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赵楦》,很老的电影,又不有人知道
是《赵先生》吧。
上海市下岗女工周若敏无意中发现在某所大学任教师的丈夫赵先生与从前的女学生田静在搞婚外情时,于深夜对丈夫实施了凌厉攻势,要他在她与情人之间做出选择,赵先生不置可否。第二日,田静告诉赵先生说她已怀上他的孩子,也要赵先生给个交代,赵先生依旧含糊其辞。赵先生的不表态令田静非常伤心,赶去医院做了人工流产,闻讯赶来的赵先生在手术室外与田静的一位朋友交谈时渐处下风落荒而逃,在街上被卡车撞倒成为植物人。此时,他脑子里不再有妻子和情人,代替她们出现的是赵先生出车祸前一晚在办公室无意间邂逅的异地美丽女子(蒋雯丽)。
2. 找一部反映解放前上海纺织厂的老电影
赵明导的:《团结起来到明天》,
描写上海纱厂女工在解放前与国民党斗争的情形。
3. 有没有一部电影让你看得心如刀割
《萤火虫之墓》,是日本的一个动画片,讲的是战争时期,一对兄妹相依为命,父母都不在了,哥哥十几岁,妹妹很小,三四岁,哥哥一直瞒着母亲去世的消息,最忍不住的是,他们住在防空洞,没食物,哥哥只能去偷别人家的东西给妹妹吃,然后妹妹自己一个人在所谓的家(防空洞),后来营养不良,妹妹吃泥土,玻璃珠,当妹妹埋死去的萤火虫的时候,说母亲死了也是这样埋起来的,哥哥突然就忍不住哭起来了,因为他一直瞒着母亲去世的消息,原来是寄住的亲戚使坏,跟妹妹说的,看到这里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部很老的电影:阿郎的故事!周润发,张艾嘉主演的,其中一段,波波哭着对阿郎说她要把波仔带到美国,后来在家里阿郎就故意对着波仔发脾气,把他赶走,赶到他妈妈那里,就是为了成全波波。波仔在酒店给阿郎打电话,哭着说:老爸,你为什么要赶我走,我不要离开你,电话那头的阿郎一句话都不说,只有默默的抹眼泪……就这段,当时的我还在读书,哭的是撕心裂肺的,这段谁都无法代替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动了我,记得当时一个晚上,只要一想到这段眼泪就无法控制……现在工作了,也为人父了,还会重温这部电影,现在更能体会到当时阿郎的那种不舍和无助,眼泪还是会不自觉的流下来……
有啊,《老师好》
在学校老师组织叫我们看
在学校老师放给我们看的,这部电影是我们学校整个高一都放过的一部电影。那时,刚好分完班。分完班,本来是很高兴的。可看完这部电影,我便哭了。回忆起刚来高一是的懵懂和青涩,再和新同学的磨合。使我感到了学生时代的快乐。小学时是这样,初中时是这样,高中了更是如此。青春真好。我不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我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于谦饰)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 桀傲不驯的洛小乙(王广源饰)、温婉可人的安静(汤梦佳饰)、新潮前卫的关婷婷(秦鸣悦饰)、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郝鹏飞饰)建设(郜玄铭饰)、八婆海燕(徐紫茵 饰)、奸商耗子(孙艺杨饰)……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 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最爱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要说心如刀割,我就推荐以下两部吧
1.《假如爱有天意》
最怕的就是再和你遇见,而我却无法再陪在你身边。
即使你愿意 可我再也无能为力了。
这一场戏绝对是心如刀割,男主每一个动作都在搅动着我的心扉。
为了这一场遇见,他不知道模拟了多少次,才可以装作正常人的样子,故意说些伤害她的话,想让她死心,重新生活。
我们可以不在一起,但你要活得比我好!
