第1厅1118座,红色基调、热烈辉煌,银幕宽22米、高10.5米。音响效果参照国际THX技术标准设计,18台顶级数码影院功放的总功率达30000W,创全国之最。
配备了SDDS八声道全数码立体声、SR-D和DTS六声道数码立体声音响设备、70毫米放映机及同声传译设备。世界顶级的JBL扬声器分布在放映厅四周和顶上,其视听效果在国内堪属一流。
1997年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影城一厅率先在全国引进SDDS八声道数码放映设备、2001年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影城一厅又首次向国内观众展示了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硬件设施领先全国同行。
第2厅458座,蓝黄基调,宁静温馨。按最佳声场效果布置的世界顶级JBL单元扬声器足以营造出一个声情并茂的世界,影城二厅安装了数字放映设备,清晰的数字电影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
第3厅288座,气派豪华,座椅舒适,视听效果一流。它也可放映各种数字式的影片,世界顶级JBL单元扬声器及现代化的音视频硬件设施使其独树一帜。
除了电影放映功能外,这些厅具备齐全的硬件设施,而成为沪上许多著名的企事业单位理想的大型会议场所。
② 潘迪华 | 让王家卫情有独钟的上海味道
潘迪华出身在上海常熟路一个商人之家。她出生的年代——1930年代,已是Broadway一词在上海登峰造极的时代了。
Broadway,可理解为广博多元、万物共沦一炉。中文也有过译为“百乐会”“百老汇”,现统一为“百老汇”。上海人的英译,真可谓匠心独到,音、意都相融。
而百乐门之所以译为“百乐门”,相信译者也在意、音上尽量往Broadway上靠。百乐门对老上海娱乐业的意义,其实不单在其金碧辉煌的外表和爵士乐队,应该讲,百乐门是近代史上中国首家引入Cabaret规模的餐厅。Cabaret和Restaurant不同,虽然都是提供美食的餐厅,但前者有歌舞餐厅之意,后者只是单一的餐厅。1932年百乐门的落成标志着Cabaret在上海已自成一体,比殖民地香港要早二十年之久。
上海滩上的许多流行,最新的好莱坞插曲、最流行的女子发式衣饰,都源自于Cabaret Show。
毕业于上海中国女中的潘迪华,美丽活泼,是颇具反叛个性的上海Baby。
1940年代后期,好莱坞歌舞片在上海铺天盖地,一部新片刚刚上演,好莱坞梦工厂的工业化操作就已令其制成唱片,唱遍上海大街小巷,还有周璇、李香兰等待着江南小调韵味的时代曲,令潘迪华无师自通,跟着唱机就可以朗朗上口。
那点老歌,对上海人都是永恒的回忆——“天涯呀天涯,觅呀觅知音……”真正是如一注醇酒,让人心都醉了。
然而1949年之后,上海夜总会门口的霓虹灯相继熄灭了。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白光、周璇录制的《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的黑胶唱片给踏碎了扔进垃圾桶……那时的上海,入夜后一片死寂,连街灯都是昏暗孤寂和苍白的。
可那些唱着《何日君再来》的上海Baby们,并没有随着靡靡之音的被禁而面目模糊,她们中的一部分南下去香港神魂颠倒去了。潘迪华就是其中一个。
1949年5月,这个年轻的上海Baby孑然一身南下香港,诚然带不走上海百老汇的舞榭歌坛,却带着丝丝缕缕的海上生活精华。
潘迪华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手中的一张上海百搭。
几乎王家卫每一部有上海元素的电影中都有潘迪华。可以讲,潘迪华是王家卫电影的灵魂,纵使她从没在其中出任过主角,只要晃过她的上海韵味的身影,王家卫的电影就成为王家卫了,而且一个不小心,她会抢走主角的戏。
在《花样年华》《阿飞正传》或者是侯孝贤的《海上花》中,潘迪华那口原汁原味、沾满十里洋场吴侬软语的老派上海华,入耳颇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潘迪华犹如《人鬼情未了》里那个灵媒,我们唯有凭借她那一口老派上海话,才能感性地与那个逝去的时代有个短暂的交流。
千禧年之后,虽然仍然讲着一口标准道地的上海话,被问及有无叶落归根,回上海养老的打算时,她却无奈地一笑,说:“我知道上海越来越好,但是大约回不去了。我在香港可享受政府免费医疗……”毕竟身在香港逾半个世纪,接受了落花飘零、他乡认故乡的事实。
她是一朵曾在上海十里洋场绽放的蒲公英,然后被一阵风吹起,在维多利亚港边落地生根,带着就上海百乐门的一缕余韵,又沾上一身英伦殖民地的红尘,还揉入丝丝岭南之风。
