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世界范围内电影内容现状

世界范围内电影内容现状

发布时间:2023-01-24 09:23:52

㈠ 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鲁迅都写不出来

㈡ 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虽然美国电影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但是许多国家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强大活力。其中,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电影市场增长领跑全球。

在这一趋势下,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工业更加重视中国等新兴电影市场所爆发出的巨大市场潜力,而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电影工业也因国内市场的蓬勃而变得更有底气,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这种双向流动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电影产业格局。

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

2010-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虽然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呈波动变化。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

201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较2016年增长了4.4%,增速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

2018年,尽管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㈢ 国际电影业现状

1902年
1、梅里爱的《登月旅行记》(法国)问世。该片使他获得了国际性名声。
2、埃德温· S·鲍特的《邮递员的罗曼史》(美国)表明对于电影叙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渐增长的意识。
3、查尔斯·百代(法国)建立起自己的制片厂--百代电影公司。

1903年
1、鲍特的《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显示了通过电影的剪辑创造出戏剧性和象征意义的可能性。
2、鲍特的《火车大劫案》(美国)展示出平行剪辑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镍币影院在匹兹堡开张。这是美国第一家装备齐全的电影院。
2、第一本行业刊物《观看与影片目录》在美国出版。此时,标准的影片长度为一本。
3、塞西尔·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汉所拯救》(英国)使用了一种连续的银幕运动的方式作为保持故事连续的方法。
4、中国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该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记录了京剧《定军山》的几个演出片断。

1906年
在美国,已经发展到近1000家镍币影院。

1907年
1、"艺术电影公司"在法国建立。该公司旨在生产具有文化价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个城市电影审查委员会。

1908年
1、埃米尔·科尔在法国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与此同时,小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在美国开创了动画事业。
2、百代电影公司(法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帝国,它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影片是美国本土生产影片的两倍。

1909年
1、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2、美国电影工业建立了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以对抗州和市政当局干涉电影的企图。
3、“电影技巧之父” D.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积小麦》(美国)。该片代表了早期拍摄"辩证电影"的努力。
4、温莎·麦凯拍了《恐龙格蒂耶》,这是美国第一部重要的动画片。
5、全美已有了1万家镍币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员弗洛伦斯·劳伦斯(《传记女郎》)在银幕上使用真实姓名为标志,明星制开始在美国出现。

1911年
1、森图尔影片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了第一家制片厂。
2、宾西法尼亚建立了第一个州立评判委员会,以检查电影的道德质量。
3、第一个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在美国创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战争》(美国)问世。这部纪录片式的故事影片显示了导演对电影这一媒介日渐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尔·拉莫尔建立了环球影片公司(美国)。
2、阿道夫·朱克尔建立了名演员制片公司(美国)。
3、思里科·瓜佐尼拍摄了《你往何处去?》(意大利)。这部精心摄制的大场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意大利 电影在史诗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尔坎顿拍摄了《伊丽莎白女王》(法国)。萨拉·贝纳尔出演了这部根据舞台剧拍摄的长50分钟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兰·拉伊拍摄了《布拉哥的学生》(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成为神秘恐怖电影的雏形。
2、中国生产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电影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包办婚姻中所经历的 一系列繁文褥节。

juncc 2007-3-10 07:17
成长时期之一(1914--1920)

成长时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滨河剧院”在美国纽约开业。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国)。
4、查尔斯·卓别林在启斯东的影片中出现。他在一年中拍摄了35部喜剧片,并创造了"小流浪汉"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历险记》(法国)问世。蹈尔·怀特在片中担任女主角。
6、乔瓦尼,帕斯德隆纳拍摄了《卡比利亚》(意大利)。这部巨片中华美的服装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兰克·鲍威尔的《那儿有一个傻瓜》(美国)问世。西达·巴拉第一次扮演了“荡妇”的角色,从此,“妖妇”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语言中。
8、麦克·塞纳特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长度的喜剧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罗曼史》(美国)。

1915年
1、美国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与俄亥俄州的法律诉讼中判定:电影媒介不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
2、美国“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改名为“全国电影审议委员会”。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国)。
4、托马斯·英斯在美国开创了“制片厂制度”。
5、西席· B·第密尔拍摄了《欺骗》(美国)。这是一部精致的关于犯罪、性和牺牲的影片,并用高调摄影表现了心理 的潜流。
6、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1916年
1、塞缪尔·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尔温共同建立了戈德温影片公司(美国)。
2、格里菲斯拍摄了《党同伐异》(美国)。这部片长超过3小时的影片把四条故事的线索交织在一起,通过复杂的叙事呼 吁着世界的和平与友爱。
3、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戏剧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现代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闪回来叙 述事情的经过。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建立了乌发(UFA)制片厂。
2、卓别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为美国)问世。在这两部影片中,小流浪汉已从最初的漫画式的形象发展为一个有着悲喜剧效果的富于人性和社会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摄了《世界之心》(英国)。影片在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位主人公的表现中,对德国待一种否定态度,获得了成功的宣传效果,欧内斯特· 刘别谦拍摄了《卡门》(德国)。这部由"欧洲豪华电影的大师"摄制的影片以异国绚丽奢华的服装和对性关系的暗示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
2、美国的第一部动画故事片,由麦凯执导的《路西塔尼亚的沉没》问世。
3、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后更名为"影片部"),中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电影事业。