2.《素媛》
一家三口的平淡日子因为一个禽肉而变得坠落深渊,甚至万劫不复之地。
这部电影不再多说,回忆起来太叫人心如刀割,世界上怎么有这么禽肉的人存在呢?!小女孩的善心却被万恶的禽肉利用并对她残暴的强奸,令人发指!
最近这个家伙即将从监狱里放出来,而且据测验,他的出狱犯罪系数创新高,对于那曾经还未抹平伤疤的一家三口来说,阴霾似乎又即将笼罩。
这种人为什么不判死刑?!!!!
说到看的心如刀绞的电影,我想应该少不了《失孤》,对于豆瓣6.6的评分我觉得委屈了这部电影,再怎么也得8.5以上才对得起这个反应 社会 一直存在的问题——拐卖儿童的影片。 《失孤》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雷泽宽(刘德华 饰)15年的寻子之路和后来曾帅(井柏然 饰)寻父的故事。
剧中的雷泽宽老实憨厚,曾帅是一个年轻帅气的修摩托车的小伙,其实他们要求并不多,一个是想寻找到15年前被拐卖的儿子,给家里人和自己一个交代。因为他们一家人现在都过得很小心,老母亲怕媳妇和她急,媳妇怕他们过不下去,而雷泽宽15年来不敢回去,只能在外面不停地找,一家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另一个就是打算凭借记忆中的铁索桥、竹林、妈妈梳长辫子的记忆来寻找亲生父母。
剧中雷泽宽在儿子被拐卖前,他和普通农民一样,唯一的希望就是想经营好自己的果园,增加产量,多挣钱,让家人过得更幸福。但是儿子被拐卖后,他一心想的是寻回儿子,给家人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雷泽宽的寻子之路漫长而孤独,一个人,一辆摩托,一面旗子、一条路走了15年。寻子的途中有人劝过他:“已经15年了,见面了都不一定认识,茫茫人海是找不到的”,他听着点点头,然后拿着手里的寻人启事开始在人群中分发。其实这样的劝告他听过不少,曾经也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他还是要去泉州看看这个脚上有伤疤的少年,脚上有伤疤也是他识别儿子的唯一标记。 记得当时看完《失孤》影院里有没抑制住的哭声,或许是被感动触及到了泪点,也或许现场就有另一个雷泽宽。当时的我闭上眼睛,脑中全是雷泽宽骑着摩托车远去的背影,无法抑制地去想象他的未来,是否会找得到儿子雷达,这么大年纪了,还会继续吗?分离15年了,或许就算遇见也感觉不出来,回忆多了可能记忆也是错的。 对于故事的结尾,其实起初是不太喜欢的,但是当我再次看完这剧后改变了我最初的看法。其实人若至此,要是没有信仰怎么能坚持下去?而雷泽宽15年来一直不放弃地在路上,就是因为信仰,因为他相信缘分未尽,父子终究会团聚,只要寻找就有机会,这也是作为父亲能够做的,也正好和他说的:“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呼应。
泽宽15年来从没放弃过寻找被拐卖的儿子,或许他比谁都明白、儿子是找不回来的,只是内心不愿意接受,也或许他寻的是给自己的家找一个说法而已。因为家是老百姓最看重的东西,雷泽宽又仅仅是平凡的普通老百姓,是平凡的父亲,平凡的丈夫,平凡的农民,所以与其说最后的他是寻子不如是在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说法。
影片的最后,雷泽宽还是没找到儿子雷达,他独自骑着曾帅给他的摩托车,奔驰在公路上。对所有人来说,在认清真相后,最难的是接受。
也希望中国所有被拐儿童的家庭相互鼓励,珍惜眼前拥有的,好好生活。也只能这么说了,什么冠冕堂皇的漂亮话,不是当事人没资格说。
《狩猎》这部电影全片看完后真的觉得很压抑,电影讲述了一个人,一个善良的人,最后被谎言毁掉的故事。有好几个片段我都是握紧拳头看下去的。有对旁人的漠然感到的气愤,也有对男主的忍气吞声感到的无奈。
故事的主线是,刚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麦斯·米科尔森 Mads Mikkelsen 饰)目前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安妮卡·韦德科普 Annika Wedderkopp 饰)的早熟女孩对卢卡斯尤为的亲近。面对女孩幼稚 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的拒绝,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