潘迪华位于香港跑马地的家,一如五十多年前她位于上海常熟路的家,属都会的“上只角”高尚地段。 她的家居布置如同她那一口原汁原味的老派上海话,很是老上海。 尤其那深色方形嵌花柚木地板,正是老上海最规范的、资历最深的、图案经典的打蜡地板,比浅色的枫木地板更显沉实华贵。她家的玄关清清爽爽,不似一般香港广东人,门口供着土地公,还有一长列各式各样的拖鞋。
她客厅里的乔其纱元宝型灯罩、布质的铺着透花白纱巾的沙发、粟壳色的银器橱和同料同色的六人大菜台子,造型老式、经典,犹依稀飘散着1960年代前一种老上海中产阶层的居家芳醇。这样的审美,这样的上海情结,反在今日的上海已不多见。
难怪《阿飞正传》中,王家卫安排了一个场景 :刘嘉玲饰演的咪咪对那位上海太太(潘迪华饰)中日紧闭的大门内的居家,充满好奇,一日,终于鼓起勇气要求这位上海太太打开大门让她见识一下。上海太太就闪身请她入内。通过王家卫的镜头看到一个南下香港的上海太太的居家摆设: 一样的乔其纱大灯罩,一样的铺着白通杀的布质矮沙发、矮咖啡柜……
1931年出生的潘迪华,论年纪,她足以做个时髦外婆,然而看她的眼神举止,令人想起白先勇收录在《台北人》中一个短篇《永远的尹雪艳》:“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连眼角也不肯皱一下。”
她天生属于灯红酒绿的歌坛和夜总会,属于磨人心腑的情场。
中国人对女孩涉足歌坛舞榭,本已有成见,如再跻身饮酒作乐的夜总会,更是万万使不得,如再沾上点点洋气,简直可谓丢祖宗脸—— 偏偏潘迪华就是个另类。
在上海时她狂热地做着明星梦,甚至已考入电影公司,但父亲坚决不让去。不料,香港圆了她的明星梦。
1953年,潘宛卿用“潘迪华”这个艺名,拍了电影《白衣红泪》,开始她水银灯下的生涯。
1957年,香港璇宫夜总会,这位上海Baby在友人的怂恿下,被临时拉去替代了即将离职的歌星。仅仅在乐队领班带领下练了三个礼拜的歌,潘迪华这个在夜总会中完全新鲜的名字,伴随着穿一身晶亮亮的串珠旗袍的美人鱼般的上海小姐,开始了粉墨登场。就是这个晚上做为契机,几个月后,潘迪华的名字被亮闪闪的霓虹灯照得金光灿亮,融入夜香港的不夜城上空,成为其中一道绚烂的风景。她的歌喉唱遍了丽宫、首都、香槟等几间港九高级夜总会,在香港流行曲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至今,若要问谁使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歌手及乐师?港人都会异口同声答: 潘迪华和顾嘉辉的乐队。
以前沪、港的Jazz乐坛都被菲律宾和西方白人一统天下,沪、港本地的Jazz音乐家歌手都属“留学派”——跟着留声机学的。
潘迪华自小就迷Jazz,或者这种富有节奏的、热闹得如万花筒的旋律,本来就是她的个性。她从小就坐在房间的地毯上,对着留声机,边抹唱片边学唱爵士乐。
朋友对她说,唱爵士乐要有良好正宗的英语基础,光靠上海中国女中和一般应答的英语是不够格的。她即时去英国文化协会办的英语班苦攻牛津英语,并拜师跟乐队领班李宝璇老师学Jazz。学唱Jazz,也学Jazz舞。一星期上足五天课,每次练歌费三十元,一个月也要六百元。在1957年,六百元算一笔大数目。《花样年华》里梁朝伟饰演的报馆编辑,想来都没有六百元一个月的费用。
曾有香港报纸如此感慨:“……香港是个华洋杂处的社会,加上近年观光事业蓬勃,娱乐业也随之蓬勃,但夜总会却仍纷纷以外籍人士表演作号召,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不能用东方艺人的技巧去吸引游客?难道真的是‘月亮是外国的圆’吗?”
为了呼应,香港大会堂餐厅夜总会特聘潘迪华作驻唱歌手。
接下来,刚刚在香港矗立的当年属最摩登的酒店“希尔顿”,也终于承认了香港歌手的国际地位,潘迪华成为首位驻唱希尔顿的华人歌手——那都是1960年代后期的事。她同父异母的兄弟潘胜华是这样介绍她的—— “我阿姐在香港出名的程度、犹如当年的白光、周璇在上海的出名……”
《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特别要她在片中唱一曲《梭罗河畔》,那是1960年代被她唱红的一曲歌。是她的风华绝代。1960年代的青年早都已步入中年,潘迪华那沙哑的豆沙声,经历过情爱的沧桑、全世界最豪华夜总会的熏陶,带着一股浓丽的颓废,恰如电影最后将秘密埋在树洞里的梁朝伟的心情,唤醒了那一带青年对自己的花样年华的追忆。
当上海人只有八只样板戏可看的时候,香港第一家免费电视台已在每周末晚上推出《欢乐今宵》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通过荧屏,令一般市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夜生活。而潘迪华就被邀请为这档节目的首位驻台歌星。
为了这档节目,她特地花了近三万元的服装费。1960年代的三万元,可以买层楼了。可惜当时还是黑白片,再加上强烈的灯光令旗袍上的闪片珠反光得厉害,结果这批华服都派不上用场。
