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对焦技术
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机构
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摄像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的目的。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动式聚焦,包括红外线方式和超声波方式;另一类为被动式聚焦,较有代表性的有佳能自己研制开发的“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和新近流行的TTL方式。
通常家用摄像机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但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也不能正常工作。
而专业摄像机多采用被动式聚焦。SST方式的原理是: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再由微电脑处理器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与被摄物体之同的距离,控制镜头的聚焦电动机进行聚焦工作。TTL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从摄像镜头后面的CCD传感器取出视频信号,再经微机处理,根据这些返回的数据来调整透镜的自动对焦机构。有远距离聚焦正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不能正常工作。
摄像聚焦操作
通常情况下,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是摄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聚焦调节是保证图像清晰度最重要的一环,摄像机聚焦的过程就是对图像清晰度调节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焦过程中不会变化。而采用摄远位置(T),对焦较为困难。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一定要将镜头调节为焦距最大的位置。
目前所有的摄像机,都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稍高级一点的也加上了手动聚焦功能。在自动状态下基本能满足大多数环境下的拍摄,除非你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像师,否则还是先依靠摄像机自动系统为好。
但是,我们知道自动聚焦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各种方式的自动聚焦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靠手动来聚焦。例如下图当主要的被拍摄物偏离画面中心处于画面边缘时,使用手动聚焦的方法是:先将自动聚焦切到手动,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
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这种情况下,被拍摄体移动或进行移摄、摇摄时,不会出现焦点不实现象;而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自动聚焦的问题
摄像机的自动焦点装置一般是以画面中央为调焦基准的。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另外,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因此在这些场合最好还是使用手动聚焦比较保险。
自动聚焦系统对于下述目标或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判断,如果出现自动聚焦困难,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远离画面中心的景物无法获得正确的对焦。这是由于自动聚焦系统是以图像的中心为准进行调节的。
所拍摄的物体一端离摄像机很近,另一端离得很远。摄像镜头是有一定景深的,对于超出其景深范围的被拍摄物,摄像机不能聚焦于一个同时位于前景和背景的物体。
拍摄一个位于肮脏、布满灰尘或水滴的玻璃后面的物体。这是因为会聚焦于玻璃.而不会聚焦于玻璃后面的物体。玻璃窗前拍摄请贴紧玻璃拍摄。
拍摄在栏栅、网、成排的树或柱子后的主体时,自动对焦也难以奏效。
拍摄一个在暗环境中的物体。由于进入镜头的光线大大下降,摄像机不能正确聚焦。
拍摄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于表面光滑或高反光物体,被摄目标会模糊不清。
拍摄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较难。由于聚焦镜头内部是机械式运动,不可能与快速移动物体保持同步。当系统追踪拍摄时,会使得景物波动于失焦和准焦两种状态。
在移动物体后面的目标物。自动聚焦系统会把移动物体误认为是被拍摄目标而进行聚焦。
拍摄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实现是建立在图像的垂直线方向的反差物体,如一面白墙可能会变的模糊不清。