卡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这个好好先生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和压迫的对象。好友的愤怒,前妻的不信任,爱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恶意让卢卡斯几近崩溃,而当小小的卡拉吐露真相之后,恶意却并没有随着卢卡斯的重获清白而划下句点。尤其是最后的一幕从林中的枪响,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的沉重。即便卡拉吐露真相之后,也没有人愿意相信卢卡斯,他们宁愿相信原来的那个谎言。他们依然拿起猎枪,枪口对准了卢卡斯。
这个结局真是来了个措手不及,在最后这一幕,真相和谎言似乎已经没了界限。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真实的上演了。
电影《伴我同行》
故事讲述了四位小男孩听到广播在寻找一个12岁小孩的尸体所展开的,他们为了当上小英雄,收到嘉奖,登上报纸,四位小男孩开始接下来的旅程,一路上他们遭遇狼狗,轮流守夜,河里一起冲凉洗澡,克服饥饿与恐惧,在找到尸体时碰上了一群小混混,其中最为懦弱的一人拿起从家里偷偷拿走的手枪保护同伴吓走了那群混混,最后故事平淡结尾,四位孩子每位都有自己的悲伤,颓废,委屈,烦恼,他们只想撕下小镇里居民们给他们坏孩子的标签,但他们互相安慰对方,相信对方,他们会拍着对方的肩部说,我相信你,我懂得你。
影片最后当年四位小男孩早已长大成人
男主当了作家,在电脑屏上打出下面这段话作为结束
I never had any friends later on like the ones I had when I was twelve ...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遇过像我在12岁时遇到的那种朋友……
看了之后想起自己从校园步入 社会 ,从以前觉得身边朋友兄弟很多,到现在也就两三知心好友,这部电影带给我童年时期与同伴一起的回忆,一起打闹玩耍,那段无法抹去的时光。
有啊!我看的这部电影可有年头了,它是一部1947年拍的电影,可能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个电影。但它的确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部反映抗战期间人和人性的变化,感情亲情和绝情的纠葛,积极向上与沉沦的对映,正义善良与丑陋卑鄙的鲜明对比。
电影讲述了上海某纱厂的一个女工素芬和教师张忠良相识相知相爱。后抗战爆发,张忠良参加抗战救护队离开了上海。
几年后,素芬从农村老家带着婆婆和两个幼子回到了上海,在此过程中张忠良的父亲被日军杀害,他的弟弟张忠民参加了抗日队伍。
为生活所迫,素芬应聘到上海一大户何文艳家做女佣。在何家的一次晚宴上,素芬偶然见到了多年未曾谋面的丈夫。
但此时的张忠良不仅已经娶了一名交际花王丽珍做老婆,还和王丽珍的表姐也就是晚宴的主人何文艳成了情人。
素芬在极度悲伤下当众揭穿了张忠良的身份,张忠良恼羞成怒打了素芬。
张忠良母亲在知道儿子丑行后,气愤不已,责骂张忠良背弃家庭出卖人性。但已经堕落的张忠良不为所动。
在这个无耻的负心汉的打击下,素芬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在热闹的重庆长江边的码头上,她最后望一眼两个可爱的儿女,纵身跃入滔滔的江水之中。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一名不谙世事的六七岁小姑娘,当看到素芬跳入长江的那一刻,我趴在母亲怀里失声痛哭,整个露天电影场也是一片抽泣声。
那时候农村放电影都是在一个村子放一场就转到另一个村子,我就跟着放映队在附近几个村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都哭几场,妈妈就羞我,我女儿的眼泪都被这个电影流尽了。
上几天,在手机里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依然是泪水婆娑,女儿说我:妈妈就给神经病似的,看个老电影,哭了大半天。
哎!现在的孩子可能都不愿看这样的老电影了,但我还是建议年轻人去看看,它比现在小鲜肉的电影高过不知多少啊!