1968年十七届亚太旅游会上,潘迪华作为香港旅游协会派出的亲善大使中的一员,穿着绣着金龙的旗袍,为众人高歌一曲《缤纷港九》,成为整个会议中最精彩的插曲。会议后,一班原打算去东京的代表,纷纷改道去香港考察旅游资源。从此,《缤纷港九》成为潘迪华巡回演唱的指定节目,被人称为“香港的市歌”。
如果只唱中文,自觉市场始终有限。 为了令外国人听得懂,潘迪华首创用英文唱中国歌曲。 自从踏上歌坛起,她已起誓要做其他中国歌手没有做过的。
她有大把理由可以奢侈地置办行头。只是,她从来没有一件袒胸露背的性感晚装。很多女歌手可以有几架用集装箱装的华服,潘迪华只有十八件华丽的绣花或串珠的旗袍。诚然,人人都知道旗袍是中国女人的国服,但并不是每个中国女人都能衬得起这样一件窄腰、贴身、开衩的国服的。
潘迪华当然明白,当女人要靠身体来吸引他人注意时,那是悲哀和无奈的。她曾自信地说:“我从来不卖弄性。”
接下来, 潘迪华带着她那十八件旗袍和一把中国宝剑,开始在世界各豪华夜总会巡回演出,成为现代版的“天涯歌女”。 她是很享受这一切的。潘迪华风姿绰约的上海Baby身影,向世界提供了另一个上海版本,外媒将她称为“东方夜莺”。
但她不满足只做外国人的“中国娃娃”,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在1974年的时候做出那样一个壮举:拿出近百万元积蓄来打造中国的百老汇歌舞剧《白娘娘》。她要做中国文化的使者。
这出根据《白蛇传》改编的具有中国色彩又揉入西方百老汇形式的音乐剧“白娘娘”,票房惨败。但尽管如此,戏中的改良古装成为日后香港电视台跳中国民族舞的既定服饰。她总算是圆了一个梦的。
和众多上海Baby一样,年轻时招蜂引蝶的漂亮女孩,到头来总是影单形只,大都逃不过 “丑丑夫人相,红颜多薄命” 的诅咒。
潘迪华这一生丰富地犹如一本跌宕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中,不能忽视的,还有她生命中经历过的三个重要男人。
一个是她爱得肯为他死的,一个是她为了歌唱事业宁可放弃的丈夫,一个是爱了她二十三年又无法娶她的情人。
潘迪华从不讳言,初来香港时,她曾与一位长她一截的上海先生一起生活。
“他很好,教会我许多事!”回忆往事,没有怨愤,没有悔忌。后来,这位上海先生回了上海,不知他是否熬过了后来上海的一连串政治运动。1950年代中后期,有不少香港上海人回上海。
这次爱情给她带来一个儿子,她此生唯一的一个孩子。想必这位教会她许多的上海先生就是那个她肯为他去死的一个。
在香港的家中,客厅东墙下写字台上方式一幅书法: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潘迪华说这是她先生写的,只是这个“先生”——一位香港政府高官,并不是他的丈夫。
潘迪华是在1974年——因为《白娘娘》的惨败,最低落最沮丧时,认识的他。她终于找到了一副坚实的肩膀,可令她靠上疲惫的头,但他却是有家庭的。
她给了他七年时间,但他仍放不了那个家。她不要做不能见光的情人。七年后,断然斩断情丝,走出温暖的爱巢,重登歌坛作环球演出,又开始她的天涯歌女的生涯。
不料一年后,当她在旧金山的夜总会演出时,他也在台下。这次重逢,令她再也不想失却他。从此,他们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直到他病逝。
“知道他患上绝症后,我想接他来我这儿养病,我是很会服侍人的……”她这样的女人,或者她自己未必知道,她的臂弯,是无数男人梦想的温柔港。
她是想,最后的日子可以陪他一起过。一如当年的凯瑟琳·赫本,无名无份地与斯宾塞苦恋了二十多年。最后,斯宾塞死在了她的怀里。这个愿望潘迪华没有实现。
她也没有能去参加挚爱的葬礼,就此两隔。二十三年,足够她在心里将他奉为自己的先生。
上海Baby们的情感之路,总是一支“我等着你回来……”的变奏。
作为生活中的女人,从繁嚣热闹的歌坛下来之后,家庭生活的空缺她不得不面对。但是她并不后悔。
“我不后悔,” 潘迪华曾在采访中说: “我很虚荣。虚荣心,人人都有,我的特别重。别人的虚荣或者是买豪宅、穿金戴银;我的虚荣,就是爱扬名,爱人人都知道潘迪华这个人,爱站在舞池中央令各色聚光灯都打在我身上。”
但她绝不鼓励别人跻身歌坛娱乐界。因为一脚踏入这个名利场,虚荣心会令你再也无法回头。就像玛丽莲·梦露的成名爵士曲《钻石和爱情》中的歌词:
2003年的时候,潘迪华自费将自己一些绝版歌曲再整理出版,有朋友劝她:“你不可以只凭几个年轻人的话又冲动去做傻事。现在发行这些旧歌,会有市场吗?你又想再蚀呀?你还在做梦呀?”
男人喜欢的女人,不一定是最漂亮的,有一种女人,像永远在发梦。
③ 2017-06-30 纪录片|《上海100》
无意间发现纪录片《上海100》,它镜头对准的不再是灯光璀璨的陆家嘴,而是身边那些平凡的人、事、物。
短小精悍,痕迹浓厚。
这才是上海!!!