在下雨、下雪或地面有水时,自动对焦系统可能不能正确聚焦。
如果你的摄像机是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方式自动聚焦的,当被摄体能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时对焦困难;被摄体距离太远红外线或超声波达不到被摄体时对焦困难。
7种情况下手动对焦比自动更好
在多数情况下,自动对焦无疑有着极大的好处,但在某些时候,使用手动对焦才是更明智的选择。在下面列举的一些情况下,自动对焦并不能总是很好地工作,此时就该把对焦键拨到M档,然后手动调节对焦坏。别忘了,切换手动对焦还可以起到对焦锁的作用,有时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先对某一物体对焦,然后再进行构图,只要拍摄相同距离上的物体,就不需要再对焦了。
1.杂乱的场景
当拍摄场景中充满成百上千个元素时——而且每一个元素都有大量细节——手动对焦就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被摄体比较小,或者不具有特定的形状、大小、色彩或明暗时。比如一簇鲜花,或挤满行人的街道等。
2.被摄体前有障碍物
如果被摄体位于某障碍物后方,而障碍物又位于对焦点附近,自动对焦就很容易把焦点对在障碍物而非被摄体上,此时手动对焦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如果你使用大光圈,那么还可以把障碍物虚化掉。例如拍摄笼子中的动物,窗户或门另一边的人等。
3.建筑物
很多建筑摄影师,特别是主攻当代建筑的,都喜欢用手动对焦。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线条经常会迷惑相机自动对焦系统,比如很多摩天大楼。
4.高对比
当场景中有一大片对比强烈的明亮区域时,对自动对焦也是一个考验。例如在户外拍摄阴影下的人像,同时被摄体旁边有一大片强光区域的环境。
5.低反差
低反差场景对自动对焦系统来说是噩梦。低反差指被摄体和背景的颜色和色调比较接近,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一片雪地中的白色雪人。
6.背景占大部分画面
相对被摄体来说较大的背景也会令自动对焦系统失效。例如一个矮小的人在巨大的城市街景前,自动对焦系统就无法工作了,切换手动对焦就可以做得又快又好。
7.夜景
当你想在漆黑的环境中拍摄时,你会发现手动对焦是你唯一的选择。比如拍摄星光的轨迹,或者进行光绘时。在这种情况下对焦需要大量尝试,可以使用变焦镜头的长焦端和LCD辅助对焦。
Ⅱ 我想问一下摄像机如何对准一个焦点
当摄像机对准被摄对象之后,摄像机本身自动聚实焦点,而不用摄像者手动调整,这便是自动聚焦装置(AF)在起作用。自动聚焦装置有四种工作方式,即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体返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受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然后再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后两种方式是应用了三角形测量原理的测距仪来测定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然后将所测定的距离输入摄像机内的微处理机进行演算,并控制镜头的聚焦马达根据算出的距离聚实焦点。
更多关于摄像机如何对准一个焦点,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c40cf5161584048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Ⅲ 摄像时怎么使用跟焦
跟焦就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主体运动,摄像机也跟着。
在跟的过程中,实时聚焦,让主体始终不虚焦,就是跟焦。
跟焦一般有两种方式
1、用跟焦器
简单
2、手动跟焦
有难度
关于电视摄像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网络空间,有摄像资料区。
Ⅳ 单反拍摄微电影时实时追焦到底要怎么办
单反拍微电影最好还是手动追焦,即便是现在80D等相机号称无缝跟焦,但是使用起来往往差强人意。
我建议你添加两个设备:
监视器,即便是最小的7寸监视器,在使用时也能很好的看清焦点,毕竟单反屏幕才只有3.2寸,有400左右的监视器就能满足你对焦点的要求。
跟焦器,跟焦器改变了你对焦时手的角度和精准度,还有AB限位的跟焦器,在拍摄移焦镜头的时候特别方便。价格也在几百块钱左右,加兔笼,肩托,遮光斗,手提一起才不到1000元。
Ⅳ 监控摄像头如何调焦距
一,监控摄像头调试焦距的方法:
1、打开摄像机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用控制器将镜头光圈调到最大;
2、将摄像机对准30米以外的物体,聚焦调至无穷远处;
3、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推至最远,调整镜头后截距使景物最清楚;
4、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拉近,微调镜头聚焦使景物最清楚;
5、重复4-5步数遍,直至景物在镜头变焦过程中始终清楚。
二,监控摄像头的焦距指的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镜头的放大倍数约等于焦距与物距之比。也就是说随着监控摄像头焦距的增加,放大倍数增加,可以将近景拉远,远景细节更清晰。