1919年
1、苏联电影工业国有化。
2、由玛莉·壁克馥、查尔斯·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W.格里菲斯联合创办的联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渐推广。
4、阿贝尔·冈斯于-“欧洲的格里菲斯”拍摄了长达3小时的大型巨片《战争与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隐喻性的并形象和纪录片片断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美国)成功地利用制片厂的环境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气氛。
6、莫里兹·斯蒂勒拍摄了《阿尔纳先生的宝藏》(瑞典)。这部史诗般的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6世纪瑞典的历史风貌。
7、埃里希·冯·施特罗海姆拍摄了《愚昧的丈夫》(美国)。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现了富人之间的三角爱情关系,它 也标志着他导演生涯的开始。
8、罗伯特·维纳的《卡里加里博士》问世(德国)。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个疯医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现主义的技巧。

1920年
1、乔·布罗姆特和亨利与杰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销售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的前身)(美国)。
2、列夫·库里肖夫(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并开始探索剪辑技巧。
3、卡尔·鲍泽斯和保尔·威格纳拍摄了《泥人哥连》(德国)。影片描写一个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对他的创造者的故事,是有重要影响的表现主义影片。
4、西席·第密尔拍摄《为什么改变了你的妻子》(美国),一部精致的关于两性冲突的影片。

juncc 2007-3-10 07:18
成长时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美国)问世。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该片成为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摄了《启示录四骑士》(美国)。在这部反对战争的寓言中,鲁道夫·瓦伦蒂诺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浪漫偶像,这在当时为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3、斯特罗海姆拍摄了《愚蠢的窃贼》(美国)。影片以一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名美国妇女卷入欧洲上流社会的腐败和堕落的故事。
4、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阎瑞生》、《红粉骷髅》和《海誓》问世。

1922年
1、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经或正在制定有关法规,以对电影进行管理。
2、美国电影工业组成了“美国电影制片和发行人组织”,并聘请威尔· H·海斯为主席,以改善好莱坞的形象。
3、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美国)问世。这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摄了《赌博者马布斯博士》(德国)。影片描绘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的图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诺斯费拉杜》(德国)。影片在实景中拍摄。这部改编自布莱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的故事的影片虽然并不忠实于原著,但却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带给了电影观众。
6、中国第一家较有规模的影业公司“明星影业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7、吉加·维尔托夫拍摄了纪录片《电影真理报》(苏联)。影片通过剪辑把新拍摄的画面和影片资料结合在一起,分为23个标题,描绘出苏联人民生活的真实景象。

1923年
1、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正式注册。
2、卓别林完成了《巴黎一妇人》(美国)。影片通过一年轻妇女在被人供养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爱情之间的选择,显示出对于爱情题材出色的处理技巧。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疯狂的雷伊》(法国)。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鲁兹的《大篷车》(美国)问世。这部描绘美国西部边境开拓者生活的史诗性影片引起了众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尔拍摄了《十戒》(美国)。这部卖弄视觉技巧和特技的历史巨片为导演赢得了好莱坞“第一流人物”的名声。
6、弗立茨·朗拍摄了《尼伯龙根》(德国)。这部分成两集的风格铺张的影片强调了这个德国传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温一梅耶三家电影公司联合组成了米高梅电影公司(美国)。
2、CBC影片销售公司变成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幕间休息》(法国)。影片运用特技和荒诞的动作对现实进行了嘲讽。
4、约翰·福特拍摄了《铁骑》(美国)。影片以激动人心的动作场面积令人怀恋的环境描绘在西部史诗片中独树一帜。 5、费尔南德·莱热的《机械的芭蕾》(法国)问世。这部先锋派短片把机械运动的物体与现实生活的片断并列在一起。 6、保罗·莱尼拍摄了《蜡像馆》(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把历史上三个罪恶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诗人的梦魇联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最卑贱的人》(德国)。这是一部富于创造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影片。它利用想象性画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观心态。
8、斯特尔海姆拍摄了《贪婪》(美国)。影片通过对物欲横流世界直率的描绘为美国银幕带来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之风。

1925年
1、卓别林的《淘金者》(美国)问世。当片中的小流浪汉最终找到了爱情、幸福和财富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时,导演所创造的那个悲喜剧的世界获得了实现。
2、E· A·杜邦拍摄了《杂耍场》(德国)。影片讲述了一个嫉妒和谋杀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镜头运动使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得到戏剧化的表现。
3、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苏联)。导演所创造的“冲突蒙太奇”理论在这部表现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运用。该片对全世界的电影制作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罗伯特·朱利安拍摄了《歌剧院里的幻影》(美国)。朗·钱尼通过这部近10年来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宝座。 5、乔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摄了《没有欢乐的街》(德国)。这部最没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现了战后经济混乱的环境里物质的匮乏和社会的绝望。
6、金·维多拍摄了《大阅兵》(美国)。这部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影片,描绘了一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的成熟。

juncc 2007-3-10 07:18
有声时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约翰·格里尔逊在对弗拉哈迪的《莫阿纳--一部黄金时代的罗曼史》(美国)的评论中创造了“纪录片”一词。
2、艾伦·克罗斯兰拍摄了《唐磺》(美国)。影片率先使用了维它风音响系统为影片配制了背景音乐
3、巴斯特·基顿拍摄了《将军》(美国)。这位“伟大的冷面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浑与对社会的讽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尔伯特·帕克拍摄了《黑海盗》(美国)。该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两色彩色染印法工艺的故事片。
5、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亲》(苏联)问世。影片把个人命运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并突出表现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发展。