但就这样一部纪录片,豆瓣却无封面无评分,三四行介绍,仅有10人看过。
这对我这种有强迫症的人来说,无法直视。
只得自己动手整理。( 看心情... )
有些事物早已消失,看过即可。
有些碍于时长、并未完全展现。
走过,路过,看过,差不多就忘了。
S1E01 老相机博物馆
上海老相机博物馆,内设中国老相机制造厂家专区、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工艺技术专区、摄影留念群体雕塑群、珍贵收藏相机展区、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展示等,旨在向公众演绎相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一个时代的结束。
S1E02 河滨大楼
河滨大楼,新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1935年竣工。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钢混结构八层(现11层),坐北朝南,现代派风格。依据不规则地形,平面作连续“∽”形布置,不仅与沙逊洋行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相吻合,也解决了大楼地处一块东宽西窄的狭窄地带,设计中较难处理的通风采光问题。沿河立面通过内阳台与开小窗的墙面形成虚实对比。似乎什么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上海这个城市我觉得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容纳各个地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等,就像个小联合国。河滨大楼仿佛是一部讲述流动与融合的移民史。
这是上海的缩影。
S1E03 新文化服务社
海久负盛名的新文化服务社九华堂书斋,穿过吵闹的街道和长长的居民住宅区,拐过一道弯,“新文化服务社”的牌子才跃然眼前。走进店内,约150平方米的开间和满目的图书,才突然让人惊觉,这也许是上海最大的一家国营旧书店。 开业16年,新文化服务社以公道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树起了自己在上海旧书业的名气。
旧书的魅力不在外观的美丽,而是气质上的芬芳。能被翻阅多遍的书都有生命,时代精魂在泛黄的纸页里沉寂。
一部近现代出版业的历史,浓缩在了不到200平米的店堂里。
S1E04 城市舞步
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社交舞国标舞。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自16、17 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
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忆,犹如一部无比庞杂的小说,充斥着各种迷宫般的细节,颜色、声音、气味,林林总总,点点滴滴。
夜晚的上海,妩媚优雅中透着野性与激情,梦想和现实逐渐重叠起来 。钱祥卿
S1E05 戏梦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背景或许灯光璀璨,或许黯淡乏味,全凭一唱一作,赢得满堂喝彩 。牟元笛,男旦。
S1E06 老麦杂货店
怀旧风的ZAKA小铺,有欧洲搜罗来的老唱片,旧明信片,老式眼镜,二手包,二手衣服,复古配饰。深灰色木门让文艺范显得深沉了些,门牌上“老麦杂货铺The Cottage Shop”的字样倒像是用修正液仔仔细细勾勒出来的,表面附着一层好似岁月雕琢出来的斑驳痕迹。推门进室内,感觉是来到了老麦的房间,地板上堆着的老式行李箱子似乎刚和老麦从某个神秘地方一同回来,架子上的美军战地药箱虽不能嗅到些火药味,却能透过磕碰印子遥想那时战场上的风火瞬间。
多数人喜欢新鲜光亮的东西,但总也有些人喜欢旧物,喜欢旧物上时光的味道,在褪却外在装饰后,留下来的黯淡却真实的内容。
堆放着旧物的空间,往往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城市中不同角落的旧物们,经由不同的路径抵达于此,转瞬又各奔东西。在此,仿佛汇聚了这个城市许多微小的被时光浸泡过的片段。
S1E07 同济梵文男
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来自同济大学的小吴十分喜爱梵文,享受翻译梵文带来的快乐。吴双昊
S1E08 人民照相馆
作为上海的老牌照相馆,人民照相馆曾经创造过辉煌,深受沪上明星、名人的追捧,它也曾为数不清的新郎新娘,定格美丽的瞬间。也许,越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带给人的快乐就越少。
身处这个随手即能拍照的时代,有谁记得,曾经,照相是这样一件隆重的事。
在那个年代,拍照是一件深具仪式感的事情,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人生命中每个重要的节点,以及社会变动里每个生动地细节。
隔着时代的烟尘,有多少人曾经明澈的青春,在这一张张黑白照片上闪耀。
镜头和胶片定格下来的旧时光,是许多人心中珍藏的记忆,也是这个城市不可磨灭的生活。
S1E09 暮色东台路
根据记载,东台路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当时名为泰山路。光绪三十二年,以法租界公董局副总董名改名安纳金路。民国32年1943年以江苏东台改今名。东台路在上海卢湾区东北部,近西藏南路、复兴中路,北起崇德路,南至肇周路。长586米,宽12.1~12.6米,车行道宽7.4米。
寻常人家过着寻常日子。旧货不仅仅是摆设,更是穿越感的生活方式。
S1E10 配音演员