(5)摄像机拍摄电影中如何跟焦扩展阅读:
1、监控摄像头应依据监控摄像机到被监视目标的距离来选择定焦镜头的焦距。从焦距上区分有短焦距广角镜头、中焦距标准镜头、长焦距远镜头。
镜头焦距通常用f值来表示,镜头光圈一般用F表示,F取值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F=f/d,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
2、拍摄人物最佳焦距是85mm。以35mm标准来说,拍摄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为标准来选择镜头。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画幅照相机所拍的画面效果,不仅远近感合适,而且人物脸部显得非常自然,照相机与被摄人物之间的距离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时说话的距离。
Ⅵ 单反视频拍摄如何快速清晰对焦
之前圈圈有个朋友兴高采烈地跟圈圈讲,他换了设备,索尼的旗舰微单A7S2,他告诉圈圈之所以选择这款机器,是因为广告中宣称这款机器能够实现微单(单反)拍摄中的 自动对焦 功能。
但是仅仅过了几天之后,圈圈这位老友就来跟圈圈吐苦水了,他说一开始在室内拍摄静止画面时机器的自动对焦确实很智能快捷,但是一到 背景比较杂乱 的室外或者拍摄 运动情况较为复杂 的主体时,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简直渣成狗。
看来,广告终究是广告。据圈圈了解,目前还没有一款单反(微单)能够实现 完美的自动对焦 功能。那么,对于以单反(微单)作为主要拍摄设备的中小团队和个人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快速清晰对焦呢?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单反的 对焦原理 。
根据正常的视觉经验,人们在看东西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物体上,而自动忽略非目标主体。依照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 感光器(以前是胶片)和镜头 。
所以,当人们在画面中发现目标主体不清晰时,由于获取的 视觉信息不完整 ,潜意识中会产生焦虑情绪,主观上将这样的画面认为是 失误的画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一个 合格的影像画面 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焦点清晰、正确(当然,在某些特殊种类的影像作品中,可以允许虚焦画面的存在,比如一些印象派、意识流的MV作品)。
讲了这么多原理,那么到底如何清晰对焦呢?很多有拍摄经验的朋友会发现,在拍摄一些 相对静止 的主体时,对焦相对容易些,但是一旦遇到运动主体的拍摄,对焦似乎就成了拍摄中的难点。其实,在专业的影视制作流程中都 不会使用自动对焦 ,摄像师通常会配备一名 跟焦员 专门负责控制焦点清晰。
首先,针对 背景简单、相对静止 的主体拍摄。很多人习惯先利用单反本身的自动对焦功能对清楚主体后再按下视频拍摄键进行视频的录制,但是圈圈不建议用这样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通常是要先把镜头的自动对焦开关(AF)功能打开,在按下拍摄键之后,摄像师通常没有时间或者遗忘关闭自动对焦开关,所以在后面的拍摄中难念会产生移焦和录制进对焦马达工作的声音,影响最终的成像效果。
圈圈的建议是,在拍摄前 关闭镜头的自动对焦(AF)开关 ,并设置成 手动(MF)模式 。然后,利用相机液晶显示屏放大被摄物体进行清晰对焦。通常,相机的放大功能都有 5倍和10倍 ,圈圈建议在有限的情况下 放大到最大 进行对焦。 反复核实 焦点清晰后,按下拍摄键进行视频录制。
那么,对于前面说的第二种相对复杂的拍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焦点的清晰呢?
圈圈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过f值与光圈的关系『 中小成本视频制作设备配置指南(基础篇) 』,简单来说, f值越小,光圈越大 。有些朋友应该用过主要用于新闻、记录等主题拍摄的摄像机,这种摄像机通常能够实现自动对焦,当然这与对焦元件有关系,但是仔细观察摄像机拍出来的画面,画面中景深通常较深。
“景深” 是很多朋友在单反拍摄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 景深就是画面中清晰的范围 。
所以一般能够实现自动对焦的摄像机,光圈一般较小,也就是说f值很大。所以我们将单反(微单)的 f值放大 后,镜头 光圈变小 ,从而画面中 清晰范围变大 ,就算此时被摄主体有一定程度运动,也不会轻易 跑焦 。
但是对于单反和微单来说,很多时候受制于 感光度 (设置过高的感光度会产生噪点,影响画面的使用),圈圈建议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在缩小光圈的情况下保持画面正常曝光。
1.增加环境光线
利用拍摄现场的各种环境光,比如各种室内的灯具,窗户外的自然光,必要时可以增加专门的拍摄灯具,如led便捷式灯光等。
2.降低快门速度