1927年
1、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学院奖"(奥斯卡奖)。
2、由影片发声的"有声电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长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现。
3、艾伦·克罗斯兰的《爵士歌王》(美国)问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部分对话场面的故事片和观众见面。它促使整个电影工业向有声电影冲击。
4、阿贝尔·冈斯拍摄了《拿破仑》(法国)。这部长度超过4小时的史诗片由于其技艺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其中包括使用三块连接在一起的银幕同时展示四个场面。
5、弗立茨·朗拍摄了《大都会》(德国)。这部在对建筑的描绘上充满生气的表现主义影片考察了未来的技术社会。在那里,科学、工业和劳动者互相冲突的目标导致人类走向毁灭的边缘。
6、茂瑙拍摄了《日出》(德国)。导演运用运动的镜头给予这个三角爱情故事以一种抒情的表现。
7、普多夫金拍摄了《圣彼得堡的末日》(苏联)。影片表现了主人公在历史中的成长和加入革命的经历。
8、沃尔特·鲁特曼拍摄了《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曲》(德国)。它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的剪辑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质”。
9、约瑟夫·冯·斯登堡拍摄了《底层世界》(美国)。它标志着强盗电影的开始。
10、威廉姆·威尔曼拍出了《翼》(美国)。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电华公司成立(美国)。
2、萨尔瓦多·达利和路易斯·布努艾尔拍摄了《一条叫安达鲁的狗》(法国)。这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尔特·迪斯尼拍摄了《汽船威利号》(美国)。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响的动画片。
4、卡尔·德莱叶完成了《圣女贞德的受难》(法国)。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写拍摄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并列拼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5、布赖恩·富瓦拍摄了《纽约之光》(美国)。这是第一部全部有对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摄了《亚洲风暴》(苏联)。影片描绘了在一场革命风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领导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
7、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风》(美国)。影片描写了一位拓荒的妇女在新的环境中为生存而奋力挣扎,几乎被风拖人了疯狂之中。

1929年
1、电影放映的速度标准被规定为每秒24格。
2、随着向有声电影转变的完成,全美共生产了300多部有声片。
3、在格里尔逊的领导下,英国的电影工作者开始了一个拍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纪录片运动的10年。这一运动获得了国际的名声,并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导演们。
4、哈里·博蒙特拍摄了《百老汇歌舞》(美国)。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对白”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在好莱坞掀起了歌舞片热潮。
5、亚历山大·杜甫仁科拍摄了《兵工厂》(苏联)。影片以充满诗意的情调对乌克兰人民不可摧毁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歌颂。
6、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拍摄了《讹诈》(英国)。这部英国的第一部有声片在创造银幕的悬念中,展示出对音响与画面的关系敏锐的认识。
7、约瑟夫·桑特利和罗伯特。弗洛里拍摄了《椰子》(美国)。这第一部马克斯兄弟的影片为银幕喜剧增添了一种新的荒诞色彩。
8、维尔托夫拍摄了《带着摄影机的人》(苏联)。这是一部生动的关于俄国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对镜头和剪辑富于活力的运用表现出具有哲理的主题。
9、金·维多拍摄了《哈利路亚!》(美国)。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声片。

juncc 2007-3-10 07:19
有声时代之二 (1930-1933)

1930年
1、布努艾尔拍摄了《黄金时代》(法国)。这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在引起骚乱后在巴黎被禁映。
2、让·谷克多拍摄了《诗人之血》(法国)。这部导演的处女作把超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经验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个诗人的精神世界。
3、杜甫仁科拍摄了《土地》(苏联)。影片对走上集体化的乌克兰农民为联合起来而斗争进行了富于诗意的表现。
4、默文·莱洛埃拍摄了《小恺撒》(美国)。爱德华· G·罗宾逊因在这部对野蛮的暴力进行了非道德的描写的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残忍的强盗而步人明星的行列。
5、帕布斯特拍摄了《1918年的西部前线》(德国)。这部高度现实主义的反战影片追踪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名在前线的德国士兵的生活。
6、斯登堡拍摄了《蓝天使》(德国)。玛琳·黛德丽在片中扮演了一个把一位老教授引向堕落与死亡的酒吧歌女,并从此进入了明星行列。

1931年
1、一次上演两部影片的节目安排法开始出现。
2、托德·布朗宁拍摄了《德拉库拉》(美国)。贝拉·吕格西在这部经典影片中扮演了他最著名的角色,并引来了众多的模仿者。
3、克莱尔拍摄了《自由属于我们》(法国)。影片对剥夺了个人自由和把人变成机器的现代社会进行了嘲讽。
4、弗立兹·朗拍摄了《M》(德国)。他在这部表现精神变态的儿童杀人犯的影片中出色地运用了声音和画面的交互作用5、威尔曼拍摄了《公敌》(美国)。这部纪录片风格的影片描写了一个出身于下层社会的男孩变成为一个邪恶的杀手的经历,并使詹姆斯·卡格尼成为明星。
6、詹姆斯·惠尔拍摄了《弗兰肯斯坦》(美国)。这部改编自玛丽·谢莉小说的影片借助于鲍里斯·卡洛夫的表演和杰克·皮尔西的化妆技巧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1932年
1、后期配音技术开始应用。
2、威尼斯电影节开始举办。这是这一类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的第一个。
3、布朗宁拍摄了《畸形人》(美国)。这部引起争议的离奇的影片讲述的是马戏团里的一群畸形人由于受到那些“正常”人的欺骗,而对他们进行复仇的故事。
4、迪斯尼拍摄了《花与树》(美国)。它在动画片中第一次运用了三色染印法工艺。
5、霍华德·霍克斯拍摄了《疤脸大盗》(美国)。这部充满暴力的强盗片引起了对其残暴场景的抗议。
6、莱洛埃拍摄了《我是一个越狱犯》(美国)。这部以佐治亚州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揭露了美国司法制度的不公正,并导致了佐治亚州在此方面的改革。
7、刘别谦拍摄了《天堂里的烦恼》(美国)。该片以著名的“刘别谦方式”在优美和文雅的风格中结束了一个爱情和游戏式的喜剧。