配音演员:是指为影片配上对白的人,其不同于舞台演员和电影演员。他们从声音上来再现原片(剧)中人物的形象,以声音做为其表演手段。他们在配音前必须对原片的故事、艺术样式、风格、时代背景等作充分的分析,然后拟定出自己对某一角色的配音方案,也称之为“声音化妆”。
这是一群专门为配音艺术而生的人,他们的热忱,才情,成就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代。译制片。
S1E11 画声音的人
主讲师毛泡泡,是首位中国图像同声传译师,美国视觉会议之书机构认证视觉引导师,在2013年荣获中美外交学会“中美十大杰出青年代表”。她将风靡全球的Visual Communication视觉沟通工具引入中国,泡泡在欧洲工作和居住13年,于2012年带着Created in China的使命归国,致力于能让更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图画的力量发现创意,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天马行空迸发点子并帮助到人际沟通,团队达成共识,产生愿景和激发行动帮助组织提高绩效。
“阅读障碍”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因为你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和其他人不一样。
S1E12 等一杯咖啡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在世界各地,人们越来越爱喝咖啡。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每天唤醒你的是什么?也许是梦想是家庭,一个人或一种念头。对有些人来说,也许只是一杯咖啡。
他们在这里喝咖啡,聊着房价,看着报纸,点评时事。咖啡的好坏,全在火头和等待的时间。那些带他们喝咖啡的人,都已经成为了话题在的故事,喝咖啡的人来了又走, 唯有咖啡的香气始终未变。
S1E13 童画童话
观摩庄晓璐的油画作品,能感觉到一股青春气息。她的画作构思独特,造型多变,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富有幻想色彩和给人以想象空间。配上她富有哲理的优美诗文,更是珠联璧合,图文并茂。她的油画作品业已引起画界和收藏界的关注。
S1E14 恰到好处夏飞云
夏飞云,中国当代著名民族音乐指挥家;193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61—1997年分别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民乐系副主任、教授;1969—1978年任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组中西混合乐队首席指挥;1992—1993年任香港中乐团驻团指挥;在任期间,曾率领香港中乐团远赴加拿大演出,受到观众及音乐界一致好评;1962—1999年兼任上海民族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东方广播民族乐团客席指挥;1997年退休后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民乐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留学生中国民乐合奏课教师。
反对花拳绣腿,越精炼越好。恰到好处。
S1E15 棕绷先生
棕绷的制作工艺独特,用木头做成框架,然后用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床面。棕绷床具有极好的韧性,受力均匀,软硬适度,睡卧舒服,又防潮通气,修理方便,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卧具。方殿发,周万德。一辈子做了4千多个棕绷。
这个不是赚钱的行业,是弄口饭的行业。
S1E16 鸽子王
打开《上海信史》,你会常常读到这个名字——王忠宝。虽然在上海信鸽史中,与老一辈协会工作者和养鸽人相比,他的年纪比较轻,但能被载入中国第一本信鸽史册,恰恰说明了王忠宝对上海信鸽的贡献和在赛鸽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几次与王忠宝长谈,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多,越难用一个定义概括,左思右想,觉得用“一位思想者”来形容比较贴切。
石库门房子的屋顶上,鸽群盘旋往复。每一只都能回来。
S1E17 华亭画廊
画家袁益敏先生由于家庭影响十岁就开始学唱沪剧,他父亲是著名滑稽大师袁一灵的大徒弟,灵字辈,袁百灵。又受邻居姜荣根,沈磊夫妇启蒙,后期奚耿虎介绍进南汇沪剧团,大世界沪剧团舞美,乐队。从此深一步接触了沪剧。他说:“沪剧是我终身喜爱,是我生活中精神食粮。”
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情调,往往并不在那些地标性的建筑,而在一些隐秘的小马路和弄堂里。薄暮时分,是一个城市最具人情味的时刻,微暗的天空下,路灯渐亮。小马路上敞开的窗口,飘出菜饭的香味,召唤着人们归家的脚步。
S1E18 我要不一样的婚礼
这不是演出,也不是派对,而是一场婚礼。王丽今年27岁,是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女孩子,她期待一场特别的婚礼,她要把朋克风格用到婚礼中去,加上骷髅的元素,黑色、摇滚、铆钉、流苏、重金属……
S1E19 折腾小子
他叫邵斌彬,朋友们都觉得他像西藏人,于是都喊他藏民。几个月前,他关掉了第一次创业的咖啡馆,它叫粒子咖啡,股东有四十三个人,那个时候他们年轻、单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梦想。两年里,不断尝试各种努力,但最终还是抵不过昂贵的租金,关门了。他回忆起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旅行,然后重新振作继续折腾了起来……