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视频拍摄时,一般不轻易改变相机的快门速度,但是可以在主体运动不多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快门速度到 1/30s ,从而让相机进入更多的光线,保持正常的曝光。
除此之外,圈圈建议,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对焦效果。
放大镜取景器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安装在相机的 液晶显示屏 上放大显示屏幕的,另外一种是直接安装在 取景器 上用来放大相机取景器的。圈圈这里建议大家使用第一种放大取景器。这种放大镜由于直接观察显示屏,更容易掌握焦点的清晰程度,另外由于放大镜本身较大,在紧贴眼部拍摄的时候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点,从而有利于一些 运动镜头 的拍摄。
外置监视器
圈圈在之前的『 中小成本视频制作设备配置指南(拓展篇) 』中给大家介绍过这种外置监视器。这种监视器一般通过高清线与相机连接,能够实时显示相机的取景画面,为了更方便用户对焦,这类监视器一般都有 辅助对焦功能 ,比如 对焦峰值的显示 ,另外还可以配备 遮光罩 从而方便在室外强光环境下拍摄。当然,相比于放大镜,外置监视器的 价格一般较高 。
以上这些设备在某宝或者大型的电商平台都可以购买得到。当然,除了技巧和设备,圈圈给大家的最诚恳的忠告还是要 多练习 。在影视剧拍摄中,面对一些比较难以把控的运动镜头,摄像团队通常要多次模拟演员(被摄主体)的 运动轨迹 从而保持整个运动过程中焦点的清晰,所以不要担心 拍摄重复镜头 ,多拍几条能够大大增加获得完美画面的几率,在后期时也 方便剪辑 挑选素材。
Ⅶ 摄像机调焦距的方法教你如何调摄像机焦距
1、拧松摄像机的后焦调节环固定螺丝(也有一些摄像机是直接通过调整侧面的调节螺杆或后焦调节轮来调节);
2、调整变焦镜头到最大远摄(即把景物拉近)位置,用镜头上的聚焦环来设定焦点,直到图像最清晰;
3、调整变焦镜头到最大广角(WIDE短焦,此时镜头毫米数最小,通过摄像机看到的物体也最小小位置,旋转后焦调节环,直到图像最清晰;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从远摄转换到广角时图像保持在焦点位置。设定完成后,拧紧后焦调节环。
Ⅷ 摄像机拍摄技巧与角度
摄像机拍摄技巧与角度
摄像机拍摄技巧与角度,在用摄影机拍摄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方法,还有角度和技巧的区分,这样拍出来的才是比较好看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摄像机拍摄技巧与角度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拍摄)、俯摄(由上往下拍摄)。
水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到不凡的视觉效果。
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如果从较高的地方向下俯摄,就可以完整地展现从近景到远景的所有画面,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采用高机位,大俯视角度拍摄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有时可以使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戏剧化。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进行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味道,这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个人物就会显得孤单。
人物视角的拍摄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如:一个站着的大人观看小孩,就应把摄像机架在头部的高度对准小孩俯摄,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样,小孩仰视大人就要降低摄像机高度去仰摄。
再如,一个正蹲在地上干活的人,要表现他看来到他面前的人的情景是:首先应降低高度(与蹲着的人眼睛的位置同高)去俯摄来人的脚部,然后再慢慢向上移动镜头进行仰摄,最后到达脸部,而不能去直接平摄,这样才符合常理。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被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用远摄或广角的拍摄方式从高处以高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增加片中观看者与下面场景的距离。
▲如何找到最佳摄影机角度?
通过改变摄影机的角度或演员的位置,你可以极大地影响观众的情绪反应。
故事出自谁的视角?
作为电影制作人,你应该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故事或场景出自谁的视角?
在这场戏中我们认同谁?
哪个人的镜头应该最多,为什么?
当两个人在对话场景中交谈时,多展示其中一个人的反应镜头。如果你想让他们平等,两个角色要有相同的拍摄次数。
镜头里应该有多少人?
在对话场景中,你只想展示一个正在说话的人,还是包括与之交谈的人?第二个人在镜头中的出现会产生巨大的不同。
此时,使用过肩镜头是最有力的,即使是只拍到肩膀也会有所不同,对话会因此变得具有对抗性。
镜头中的人物应该多大?