1933年
1、英国电影学院建立。
2、德国电影业被置于纳粹的控制之下。
3、劳埃德,培根拍摄了《第42街》(美国)。影片描写了为一出新歌剧的上演,演、职员们在舞台后做出的巨大努力。由此,巴斯比·伯克利和他整齐划一、高度风格化的音乐小组把一种新的生活注入了这一类型片之中。
4、梅里安· G·库伯和厄内斯特· B·舍德塞克拍摄了《金钢》(美国)。威利斯· O·布莱恩惊人的特技使这部“美人与野兽”的故事片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5、桑顿·弗里兰拍摄了《飞向格兰德》(美国)。弗莱德·阿斯泰尔和金格·罗杰斯开始作为搭档出现,并由此把舞蹈片推向了一个新钠、优美的境界。
6、亚力山大·柯尔达拍摄了《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英富艳史》,英国)。这部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浪漫历史片为对这一时期人物的塑造树立了一个典范。
7、古斯塔夫·马切蒂拍摄了《 EXTASE》(捷克)。这部早期的色情片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一个私通的故事。片中-个裸体游泳的场景引起了观众的轰动。
8、让·维果拍摄了《零分的操行》(法国)。影片通过对声音自由的运用,把现实的和一种象征化的意象结合起来,对法国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
9、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美国)问世。这部"怪僻喜剧"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以及最佳男女演员奖,并成为类似影片的开端。
10、弗拉哈迪拍摄了《来自阿兰岛的人》(英国)。该片对于远离爱尔兰的一个岛屿上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为生存进行的斗争所做的评价引起了争论。
11、范·戴克拍摄了《瘦人》(美国)。这部深受大众欢迎的喜剧-神秘片描绘了一对随缘自适、幽默恢谐、倾心相爱的夫妇,它为电影中的情侣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面。
12、维里拍摄了《驳船亚特兰特号》(法国)。在这部描写感受和爱情在一艘驳船上觉醒的影片中,现实主义被融化在一种诗意的影像之中。

juncc 2007-3-10 07:19
有声时代之三 (1935-1939)
1935年
1、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影片图书馆开馆。
2、福克斯影片公司与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建立了29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
3、福特拍摄了《告密者》(美国)。这部"反英雄"的影片是最早把声音的运用与场面的调度精确d地结合在一起的影片之一。
4、罗伯特·马摩里安拍摄了《浮华世家》(美国)。这是第一部采用了三色染色工艺的长故事片。
5、1935一1951年,新闻片《时代日志》开始按月摄制上映。该片对新闻电影的摄制和观众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6、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展上获得荣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

1936年
1、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资料馆——法国电影资料馆建立。
2、卡普拉拍摄了《第兹先生进城》(美国)。这部最受欢迎的梦幻式影片,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对于腐败和犬儒主义的胜利。
3、卓别林拍摄了《摩登时代》(美国)。影片对于技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讽刺。
4、沟口健二拍摄了《青楼姐妹》(日本)。这部经典影片通过对生活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的妇女的描绘,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探讨。
5、莱尼·尼佐古奇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德国)。这部由纳粹资助的巨型宣传片表现了1934年在纽伦堡为纳粹分子打气而举行的集会。它以有意排演的画面渲染希特勒的号召力和声望,并把自己伪装成一部真实的纪录报道片。
这是一部分
可看
http://forum.etgo.cn/archiver/?tid-94396.html

㈣ 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趋势如下:

在现在的国内文化影响下,中国电影的主旋律渐渐发生了变化。观察以往的电影,总有一些电影粗制滥造,浑水摸鱼。但是,在国家电影进行了整改之后,中国电影行业的不正之风在一步步消除,而且,近几年的主旋律也逐渐明显。

发现从年度票房冠军的《集结号》到 刷新中国电影历史记录的《战狼2》,主旋律大片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票房卖点之一。认真品味,《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系列、《水门桥》等一系列电影都是在以爱国主义为题材进行演绎。

无论是对历史的再次回忆,还是现代战争还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都是国人所希望看到的,是趋势。

但是,从票房与电影数量的比例来看,现在市场上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不到总产量10%的塔尖作品可基本与世界上一流电影作品的思想观念和制作水平接轨,显示出整体竞争力的严重不足。这就是绝大多数的中国电影为什么难以走向世界,而仅仅局限于国内。


从演员的专业角度来看。很多演员还在吃青春饭,导演也是选择这一方向,这就导致很多电影我们都能看到“小鲜肉”的背影。

他们毫无演技,表情僵硬,对话嘴里只会说着“1234567”,遇到有丁点危险动作的片段便要用替身。这样的电影之风,可谓不正之风,曾一度影响中国青少年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成长,发展。