威尔史密斯的:当幸福来敲门,当时看的我眼泪差点掉出来。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史密斯和妻子购买了很多医疗器械开始创业,一切都看起来是那么美好。然而事与愿违,卖掉一部分以后,这些器械开始卖不出去了,这意味着前期的投资打水漂了。这个时候房租迟迟未交,儿子不能在好的幼稚园上学,妻子一天打几份工,抱怨威尔史密斯无能。有一天,妻子选择离开威尔史密斯。
你以为这是最难的时刻,接下来,房东将他们父子俩个赶出了屋子,他们开始流浪,租更便宜的房子,住只能呆一晚的流浪公寓,甚至有一晚是在公厕里度过的:威尔史密斯反锁了公厕门,把卫生纸铺在地上供儿子休息,到了半夜,有人上厕所敲门,威尔史密斯怕那人进来看到自己如此境遇,用尽力气堵住门口,此时,无助的他留下了泪水,当时那种画面真的太令人感动了。你可以想象一个成年男子他当时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当然,最后主人公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10遍,吸引我的正是主人公作为男人,顶着压力,不管自己有多委屈无助,还是能够不断奋斗,终于敲响了自己的幸福之门。
4.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5.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电影剧情
1939年,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为调查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日寇罪恶活动由延安打入沦陷区上海,并通过秘密电台报告党中央。与此同时,南京汪伪政府也派日、汉奸女特务柳尼娜由南京来上海协助日军驻沪特高课课长中村,对付上海的地下党活动。共产党员李侠到达上海之后以“阔老板”的身份出现,从事情报工作。在斗争中,李侠与地下党员何兰芬结成了革命的伴侣。阴险狡诈的日本特务头子中村、日、汪汉奸交际花女特务柳尼娜侦察到了秘密电台,逮捕了李侠和何兰芬。李侠被营救出狱后,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为党工作。敌人千方百计地搜捕李侠达6年之久,但地下党重建的电台发出的红色电波依然存在,从未间断。
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垂死挣扎的敌人实行了残酷的白色恐怖。一个深夜里,李侠在小阁楼上向党中央拍发对渡江战役具有重要意义的情报。摇身一变从汉奸特务成为国民政府国防部第二厅上校秘书的柳尼娜指挥姚违利用先进的侦破手段再次发现了李侠的电台。生死关头,李侠从容镇定地坚持发完全部情报之后,又满怀深情地按着电键,用密码向党和同志们发出最后的心声:“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1938年的上海。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也是蒋介石勾结日寇搞卖国活动的秘密接头点。我党地下组织的电台被敌人破坏了,延安解放区我军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加强秘密电台的工作。
地下党组织同时还派何兰芬与李侠假扮成夫妻,协助李侠工作。李侠白天的身份是湘绣商人,晚上就到阁楼上去收发电报。
何兰芬本是纱厂女工,扮成太太很不习惯。李侠耐心的说服她上海是更危险的前线,并把她带到阁楼上,向她讲明自己的工作岗位对革命的重要意义。在战斗中,李侠与何兰芬产生了感情,二人经过组织批准,结成了真正的夫妻。
日寇通过分区停电等方式发现了秘密电台,并逮捕了李侠。李侠在敌人的酷刑下,严守党的秘密,自始至终只说“我是中国人”。敌人愚蠢的认为李侠是为某商业电台工作,于是释放了李侠。
日本投降后,李侠夫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斗争。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时,李侠的电台被发现了。党组织通知李侠撤回根据地去。就在撤离前夕,李侠得到两份重要情报,在敌人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李侠争分夺秒的坚持将情报发完。
敌人的枪口对准了李侠,李侠镇定的将电报稿吞进肚里,向战友们深情的发出最后的话:“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6. 有哪些高人知道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基本资料
电影名:《一江春水向东流》
年 份:1947年
片 长:210分钟
类 型:剧情
地 区:中国
语 言:汉语普通话
色 彩:黑白
混 音:单声道
制 作:中国昆仑影业公司
导 演:蔡楚生 郑君里
编 剧:蔡楚生 郑君里 摄 影:朱今明 郑崇兰 沈西林
主要演员
白 杨饰素 芬
陶 金饰张忠良
上官云珠饰何文艳
舒绣文饰王丽珍
吴 茵饰婆 婆
周伯勋饰庞浩公
高 正饰张忠民
剧情介绍