我认为没有比希区柯克的建议更好的答案了——最重要的在镜头里应该是最大的。
这就是特写镜头如此强大的原因。
不过,如果你想让演员的肢体语言清晰可见,那么显然你需要一个中景镜头。
低角度/高角度
摄影机的垂直角度会让人物看起来更重要或不那么重要,这已经在电影中被证明了无数次。
低角度用来使人看起来更有威胁性或更大:
高角度使人物看起来更弱或更小:
跟随焦点
跟随眼睛或焦点,这是一个让观众继续看你的电影的强有力的技巧。
假设在一个镜头中,焦点在这里:
在下一个镜头中,如果它可以保持相同的焦点,观众就不必移动他们的眼睛:
这是一个持续的流程。
然而,你也可以打破这个规则,迫使观众在屏幕上跳来跳去,制造紧张和混乱。
对画面的感觉
这个最重要的技巧,来自导演埃米尔·哥斯达黎加。作为电影制作者,每次当你透过取景器看一眼画面时,你的心跳都会加快,你应该感到兴奋,你应该有所感觉。
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那也许是你错过了一些东西,你应该停下来,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每个镜头都应该提供新的信息或推进故事
当你比较烂电影和好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最重要的区别。
每一个镜头都应该提供一些新的信息或推进故事情节,如果你这样做了,观众就会牢牢地盯住这部电影。
01、眼睛水平拍摄
我们的第一个摄像角度是眼睛水平拍摄。眼睛水平的视角可以产生一个中立的视角。这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人一样——我们的眼神和他们的眼神平视相连,这样可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与界限。
《权利的游戏》
02、低角度拍摄
低角度拍摄从他们的眼睛下面拍摄主体。这些拍摄通常强调角色之间的地位差距——一个角色的低角度拍摄常常与另一个角色的高角度拍摄相结合。
《黑客帝国 》
03、高角度拍摄
在高角度拍摄时,摄像机向下对着你的拍摄对象。这通常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或者看扁你的拍摄对象。
《复仇者联盟》
高角度拍摄是一种多功能拍摄,可以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最常见的用法是让角色显得脆弱无力,但也总有例外。
04、七分身镜头
七分身镜头是指你的摄像角度大约齐腰高。当一个被摄者坐着而另一个被摄者站着时,七分身水平拍摄通常很有用。当你有行动发生在臀部附近,如武器被抽出,或有人伸手到他们的口袋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牛仔”。
《私恋失调》
05、膝盖水平拍摄
这是当你的相机高度大约低到你的拍摄对象的膝盖。如果配上一个低角度,它们可以强调角色的优势。它不像地面拍摄那样极端,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当你想要专注于人物行走,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从家里爬,这些是理想的。
《小鬼当家》
06、地面拍摄
地面拍摄是指摄像机的高度与拍摄对象的地面高度一致。这个镜头的角度经常被用来表现一个不露出脸走路的角色,它可以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利用演员的表演来让观者在脑海中想象接下来发生的剧情。
《阅后即焚》
07、肩膀水平拍摄
肩膀水平拍摄是与你的拍摄对象的肩膀一样高。因为摄像机是与肩膀对齐的,它允许演员的头部达到框架的顶部(减少头部空间)。它还将演员的视线稍稍置于摄像机上方,反过来,让人产生一种角度略低的错觉。
《黑豹》
08、荷兰角或倾斜拍摄
荷兰角(荷兰倾斜),是指相机倾斜到一边。用这种方式,你可以创造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一种不稳定的精神状态或是用来增加紧张的氛围。
《碟中谍》
可以用荷兰角来展现任何紧张或主观时刻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来放大各种情绪,精神状态,或电影的悬念。
09、俯拍
俯拍是从上方俯视你的拍摄对象。这些通常是从90度以上拍摄的,任何低于90度的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高角度的拍摄。而俯拍的高度或高或底都是可以。
《了不起的盖茨比》
俯视镜头对于提供一个场景的透视效果很好,除此之外,它还通常被用来叙述“中立”或“神圣”的场景。
10、空中拍摄
无论是直升机还是无人机拍摄的空中照片,都是从高空拍摄的。它使镜头中可以看到整个风景。在《黑鹰坠落》中,很多直升机拍摄都是航拍。
《黑鹰坠落》
无人机的普及让电影制作者更容易使用空中摄影。最初的航拍曾经被认为是一种高预算的奢侈品,现在几乎所有的制作都可以使用,这都要归功于无人机的“崛起”。
Ⅸ 干货 | 影片拍摄的8个小技巧