㈤ 当今电影市场的概况

当今电影市场概况
核心提示: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人都开始把“我们这么好的市场”挂在了嘴上。当然,2010年中国电影的成绩的确不差,100亿的票房也的确是历史新高。但是,逐渐走高的市场背后却凸显出一个很让人悲哀的事实:如果说当年的中国电影人有着优秀的作品,却囿于市场无法得到观众的响应,那么现在在市场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不论从制作还是发行都陷入了创意不足的境地。
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所展露的各种迹象来看,大家都已经丧失了创新的激情,进而引发了各种怪现状:在创作方面,大家扎堆去搞同样的题材,就算不扎堆去搞古典名著,也不约而同地扎堆来拍续集,甚至在发行电影方面,我们的发行商也开始懒得动脑子:大片来了就躲一下,没有大片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上映,而对于这种“一窝蜂”现象,有分析家认为,这对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而言,绝对应该属于“狼来了”的警示信号。
怪现状:同样题材大撞车
3月22日的香港电影节上,由王宝强、叶璇等人主演的《蔡李佛拳2010》宣布在5月10日上映。仅仅过了两天,由洪金宝和其子洪天照一同出演的《蔡李佛拳》则宣布了他们4月2日的档期。虽然故事不同,主演也不同,但你绝对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其实属于同类题材,都是在讲述关于蔡李佛拳的故事。两个月内上映两部《蔡李佛》,其实不过是今年华语电影界题材撞车的一个缩影。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今年立项及拍摄的电影名单,从4月份开始,观众们即将会看到五个关云长,四个孙悟空,三个穆桂英,三个白娘子,然后还要准备三桌鸿门宴。以至于有人评论说,“导演再这么撞车的话,观众们只能去撞墙了。”这其中,五个关云长最早跟大家见面的是4月份即将上映的甄子丹与姜文合作的《关云长》;而田壮壮执导的《关公》、杨子担任制片人的《武圣云长》、陈木胜执导的《武神传》以及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关云长》虽然都没有拍完,但都开始了大肆宣传;四个孙悟空同样也都在争夺时间,甄子丹主演的《大闹天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2》、张纪中的《美猴王》和另一部《孙悟空》都在筹备中,但谁能最先上映,现在还都没谱儿;至于“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除了由李连杰和黄圣依主演的《白蛇传说》,还有博纳影业的《新白蛇传》和另一部相关题材动画片;而三桌鸿门宴争夺得更离谱:陆川的《鸿门宴》甚至被逼着改成了《王的盛宴》,因为在他之前,李仁港已经在广电总局那里报备了《鸿门宴》这个名字,而与他们俩争夺的,还有一部同样性质的《刘邦和项羽》。而在这些传统名著题材改编的电影之外,周星驰和李连杰斗起了《太极》;吴宇森的《飞虎》则遭遇了安晓芬的《飞虎月亮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撞车的题材里,几乎囊括了目前华语电影市场中的主流导演和演员。姜文、甄子丹、李连杰、陆川、周星驰、吴宇森……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些小的制片方出于“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行的恶意干扰,而是华语电影界在创作题材方面,真的已经到了这种“肉搏”的地步了。
平心而论,在这些撞车题材之中,“手慢”的项目却很有可能是这一题材类型的最初创意来源。最简单的例子:2007年时,王家卫告诉大家,他接下来的电影会拍一个关于叶问的故事。但是,两年下来名字中含有《叶问》的电影已经出现了五六部,甚至甄子丹都凭借这个题材成了年度票房冠军,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依然还在“拍摄中”。与之情形相似的还有陆川、周星驰和吴宇森。陆川此前的《南京!南京!》就是因为拍摄期拖得太长,导致被《拉贝日记》抢了风头;而周星驰两年前宣布要拍《太极》,结果到如今也没筹备完成,反倒被李连杰和陈国富抢先一步,宣称在今年年底前会把一部同名电影拍摄完成。
成因分析:编剧原创能力,是荒芜还是根本不存在?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撞车”的题材,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周星驰的《太极》属于武侠片之外,其他提到的关羽、孙悟空、白娘子、穆桂英,无一例外地在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中有所体现。关羽和孙悟空作为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早已被我们熟知,关于白娘子和穆桂英的故事,也早在宋元话本中就已经出现。
为什么导演们如此青睐传统文学名著?导演们给出了自己的说法。甄子丹版《关云长》的导演麦兆辉和庄文强就曾经表示,选择这样的题材起码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相对安全。对于进军内地的香港导演而言,古装历史题材远比警匪片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更容易通过审查。第二,群众基础雄厚。因为大家就算对这些人物不是特别了解,起码也都知道这些角色的名字和部分事迹,在电影上映前更容易造成宣传方面的优势;第三,在中国国力日强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而电影作为一个载体,能够向全世界宣扬中国的文化精神,拍摄诸如关羽、孙悟空之类已经被全世界华人所认同的文化符号,更容易赚到钱,也更容易拉到投资。
不过,这样的一窝蜂扑上来拍古典名著,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根据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的说法,这种题材撞车的最大缺陷在于,很多剧本都是在热钱涌入的情况下,以“短平快”的策略进行项目制作显然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这样做起来,“只要某部作品火了,没人会去研究它为什么火,大家只是简单认为这是题材好,然后就有一群人围上去,照着这个题材如法炮制。古装片比较保险,也不用受意识形态上的限制。但翻开历史书,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自然避免不了撞车。这样下去只有等到市场恶化的那天,大家才能觉悟。”葛颖说。而影评人郎诺林则认为,大家抢着啃这块骨头,除了证明华语电影人视野狭窄,更说明编剧的原创能力已经陷入荒芜。
针对编剧原创能力的“荒芜说”,影评人黄辰星的看法略显不同。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电影编剧根本就不是原创能力下降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形成“原创”:“中国有多少真正的、通过原创剧本形成的经典电影?尤其是近三十年。盘点这些年来的经典中国电影,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导演们‘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小说,然后拿去改编成了剧本。张艺谋的《红高粱》是莫言的小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小说,冯小刚早些年的代表作,都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王朔的小说,就连去年创造最高票房的《让子弹飞》也是马识途的小说。所以,如果单论中国内地电影,我们必须承认,编剧的原创能力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可以支撑起票房的地步——— 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小说为蓝本。
怪现状:续集成风
续集当然不见得是坏事。但中国电影在2011年除了雷同的题材之外同时还出现诸多续集,一方面是同类题材的重复,另一方面又是同类题材的延续,很显然,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的,就像你不会愿意一年去看五次关云长,你同样也不会乐意每年都看一集《画皮》,《将爱》或者《武林外传》。毕竟这是电影院,这不是电视机,我们还没有奢侈到想在电影院里看电视剧——— 每次进去起码要80块钱呢。
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拍续集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今年好莱坞就有27部续集上映,打破了2003年的24部续集的纪录,几乎每两周就有一部续集出现。但是,相比于好莱坞大片着力打造的“系列电影”,中国这些挂着“2”字头的电影,最缺乏的不仅是原创能力,而是一个系统的包装意识。最简单的例子,美国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七部,但从第一部开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会是个系列电影。该片的投资方和发行方也会根据其中不同的电影制订不同的宣传策略。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续集电影都是被动而拍,不管是取得近4亿票房的《非诚勿扰2》还是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叶问2》,在第一部上映之前,导演给大家的回答都是“看第一部的票房如何,如果票房好的话,才会考虑拍续集。”
这种被动的典型,从2月底在香港宣布开拍的《窃听风云2》就可见一斑。在《窃听风云》的结尾,古天乐、吴彦祖两人的角色其实都已经死掉,刘青云也锒铛入狱。而由于该片之前的反响不错,监制尔冬升总结的原因是这三个人的组合能够带来好票房,所以在筹备新片的时候,最大的想法就是沿用这三个角色,但不论角色姓名还是身份都跟《窃听风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第一集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继续”的空间。而这一“续集”,其实完全就是在利用旧片的口碑,属于一种过度开发的类型。
与之相似的还有《画皮2》。2009年陈嘉上的《画皮》在结尾处同样没有留出多少余地:虽然主要正面角色并没有多大损伤,但最大的卖点、周迅扮演的狐妖已经散尽功力,几乎等于已经死掉了,所以如果再保留原班人马来拍摄关于“画皮”的故事,也已经几乎不太可能。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与中国编剧缺乏系列眼光也有很大关系,以目前世界上赚钱最多的系列电影《007》系列为例,几乎每一集的007故事,主角都会遭遇到新问题,而只要007本人不死,换掉其他任何主角这部电影都可以继续下去。而中国的续集电影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方对于单个主角的影响力估计不足,更希望保留第一集成功时正反角色的“原班人马”,而一旦在第一集里主角有所损伤,人们对这种“伪续集”的期待指数必然下降。