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一江春水向东流》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后素芬收到忠民的来信,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幕后故事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云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影片连映3个多月,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无论老幼贫富,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此片。这样的成绩就是当年的好莱坞大片《出水芙蓉》也无法与之比肩的。剧作家田汉曾评论道:“在中国电影界今天这样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而有这样的成就,算是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莱坞华裔摄影师黄宗沾更赞道:“这是我所看到的国产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齐聚舞会的一出戏更是被当作教学的典范,在各影视学院的课堂上一讲再讲。 《一江春水向东流》曾遭到国民党刁难,禁止上映。可当郑君里给国民党电影检查官送去一束鲜花之后,这部影片终于获准上映了。原来,郑君里在花束中放了几块金表。
影片评价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偏重于对战争的反思,那么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让人们去清醒地认识,这究竟是为什么?
影片中三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这部影片最后让素芬自尽前给儿子留下了“不要学爸爸要学叔叔”的遗言。这一简短的话语,大大地深化了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的结果。
导演简介
蔡楚生(1906—1965)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这两部影片都分别创造了三、四十年代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特别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非常典型的体现了他善于动用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这是蔡楚生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特别是他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手法,并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使之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深为中国广大观众所喜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郑君里(1911—1969)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三十年代他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20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后从事导演工作。四十年代其代表作除了与蔡楚生合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出色的便是《乌鸦与麻雀》。这部影片中,郑君里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和悲喜结合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其娴熟的导演技巧。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一幢弄堂房子里,内景特别多,空间异常狭窄,导演在场面调度、镜头运用上尤其显得灵活而有表现力。郑君里在五十年代又导演了《枯木逢春》与《林则徐》、《聂耳》。他的《枯木逢春》有着中华民族水墨画般的意蕴,而《林则徐》、《聂耳》这两部人物传记片,既真实地表现了过去年代中的历史人物,又不完全囿于历史的局限,达到了当时传记片人物创作艺术质量的高峰。
7. 美国老电影影星有哪些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在中国百年的电影史里,有许多杰出的影人,他们如同一颗颗灿烂的星星,组成了一条恒久的星河。而在这其中,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代表中国这一百年的电影史呢?本报特意挑选出一些重量级老电影明星,和您一道追忆旧事,回味老电影。
●阮玲玉:昙花一样凄美
阮玲玉,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是中国早期电影杰出的代表人物,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最引人瞩目的电影女明星。