越折腾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S1E20 造梦空间
高杰租下这个地下室,经过几周的改造,已经有点模样了。这些被数字时代替换下来的电影拷贝和放映机仿佛已经在这里沉睡多年,高杰把这个地下室命名为——老电影根据地。当你还在添砖加瓦的时候,旁人其实很难想象到它将来会是一个怎样的空间。
放映老电影的美妙之处或许在于点亮放映机的一瞬,那些过去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就立刻栩栩如生地在眼前生活起来了。
S1E21 做提琴的人
这已经不是一个用手工慢慢做东西的时代,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时间等待一个独一无二的物件,然而这里还有这旧时光的痕迹,夜深人静时,亲手为你做一把小提琴。李贵福,建国后第一代提琴制作人。
手工制作的东西是有灵魂的,制作者的感情和心血,乃至汗水和气息。 在上千次的碰触中渗入其中,它被寄予期望,被托付梦想。
S1E22 陶瓷修复师
一直以来,古陶瓷修复是文物界修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手艺,面临着人才稀缺的困境。蒋蔚的父亲蒋银道是一位著名的陶瓷修复师,在中国古陶瓷修复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蒋蔚20岁时开始向父亲学习修复手艺。父女俩致力于古陶瓷文物修复,推广古陶瓷文化。本集蒋带您走入陶瓷修复师的世界,感悟陶瓷魅力。
静下心来学一门手艺,是一种苦役,也是一种福分。
S1E23 未完待续
顾师傅是东昌电影院的最后一位服务员,工作了大半辈子,服务员、跑片员,几乎所有和电影院有关的工作都做过。这所建于1954年的浦东第一家专业电影院,其实已经歇业十个年头了,如今,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处于半赋闲状态。
许多人的美好回忆,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躺在那里…… 证明时间的唯一方法就是看着它流逝 。而那些消失的东西,住进了记忆里,反倒是成了永恒。
S1E24 海洋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1388号,紧邻东方明珠塔。由新加坡星雅集团和中国保利集团,联合投资5500万美元打造而成,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于2002年2月对公众开放,每年平均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被授予国家及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人造海水水族馆之一。
在每个人最深沉的梦里,一定有一个是关于海洋的。
每个人都会爱上海洋馆,或许因为海洋是生命最底层的烙印,是作为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对于自身起源不可磨灭的印记吧。
S1E25 一个人的武林
朱小毅是一位瑜伽老师,从事这个行业已有七年的时间。他用瑜伽的修炼方式去生活,一个人的世界并不寂寞,因为有事情做,很充实。
《马尔特手记》我们应该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够写出十行好诗,有时,痛苦是幸福的,因为它是一种全然投入的一种状态。
在令人窒息的闷热里,我想去幻想,一场阳光下的祈祷,我想去看一页书,或者一个人走走,室外是冬天,零下1度。找一个和自己较劲的方式,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S1E26 食心食意
江文宇原本应该只是上海和平饭店一名普通的冷菜间小师傅,但是他除了日复一日地跟着主厨学习工作,还充满想象力与干劲地琢磨着在冷菜间和餐厅里“玩”点花样,比如之前让人大开眼界的“蒙眼片烤鸭”等。话语间,Sanji 一直用充满着对烹饪无限热情的语气诉说他的小梦想,而和平饭店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S1E27 思南住客
思南路,位于上海。马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思南路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作为上海11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思南路记录着当年花园洋房的“原生态”:过了皋兰路开始,一直到建国路,走在这一段的思南路上,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月。
叶展叶落,思南路的住客们来了又走,只留下这看似清晰却又模糊的轮廓。原来,我的所谓的追忆无非是刻舟求剑而已。
S1E28 涂鸦公社
涂鸦一词起源于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之行,后逐渐演变成了带有时代色彩的艺术行为。涂鸦主要的介质为墙,但进入20世纪后期,涂鸦所创作的介质不只是墙了。到了21世纪,许多年轻人把涂鸦与时尚的嘻哈元素结合,向多元化发展。
S1E29 星星的不完美
热爱手工制作笔套制作物具的设计师星星,想要用指尖留住物体的温度。她将自己的感受传递到制作的物体上,赋予它们情绪与生命。手工的温暖与温度。
S1E30 西岸印象
上海徐汇滨江,又称西岸,它现代却不摩登,它干净,平铺直叙,那些宽阔的水勾勒出黄浦江另一种崭新的色彩。
S1E31 女拳
拳击是一项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对于女生来说是一项较为艰难的运动。吉娜热爱拳击,对于她来说,练习拳击是一种享受。