成因分析:想赚钱,又怕有风险

关于华语电影导演扎堆拍续集的问题,《窃听风云》的两位编剧兼导演麦兆辉、庄文强就表示,其实他们一开始写《窃听风云》的时候,曾经想过这个故事拍成一个系列电影,但由于对该片反映的经济犯罪题材前景并不明朗,所以根据投资方的意见,依然是着力打造好第一个故事。而在该片内地票房超过8000万之后,投资方才表态愿意拍摄续集,而这个时候原故事已经没有多少可发掘的空间,所以只能另起炉灶。
对于这种“短视”现象,《画皮2》导演乌尔善表示很正常,在他看来,这恰恰是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为第一集已经被证明了适合这片市场,有了相应的观影人群,“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现在诸多热钱涌入的华语电影,基本上拍摄的都是一些新故事,而拍摄续集的,大都是已经在市场中有过成功经验的投资商。这也就是说,投资方也开始转向谨慎,知道这种类型片、系列片可以赚到钱,才继续去投资。”成功的电影续集,往往不是第一集的导演拍的,这是成熟的电影工业的惯例。像《异形》系列的四集就有四个导演,体现的是成熟制片人制度保持着一个电影的系列存在。”
当然,内地电影人也不是没有主动打造系列电影的想法。比如目前最大的电影企业中影集团,其负责人韩三平就在各路电影中寻找适合拍成系列片的题材。但是他的这种选择模式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比如他很看好《硬汉》这部电影,虽然第一集本身只取得了1000万的成绩,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反响平平,但他就是觉得这种城市英雄题材适合拍成系列电影,所以该片的导演丁晟几乎是被他赶鸭子上架一样地建议继续拍下去。而丁晟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承认,“说到续集,其实我自己都没准备好。”
而且,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承认,如果要打造好一部成功的电影续集,最重要的是续集本身的风格要确立,要给观众保持新鲜感。“脱离第一集的存在也能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 , 才 算 是 一 部 合 格 的 续集。”而从现在的状况看,由于投资方在目光上的欠缺,拍摄续集时往往要求跟第一部有一定联系,因此短时间内我们能看到的只会是一种低质量的重复,而这种重复对于之前那些经典商业片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投资方所要考虑的内容。
怪现状:“影院一日游”
如果说题材重复和续集泛滥只是会导致观众的观影热情下跌,那么为数众多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对于中国电影从百亿票房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伤害更大。因为不想去看关云长,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如果影院里充斥的都是“听都没听说过”的电影,作为观众而言,甚至连影院都不想进去。
最简单的例子,3月份有20多部电影公映,其中有不少就是这种“影院一日游”产品。某日记者打算去看一部电影,但到了影院之后却发现,想看的电影已经下线了,好容易从密集的排片表中选择了另一部,但进到影厅才发现,该场电影只有可怜的4个人在看。这种现象并非个例。2010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260部左右。而票房过亿的电影不过20部左右,此外的绝大部分电影,这些有幸进入影院的影片,不少都曾遇到过上映一两天便被撤下的尴尬命运。3月份,就有《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百合》等多部电影遭遇到了这一情况。而这些小片影院一日游的结果,使整个中国的电影票房都因此被拉低。根据记者就国内各主流院线通报的票房数字粗略统计,2011年第11周(3月7日-13日)全国总票房只有1.18亿。而在此前的一周(3月1日-7日),全国票房也不过1.2亿。第7周由于有情人节,票房大约为2.9亿,第8周只是略有下降,而到了第9周开始,就暴跌到了1.45亿。而这个数字,直到3月份的第三周,随着好莱坞大片《洛杉矶之战》的引进才终于有所改观。
小片扎堆上映的现象其实并非偶然。事实上,所谓的“淡季理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盛行,而几部小成本电影在淡季的成功发型,也使得为数众多的片方开始“盲目”地重视起这一理论。但是,诸如《喜羊羊》系列独闯寒假档《越光宝盒》在3月份票房过亿这样的例子不过是个案,前者是抓住了学生们放假的空隙,而后者则有很大程度是巧妙利用了去年《阿凡达》上映之后的空档期。因此,一窝蜂地“照搬”所谓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众多小片发行方目前面临的最大窘境。
对于这一点,江苏幸福蓝海影视公司负责人章杰的认识就很清楚。他表示,小片扎堆,大家都不赚钱的现象其实完全是发行方懒于“动脑筋”所导致“目前的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之所以说简单,就是它总有一两条原则在那里,比如大片来了要躲一下,淡季宣传要增强。而复杂的是,几乎每部电影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甚至大片都不用躲。假如在情人节档期,一部战争大片占据了主要的影厅,如果我手上有部爱情片,我就不会去躲它,因为这个节日,情侣们选择爱情片的可能性很大。今年我们发行的《甲天下》就选择了4月份,因为当时市场上并没有同类的电影。”