16岁那年,迫于生计,阮玲玉从上海崇德女校退学,应试明星影片公司《挂名夫妻》的女主角。应试中,导演让她作欢乐的表情,她便轻盈地将头一侧,薄唇轻启,嫣然一笑,弯弯的眉,妩媚的神态,在嘴角还浮出一个逗人的浅酒窝。导演让她作悲伤的表情时,一瞬间,原来留在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纯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层盈盈泪水,目光中还带着浅浅的哀怨,让导演惊叹不已。
阮玲玉在9年的演艺生涯里,饰演过各类不同的角色,有农村少女、丫头、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这些人物的结局有的自杀,有的入狱,有的被逼疯,有的病死街头,是一群充满悲剧色彩的银幕形象。她共主演了29部电影,其中《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
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由于受白色恐怖的压迫,她的演艺事业受到了封杀。同时,受人指使的记者工会又对影片进行无理围攻,上海滩上的一些黄色小报也趁机落井下石,大肆炒作绯闻,一时流言蜚语满天飞,压得阮玲玉透不过气来。
而感情问题更是阮玲玉心中的痛。16岁那年,她的母亲被女主人诬陷偷钱,被赶出来流落街头,是少爷张达民帮助了她们。温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张达民迷惑了,献出了纯洁无邪的身心。但同居后的张达民少爷习气表露无遗,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钱,用于赌博和玩女人,甚至几次卷款逃跑。阮玲玉为此曾服毒未遂。此时,茶叶商人唐季珊趁机追求她。阮玲玉又轻信了唐的甜言蜜语,与他同居。而唐季珊其实也是一浪荡公子,后来更是当众殴打阮玲玉。其后,张达民和唐季珊又因她争风吃醋,大打官司,将她牵扯进了一个类似风流韵事的官司中。
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不堪压力,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的住宅服安眠药自尽,年仅25岁,整个上海为之惊愕。报纸的号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为标题。
●金焰:不愿被叫“电影皇帝”
金焰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影坛,有“电影皇帝”之称。他的首部成功之作是孙瑜在1930年导演的《野草闲花》,他以活泼淳朴的自然风度,健美匀称的体格和蓬勃的朝气,塑造了一个与当时充斥影坛的那些“油头滑脑”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少爷,从而受到广泛赞誉。其后,他主演了《恋爱与义务》、《三个摩登女性》、《黄金时代》、《母性之光》、《大路》等多部影片。这些影片的大多数都以小资产阶级反封建为主题,金焰塑造的几乎都是一些小知识分子形象。金焰本人并不喜欢“电影皇帝”这个称号,如果有人看到他来了,说“皇帝来了”,他就皱眉头。
建国后,金焰和第二任妻子秦怡�前妻是著名影星王人美�合演了《失去的爱情》,这是他们两人合作的惟一作品。这以后,金焰又拍摄了《大地重光》、《伟大的起点》、《母亲》等5部影片。1958年,金焰在拍摄电影《暴风雨中的雄鹰》时来到西北藏区,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他大量饮酒造成胃出血。4年后,金焰不得不进行胃切除手术,但手术引起了并发症,使他一病就是20多年,从此告别了影坛。1983年,金焰因病去世。
在秦怡的眼中,“老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他约我去看电影。我迟到了几分钟,到了放映厅坐在他身旁,他根本不理我,只说‘我最讨厌迟到的人,快看电影吧’。看完电影,我们始终都没讲话。不过事隔没几天他又来看我了,而且送来一条他自己雕刻的木制小帆船,我很喜欢。还有一次老金来玩,我正在织着一件已织到一半的毛衣,他来没多久,我就被叫去拍戏,我随手把毛衣放在桌上。拍完戏回来,一位女演员告诉我,‘看到金先生在拆毛衣,还听他说里面有错针还不拆掉,还往下织……’这下可真把我气坏了,跟他说:‘织错就算呗,谁看得出来啊。’他说:‘知错不改,尤其可恶。’”
当年,金焰也曾经在无意中深深伤害过秦怡。当他们越来越亲密时,金焰却始终不向秦怡求婚,出于自尊心,秦怡也不愿先开口。有一天她突然听到金焰和别人打电话说办理去美国的事。秦怡问他时,金焰回答准备去好莱坞拍片,也许去不成,因此没告诉她。同时他又解释之所以不向秦怡求婚,也因为此事:如果去成了,他们只好分手,如果决定不去就可以结婚。秦怡无法形容当时听到这句话时难过的心情,而金焰竟然一点没有觉察到她的心情变化。回家后,秦怡就一直呆坐发傻,心想:“这个人也实在诚实过头了,他难道不能把有些话留在心底吗?一定要全盘掏出来伤害我?也许他不是想伤害我,也许……”
●孙道临:永不消逝的“萧涧秋”