S1E32 斯诺克与蛋糕
诸瑛,女,1982年5月25日出生,上海人,斯诺克裁判。曾执法多次斯诺克比赛,2008年,诸瑛拿到了象征台球裁判最高荣誉的“国际金章”,成了国内目前唯一顶级女裁判。执法2011年英锦赛首轮斯蒂文斯与坎贝尔的比赛,这是诸瑛第一次执法三大赛,她也成为斯诺克历史上第一位执法三大赛正赛的中国裁判。
S1E33 你不可阻拦我
行走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你会发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城市作为训练场,翻越种种障碍物,这些动作看上去很酷,其实并不然。袁广,云南昭通市盐津县人。17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他有一个梦想:去大城市证明自己的价值。他选择上海,然而要在这里生活扎根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S1E34 我就是吃素的
韩李李,阿拉兔的设计者,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系教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参与《大力士》(海格力斯)《辛巴达航海记》等多步美国动画的设计稿环节的工作,担任过《太空牛仔》《二十六个秘密》等法国欧洲动画片的执行导演。现任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游戏专业游戏造型设计专职讲师,教研组长。在校期间多次入选全国各类美术大展,毕业后转入各类地下、小众的展览和创作中,05年创立摩意空间。
S1E35 蓝调四人行
Chair Club是上海最具代表的BLUES音乐俱乐部。这里是艺术家们的聚集地,结合当代艺术以及现代蓝调音乐,为爱乐者及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潘文喆一行人痴迷于蓝调音乐,最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们的演出,但他们依旧因为热爱而坚持。
S2E01 书香文庙
周日凌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进入沉睡的状态,老城厢的文庙路上却开始热闹起来。微弱泛黄的灯光照出一个个来回走动的人影。伴随着窸窸窣窣的说话声,看着颇为诡谲神秘,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市。当城市伴随晨曦慢慢苏醒过来,鬼市摇身变回了市井气息极浓的街道。
文庙旧书市场的形成是1986年的时候。书籍也有生命,也会变老,这些曾经的时代见证,记忆集合,在辗转流量之后,来到了文庙,这未必是它们理想的归宿。
所幸,卷卷书香,带上尘世的烟火气息,落在爱书人手上,倒也生出来别样的滋味。
S2E02 旧时之光
上海老弄堂,旧时回忆中充满着踩上去嘎吱作响的木楼梯,狭窄过道内每家每户纵横交错的晾衣杆,和经年累月潮湿不见光的后天井;在每个闷热的夏日夜晚,跟着弄堂里的玩伴们一起,抱着半个大西瓜,搬着小板凳,在马路边围坐着乘风凉,下军旗。
那些片段里,幸福就是外婆手中,旧蒲扇扇出的些许凉风。
斑驳的墙面,生锈的铁门,手写的广告牌,闭上眼睛,似乎还能听到弄堂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如今,络绎不绝的叫卖声早已随着时光散去。
S2E03 海富便利店
法华镇路上不知名的弄堂里就有一家便利店,不到30平米的店堂里,摆放着将近200多种进口啤。生活就是一种充足感。海富便利店对于现在的张阿姨来说,
就如同她的一座城堡,她一人看管城门, 一人派兵布阵,一个人守着喧嚣和寂寞 ,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年轻时候的疯狂冲劲,已然成了回忆,剩下的就是现下,守住了这方寸,就守住了她对人生的另一番理解,也守住了她内心的从容。
S2E04 朝花夕拾爵士梦
上海静安寺百乐门。爵士乐是这个城市繁华的符号,时光流转,与繁华擦身而过。李香兰与郑德仁。
S2E05 触摸声音
对于大多人来说, 声音,犹如围绕在周围看不见的空气 ,它们忽快忽慢,时强时弱,又像是人们呼吸之间的心跳,声音是实实在在的触摸。顾安平,钢琴修理师。
S2E06 人生AB面
王峰,黑胶唱片收藏者。人的一生当中,总有那么一些物件、情感或者故事,曾经占据生活的大部分,凡事没有永恒,总有谢幕退场的时候。
S2E07 击乐飞扬
邹文灏,打击乐团。
S2E08 吹萨克风的老人
陈建初,老年萨克斯爱好者。
他们不再是白发的长者,不再是暮年的老人,而是追逐梦想的少年。
S2E09 老爸带我去“铁三”
邹成,铁人三项的推广和训练,带着孩子参加铁人三项比赛。
S2E10 古布
邓乃瑄,古布花纹很雅很内敛。
S2E11 都市武侠梦
中华武魂,矫羽,太极拳。武术是没有止境的。不需年少轻狂,四海为家。不用满身风沙,仗剑天涯。
S2E12 我给上海剪个影
剪影作为一门容东西方文化元素,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虽脱胎于中国汉代的画砖和皮影,因它风格的写实,却盛行于欧洲。但却不登大雅之堂。李建国,“上海主题剪影”创始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设计师,
S2E13 木头玩具创想家
源木工作室,林升源,木头玩具创想家,一个取材全部是木头,另一个是它们反应的却是时尚尖端的科技精神。
S2E14 萤火虫姑娘的田园梦
康洪莉,条背萤。走在自己白天耕耘过的田地里,听听纺织娘的叫声,看看喜欢夜间大量现身的结网劳蛛。
S2E15 菜园匠心
俞璐,有机市集,在农场种地,是抬头看天,而在家做首饰,则更多的是低头,俯仰之间都和美有关,但都要耐得住寂寞和等待。
④ 电影《我不是药神》怎么样
关灯拆电影 《药神》为何是7月神药?
一冰
好消息!
全球首个「同声评论影厅」来了!
你与电影专家只差一个二维码的距离!