成因分析:投资人的“无所谓”,发行人的任务
“影院一日游”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损害从之前的数据已经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而对于这一现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认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发行方的简单思维,而应该归结为国内有实力的发行公司太少,很多中小成本影片缺乏发行渠道,根本就没有打通院线的门路。刘军介绍说,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家发行公司是中影集团和华影公司,分别承担每年发行40部国产片的任务。对于这两大公司来说,发行国产小成本影片更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凑数而已。“只要电影在影院放映一天,也算是发行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在影院走了一圈儿。”至于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民营公司,尽管也已有些发行实力,但因人力有限,主要只发行自己投资的影片。“在国内电影产业链中,发行公司最为弱势,制片、院线都很强势,影院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发行公司缺少话语权。”刘军感叹,这就注定了小成本影片没有出头之日。
而另外一部分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则完全是因为电影的投资方根本不在乎。比如王小帅《左右》的制片人黄斌就告诉记者,有些人投资电影压根就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就像《观音山》的制片人方励。作为电影发烧友的方励此前拍过6部影片,直到《观音山》才第一次盈利,而他追求的,只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满足而已。还有一种类型的小片同样也是投资人“不在乎”,就是每年各大电影厂出品的一些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影片是地方、企业的宣传片,上映了一天就撤了,其实并没亏本,因为前期找到企业融资就可能已收回了成本。”
作为整个电影市场的终端,众多小片扎堆上映“影院一日游”对于院线方面其实也有很大损害。但院线方面对此也有相当的无奈,本地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邱晴就感慨说:“现在加盟院线的影院都是有着自己的商业考量,哪家影院是不想赚钱的?所以从影院本身的想法出发,我们最愿意的就是放映那些赚钱的电影。但现在进入院线的这些小成本电影,宣传上又不做到位,观众不爱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坚持放映,而在没有得到观众检验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排斥任何电影加入影院的排片。但院线本身有着自己对观众喜欢程度的判断标准,所以,影院一日游虽然是院线所为,但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中国电影市场概况分析http://ins.chinafilm.com/200710/1643600.html(链接)
6.3.1产业政策
(1)文化产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中国政府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越来越明显。《意见》指出:政府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将进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将对文化产业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
(2)电影产业政策
为了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产业结构,对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4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起草《电影促进法》并征求各方意见,2006年已经完成草案,预计2007年将送交全国人大审议。《电影促进法》将会就如下方面的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1、电影的性质、功能和定位;2、创作者的合法权益;3、电影管理体制和发展体制,电影市场准入的许可制度;4、政府与电影企业、与市场的关系;5、公平竞争的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6、市场监管体系;7、扶持民族电影发展的原则和相关的制度措施。
《电影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会是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6.3.2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电影收入状况
中国电影经过了90年代的低谷后,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开始回升,特别是2004年以来,不论是国内票房、海外票房还是其他收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6年,国内票房从15亿增长到26亿,平均年增长率36.6%;海外票房从11亿增长到18亿,平均年增长率31.8%;总收益从36亿增长到56亿,平均增长率27.8%。从以下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趋势。
据国际电影业专业杂志《市场与调研》(Research and Markets)2007年4月10日发表了题目为“中国电影产业即将梦想成真”的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别报告。
此报告预计中国电影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至2010年将达到近9亿美金,到2015年,将升至20亿美金。按照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影产业将于2050年赶上当今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头羊―美国。
总之,不论从当前状况还是未来趋势上看,中国电影市场都将以其巨大的潜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2)国内电影生产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国内对电影的投资逐年增大,从2004年到现在,不论是影片的数量、投资的金额还是推广费用都在逐年增多。随着WTO对中国影响的逐步增强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的合拍片也逐年增多,这使得中国电影单片的制作与推广大幅提高,同时也给国内电影带来了海外的收益,增加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
(3)国内电影银幕数量及观众情况
最近几年来,国内影院、银幕数和观众人次都有高速的增长。从以下的表可以看出中国影院和观众的状况:
6.3.3国内电影市场细分
在国内电影市场发行放映的影片类型,按来源、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为:
A 进口分账大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20部以内,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统一在国内发 行,中外方根据国内的票房按比例分账;
B 进口买断影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30部以内,由国内国营或民营发行公司买断国内发行权;
C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商业大片: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D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高成本电影:投资额在2000万—1亿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E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低成本电影 :投资额在500万—2000万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F 国产小成本电影:投资额在500万人民币以下的国产影片。
6.4中美市场对比分析
中美电影市场状况对比情况见下表:
中国的电影市场,不论是从总体还是从人均情况来看都和美国的电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美国人均银幕拥有数是中国的39倍,美国的年票房总收入是中国的35倍。
在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比美国电影市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6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年增长率高达30%。
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必然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㈥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一、电影行业的现状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区总票房均同比降幅超过70%。而此前一直占据世界电影市场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计票房仅20.89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18.45%,创40年来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封城措施解除后人们对于外出娱乐的热情高涨,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68.23 %,但中国电影票房仍然以29.83亿元的好成绩,远高第二名北美8.94亿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二、电影行业的就业前景