来源:() - 中国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孙道临演过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不夜城》中的资本家、《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家》中的觉新、《雷雨》中的周朴园……执导过不少优秀影片:《继母》、《雷雨》、《非常大总统》……为《哈姆雷特》、《白痴》、《列宁在19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音脍炙人口,朗诵李白、杜甫、陆游的诗词感人肺腑。
这位祖籍浙江的传奇人物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念的是名气很响的崇德小学。上了中学,他被老师称为神童,15岁就写成短篇小说《母子俩》。
全国解放为孙道临带来了艺术上的春天,他作为上影的一名年轻演员,与赵丹、白杨、张瑞芳、秦怡一起敲锣打鼓迎接解放军进城。接着,孙道临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即投拍电影《渡江侦察记》,侦察连长李春林被他演得活灵活现。其后,《南岛风云》中的游击队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党员、《红色的种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号兵站》中的指导员……组成了他在银幕上的“兵系列”。
孙道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是“燕京剧社”的活跃分子,出演了剧中的周冲,黄宗江演周萍。演出后在全校轰动,黄宗江收到不少署名“繁漪”的求爱信,他也收到不少署名“四凤”的情书。直至1984年,孙道临的《雷雨》情结越发浓烈,他把此剧搬上了银幕,并且自导自演。不过当年的“周冲”已变成了“周朴园”。
《早春二月》是孙道临的代表作,此片在当年风靡一时,社会上曾掀起了一阵“萧涧秋”旋风,男大学生模仿他的扮相,一身灰色长衫,梳一个30年代大背头,手执柔石的小说《二月》在河畔倘佯,口中会念着萧涧秋的台词;有的人跑遍南京路、淮海路,为的就是觅一条他围的豆绿色围巾,寻找一种勾人心魄的小资情调。而女大学生更是发痴,有的写求爱信,有的盼能见上一面,要的就是心动,等的就是孙道临,还传说有的女孩因此而患相思病……
其实,那时的孙道临已坠入爱河,与越剧名角王文娟相互倾慕,关于他俩的恋爱趣闻,有各种版本,流传最广的是“鹊桥相会”版。他在苏州拍《早春二月》时,萧涧秋与林黛玉�王文娟在越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鹊桥相会在“潇湘馆”,顶替贾宝玉,与林妹妹弹琴赋诗,爱意绵绵,编织成一段浪漫婚恋。岁月如梭,如今孙道临虽已年届古稀,“潇湘馆”之恋已成往事,传说趣闻也成旧梦,但他俩相濡以沫的感情依然,女儿成家立业,从国外归来发展事业,王文娟操练她的“红楼剧团”,孙道临壮心不已,后又执导起影片《詹天佑》,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卓越的朗诵技巧,在各大城市巡回朗诵唐诗宋词,引起了强烈反响……
●周璇:那时候的“第二眼美女”
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周璇也不是一个美女。好在她五官端正,轮廓好,行话说:“上镜头”,所以算是“第二眼美女”。
周璇对演戏非常有天赋。著名演员舒适当年曾先后和周璇合演过7部电影,“试戏时,她往往似乎没有什么激情,到了正式开拍时,热泪却可以夺眶而出。” 周璇一生中共拍了43部影片,和阮玲玉、胡蝶并称中国影坛三大影后。但对于“影后”这个称号,周璇本人并没有接受过。1941年,《上海日报》发起了选举电影皇后的活动,结果周璇得票最多。其后,周璇却在报上发表了一则启事:“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平日除为公司摄片外,业余惟以读书消遣。对于外界情形,极少接触,自问学识技能均有限,对于‘影后’二字涉及贱名,则不胜感荷,敬请亮鉴。”
把嘴唇紧紧靠近话筒演唱的方法,是从周璇开始的。轻轻地唱,讲究字正腔圆、柔和缠绵的这种唱法后来被邓丽君传承并发扬光大。周璇一生中一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其中114首是电影插曲。1932年,周璇步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并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头角。1937年,周璇在《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同一时期,《何日君再来》随着影片《三星伴月》的上映,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当年有记者撰文赞美周璇的嗓音:“她的歌声如金笛鸣,沁人心。”于是,“金嗓子”的美誉传遍了大江南北。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当时大上海“明月社”的严华。好景不长,娱乐圈的绯闻吹进了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听风便是雨,最后亲手完结了这段感情。1949年初,年轻商人朱怀德闯入周璇的内心,人在香港的周璇先是被其一片真诚打动,将全部积蓄交给他。朱带着钱回到上海后,就杳无音讯。1950年,周璇带着朱怀德走后产下的他们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怀德。谁知他竟问:“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样,是领来的吧?”从此,周璇一直被困在疯狂的世界中,直到1957年去世。