1、练习对焦
在你的取景框里找两个有不同位置差的物体,像是前面放一朵花,后面不远处放一朵花。
或者你可以找距离差别更大一点的物体,然后练习将焦点从一个物体上变换到另一个物体上,然后再移回来。这种叫做移焦。
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给一段静态视频添加一点动感。
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对焦感觉,然后更容易的找到移动焦点的方式方法。
在我们平时拍摄时,跟焦对焦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奢侈的拍什么都找个跟焦员在旁边,即使在旁边也不一定就能很好地把握焦点位置。这时候还是需要靠我们自身的感觉。
2、练习平摇追焦
在这些练习里,我们可以 试着去捕捉那些运动速度不均的物体 ,然后看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在镜头中把握物体移动速度的变化。
我们是不能预料到这些拍摄对象要往哪里走,是否停下,又是否突然加速的。
如果他们突然跑出你的镜头外,我们是否能及时改变我们的镜头,然后把他们重新捕捉回来?
3、练习俯仰
首先我们需要找一些高一些的东西,例如树木,高楼建筑或者路灯什么的。然后对这些物体,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来回俯仰摇移练习。
这有助于我们习惯三脚架的手感,让我们更清晰的把握三脚架不同的回弹力度,了解快慢速度下呈现出的不同感觉等。
找到一些高:一棵树,建筑,灯柱。实践倾斜的对象的对象,然后回来。练习用不同的速度。
4、练习使用变焦杆或者变焦环
有不少人喜欢在自己的视频中添加变焦镜头,那么这项练习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平滑的使用变焦,准确的停顿都是需要在练习中掌握的。
变焦镜头中很容易出现生硬的节点和运动,这是需要在练习中避免的问题。
5、练习讲故事
再练完之前的一些基础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练习怎么更好的讲故事了。
尝试拍摄三个不同的小镜头片段来组成一个小故事。
举个例子,我们拍摄如下三个镜头:
A先生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
A先生在电脑前面打字
A先生用钥匙打开房门走进他的家里,他的孩子露出头来跟他打招呼。
这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画面片段,但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之后,就能表达出这是A先生工作的一天。
然后再比如说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吃燕麦的,那么可以拍摄这样的三个镜头:
从一个燕麦片袋子往碗里倒燕麦
拿起勺子吃燕麦
在水槽子里冲洗空碗
这三个镜头就叙述出一个吃燕麦的前后过程。
当然是可以拍摄完整过程的,然后再靠后期剪辑完成这些叙事。
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现在我们可能只是拍一个几分钟的吃燕麦视频,那么这么干是完全没问题。
如果要拍摄几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跨度下的故事,这么干显然不合适。我们是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开着机子在拍拍拍的。
6、尝试各种不同拍摄角度和方式
我们可以尝试以一个对象为主体,用至少10种不同的角度方式来拍摄,每一段片段几秒就够了。
以下是一些关于哪些角度可用的贴士:
仰角
俯角
大仰角
大俯角
大特写
正面拍摄
侧面拍摄
长焦拍摄
广角拍摄
长焦镜头特写
广角镜头特写
微距
以及等等...
7、熟悉我们自己的拍摄机器
这里指的熟悉,是让我们
在不用眼睛看的情况下就了解相机上的各个按键的位置和功能, 以便在实际操作时能准确快速的对临场状况作出最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包括斑马线的开关,对焦,光圈等等。摄像机是我们的兵器,了解手中兵器是必要的一环。
8、练习流畅的改变光圈大小
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要根据目前状态,临场改变曝光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能熟练平稳地操作光圈变化,那么想做到自然流畅的隐藏这种调节也不是不可以的。
PS:这里我们没有提到光照和音频变化方面,不过这两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拍视频,找 影鹿视频工场 !
整理: 影鹿视频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