电影学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率也不错。毕业生主要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等从事电影的制作、策划等工作。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仍需时间恢复

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前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良好,电影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受到重创,2020年票房仅有约204.2亿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后,电影产业将逐年回归正轨。

㈦ 简述对当代中国电影现状的看法。

对于电影发展中存在的艰难现状如下:
一是“出口转内销”。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功,反过来又提高了影片在国内的票房,使得不少电影人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先到国际上拿奖,再通过宣传来提高国内的票房。当然为此就必须去迎合西方。一方面采取西方较少见的各种东方民俗风情的奇观,如颠轿、挡棺、求雨等;另一方面采取西方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如同性恋、乱伦等,同时采用西方习惯的表达方式。如《霸王别姬》中的口误;《一个都不能少》是改编自小说的,小说中涉及到民办教师的问题,但导演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什么是民办教师,就把这个情节删去了。
二是加强了宣传炒作,利用媒体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夏钢的《红樱桃》放映前,传出女主角郭柯宇的家人为一个裸体镜头状告电影厂,其后则不了了之。现在宣传炒作已经成了重要的手段,开机仪式、首映式、明星签名等,再加上各种明星的宣传。这在商业上有一种现象叫“鲶鱼效应”。意思是长途贩运鲜活的鱼类,会有很高的死亡率,如果水箱里放一条活跃的鲶鱼,激活了其它的鱼,死亡率便会大大下降。
总体说来,中国电影之所以陷入低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其一,体制问题。中国的电影产业传统上采用卖拷贝的方式,即电影制片厂仅作为电影的制作方,将电影以拷贝的形式卖给电影发行公司,而电影的票房收入基本归电影发行公司所有,电影制片厂只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多数的电影卖到几十个,上百个。个别电影只能卖出几个拷贝,使电影制片厂陷入困境。

其二,电影的多级审查制度。中国大陆电影审查制度是个内部的制度。它不对公众开放,不像多数法庭审判或价格 听证。这种做法本身充满非体制、“地下”的色彩。因此,要求电影审查不再暗箱操作的呼声时起时伏。暗箱操作也不符合公众经济的原理。很多影片因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问题而被判为禁片,不能 播出,令中国电影的发展裹足不前。

其三,商业社会中娱乐方式的多 样化,以及电视、走私电影的出现,导致国产电影产业受到冲击。
其四,相对较高的电影票价超出了社会大众的平均消费水平,使看电影成为奢侈品。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电影发展战略的失败。这些年电影厂普遍举步维艰,却又提出精品战略,主张拍主旋律影片,对各电影厂更是雪上加霜。关键的问题是拍一部亏一部,而观众对电影又失去了信心。要改变这种面貌,首先要找回信任,要拍出好看的影片,这就要先从商业电影入手,通过商业电影的盈利来投资于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
-------来自《中国当代电影》

㈧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电影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
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
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层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 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中国电影背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使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时间的长河里,电影已变化了多种媒介方式和艺术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鲜明特质。
创造票房神话在中国不是难事;难的是,未来观众能看到什么样的好电影!只有在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准确定位, 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脚。

㈨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已经越来越了解市场,越来越了解观众需求。从运作上来说,从《英雄》开始,制作公司就开始从市场运作上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制作的预告片精美华丽,影片也气势如虹,景色唯美。后面的大制作电影,也逐渐的从制作的精良程度上,电脑特技的应用上下大功夫,来使电影趋近于好莱坞大片。另一方面,相比之下,低成本的电影开始从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思想上更加注重与观众的融合,让观众有现实感,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比如现在上映的《左右》,故事情节、内容思想,都比较完善,给人很多的思考。象《三峡好人》,故事平淡、细腻、朴实,随没有太多的对白,但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有很强的认同感。
这样的电影在欧美也是为数不少的,独立制作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的新生代导演很快就接受了这样的制作方式,而且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在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上屡见中国电影的出现,大多是相对低成本的制作,有很多也是独立电影制作。
在美国及欧洲电影界罢工不断的时候,中国独立电影的崛起是对世界电影很好的支持。
无论是大制作,还是独立制作,中国电影都还在探索中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进和完善。

阅读全文

与世界范围内电影内容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瓜电影在线观看播放器下载 浏览:302
上什么网可免费看电影电视剧 浏览:906
两个人钻进大象屁股是什么电影 浏览:531
全国艺联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555
华谊电影世界排队时间查询 浏览:287
高清中国电影全集迅雷下载 浏览:626
真实恐怖游戏电影 浏览:615
我的世界好看电影名字 浏览:450
探什么的电影 浏览:492
电影网站多久收录 浏览:668
最后的游戏电影结局 浏览:54
游戏惩罚者电影 浏览:574
什么网卖电影票便宜 浏览:838
电影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 浏览:251
有什么电竞电影 浏览:905
利大利电影世界残酷史 浏览:958
大红包和哪个电影相似 浏览:746
哪个外网可以看电影 浏览:265
中国电影票房app手机版 浏览:356
鱼塘cp出自哪个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