●上官云珠:生死劫呀生死劫
上官云珠,著名电影艺术家,在影片《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其表演真挚自然,善于塑造身份、性格、气质迥异的人物形象。
新中国成立时,上官云珠才30岁,但因为她的气质很不适合演“工农兵”形象,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再上银幕,可是上官云珠不气馁,她努力改变自己的戏路,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一时没戏演,她就另辟蹊径,为灾区筹款义演,一天两三场,一连演出了131场,直到过度劳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厂准备开拍《南岛风云》。但在即将开机之时,女主角护士长符若华的人选迟迟没有敲定。与上官云珠感情深厚的黄宗英,想起了3年来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云珠,便竭力向导演白沉推荐她。可让上官云珠这样的演员去扮演英姿飒爽、老练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里简直是嘲讽,好在白沉导演力排众议,坚决用了上官云珠。上官云珠也不负众望,她的精湛演技让那些一向对她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云珠手拿着陈毅市长亲手书写的“上官云珠同志,请您来一趟”的字条,走进了中苏友好大厦,受到了在上海视察工作的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尧的牵连,上官云珠也被翻来覆去查个没完,心情很是苦闷和压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时,上官云珠向毛主席诉说了心中的委屈和个人的遭遇。不久,上官云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风波》,并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捷克。她原已被列入“右派”名单,这时也峰回路转,成为“保护对象”。
命运的转折,使上官云珠又升起了攀登事业高峰的希望。上官云珠在拍片之余,积极参加“四清”工作队,经常深入工厂、学校、农村演出,以至于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患“乳腺癌”和“脑癌”。手术后,上官云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复一日地练习以求突破因“脑癌”导致的语言障碍,以便重返银幕。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造反派们全然不顾上官云珠身体虚弱,硬拉她到厂里去参加大批判,多次遭到毒打。
造反派从鞭挞上官云珠的婚姻开始,再到她主演“坏电影”的“放毒”,更要她老实交代几次见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长的情况。上官云珠胆战心惊地如实写出受到毛主席几次接见的情况,但坚决否认攻击伟大领袖。
1968年11月22日,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对审讯人员的威逼,上官云珠无话可说。造反派折磨了她两个多小时后,把她踢出门外,并下最后通牒“第二天必须交代,否则后果自负。”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时,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身亡。
来源:() - 中国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8. 刘慧芳为什么不嫁给宋大成
因为宋大成没文化。
慧芳和大成,从小青梅竹马,彼此欢喜;成年后一起工作,相互照顾,亲如兄妹。按理说,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对夫妻。但事与愿违,慧芳却嫁给了来厂改造的大学生王沪生。
慧芳的妈妈认为,那是因为慧芳没上过大学,所以”瞅见知识分子就拔不动腿”。大成也觉得,慧芳选择沪生,是因为“她想嫁个文化人”。
剧情:
《渴望》是1990年出品的50集电视连续剧,由鲁晓威、赵宝刚执导,张凯丽、李雪健、黄梅莹、孙松、蓝天野主演。
该剧讲述了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迟疑不决。一个是车间副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她渴望爱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处困境,需要帮助,这使她左右为难。
1990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