名家名导同声评论服务就在电影院里等你来扫
随手扫扫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
即刻进入小程序体验服务
地址:SFC上影影城(港汇恒隆永华店)6楼2号厅
现有开业优惠同评券6.6元秒杀活动(有效期半年)
《我不是药神》成了7月国产院线的神药,头回见点映排片搞得像公映,公映前票房已经过亿。趁着周末我连刷两遍,场场爆满,见证数对软妹哭倒在男友怀里,承受了我这个年纪不能承受的暴击。
跟随着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还有人们对“陆勇案”的关注,一夜之间这则几乎快要被忘记的新闻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也正因影片引发的巨大讨论,《药神》被称作是“中国电影的标杆”,把文牧野、徐峥、宁浩称为是“敢踩高压线的中国良心”,一夜之间《药神》几乎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
优秀的电影让你的眼睛湿润,而《药神》真正超越优秀的地方在于擦干泪后,我们跟着徐峥一起在后视镜里看见了众生的苦相,照见了自己的灵魂。
“凝视”是《药神》的一个核心表现方法,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各自的凝视时刻。
在福科的理论中这对“看”与“被看”的关系呈现的是上下级权利的分割。黄毛的首次凝视出现在他打劫吕受益的那场戏,直勾勾的眼神愣是把老吕给看蒙了。
后来黄毛被抓,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是用同样的眼神瞄准了程勇,嘴里蹦出一句:“你是为了赚钱”。观众通过黄毛的凝视点明了《药神》中最重要的一条逻辑:不以钱作为衡量标准来界定凝视的上下级。
思慧的凝视时刻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她本是夜总会的钢管舞演员,为了庆祝仿制药大卖,她跟着程勇一行人来到夜总会庆祝。男领班来喊思慧上场表演,却被愤怒的程勇用“巨款”砸到发昏,亲自上台子跳了一段艳舞。
镜头一个环摄,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男领班一人身上,男的跳钢管舞成了当晚的一道奇观。画面最后聚焦到思慧脸上,她正目不转睛盯住台上的舞者,嘴里大喊着:“脱裤子!脱裤子!”这一刻她眼中所见早已不是gay里gay气的领班,而是往日卖弄风骚的自己。
虽然噙着泪,她却不一定有多恨男领班。思慧真正凝视的对象是这个被金钱掌控,毫无善意的喧嚣世界。
更不用提刘牧师的凝视,看的是苍生百命;怂货一枚的吕受益对妻儿静静凝视后选择不拖累这个新兴的家庭;就连药贩子张长林都通过一场凝视,由黑洗白。
被捕后张长林接受审问,三个回合太极拳打下来还是不肯供出帮着卖药的程勇。这时镜头一拉,切换到警局监视器的屏幕,张长林正对着摄像头狂笑。这一凝视是对机关的质疑,是对情与法的拷问,是真正穿透墙壁直达体制内部的深切一眼。
主角程勇的凝视更多聚焦在自我,影片上来第一个镜头是程勇凝视着手中迦梨女神像的主观镜头。传说中迦梨女神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湿婆的妻子,为救苍生化身为迦梨女神与恶魔对抗。这个恶魔一旦流血,一滴血就会生出一个新的恶魔傀儡。为了打败他,迦梨女神不得不事先吸尽他的血液再与之战斗,而恶魔之血也使得女神陷入狂暴,愤怒的踱步震动三界。
最初的程勇是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印度神油店老板,兜里的票只比要饭的厚那么一点。他之所以供奉迦梨女神无非是看中人能吸血,他眼里哪有神明,只有钱财。
第二次表现程勇凝视迦梨女神是在吕受益病重之后,程勇来到印度为老友买药正巧遇上九夜女神节。路上开过载着迦梨女神和湿婆神像的板车,程勇再次和女神对视。
除了与迦利女神的两次深情对望,前前后后导演还给程勇安排了五次凝视。一次他从后视镜里看吕受益的妻子跪倒在地,车缓缓前行,视线却紧紧跟随吕妻,此刻程勇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离正确的方向越行越远;
他去看病重的老吕,遇到护士来清创,纱布揭开是老吕身上血淋淋的创口,程勇终于直面了这些年他敛财的行为给病人造成了何等的创伤……又是一次凝视。
还有几次与病友群群主会面,他想通过凝视展现权利,却被患者戴的一重重口罩设置了心理的屏障;以及最后法庭上陈词时程勇凝视镜头,仿佛是直接在和观众进行交流。
质量最高的一次凝视发生在程勇从吕受益家上香出来,门外熙熙攘攘挤着前来治丧的病友。导演只给这些群众演员安排了一个任务:看着徐峥。在这条长长的似乎永远走不完的通道中,程勇洞见了每个在场病人的未来,他们来此地不仅是与曾经的病友告别,更是提前看一眼自己将来的灵位。
买不起药,治不起病的他们也即将化为一张黑白照片,一段往生咒。每与一人擦肩,就是与死神打一次照面。于是程勇低下头不再去看,他终于无法再直视那具行尸般的自我。
相反,反派在影片中不仅没有凝视,导演还为他们的凝视设置了障碍。瑞华制药公司的两位发言人都戴眼镜,其中的高层更是佩戴有色眼镜四处亮相。眼镜这个道具不仅标识了他们“精英”的身份,更是为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心灵沟通(即凝视)形成了一道物理屏障。他们无法从别人身上看见丑陋的自我,自然也无法完成程勇般英雄的转变。
这里导演很巧妙地设置了一道障眼法。瑞华制药的医药代表几次出现的地点都相当蹊跷。两次在警局,分别先是和局长会面,后来连警方会议都参与旁听,甚至还插嘴调整作战方针。接着又在电视信号上出现,他在“健康之路”栏目慷慨陈词,仔细看栏目LOGO就会发现和央视的同名栏目异常相似。在影片尾声代表还与瑞士大使见面,一路他所出现的场合从地区到国家,最后上升到国际层面,明里暗里地讽刺人民的苦难与体制的腐败是脱不开关系的。
影片呈现的终极凝视是观众对于银幕的凝视。导演两次表现了从上海的浦西往浦东看的空镜,江那边是上海最贵的CBD,大陆金融发展最迅速的地块。物欲、拜金,让人不断地靠外在修饰来提醒自己“人”的属性,却几乎要忘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群居天性。人字一撇一捺彼此依靠,我不是药神的下一句应该是:我是个人。落难的时候需要依靠别人,顺风顺水的时候也得想着回馈社会,毕竟“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啊?”
它不一定是生理上那个病,穷也是一种病,搞基也是一种病,少数派也是一种病。病理正是这个世界没有同理心。《药神》看起来像在说陆勇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扮演着一个小角色。它之所以能超越优秀进入伟大殿堂,正是由于观众通过凝视它,撇见了自我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